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浪迹在武侠世界的道士-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面前跪着个穿黄衫的年轻女子,她毕恭毕敬道:“启禀少尊主,有姐妹发现三十六洞七十二岛那些贱奴暗自聚集在一处,似乎在密谋反叛。”

那少尊主道:“反叛就反叛吧,只要师父回来了,这些人又能成什么气候。程姐姐你起来说话,你跪着我老不习惯。”她声音清脆,正是曼妙年华,却做了灵鹫宫的少尊主。

年轻女子心中叹了口气:少尊主学武资质很好,就是没什么主见,不知道尊主百年之后,能不能继续压服三十六岛七十二洞那些人。程姓年轻女子乃是天山灵鹫宫钧天部的副首领程青霜,她站起来,仍然恭敬道:“少尊主千万不要叫我符姐姐了,这要是尊主知道,可如何是好。”程青霜知道:童姥为给这位少尊主建立权威,不许她们这些人和她太过亲近,平时更要分清尊卑。程青霜知道少尊主是尊主找到的传人,将来要继承灵鹫宫一切,她颇有分寸,对童姥极为忠心,若是宫中姐妹有对少尊主不太恭敬的,往往都要大声呵斥。

那少尊主低声叹息了一声道:“不知道大家找到师父没有。”

程青霜回道:“九天九部只留下钧天部把守本宫,昊天部向东方恭迎尊主,阳天部向东南方、赤天部向南方、朱天部向西南方、成天部向西方、幽天部向西北方、玄天部向北方、鸾天部向东北方。料定不日就可迎回尊主。”

这时候那少尊主惊喜道:“符姐姐是你回来了么。可是有了师父的消息?”她的童姥洗筋伐髓。加上灵鹫宫灵药众多,练起八荒六合唯我独尊功一日千里。此刻功力已经有了童姥二十多岁时候的水平,是以轻易发现外面回来的人。

外面进来一个穿青色衣衫的年轻女子,正是当年跟随童姥去无量山的符敏仪,她面露笑容道:“少尊主进来功夫愈加深厚,要是尊主回来了,一定高兴得很。”

那少尊主道:“哪里,符姐姐可别这么说。”程青霜见到符敏仪和少尊主如此没有尊卑之分。心中不快。她为人古板,和符敏仪又是另一种作风。

符敏仪道:“有姊妹消息传来,发现尊主留下的暗记,似乎是往嵩山少林方向而去,各部众的姊妹得了消息,都逐渐往少室山逐渐集合。本来我也是要赶去少室山的,途中得了一个重要消息,故而不得不赶回来。”

少尊主道:“什么消息?”

符敏仪道:“我在途中探知那三十六洞七十二岛的奴才们新投靠了一个厉害的人物,他们势力合在一起成立一个‘明教’,这些奴才当中当真有不少好手。恐怕不日就要来攻打我灵鹫宫,如今我们留在宫中的人手不足。还请少尊主决定是撤是留?”

这时候外面急急忙忙进来四女,四女一穿浅红,一穿月白,一穿浅碧,一穿浅黄,同时进门,同时向那少尊主躬身施礼道:“钟姐姐可不好了,山下各处要道都没那群奴才给围住了。”

程青霜呵斥道:“大胆,少尊主名讳,你们也敢直呼。”

四女吐了吐舌头道:“好了,少尊主,我们该怎么办。”

符敏仪叹息道:“没想到这群奴才动作这么迅速,他们人物繁杂,我拟定他们至少还需要五天才能整合,没想到这么快就来了,看来那明教教主果然有些手段。”

程青霜颇有智计,她说道:“不若我们把生死符的镇痒丸全部毁去,然后我们从密道撤走。”对方人多势众她们途战无益,不如撤去和其他诸天部众的姊妹汇合,迎回童姥后到时一切难题自然解开。

少尊主道:“那就这样吧,反正我也好久没下山了,正好大家一起出去透透气。”程青霜暗叹:少尊主如此天真烂漫,对灵鹫宫可不是好事,可是如果要誓死抵抗的话,少尊主有了闪失,灵鹫宫的传承可就断了。

符敏仪对这一点也心中剔透,回来也是这个意思,故而不点破,同意了此举。留守灵鹫宫的部众只有数十人,她们撤得也快。

缥缈峰下,李志常高居首处三十六岛七十二洞分成五行服饰分布在各处。李志常赞叹道:“没想到王姑娘你在兵法上这么有天赋,短短数日间就能把大家整合,即使孙吴在世也不过如此了。”

王语嫣学这兵法谋略本来只是为了帮助慕容复复国,哪知道如今先给李志常建立明教用上了。三十六洞七十二岛这些人本来分散在天涯海角,武功有高有低,但再厉害也只是些无名小派,如今联合起来组成明教,个个精神大涨,心知有此大势力依靠,以后便是遇见了少林丐帮这些大派也不心头发憷。

