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完结 重生于康熙末年(雁九)-第5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是也组织海船出洋贸易,证明父亲所说开海禁的话时利国利民之举。” 
  两种方法,说起来简单,行起来却是不容易。 
  不仅仅需要大量银钱打底,还需要抬出恒生的身份。 
  恒生的身份话题经过数月,才在京城权贵口中淡去些;若是众目睽睽之下,公开为养父张目,少不得流言又起。 
  恒生却是想也不想,就应道:“两个法子都好,前面的简单些;后边的那个,却是不着急,可以等到招标后再说。”说到这里,他伸出手来,摆了摆手指,道:“我这里金银正经不少,皇上赏的,喀尔喀那边给的,搬家时老太太、父亲、母亲赏的,前些日子太太又给了一大份……也能凑上十万两银子了……古董珍玩还有不少,也可以压到银行去贷些银子出来……” 
  天佑听了,忙摆摆手,道:“你那些银子,除了皇上与长辈们给的私房外,剩下的大头是母亲给你修园子使的,怎么能轻动?古董珍玩什么的更不要考虑,银子我会预备,只是要求二弟出头。” 
  恒生带了几分狐疑,看着天佑道:“哥哥竟哄我,那么多银子,要怎么预备?” 
  真要说起来,天佑自己银钱不多,却真不缺淘换银子的地方。 
  妞妞、天慧的“内联升”已经开了三家,如今已经小有名气。就是外地官员进京,也要往“内联升”买几双官靴回去。 
  虽说比不得“稻香村”红火,可利润也微微可观。 
  恒生开府,姑侄两个就预备了不少好东西。 
  再有,就是左住、左成那边,成亲后从田氏那里接受了不少金银。 
  若是从这两处凑,十万两银子也不是难事。 
  可那样的话,惊动得人就太多了。 
  “我想从母亲那里借银。”天佑道。 
  “咦?哥哥是怎么想的,怎么还打算惊动母亲?”恒生说着,顿了顿,道:“不对,哥哥为了不让母亲惦记,定不会同母亲实话实说。” 
  天佑有些不好意思地看了恒生一眼,道:“正想同二弟商量,想要借一借二弟的名头用用。二弟也晓得,自打你搬出来,父亲、母亲最怕你受委屈。只说怕你以后日子紧,为你入了户部海贸两股,填些收益做日后嚼用,母亲定会肯的。” 
  恒生有些犹豫:“这样欺瞒母亲好么?” 
  天佑道:“我也不知道,可又不能实话实说。” 
  恒生道:“那就这么着吧。让母亲担心我,总比母亲担心父亲强。我就在母亲眼皮子底下,好坏与否一目了然,见我x子过的不错,母亲就安心了;父亲这里,却是宦海凶险,就不要让母亲操心了……” 
  不说京城这兄弟两个嘀嘀咕咕,想着如何在父亲不在京城的时候,为父亲撑脸面;江宁那边,曹颙的脸色儿,已经跟调色盘似的。 
  “二弟,这……”曹颙看着眼前亭亭玉立的女子,只觉得头疼。 
  “大过年的,你闹腾什么?”因有外人在,曹颙给曹颂留着余地,压低了音量申斥道。 
  曹颂轻咳了两声,对那女子摆摆手,道:“夜深了,你先进去里屋给大老爷铺床。” 
  “是。”那女子轻声应了一声,也不抬头,恭顺地进了里屋。 
  见曹颂笑得贼贼的,曹颙哭笑不得,低声喝道:“你真喝多了不是?闹这些幺蛾子作甚?” 
  今晚除夕,年夜饭上曹颂却是喝了不少酒。 
  现下,他却是不承认自己醉了,梗着脖子道:“谁醉了?我拼出去得罪大嫂,也要孝敬哥哥一回。看往后谁还敢说哥哥是惧内,我家哥哥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是纯爷们……” 
  后边追来了,前六危险,求保底月票。。 





  第十卷 游龙舞—第十一卷 定风波 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春风吹 
  。 更新时间:2011…5…5 14:34:23 本章字数:6380 

