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浪迹在武侠世界的道士-第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志常道:“贫道李志常,却是数月前才来华山,道友没有见过也很正常。”

道姑‘哦’了一声,道:“原来如此,贫道了情却是见过了。”

李志常也不惊讶,他大约也猜到面前这道姑是谁。

第五章归藏

PS:感谢谈文论武的打赏

李志常微笑道:“‘了情’者,‘情’未了矣,若当真‘了断’,何必去‘了’,所谓‘放下’大都是放不下罢了。”

了情苦笑道:“道友一语中的,若能‘了情’又何必了之。”

李志常幽幽道:“‘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既不不知所起,又如何知晓所终。”

了情叹息道:“要是三十年前听到道友这句话,了情也不是了情了,如今身将朽木,虽不能了,天道之下,不得不了。”

此时已经入了深秋,万物枯黄,唯有松柏依旧,李志常不知从何处摄来一根枯枝,淡淡道:“‘情’之一字难以深谈,可谈者唯有道,在下生性好武,今日有缘见得道友,愿请赐教一下归藏剑。”

了情身子一震,细细打量李志常,好奇问道:“不知李道友是哪一位故人,恕我眼拙,没认出来。”能知晓她会归藏剑的人,普天之下寥寥可数,她都有印象,可是李志常不过三十岁许,无论如何都非当年故人,让她大是惊奇。

李志常露出回忆的神色,淡淡道:“去年秋天我去天香山庄见了楚仙流,那时秋意无限,百花凋零,楚兄又无美人相伴,成名剑术‘名花美人剑’不免弱了一些,我们口中论剑千招之后,终于让我一招‘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给破了他的剑法。虽则如此,对他剑术我却好生佩服。”

了情道:“原来李兄已见了楚仙流,他剑术人品俱佳。其人其行当得起‘皓月当空’四字。细细算来。上一次见他还是二十多年前了。”李志常有道者气派,了情不自觉敬重之下,忽略了两人年岁差距,称之为李兄。

李志常悠悠道:“分香剑术已给他练到前无古人的境界了,终归是前人创下的剑法,何况明月的光辉,见了太阳也就隐去了。‘万古云霄,凌空一羽’总比楚兄高明那么一分。可楚兄的剑术,已经超凡入圣,让我欣喜不已,这‘万古云霄’的归藏剑又怎么不令我神往。”

了情道:“李兄能胜楚仙流一招,又何必来找我,于剑法一道我只是萤火之光,怎又比得楚仙流皓月之白。”

李志常道:“无妨只是想见识一下归藏剑吧。”

了情沉吟良久,叹道:“也罢,那我就用这只洞箫献丑了。”

了情手持洞箫,一招朝李志常递过来。这一招‘秋高云淡势’合着华山秋意。朝李志常扫过来。

李志常轻笑道:“自古天意高难问,这一剑便是‘乾剑道’了吧。”原来归藏剑给公羊羽创出来。有八剑道,分为乾、坤、巽、坎、离、艮、兑、震,这八种卦象反复交替,将天地万物归藏其中,可谓‘一剑生万法’。

李志常大袖飘飘,松枝一抖,轻笑道:“天意难问,我却偏要问之,不但问之,还要替天对之,了情道友看我一招‘本始之茫,诞者传焉。’”剑势苍茫辽阔,似乎将天地都笼罩其中。原来昔年屈原做‘天问’,第一句便是‘遂古之初,谁传道之’,李志常一句‘本始之茫,诞者传焉’乃是柳宗元做的天对,天对便是答天问的疑问。这一句‘本始之茫,诞者传焉’便是对应‘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李志常意思是不仅问天,还替天回答。这一问一答,落在剑招上便是两个相对应的变化,自成方圆。他剑中自有天地,了情这一招‘乾剑道’天地再高再阔,也丝毫影响不了他。

正所谓剑有心而人无意,见招破招,这也是一种高明的剑理。

了情手腕反转,随即化生‘坤’剑道,所谓‘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将李志常这自成方圆的剑势载下,同时还暗含反击。

