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完结 重生于康熙末年(雁九)-第5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哪里能算好?到底是发遣,黑龙江又是苦寒之地。傅大人也不年轻了,闲下来的日子也不好过。许是后怕了,听说现下鲜少与人交际,连京里的亲戚通音讯的也少,他向来是爱热闹的,真是难为他。”曹颙想了想,回道。 

他晓得这些,倒不是比十三阿哥消息灵通,不过是因平亲王夫fu如今住在盛京,对关外消息知晓的详细些。 

虽说曹家老姑奶奶早逝,可傅鼐已经同曹家恢复往来,平亲王夫fu也就留意些。 

十三阿哥点点头,道:“你说的正是,他向来xing子活络,本不是能耐住寂寞的。说起来,他才是地道的潜邸老人,从皇上当年分府,他就在皇上身边任si卫,几十年的情分。若非如此,皇上也不会恼他。在皇上看来,他才是自己人,可不顺着皇上的心意,反而执意为隆科多说好话,是胳膊肘往外拐。如今事情过去了两年,罚也罚了,皇上的气儿也当消得差不多。正好借着战事,需要使大臣往西北督运粮草,是个戴罪立功的好机会。你觉得这个建议如何?” 

当年,受隆科多之累,傅鼐先是从兵部si郎调盛京户部si郎,随后又被牵连到早年的弹劾案中,有贪墨之行,就被夺了官。 

被押解回京,刑部最后定了死罪。 

皇上恩典,免死,发遣黑龙江。 

yu加之罪何患无辞,想想傅鼐当初不过是si卫,又哪里能为地方大员在京游说免罪? 

不过是人情交际,代人传了几句话而已。 

只是到了发作之时,这人情往来就成了“贪墨”、“索贿”。 

听十三阿哥这般说,曹颙由衷地为傅鼐高兴:“十三爷的安排甚好。傅大人虽前两年有些固执,也只是xing情所至,并非没有忠君爱国之心。他做过副都统,又任过兵部si郎,对兵事正相熟。” 

十三阿哥笑道:“你若觉得不错,那爷就在御前为其说情。” 

曹颙反应过来不对劲,疑huo道:“傅大人若能回京,自是十三爷提挈,皇上恩典,与臣有何相干?” 

十三阿哥横了他一眼,道:“别跟爷揣着明白装糊涂!小十六同你素来走得近,爷就不信他没佟你提过。” 

曹颙本来还真没想到,听十三阿哥这么一说,才想起来,试探着问道:“十三爷说的,可是兵部堂官有变动之事?” 

十三阿哥点点头,道:“正是这个。原本已经定下你,可又赶上吏部田从典告老,不知会不会有变动。若是没有变动,你就是兵部掌部堂官,用不用傅鼐为si郎,自然也要问问你的意见……” 