  远处隐隐地传来鞭炮声,雍正五年的初一,带给曹颂是难忍的宿醉。 
  “哎呦,哎呦……”曹颂坐在炕边,揉着太阳穴,低声呻吟着。 
  静惠又好气又好笑地看了他一眼,道:“好好的,不守夜,硬拉着大哥喝二遍酒,这不是自作自受是什么?” 
  曹颂抬起眼皮,不满地看了妻子一眼,道:“还不是怕大哥面嫩,寻思让他吃点酒,也就顺理成章了,谁想这些年过去,大哥的酒量还是如此拿得出手。喝来喝去,倒叫大哥灌醉了我。” 
  静惠轻哼了一声,道:“酒后乱性,不过是男子的借口。若是真醉了,又哪里有花花肠子使坏。大哥若真有那心思,早就抬人了,还有等到现在?” 
  曹颂带了几分不甘道:“那就这么算了?” 
  静惠正端起醒酒汤,闻言顿了顿,道:“非要让大哥骂爷,爷才肯老实不成?换做是早些年,或许还有可能。现下侄子、侄女都大了,眼看要谈婚论嫁,大哥才不会因贪图美色,让大嫂没脸。大哥那个人,可是最重规矩的。” 
  曹颂接过妻子手中的醒酒汤,仰脖喝了,有气无力道:“罢了,罢了,可惜这个琴娥,虽没入贱籍,却也是好人家的女子。原看她老实,想着成全了她,却是遇到大哥这样的钗头凤。” 
  听丈夫话中带了怜惜,静惠垂下眼,只觉得胸口发堵…… 
  初二开始,江宁城官场就有不少宴请。 
  曹颂性子豪爽,又有个好堂兄做靠山,在江宁官场上,大家多少都卖他几分面子。 
  如今曹颙这正主到了,亦少不得各种宴请。 
  加上两淮盐商,在初五后陆续到江宁,曹颙的日子有些忙碌起来。 
  江南需要筹款三百万,对于巨富云集的江南来说,并不是个大数字。 
  可曹颙到江南的时日不多,这江宁招标的的时间也紧迫了些,所以曹颙心里也有些担心。 
  因为有不少江南大户,有子弟在京城,会参加京城的招投标。还因为江南官员多年盘剥,使得大家对官府都存了防范之心。 
  官字两个口,他们不相信有朝一日还能占官府的便宜。所谓招标之类的,在看他们看来,不过是朝廷敛财的手段。 
  李卫来了。 
  他解决万复等人的方法令曹颙吃惊:“让万复参加海贸招标?!” 
  李卫点点头,道:“他既也是盐商大户,报效朝廷也是应当。” 
  如此雷声大,雨点小,简直不像是李卫的作风。 
  “皇上那边……”曹颙带了几分迟疑道。 
  “皇上心怀宽大,哪里会将几个贼人放在眼中?况且,洪门青壮都隐匿在山中,抓着的不过是老弱妇孺,难道谁还稀罕将他们办了换功绩不成?”李卫道。 
  曹颙有些糊涂,李卫既存了大事化小的念头,怎么还闹大御前,还得了个“总理江南缉盗”的名头,得了调兵权。 
  在李卫看来,曹颙也算是自己人,所以并不瞒他,道:“皇上是怕江南不稳当,却不是怕几个匪民,而是怕那些士绅老爷不安分。今年开始,皇上要在江南推行新政。为了以防万一,才给了我个‘缉匪’的名头。我逼着庞家村那边,也是想要添份助力。与其到紧要关头,求爷爷告奶奶求旁人的兵,还不若自己攒些人手。” 
  李卫的条件,看似宽松,实际也不容易。 
  首先,那参加投标的银子,不得少于五十万两;其实,必须要有万复亲自出面,参加正月十八的招标。 
  要银子要钱,才肯谈下一步,这对于万复来说,绝对是很大的考验。 
  曹颙却不担心万复会选择不来,洪门弟子既然以“忠义”自诩,就不会真的不管那依旧关在牢狱中的村民。 
  另外,这个年轻人开始的手段,只是为了效仿黄家投身官府,李卫现下给了他机会,他怎么会舍得放掉? 
  转眼,到了正月十八,江宁海贸招标的日子到了。 
  主持招标的,除了曹颙、李卫外,还有江苏巡抚与刚从京城过来的新总督。 
  因海贸的门槛高,排号参与的士绅商贾并不多,不过四十来人。 
  万复来了。 
  为了防范落口舌,万复并没有同曹甲一起过来,而是打扮得同富家公子似的,带了几个清秀的随从过来。 
  万复二十多岁,身材高大,容长脸,满脸正气,眉眼之间带了几分孤芳自赏。 
  若是早知他底细,任谁也想不到他就是洪门现下的“门主”,被官府通缉的盗匪之流。 
  曹颙只是多看了他一眼,并没有私下相见。 
  倒是李卫,使人将万复唤到旁处。 
  不知怎么说的,那万复再出现在人前时,神情不变,可是浑身上下都透着欢喜之意。 
  曹颙稍加思量,猜出缘故。 
  对于一个充满野心、想要出头的年轻人来说,能动心的无非是权与钱。 
