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可汗 西风紧-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果然太平公主脸上露出了复杂的神色,她对武则天的感情可以说是相当复杂的,有爱、有崇拜、有怨恨……等等,或许当初武则天杀了她的丈夫时,她恨过、委屈过、无奈过,但是她又怎么能因此完全仇恨母亲呢?早年时武则天对她是多么宠爱!她不仅依赖武则天的爱,而且崇拜得五体投地。薛崇训正是理解了母亲对外祖母的这种崇拜心理,才说这么一句话。
而薛崇训对自己的外祖母武则天,没有什么感情,也没有多少仇恨;她是自己的杀父仇人,又怎么样呢?薛崇训甚至都不恨外祖母,因为他知道当时武则天杀他的父亲时只是政治需要。想来外祖母才是真正为了权力不择手段,可以为权力牺牲一切的人……薛崇训反思自己,恐怕他也做不到,他或许会在某些时候不择手段良心丧尽,但前提是为了求生。
他不想死,为了活下去他能做很多事,但如果只是为了更高的权力,其实是不值得的。
雨,还在下。太平公主的情绪也变得像这雨丝一般,潮|湿而纠缠,砍也砍不断。她甚至回忆起了少女时的那些心思,那些甜蜜的往事,那些浪漫的邂逅,那个英俊潇洒出身高贵谈吐风雅的男人,就像一只春天的小兔一样冒冒失失地闯入了她的心扉……
“喀!”又是一声惊雷,陷入沉思的太平公主一不留神,吓了一大跳,甚至呼出声来。她抬头仰望天空,此情此景,又想起了母亲要杀她的丈夫薛绍时,自己也曾这样仰望天空想让上天给个答案……她心如刀绞地哭过,苦苦地哀求过,有什么用?一向对她百依百顺的母亲变得冷漠无情根本不顾她的感受,杀伐果断。
她明白了权力的好处,有了权力,你想要什么都可以;没有权力,就会有很多无奈的悲伤……但是,有了权力,还会有曾经那样真诚的悲伤吗?
“母亲,您没事吧?”薛崇训关切的话打断了太平公主的思绪,她看了薛崇训一眼,轻轻摇摇头。
“我见母亲脸色不太好,这雨一下,原本开始变暖的天气又要反弹,母亲将息身子。”
太平公主看着薛崇训的脸,突然说道:“你的脸长得和你父亲真有几分相像……不过就是黑了点,现在还在练武?”
两人忽然说起了不相干的事,薛崇训只好顺着母亲的话答道:“是,我见书上说先古读书人至少会六艺,我既是士大夫,自然要学习先贤。”
太平公主赞许地点了点头,沉吟片刻,又说道:“我有件事想问你,你要如实回答。”
“是。”薛崇训道。
太平公主道:“前日你的手下杀死了冯元俊,外面传言说是因为争女人,可我觉得不像,你杀人是为了让我信你?”
母亲果然是女强人,一下子就看破了玄机。薛崇训不太想在母亲面前撒谎,便老老实实地说道:“是。冯元俊是高力士唯一的亲人,我杀了他,便能让母亲相信我是不可能倾向太子的,然后我今天向母亲进言,才足以证明谏言的诚意。只有杀掉太子才是唯一的出路,我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才对母亲说的。”
“说得轻巧,让李隆基死并没有那么容易。”太平公主没有否决薛崇训,也没有赞同,这样的事她应该需要时间考虑。她又说道:“不过看你这次的表现,干脆果断,倒是有点长进了。”
这应该是赞许,褒奖儿子干坏事犯下命案。
不料薛崇训没有高兴,反而叹了一口气道:“二郎越来越疏远母亲,您可知道为何?”
太平公主眉头一皱:“这个吃里扒外的孽子,你提他作甚?”
薛崇训动容道:“小时候母亲就不怎么关心我们兄妹,反倒对李三郎特别好。我和妹妹倒是习惯了,可二郎心里一直就不是滋味……母亲,我们虽然流着皇家的血,可仍然想要亲人的嘘寒问暖……”
太平公主没想到儿子会这么说话,一时不知如何回答,她愣愣地看着薛崇训道:“我与你舅舅(现在的皇帝李旦)的关系一向很好,关心他的儿子只是因为顾及兄妹之情,这就不是亲情了?”
