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军医 作者:烤土豆-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向身后的全屯子老少爷们,“大家伙啥意思?是继续追究下去还是放过一次?”
  大家伙互相看了看,有要求放弃的,有要求继续追究的,最后统一了一下意见,算着拉倒了,但最后陈福还是站在于富贵身边,“老于叔,你别怪我把丑话说在前头要是你家老嘎达在干这事,就别怪我找公安了。”
  说完陈福带着大家离开了于富贵家,临走时张梅回头看了一眼躺在地上哼哼的于赖头,正好与于赖头看向自己的目光相撞,张梅楞了一下,随即转头跟着大家离开,边走边听着屯子里的那些人说着老于头不容易,又当爹又当娘的拉扯于赖头,而张梅则在回想于赖头那个带着丝丝愧疚的眼神,张梅心底微微动了一下,或许于赖头还没有坏到不可救药。
  这件事算是过去了,下午直接上学的张梅也没有跟追问上午怎么没上课的张连海说这事,而是轻描淡写的圆谎圆了过去,没几天,张梅家的院子栅栏就在陈福的帮助下全部换成了下面是土坯夹杂着圆木的,土坯是自己去山脚下挖的,而木头则是在林子里砍的,在张梅他们屯子不太远的地方有一座山,山虽然不高,但树木却不少,每当要入冬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去拣点枯树枝之类的留着烧火,就是盖房子也从林子里砍木头,虽然这两年管的严了一些,但并不妨碍屯子里的人去找木头,毕竟死树还是不少。
  半个多月后,当张梅放学回家时,刚刚走到自家院门口时突然听到一阵阵咯咯哒的鸡叫声,张梅有些奇怪,打开院子门,走进院子,发现院子里竟然有三只鸡,张梅楞了一下,以为是谁家的鸡跑到自家,赶紧走到鸡跟前看了看,三只大母鸡,一只白、一只黑花、一只黄花,身上没有任何的记号,张梅突然想起会不会是于赖头送还来的?带着疑问张梅先问了左右邻居,当确定不是别人家丢的后心底越发的肯定是于赖头还回来的,张梅站在院子里看着三只大母鸡笑了。
  张梅既没有把鸡送回去也没有去找于赖头,而是走进仓房抓了把谷子洒在地上,边洒边叫“咕咕咕咕。”
  把鸡喂完,张梅回屋洗洗手开始写作业,所有的作业做完又把课文背会后,张梅拿起小衣服继续自己的缝衣服大计,天还没黑,张梅就听到了院子里传来喊声,“梅子、梅子,在家吗?”
  听到喊声的张梅赶紧把衣服收起下炕,走出屋子张梅看到了站在院门外的陈贵庆,张梅笑了一下,“二哥,你咋来了。”
  陈贵庆笑了挥挥手,“走,我娘今个包包子了,让你过去吃包子。”
  张梅哎的答应一声,进屋套件外套跟着陈贵庆去了王贵花家,好几天没有看到王贵花,张梅也怪想的,到了快秋收的时候了,家家户户都忙,而把自家的地包出去的张梅除了学习做衣服看书也没别的事,跟着走进王贵花家,一进屋,张梅就看到了面对门坐在炕上跟陈福说话却捂住半边脸的大强叔,张梅打了声招呼,听到赵强模糊的回答,张梅有些好奇,看了看坐在赵强对面的陈福,“三叔,大强叔咋了?”
  陈福有些好笑的看了一眼赵强,“上火了,牙疼。”
  陈福的幸灾乐祸让赵强白了一眼,要不是牙疼的厉害,赵强准上去锤巴一顿陈福,这大福子越来越损了,看自己遭罪不说帮忙还看笑话。
  而陈福的解释却让张梅眼睛瞬间亮了一下,心底一下子想起了自己记住的第一个偏方,看了看赵强,张梅有些犹豫,张梅不知道该说不该说,张梅的踌躇让笑话完赵强的陈福看到,难得在张梅脸上看到为难,陈福好奇的看着张梅,“梅子,咋了?”张梅抬起头看了一眼陈福,又看了看赵强,咬咬牙决定试一下偏方是不是好使,毕竟这么久才碰见一个这样的实践机会,张梅不想错过。
  

第三十六章
更新时间2013…5…14 12:02:55  字数:3052

 “大强叔,我爷曾经告诉过我咋能让火牙不疼。”张梅打定主意后看向赵强把编好的话说出,张梅的话让赵强腾的一下在炕上站了起来,“咋整?”
