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完结 重生于康熙末年(雁九)-第4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理解归理解,但是曹颙并不想自己的孩子们受什么影响。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要是天佑、恒生他们跳出来说自己不爱女人爱男人。曹颙指定就要家法处置。 
  换做其他人,曹颙就送些金银出府,但是郑燮同曹颙又有同门之谊。况且他文人品行,不事生计。拖家带口的,也不好直接叫他们离开。 
  “哎!”曹颙叹了口气,实是不行。就给郑燮捐个实缺,送他出京。 
  历史上的那个郑燮,以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著称,五十来岁出仕为县令,坎柯半世,才得出“难得糊耸,四个字的人生感悟。 
  现下郑燮还不到三十,虽不能说风华正茂,但是也没有那种看透世情的萧索,还没有养成那些“怪性子” 
  自己力所能及地扶持他一把,也算全了两人的缘分。 
  想到解决办法,曹颙松了口气,夹了几块白斩鸡,就着用了碗中的剩饭。 
  这边小满才撤下食盒,就见十六阿哥穿着常服,大踏步地进来。 
  “见着四哥了么?我刚从他屋子过来。怎么不在?”十六阿哥向蒋坚点点头致意,随后问曹颙道。 
  “王爷头午没来,听说是抱恙。”曹颙回道。 
  十六阿哥闻言,微微皱眉。道:“孚若若得空么?” 
  瞧这样子。是有话要说,觉得官署不便,曹颙点点头,道:“正得空。”说完,两人出了官著,踱步而行。 
  “十六爷寻四爷何事?”曹颙见近前无人,低声问道:“四爷昨儿递牌子,回来后有些不对,是不是御前有什么变动?” 
  “变动到说不上,只是当着大家伙儿面,被皇阿玛吃挞了几句。”十六阿哥闷闷地说道。 
  “就为那赈济条陈?”虽是意料之中。但是此刻得了准信,曹颙心里仍不舒服:“若是有不妥当之处。再商讨便是,犯不着为这个申斥四爷吧?” 
  十六阿哥压低了音量,道:“这也是没有法子的事儿,闽淅总督前几日有折子上来,台湾朱一贵造反,将前往辑贼的总兵都给杀了。福建前朝遗民最多。向来不太平,如今只是台湾、澎湖乱。也要防范着福建这头。南边对峙,正是人心动荡之时,北边是万不能乱的。四哥的赈济条陈虽好,虽不适合现下这个时候用。” 
  “造反?”曹颙怔住,实没想到还有这么一出。 
  满清毕竟是以少数旗人,统治庞大基数的汉人,这江让。向来做得不踏实。朝廷最忌讳的就是民乱。 
  如今西北战事还没平,要是东南再乱起来,那真够康熙喝一壶的, 

第十二卷 奉天运 第九百零六章 呼声 
   
  曹颙怔住,皱眉不语,十六阿哥还当他担心福建局面,“弹丸之地,闹不出花来,孚若不必担心。” 
  曹颙上辈子对于清史涉猎,除了课本上的知识,就是影视剧的那些。 
  对于朱一贵造反,丝毫没有印象。但是这个朱,却是明皇室的姓氏,不由得引得曹颙多想。 
  “朱?莫非是前朝皇裔?”曹颙脑子里想着“反清复明”四字:“希望福建太平,要不然遭罪的还是百姓。” 
  十六阿哥冷哼一声,道:“不过是泥腿子,是闽南长泰人,到台湾刨食儿,兴风作浪。”说到这里,不禁咬牙切齿:“最可恨的是台湾知府王珍。不顾百姓死活刮地皮,弄得民不聊生,要不然百姓也不会盲从贼首生乱。这一出事儿,他们这些当官的,又弃岛隐匿,将台湾留给贼人作乱。若非如此,也不会闹得不可收拾。” 
