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浪迹在武侠世界的道士-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这正反两仪结合起来,当真是刀剑流转生生不息,正两仪六十四种变化,反两仪又是六十四种变化。两相结合起来,可以产生四千零九十六种精微奥妙的变化,几乎可以为天下武功繁杂的极致。
可是正反两仪剑法如此厉害,面对李志常一把未曾出鞘的剑居然不能奈何。他们四人每生出一种变化,对手的剑法也相应出现一种变化,而且正好克制他们的变化。
他们四人是第一次合作,两仪剑法和反两仪刀法也是第一次合并,但面对李志常神鬼莫测的剑法,居然一时间让四人生出一股既生瑜何生亮的挫败之感。群雄中如空智、宋远桥、张松溪、灭绝师太等人自然看得出两仪剑法和反两仪刀法之变化繁杂,灭绝师太本身就精通易理,更是瞧得出其中厉害。
她也看得出李志常的剑法步伐也暗通易理,每一次出招皆能料敌先机,可谓深得‘后发制人,先发制于人’的武学道理。比诸两仪剑法和反两仪刀法还要更胜一筹。岂不知李志常用出的独孤九剑几乎可以称得上天下剑法之冠,勉强能算是独步古今的至高剑术。这门剑术的厉害在于,威力随着用剑人的资质而不断提升,根本没有闪现上限,所谓敌人愈强,剑法所生出的威力也就愈强。
而李志常的银河九天还有叶孤城的天下飞仙却是有了自己的道,被他们打下了深深烙印,除却他们自己,不会再有第二个人能将剑法的威力完整发挥出来。因此虽则‘银河九天’和‘天外飞仙’威力之大不逊于独孤九剑,甚至犹有过之,但世上若无李志常和叶孤城这二人,便再无人能完现两人的剑法。
第三十一章曲终人散尽(求推荐票)
(感谢玉生烟的588赏,周一求推荐票)
宋远桥忽然叹息道:“昆仑派和华山派要输了。”
五侠之中以莫声谷剑法最高,莫声谷出声问道:“大哥何掌门四人确实落入了下风,可是招式精妙一如既往,变化之繁复亦没有改变,一时半刻还撑得下去,怎么大哥就断定他们要输了。”
西南边灭绝师太冷笑道:“被人看破的变化还叫变化么,他们四个出剑还算利索,内功还过得去,只不过嘛,行动全由别人掌控了。”
宋远桥微笑道:“家师曾言师太是当世剑法大家,果不虚言。”
灭绝师太慨然叹道:“有此人在世上一日,只怕也只有张真人才能称得上剑法大家了。”她素来心高气傲,但是见到李志常这般剑术后,也不由得大受打,心中不由想道:若是芷若没死,和这人倒也算得上良配了。
原来李志常每一次破去他们四人产生变化的同时,进攻招数中埋伏的后招凌厉非凡,迫的四人能选择相抗的招数只有一种选择。他们看似刀光闪闪、剑光盈盈,但其实后面所用招数都是被李志常迫出来的。
独孤九剑本来是通过‘料敌机先’,见招拆招,这次李志常利用独孤九剑窥破对方破绽,通过相应出招,一步一步布下高明的陷阱,逼得对方按着他的心意出招,犹如围棋国手,不争一子之得失,等对方反应过来。已然落入他的套中。到收官时。看似还有挣扎的余地,其实已然无力回天,这又是和独孤九剑相似而又完全相反的理念了。
独孤九剑是全身心融入和敌手交战之中,在电光火石间感受敌人的招式变化,可谓‘神而明之,存乎一心’,见招拆招,任敌人武学威力有多大。犹能在刹那间找到对方的破绽,攻敌之必救,这样的剑术本就是至高无上的剑术,所谓他强我更强,持之纵横天下,难逢敌手。
可李志常如今悟出的剑理却是通过独孤九剑的基本功,窥破对方武技的高下,摸清对方的底子,然后相应布局,一经出手。便超然于胜负之外,旁观敌手计较一攻一守之得失。而自己早就胜券在握,笑看风云。