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至亲至疏 

吏部乃六部之首,十三阿哥所谓的变动,自然不可能是曹颙左迁吏部。毕竟他的年岁资历都在这里摆着,若为吏部尚书则太儿戏些。 
这变动,自是指的是张廷玉。 
张廷玉已经是大学士,六部尚书中,只有他最有资格接管吏部。 
是兼吏部尚书,还是调吏部尚书,两者之间不同,就是十三阿哥所谓的变动。 
要是张廷玉兼吏部尚书,曹颙留不留在户部无所谓;要是调吏部的话,户部也要留个人看守。 
曹颙行事细心谨慎,正是留守户部的好人选。 
虽说干系到自己的仕途,可曹颙并没有患得患失之心。 
以他这个年岁,即便不去钻营,熬上几任尚书也能再升一步。 
到了那时,天佑与恒生也渐大;他退下来荣养也不无可能;没必要显得面面俱到 ;那样的话要是小乾隆不放人;岂不是冤枉。 
十三阿哥最欣赏的,就是曹颙的荣辱不惊。 
两人又说了一会儿话,就有管事来报,有人过来给十三阿哥请安。 
曹颙起身告辞,谢绝了十三阿哥留饭的好意,出了怡亲王府。 
不知何时,天色渐阴,等曹颙回到家时,已经洋洋洒洒地下起小雪来。 
直到夜半,雪还没有停,雪势渐长。 
次日,雪虽停了,天色依旧没有转晴。 
连着三、四天的阴天,夹杂两场小雪,使得京城的气温一下子降了下来。 
瑞雪兆丰年,曹颙这户部总督,是盼着下雪的。 
直隶京畿实是太缺雨水,今冬多下几场雪,明年春天旱灾的可能性就降低几分。 
唐执玉署直隶巡抚,日子过得并不轻松。 
说起来,根源还是在曹颙身上。 
曹颙到直隶只有两年,可又是修路,又是清淤增田,又是推行冬小麦,别管成绩如何,弄出的动静正经不少。 
唐执玉向来稳健踏实,只兢兢业业地继续前任之路。 
如此一来,即便有成绩,也只是给曹颙添彩,唐执玉则显得有些平庸。 
雍正看来颇为失望,虽在去年给唐执玉去了那个“署”字,使其正式巡抚的直隶,可却没有像对李卫、田文镜、鄂尔泰那样加封总督。 
今年五旬万寿,各地督抚都早早地递了折子请求入京朝贺,唐执玉也不例外。 
可是等恩典进京朝贺的督抚名单下来,却没有离京最近的唐执玉。 
多年同僚,曹颙对唐执玉的人品向来敬佩,不愿其仕途受挫,自是盼着他能更好的经营直隶。 
而每年春夏的旱情,对直隶巡抚衙门来说,就是一首坎。 
不仅仅是地方衙门求雨,闹到最后,要是还旱情严重,就要天子祈雨。 
今年则漫天花雨地出了无数“祥瑞”,人人都要颂圣天子临朝,要是转年老天就不开眼,使得京畿大旱,那可就是大笑话。 
初瑜是内宅妇人,自不会因阴天下雪就想到社稷民生上。 
她担心的,是十二日那天,天色会不会转晴。 
是两家联姻的喜庆之日,要是天色也这么阴沉,难免扫兴。 
同初瑜这般担心的,还有简亲王府邸继福晋完颜永佳。 
这一日,已经是十一月初十,天色还没有放晴。 
完颜永佳早早就醒过来,简单梳洗了,却是坐在窗前,望着窗外发呆。 
她心里想的,与初瑜担忧的一般。 
虽说比起出阁,放小定似乎并没有那么隆重,可世人多愚昧,在两姓结亲时,不管发生什么,多会归罪到女子头上。 
当年她出阁那天,天色就不好,过门后夫妻两个“相敬如冰”多年,早就有人在背后嘀嘀咕咕。 
她只是懒得去争论计较。 
可女儿是她的身上肉、骨中血,她实不愿女儿受一点点委屈。 
这时,就听有人道:“还在想后日定礼之事?” 
“爷……”永佳见状,要站起身来,却被雅尔江阿按住肩膀。 
“瞧瞧你,好几晚没歇好,眼底都发青了。”雅尔江阿带着几分嗔怪道:“知道你舍不得真儿,可这从小害到大婚还有一年多的功夫,你这样担心下去,身子还要不要了……” 
听着丈夫嗔怪中带了亲昵,永佳还真的有些有适应。 
许是到了知天命之年,雅尔江阿的玩心也淡下来。 
人人都以为他得了名伶春哥儿会“金屋藏娇”,他却是连戏班子也不往王府里叫。班主带着春哥儿过来给雅尔江阿请安,他见也没见,使人赏了几百两银子打发走。 
没过多久,便传出有另一个宗室贝勒看上春哥儿的消息,雅尔江阿这边也没有什么反应。 