  听到此处,曹颙才晓得,这回不仅仅是“作乱”整个台湾都已失陷。 
  怪不得康熙要慎重以对,这毕竟同河南府数千人进山扯反旗不同。 
  台湾数十万百姓,刘朝廷并没有多少归属感。从施琅收台湾,至今不过三十多年,要是乱起来,朝廷能安心才怪。 
  连曹颙,心里都带了几分沉重。 
  台湾离东洋、南洋太近,南洋又有西洋各国的殖民地,要是借此机会有外国势力介入,战争对持,还不知死多少百姓。 
  朝廷为何考虑同准格尔议和,除了财政匿乏之外,就是担心旁边虎视眈眈的俄罗斯出兵。这蒙古人向俄罗斯借兵,早有先例,不得不防。 
  “有倭寇与洋人掺合么?”曹颙问道。 
  “倭寇?洋人?”十六阿哥摇了摇头,道:“倭寇不晓得,洋人应当没有。若是有洋人,少不得就要火枪火炮什么的,对方不敢不报。但是这折子里说的清楚,朱一贵他们是砍竹为尖枪,先是占山为王,随后与官兵打了两仗,将总兵、副将、游击、千总等有官职的杀得差不多了,吓得地方文武官员尽数出逃。” 
  台湾同准格尔不同,福建水师数万大军在,海峡相隔,早已算不上天险。除非清军三、五年打不赢。让朱一贵站稳脚跟,再引来外援什么,才让人生忧。 
  可是,这“失土之责”是死罪。不用康熙着急,闽淅总督与福建提督,定以准好攻台准备,只等朝廷的旨意了。 
  曹颙晓得自己费时数晚的赈济条陈当不得用了。就算四阿哥再看好,也不敢在这个时候触康熙霉头。 
  台湾民乱之事,现下还是朝廷机密。十六阿哥少不得再嘱咐曹颙一句,保密云云。 
  曹颙痛快地应了,他不是长舌之人。况且这”造反”向来为朝廷所忌,若是背负个“造谣生事”的罪过。就要被人当成居心叵测。 
  这天南地北,相隔数千万之遥,除了朝廷邸报,民间消息一时半会儿也穿不到北边来” 
  果然,朝廷对福建的军报是保密了的,晓得的人不多。所以,进入六月的热河,处处都是歌舞升平。 
  蒙古各部,相继来朝,与曹颙夫妇数年不见的宝雅也随着丈夫来到热河。 
  这次她身边除了长子阿尔斯冷,还有三岁的次子巴图。阿尔斯冷已经九岁,有点小大人的意思。 
  不知时候的事儿,是他记得,还是听宝雅念叨的。正经八百的给他的“安达”准备了礼物;听说她没来,小家伙少不得有些失望。 
  到底大了,他不爱在屋子里待着。待给初瑜请了安,就出去耍了 
  宝雅还是那么爱笑,声音欢快嘹亮。 
  初瑜只是听说她又添了小儿子,这还是头一回见,稀罕得不行。 
  “栽花了?”初瑜将巴图搂在怀里,低声问宝雅道。 
  蒙古人对天花病毒没有抵抗力。所以“人痘”流行这些年,蒙古王公敢主动的接种的少。 
  宝雅却不同。讷尔苏心疼妹妹,从曹家得到“牛痘”方子后,除了自己的几位小阿哥,还使了个心腹下人学了,还到关外宝雅处。 
  阿尔斯冷小时候就种了“牛痘”不过对外宣扬的是“人痘”而已。 
  宝雅的丈夫原是怕嫡子熬不过去,不让种的,后来侧王妃劝的,又答应让种了。 
  听了初瑜的话,宝雅点点头,道:“栽了,若是不栽,哪敢带他出来?” 
  初瑜想起宝雅前几年的话,笑着说道:“不是说只要一个么?还是惦记闺女吧?” 
  宝雅笑道:“可不是,盼着闺女呢。怀他的时候,喜辣嗜睡,大家都说是闺女。我连给女儿的嫁妆单子都列好了。这生出来的又是儿子。” 
  “儿子好,阿尔斯冷有亲生兄弟伴着,往后也省得冷清。”初瑜说道。 
  “他冷清不了,如今我们王府才叫热闹。”宝雅的脸上似笑非笑,叫奶子抱了巴图下去。 
  初瑜见她有话要说,也打发乐春带着丫鬟退下。 
  宝雅的眼睛亮晶晶,伸手抓住初瑜的手,笑着说道:“老天爷还是开眼啊!” 
  初瑜见她心情好,跟着笑道:“到底什么没事儿,快说来听听?” 