两种剑理倒无高下之分,只跟个人性格有关,李志常倒是颇为倾向于新悟出这种剑理,不急不躁,功夫在决斗之外。
李志常涌出最后一招,剑势一斜,犹如雨打飞花,四人只察觉手上神门穴一麻,兵器便即被轻易击落到地上。
四人还没回过神来,怎么突然就被对方一招击败了。
高老者叉着腰道:“小子你用了什么妖法,怎么老夫的刀就这样被你打落下去了。”
李志常悠悠笑道:“也许是因为命运吧,命中注定你们该在这一招‘雨打飞花’下输给我。”
班淑娴冷哼一声,对着何太冲道:“还站在这干嘛,还嫌不够丢人。”说话间,足尖一点,用出昆仑派的轻功,飘回昆仑派人群中。何太冲见到夫人生气,忙小心翼翼跟上前去。然后听见李志常道:“何掌门你们的剑不带走么。”李志常袖袍一拂,卷起一道劲风把何太冲夫妇的佩剑朝何太冲身后飞去。
何太冲反手接住两把长剑,不敢回声,忙向夫人追去,只这一耽搁就对着班淑娴望尘莫及了。
李志常悠然道:“何掌门当真是‘夫人步亦步;夫人趋亦趋;夫人驰亦驰;夫人奔逸绝尘;而何掌门瞠若乎后矣!’”
群雄不乏读过书的,登时明白李志常的意思,传来一阵哄然大笑,班淑娴胸中笔墨不多,不知道李志常说了什么怪话,看着刚跑到她身边的何太冲,问道:“他刚才说的是什么意思?”
李志常刚才所说乃是化用《庄子。田子方》“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夫子驰亦驰;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矣”的典故,本意是夫子慢走;我也慢步;夫子急走;我也急走;夫子快跑;我也快跑;但是夫子一溜边飞奔;那我只好眼巴巴地远远落在后面了。李志常把夫子替换成夫人,便是调侃何太冲对夫人敬若神明,亦步亦趋,毫无男子汉气概。
班淑娴听了何太冲解释后,一副大为受用的样子,说道:“李少侠当真大有见识,等我回去一定让外子把这句话写出来,挂在家中,作为家训。”她似乎受到李志常文绉绉话的熏陶,也用起了‘外子’这样文雅的称呼,何太冲心中把李志常很到了极点,可是夫人面前又不敢表露出来,露出十分深以为然的姿态。他这份不温不火,倒是颇有唾面自干的架势。
那边崆峒派弟子在崆峒五老吩咐下,已经开始收拾行囊准备下山,四老心急回去养伤,要不是顾忌这里靠近魔教总坛,都恨不得就地疗养。
那边少林寺空智道:“李少侠武功盖世,今日之后势必名扬天下,若有闲暇亦可来少室山谈玄论武,我等必定大开山门,今日便就此别过了。”
宋远桥也开口道:“武当派亦是欢迎李少侠前来做客,就此别过。”大恩不言谢,五侠受了李志常留手之恩,自当倾力相报,却又不在口舌之间了。
灭绝师太自忖其余五派散去后,她峨嵋一派难成大事,但技不如人,她对李志常也难以仇恨,只得仰天长叹率众弟子而归,只有丁敏君颇为得意,这次周芷若栽在西域,她这眼中她继承掌门之位最大的对手就此出去,将来峨眉派还不是他囊中之物。
李志常见到灭绝师太离开,身子一动,几个起落间,便追上前去,拦住灭绝师太。
灭绝师太木然道:“怎么李少侠仗着神功绝艺,就想把老尼一行留在这里么。”
李志常笑道:“在下并非此意,只是那日贵派周姑娘被明教青翼蝠王掳去,我又给她从青翼蝠王手中救下来了。”
灭绝师太之前便有所察觉前方不止青韦一笑一人,她当时只当是韦一笑同伙,没想到那人便是李志常。她听到周芷若被李志常救了,心下颇有几分激动,出声问道:“敢问李少侠我那徒儿如今何在?”