  李卫榨了他的钱,只会让他心疼,哪里会现在这样如沐春风;剩下的就是权了,只是不知答应的是几品。 
  投标进行了不到一个时辰,前面大部分的时间都很安静。 
  除了程家花了三十万投了三分股外,其他人都开始观望。 
  谁都知道,程家同曹家有旧,又巴着李卫,肯如此痛快投标,也并不出人意外。 
  在程家眼中,这三十万两银子的分量,实不算什么;程家之富,不可言说。 
  可对其他士绅商贾来说,这十万两确实不是小数目。 
  最近几年,江南地价攀升。饶是如此,十两银子也能买上一亩水田,十万两银子就是万亩良田。 
  万亩良田,每年的收入也能有几千块。 
  海贸听着虽诱人,可有官府牵扯其中,谁晓得朝廷会不会“卸磨杀驴”。毕竟,对于商贾之流来说,他们并没有受朝廷什么恩惠,反而要忍受各种盘剥。 
  场面有些冷清,李卫见状,不由蹙眉,唤了个小厮,低声吩咐了几句。 
  没等他小厮离开,就见有人扯着嗓子竞拍。 
  李卫转过头,看了曹颙一眼,对他越来越佩服。 
  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就有五家尘埃落定。 
  这五家都是从未听过的名头,使得大家安静下来,琢磨这些都是什么人。 
  没等大家琢磨出点什么,安静许久的万复就开始一鸣惊人,以五十万的价格,拍下五分股。 
  那些平日自诩自家同程家相差不多的老家伙,差点就毛了。 
  程家珠玉在前可以,换做个生面孔的毛头小子,大家如何能服气。 
  恼是恼,能做到家主或者族中精英子弟的都不是傻子,又几个会真的将怒气装在心里。 
  他们面上愤愤,心里却是惊涛骇浪。 
  这么多人抢,要是错过了,会不会损失太大…… 
  * 
  京城,户部官仓。 
  天佑、恒生跟在十三爷这边,见证了户部海贸招投标。 
  同江宁那边的卡壳相比,京城这边的招投标顺利得超过人想象。 
  四十分股,四百万两银子,如此而已。 
  用了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四十分股份就被瓜分一空。 
  天佑与恒生两个的准备,压根就一点没用上。 
  “这也太容易了,到底是怎么回事?”兄弟两个都带了疑惑。 
  十六阿哥却是心情大好的样子,道:“旁的地方不知道,京城这些权贵可都长了一双富贵眼睛。这些年,你父亲屡屡为创新,这回户部招标,使得你父亲善财童子的美名复起。” 
  小哥俩都听出来了,并不是户部招牌硬,而是曹颙历年来的敛财手段,使得这些人心折而已。 
  恒生松了一口气,既然这么多人看好海贸,那父亲那边说不定就不用那么操心。 
  天佑神色怔怔,却是不见轻松。京城这边买父亲的账,江宁那边呢? 
  * 
  江宁,招标处。 
  看到手中的名单,曹颙不由皱眉。 
  三十分股,已经拍下的才十五分。 
  除了程家还有另外一家与曹家有旧的人家占了四分外,剩下的十一份,就有万复那小子的五分股,魏仁的三分。 
  其他散户,收拢上来的银子只有三十万两,对于曹颙一个堂堂户部尚书来说,这银子就太少了。 
  曹颙未免有些郁闷。 
  李卫劝了两句,带着万复回驿站去了。 
  曹颙、曹颂兄弟两个,则回了总兵府。 
  曹颙回京之事,也终于放在台前。 
  “现下正是倒春寒的时候,大哥这个时候归家也太仓促了些,一路上又要遭罪。还是等过了龙抬头,再动身启程吧?”曹颂道。 
  曹颙摇了摇头,道:“外祖母月底出殡,我这做外孙的,还是回去的好。” 
  因牵扯长辈后事,曹颂不好再说什么。 
  在离开江宁前,曹颙有些犹豫,要不要将织造府那枚戒指挖出来,送给曹甲安置。 
  思前想后,他还是放弃了这个打发。 
  不只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缘故,还因为戒指与曹家的关系还是秘密的好。 
  正月十九,曹颙使人接了魏文英过来。 
  文英听说曹颙要回京,很是不好意思地提及可否请其帮忙捎带些东西北上。 
  这个自然没问题,静惠也预备了不少礼物,让曹颙带回京,将魏文英这礼,同静惠预备的那些搁在一处就行了…… 