  还没等张梅开口陈福皱起了眉头,看向张梅,“梅子,你真知道咋整?”
  陈福淡淡的质疑反而让张梅有些不确定的心变的肯定,没有犹豫的点点头,“知道,但是不知道好不好使。”
  张梅的话让陈福犹豫的看着赵强,“大强,你啥意思?试试?”
  赵强赶紧点头,“试,这牙给我疼的睡不着吃不下的,我恨不得立马把牙敲掉。”
  赵强没有犹豫的选择相信,让陈福点点头,转头看向张梅,“梅子,咋整你就给你大强叔试试,治不好也治不坏。”陈福的话让赵强附和的点头,赵强没有犹豫的信任让张梅前一刻肯定的心又有些犹豫,张梅知道牙疼那滋味有多难受,张梅虽说对现在的医疗水平有着浓浓的质疑,但在张梅心底其实更倾向于去就医,不过,张梅抬头看了一眼站在炕上的赵强,赵强半边脸已经肿的老高,但即使是这样赵强也没有去医院,不是不信任,而是作为农民,不到万不得已的地步基本上不会踏足医院的大门,正是因为知道并且了解农民的这种心里状态张梅才越发的犹豫。
  张梅突然的犹豫让被牙疼折磨了好几天的赵强有些跳脚,“你这丫头咋这磨叽,赶紧的,叔都不怕你怕啥。”
  张梅又看了一眼陈福,陈福肯定的点点头,眼神中还带着鼓励,张梅使劲的答应一声,转身走出里屋,直接来到灶房找王贵花要了点面碱,当得知王贵花家没有白纱布时,张梅要了一块棉布,按照记忆中偏方写的先取了黄豆粒大小的面碱,又把面碱用棉布包好,扎紧成球状后,又让陈贵庆找了一根蜡烛,把包好的面碱直接放在了炉子上的小铁板上慢慢的烤热。
  第一次做,张梅有些手忙脚乱的,要不是王贵花、陈贵庆在一旁打下手,张梅肯定不能一次完成,当感觉面碱软化了后,张梅用筷子夹住软化热乎乎的面碱走进屋,让赵强直接咬在疼牙上。
  按照偏方上说的,咬上一到三分钟牙疼就会消失,张梅让赵强直接咬三分钟,张梅紧张的看着赵强把面碱放在嘴里咬在牙上后,不自知的开始屏住呼吸紧紧的盯住赵强的脸色,而陈福则在一旁给掐时间。
  三分钟的时间很快,但在这一刻张梅却觉得时间慢的不行,张梅心里直打鼓,不知道到底好使不好使,当陈福看到时间终于到了三分钟后,“行了,到时间了,大强吐出来吧。”
  陈福的突然开口让一直紧张的盯着赵强的张梅吓了一跳,当听说是到时间了,张梅没有松气反而越发的紧张,张梅的紧张传染给了身边的王贵花、陈贵庆,三个人一起看向把面碱吐出的赵强。
  王贵花咽了一口吐沫,“大强兄弟,咋样?”