李志常剑招又变,剑势如‘烈火燎原’,似乎欲将大地上一切有形无形之物,焚烧的干干净净。地上的东西没了,自然就一片死寂。他这一剑,至大至刚,以火克土,将了情的坤剑势破除的干干净净。

不过两人只是见招拆招,如此进进退退了三十余招,剑势绵绵不绝。了情将乾、坤、巽、坎、离、艮、兑、震八剑道反复交替,运出万物变化,到后面剑招越来越强。虽然了情功力不足,将归藏剑用出来破绽很多,李志常却依旧赞叹不已。这门剑法跟独孤九剑一样,都是遇强更强,独孤九剑破尽万法,可是这剑法却是蕴含万物,两者无分高低,只在于使用人的修为差异,果然称得上无上剑术。

斗到这时,李志常和了情本身功力差距极大,再下去也没有了意思,李志常生出内劲,透在松枝之上,轻轻搭住了情的洞箫,悠悠道:“归藏剑果然不凡,多谢道长了。”

了情收回洞箫,含笑道:“李兄剑法之高,果然不曾虚言,这世上又多一位剑术宗师了。”

李志常一声长叹道:“剑道是养心,而非杀敌,我还是修行不够,若我今日能够忍住见识归藏剑的心思,或许离道又更近了一步。”

了情道:“道长好一句‘剑道乃是养心’,世上杀伐太多,我等生逢乱世,能够独善其身便已经不容易。”

李志常忽然道:“了情道长可知道最近老是上来和你徒儿交手那个小孩是谁?”

了情道:“这孩子也是个淘气孩子,他那日也不知道怎么溜上了崖顶,并且在道观里到处翻东西,我徒儿以为他是小偷,便出手教训了他。这孩子不服气,昨天又来,不过一夜之间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仿佛武功大进,若不是我徒儿比他学武久一点,估摸着就要吃亏了。”

李志常笑道:“了情道长放他在这里来去,也许还是看出了他身负黑水武功吧。”

了情道:“正是如此,看来李兄跟这小朋友颇有关系,不过他身负黑水武功,应当是那个人的后辈,李兄淡泊,和那人可未必能成朋友,教贫道有些纳闷。”

李志常笑了一声,说道:“我不仅和他不是朋友,数月前我俩还在岳阳楼上大打出手,老怪物‘天物刃’的功夫当真了不起,一手‘凝气成锋’的功夫,斩落我一缕青丝,飘然而去,果然当得起‘黑水滔滔,荡尽天下’的名头。”

了情叹道:“李兄能和萧千绝平分秋色,当真了不起可是这孩子又和萧千绝是什么关系?他虽然用的黑水武功,可是体内真气浩然纯正,似乎有点类似李兄刚才的内劲,难不成李兄是这孩子师父。可是李兄既然是这孩子师父,他又怎么只会李兄的内功,对敌时还得用黑水一脉的功夫。”

李志常道:“我和他并非师徒,这孩子天资横溢,前途远大,就算我不教他其他招式,将来他也能走出自己的路子。”

了情道:“这倒是有理,最厉害的武功都在天地万物里面,只要能师法天地,终有希望跻身绝顶高手。不过李兄还未告诉我,这孩子的来历。”

李志常道:“这孩子的父亲叫梁文靖,了情道长一定听过吧。”

了情道:“怪不得这孩子要偷入书斋?那书斋他父亲少年时常来,之前道观的主人玄音道长对我说过,我也翻过梁文靖这孩子在其中藏书留下的笔注,天真活泼,却又有数分书生意气,要是他见到了一定很喜欢,说不得会收他当传人。”这处道观叫做玄音观,里面之前主人叫做玄音道长,梁文靖少年时候常来观中读书,和玄音道长亦师亦友。后来玄音道长伤在蒙古人手里,临死前把道观托付给了了情。