 
TA共获得: 评分共:0 条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smail007 
粉丝:65607金币:3541威望:162348  注册时间:2012…01…04。发私信 关注TA 


。发表于2012…07…06 18:09 只看该作者 
446 # 。 
 正月二十,曹颙没有按照计划返京。 
  因为,十九这天下午,王鲁生到了江宁。 
  他是为海贸之事来的,也是为曹颙来的。原本得了消息,户部为海贸事宜招标,他就过了年出发,想着进京参加此事。 
  没想到,将到京城,得了消息,招标事宜分两处,京城招标四十分股,江南招标三十分股,剩下三十分,十分留给广州商会,其余二十分归户部。 
  又及,户部尚书曹颙南下,负责江南招商事宜。 
  王鲁生二话不说,立时叫人调转方向南下。 
  他毕竟年过五十,又因年轻时操劳过度的缘故,近年身子已经衰败下来。 
  坐着马车,他紧赶慢赶,也错过了正日子,正月十九才到江宁。 
  却是到的将将好。 
  曹颙背负的旨意,只是到江南吸股招商,公开招标后,亦有权同人签订契约。 
  一百五十万,剩下的十五分股,王鲁生拍了拍胸口,道:“全包了!” 
  即便晓得王家豪富,可曹颙也被这大手笔给镇住。 
  有些话不好在人前说,曹颙将王鲁生请到总兵府书房。 
  “七哥,朝廷初试海贸,还不知以后如何。即便七哥想要试试,也不必这么大手笔。涉及朝廷,若是有变数,却是后悔不及。”曹颙道。 
  看着面前这个露出老态的王鲁生,曹颙心中不无感动。 
  王家有不少子侄在京,前些年开始又搭上内务府的线,王家完全可以进京竞标。 
  王鲁生“舍近求远”,为的不过是曹颙。 
  曹颙很领这份情,却也不愿让王鲁生冒险。 
  以朝廷名义,组织大清海贸还是首次,其中也存在风险。 
  风险不是来自旁人,就是来至龙椅上那位。不管现下朝廷的契约上,对商贾应允的是多么优容,可只要雍正一句话,这契约就是一张废纸。 
  曹颙没有拦着魏仁参加竞标,是因为魏仁手中的那三十多万银子,不好拿到明面来。即便魏仁是重视兄弟情义,才为魏信留下这笔银钱,可在魏家其他人眼中,这就是不公。 
  因为魏信赚这笔银子时,魏家兄弟几个还没有分家,魏信交回来的银子,都当入公中。 
  还有就是这笔银钱,对于魏仁来说也好,对于魏文杰兄弟来说也好,都是一笔“闲钱”。 
  若是不入户部海贸商股,就只有置田或者深埋地下。至于存银行什么的,这么一大笔数额,魏仁是不信的。 
  魏家在江宁的田,已经够多的,且众目睽睽之下置办了也不能归到五房;京城的庄子,却也已经够魏文杰兄弟嚼用。 
  没必要大置家产,彰显于人前。 
  王鲁生是乡绅,更是商人。他的银钱,是生意本钱。 
  一百五十万,即便不是他全部家底,也是不少分量。 