  赵强吧嗒吧嗒嘴感觉了一下,突然眼睛变的锃亮锃亮的,几步窜到张梅身边哈哈哈的笑了,“梅子,叔的牙不疼了,叔的牙好了。”
  当赵强兴奋的喊声响起时,张梅瞬间松了一口气,因为紧张而满是汗水的脸上露出了笑容,而王贵花则一拍大腿哈哈的笑了,转头看向张梅,“好孩子,竟然还有这样的法子治牙疼,婶子算是记住了,下次要是牙疼肯定用这个办法。”
  王贵花跟着骄傲自豪的夸奖让张梅有些不好意思,但却什么都没有说,只是跟着呵呵的笑着,赵强重新恢复精神让陈福一直提着的心咣当一下落地了,轻轻咳嗽两声,装作淡定的看着乐的找不到北的赵强,“我说啥了,梅子肯定能行。”
  陈福淡定的话语得到赵强的大笑附和,没有人看到陈福放在炕桌下的手一直紧紧攥住,直到赵强说牙不疼了,才缓缓松开,而松开的手掌心中还有着淡淡的潮湿。
  而恰好也是这次的事件让张梅对偏方的质疑消退了许多,心底也隐隐有了期盼,张梅不知道是不是那些偏方都很好使,也不知道那些偏方是不是真的不针对某一个人,但这并妨碍张梅对偏方大全的研究,张梅已经决定回去一定要好好的学偏方大全上的所有偏方。
  时间缓缓的滑动,今天1992年9月1日,是开学的日子,背着书包走出家门的张梅刚刚走到路口就看到了站在路口的陈秋喜,张梅笑了一下,“秋喜,你来的真早。”
  等了有一会的陈秋喜咧着嘴笑了,“今天是开学第一天能不急吗,咱们从今天开始就算正是的初中生了,我着急去学校看看,上次去看了一眼,人家不是没让进大门吗,昨天找急忙慌的也没来得及。”
  张梅笑着走到陈秋喜身边,跟着陈秋喜一起往镇中学走,今年已经十三岁的张梅在七月的时候正式的升上初中,这一年多的日子里,张梅的变化很大,真的应了老话,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
  现在的张梅,虽然依然瘦,但却并不矮,或许是营养跟上了,或许是吃的好了,原来瘦小的张梅在这一年里身高一下子窜到了一米五,这个身高让张梅乐坏了,张梅自己偷偷看过,连以前被戏称为飞机场的胸口都有了小笼包,虽然有些不好意思,但张梅毕竟在信息发达的社会生活了很久,对于这种情况还是比较乐见的,只是张梅自己偷偷的做了几件小背心穿在里面,既能保证不挤压到发育中的胸部又不让自己在一群女孩子中显的明显。
  十三岁的张梅,短短的头发,大大的眼睛,虽然皮肤并不白皙,但并不妨碍张梅的灵动,是的,就是灵动,此时的张梅给人第一印象先是稳,其后在仔细观察后就会发现,张梅的身上有种这个年龄所没有的灵动,用屯子里那些大婶们的话就是说张梅这孩子越长越好,越长越精神。
  此时的张梅好像一个矛盾体一样,这种矛盾并不是指穿着打扮,而是整个人给人的感觉,虽然看似不好接近,但一旦接触就会发现张梅有着少有的耐心与细心,说话声音不高不低不紧不慢,很平缓,让人听了觉得心静不浮躁,好像张梅的人一样,有种超越年龄的平和。
  张梅、陈秋喜边走边聊,不到一个小时就来到了所就读的镇中学,全镇唯一的一所中学,走进校园,张梅在楼梯口跟陈秋喜分开,张梅因为成绩优秀被分到了二班,而陈秋喜则在四班,虽然两个班级明面上没有什么区别,但对于曾经就读过的镇中学,张梅却清楚的知道在镇中学只有一班、二班才是重点班,别的班级都是普通班,虽然没有明面上说,但只要看成绩就能看出其中的猫腻,前世的时候,张梅就读的是普通班,虽然今生有了改变,但张梅却不认为自己取巧了,从回来那天开始,从确定目标那刻开始,张梅就从没有想过要去偷懒取巧,张梅始终认为付出多少回报多少,没有付出也就没有回报。
  张梅一直很认真的在学习,哪怕这个字这个段课文已经背会了,张梅也会找出时间反复的去巩固,让自己的基础不断的加深加厚,走进班级,张梅直接走到第四排靠近墙壁的位置坐下,同桌还没有来,张梅只是先把第一堂课的语文书文具盒拿出放在课桌上,随即拿起课本看起第一课,虽然课文张梅早就已经背会,但张梅还是认真的看着,认真到连同桌来了都不知道,直到上课铃声响起,张梅才惊醒,把课本放下张梅抬起头看向讲台,昨天已经见过的班主任周老师已经站在上面。