前方有人回来道:“禀告教主,灵鹫宫把通往山上的铁索桥全部砍断了。”

王语嫣柔声道:“麻烦巨木旗的兄弟们去伐些巨木,待会用来搭桥。”

人群中出来一个铁塔般的大汉,粗声粗气道:“遵命。”他本是铁鳌岛岛主哈大霸,因为力气极大,被分到了巨木旗做旗主。

李志常医术高明,虽然要破去其他人的生死极难,但是配镇压生死符奇痒的药丸却相当容易。他要解决其他人的生死符,只能用北冥神功吸取,他近来要重新洗练身上的神功,生死符一入体内便和那人真气混合,他吸取之后不免又让真气驳杂一点,得不偿失。不如到灵鹫宫后,找到天山六阳掌,到时帮这些人解去生死符。

他知道灵鹫宫密地刻有逍遥派的高深武功,天上六阳掌也在其内,何况想借鉴逍遥派这些高深武功,来帮助自己创出一门天下最强的内功,解决丹田的隐患,这才有了攻打灵鹫宫的举措。

第七十三章入神坐照

缥缈峰绝顶之上,明教诸人跟随在李志常身后。现在他们可是对‘教主’李志常发自心底佩服,若非李志常学究天人,这一路上的机关暗器之下他们也不知道要死伤多少,加上刚才那最后一道天堑,若不是李志常施展神功,他们这些人怎么过得去。

只见前面地下一条青石板铺成的大道,每块青石都是长约八尺,宽约三尺,甚是整齐,要铺成这样的大道,工程浩大之极,似非童姥手下诸女所能。这青石大道约有二里来长,石道尽处,一座巨大的石堡巍然耸立,堡门左右各有一头石雕的猛鹫,高达三丈有余,尖喙巨爪,神骏非凡,堡门半掩,四下里仍是一人也无。

明教教众往常上山都是蒙着面,还是第一次见到灵鹫宫真容,这般浩大的工程,绝非人力所能及,本来他们对童姥畏惧之心稍稍减淡,如此一来又复增加畏惧。

李志常轻声道:“这处建筑起码建在三百年前,绝非童姥建造,真不知道三百年前是何等势力居然能在这绝顶之上建造出此等宫殿,令人叹为观止。”

乌老大这些人听到李志常的解释这才安下心来,心下惭愧:既然决心反抗童姥暴行,就不该心存退意。

灵鹫宫中机关反而很少,这也难怪,毕竟灵鹫宫的人怎么会想到有人能杀上缥缈峰来。众人搜遍整个灵鹫宫都没发现有人,厚土旗桑土公找到一条密道通往山下,他们才恍然大悟。

李志常自密室中找到生死符解法。花了一天功夫解去这些人生死符。更让这些人心生感激。他们本以为李志常说帮他们除去生死符只是说说而已。没想到真的找到解决的办法。此等气度,又远非童姥所能及。各部众受尽灵鹫宫诸女酷刑多年,此刻得到解脱,得知李志常不干预他们私仇后,纷纷下山去报仇雪恨。那神农帮主司空玄当年听李志常假冒的段誉的话没有自杀,忍辱负重此刻终于解决心中大患,心下对当年那位段公子更是十分感激,心下道:这次后一定要找到恩人好好答谢一番。

那些教众下山想了解私仇。便把王语嫣请出来主持大局,居中调度。几路人马和灵鹫宫九天九部战了好些时候,可惜对方高手不少,还有一个少尊主也厉害的紧,好在王语嫣调度有方,两方人马一月下来各有死伤,却不伤筋动骨。一路追追赶赶,恶斗无数、且战且走,都往少室山而去。王语嫣倒是没有出手,因为她只觉得指挥人马有趣。如江湖儿女一般打打杀杀却不是她的兴趣所在。

灵鹫宫石室之内,只见四壁岩石打磨得甚是光滑。石壁上刻满了无数径长尺许的圆圈,每个圈中都刻了各种各样的图形,有的是人像,有的是兽形,有的是残缺不全的文字,更有些只是记号和线条,圆圈旁注着“甲一”、“甲二”、“子一”、“子二”等数字,圆圈之数若不逾千,至少也有八九百个。

这些符号都是十分精深的武功,以李志常如今所学之包罗万象,居然也逃不出这些武学的樊篱,当真让李志常有些惊奇不已。李志常一月下来都在石室中揣摩其中精义,总结一门极厉害的神功出来。这一个月下来只听到石室之中有时风雷之声大作,有时候寂然无声,李志常不饮不食,身形日渐消瘦,精神愈来愈旺盛,他本来神光内敛,但现在在这暗室中居然虚空生电,不需要火把便可看清这暗室中的一切。