大家这才晓得,雅尔江阿是真的对春哥儿放手。 
随后两个,雅尔江阿居家不出,鲜少出府。 
就有人揣测他是不是因皇上不待见缘故,才添了那么多小心。 
其实,雅尔江阿哪里想那么多。 
不过是厌了、倦了,吃酒听戏捧角儿几十年,早就有些腻,不过是扫发时间而已。 
等回到王府,发现妻子贤惠,儿女也懂事,雅尔江阿的心终于留在王府。 
妻子虽清冷,可雅尔江阿能看出她对女儿真儿的疼爱,在这一点上,永佳毫不掩饰。 
她不像其他王府的福晋那样,为了贤惠的名声,别管心里如何,在人前对亲生、非亲生儿女都差不多。 
简亲王府的情况,比其他王府更复杂。身为继室福晋,她还要面对前边留下的庶女,外室之女,做了妾室的丈夫表妹的儿子。 
她只尽自己嫡母之责,在饮食用度、规矩教养上半点也没有委屈这些阿哥格格们。 
她从不摆出“慈爱”的嘴脸去拉拢这些儿女与自己的关系,也不掩饰自己对真儿的慈母心肠,这般的真性情,却意外地得到众人敬重。 
毕竟同那些口腹蜜剑、巧言令色的妇人比起来,永佳的“刻板耿直”显得那么纯良无害。 
几位年长的阿哥早到了知好歹的年纪,十多年看下来,对嫡母还真挑不出半点不是。 
几位少夫人进门,都经丈夫再三告诫,对完颜永佳甚是恭敬。 
为了这个,还引起侧福晋伊尔根觉罗氏的不忿,自先头福晋病故,便由她接掌王府内务,即便永佳进门,也只是收回账册与钥匙,依旧是委了她打理内务。直到三阿哥夫人进门,她才将家务交出去。 
可三阿哥夫人年轻,王府事务又繁重,多有依仗伊尔觉罗氏之处。 
伊尔根觉罗氏待三阿哥、五阿哥甚好,几乎要盖过自己亲生的六阿哥。可多年下来,还赶不上永佳的冷清疏离。 
就连六阿哥,在生母抱怨时,也是替嫡母说话,“大额娘只是话不多,对儿子们亦是真心疼爱。阿玛早年不爱回府,额娘性子又善,若非大额娘处处重规矩,将府中奴婢下人管束得服帖,府里也不会得了这些多年太平日子。” 
伊尔根觉罗氏只觉得委屈得不行,自己操劳了十几年,反而不如完颜永佳这个撒手掌柜有人望,说到底还是因对方是嫡福晋的缘故,自己再揽权操心,也不过是个大管家的命。 
为了这个,伊尔根觉罗氏抓权的心思越发淡,借口调养身体,将内务都交给小一辈。 
简亲王府的气氛,越发融洽。 
除了西林觉罗氏偶尔小小的闹腾一次,无非是八阿哥病了,八阿哥想念王爷等等之类,众人也多当看戏,没有人乐意同她计较。 
她虽是王府最年轻的妻妾,可自从有了小阿哥后,就没了宠爱。 
她只当自己不能讨好表哥,得了表哥厌弃。 
完颜永佳旁观者清,却明白雅尔江阿此举是有意为之。 
实在是西林觉罗氏身份特殊,是雅尔江阿嫡亲表妹,连着雅尔江阿的母族。 
现下西林觉罗氏又有了儿子,若是她生出旁的心思,拉过西林觉罗家那边做靠山,那即便弄不出大动静,也终是伤了两家缘分。 
雅尔江阿在还好,顾念母族情分,不会太计较,若是他不在,永谦、永焕兄弟两个记仇的话,王府与西林觉罗氏的关系就保不住,连带着西林觉罗氏母子,将来的日子也不好过。 
外人都说雅尔江阿滥情,才会男女不忌,风流了好几十年。 
永佳却是看出来,多情之人最是无情。 
没想到成亲十数年,雅尔江阿反而开始温存小意起来。 
永佳虽有些不耐烦,觉得他饶了自己的清净日子,可也没有扫兴地将其拒之门外。 
如此淡然相处,雅尔江阿却乐在其中。 
如今一个月足有大半月留宿正房这边,只有永佳身上不便,才去书房或者其他几位妾室处。 
等到真儿婚期定了,夫妻两个要商议女儿嫁妆,他留宿上房的次数就越发多起来。 
听了丈夫的话,永佳只是笑笑。 
能不担心么?等下了小定,女儿出阁的日子就倒数。 
她出嫁这些年,全部心思都放在教养女儿身上,若是女儿不在府中,都不晓得自己该怎么熬日子。 
夫妻两个闲话两句,永佳唤了人,侍候雅尔江阿梳洗。 
待夫妻两个用了早饭,没过多一会儿,便有内侍通报,怡亲王府遣人来。 
雅尔江阿去前面见了,过了好半晌才回来,却是面带喜色,“不只怡亲王府遣人来,庄王府也遣人来了,说是十二那日,这两位爷过来吃洒……” 