李志常叹了一口气道:“周姑娘被救出后,应该又被我一个对头抓了去,对方倒不是明教之人。”
灭绝师太冷然道:“对方究竟何人?”
李志常按剑悠悠道:“应该是朝廷的显贵,具体身份我就不知道了,不过在下定然能救出周姑娘,师太不用着急。”
灭绝师太道:“既然知道劣徒尚在人间,就不劳尊驾费心了。”说罢灭绝师太从李志常身旁走过,只有丁敏君听到两人对话后,心中暗骂不已。
李志常也不置气,转身过去华山派,对着二老说道:“你们准备怎么处置鲜于通。”
矮老者道:“你放心,这小子我一定不会让他好过,那个我们华山派武学出自全真教其实也没什么遮掩的,只因为当时‘广宁子’郝真人在华山隐居时对我们俩师祖特意吩咐,不要暴露华山武学来历,朝廷又和你们全真教势如水火,因此我们这些年便一直用的华山派的名号。”
李志常道:“你们华山派能有今日规模,自当是得了我全真心法的缘故,我全真教上乘心法,从来不立文字,口口相传,看来这确实是郝真人应许了的,时过境迁,风流云散,哪有不灭的教派,我也不计较这么多了。”
矮老者道:“李少侠是全真教传人,说起来和我们同出一源,可愿意当我华山掌门?”李志常神功盖世,人品也比鲜于通好,性格看起来也挺洒脱的,他说这话一来是试探李志常对华山基业是否有觊觎的心思,二来其中也有一份真心实意。华山派如今年轻一辈人才凋零,不然也轮不到鲜于通来做掌门了,若是李志常肯答应做华山掌门,他们华山派至少又可以兴盛五十年。李志常又如此年轻,只要调教出几个有他三四分本事的弟子,说不得今日的华山派就是下一个武当派。
李志常淡淡道:“这倒不必了,你们得了我派真传。不愁他日不能大兴,只是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对你们是福是祸又不可知了。”
两边叙了一会话,矮老者越来越是瞧得起李志常,可惜李志常确实无意于华山掌门之位,矮老者悻悻而归。自此之后,矮老者为华山立下七大根本戒律——‘首戒欺师灭祖,不敬尊长;二戒恃强欺弱,擅伤无辜;三戒奸淫好色,调戏妇女;四戒同门嫉妒,自相残杀;五戒见利忘义,偷窃财物;六戒骄傲自大,得罪同道;七戒滥交匪类,勾结妖邪。’忽忽几十年过去,华山派由于戒律森严,引得不少美誉,由于名声好,收了不少佳徒,不到百年间就兴旺起来,门派高手众多,有一段时间声势居然盖过了少林武当,其后果然应了李志常那句‘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先是遭逢大难,后是门内祸起萧墙,几乎灭派,其后虽出了几个不世出的绝代高手,终难现昔日鼎盛,那又是许多年后的故事了。
周一求推荐票
新的一周新的开始,继续求推荐票,马上月末了,大家有没投的月票也给我吧,拜谢了
第三十二章我是来当明教教主的
(感谢军事神话的588赏,感谢做人留一线啊、YangZhiGang的打赏)
待得六大派众人离开之后,锐金旗掌旗使庄铮、洪水旗掌旗使唐洋和烈火旗掌旗使辛然三人相视一眼,率着三旗旗众纷纷跪在地上,高呼道:“拜谢李恩公活命之恩。”
这时候寒夜欲消,天降破晓,远际地平线处红霞欲染,映出李志常长长的影子,他叹息一声,只见他身形一幻,化作一道轻烟,落入三旗旗众之中,三旗当中其中不少人因和五派交手,断手断脚,而李志常步入三旗旗众之中,一一替他们接续断骨,让伤情不复加剧。庄铮等人见到李志常居然还肯亲自救治他们手下这些伤兵,接骨手法迅疾而纯熟,不在昔年蝶谷医仙胡青牛之下,不由得万分感慨,这位大侠和他们明教到底是何关系,敢于冒着奇险为他们败退中原六大派。而且李志常昨夜战退六大派高手后,势必名声大噪,还愿意屈尊给他们五行旗这些下贱的汉子疗伤,此举叫他们这些人好生感动。
同时庄铮想到杨逍枯坐光明顶十数年毫无建树,他们五行旗这些年东奔西走到处起义,始终力量势单力薄,即使偶有成事也迅速被元廷剿灭,全在于教中人心不齐,一时间千头万绪,面露愁容。
不到半个时辰,李志常给三旗中断手断脚的人,结好伤骨,三旗之人,感激涕零。难以言表。
这时候锐金旗掌旗副使吴劲草最是知恩重义。粗哑的嗓子道:“兄弟们。恩公大恩大德,我们当如何报答?”