  四十五分钟的第一堂课,真正讲课的时间只有二十五分钟,剩下的二十分钟老师只是讲着一些在今后的三年中需要学生们认真去做的所有事情,虽然有些啰嗦,但张梅还是认真的去听。
  下课铃声响起的时候,张梅还没把课本收好就听见班主任的招呼声,张梅赶紧答应一声站起身走到老师身边,周立低头看了一眼张梅,暗自点点头,难怪老张说这孩子不错,虽然不知道学习能不能跟上,但既然老张推荐这孩子提前考试那么单看成绩还是不错,至于以后,那么就需要自己观察了。
  周立没有说话的快速打量让张梅心底有着淡淡的疑惑,不知道第一天上课班主任叫自己干什么,但周立没有说张梅也没有问,只是跟着周立身后走进办公室,回到办公室的周立坐在位置上,端起水杯喝了几口后才看向一直老老实实站的笔直的张梅。
  这一看周立心底笑了一下,周立是个较真严谨的人,所以比较喜欢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的孩子,而张梅无意中被以前部队生活影响留下的站立的时候一定要笔直的优点被周立发现并而有些欣赏,暗自点点头,周立缓和的一直紧绷的脸色。
  

第三十七章
更新时间2013…5…15 12:03:19  字数:3189

 周立柔和的五官表情让有些提着心的张梅心底顿时松了一口气,认真的看着坐在对面周立,“张梅,你只有十三是吧?”
  周立突然开口问的确是年龄让张梅虽然有些不解,但还是点点头,“是的,周老师。”
  张梅的乖巧老师让周立脸色越发的柔和,“老张说你提前一年参加了考试,而且还是老张推荐的,他认为你没必要在上六年级了,能不能告诉老师,你现在自己学到那里了?”
  周立的话一下子让张梅明白周老师肯定是认识张连海,其实当初对于提前参加考初中,张梅并不是很乐意,张梅认为完全可以在六年级在好好学一年,但张连海给张梅仔细分析过,六年级基本上以复习为主,既然张梅基础没问题,那么就没有必要在继续留在小学,早点上初中也可以早点毕业或是考大学。
  张梅被张连海和陈福一个劲的鼓动弄的没办法只好提前报名,可等到报名的时候张梅才发现张连海早就把自己的名字报上去了,知道的时候张梅有些哭笑不得,而回家后跟陈福一说,一看陈福满脸笑容的样子,张梅就知道陈福也是知道的,无奈的摇摇头后,张梅认真的准备考试,总算没有让两位关心自己的长辈失望。
  周立早就从张连海口中了解了张梅家里的情况,知道张梅是个孤儿,还是个烈士遗孤,家里就剩下她自己,看着站在自己面前没有偏激没有走歪路却有一脸平和的张梅,周立多少有些明白张连海为什么这么喜欢这孩子。
  但不管周立心底想些什么,脸上却始终带着淡笑问着一些张梅的学习情况,尤其是当知道张梅已经学到初一下半年的课程时,周立脸上的笑越发的明显,仔细交代张梅有什么不会的不懂得就过来后,周立才放张梅回去,慢慢的往教室走,张梅也没太闹明白周立这是闹的哪一出,想了一下后,没想明白的张梅也就放弃了。
  当下午放学的铃声终于响起的时候,张梅长出了一口气,这一天课程上下来,虽然上课不累,但张梅却有些发愁,张梅只用了一上午的时间就知道了自己的同桌是个话唠而且还是个严重的话唠,她不在乎你回答不回答,而是只是不停的说着,一整天的时间,张梅不但要仔细听老师的讲课还要听同桌的絮叨,饶是脾气好耐心足的张梅都有些受不了了,铃声刚响,张梅快速的收拾好书包,像身后有狼狗追似的跑出了教室,站在校园内的操场内,耳边没有了嗡嗡声,张梅才松了一口气,伸手揉了揉有些痒痒的耳眼,张梅叹了一口气,放慢脚步往校门外走去。
  刚刚走到门口,“梅子、梅子。”一阵阵喊声响起,张梅转头,看到了站在校门左边骑着自行车的张连海,张连海一脸的笑容伸手招呼着。
  张梅脸上露出了笑容快步走到张连海身边,“叔,你咋来了?”
