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浪迹在武侠世界的道士-第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需要一口真气不泄,对方如何攻击,都如同‘清风拂山岗,明月照大江’对自己却丝毫无损。
但论身份李志常还要高过灭绝师太这老尼一辈,如何肯受灭绝这一掌。若是灭绝师太武功真到了‘神而明之’的境界,那以他李志常如今的境地要轻描淡写破解这一掌实非易事,不过灭绝师太武功虽登堂入室,也仅此而已。
以他的武功,霎时间已经想到七八种法子,破解灭绝师太这门绝学。武功没有破绽,人却有破绽,李志常右杖撑地,作为支撑,抛开左手上的木杖,掌影重重快速绝伦。
身子一飘一闪,和灭绝师太身子错开,日光之下,李志常白衫飘飘,顺手接过从天落下的木杖,微微一笑。
于这电光火石间,谁也没瞧清楚,两人交手的究竟。
但见李志常面露微笑,灭绝师太脸上寒霜更甚,便是日光也化解不开。灭绝师太脚下土地寸寸而裂,原来刚才她肩头挨了李志常一掌,对方掌力奇劲,灭绝师太自发运起峨眉派神功将李志常的掌力尽数卸到地上。
她冷着脸,知道对方单掌法而论,未必见得比四象掌高明,可是对方功力可比自己高出不止一筹,只一个出手之快,便远非自己所能及。她生平不知道经过多少恶战,但论出手之快,从没见过一人能胜过李志常。若是刚才李志常用的不是掌,而是剑,她未必还留得性命在。同时他也知道对方那掌实未竞全功,不然她内力深厚,也决然化解不开。
灭绝师太叹息道:“阁下功力高绝,身法精奇,远胜于我。”
丁敏君恨恨道:“兀那小子我师父看在你身体残疾,才手下留情,你别得意忘形。”
灭绝师太高声道:“胜负之数,已见分晓,难道我峨眉派的名声是自己封的么?”然后灭绝师太向李志常说道:“刚才我本来准备对你下重手,没想到阁下居然手下留情。”说话间,灭绝师太往自己身上一掌拍去,一口鲜血喷出,厉声道:“我峨眉派虽然是女子建派,但也不是任由人可怜之辈,这一掌还给你。”她自己这一掌,竟然毫不留情,一句说出后,居然晕倒在地,峨眉派众人个个没料到灭绝师太居然会如此刚烈,一时间愣在当场。
李志常本来对这灭绝师太并无好感,只是他近日来杀心变淡,故而没有用重手。哪知道对方性子如此刚强,当众自愧不如,自击一掌,不领他这份情,这份胸襟气度,难怪能让峨眉派这一女子门派,屹立在江湖之中,名声不坠。
其实李志常刚才留手的缘故是因为,他就想到了黄蓉资质虽高,但未必能创出这门掌法,看来还是黄药师的手笔了。他昔年华山论剑,凭着年轻气盛,气血充足,硬生生熬过了黄药师的奇门五转掌力,胜过黄药师一筹。这门掌法,比之当日黄药师用出的奇门五转,自然要厉害不少,仿佛时隔多年,黄药师再度向他讨教。他若是依仗内力深厚,强行破去这门掌法又有什么值得称赞的。
故而掌力只是点到为止,并没有用出全力,只教灭绝师太知道自己的厉害而已。
想到黄药师天资横溢,此刻却恐怕早已埋于黄土,李志常也不免凄然,故人凋零至此,世事变幻,桑田沧海,他又如何能淡然处之,此种心情,便非外人得知了。