先是锐金旗教众道:“愿效死力,愿效死力愿效死力!”他们呼喝起来,其余两旗也跟上呼喝,一时间群山震响。
李志常站在三旗旗众中间,按剑长啸道:“诸位,且听我一言。”
他连败六大派高手,其间种种事迹都落入三旗之人眼中。在他们心中李志常已然神功盖世,犹若天人,昔年阳顶天教主如何英雄盖世他们并不知晓,可李志常神威凛凛,他们可是亲眼目睹,是以李志常一说话,这些人便安静下,静待李志常出言。
李志常道:“贫道本名李志常,道号‘真常子’,出身来历便是昔年全真教。我教派在元廷之下,风流云散。大丈夫生于天地间,自当纵横风云、快意恩仇,我虽一心成仙了道,终不能脱俗,我知晓你们明教旨在驱除鞑虏,跟我便是志同道合,如今你们光明顶上内乱不止,我也有心助你们统一识见,重整明教,诸位可愿意相信我的诚意。”
烈火旗掌旗使辛然道:“明尊在上,李恩公有大恩于我五行旗,我等自不怀疑李恩公的好意,若是李恩公不嫌弃,可以加入我教,我等愿奉你号令,一同驱除胡虏,光复汉人天下。”
李志常长声道:“固所愿尔。”
三旗之人见得李志常这等武功盖世的大豪杰,愿意加入明教,心中欢喜难以自禁,他们五行旗有李志常撑腰,便再不用顾忌杨逍脸色,大伙商量一日,经过修整,便决心一起再上光明顶,召集回巨木旗和洪水旗。他们五行旗同进同退,誓同生死,只消说得李志常对他们的恩情,其他两旗绝无二话。大敌当前之时,杨逍兀自和五散人、天鹰教争权夺利,早就让他们三旗心灰意冷,李志常侠情盖世,为人不计小节,对于他们五行旗这些小人物犹能平等视之,亲自给他们疗伤,他们个个心中服气。
他们一行人过了一线峡,往光明顶奔去,遥首所见冰天雪地,西面坡上,白雪之上有两个穿黑衣服的尸体,旁边树枝上挂着两个穿着明教服饰的尸体。
他们走到近处,洪水旗掌旗使唐洋惊对着地上尸体道:“李道长这是天鹰教的人。”庄铮身子一纵,将挂在树枝上的两具尸体抱下来悲痛道:“是巨木旗的兄弟。”
辛然道:“他爷爷的。”天鹰教我和五行旗势同水火,这些年来也不知道交手多少次,彼此知根知底,自然瞧得出巨木旗两位却是死在天鹰教的教徒手上。
李志常叹了一口气道:“大家加快脚步,去看看光明顶山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他们一行人加快速度,奔上山顶,穿过大门,又过了两处厅堂,只见到好大一片空地,东西两首两处人马,衣服一黑一白,各自分明。东首人数较少穿的是明教服饰,西首人数众多,却是天鹰教的教众。
东首人马看见了李志常他们,有人道:“是锐金旗庄大哥他们来了。”庄铮在五行旗中威名素著,其余五行旗中大都认识他。
庄铮对着其中一个人道:“赵兄弟现在是什么情况?”