太平公主在别人面前是相当威严的,没有想到两个儿子都敢挑战她的威势,都用这种埋怨的口气说话。上次薛二郎是这样,这次薛崇训还是这样,薛崇训也不怕母亲生气,他看起来情绪有些失控,声音也大了起来:“我为了对你说句话让你相信我的诚心,竟然要杀人!为什么?母亲认为我真的很喜欢做那样的事?为什么连家人都不相信我?”
……
正如薛二郎故意激怒母亲,很可能是出于自保的心理;薛崇训又用这样的口吻和母亲说话,惹她不高兴,也是有预谋的。他想得比较远:万一以后太平公主真的获胜了,那么薛崇训的几个兄弟,甚至还有李家的子嗣们,就会争夺继承权。薛崇训先打张感情牌在这里铺垫着,以后是很有利的……好像今上李旦就很会玩感情牌。
当然如果太平一党失败了,大家都得死,今天这一出自然就没有意义了。反正没什么坏处。
此时太平公主当然不可能高兴,但是薛崇训如此述说衷情,她应该明白儿子心里是有她这个母亲的。
原本薛崇训就是这么个心思,但是当他说自己也渴望亲情的时候,心里真的就泛起了一股子酸楚。是真是假,他自己也弄不清楚了。
薛崇训有些恼怒地对着自己的母亲低吼道:“你不是很喜欢李三郎那小子,现在怎么样?人家非要置你于死地才高兴!最后和你一条心的,不是李三郎,还是自家亲生的儿子!”
“你……”太平公主面有怒色,“你竟敢用这种口气和我说话?”
薛崇训倔犟地说道:“我是你生的,我心里不舒服,为什么要藏着掖着?你要是觉得生错了我,现在就下令处死我好了,就像当初外祖母处死父亲那样。我们父子俩走一条路,我也没什么好留恋的!”
太平公主的情绪彻底被薛崇训激了起来,她非常恼怒,但又带着一点其他的情绪,她怒极之下骂道:“你这个不孝的孽子,给我滚!有多远滚多远,别让我看见你,滚!还不滚!”
薛崇训转身便走,连告辞都没有一声。母子俩就这么不欢而散。
起先说好的晚膳,又没吃成。
走出镇国太平公主府时,薛崇训不仅没有悲春伤秋的情绪,反而十分的痛快,那种真正的痛快,感觉好极了。和母亲吵了一架,感觉很好,不用再像以前那样恭恭敬敬客客气气的了,以前的那种母子关系,真的很冰冷,很难受。薛崇训蓦然之间发现自己也需要亲情,需要温暖……
如果没有亲情,没有爱情,没有可以相信的朋友,人生实在无趣,他悲剧地发现,自己这么多年就是那样过的。
无趣的人生。如果这次能活下来,他再也不想这么过活了。
这时马夫庞二敲了敲车厢,问道:“郎君,是回府么?”
冰冷的家,那里没有自己期待的人,也没有等自己的人……薛崇训无趣地想了想,随口说道:“去大秦寺,今儿遇到的那小娘说里面有个悔悟堂,我想去看看,是不是真有。”
“好的,大秦寺。”
大秦寺挨着公主府这边不远,没一会就到。天上的雨还没停,春天的雨好像就是这样,下得不大,但一下就没完没了。
薛崇训从马车上下来之后,顿时微微有些惊讶,因为他发现下午遇到的那个躲雨的女子还在这里。
那女子也认出了薛崇训,也是有些惊讶地说道:“你……你怎么又来了?”
两人几乎是同一时间说话,这时薛崇训也在说:“你不是有伞了,已经走了吗?”