原来周芷若见到李志常对灭绝师太手下留情,心道:师父如此对他,他又为何手下留情,师姐伤他被他折断手骨,他自然不是好脾气。想到这里,周芷若心知李志常第一次相遇并没有伤她,第二次更在她危难时刻救了她一命。这次灭绝师太明明想对他用重手,可是李志常占得上风,却不伤人。几番事情联想起来,周芷若忽然升起一个念头,难道他是喜欢我的,不觉得红晕生脸。不过她这番小女儿心思,此时并无外人得见,只有张无忌不时地注意着她,方才发现。张无忌只道自己偷偷瞧周芷若给她发现,导致对方羞怒,不免暗自惭愧。及至周芷若见到灭绝师太自拍一掌,脸色由红晕变得煞白,心下却担忧起了师父。
正当峨眉派诸人彷徨的时候,这时候李志常身形一飘一闪来到周芷若面前,隔空朝她身上虚点数下,周芷若才解开穴道。李志常低声道:“你师父受了内伤,你快拿九花玉露丸给她服下吧。”
周芷若得李志常解开穴道,复又行动,她以为李志常是喜欢她的,所以击败灭绝师太后,又过来他面前,说不定是想要强行带走她,可是师父既然因他而伤,自己又如何能够随他离去。一时间胡思乱想,自己该当如何严词拒绝。
哪里知道李志常却是让她把峨眉派伤药九花玉露丸拿给灭绝师太,心下又是松口气,又有点怅然所失。最后暗骂自己鬼迷心窍,师父伤势不知深浅,自己还能想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至于李志常如何知晓峨眉派的疗伤圣药——九花玉露丸,这一点她却无从细想。
周芷若慌忙上前,拿出九花玉露丸给灭绝师太服用。灭绝师太悠悠醒转,她内功深厚,一掌虽然伤了自己,晕倒过去,乃是由于伤后,强行说话,一口真气没缓过来,这才晕倒。
服下九花玉露丸后,她神功运转,伤势已经好了三分。
灭绝师太醒来,见到李志常还在不远处,说道:“阁下既然胜过老尼,想来就来想去就去,还留在这里做什么?”
李志常武功越高,她越是担忧周芷若着了李志常的道。
李志常悠悠叹息道:“师太似乎对我有成见,可是我之前既没有见过师太,师太也不知道我的师门来历到底和峨眉是否有仇,以师太的胸襟气度,还不至于会因为你徒儿的事情,强行和我作对,还请师太告清其中缘由,以解我心中疑惑。”
灭绝师太在周芷若搀扶下,起过身来,说道:“阁下何必多问,只当老尼凶蛮霸道便是了。”
李志常淡淡道:“其实我与贵派说不定还有些渊源,师太也不必太过恶我。”
灭绝师太奇道:“哦,不知道阁下出身到底是哪里?”她心想难不成这人来历真和我峨眉大有干系。
李志常悠悠吟道:“终南玄境山外山,道法自然有洞天。只问真君何处有,不向江湖寻剑仙。”
第十三章前尘往事如云烟
(感谢YangZhiGang、书友150320190305936的打赏,同时感谢为书而狂之人的588赏,大家周末愉快)
悠扬婉转的道歌在这片地方回荡,有一股在红尘中洒脱的味道。
灭绝师太听了道歌后,反而惊疑不定道:“你是全真教的?”
李志常见灭绝师太听他说出诗号后的神色,又惊又奇道:“难道全真教还有什么忌讳。”
灭绝师太道:“你当真不知道?看来也不知道从哪里听说了全真教三个字,用来冒充身份吧,劝你一句,用什么身份,也不要用全真教的身份。”
李志常疑道:“难道全真教在这世上还有什么忌讳?”