李志常真气运行,神行机圆,打出几招武功,看着像石室记载的武功,又有些不同,他越练真气运行越快,威力所致,石室如同发生电闪雷鸣,到最后他整个身子似乎都要离地而起,却总是差了一点意思。

李志常也不着恼知道这是他功力深厚,魔障来袭而产生的幻觉。他一招一式慢慢打出来,真气激荡,动作却越来越慢,但是石室却动静越来越大。最后李志常缓缓站定,吐出一口白气,如一把利剑,打在石壁上,在石壁上留下一道不知深浅的剑孔。刚才那一下李志常功行圆满下自然而然发出的剑气,乃是毕生功力凝聚。

‘入神坐照’是为‘神照’,他终于将诸般武学融会贯通,将一身真气洗练得至精至纯,没有半分杂质。这门神功在他手上,几乎有起死回生的能力,论威力之强足可以当得起天下第一神功。可惜这门神功比之九阴真经、北冥神功还有许多不足之处,那就是这门武功对修行者要求太高。

必须如他这般练武之初就得‘心平气和、没有半分杂念’,只这一点简单要求,天下九成九的习武之人都别想做到。再有就是这门武功若是没有到大成,之前进境极为缓慢,比之全真心法还要慢,而且欲速则不达,须得循序渐进才是。而且这门‘神照功’内容十分深湛,即使武学高手,若非当真天资不凡,要理解起来也十分困难。

更不如‘易筋经’、‘北冥神功’这般可以令人短短岁月便积累一身深厚内力,天下罕逢对手,又不如‘九阴真经’将武学道理讲得透彻,即使资质稍低的人按部就班练上几十年也能成为一代高手。

李志常想到这些,微微苦笑:这门神照功虽然称得上武林中最高深的内功,可是除他之外能不能再有人练成也是未知数。好在这次终于借着‘神照功’奇效,让他脱胎换骨,解决了身上的暗伤,此刻他的状态比之当年还要好上许多,如童姥、李秋水之辈武功高则高矣,但是李志常若要杀她们无非多费手脚。

加上神照功对付内伤极有效用,即使丹田重伤、琵琶骨被穿这些人严重伤势,他也能用‘神照功’治愈。

李志常慢慢走出地道,当他刚出洞口之时,背后一声塌陷,那处石室已然被毁去。他一月来无意之中劲气四溅,早就把这处石室结构摧毁,此番功成出关,石室恰好毁去,只能说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此刻天上疏星淡月,四顾无人,寂寥之意生于李志常心中,可他没有丝毫惆怅。性命之道在他面前已经没有了开始那么神秘,这天地间万事万物,在他眼中只变得更加动人。

第七十四章山门来客

那日虚竹回到山门之后,童姥便不知去向,虚竹这些日子也知道童姥绝非常人,恐怕是潜进了少林寺中偷偷躲避那位李前辈。若是如实禀明,大举搜索下未必就找不出童姥所在,可是虚竹又怕童姥发起凶性害了寺中的同门。

下山这段时间,他就算再是愚笨,也知道自己发生了非同寻常的变化。他本来内力积厚,当世少有人能及,只是拳脚功夫和武学道理不太明白。跟随童姥这位当世最顶尖的高手一段时间,拳脚功夫没有上涨,可是体内积蓄的内力已然懂得使用。

童姥练那八荒六合唯我独尊功主攻手少阳三焦经,男子练这门功夫便是至阳,女子练这门功夫便是至阴,穷极天地妙理,颠倒阴阳,才出现每隔三十年就要返老还童这等奇事。可是返老还童期间修炼时必须吸饮鲜血,不然无法修炼,好在虚竹练成易筋经,其内力阳气之充沛,比之鲜血效果还要好。

得虚竹内力相助,童姥已经不需要饱饮鲜血。童姥本拟这次返老还童前途艰难,正好遇见虚竹才逢凶化吉,嘴上对虚竹恶形恶状,却把生平的武学感悟都教给虚竹。这份答谢不可谓不重,只有虚竹自己懵然不知。

虚竹正在自己禅房胡思乱想,这时候外面有人道:“虚竹师弟,玄澄师叔祖叫你到他那里去。”

虚竹听见来人的声音是和自己一起服侍玄澄的虚名师兄,虚名心好练武,一有空闲便练功不缀。大半服侍玄澄的苦活便留给了虚竹。虚竹不以为意。勤勤恳恳服侍玄澄。从无怨言。虚名本以为虚竹会责怪他,可是虚竹从没有露出半分不满,倒是对虚竹好感倍增。