李志常道:“梁文靖十多年前就被公羊羽传了三才归元掌,三才归元掌是公羊羽的成名绝技,公羊羽自然早就把他当传人看了,同时梁文靖还拐跑了萧千绝的女徒弟萧玉翎,不过数月前梁文靖夫妇遇上萧千绝,现在嘛,梁文靖就在华山下,成了个活死人。萧玉翎却被萧千绝带走了。”李志常随即又把这件事详细给了情说了一遍。

了情道长叹道:“原来这孩子如此悲苦,幸好遇见了李兄。”

李志常道:“我也不是什么好人,我将神照功传给他,也是私念,想通过观察他练功的进境,来看看我这门武功到底还有什么可以改进的余地。”

了情微笑道:“李兄本事通天彻地,若是想让人试功,江湖上有的是人愿意,何必又非要传给这孩子。”

李志常笑道:“虽则众生平等,可是有贤有愚,我这门武功非天资横溢者,难以入门,这孩子乃是世上少有的良才美质,错过这一个,可未必能找到下一个。”

李志常和了情往道观前面走去,之前他们和梁萧二人隔得甚远,又有道观遮掩,两人却不知道李志常到了崖顶。

这时候梁萧又被打倒在地上,一身灰朴朴的,乍然看见李志常,又羞又愧。他本以为这番丑态给李志常瞧见了,会让李志常说几句。

哪知道李志常只说了一句:“小子,该回家了。”

周一求推荐票了

再过两周就把工作忙完了,到时一定爆发一次,现在拜求推荐票

第六章道种(求推荐票)

PS:感谢做人留一线啊、太上曰、军事神话的打赏,以及两点间一点红100*2和折侠的588赏

梁萧跟着李志常离开了玄音道观,看着梁萧灰头土脸的样子,李志常看着梁神情似笑非笑。梁萧被李志常看的发毛,心中惴惴不安。

李志常悠悠道:“小子怎么今天又输了。”

梁萧脸色胀~红,说道:“明天我一定能赢她。”

李志常轻笑道:“你就算胜过她将来却胜不过萧千绝,又有何用。”

梁萧低下了头,他打一个小道姑都如此吃力,要想对付萧千绝又谈何容易,只觉得救回母亲的希望又低了一层。”

看着梁萧灰心的样子,李志常也不继续打击他,李志常道:“你可知道道观里面那两人是谁?”

梁萧面露不解,说道:“她们两是谁?我爹说过那道观是玄音道长的,可是玄音道长是个男的啊。”

李志常道:“那年纪大的是你爹师父的老情人,说起来你还的叫人家一声师祖。”

梁萧一怔,岂不是他比那个小道姑还小了一辈,当真气人。

李志常接着又说道:“你不知道教你爹武功的是谁么?”

梁萧道:“我爹没说过。”

李志常道:“萧千绝号称‘黑水滔滔,荡尽天下’,可是有一人却和他是死对头,两人平生斗了百八十次,各有胜负,那人外号‘万古云霄。凌空一羽’。你父亲的三才归元掌便是他教的。”

梁萧道:“那他现在在哪。我要找他去学武功救出我娘。”随后又不好意思道:“道长大叔你要是肯把你的本事传给我,我也不找别人了。”

李志常道:“我一生所学的精微奥妙都在传给你的神照功里面,你若是能练到大成,不用我教都能练出厉害的本事。”

梁萧道:“这劳子武功练得忒慢了,大叔你说还有没有什么可以练得快一点的武功。”李志常给他说过,就算他天资横溢,最快也得二十年才能将这门武功练成,李志常还有一句没说的是。还得一路顺风顺水。

李志常道:“我给你说一说你那萧千绝死对头公羊羽的故事吧。”

梁萧一听有有故事讲双眼放光,一双眼睛乌溜溜打转。

李志常道:“那人本名叫公羊羽,此人文武双全、学究天人,只惜一生多难,习文时直笔犯禁,屡考未中,沦为小吏。他虽然潦倒,却热心时务,上书朝廷,针砭时弊。结果触怒权贵。被严刑拷打,流配三千里。家资尽被抄没;父母也遭差人殴辱,相继病死。”

梁萧道:“这人值得同情,那个朝廷真可恶。”

李志常道:“你的性子还是过于执拗了,你可听说过名留千古的谏臣魏征?”