  宝雅笑着说道:“这些乱七八糟的事儿,本不当同你说,但我幸灾乐祸得紧,已经憋在心里许久了。” 
  初瑜安静地听着,就见她挺胸道:“并不是我恶毒,你也晓得我,不是那种哭哭啼啼,跟人抢男人的性子。只是看她算计小狮子,却自作自受遭了报应。委实爽快。”说到最后,已经带了厉色。 
  一席话,听得初瑜胆战惊。 
  宝雅是朝廷钦封的宗室格格,小狮子是郡王府嫡子,这都的有人敢算计,可见宝雅的处境多艰难。 
  原来,那蒙古侧王妃怂恿郡王答应让小狮子“种痘”就没存好心。小狮子夭折,她儿子就能有机会以庶长子的身份继承王府;小狮子无事,她儿子也能跟着“种痘”往后就不悄天花。 
  不想,小狮子种的是“牛痘”这毒性比”人痘”弱许多,并不凶险。等到那侧王妃请王爷寻了大夫,给她儿子也“种痘”后,却是来势汹汹,没有熬过去。 
  “蒙古人有几个敢“种痘,的?她还是存了私心,想着要是儿子不‘种痘 ’就不能跟王爷到热河朝见。永远上不了台面。”宝雅翘着嘴角,道:“过后就霸着王爷。想要再生个儿子,三年也没怀上。我就凑了凑热闹,给王爷挑了几个女奴,又怀上巴图,气得她半死。” 
  宝雅向来是洒脱的。初瑜还是头一回见她提及家事。 
  一时之间,初瑜也不知当如何相劝,半晌方道:“小狮子是个好孩子,巴图也不错,你是个有福的。” 
  宝雅说了这些,像是解了心中郁结,长吁了口气,道:“我是受不得别人算计小狮子,才无聊地掺合一把,男人又有几个好东西,还不是贪鲜爱色的多?那位专房独宠了十来年,又有什么用?这几年,我们府里添了好几个孩子 
  说到这里,她看了初瑜一眼。道:“你也得个教训,往后曹颙要是爱上年轻貌美的了,不仅别拦着,再给他添几个出色儿的哄着。男人都这样,偶尔尝鲜儿觉得是乐趣,让他顿顿鲜儿,也就腻歪了 
  初瑜前面还听着,后边说到自己身上,岔开话道:“这次过来,能不能多住些日子?平王府的大阿哥今年也随扈,跟着几位小皇叔住在避暑山庄里。他今年都十四了,眼看就娶媳妇。听我们姑奶奶意思,今年选秀说不定就要给大阿哥指个媳妇。” 
  “福彰也来了?。宝雅还是头一回听到这个消息,神情中带了几分激动。声音中已经带了哽咽:“我离京时。他才比巴图大不了多少 
  提及自己的大侄子,她有些坐不住,起身道:“我这就使人给几位娘娘递牌子,要是能早日见到福彰就好了” 
  “急什么?要见大阿哥。未必就得非进行宫不可。前些日子,大阿哥还来这边了,跟着十六叔过来的。让我们爷寻十六叔帮忙,改日将大阿哥领出来见你,不是比进宫相见便宜的多?”初瑜见她着急,想着说道。 
  宝雅听了,少不得追问几句,大阿哥多高了、功课如何。在宫里有没有受欺负什么的,” 
  行宫外,官署。 
  虽说曹颙的赈济条陈被驳回,但是这北方诸省的赈济还得进行。 
  因此,户部随扈官员这边,也有得忙。四阿哥因“病。休息三日,过后回到户部,见到曹颙,没有提及那条陈之事。 
  只是,他真的清减了。 
  听十六阿哥说,四阿哥真病了,“外感风邪。”曹颙思量着,可能是跟那晚的醉酒有关。热河早晚天气凉爽,酒后发汗受凉,也够人受的。 
  毕竟,四阿哥已经是奔五的人。 
  早就有风声中,进入六月皇上会使皇子回京。因为今年随扈皇子阿哥太多,京城只留下五阿哥、十二阿哥、十三阿哥、十七阿哥。 
  五阿哥向来不插手政事,十二阿哥能力有限,十三阿哥与十七阿哥两个都是老病号。如今虽说病愈,身子骨也不太结实,不能太过操劳。 
  曹颙以为,康熙不是派三阿哥回去,就是派四阿哥回去,这两个是掌部皇子,早年常在圣驾出巡后,留守京城的。 