  见曹颙是真心为其考虑,王鲁生带了亦有些动容,不过他还是坚持自己的打算。 
  一为帮曹颙补足份额,二是为给自家留条后路。 
  见他面露沮丧,曹颙心中生疑。他将王家的事情想了想,若说有什么值得王鲁生担心的,也就是小一辈兄弟争产了。 
  王鲁生有两子,长子二十三、四年纪,幼子十来岁。这兄弟两个,并不同母。 
  只是,现下争的话,是不是早了些? 
  除非有吴氏在里面,为了亲生子,要为难外甥继子? 
  那个吴氏,曹颙是见过的,总觉得温顺平和,不是那种目光短浅没见识的妇人。 
  “可是晚辈不听话,七哥好生教导就是,何至于如此萧瑟?”虽说曹颙不愿探究王家私密,可见素来爽朗的王鲁生如此,也只能多问两句。 
  “若只是儿子们不争气便好了。俺折腾了一辈子,早已给他们攒下了家底,哪怕他们再没出息,只要不嫖不赌,总能富足一辈子……可是人心难测……”王鲁生叹了口气,对曹颙讲述了他心中隐忧。 
  他所忧的,不是自己的儿子,而是族人。 
  日照王家,也是地方大户,族人聚居,百年下来,子弟不乏有出仕者。 
  做到五品、六品者大有人在,这些人都是王家的根基,作为族长,对于族人的成就王鲁生只有欢喜的。 
  可前提时,嫡支当家。 
  如今旁支所出的王全泰,已经升了正二品的副都统,位比封疆。 
  不只在京城的王氏族人,陆续依附王全泰;就是日照这边,王全泰这一支在族里的分量也越来越重。 
  加上,王全泰的二弟王全奉又中了举人,有了功名。 
  对于还行商贾之流的嫡支相比,那一房已经是人上人。 
  偏生王鲁生因看不惯王全奉的刻薄性子,早年多有龌龊。 
  王全奉早年势弱,还夹着尾巴做人;近几年招摇了,倒是说起王鲁生不是来。 
  不说自己怂恿老娘分家,在哥哥娶亲节骨眼难为哥哥嫂子,连聘银都不预备,反而说族长用心不良,挑唆他们兄弟手足情分。 
  对于他这种泼皮行为,王鲁生恼急,可也不能下狠手收拾他。毕竟,要顾虑王全泰那边。 
  随着他的忍让,王全奉蹬鼻子上脸,谋了族老位置,开始对于族中大小事务指手画脚起来。 
  “那一房的几个小子,都在读书,年长的一个,已经考上了秀才。几个小的,明年也要开始童子试。俺家这两个混小子,却委实不是读书的材料。此消彼长,如今俺还在,看在俺这张老脸上,王全奉不敢闹得太狠,王全泰也不会给他撑腰子……若是俺没了,剩下这两个小的,空有嫡宗名分,守着偌大家产,还不知会怎样……这入股海贸之事,也算给他们留条后路;倘若有一日老家那边待的不安生,也可以进京……” 
  曹颙听着,面色变得肃穆起来。 
  王鲁生这个忘年交,是个有情有义的好汉子,是北六省绿林都交口称赞的“赛孟尝”。 
  如今,英雄暮年,竟要受小人之气,如何能不让曹颙着恼? 
  更不要说,还是因他曹颙介绍的缘故,王全泰才投靠到十三阿哥门下,有了今日的位置。 
  当初,他之所以想要成全王全泰,大半还是因王鲁生的缘故。 