梁萧道:“这个我父亲说过,这个人给皇帝老儿进谏过许多次,每次都直话直说,不过那是个好皇帝,这人没被抄家,也是个大忠臣。”

李志常冷笑道:“你可知道魏征在给唐太宗当谏臣之前却一一跟过王世充、李密、李建成三个枭雄,你说若是真正犯颜直谏的大忠臣怎么会跟四个主公?”

梁萧一时哑然无语。

李志常继续道:“可是他最后却成了千古名臣,这就是懂得变通的缘故,有大成就者,心有宏愿,故而千难万险,却总有手段达成自己的心愿。魏征志愿匡扶天下,救济苍生,为万世开太平,而非效忠一家一姓,此可谓通透之人,胜过世上酸儒百倍。这公羊羽心高气傲,自认为自己便是对的,却不管做事方法,不仅连累自己,还连累家人。不过他终归是个奇才,他十七岁遭逢大变后,他一怒之下,又犯偏激,陡然从天南转到地北,在天地间削发明誓:今生今世,就算天崩地塌,也不理江山社稷之事。自此远离庙堂,弃文修武。忽忽六七年间,竟成一代高手。二十六七的时候他用的便是你父亲所学的‘三才归元掌’,横行天下,可是三十岁后领悟了无上剑理,创出一门剑法叫做‘归藏剑’和萧千绝的‘天物刃’势均力敌。”

梁萧听到公羊羽自己都能创出武功和萧千绝势均力敌,心气陡壮,心道:他能自己创出武学,练成和萧千绝一样的本事,难道我梁萧就不能创出比萧千绝更厉害的武功么。”不过公羊羽所作所为颇对梁萧脾性,而李志常所说道理梁萧不以为然。

梁萧赞道:“好汉子,不过他武功大成后,把皇帝、权贵都杀了么。”

李志常道:“没有。”

梁萧道:“可惜。”

李志常道:“说完这个人,我给你再说说这归藏剑。”

梁萧听到‘归藏剑’三个字,心中一喜,忙打起精神。

李志常道:“之前那个小道姑用来打你的便是归藏剑,所谓古之三易,夏有《连山》,商有《归藏》,周有《周易》。《连山》者,象山之出云,连连不绝。《归藏》者,万物莫不归藏于其中。《周易》者,言易道周普,无所不备。那人用《归藏》的法意,创出归藏剑,将天地万物化生其中,所以剑意无穷,剑招也无穷尽,使剑的武功智慧越高,见识越广博,用出来的剑招就越宽泛而精妙。”

梁萧道:“万物归藏其中,好厉害,这剑法是天下第一么?”

李志常对着梁萧一笑道:“小子你也别激我,《归藏》乃是化用天地万物,用来占卦也是占不变的东西,而《周易》却是推演世间万物的变化,从而找出应对方法。一者变,一者不变。若是有人能从《周易》领悟出无上剑法,也不会输于‘归藏剑’。”

梁萧豁然有悟,脱口道:“道长大叔从周易里面领悟出剑法了?”

李志常道:“我借鉴前人的剑意和易经的道理领悟出独孤九剑,此剑法的剑理破尽世间武功,但却不是我最厉害的本事。”

梁萧愣道:“破尽世间武功这剑法还不够厉害么?”

李志常道:“武功是死的,人是活的,你能破解别人的武功,可是临敌之际按,瞬息万变,若是遇到真正高手,对方出招了无痕迹,你要破招谈何容易,届时还是回到了比较自身修为高低的处境。不过这剑法最厉害的不是招式,而是其中的剑理,从天地万物的变化中寻找出不变的规律这才是这其中的厉害处。”

梁萧道:“那大叔最厉害的本事是什么?”