女子顿时咯咯地笑了起来,笑得很美好很纯真。果然是一回生二回熟,现在她看见薛崇训,仿佛就像遇到熟人一般,而实际上连名字都不知道。
她低头看了看手里的伞,还是薛崇训给她的那把,带着歉意地说道:“真没想到还能遇到你……雨还没停。”
薛崇训现在的心情很好,他发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竟然能这么有趣,比庙堂上你死我活的争斗有趣多了。他笑道:“不是什么要紧的物什,不用还,我还是坐马车来的。”
女子的声音清脆犹如黄莺:“下回我出门,一定要带两把,免得还你又没得伞打了。”
“不必。”薛崇训很老实地答了一句,却不料立刻就招来了女子的笑声,她的手都放在肚子上了,什么事能这么好笑?
薛崇训很不解地看着她。只见这个女子长了一张圆圆的脸,眼睛大,鼻子和嘴都小小的,不似宇文姬那种性感的厚唇,她没有宇文姬那股子妩媚劲,面部线条也比较弱,有点娃娃脸的味道,但看起来更加清纯。





    正文 第十四章 小雨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1…2…10 13:39:51 本章字数:2245


(谢谢大家的支持,以后一天都是两更,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是今日第一更,下午还有一章)
……
见那女子笑得捧腹,薛崇训很是不解,不禁问道:“什么如此好笑?”
她好不容易才仍住笑意,刚要说话,却“噗哧”一声又笑了出来,急忙用小手捂住嘴巴,说道:“你……可真傻,长安城这么大,就算我们能第二次遇见,还能第三次遇见不成?”
薛崇训恍然道:“原来如此,我一时没注意想这个问题。”
女子咯咯笑道:“好笑的不是你傻,而是你的样子,木木的,真是……唉,算了,不说这个,我肚子都疼了。”
她的笑容感染了薛崇训,薛崇训的心情也变得愉快起来,近朱者赤嘛。他也微笑道:“你为什么又来大秦寺了?”
“我来等人。”说到这里,她的笑容渐渐不见了,代之以淡淡的忧郁。
薛崇训见状好心问道:“是不是已经过了约定的时间,他还没来?”
女子点点头,说道:“原本说好的是三天前,但现在他还没来……科考发榜的日子是三天前吧?”
“你说的是进士榜么?好像是三天前开榜。”薛崇训道。唐朝的进士科举和明清时不太一样,不需要经过前期复杂的童生试、县试、乡试等一系列晋级考试,这时候的科举制度还没有那么完善;相同的是,考中进士就有做官的资格了,这是一条贫寒人家子弟入仕的不错的路子。像薛崇训这样的人当然不需要参加那样的考试,他们生下来就有爵位了。
“我等到今天日落,如果他还不来,明天我就去他们家找他。”女子说道。
看来他们之间就是个才子佳人的事儿。薛崇训心情依然很好,也没有什么妒嫉之类的心思,他的婚事将主要由政治需要决定,和平民百姓家的女子根本就搭不上边:面前这个女子,是不可能和自己有结果的,如果真去追求别人,等于害人。所以薛崇训一开始就没那样的念头,不过这样的邂逅,感觉真的很美好,简单的纯洁的相识。
薛崇训一时心情好,就变得有些热心起来,出谋划策道:“如果你自己去他们家,反而不好,会给他的家人留下不知礼仪的印象。我建议你央求令尊令堂找个媒人,然后和他家的高堂商量商量,这样比较好。”
女子摇头道:“瞧你说的,竟然扯到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上去了,我只能做他的小妾,还讲究这些作甚?再说他的老家不在长安,父母不在这里。”
“哦?”薛崇训有些疑惑。
女子想了想道:“告诉你也没什么啦,我是‘水云间’的歌妓,呵呵,郎君要是有雅兴,这几天可以来听我唱曲,说不定过几天我就会离开那里了。”
薛崇训听罢上下打量了一番这女子,他还真没看出来这样的一个人竟然是青楼歌妓,大约是她年纪小,打扮得也比较淡雅的关系。
薛崇训片刻差异之后,也就淡然了,他随口说道:“未请教小娘的芳名,我要是真想去水云间听曲了,也好问人啊。”
“蒙小雨。”
“蒙、小雨,朦朦胧胧的小雨。”薛崇训抬头看了一眼雨幕,“和我们认识的情形差不多,很好记。”
蒙小雨幽幽地叹了一口气:“他说一考中进士就迎我进门,你说他说得是真的吗?”