  若是因此,令王鲁生下半辈子不安宁,曹颙还真不能坐视。 
  “七哥没写信给王全泰,他就任由他弟弟胡闹?”曹颙的话中,带了几分冷意。 
  若是王全泰真忘恩负义,容忍兄弟侵吞王家嫡宗产业,那他这个外人少不得也要管管闲事。 
  王鲁生闻言,带了几分苦笑,道:“疏不间亲,况且今年又是大比之年,王全奉已经进京预备会试……这科不行,还有三年;他不行,还有他家的几个小子……那一房已是崛起之势,旁支繁盛于嫡支已势不可挡……” 
  最后,王鲁生依旧坚持了最初的意思,标下那十五分海贸股份。 
  两人上次相聚,还是数年前,曹颙就不好立时就走,又在江宁逗留了三日,二十三这天,才启程返京。 
  随着他返京的,除了曹府诸人外与乐康喜大夫外,还有王鲁生的义子郭全有。 
  王全泰本人,则趁着早春时节天气好,继续南下,巡视广州那边的生意。 
  因户部出洋船队,需要大量人手,所以王鲁生就想给郭全有捐个顶戴,跟着船队出洋也好,在户部补差事也好,拜托给曹颙。 
  他如此安排,也是煞费苦心。 
  曹颙虽有权势,却是远水解不了近渴。郭全有却是他义子,若是现下能扶持起来,对两个儿子也多了份助力。 
  曹颙立时应下,心里已经有了计较。 
  李诚自从回京侍疾后,每次见到曹颙时,都问及海贸之事,隐有出洋之意。 
  若是李诚坚持,曹颙就想让他同郭全有结个伴,在出洋商队里补个差事…… 
  * 
  高太君出殡的日子定在二月初六,所以曹颙回程时日子并不太赶。 
  饶是如此,一千八百多里路下来,也使得人旅途疲惫。 
  待撩开车帘子,看到京城的城墙时,曹颙狠是松了口气。 
  江宁已是春暖花开,京城却是倒春寒时节,空气中带了几分清冷。 
  还好,赶在二月初四,到了京城。 
  进了城后,曹颙先打发人将乐康喜送回同仁堂,又叫张义带着其他人回曹府安置,自己去了吏部。 
  而后,他又到宫门外,打了个转,递了牌子意思一下。 
  雍正并没有传召,而是打发人传旨,让他明早递牌子请见。 
  从宫门出来,曹颙骑马回家。 
  曹家上下,皆以知晓曹颙到京的消息。 
  天佑带着管家下人,已经在前院等着。 
  看到儿子回禀家事有条不紊,曹颙颇觉欣慰,吩咐管家将江宁带回来的东西入库,自己带着儿子去内宅见李氏。 
  曹颙本担心李氏上了年岁,因哀伤身,待见到她一看,清减是清减了些,可精气神儿还好,许是见到儿子,眉眼之间都是欢喜。 
  李氏则将儿子上下看了好几遍,很是心疼,说儿子清减了,让初瑜多预备些补品,云云。 
  见老人家心情好,曹颙没有扫兴,回梧桐苑换衣服时,才同妻子问起高太君的后事。 
  “昨日李诚过来,说起都预备齐全了,后日出殡。”初瑜道:“‘六七’时,天佑也过广化寺那边去瞧过,也说预备的差不多。” 
  曹颙换了身上官服,叫初瑜找一身素服换上。 
  他是高太君的外孙,既然到京,也应过去祭拜一二…… 