  张连海是有事找张梅,也来不及解释,“梅子,赶紧上车,叔送你回去,你回家把你做的小衣服给叔拿几套叔有用。”
  张连海的话让张梅心底一动,眼中瞬间亮了,带着询问的目光看向张连海,张连海却什么都没说,只是催促着张梅赶紧走,张梅哎的答应一声坐在了张连海自行车的后座,一路没有耽搁的俩人快速的赶回屯子,张梅打开房门,蹬蹬蹬跑进屋,打开炕柜,把做好叠放的整整齐齐的小衣服找出三套不同样式的婴儿服递给等待中的张连海,“叔,够吗?”
  张连海看了一眼三套不同样子的小衣服,张连海虽然看不出什么,但还是觉得不错,点点头,“够了,梅子,叔着急,先走了,你等我消息。”
  说完张连海找急忙慌的奔出屋内上自行车就快速的离开了,留下满头雾水却有带着点点期盼的张梅,来回在屋里走了几圈,张梅才算让心情平复下来,其实张连海知道自己做小衣服也是巧合,去年过年的时候张连海来送东西,大白天的,院门房门都没锁,张连海直接进屋了,正好看到了做衣服的张梅,张连海只是顺嘴问了一下,当得知张梅是打算做婴儿衣服去卖时,张连海吃了一惊,接过张梅递过来的小衣服仔细看了看,虽然什么都没说却还是放在了心上。
  而时间过去了大半年,连张梅自己都不记得,张连海突然来了,而且带走了自己做的小衣服,张梅心里有些没底,虽然知道张连海肯定是联系到了什么人,但具体怎么情况张连海什么都没说,这让张梅有些坐立不安。
  想了好半天,张梅还是觉得心里有些没着没落,深吸一口气张梅慢慢的缓解有些紧张的心情,感觉终于把心底那丝期盼压下后,张梅坐在炕桌边拿过书包开始写作业,慢慢的,沉浸在学习中的张梅完全忘记了张连海来过并拿走小衣服的事情。
  而此时急忙赶回镇上的张连海满头大汗的走回自家老房子,先看到已经在做晚饭的嫂子,张连海往屋里看了一眼,看到大哥张连明正跟客人在说笑着什么,张连海直接窜进灶房,“嫂子,我回来了。”
  顾红霞听到小叔子张连海的喊声抬头看过去,看到满头大汗的张连海,顾红霞一下子乐了,“小海,你干啥去了,咋弄的满头汗。”
  张连海呵呵的笑了,“我去拿衣服,嫂子,你先看看咋样,要是行,我就直接拿给人家看,要是不行,我就不拿出来了,省着让人家为难。”
  张连海的话让顾红霞哭笑不得的拿着锅铲子点了点张连海,“就这点事把你急成这样,行了,拿来我看看。”
  说完顾红霞放下手里的锅铲子走到水池边洗洗手,擦干净后接过了张连海递过来的小衣服,打开仔细一看,顾红霞脸上戏谑的笑收了起来,里外翻看了一遍后,顾红霞抬头看向紧张着看着自己的张连海,“这是手工的?”
  张连海赶紧点头,“对,手工的,嫂子,咋样?”