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小定 

  照例,男方下小定,要请……全福大太“ 

  所谓“ 全福太太”,就是上有丈夫、下有孙男娣女的中老年妇人,也有借福之意。 

  这”全福太太”多在至亲里找,可曹家本就人丁不兴旺,曹颥的母族是李家,天佑的母族是淳亲王府。偏生这两家主母,一个死了亲生子,一个就没生过儿子。 

  其他姻亲除了宗室,就剩下孙家、董家。 

  这两家又是隔房的姻亲,即便孙家有安氏,董家也有适当人选,可这两家都是内务府包衣,到亲王府主持下定仪式,身份又低了些。 

  还是李氏提议,请朱侯夫人刘氏为“ 全福太太”。 

  刘氏有夫有子,还有一对孙子剁女,正是“ 全福太太”的合适人选。 

  唯一顾忌的是朱侯一支毕竟是前朝苗裔,因此李氏只是提议,请儿子媳妇商议定夺。 

  初瑜倒并不觉得需避讳什么,因左成娶了朱氏,朱、曹两家早做了半个儿女亲家,关系遮遮掩掩的反而显得诡异。 

  简亲王府是宗室,即便请个诰命夫人做全福人,在宗室面前也是奴才身份;朱侯夫人却不这样,侯夫人身份拿得出手,前朝苗裔的血脉尊贵并不亚于爱新觉罗氏。 

  曹颗同意妻子的观点,也觉得朱侯夫人是不错人选。 

  夫妻两个有了定论后,亲自造访朱侯府,拜托此事。 

  虽说高太君已经逝,可朱侯府与曹家并没有断了往来。 

  听说夫妻两个请自己做……”全福太太”,刘氏征询过丈夫意见,见其没有反对,就欢欢喜喜地应下。 

  到了十一月十二日,曹颥、曹项都在衙署请了假,在家待客。 

  朱侯夫人、弘曙福晋博尔济吉特氏、曹颐三人要往简亲王府下定,大清早就到了曹府。 

  长孙定亲,李氏笑得合不拢嘴,比自己十几天前过寿还欢喜。 

  剁家、李家也都有人过来吃席淳王府天佑的几位舅舅舅母也都差不多齐聚。 

  天佑换了一袭新衣,本是大方老成之人,可被长辈们再三道喜,也闹得有些不好意思,从长辈们跟前抽身出来。 

  恒生与左住、左成几个也都来几个相伴长大的小兄弟中,天佑最年长却是最后一个定亲。 

  恒生只是笑,长兄有喜,他也跟着高兴。 

  左成却挤眉弄眼,低声对天佑道:“ 大哥,老实交代,是不是童子鸡?” 

  天佑闻言,不由瞪眼,使劲地捶了左成一把:“ 皮子紧了,浑说什么?” 

  左住、恒生两个在旁大笑,天佑也绷不住跟着笑道:“ 晓得你有媳妇行了吧,显摆什么?” 

  恒生却想起一件事,道:”怎么听说只大嫂子来了,二嫂子怎么没过来?” 

  这些轮到左成不好意思他摸了摸鼻子,“ 嘿嘿”两声道:“ 她身子有些不舒坦,在家里养着。” 

  天佑与恒生听了,都面露担忧,便听左住道:”弟妹是有喜,本想今儿过来就禀告义父、义母,现下这边乱糟糟的,亲家太太也在若是惊动大家又要一通乱。二弟便说,还是等正事完了,在同义父、义母禀告。” 

  恒生见状,还想再说被天佑一把拉住。 

  天佑道:“ 如此也好,自打小姑姑怀孕老太太、太太没少念叨你们那边。听到喜讯,定会欢喜。” 

  恒生初还不解,为何有喜事不马上报上去,就听天佑道:“ 不只朱家伯母在,马世伯与马家伯母也来了,你们兄弟先去见礼吧。” 