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柔软 

  到了广化寺,曹颙便见到了李鼐、李诚父子。** 

  虽说李家已经败落,但是因亡故的是曹颙的外祖母,曹李两家的姻亲故旧,自然也给个脸面,所以高太君后事并不冷清。这四十多天的治丧都置妥当了,最后这的一步,李家当然情愿疏忽,更要预备的妥妥的。 

  曹颙先到高太君灵前敬了香,而后才同李鼐、李诚父子两个说话。 

  李诚还罢,曹颙南下前曾见过;李孺这边,却是几年没见。 

  曹颙大十几岁,今年已经将到天命之年。 

  虽说这几年陪着李煦在关外,可瞧着他的样子,并没有吃什么苦头。 

  他神情褪去早年家变时的苦楚,眉心也舒展开来。 

  李家诸人中,曹颙对这个大表哥的印象一直不坏,现下见他如何淡定平和,也为他能想开感觉高兴。 

  对于曹颙这个小表弟,李鼐只有感激的。 

  李诺、李语兄弟在内务府,李诚在沧州,多多少少都是借了曹颙的光。 

  曹颙少不得问问李照在盛京的近况什么的,心里却想着因八阿哥早薨的缘故,雍正上台后,不用面对宗室攻讦,对于大臣也没有历史上传言的那么苛待。 

  李煦七十多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能遇赦回京。 

  雍正今年五十,不知今年万寿节会不会大赦天下。 

  却是想什么,来什么。 

  这边一盏茶没吃完,就见李诺急匆匆赶到。 

  他的脸红扑扑的,眉眼前是压不住的喜悦,给曹颙见了个礼,便对着李孺急忙凛道:“老爷,太爷回来了……” 

  李鼐闻言,瞪着眼睛道:“慌慌张张的,急什么?太爷怎么了……”说了这一句他自己个儿才醒过神来,一下子从子上起身,有些不敢相信地问道:“太爷……太爷回来了……” 

  连曹颙都觉得惊诧,李煦回来了? 

  确实是李煦回来了,说起五日前赦免回京的旨意就到了盛京。李煦等不及儿子们去接,自己动身回来,刚刚才到家。 

  李诺骑马,过来给父亲报信。 

  李鼐已是喜极而泣,李诚脸上也添了欢喜。 

  曹颙虽不怎么待见李煦,到底是名义上的舅舅,李氏关怀之人,也不会根心地就盼着让冻死在关外。 

  他跟着站起身来,对李孺道:“大表哥,既然舅舅回来咱们先过去看看吧。我也数年没见他老人家,正好给他请安。” 

  “好,好!”李鼐这才醒过神来,只觉得面上湿冷,忙低下头用袖子拭泪。 

  待众人出了广化寺,却也同穿着孝服的李煦碰了个正着。 

  李煦今年七十三,头发已经全白,拄着拐杖,由李讲、李证两个孙子扶着下了马车。 

  他早年富态,现下瘦下来,显得满脸的褶子,而且爬满了密密麻麻老人斑,眼睛也浑浊不堪,看着少了几分生气。 

  又是一番厮见,而后李孺、李诺接替李讲、李证的位置,扶着李煦到高太君灵前。 

  李煦推开儿孙的手,撂下拐杖,双膝跪下,俯首在地。 

  随着嘶哑的哭声,他面前的石板地上,多了两摊水渍。 

  家人重逢的喜悦,立时被这哭声冲散,多了几分凝重。 

  曹颙毕竟不是李家人,这悲凉的气氛下,有些坐不住了,看着李鼐搀扶李煦起来后,便寻了个由子告退。 

  李孺、李诚晓得他今日方到京,定有许多事要料理,也没留他;李煦也点点头,叫李鼐送曹颙出来,他自己留在高太君灵堂前,为高太君烧纸…… 

  同李家的悲喜交加相比,李氏得了堂兄遇赦回京的消息,却是只有欢喜的。 

  “每次想起你舅舅,我心里都担心,就怕他年岁大了,万一有什么不好……总算是等到这一天,总算是是等到这一天,若是你外祖母地下有灵,也会觉得欢喜……”她红着眼圈,对曹颙说道。 

  曹颙见母亲如此激动,心中不**有些后悔。 

  自己还是太冷情了,为了保全自己,少些麻烦,对李煦那边不闻不问,使得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