李志常道:“‘天地之理,性任自然’,这便是我的本事。”

梁萧不解,这又是什么武功,他虽颖悟过人,可是终究才十来岁,没有经历世事变幻,阅历不足,体会不到这八字的真意。

李志常继续道:“我如今的遗憾便是,少年时为求精进,走过太多前人的道路,其实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无可厚非,但我少年时虽有奇遇,可自身非玉,却被他山之石有些喧宾夺主的意思,如今虽然渐而精进,总有一个不大不小的圈子束缚着我,所以我只传你神照功,却是为了播下了一颗道种,映照自心,此举虽然不伤害你,可也毕竟利用了你。”

梁萧道:“大叔救我和我父亲,梁萧粉身碎骨也难以报的,不过道长播下一颗‘道种’是什么意思?”

李志常胸中光风霁月,淡淡道:“我近年来,参悟到精神妙境,可以分出一缕本性精神,道家称之为‘元神’,其实元神也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不过是精神力更高的体现罢了。有人双目一瞪,百十个大汉不敢近身,其实也是精神外放的表现。你真气和我同出一源,我便借此,将这一缕精神道种潜进你心灵深处,历经种种变异,感悟你修炼变化,若是最后你能走出和我完全不同的路子,到时对我帮助极大,定能帮我突破如今桎梏。因为我精神道种潜入你心灵深处后,虽不能尽数知晓你所思所感,但是的你的情绪起伏、修炼状况,只要一靠近我,便再也瞒不了我,若是你不愿意的话,我也不强求。”原来李志常虽然借着梁萧修炼神照功来返照自身,不过从外面观察终归所得有限,他前世里读过一本武侠小说,里面有一门道心种魔大~法,可以将精神潜进对方心灵深处,历经种种变异,播下魔种,由无至有,大~法始成。

他已经触及了精神之秘,在华山脚下这数月参悟出类似的法门,虽然不如‘道心种魔大~法’那样威力巨大,有种种奇异,修炼至最后甚至能超越练虚的境界,成就破碎虚空,但也能结出类似魔种的东西,潜伏进人心灵深处。虽没有魔种那般神通莫测,但也能仿佛身临其境般感悟被他种下道种之人的种种大的变化。而且这个法子,非得找一个至情至性、天资横溢同时又和他真气同出一源的人,作为道种载体。

如果梁萧不答应,李志常也难以再找到一个合适的人选。不过他也不强求,所谓顺乎自然,本我之道。

李志常说罢,静静站在山道上,梁萧脸色一时阴晴不定,难以回话。

第七章南行

PS:感谢迷天盟主的588赏

梁萧忽然道:“大叔你如果不给我说,你也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把那道种打进我身体吧。”

李志常点了点头。

梁萧微微一笑道:“大叔胸中光风霁月,难道我梁萧便是畏首畏尾的懦夫么,就算这劳子道种对我有什么伤害,也当报答大叔的恩情了。”他这数月来,受到李志常的气质感染,性格中偏激的部分其实改变不少,也算是读了一些书,不想过去那般胸无点墨。

李志常道:“你既然决定了,就在这里,我将道种度入你体内吧。”他当年就能凝结真气种子,打入龙小云体内,如今比之当年更胜数筹,凝结真气种子自非难事,数月来他参悟精神奥秘,已经有了收获,将精神力渗透进真气种子,便如吃饭喝水一般容易。

梁萧只察觉一滴如水珠般凝若实质的真气潜入他的经脉之中,带着他算得上入门的神照经真气,从手阳明胃经顺着经脉游走一遍,最后消失得无影无终。便在这时候他生出一股难以言喻的感觉,仿佛他和李志常建立起了一种,不可言说的神秘关系。

梁萧心中升起一股似欣喜、似畏惧,又似乎带着一种不可莫名的依靠感觉。这种感觉在他再度运起神照经真气的时候消失不见,却又似有似无,当真玄妙不可测度。

李志常细细品味这种奇妙的联系,他种了一棵道种,可是梁萧本性偏激。他身上有蒙古人征伐的血脉。李志常犹然能够能够感受到那种自战斗民族血脉传承下来的斗志。冲击着他那个波澜不惊的无常道心。原来人心居然这般奇妙,不光有自身的记忆,还有传承自祖先的浩大苍茫。