薛崇训道:“进士也不是一考就中,机会很小,他不一定能考中。”
蒙小雨苦笑道:“他的机会应该很大,不仅诗文做得好,还有大臣的推荐……看郎君的模样,却不知是不是读书人?你可知道考进士最大的门槛是得到朝中大臣的赏识和推荐?”
大约是薛崇训长得比较黑的缘故,而且面有英武之气,确实不像是什么才子一类的人物,但他的举止却很得体到位,儒雅十足,所以蒙小雨才不敢断定。
薛崇训问道:“他在朝中有关系?”本来他想再问是哪一个大臣,但最终还是没问这句话,因为这么问的话很容易就暴露出自己是官场人物了。既然大家只是偶然相识,不了解对方朦朦胧胧的反倒容易相处。
蒙小雨道:“有钱不就有关系了?”
薛崇训无意中闪过一个念头,恐怕她倒贴了那个才子买官钱。因为出身不好的人大多数不可能出得起贿赂大臣的钱财,反倒是那些有点名气的歌妓可能很有钱,虽然她们地位很低贱。
这时蒙小雨又问了一句:“郎君觉得他会信守承诺么?”
薛崇训听罢想起一句话:宁可相信世上有鬼,不可相信男人那张嘴……他想了想说道:“其实你不必问我,你能给他大笔钱财,不是就已经相信他了么?”
蒙小雨默然,证实了薛崇训刚才的那个猜测。
薛崇训抬头看了看天色道:“天快黑了,今天恐怕他不会来,水云间好像在安邑坊那边,正巧我也住那边,要不要我顺路送你一程?”
“谢谢,我再等等,街口能雇到马车,郎君的好意我心领了。”
“那好,告辞。”
蒙小雨突然想起了一件事:“郎君到这里来做什么啊?没见你做什么事呢。”
薛崇训恍然道:“太闲,本来是想来看看大秦寺是不是真有个悔悟堂,但和你说了好一阵话,时间也不早了,不看也罢。要是我进去悔悟,非得说到明天早上不可,教士可受不了。”
蒙小雨顿时被逗乐了,笑道:“看不出来郎君是个这么坏的人呢,你的模样让人想起阳光,嗯,阳光把你晒黑的。”
薛崇训抱拳道:“以前也有人这么说。”说罢便快步跑上停在一边的马车,叫庞二赶马走了。
车轱辘叽咕叽咕地响,马车上只有薛崇训一个人,他坐在里面忽然自己笑了一下,自言自语地说道:“蒙小雨,朦朦胧胧的小雨……一个歌妓见过的人应该不少,为什么能傻成这样呢?”
可见爱慕之情有时不是好事,会让人变成傻子。想到这里,薛崇训的心里冒出了一股畏惧之感。
庞二听到薛崇训的声音,但声音不大没听清,庞二便忙问道:“郎君,您说什么,我没听见呢。”
薛崇训对着前面说道:“肚子饿了,加两鞭,回家吃饭。”





    正文 第十五章 天命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1…2…10 13:39:53 本章字数:2509


(因为下午停了半天电,一直到晚上才来电,所以这一章现在才补上,请大家见谅。)
……
白花花的纸钱在雨中飘散,招魂幡吹得啪啪直响,在这凄楚的长街中,传来道士那听得让人断肠的长声幺幺:“魂兮,归来……”
冯府笼罩在一片萧瑟惨淡之中,大门上挂着白花,连灯笼都换成了白色。高力士一身素白从马车上下来,一个宦官忙撑开伞给他遮雨,却不料他铁青着脸沉声喝道:“拿开!”