灭绝师太淡淡道:“看来你当真不知道,鞑子朝廷还未曾改国号为‘大元’的时候,便一直跟全真教有不共戴天之仇,虽然鞑子不能完全控制江湖,可是朝廷势力何其庞大,只对付全真教一派,自然是绰绰有余,这么多年来的追杀,全真教的人早就死绝了。”其实江湖这些年一直有传闻华山得了全真教郝大通的道统,方能在短短数十年间跃居为天下六大派之一。可是华山派从不打全真教的旗号,也不承认这事,近年来朝廷对江湖控制力愈加弱小,没有确凿证据下,怕无辜迁怒,引起江湖人人自危。便没有捕风捉影去歼灭华山派,以免让这天下更加动荡不安。
武当派张三丰倒是少年时据传见过全真教长春真人一面,可是少林寺一直宣称张三丰乃是少林叛徒。而且张三丰更是古往今来不世出的大宗师。元蒙虽然视他为心腹大患。但也奈何不了这些年朝廷放任武当派壮大,也是为了牵制张三丰。张三丰既然有武当派这个牵挂,当然不敢作荆轲行刺之举,何况元帝帝位更替之快,古今罕见,刺杀元帝,对反元大业帮助并不太大。
李志常心中一震,喃喃道:“死绝了?”他知道灭绝师太的身份自然不会在这种事情上面隐瞒他。对方说死绝了,就算没有死绝,全真教也必定衰落的不成话。
张无忌这些天见到李志常连双腿断折,都淡然处之,平时和他谈论世事,也是生死不萦于怀,为何听到‘全真教死绝了’,会露出这番茫然失措的样子。周芷若见到李志常这样子,也蓦然心中发紧。
不过李志常失神也只是刹那,他恭恭敬敬一礼道:“在下还有些问题想询问一下师太。”
峨眉派确实和全真教颇有渊源。灭绝师太见到李志常的茫然失措也不像是伪装的样子,心下有些奇怪。难道李志常是哪个全真教弟子。隐姓埋名教导出的传人,如今才出山。她隐隐约约知道当年全真教是天下第一大教,师父也偶尔说过她峨眉九阳功固然厉害至极,可是论到功力精纯还是首推少林派和全真教的内功。不过元蒙朝廷既然封杀全真教,关于全真教的威风事迹便知道的越来越少,流传下来的也只是被神化了的王重阳,和在民间颇有声望的全真七子的一些故事。
灭绝师太也只是从她师父只言片语中,了解到了这昔日号称天下第一大教的一些厉害。
灭绝师太回道:“说吧。”她适才和李志常为敌,自是为了门派传承,不过李志常年纪不大,便有如此成就,对方武功也没邪魅之气,的确不是明教之人,因此她也有几分惜才之念。她此生目的一是光大峨眉,而是除魔卫道,三便是立志反元。虽然才情不足,可是志向远大,也有容人之量。
李志常问道:“师太可知道全真教长春真人丘处机的事迹?可知道他门下大弟子是谁?”
灭绝师太道:“长春真人据传晚年坐化于武当山,至于他门下有什么弟子,却是无从得知。这世上若是有谁能知道这些事情,恐怕你也只有上武当山去问张真人了。”江湖上都传闻张三丰得了全真教长春真人的正宗传承,方能自此之后,在五十岁时,成为古今罕见的大宗师。张三丰号称天下第一,武林泰山北斗,可是自从他五十岁后便再没有出过手,当年与他对敌的人,早就老的老,死的死,张三丰武功究竟高到何种地步,世上也无人知晓。
李志常早料到如此,难怪他说出姓名后,灭绝师太毫无反应,连灭绝师太都未曾听过他,这江湖上估计也少有人清楚他了。他也奇怪灭绝师太多半是黄蓉的徒子徒孙,为何黄蓉也未曾提起他。
李志常却不知道他当年一时兴起杀了拖雷,当时本不是什么大事,毕竟蒙古后来几年掌权的是窝阔台,他这位拖雷兄弟死后,窝阔台心中并无悲痛之意。可是过了些年,拖雷的两个儿子长大了,蒙哥和忽必烈都是蒙古少有的英杰,蒙哥掌控蒙古权力后,得八思巴之力,南灭大理,远征西亚,降服高丽,天下大半都落入蒙古治下。
他声威既隆,便决心报复李志常,只不过李志常那时失踪许久,蒙哥便把矛头指向全真教。全真教势力全在北方,蒙古施压之下,南宋也斥之为邪道,于是偌大的全真教便在国家机器下支离破碎。
虽然全真教还有一些高手如全真七子等人逃脱追捕,但也不敢打着全真教的名号,典籍和门派根本终南山重阳宫都失去后,几十年后,便了无声息。至于李志常本来在江湖上行走时间就不长,加上蒙古朝廷对李志常的仇恨,知晓他的人愈发的少,到如今这世上也未必有知道他名字的人了。
李志常叹息道:“多谢师太告知。”李志常心中思量,也大概明白了全真教衰落的缘故,多半在于他少年意气杀死拖累的缘故。一饮一啄,皆有因果。可他本不是好想与的人,心想:“你元蒙灭我师门,难道我就不能将你元蒙之鼎革掉?”他知道历史是明太祖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不过历史可能发生偏差,这世上也未必有朱元璋这等大英雄大豪杰了,如果世上没有朱元璋,那便他亲自葬送元蒙朝廷吧。
因此李志常又继续问道:“师太可知当今朝廷开国皇帝是谁?”