这种超越武学范畴的奇妙感受,仿佛已经成为一种神通。神通在李志常看来本就是炼神高手的一种表现,只是李志常借用奇妙的法门,做到了这一点。

李志常突然想到,在传说中有大神通者,能有身外化身。如以前读过的西游记一样,猴子一吹毫毛,便有千百万个化身。只是这种神通多半是夸大,如同佛经中说,证得如来便有自然化出千百亿化身。

虽然夸大,但是若是有一天李志常勘破天人之秘,或许能够借假修真,将精神种子潜入别人体内,化出自我,精神不朽。便可活过千百世,成就另类的长生。

若是寻常练气士想到这个方法。或许会欣喜若狂,古来练气士大都寂寞无情,正如前人《临济录》所言:阻我道者,逢佛杀佛,逢祖杀祖,逢罗汉杀罗汉,逢父母杀父母,逢亲眷杀亲眷,始得解脱,不与物拘,透脱自在。

若是这能够与世长存,没有任何事物可以阻挡他们。

李志常却不一样,他生性无情,可却有人性,此种举措大为他本心,他随即就把这念头抛之脑后,甚至李志常还决定这个法门一定不能外传,不然遗祸无穷。

李志常道:“梁萧有一件事你须得依我。”

梁萧惊讶道:“大叔什么事?”

李志常道:“今日我对你下道种这件事,甚至关于道种的原理,你都不可泄露半句。”

梁萧虽然不知道李志常为何这么说,却还是答应下来。他后来成就之大,远超他今日想象,细细算来李志常的道种让他受益良多。终于在晚年留下笔记,将这件事隐隐透露出去,在许多年后,引出好大一阵风~波,这又是后话了。

梁萧点头答应,回声道:“好的。”

李志常面色变缓,想到自己透入道种在他体内,虽然他自忖没有什么后患,但是道种潜化下或许会改变梁萧的性情,终究会让他不是纯粹的自己,因此李志常道:“梁萧你若是学我的本事,最多二十年后便能达到跟萧千绝一战的水平,只是你要胜过他,却是毫无希望。”

李志常又道:“这是因为学武功的人永远比不上创造武功的人,萧千绝和公羊羽,天资横溢能够打破前人束缚,自创功法,才能几乎无敌于天下。可以说如今世上所有的顶尖高手包括我在内,没一个不是因为自创武功而达成绝顶的。这世上也有两三个人跟我和萧千绝、公羊羽以及你那日见到的那个叫九如的大和尚功力差不多,但仍旧差我们一分,这便是其中缘故。你别小看这一分,这一分之差便如相隔千山万水,是两重天地。”

梁萧道:“大叔是让我自创武功么?”

李志常微笑道:“公羊羽能够自创武功,成为绝顶高手,是因为他学究天人,穷尽三坟五典八索九丘,胸中自有中华三千年文明之精粹。萧千绝本是契丹皇族,家国沦陷,正所谓国家不幸英雄幸,他年少时,转战南北,有一股子天不怕地不怕的桀骜,方能打破枷锁。九如和尚乃是禅林巨擘,一心要超佛做祖,天生一颗佛心,看透白云苍狗,本身无坚不摧、无惧无畏,方能创出‘大金刚神力’这一旷世奇功。而我若非自身经历奇诡,也难以达到今天境界。”

梁萧道:“那我要怎么做才能达到和你们一样的层次?”

李志常道:“术数。”

梁萧道:“术数是什么?”

李志常知道本来这方世界梁萧便因为在术数一道上达到前无古人的境界,才能在后来成为一代宗师。术数在他那个时代又叫数学,出了许多奇才,而且这些奇才无一不是在短短几年间便达成前无古人的成就,即便那位创出相对论的西方大学者,也是在少年时便参悟出这相对论的雏形。

古今任何一门学问都不可能比术数这一道更要求天资,正如围棋界一句话,十八岁不成国手,终生无望。

李志常道:“‘术数’者推演天地万物之不变规律,包括天文、历法、算学这些许许多多的学问。”

梁萧道:“大叔能够教我么?”