那个姓赵的五行旗众道:“庄大哥,颜旗使和闻旗使他们在大厅里面和五散人还有天鹰教的议定教主,你也赶快进去吧,这都一天一夜了,还没有结果。”
庄铮暗自想到若不是李志常出手折服了六大派,让他们离开西域,这时候六大派早打上山来了,你们还能在此刻争夺教主之位,心中愈发鄙夷杨逍等人。
庄铮道:“李道长我们且进去瞧瞧。”
天鹰教中有一个出来拦到:“你们五行旗掌旗使自然有资格进去,这小子是谁?”
庄铮道:“这位道长是我们五行旗的救命恩人,前天夜里他一人独斗六大派掌门,将他们全部折服,从一线峡退走,我们三旗这才得以保全,如今我们三旗个个尊他号令,他怎么没有资格进去。”
来人悚然一惊,狂笑道:“你在跟我开玩笑,谅这小子才多大,居然能折服六大派掌门人。”
李志常微笑道:“阁下认为我没这本事么。”
那人惊骇欲绝,李志常说话间就已经按住了他肩膀,而他连对方何时动的都看不清,此等身法要取他性命岂不是易如反掌。
等他回过神来,李志常和庄铮三人已经往大厅而去了,他浑身冒出冷汗,想到刚才还好没有出言不逊,不然那人要取他性命,岂不是易如反掌。
四人走到门外,只听到一个苍老雄浑的声音道:“我说这个主意如何,如今六大派已经到了光明顶下,我们再拿不定主意,不知道何时他们就要打上来了。”
李志常只听到周颠的声音道:“这小子是你外孙,他当了教主跟你当了教主有什么区别,不干不干。”
那苍老声音道:“阳教主遗命由金毛狮王谢逊暂代教主一职,我外孙是谢逊的义子,他如今又练成了乾坤大挪移,有什么当不得的。”
李志常听见张无忌声音道:“外公我太师父有命不许我加入明教,这阳教主的遗命我带到了,至于六大派围功光明顶这事情,我一定想办法化解。”
李志常步入大厅悠然道:“六大派围攻光明顶之事已经被在下化解了,诸位也不必着急,这明教教主之位便是再争个十天半月也不打紧。”
他进得大厅,只见到五散人、青翼蝠王还有一个粗布长衫的白衣中年人以及一个须眉皆白的老人,角落便还有两个不知名的人物。而老人身边正是多日未见的张无忌,李志常再看着张无忌悚然一惊,只见他眼神之中透着一股晶润,分明是内功修为大成的征兆,他生平所见除却自己之外,便只有那个在天龙世界未曾一面的无名僧人到了此境界。
李志常实是想不通这小子在这短短十多天究竟得了何等奇遇,方能神功大成。他知晓张无忌练了九阳神功,可在此之前,他那九阳神功却也未曾真的练到了龙虎相济的地步。如今张无忌这样子分明是神功大成,破了生死玄关,从内力修为来说,和自己站到了一样的高度。
张无忌见到李志常欣喜道:“李大哥你也来光明顶了?”
李志常微笑道:“好久不见。”
这时候那个书生打扮的中年男子道:“你又是谁?”
同时发出如此疑问的自然还有张无忌的外公白眉鹰王,中年男子便是如今的光明左使杨逍,他们两人武功都是当世一流高手,比之韦一笑五散人武功都要高上一筹,六大派掌门人中也未必有人比他俩武功更高,可是直到李志常步入大厅之前都没有发现他的脚步声。
他们自然听到了庄铮三人的脚步声,他们三个足音杨逍和白眉鹰王都知晓,而且三人地位虽只在五散人之下,武功却差远了,他们两个对于庄铮几人进来并不以为意。没想到三人之中还有第四个人,这人行动间居然毫无声息,瞒过了他们两个的感应,怎么不叫二人惊骇欲绝。
但两人都是一代武学宗匠,心中惊涛骇浪,面上丝毫不显,静待来人回话。白眉鹰王见得外孙认识这年轻人,心中微微安定,来者至少不是明教大敌。
李志常轻轻叹息道:“贫道终南山道士李志常,今日是来做明教教主的,你们有人要反对么?”