  没想到,到了六月初七,这回京的人选出来,却走出乎曹颙意料。 
  被使回京城当差的,竟然是九阿哥与十阿哥。 
  九阿哥点了工部,十阿哥点了兵部,这都哪到哪儿。 
  九阿哥、十阿哥两人,与西北的十四阿哥交好,在八阿哥薨天后,这两位已经被归进“十四党”。因此,康熙这番调派,落到有心人眼中,就要揣测一二。 
  一时之间。十四阿哥为悄的呼声渐高。 
  就是随扈而来的德妃、宜妃,也听到外头的动静,再也没有平素的明争暗斗,彼此亲近起来。 
  德妃是为了儿子,放下宿怨。故作大度;宜妃是形势不如人,为了儿子们的前程,早做打算。 
  要是真说起来,这两人后宫相持几十年。要是说什么一笑泯恩仇才是扯淡。德妃尚可,觉得儿子争气,往后自己等着享小儿子福就好;宜妃是人前奉承,私下里咒骂不已。 
  后宫排位,她一直在德妃前,也生了两个儿子。为何别人能奔着“太后”去,自己却只能得个‘太妃’? 
  她每日三炷有 心里念叨的,除了盼着康熙长寿之外,就是祷告不要让十四阿哥登上储个。就算不是她的儿子继承大统,也别是德妃就好,要不然实是难以咽下这口恶气。 
  德妃不晓得宜妃面上奉承。私下里咬牙切齿,还想着拉拢郭络罗家,话里话外,已经应承出去。郭络罗家要是有女孩儿参加今年选秀,正福晋不好说,皇孙侧福晋的位置是跑不了的。 
  宜妃听了,心中越发恨得厉害,面上少不得说声“谢谢姐姐提挈劳烦姐姐费心。”什么的。 
  德妃想要将娘家人指给嫡孙弘明,早已不是秘密。那两位乌雅氏家的姑娘,宜妃也见过。 
  她见不得德妃得意,眼睛一转,笑着说道:“我那几个侄儿家,倒是真有几个出色儿的侄孙女。不过年龄还今年选秀是赶不上了。不过没什么,弘明赶不上,还有弘映。弘映也十四、五了,今年不选,三年后也差不多。” 
  弘映同弘明同母所出,也是十四阿哥的嫡子。 
  德妃方才对宜妃说得不过是体面话。说完自己就后悔了。她家门第与郭络罗家低,要是她的侄孙女与宜妃的侄孙女同时指给弘明,那定是宜妃的侄孙女位份高。 
  听宜妃提及弘映。她忙附和道:“是啊。弘映今年就算指了。也不过是庶福晋,三年后才大婚呢 
  宜妃心中冷哼一声,面上却是不显,压低了音量,道:“姐姐,十四福晋虽贤惠,但是谁不晓得十四阿哥眼中看重的是宫外那个?十四爷才多大,要是往后那位添了儿子,保不齐就要母以子贵。姐姐,要不咱们也给那位预备份礼” 
  这说的是十四阿哥的外宅吴氏,德妃不由地阴沉下脸。 
  知子莫若母,儿子的脾气,最是任性独断。要是往后真得宠爱吴氏”那弘明这个嫡子的身份,就要变得尴尬。 

第十二卷 奉天运 第九百零七章 云雾 

    不是每个人都盼着出头的。就比如十阿前两年他在热河修了园子,很是享受热河的日子。谁让他体格越来越肥硕,实耐不住暑热。 
  虽晓得有六月会使皇子阿哥回京,九阿哥也没想到差事会轮到自己与十阿哥头上。 
  九阿哥还特意跑到御前,想着能不能卸了差事,但是康熙只叮嘱几句好好当差,就打发他跪安。 
  六月的京城,可是最热的时候,火炉一般。 
  九阿哥没胆子抗旨,但是也不是殷勤的人。在热河“整顿”了数日不说,这从热河到京城三百多里路,他乘着马车,每天清晨出发,日头高升就进驿站休息,整整行了十日。 
  要不是十阿哥性子急,实是不耐烦,九阿哥还能在怀柔、密云都驻留几日。这一路拖沓下来,两位阿哥回到京城时,已经是六月末。 
  就是向来不爱操心的十阿哥,都生出几分担忧,道:“九哥,路上耽搁这些久。皇阿玛晓得了,少不得要申斥一番。这可怎么是好?” 