周芷若柔声道:“李公子鞑子的开国皇帝是忽必烈,忽必烈称帝之前鞑子号称蒙古帝国,而忽必烈便是继承他兄长蒙哥的汗位,建元称帝。而蒙哥听说是暴毙而亡,可是蒙哥究竟如何死的,至今仍是元廷一大疑云。”
李志常微笑道:“多谢周姑娘了。”
周芷若低声道:“你不用谢我的。”
灭绝师太冷声道:“既然事情都问完了,那你们走吧。”
李志常道:“在下欲往明教光明顶一行,恰好与师太同路。”
灭绝师太道:“你去明教做什么?如果是除魔卫道老尼自然欢迎之至,不然,咱们就此分个死活。”
李志常心道:这老尼姑人不坏,不过就是为人太过刚直,恐怕难以善终。
李志常叹息道:“为何师太如此憎恨这个明教。”
灭绝师太道:“除魔卫道,匡扶正义,哪有那么多为什么!如今我六大派要围剿魔教,劝你最好不要去趟这趟浑水。”
李志常道:“在下自然有其他事情,却是不方便透露,师太因我而受伤,又告知我一些重要事情,我便护送你们一路吧。”他虽然双腿残疾,不过以他之前显露的武功只在灭绝师太之上,绝不在灭绝师太之下,灭绝师太内伤要有一两天才好。心知这一两天的路上若是遇到魔教高手,有李志常护送,却是安全了许多。
可是灭绝师太毫不领情,木然道:“老尼此去,本就没带着生还回中原的心思,或许第一个死的就是我,可是除魔大业薪火相传,只要我这些弟子能将‘除魔卫道’四字牢记在心,灭魔事业便后继有人,生生不息,无穷尽也,并不需要阁下的护卫。”
李志常微笑道:“那好吧,我们告辞了。”既然人家不领情,李志常也没必要赖在这里不走。
黄沙茫茫,大漠孤烟,李志常已经在这大沙漠行了五日,之前张无忌倒不愿意随他离开,而是偷偷吊在峨眉派身后,李志常和阿蛛先行一步。李志常既然知道六大派联手对敌围剿明教,张无忌只怕想跟着峨眉派一直到和武当派汇合。
阿蛛没有可去的地方,因此便跟着李志常一路西行,向光明顶而去。他们没有行李负担,虽然和峨眉派一个方向,却是快了不少。他如今倒是十分想清楚既然之前射雕世界和他现在世界时间是连贯的,那么这个世界的明教是不是他在天龙世界创立的,如果是那当真有趣了。
所以他迫不及待,想要找到明教中人,问问他们的来历。
正行之际,西北方忽地传来隐隐几声兵刃相交和呼叱之声,李志常虽不知晓明教总坛光明顶离这里还有多远,可是估计也不会太远了,这里听到兵器声,不是明教内斗,便是明教和六大派的人交手,前面必定有明教的人,李志常露出一丝笑容。
第十四章武当殷六侠
(感谢YangZhiGang的打赏)
李志常心中了然,低声对阿蛛道:“我们先过去瞧瞧?”
阿蛛脸现复杂的神色道:“是明教的人么?”