第三十三章谁当教主
(感谢曲尽源和军事神话的500赏)
李志常先前说六大派围攻光明顶之事被他化解了,让他们可以放宽心争夺教主之位,即使五散人等人深知他本事不凡,也只是半信半疑,他突然又说要来当明教教主,落在五散人耳中也犹如晴天霹雳。
庄铮几人在这时候已经给巨木旗掌旗使闻苍松和厚土旗掌旗使颜垣说了大概,五行旗同进同退自不再提,庄铮道:“李道长做教主我们五行旗心服口服,至今往后我们五行旗只奉李教主一人之命,即便是你们选出了其他教主,我们也是不认的。”
杨逍怒道:“庄铮你们五行旗搞什么鬼?”五行旗虽然向来不大听他这光明左使的话,不过大体上还是和他一路的,没想到他们居然这时候背弃了他。
庄铮淡淡道:“我们只想驱除鞑虏,还我汉人河山,你们争教主之位争了多少年了,这些年彭和尚还有我们五行旗哪个不是在外面浴血和朝廷作对,那时候你杨逍除了和峨眉派作对还有枯坐光明顶还干了其他什么事么,六大派围攻光明顶,当真便没有你的缘故?”
杨逍冷笑道:“所以你们宁愿让一个外人当教主?”
韦一笑这时候嘿嘿一声,忽然道:“李公子是我的救命恩人,替我去除了寒毒。他当教主,我别无二话。”
杨逍听到韦一笑说话,心中又是一惊,没想到这未曾蒙面的年轻人不知何时连韦一笑都收服了。这人得了韦一笑和五行旗支持。势力便足以和天鹰教抗衡。反倒是他本身想借助五行旗和天鹰教的积累仇怨压倒白眉鹰王殷天正的算盘落空。至于张无忌武功虽然深不可测。又是殷天正的外孙,因为他女儿杨不悔和他当年救命之恩的缘故,反而倒不足畏惧。只是如此一来,失却了五行旗的帮助,他角逐教主之位更加渺茫。他是光明左使,明教之中除了教主,便是他和光明右使范遥地位最高,范遥不知所踪后。他便一直自诩为教主的不二人选。
杨逍向说不得问道:“说不得大师你意下如何?”
说不得沉吟道:“教主之位本是你们谁要当我等都不反对,只要愿意驱除鞑虏,复我河山,我五散人别无二话。”
彭莹玉道:“杨逍你要做教主第一大难题就是要化解和峨眉派的恩怨,我们明教纵然统一号令,若不能号召天下豪杰一起反元,始终难成大事。”
冷面先生道:“对。”他极少说话,但一说话,便对五散人的意见几乎一锤定音。
杨逍冷笑道:“你们就算对六大派委曲求全,人家也未必领你们的情。”
他复又对白眉鹰王道:“鹰王你又是什么意思。别说你被这小子收服了。”
殷天正道:“我可不认识这位公子,你们五散人和五行旗愿意谁当教主就谁当。反正我天鹰教早就脱离了明教,现在唯一要弄清楚的便是六大派是否已然离开。”他对于之前说要张无忌当教主的事,现在只字不提,五行旗和五散人还有青翼蝠王显然倾向于新来的小子,他纵然手握阳教主遗命,这些人个个桀骜不驯,怎么会买账,其实他心里颇为叹息,他这位外孙分明都练成乾坤大挪移的功夫,若是肯出手助他,五散人、杨逍和青翼蝠王加起来也不是他对手。可惜张无忌父母死后是跟在张三丰身边,他们祖孙相聚不过两三天的功夫,张无忌怎么都不肯听从他的话。
庄铮道:“六大派已然离开西域,相信不日后你们就会知道我们明教李教主一人败尽六大派高手的事迹。”他此刻颇为刚硬,是决意要逼迫杨逍在今日作出决定,明教群龙无首,终是一盘散沙,教主之位其实未必就有多大权力,但有了教主之后,便有了主心骨,教内纷争至少可以在表面上平息下来。
殷天正和杨逍纵使再不信,但是谅庄铮也不敢在此事上和他们撒谎,看来这人武功当真便是深不可测了。他们暗自忌惮,但心中也不免觉得六大派掌门也太过脓包。