  九阿哥白了他一眼,道:“十弟现下才想起这个,是不是太晚了?我早就给皇阿玛上了折子,说走路上中了暑气。耽搁了行程。反正皇阿玛是晓的我的。最不耐热。” 
  说到这里,他也带了几分得意。 
  这“没出息”也是好事,换做其他人,谁敢耽搁皇上的差事;只有他,向来不在政事上用心,皇父也没真指望他。不过让他挂个名。 
  他若是真“兢锐业业”怕是不踏实的,就是皇父了。 
  这一耽搁。就同贝子府赴热河寻人的管事岔开道。 
  等到九阿哥回京,就有件棘手的事儿等着他。 
  “十四阿哥的外宅意外“走水。了?”九阿哥听了这个消息,脸色阴沉下来。 
  又不是天干物燥的时候,好好地怎么就“走水”? 
  九阿哥是皇子。别的不敢说什么,见识还是有几分的。 
  这但凡同权贵沾了边的,“意外”多半不是“意外”。 
  就如同七阿哥的“坠马”看似“意外。”实际上恶奴丧心病狂,谋害主子。 
  “查清楚了?到底是谁动的手?”九阿哥问道。 
  管家躬身回道:“爷,这是前儿才发生的事儿。只知道没留活口,其他的奴才还在使人追查 
  “手够辣啊!”九阿哥眯了眯眼,冷哼一声道:“是不是完颜家那些小崽子伸的爪子?” 
  虽说那是十四阿哥的外宅,并不是九阿哥的,但是毕竟十四阿哥临行前,托付给他,这几年也由他看顾。 
  管家想了想,回道:“爷。不像是十四福晋的意思。吴氏是十四爷的心尖子。十四福晋早年也想动手不是得了十四爷的警告么?” 
  九阿哥点点头。想着向来人前“贤惠”的完颜氏,道:“没错,不该是她。到底是哪个,敢在内城行凶,猖狂至此?” 
  他只是为对方的嚣张恼怒,至于因“走水。被烧死的众人,也没放在九阿哥心上:“支二十两银子,给秋红家做抚恤” 
  说到这里。九阿哥就觉得庆幸了。 
  幸好他早做准备,知道十四阿哥风头越大,盯着吴氏的人越多,早就在十四阿哥出京前,就同十四阿哥商议过,“偷梁换柱。用贝子府一婢子换了吴氏出来。 
  吴氏移居九阿哥名下一处宅子,隐匿不出。 
  即便没辜负十四阿哥所托,九阿哥也觉得恼怒:“仔细查,半点别落下,爷到是要看看,谁胆子这么肥,敢太岁头上动土” 
  吴氏是十四阿哥外宠,这在宗室中并不是秘密。 
  虽说她不算十四阿哥正式的妻妾,也没有入皇家玉碟,但是京城权贵之家,知道她的也不少。 
  女眷闲话,常常将十四阿哥的外宠吴氏与雅尔将阿的外宠杨氏,搁在一块说。 
  杨氏生前。虽没有入简亲王府,但是生前独宠,使得王府妻妾都要退避三舍;死后哀荣,留下的小格格,养在王府嫡福晋名下。 
  早先,还有人猜测,这简亲王继福晋被杨氏夺了风头,能不能容下庶女,正经有不少人等着看她的笑话。 
  不过,这继福晋年纪不大,做事却是妥当,不骄不妒,让人挑不出半点错处。 
  就是前面福晋留下两位嫡出阿哥,对待继母,也只有真心恭敬的。 
  吴氏这边。看似不如杨氏体面,更像“金屋藏娇”见过她的没有几个。听说。早年十四福晋曾提议让吴氏入宫,被十四阿哥给否了。 
  大家开始还以为,十四阿哥是嫌吴氏“官奴”之身,低贱上不得台面。 
  不想,得了吴氏这十年间,十四阿哥身边,再也没进新人,也没有添一男半女。这样一来。就说什么的都有了。 
  要知道。就是雅尔江阿“独宠”杨氏时,也没耽搁王府添丁;就在他为杨氏病故大肆操办后事时,王府还添了侧福晋、庶福晋。 