李志常道:“多半便是了。”
他拐杖一点,身子一闪一飘,便跨过十余丈,只见到黄沙茫茫中,尘土飞扬。一个中年汉子手持长剑正和三个白袍道人交手。三个白袍道人左袖上各有一朵火焰在上面,给李志常瞧得清清楚楚,定然是明教中人无疑了。
三个白袍道人手持冰刃,武功不弱,可是那个中年汉子武功更见高明,长剑挥动,剑鸣之声铮铮不绝,显然内力不凡。那中年汉子神色煞冷逼人,重重剑影都冒着化不开的寒气一般,杀机炽烈。
李志常看的分明,心想这中年汉子武功不弱,这是要使杀招了,果不其然那中年汉子反身一剑,刷的一声,就要一剑刺中左后方的一名道人胸口。他这一剑来得突然,可是思量已久,道人几乎毫无准备,马上就要丧命于他的利剑之下。
这时候突然有人呼喝道:“罢手吧。”
中年汉子只察觉长剑一颤,剑尖方向偏离了一寸,没能从那道人当胸而过,只刺中了对方肋下。中年汉子心道:不好,魔教妖人又来了一个高手。
同时剩下两名明教道人见到中年汉子一击未见全功,一人狂舞双刀,一人手持单刀。拼了命朝中年汉子攻去。那名被刺中的道人不顾身上鲜血喷射。发疯一般向中年汉子人刀合一扑杀过去。电光火石间。不急中年汉子细想,当务之急仍是除掉眼前这三个道人。
中年汉子剑势更加迅疾,剑身之上呼啸之声大作,青光流转,显然是运足了真力附在长剑之上。竟然要一剑之下击毙三名道人,再退去那不知名的来敌。
中年汉子以一敌三,神威凛凛,兵刃快要交击的时候。一道白影居然不知从何处而来,落在四人之中。中年汉子只察觉到一股牵扯力道,将自身长剑不由自主方向改变,和对方三人的兵器绞到一块去,只听到稀里哗啦的声音,三名道人的刀碎了一地,而中年汉子的长剑居然脱手,插在了他右侧三丈之外。
中年汉子身子急速向后面飘去,差不多退了数丈,身子方才定住。这才看清刚才击落他长剑之人。是一个身穿白衫的年轻人,对方居然撑着两根拐杖。他万难相信,就是这个年轻人在刚才一刹那间震碎三名道人的兵刃同时还震飞他所持长剑。
李志常赞叹道:“阁下好精纯的内力。”他功力之高已经到了入神坐照的地步,可是刚才居然没能一下子震碎对方的长剑,还感到了对方功力精纯至极,只怕到了最高深处未必会逊色他大成的神照功多少。不过上乘武功要练到大成,可不是那么轻易的事情,若非天资绝顶,历经生死磨难,怎么能把一身真气打磨的不泄不漏、至精至纯。
中年汉子开口道:“在下武当派殷梨亭,不知道阁下是谁,为何要阻止在下击杀魔教妖人?”
他没见到李志常身上有火焰标志,而且六大派和魔教仇深似海,若李志常是魔教中人,是不会同时震碎三名明教道人的兵刃的。
李志常道:“贫道李志常,原来是武当派殷六侠当面,难怪有如此功力,武当派武功果不虚传。”
殷梨亭道:“恕在下孤陋寡闻,没有听过李道长的名号,莫非李道长是魔教隐世的高人?”他虽失了长剑,对方也不知敌友,可是仍旧气定神闲,侃侃而谈。
李志常暗赞一声,这武当派的养气功夫倒是不错,这殷梨亭分明和魔教仇深似海,我刚才救下了这三个道人,他还能沉下气来,和我交谈。
李志常缓缓开口道:“我是不是明教中人并不重要,殷六侠出现在此处,看来武当派也在附近了,你们六大派围剿明教,杀的血流成河,这些事情我是管不到的,不过还有事询问这几位道长,却不能让殷六侠当着我面杀他三人。”
殷梨亭冷声道:“李道长是定要袒护这三个妖道了?”