  左住、左成听了,去给各自岳家长辈请安问礼。 

  恒生这才明白过来,大哥同意左成迟些报喜的原因是因马家人也在。 

  马氏与朱氏都进门一年,马氏是长嫂,至今还没动静。左住性情憨直,想不到这些,左成却想到了,所以不让大家现下报喜。 

  朱侯夫人与马家两位太太见到姑爷请安,多慈爱有加。 

  等到寒暄过后,时辰也差不多,曹颐便请朱侯夫人与博尔济吉特氏登车,三人代表曹府前往简亲王府下聘。 

  随行的大媒,则是广禄与塞什图。 





第一千三百章 纳妾(上) 

  香玉?”十六福晋疑惑,道!,就是太妃娘娘身边带着的那个小丫头?嫂子怎么想着问起她来?” 

  十三福晋有些犹豫,低头吃了两口热茶,开口说道:“ 我觉得那丫头相貌不错,性子瞧着也柔顺,想要说给福僧格做妾。” 

  十六福晋闻言,道:“ 怎么是嫂子帮忙张罗这个?” 

  十三福晋道:“ 他除了是我姑爷,还是我嫡亲外甥。他现下这个身份,父母又不在身边,我不提这个还有谁能提这个?” 

  十六福晋道:”虽说李家那丫头出身低,可到底是太妃的娘家人,又在太妃身边几年,太妃未必舍得与人做妾。” 

  十三福晋道:“ 换做其他人家,妻贵妾贱,我也不会开这个口。 

  可为了朝廷体面,额驸、和硕额驸多半不续娶,可家中总要有女眷打理内务。说是纳妾,其实也是掌家主妇,正经能请诰命。既是我做媒,这点主我还做得。” 

  她口中的福僧格正是伊都立之子,王府二额驸。 

  怡亲王府这位二格格,是十三福晋嫡出,早年曾被接进雍亲王府,养在那拉氏皇后身边。 

  雍正继位后,虽只册封了二格格为郡主,恩旨允许十三阿哥大妇自主选婿。 

  十三阿哥夫妇最后选中了十三福晋的外甥,二格格与福僧阿小大妻两个本就是姨表亲,打小相熟的,成亲后亦十分恩爱。 

  不想,世事无常,去年二格格死于产关,母子皆亡。 

  福僧格年纪轻轻地做了鲸大,开始因没到二格格周年,十三福晋并没有关注他纳妾之事。 

  原想着福僧格正是气血方州的年岁,父母又在外任不在身边,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收用子哪个。 

  没想到直到过了二格格周年,还不见那边有什么动静。 

  十三福晋将福僧格叫来,吩咐了几句不外乎身边总要有人侍候,若是他不愿在外头找,就在府里挑个可心的收房。 

  福僧格当面唯唯,可数月下来,还不见有什么动静。 

  十三福晋前几日忍不住亲自往学士府去了一趟冷冷清清的,看着就叫人心酸。 

  眼见就要过年总不能让福僧格一个人孤单冷灶过年,十三福晋便起了为他做主的心思。 

  她毕竟不单单是福僧格的岳母,还是他的亲姨母,在他老子娘不在京城的时候操心这个也不为过。 

  福僧阿又是长子长别,为家族开枝散叶也是本分,即便伊都立与兆佳氏不好催促,也难道他们家老太太心里着急。 

  她对丈夫说了此事,十三阿哥也赞成福僧格纳妾,不过在人远方面,他对妻子有所告诫:“ 门户高些的人家除非有所图,否则说会乐意让女儿做妾。既是不能给继室身份,就只挑品貌,不要拘泥出身。” 