  吴氏,早就成会魅惑人心的‘狐狸精’要不然十四阿哥怎么会为了一个女子神魂颠倒。 
  说来也怪。过去没出事儿前,大家都以为十四福晋的人缘不错,待人热络,又会来事儿,待晚辈亲近,待长辈恭敬,人人都要赞声好。 
  出了十四阿哥外宅“走水”之事,大家都以为十四阿哥的心尖子吴氏已葬身火海。少不得也要“啧啧”两声,喘嘘上两句。 
  竟是不约而同的,将这番“意外。”归到十四福晋头上。 
  不过数日的功夫,流言都传到十四福晋耳朵中,这说得有鼻子有眼的,连十四福晋的娘家都以为是她做的,都使人进宫探问。 
  十四福晋真是又惊又怒,自打晓得吴氏“出事”她就寝室难安。倒不是做贼心虚。而是不做贼也心虚。 
  她晓得不是自己个儿,她就算嫉恨吴氏,也不会做得这般决绝,与丈夫撕破脸。但是丈夫能信她么? 
  如今,连娘家人都有责怪她“鲁莽”之意,十四福晋如何能不委屈? 
  她就有些顶不住,终于病倒了。 
  太医只说是“心火郁结外感风邪。”让她安心静养。 
  不想,在别人眼中,她这个时候病,真病也成了“假病。”一时之间各种闲话甚是不堪,, 
  同京城的热闹相比,热河要太平的多。 
  台湾福建那边。曹颙只知道攻台平叛的圣旨已下,现下就等着福建水师的捷报。 
  让人高兴的,是山东与河南相继传来消息,下雨了。 
  虽说眼看见七月,这雨下的有点迟,但是只要不是连年干旱,有雨水就好,庄稼能补种,百姓也能少饿死几个。 
  四阿哥也是这样想的。曹颙从他那比寻常轻松几分的神情中,看出点。 
  至于还没有降雨消息的山西、陕西两地,朝廷的政策不同。 
  陕西在西北,要做西北大军的后勤供给,乱不的,早就有漕运总督施世纶在陕西,主持漕粮西运事务;山西的话,按照朝廷的意思,是多“富仲巨贾家有余粮”按照平价收粮,赈济灾民。 
  山西在中原腹地,八旗驻军又多,就算有人对朝廷这种“劫富济贫”不满,也生不出事端来。 
  虽说曹颙的赈济条陈。康熙驳回,没有采纳,但是也不是半点作用都没有的。 
  他还专程下了旨意。申斥地方官员,提及官员从地方粮仓贪污挪粮之弊端。只是旨意中只表明他是个清明的君王,对地方粮仓无粮之事一清二楚,却没有严查追究之意。 
  原因无他,还是求个。“稳”字,既敲打敲打地方官员。又不愿因此事横生波澜。 
  曹颙只觉得悲哀,年迈的帝王,即便晓得这个国家已经贪官污吏横行,民生多艰,官场已经臭不可闻,也没有魄力去挖掉上边的腐肉。 
  不过,康熙虽“求全”但是也没有老糊涂,总算还晓得四阿哥是能干的,真心为国为百姓之人。 
  在四阿哥病愈后,康熙还幸了王园,算是化解了父子之前因政见不同产生的嫌隙。 
  行宫内外,又是一副父慈子孝的画面,看得三阿哥腹诽不已。 
  即便他明白过来,晓的那个位置“不可争”他就再也没有之前的小动作。但是,身为诸皇子之长,要说完全死心,那是不可能的。 
  如今,他只盼着皇父多活两年,西北十四阿哥兵败,这样说不定皇位就消停地落到他头上。 
  或许是立场不同,感悟就不同。 
  早先三阿哥只以为随扈御前,是得皇父宠爱,是好事儿。 
  今年到热河,呼啦啦跟了一堆皇子,三阿哥不由多想。 
  与其说是“宠爱”还不如说是“防备”京城一个能干、独当一面的皇子都不留,皇父到底在“防备”什么? 