高力士长得身材高大,脸型有棱有角,眉毛犹如两撇浓墨,且肤色较深,如果不是没有胡须,根本就不像个宦官。他就这么站在大门口,任冰冷的雨水打在头上、脸上,雨珠顺着他的眉毛从脸颊上滑下,犹如眼泪。这时冯家的奴仆开大门跪在门口迎接,高力士才缓步走进去。
冯元俊是他唯一的亲人了,但现在已经魂归九泉。世上有很多人,亲人在身旁却不知珍惜……谁理解高力士此时的心情呢?他没有亲人了,他的孤独,他的伤感,犹如这冰冷的雨,叫人伤心断肠。武则天时,冯家全家获罪死散凋零,只剩下高力士和冯元俊二人,高力士还成了宦官,不会有后代了,他的堂弟冯元俊成了冯家唯一的希望,不料竟然发生了这样的事……
走进灵堂,里面披麻戴孝的人哭得更加响亮了,特别是那些通房丫头小妾等女人,比死了亲爹还伤心。但高力士知道,她们是哭给他听的,无非是靠山塌了,想重新有个靠山罢了,真正伤心的又有几人呢?
只有高力士一人罢?但他却没哭,一滴眼泪都没有。高力士跪在灵牌前面,默默地拜了几拜,但见牌位后面的棺材还未盖棺,便站起身走了过去。
冯元俊的尸体静静地躺在那里,眼睛还睁着!高力士的牙关咬得咯咯直响,一缕鲜血顺着他的嘴角流了下来。他伸出颤|抖的右手,轻轻在冯元俊的眼皮上拂过,想让冯元俊瞑目,可是那眼皮好像还是活的一样,怎么也闭不拢。
高力士捂住胸口,眼睛里闪出了泪光。
他咬牙忍住,站了起来,飞快地离开了灵堂。此时此刻,高力士不愿意别人看见自己的反应,急忙走进了院子里的一间厢房,反手将房门闩住。
见案边有一把椅子,高力士便坐了上去,深吸一口气,意图平息自己快要失控的情绪。良久之后,他突然拔出了腰间的佩剑,从椅子上暴起,一剑插向大案。“哐!”那结实的榈木大案竟然被一剑刺穿,木削翻飞,随即那柄宝剑也“喀”地折断了。
高力士的脸上、脖子上的筋都突了起来,仰起头大张着嘴,仿佛在忍受着什么酷刑一样。他看着手里的断剑低声道:“贤弟,我不将薛崇训碎尸万段,便如此剑!”
过了一会,有人敲门,高力士扔掉手里的断剑,开门走了出去。来人是冯家的管家,一个老头子。管家躬身道:“冯府里的人如何安排,要搬到高公府上去么?”
高力士面无表情地说道:“我府上的人已经够了,过几日发点银两,把人打发走,你去安排,完了到我府上回禀。”
管家不解道:“薛家的人害了咱们的主人,全府上下都愿意为阿郎报仇……也许高公还用得上……”
“不必了,天子脚下自有国法,官府会给人一个公道。”高力士淡淡地说道。
管家:“……”
就在这时,又一个奴仆急冲冲地走了过来,说道:“高公,太子来了!”
高力士忙起步向一边向外走,一边说道,“到了哪里?”
“太子殿下到来,咱们都不敢阻挡,他已经径直到灵堂了。”
高力士急忙回到灵堂,只见太子李隆基正在那里鞠躬。李隆基向死者执礼之后,看到了高力士,便走了过来。高力士感动道:“殿下日理万机,怎么亲自来了?”
李隆基唉了一声:“元俊是力士唯一的兄弟了吧?”
只见李隆基长得是高大英俊,面相正派,脸部线条刚毅完美,剑眉之间英气勃发,当真是一个人间少见的美男子。举止之间从容大气,又有贵族特有的优雅华贵,王者之气大概便是如此罢。
高力士抹了一下眼睛,“嗯”了一声点点头:“殿下,里面请。”
高力士将李隆基迎进客厅,请他上坐。李隆基坐定之后说道:“力士节哀顺变,不要伤了身子。你的心情我理解,我也有兄弟,前几天我还特意叫人缝制了一个长枕头,够五个人睡的,咱们五个兄弟情如手足,相聚的时候同袍同衾。”
听李隆基说起兄弟之情,不论他是为了政治需要还是真那么在乎兄弟情谊,高力士也是情难自禁,掩面而泣。
高力士明白现在这种紧张的关头,太子是不愿意看到他为了私人恩怨影响大局的,所以高力士不能表现出太多仇恨和报仇心切的情绪。不过伤心一下是没有关系的,兄弟死了,还一副没事模样,这样反而更假。
李隆基看着他悲伤的样子,不禁说道:“这事牵扯到太平公主家,官府恐怕也查不出个所以然来……力士打算怎么办?”