  话虽如此福僧格是大学士之孙,总督之子,伊尔根觉罗氏也不是小门小户的人家,若真是从寒门纳妾,虽省了麻烦,可是否能打理好内务却不好说。 

  这两个月,十三福晋看了不少适龄女孩儿,最后相中密太妃带在身边的李香玉。 

  李香玉虽是包衣出身可祖父曾任织造又在曹家长大,小选入宫后就跟在密太妃身边,教养不缺。不管是看其相貌,还是观看其言行都是个讨人喜欢的女孩。 

  可是妻妾毕竟有别,十三福晋又是晚辈不好直接对密太妃说起,才使人请来十六福晋商议商议。 

  十六福晋寻思了一会儿,也拿不定主意,道:“ 要是嫂子真有这个意思,还是在太妃跟前提一提。李家毕竟败落,李家那丫头又是无父无母的孤女,即便想要谈婚论嫁,怕是也只能低就。就像嫂子说的,若走进了学士府,即便是以妾室身份,上头没有正室压住,当家理事有什么不好?即便生出孩儿,也同嫡出无异。” 

  十三福晋闻言,点了点头。 

  毕竟只是她相中李香玉,又不是非她不可,若是太妃不愿意,另觅人选便是。 

  次日,十三福晋便前往愉贝勒府,去见密太妃。 

  赶巧的是,李氏也在这日来贝勒府见密太妃。 

  密太妃中秋节后就入字奉养,直到万圣节后才回府。 

  李氏与十三福晋的马车在贝勒府外遇到正着,听说与十三福晋遇到,李氏忙使人让路。 

  十三福晋并没有直接过去,而是使人请李氏过来,两人同车到了贝勒府二门外。 

  十五福晋得了消息,早已带人在二门外候着。 

  见李氏坐了十三福晋的车下来,十五福晋先是一怔,随即面色恢复如常。 

  皇上赐了公主府故旧给曹家之事,十五福晋也有所耳闻,明白十三福晋如此对待李氏的缘由。 

  只是她心中颇为怪异,李氐名义上是大妃娘娘的表姐,太妃娘娘实际又是李氏庶母,这关系怎叫一个乱字。 

  十三福晋笑眯眯地打量十五福晋,心里却叹了一口气。 

  明明比她小七、八岁,看上去却比她面向还显老。 

  十五福晋是理密亲王福晋之妹,当初嫁给十五阿哥三年未育,德妃娘娘体恤,即便给十五福晋身边添人,也是从她家族旁支的秀女中指了一人。 

  那位小瓜尔佳氏却真是好生养,到十五阿哥身边侍候十年,生了七个儿女。如今贝勒府占下的五个小阿哥、小格格中,有四个是瓜尔佳氏所出。 

  十五福晋却只在族妹进门次年生下一女,产后不调伤身,再也没有生育。 

  那位嫡出的小格格,不亚于十五福晋的命根子,却是于去年天折。 

  十三福晋想到自身,也是丧女丧子之痛,拉着十五福晋的手,心里酸酸的。 

  李氏有些日子没到贝勒府,看出十五福晋面色苍老憔悴,可这丧女之痛也不是空口白牙安慰就能顶用,便岔开话,问起太妃起居安康。 

  “ 娘娘胃口还好,只是有些睡不好。娘娘的寝殿是去年新修的,地龙笼得好,烧起来屋子里有些热,娘娘觉得有些上火,连着喝了几顿萝卜汤。”十五福晋道。 

  李氏边听边点头,冬日里就这点不好,要是屋子里冷,不过是添炭盆;若是热了,又不敢随意开寄,反而使得觉得气闷。 

  说话间,一行人到了密太妃寝殿外。 

  正好密太妃等得心焦,打发接嫉在外候着,正好将众人迎进寝殿。 

  密太妃比李氏小几岁,也是五十出头的人,可因保养的好,看上去不过四十来许人。 

  对于十三福晋的到来,她有些意外,可依旧是热热乎乎地招呼十三福晋坐下。 

  对着李氏,她则随意的多,先是笑着道喜,而后又赞起简王府六格格。 

  十三福晋过来就是想提李香玉之事,待见到李氏,才想到李香玉不仅是密太妃远亲,还是李氏名义上的侄孙女。 

  让李香玉做妾,若是李氏挑理,那可怎么好? 