  不好多想,多想叫人胆颤心惊。 
  就在热河的安逸生活中,曹颙迎来了他二十八岁的生辰。 
  因不是整寿,所以他们夫妻本没想操办,但是官场上的陋俗,“三节两寿”属官是必须耍孝敬上官的。 
  尤其是曹颙升了户部侍郎,他的生日在官场就不是秘密。 
  如此一来,管户部、内务府属官送来的寿礼,就有不少。户部是曹颙的直属,内务府是他早年待过的,如今有不少同僚还在,大家晓得十六阿哥与曹颙的交情,也乐意保持关系。 
  京城的曹元也写信过来。过了六月中旬,就陆续有京官往曹府送寿礼,亲朋故旧家也相继使人登门。 
  如此一来,曹颙想要低调也不行,只得寻了个好馆子,要了两桌上等席面到园子里,答谢同僚。 
  至于内宅里,也摆了两桌酒,由初瑜陪了女客。 
  至于请戏班、演大戏那些,则是全部免了。如今西北打战西南乱,中原又大旱,曹颙可不敢这个时候出风头。 
  若是被御史盯上,胡乱扣个罪名,触怒了康熙,岂不是冤枉? 
  皇子皇孙中,曹颙只请了同衙为官的四阿哥与发小十六阿哥。四阿哥公事“繁忙”只使人送了礼过来,十六阿哥则是同伊都立一道,带了几个曹颙相熟的内务府官员来吃酒。 
  十六阿哥手中,翠绿翠绿的,正是前些日子他过生日时,曹颙送的寿礼翡翠烟嘴儿。 
  十六阿哥虽戒了鸦片。但是这几年因为卷烟在京城的推广,他也不能幸免。 
  曹颙劝了几次,都拦不住,毕竟这烟叶同鸦片不同,传到中国几百年了,危害没那么大。 
  就算没有卷烟前,大家用烟袋锅子就抽了两、三百年。 
  还好,对于卷烟,十六阿哥更多得是当成一种男人的消遣,眼瘾并不大,只是在别人抽的时候,跟着抽一支。 
  曹颙既劝不了十六阿哥不抽烟,就寻了块好玉,使人雕了组烟嘴儿,送给十六阿哥。 
  能不能起的过虑作用。曹颙也说不好,不过是觉得有烟嘴儿总比没强。 
  不想,这小小的烟嘴儿,却引起蒙古王公的侧目。 
  蒙古王公有辽阔的封地,名下牛羊奴隶,外加上朝廷的赏赐,不能说个顶个儿是豪富,也比京城宗室王公阔绰得多。 
  这卷烟,早让九阿哥推销到蒙古各部。 
  如今,蒙古王公的随身带得荷包里,装一只金烟盒、银烟盒是常事。与人见面,除了上茶,多还要上烟意思一下。 
  但是这个时候的卷烟没有过滤嘴,抽不到最后,一支烟要扔小半截。要是想多吸两口。就要烫着手指头。 
  十六阿哥手上的烟嘴儿。看得不少人眼热,不少人打听是从何而来,想要高价求十六阿哥“转让” 
  曹颙给的寿礼,十六阿哥自然不会“转让”但是他脑子活络,当即就看出这“烟嘴儿”大有的章程可作。 
  于是,在禀了康熙之后,就有人快马加鞭赶回京城。 
  数日后,热河就出现“内造”烟嘴儿。材料不同,有玉石玛瑙、黄金白银,有单个儿镶嵌宝石的,还有大小不同成套的。 
  自然,这新奇物件儿,价格也不菲。 
  但是,谁也不缺儿这几个小钱,更有爱面子的蒙古王公,专挑价格贵的买。 
  要知道,这是“内造”之物,就算外头的工匠能仿制,也没有这么精湛的工艺。 
  除了自用,不少人还多买个十个二十个的。金玉材质的,可以走亲送礼用,最不济来只银的,可以赏人使。 
  一时之间,热河处处都能看到烟嘴儿”就算早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