  顾红霞也是个急脾气,什么事不喜欢拖,拿着手里的小衣服掉身就往外走,“走,咱进屋让你邹姐看看。”
  张连海一看有门,眼睛瞬间变的锃亮锃亮的,哎的答应一声跟着顾红霞就往屋里走,一进屋,没用张连海开口,顾红霞招呼着老朋友邹静,“老邹,你过来看看这是我家小海拿来的小衣服。”
  听到喊声的邹静站起身走到顾红霞身边,接过顾红霞递过来的小衣服,一套一套的仔细看了起来,越看邹静眼睛越亮,别人不知道,但常年给服装打交道的邹静却从这三套小衣服中看到了商机,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家长们不在像以前过年给孩子买一套衣服拉到了,现在的家长恨不得把最好的东西拿给孩子,尤其是那些讲究一些的家长,在她们S市,有很多进口的童装,一件都好几百,可就那样的衣服却有很多人买。
  邹静能看出来手里的小衣服是纯棉布手工制造的衣服,做工精细不说,而且棉布的质量很好,而且小衣服的设计很合理,完全大有卖场,仔细看过后的邹静抬起头看向顾红霞,“说吧,什么要求把这货给我。”
  邹静认真吐出的话语让顾红霞一下子笑了,伸手拍了一下邹静,“跟我谈生意哪,我可不是你的客户,你就说这衣服能不能卖吧。”
  邹静被顾红霞的这一巴掌一下子打醒,想起这不是在商场谈生意而是跟老朋友会面,邹静松弛了紧绷的五官呵呵的笑了,拉着顾红霞走到一旁的沙发上坐下,“红霞,我跟你说实话吧,这衣服在我们哪绝对好卖,而且价格还不低,这是谁做的?有多少?能不能按照要求供货?能不能一直保持这样的好质量?”
  邹静的疑问顾红霞没有回答只是转头看向张连海,“小海,把你知道的情况跟你邹姐说一下,咱们商量商量。”
  张连海点点头,详细的把张梅的情况和这些衣服是怎么做出来的全部说出,等张连海话音落下后,邹静深深的皱起了眉头,心底快速的转动着,要是只是一个人做完全供不上她们的销售,这样算上路费,少量的根本合不上,低头又看了看手里做工精细的小衣服,邹静有些舍不得放弃,想了又想,邹静抬起头看向张连海,“要是一个月二百套的这样小衣服,你觉得你侄女那边能接过来吗?”
  邹静说出销售的最低量,却让张连海愣住了,随即张连海想到了王贵花,张连海抬头看向邹静,“邹姐,你说的这二百套全部是手工的吗?”
  邹静挑动了一下眉梢,点点头,“当然是,要是机器走的我随便找个加工厂都可以,要是能搭配着小鞋子之类的更好。”
  张连海皱了下眉头,仔细想了想,“邹姐,我现在不能答复你,明天,明天下午我给你消息,你看行吗?”
  邹静想到能在这边待一个星期也就无所谓的点点头,“可以,但一定要说明要纯手工的,而且,做工一定要精细。”
  张连海点头答应着,犹豫了一下后,张连海看向邹静,“邹姐,那价格怎么定?”
  邹静笑了,转头看向顾红霞,“我还以为你家小海不打算问价格了哪?”邹静的调侃让顾红霞哈哈哈的笑着拍了邹静肩膀一巴掌。
  

第三十八章
更新时间2013…5…16 12:03:33  字数:3223

 带着让人心动的价格,张连海连饭都来不及吃在顾红霞的笑骂声中急急忙忙的离开了老房子,匆忙赶到陈福家,张连海坐在炕上吭哧吭哧直喘粗气,这来来回回好几趟可把平时很少运动的张连海累的够呛。
  而张连海好像水洗似的模样也让陈福两口子吓了一跳,王贵花赶紧给张连海倒了一大杯凉开水,陈福拿起放在炕梢的大扇子呼哧呼哧的给满头满脸汗的张连海扇风,仔细打量了一下张连海的神情,陈福提着的心放下了,张连海虽然看着有些疲惫,但神色却带着无法掩饰的欣喜,提着的心放下了,陈福边扇风边乐着逗张连海,“连海,你去人家瓜地偷瓜让人撵了咋地,咋造的这埋汰哪?”
  张连海把一大杯凉开水喝进后,缓了一会感觉缓过劲后冲着陈福翻了个白眼,转头看向王贵花,“嫂子,你知道梅子做的那个不大点孩子穿的衣裳不?”
  张连海的询问让站在一旁的王贵花楞了一下,想了想,点点头,“知道,咋了?”