高力士泣不成声道:“这事儿不用查也知道,肯定和薛崇训有关系;还有宇文家的那个女人,不知羞耻的害人精,都脱不了干系!这个仇我先记着,迟早得还!”
李隆基听他这么说,松了一口气道:“别急,时候到了,我会为你做主的。力士,你不仅是我的臣子,更是我的朋友,朋友的事就是我的事,放心。”
高力士用力地点点头,“太子一定是最后的胜利者,我绝不怀疑这个结果。到那时,新仇旧恨,咱们再一起算。”
“哦?你如何肯定?要知道现在朝廷内外都不看好我李三郎。”李隆基不禁问道。
“仁者无敌!”高力士毫不犹豫地说道,“仁者无敌是恒古不变的道,无论他们用什么阴谋诡计,都逃不过天道。太子是仁者,是大唐亿兆臣民心之所向,全天下所有的人都希望大唐能重新稳定繁荣,所有的人都渴望衣食无忧的太平盛世到来;而太子殿下您,就是那个万民翘首以盼的圣人、救世主!有这样的人心,谁能阻挡?!”
李隆基听罢心道:高力士果然不愧为我的知己,道相同啊!他的脸上流露出了自信和乐观,虽然世道依然险恶,但是他的斗志亦依然积极向上。
如果不是高力士的兄弟还挺在外面的灵堂里,李隆基真想爽朗大笑一声。他仰起头,自信地说道:“曾祖父太宗皇帝言,天命在我,若天将兴之,非人所能除。”
“好一个‘天命在我’!”高力士赞道,“太子殿下有大唐祖宗遗风,定是上天选定的真命天子,天降大任,当仁不让。即是天命,我这点私仇算得了什么呢,终有一天善恶有报,我一定能等到那一天!”
李隆基听罢满意地点点头:“你能这样想,我就放心了,万万不可轻举妄动。”





    正文 第十六章 三娘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1…2…10 13:39:53 本章字数:2769


(这几天老是停电,如果今天没停,晚上还更一章。)
李隆基说“天命有我”,而薛崇训的内心里则有一个相反的信念:我不信天命,命运应该由自己去创造!
历史上注定的事,可以被一个人改变?薛崇训只能反复地坚定自己的信念,历史是由人创造的,人才是它的主角。他不能信天,否则就只有死!
他甚至在想,如果真的击败了李隆基,那么历史就没有唐玄宗这个名号了,也没有开元盛世……从国家和民生的角度考虑,其实让李隆基掌权才是最好的路子,否则武则天以来的政局动荡将会继续下去。可是薛崇训没有那样高尚的情操,他可不想为了所谓万民的太平把自己往断头台上送。只要有一线生存的希望,他都不会放弃。
他站在屋门口,抬头看了一眼灰蒙蒙的天空,雨还在下,那里灰白一片,什么也看不见。天道是什么?你可以不信,但是不能不敬畏,如果天道只是虚无,那么真的改变了历史,没有了唐玄宗,前世的记忆又从哪里来的?
这时薛崇训看见家奴方俞忠从屋檐下经过,正向自己行礼,他便招了招手示意方俞忠过来。方俞忠走到门口,抱拳道:“郎君有何事吩咐?”
薛崇训道:“三娘走了没有?”