李志常道:“虽然我略懂一二,但仍旧不是最上乘的水平。”术数一道,他不怎么精通,这也是天地尚无完体,何况凡人。若他真能够十全十美,就不会卡在炼神这一步了。

梁萧道:“连大叔都不能教我,我去哪里学?”

李志常道:“这世上有一处地方,藏有自古以来的各种书籍,你要去学习‘术数’,只有那个地方最合适。”

梁萧在道种感染之下,其实无论李志常说什么,他都会深信不疑,何况‘术数’两字总给他一种不一样的感受,仿佛有什么东西在血液中流淌,听到这两字便在欢呼。

气机感应之下,李志常也发现了这一点,他冥冥中有一种感觉,仿佛梁萧便是天地的主角,而他仿佛是一个毫不相干的角色。他心中闪现两个字‘气运’,这是一种不可言喻不可诉说的感觉。若非他用道种将他和梁萧联系起来,也不会生出这种感觉。

梁萧突然神情低落道:“要是我爹醒过来知道世上有这一处地方,非的高兴死不可。”他一说到‘死’字,想到梁文靖如今活死人的模样,眼珠儿差点打落下来。李志常随着他心情低落,突然心情也生出一股子烦闷。他尽力压制,原来他这道种不是真正的道心种魔大~法那样,将梁萧这承受的道种的人当作炉鼎,虽然他功力更高,但是两人并无主次之分,梁萧心情低落,他感应之下,心情也会低落。

李志常隔绝了这道联系,心里想到:精神奥妙果然不可测度。他心中更加有了一个念头,若是他能把精神力外放,来影响别人,那么无论地方有千军万马,只要离他很近,他都可以把这些敌人通过精神蛊惑分割开来,甚至运用在武学交手上,可蒙蔽敌人的感知。让对手觉得自己出手很慢,但是自己出手仍旧快的不可思议。

他这样一想,许许多多的妙招,仿佛天马行空一般闪现出来。不过他如今的精神境界还远未曾到这样的层次。

李志常道:“若是我将来有了突破,让你父亲醒转也并非无可能,那处地方叫做天机宫,过几天我就带你启程去那里。”

李志常把梁文靖暂时托付给了情道长,他带梁萧去天机宫不仅仅是让梁萧学习术数,他自己对天机宫的历代藏书也很有兴趣,十几代人的收集,天机宫的藏书量之大自然令人难以想象,李志常也想从这海量的藏书中,找到一些收获。

两人由北至南,一日来到姑苏地界,但见太湖烟波就在眼前。如今初冬时节,但见群山环绕,与太湖相互连绵,江南小桥,桥下~流水,错落有致,两岸阁楼尽是些浓妆艳抹的女郎。

李志常风流俊逸,梁萧也生得不凡。一大一小两人站在斜桥之上,看的阁楼的女子眼神发亮,虽是深秋,阁中红袖招展,仿佛春意无限。这时候对面岸边一个十七八岁的白衣女郎手边牵着一个小女孩,嘀咕了一句‘骚包’。

李志常耳力通明,自然听得白衣女郎说的正是他。

第八章白衣女郎

PS:感谢小骨刀的588赏,以及两点间一点红的100*2赏还有军事神话和做人留一下啊的打赏,都是熟悉的面孔啊

李志常放眼望去,见那白衣女郎领如蝤蛴、肤若凝脂,一颦一笑,风情自然流露,将朱楼翠阁那些庸脂俗粉尽数比了下去。白衣女郎手边牵着那个小女孩,身形瘦弱,脸色苍白,李志常见到若有所思。

白衣女郎身负上乘武学,目力所及,见得李志常神情,以为李志常听见了刚才骂他的话。她素爱以貌取人,李志常抬起头来,更显得剑眉星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