李志常淡淡道:“殷六侠你武功虽高,似乎比贫道还远远不足,何况你已经先斗了一场,你若是硬要和贫道作对,可谓是自取其辱。”
殷梨亭想到:这道人不知是敌是友,可是武功奇高,我若是一味要杀这三个妖道,难免恶了这道人,也罢,魔教妖孽一时间也杀之不尽,不若先和青书侄儿他们汇合。
殷梨亭往前一步,掌风一震,插在黄沙中的长剑跃起落在他手上,他收剑回鞘,说道:“好,在下告辞了。”说罢,拔足往西南方向而去。
这时候李志常才转身对三名道人道:“不知道三位道长乃是明教何人部下?”说话间,李志常伸指数弹,打在手上道人的伤口附近,替他伤口止住了血。
其余两名道人躬身道:“我们都是光明右使的属下,多谢道长搭救。”
李志常沉吟道:“冒昧问一句,你们明教是何时创立,又有何人所创?”
两名道人面面相觑,实是不明白李志常问这个人干什么,江湖中人少有人和明教来往,虽然和明教打打杀杀,也不知道明教具体来历,只知道明教中人,任性邪异,高手如云。
终归是李志常对他们有救命之恩,明教中人恩怨分明,何况李志常问的又不是什么大事情,因此两人中一人仔细斟酌开口道:“本教建立时间悠远,我等身份低微,对于这些并不十分了解,若不是此刻六大派围剿我教总坛,平日里我等还可以带道长上光明顶,教中定有学识渊博的兄弟能够回答道长的问题,不过现在非常时期,我等便不敢擅自做主带道长上光明顶了。”
李志常瞧他们神色也确实不知道明教由来,此刻六大派围攻光明顶,通往光明顶的要道定然戒备重重,他对明教所知甚少,要上光明顶,查清楚明教来龙去脉并非易事,不过对于他来说,这顶多也只是多费一些手脚而已。
全真教如今已然风流云散,若明教真是他一手建立那个明教,六大派实力不小,明教定然死伤惨重,他升起了反元的念头,不论中土武林还是明教中人,都是他可以图纳的势力,两方若是真的死伤惨重,岂不是正中了元蒙的下怀。想到这里,他不禁想到六大派莫非也是元蒙朝廷有意为之。侠以武犯禁,元蒙又是胡虏朝廷统治中原,天下百姓有血性之人尚要揭竿而起,何况习武之人多有血性,江湖和朝廷的冲突必所难免。
到了他这一步,本来家国大义,万事万物早就不该萦怀,不过元蒙既然灭了全真教,此便和他结了因果。他知晓是因为自己杀了拖雷,才有全真教覆灭之灾,他既种因,却让全真教得了恶果。天道之下,若不结了这恶业,于他证道势必大有阻碍。他如今接触到了神秘幽邃的精神境界,自然体会到了神圣仙佛,一举一动,皆有因果。他没有传说中神仙可知过去未来、算计诸天的能力,随手一步,便可巧妙化解世上的牵扯。也只能用快刀斩乱麻的方式,化解他和元蒙结下的恶因,方能让自身念头通达。
同时他也想到了一点,叶孤城明明剑法超然,还要去助南王世子造反,难道也是因为有跟他类似的缘故,此等精神境界不可测知,李志常也难以理清。
神圣仙佛之事,离李志常还太过遥远,终究他是活在当下时空的人,李志常道:“既然如此,那三位便走吧。”他知晓若是执意让三人带自己上光明顶,肯定不现实,不如放三人离去,结个善缘,至少证明他对明教殊无恶意。
三名道人离去后,阿蛛才从远处过来,她低声道:“李志常我不能陪你去光明顶了。”说罢神情低落,转身往远处走去。只见到阿蛛去到一个拄着龙头拐杖的老婆婆身旁,李志常见到对方身形凝定,显然有武功在身,心知这莫非便是阿蛛所说的金花婆婆。
那疑似金花婆婆的老妇人有意无意瞟了李志常一眼,在阿蛛的搀扶下,两人身影逐渐在天际淡去。
李志常心想如今这片地方当真是龙蛇混杂,如今他已经遇到昆仑、峨眉、武当还有明教的四派人物,加上这有些诡异的金花婆婆,这里的事情越来越繁杂了。他之前所遇世界皆能知晓来龙去脉,万事万物皆逃不出掌握,这个世界却是只知晓一部分,还被他改变了不少,行事却没了以往那种称心如意的感觉。