  十三福晋心中为难,密太妃晓得她鲜少出门应酬,此番前来必要什么事要说。 

  不过这番欲言又止,是……密太妃的目光从李氏身上扫过,随后笑着对十五福晋道:“ 我们聊我们的,你们小妯娌去说你们的……” 

  十五福晋笑着应了,带十三福晋退了下去。 

  李氏看着十三福晋的背影,待她们出去,方有些不好意思地对密太妃道:”是不是我来的不巧?不知您这里有贵客过来,要不然我就明儿来了。” 

  “ 许是找十五媳妇的,我一个老婆子,寻我能做什么?”密太妃摆摆手,笑道:“ 论起来,你才是贵客,难得见你出门,是不是又有什么喜事,请我去听戏吃酒?” 

  李氏道:“ 今儿过来,正经是来请娘娘的。我同媳妇商量着,想要带孩子们去小汤山住一阵子。嗯着娘娘要是得空,是否能赏脸同去,那边虽比不得京中府邸富贵舒适,却是难得是山野情趣。” 

  密太妃闻言,不由来了兴致:“ 小汤山?什么时候出发,大概要住多少日子?” 

  李氏回道:“ 初五那天天佑他老子休沐,送我们过去;要是娘娘同去,便多住些日子,腊月里乱糟糟的,让她们小一辈操心,咱们就在那边躲清净。” 

  密太妃听了!喜笑颜开,道:“ 正是,正是,谁耐烦这乱糟糟的。算下来,可有些年没泡过温泉。” 

  圣祖爷修缮温泉行宫后,那几年长在冬日去温泉行宫小住,密太妃就是随行嫔妃之一。 

  到了圣祖爷晚年,精力不支,就鲜少去温泉行宫。 

  今上登基,勤政为首要,顶多复天去圆明园避暑,小汤山行宫那边是一次也没去过。 

  这两年,密太妃虽出宫就府,可十五阿哥没有软禁之名,可也行动不得自由;十六阿哥那边,因走过继庄王府,先时又有庄太妃在,也不好来亲近生母。 

  密太妃出门的次数,一个巴掌数的过来,也只是曹府与果郡王府。 

  这几日密太妃正有些上火,听说李氏请去泡温泉,自是美滋滋地应下。 

  说完这个,密太妃使人唤香玉过来给李氏请安。 

  看到相貌出众、性子温婉的香玉,李氏将她拉过来,仔细看了半响,笑着说道:”明年及并,咱们香玉还真是大姑娘了……” 

 
TA共获得: 评分共:0 条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smail007 
粉丝:65607金币:3541威望:162348  注册时间:2012…01…04。发私信 关注TA 


。发表于2012…07…06 20:33 只看该作者 
464 # 。 
第一千的三百零一章 纳妾(下) 

  “请姑祖母安……”香玉先是规规矩矩地给李氏且了礼,而后才亲昵地站在她跟前。 
   
  “安,安,咱们香玉也安……”李氏看着香玉的乖巧,心里颇为感慨。 
   
  论起来,香玉比天慧还小两个月,可是自小命运多赛,没落地就失父不说,稚龄又失了生母,十多岁时又赶上李家问罪,不得不小选入宫。 
   
  若非有密太妃照看,带出宫来,还不知要在宫里熬到什么时候。 
   
  香玉被李氏看得不好意思,抿嘴低下头。 
   
  密太妃见状若有所思,对香玉道:“你姑祖母最爱吃杏仁茶,你去带人调一碗,少放些糖,多放些桂花。” 
   
  香玉应了,带着丫裂退下。 
   
  “可是不放心香玉?”密太妃对李氏道。 
   
  她早先称李氏为“表姐……”等到李氏身份浮出水面,不好再这样称呼,可唤旁的称呼又不妥当,干脆就什么也不叫。 
   
  李氏亦是如此,不过称呼井么的只是形式,并未影响两人感情。 
   
  李氏笑着摇摇头,道:“有您照看着,哪里有不放心的?只是想着她明年就及并,又被您调理得这般水灵,还不知便宜了谁去?” 
   
  密太妃点点头,道:”这孩子可人疼。若是有个好出身,什么人也配得。无奈出身所限,总要寻个妥当人家,才不枉费你我替她操心这一场。” 
   
  李氏犹豫一下,道:“那宫籍?” 
   
  “您放心,我留意着呢,总不能让玉姐儿挂着宫籍谈婚论嫁。赶巧万寿节时在宫里看到陈贵人,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