方俞忠答道:“还没,她仍旧住在氤氲斋里,没有要走的意思。”
薛崇训点点头道:“是我劝她不走的……李守一这个冥顽不化的人,认死理,是块又硬又臭的石头,他才不管你有什么身世背景,谁他都敢查。氤氲斋不是卫国公府,不是很安全,万一李守一那老头带人硬闯进去抓三娘,咱们也没辙,你去通知三娘,让她搬到府里来住一阵子。”
“郎君,我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方俞忠突然说道。
“你从小就在我们薛家,有什么不当讲的,说罢。”
方俞忠沉声道:“三娘这个人来历不明,连户籍都没有,没有家人也没有朋友,死了也就死了,郎君何不干脆将她交出去,这样有人顶罪了,李守一也有个台阶下,好早些结案。不然麻烦事儿还真不少。”
“不行!”薛崇训断然道,“我答应过她会尽力保全她的性命,岂能随便就言而无信?何况她已经表明效忠,她便是咱们自己人。自己人都不相互照应,却要随时算计,那以后谁还诚心为咱们卖命?不必多说,无意已决,叫三娘搬到卫国公府来,他李守一敢违法强闯,那我也就不管规矩,拿他的妻儿抵命!”
“是,我这就去通知三娘。”方俞忠便不多说,抱拳告退。
没过一会,三娘就进来见薛崇训了,她好像没什么东西,还真是无牵无挂,拧了个装换洗衣服的包裹就来了,不过她戴着一顶纱做的帽子,纱巾从帽檐下垂下来,把脸也遮住了。
薛崇训见到她便随口说道:“你还真敢信我,我还以为你已经走了呢,你不怕我把你交出去做替罪羊?”
三娘站定之后沉默了片刻,便说道:“反正我的命是郎君救的,上回在古寺巷如果不是郎君出手相救,我也活不到今天。郎君真要把我交出去,那也就扯平了,就当没被人救。”
她的声音一如既往地低沉沙哑,怪怪的犹如幽魂的低述。她停了片刻又说了一句:“郎君说得不错,天天被人追杀提心吊胆的滋味确实不怎么样。”
薛崇训笑了笑,用随意的口气说道:“我本来想听你说相信我,原来是这样……后边花园里有间屋子,我叫裴娘给你收拾一下,你就住那里吧。”
“是。”三娘低沉地应了一句。
薛崇训便唤来裴娘,叫她带三娘过去,顺便帮忙收拾屋子。
到得下午,还真叫薛崇训料准了,京兆府的人来到卫国公府,要薛崇训交出凶手绳之以法,并想带那天参与凶案的奴仆回府审讯。
薛崇训的一个跟班吉祥慌慌张张地跑进来告知了薛崇训,薛崇训只说道:“出去告诉他们,让他们滚蛋。”
吉祥就是常拿胖马夫庞二开玩笑的那个瘦子,长得尖嘴猴腮的,脑子反应倒是挺快,这时他愕然道:“把郎君的原话告诉官府的人么?”
“对,原话,就说我说的,杀人的凶手已经逃了,让他们滚蛋,自己去抓。”薛崇训道。
吉祥只得又屁颠屁颠地跑了出去传话。他走到大门口,让门房将角门开了一个缝儿,自己就从那道缝儿里侧身钻了出去,外面一大群拿着真刀真枪的兵丁让他有些害怕,但一想到自己传的是郎君卫国公的话,吉祥也就壮起了胆子。
他扯了扯衣裳,清了清嗓子,一本正经地指手画脚地说道:“郎君说了,让你们……”他看着那些凶巴巴的兵,有些怯意,声音也小了一些,“……滚蛋!”
众人顿时哗然,坐在马上的李守一的脸也是青一阵白一阵,气得胡须都快翘了起来:“什么?你这个低贱的奴婢!谩骂官员,知罪不知罪!”
吉祥顿时心虚,反手轻轻敲了敲门,打算随时躲到府里去,但对方还没真动手,他也就麻起胆子撑着,说道:“嘿!我说你这老头子,我还没骂人,你倒先骂起我来了。叫你们滚蛋,是郎君说的,你们这么一大堆人堵在咱们家门口,不叫你们滚蛋难道还要请你们喝茶?”
“低贱的奴仆,本官不想和你这样人理论,叫卫国公出来说话!”李守一正气凌然地喊道。
吉祥听他反复说自己低贱,心里也是老大的不爽,回敬道:“你算哪根葱?咱们郎君是说见就见的?先在门口磕几个响头烧几株香,看郎君能不能放下身份和你说两句话!”
“你……”真是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