正在此时李志常看到天际有一个黑点,往东南方向而去,他目力所及,见到居然是一个和尚,对方轻功之高当真世所罕见,在黄沙之上疾若闪电,还能不卷起任何尘土。不过李志常神息内敛,对方并没有刻意朝他方向看过来,倒是没有发现李志常,兀自往东南方向急速而去。
第十五章有女心如铁
(感谢姜佑、登峰见我的打赏)
李志常还在犹豫追不追那人,片刻间那人就又奔出里许。天下之大有这样轻功的高手并不多见,在这西域地方出现,多半是明教或者六大派中出类拔萃的人物,李志常心想:这人也不知要去往何处,不若跟上去看看。
等他决意追上前去,那人已经在他数里开外。李志常腿伤未愈,居然不能拉近,只能远远吊着。他虽然以杖代足,但是轻功也不会太弱,居然还不能追上前面那和尚,李志常自是高看他一眼。
李志常屏息敛气,又隔得甚远,那和尚并没有发现他。不过那和尚似乎行为颇为鬼祟,左拐右拐,直待绕了好大一个圈子后,才真正往西南方向而去。
这时候已经明月在天,繁星点缀夜幕,越过几个山包,黄沙慢慢减少,地上的土地渐渐凝实,前面隐隐升起篝火,篝火的火光,映着数十处营帐却是有人驻扎在那里。
这里竟然是一处军营!
李志常没有立即跟上前去,而是看到那和尚进入那处营地后,进入一个特别宽阔的大帐。李志常记住和尚进入的地方后,绕了一个大圈,来到另外一边。这处营地防备十分森严,一共建了八座哨楼,每座哨楼上都有一个弓箭手。借着月光,李志常犹能看见,哨楼上的弓箭手眼神明亮,在黑暗中犹如点点寒星。说明这弓箭手天生目力非凡,李志常要从地上靠近这里面实非易事。
这些人皆穿着正规的兵甲,李志常耳力非凡。隔着好远还能听到有人用叽里咕噜的外族语言交谈。他一向自诩为中华正朔。分外看不起蛮夷。因此从不屑于学习异族语言。里面的人说什么,他自然不清楚。
不过既然是正规军,自然是当今蒙元朝廷的军队,这些军士多半有不少异族人。李志常全盛时期也不敢说能强闯这样的军营,何况现在。不过他胸罗万象,当年他为明教教主的时候,手下桑土公都能用土行之术在地下挖出数百米的地道,这对于他来说更不是什么难事。李志常绕着大营转了一圈。把大营处处营帐地形牢记在心,便将双杖绑在身上,施展土行之术,往那处大帐潜行进去。
大营外紧内松,李志常探听地上动静,找到僻静的地方,冒了出来。他循着记忆,来到和尚进入的大帐,他感应到帐内好几道呼吸,悠远深长。若非是他已然能做到在行动的时候将所有声音消弭,只怕就给里面的人察觉了。
只听到一个中年男子的声音道:“郡主已经醒来了。成师傅请再等一会。”这处营帐不小,还有内帐和外帐之分。
然后一个苍老的声音没有丝毫不耐烦,轻声道:“没事。”
李志常心中也是惊讶:这帐内高手不少,听这对话的意思,这苍老的声音多半便是刚才进去的那个和尚发出的。和尚轻功极为高明,自然武功也不会弱到哪去,这郡主来头不小。而且李志常猜测这名郡主就是那日在镇上客栈见到的那位女扮男装的女公子,因为最先开口的声音正是那日客栈里那个拿剑的老者。
他那日震断对方长剑,可丝毫没有小看对手的意思,对方内力虽及不上他,可也十分深厚。若非他用上了乾坤大挪移的功夫牵引了另外那个秃顶老者的金刚掌力,要想一指之下,弹断对方长剑绝无可能。以李志常的经验判断,这个负剑老者论真实武功,恐怕还在灭绝师太之上。灭绝师太已经是六大派掌门之尊,这人武功居然可以和灭绝相提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