周颠道:“杨逍你不是想当教主么,我老周说句公道话,今天在场谁要当教主,武功一定要服众,大家高高兴兴比一场,输了也不怨。”
杨逍忽地一笑,淡淡道:“谁都知道要当本教教主一定得练成本教镇教神功乾坤大挪移,刚才你们也看到了这位金毛狮王的义子,张无忌小兄弟乾坤大挪移可远比我这只练到第二层粗浅武功的要高出许多,他既然是白眉鹰王的外孙,又是金毛狮王的义子,和我明教干系不浅,我愿意支持张兄弟当教主。”他这是以退为进,借力打力。
五散人对于他这话倒是无话可说,李志常虽救了青翼蝠王,可是和明教关系的确也不如张无忌来得亲近。何况张无忌是张三丰的徒孙,对于拉拢正派,定有奇效,一时间五散人中除了周颠这不怕事大的,其余人心中有些动摇。
张无忌面色一涨道:“杨先生当明教教主我是万万不能的,我也觉得李大哥才适合当你们明教教主一定能驱除胡虏。”
杨逍却是向殷天正问道:“不知道鹰王意下如何。”张无忌性子偏软,杨逍是个绝顶聪明的人,如何看不出来,相比让不知来历的李志常当教主,他情愿张无忌当教主。今日五散人、五行旗掌旗使、紫白青金四大法王来了两个,自从三十年前阳顶天消失后,明教从没有今日这般高层齐聚,选出教主之事在他们心中自然刻不容缓。杨晓心高气傲,明教除了阳顶天便只有范遥能让他高看一眼,要让他甘心在其余诸人之下,他是万不甘心的。
殷天正心下也是犯难,他明知道杨逍画了这个馅饼给他,他也不由得怦然心动,有杨逍这个光明左使支持,张无忌当教主的可能性并不逊色于李志常。毕竟五散人旨在阻止明教四分五裂,倒不是真的全心全意倒向李志常这一边。
韦一笑固然受了李志常大恩,但他为人颇识大体,若是他们这一方占据了优势,韦一笑也不至于和他们拔刀相向,唯一可顾虑的便是五行旗。五行旗人多势众,可天鹰教人马也不少,而且天鹰教这边高手远多于五行旗,说起来张无忌在他支持下当教主的希望大了不少。他年事已高,自己又创立了天鹰教,对于明教教主的心思并不是那么强烈,可是若是他爱女的幼子当了明教教主,也算了了他的心结,九泉之下再无遗憾。
殷天正沉吟不决,大厅众人都瞧着他,明教能不能再次一统,此时全看他一言而定。张无忌心想:外公想让我当明教教主,这怎么可能,若是我今日入了明教,如何再回武当山面对太师父。他在雪地养伤那段时间和李志常谈天论地,李志常胸罗万象,谈论内容上到天文下到地理,诸子百家都有深刻的见识,实在是张无忌此生除开他太师父张三丰外让他最为尊敬的人,因此性格中有些怯懦的部分已然淡去不少。
他下定决心,不能受他外公这至亲长辈摆布,出声道:“诸位李志常大哥确实更适合做明教教主,我把阳教主的书信带给了大家,对于阳教主的遗命已然完成,我离开武当山多年,不日便要回武当山,大家就此别过吧。”他性格本就拖泥带水,自己也知晓这一点,决意干脆眼不见为净,早点离开光明顶。
殷天正道:“无忌你这就要走,你不想当教主外公也不逼你,你回武当山也不急于一时,多陪陪你外公吧。”他人年纪一大,对于名利早没有那么看重,张无忌容貌类似母亲,他见到他就仿佛看到爱女当年,一时间亲情占了上风,便说出这话来。
张无忌听到殷天正情真意切的挽留,见到他白眉慈目,孺慕之情油然而生,心道:罢了,便陪外公一段时间,再回去见太师父。
李志常这时候才悠悠道:“杨左使不是说练成乾坤大挪移就能当明教教主么,恰巧这门武功我也会,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