  王贵花的回答让张连海顿时笑眯了眼睛,“嫂子,我给联系个活,你看看咋样,能不能干。”张连海随即就把大哥老战友从S市过来,老战友的妻子是专门做服装生意的,他刚刚把梅子做的小衣服拿过去给人家看了,人家决定要货,每个月最少二百套,要求手工制作,做工要精细,每套三十五块钱的事前前后后交代个清楚。
  随着张连海的叙述王贵花眼睛越来越亮,等张连海话音刚落,王贵花腾的一下掉身就往外跑,王贵花这一举动把张连海吓了一跳,不明白王贵花这是啥意思,行不行连个话都没有咋还跑了?
  带着疑惑不解张连海转头看向陈福,陈福笑了,“等着吧,你嫂子肯定是去找梅子了。”
  陈福的解释顿时让张连海觉得哭笑不得,这连个解释都没有人没了,的亏是陈福了解王贵花啥样,要是不了解以为出啥事了哪,摇摇头的张连海站起身给自己又倒了一杯水等待着王贵花、张梅过来。
  而兴冲冲的跑到张梅家的王贵花连话都来不及说,拉着正坐在炕桌上吃饭的张梅就往自家跑,王贵花的举动让张梅吓了一跳,连嘴里没来得及嚼碎的馒头都卡在了嗓子眼,以为王贵花家里出什么事了哪,边跟着王贵花跑边使劲敲着胸口。
  好不容易赶在进王贵花家院子的时候把卡住的馒头咽下,张梅额头都憋出一层汗珠,跟着冲进屋里的张梅一眼看到悠闲的坐在炕上笑呵呵的说这话的陈福、张连海,张梅楞了一下,这是干啥哪?张梅怎么看也没看出家里有啥事能让王贵花急成那样。
  气喘吁吁冲进屋的王贵花和满脸疑惑的张梅让张连海、陈福哈哈哈的笑了,陈福边笑边摇头,一看张梅满脸的不解就知道自家性急的老婆子什么都没说就把人拽来了,擦擦眼泪陈福冲着张梅招招手,“梅子过来坐。”
  张梅有些不解,突然想起什么的张梅的目光落在了大笑中的张连海身上,张梅刚刚一下子想起放学的时候张连海把自己做的小衣服拿走的事,这个时间张连海过来肯定是有好消息了,这么一想,张梅的眼睛瞬间变的好像灯泡似的锃亮锃亮的。
  张梅快速的反应让张连海已经落下的笑声再次升起,冲着用目光询问自己的张梅点点头,“梅子,坐下说。”
  张梅满脸笑容哎哎的答应着坐在炕沿紧紧盯着张连海,张连海好笑后也没逗张梅直接把对方的要求说了,随着张连海的叙述张梅脸上的笑缓缓收起连眉头也跟着慢慢的皱了起来,张梅知道其实现在给出的这个价格并不低,甚至可以说是很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要是一直是这个价格,那么不多,只要两年的时间,这个价格就合不上了,现在之所以说价格很高,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她们现在手里的布没有花钱,但以后哪?一旦以后的布料花钱再算上人工肯定合不上。
  而且张梅知道随着改革开放的时间越长物价的上升趋势越快,那时候小衣服随需要用到的软棉布可就不是现在这个价格了,到时候没准三十五块钱还买不到一块好棉布哪,张梅虽然没打算用这个活计挣多少钱,但既然有了这样一个不需要自己出头露面的机会,张梅还是想更多的去争取。
  想了半天的张梅抬起头看向张连海,“张叔,这个价格是不变的还是随着市场行情年年看涨的?”
  张梅的疑问也让张连海终于想起自己忘记了什么,懊恼的拍了拍额头,“忘了忘了,光顾着想价格好了,忘记了以后的事。”随即张连海停住手上的动作看向张梅,“梅子,那你啥意思?”
  张梅想了一下后缓缓开口,“张叔,不是我们贪心,我跟你说实话吧,现在的这个价格很高,我们能赚的钱基本上在每套三十块钱,而这所以能挣这么多是因为我们手里的布料没花钱,但以后可不一定了,要是喜鹊姐能够一直这样供应我们废布料还行,要是不能,那么我们只能自己花钱买,那样成本就提高了,再算上人工,这个三十五的价格肯定合不上的,要是价格能够随着市场的行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