虚竹跟着虚名到了玄澄所处静室,他刚走到门口,里面一个充沛有力的声音传出来:“虚竹你进来吧,虚名你就不用进来了。”虚名不以为意,他巴不得不听玄澄教诲,趁这时间又去练功。

玄澄是个大约五十来岁的僧人。面色红润,任谁也不相信他已经瘫痪了十多年。玄澄突然站起身来,微笑道:“好孩子,你总算回来了。”

虚竹见到玄澄也是欣喜,快步上前去,跪倒在玄澄身前,开口道:“不知师叔祖找我何事。”

玄澄见他脚下步伐大是玄奥,轻盈飘逸,足不点地,分明是一门极为上乘的轻功。心下生疑道:“虚竹你可是在外面又拜了别的师父。”

虚竹道:“弟子没有另外拜师,只是得了一名前辈指点。”然后他老老实实把这段时间遇到的事情交代清楚。

玄澄惊喜道:“没想到你有此机缘。至于你说潜进寺中那个人,的确是我师父灵门方丈旧识,没想到她老人家还在世上,你能得她指点倒也不错。”

虚竹心中放下一块大石,疑问道:“可是为何那位李施主和童姥前辈都说弟子练成了易筋经,我也稀里糊涂的。”

玄澄不禁莞尔道:“我叫你平日里做的那些动作就是易筋经的基础,现在你已经入门,那些动作就没必要了。”

虚竹又解开心中疑问,他知道易筋经是本寺瑰宝,师叔祖居然把它传给自己,也不知道是何等厚爱。

玄澄似乎瞧出他心中想法,说道:“这合该是你的福缘,我也没想到你居然能练成,寺中七十二绝技虽然杀伐严重,可是将来要成佛成菩萨,又怎么能缺少降魔手段,你且去藏经阁挑几门喜欢的绝技作为护身手段。”说着玄澄交给虚竹一道手谕,凭此手谕,虚竹自可如藏经阁畅通无阻。

藏经阁建在少室山一条溪水之旁,周围树木砍伐殆尽,却是为了防止火灾之故。藏经阁外面防范森严,里面却只有一个扫地老僧打理。

藏经阁第一层藏有无数佛经,第二层才是七十二绝技藏书处,第三层又是一些稀世孤本,不仅仅是佛经了。

虚竹来到第一层,见到无数佛经,好似入了一座宝山,却是忘记了玄澄叫他去找几门七十二绝技习练的事情。本来够资格进入藏经阁的僧人都是在寺中有着尊崇的地位,武学见识非凡,故而进入经阁便直奔着二层而去。

那扫地老僧见到虚竹年纪轻轻,进来时足下落地无声,分明有着一身上乘武功,本以为他又像过去无数次遇到的人一样,直奔着二层而去,哪知道虚竹居然沉迷在一楼的佛经里面,不禁微微颔首,眼中充满惊喜。

日影西斜,虚竹才从佛经中脱离出来,他愕然想到:师叔祖叫我上去取几门绝技,这一时间我哪里知道该选什么武功。便随手选了一门指法和一门掌法,照着练了一会,他内功到了这个地步,这些功夫没有他劲力使不到的地方。

虚竹每日看完佛经,便用剩下的时间去找七十二门绝技练,如此时间又过了许多天,及到那日。

寺内忽听得钟声镗镗大响,连续不断,是召集全寺僧众的讯号。除了每年佛诞、达摩祖师诞辰等几日之外,寺中向来极少召集全体僧众。虚竹急急忙忙来到大雄宝殿,只听钟声三响,诸僧齐宣佛号:“南无释迦如来佛!”方丈玄慈与玄字辈的三位高僧,陪着七位僧人还有一名身着白衣的年轻人,和从后殿缓步而出。殿上僧众一齐躬身行礼。玄慈与那七僧先参拜了殿上佛像,白衣年轻人站在一旁不去参拜,然后分宾主坐下。李志常和一名僧人各自坐在大殿左右首,看来是来客中地位最高的人,虚竹虽和李志常相交一段时间,但还真不知道李志常是何等身份,不过他能坐在首位自然身份非同小可。

他心中纳闷道:李施主怎么也来到少室山上。李志常早就瞧见他,向虚竹微微颔首致意,虚竹知道李志常在问候他,心中有些感动。他容貌丑陋,人也不聪明,寺中上下除了玄澄,几乎没有人重视他。而李志常这么一位似乎大有身份的人,对他一贯态度温和,即使他天性敦厚,也感激李志常的举措。

第七十五章乾坤挪移(求推荐票)

(马上要到三万票了,希望大家把手上还没投出的推荐票偷给我)

玄慈朗声向本寺僧众说道:“这位是五台山清凉寺方丈神山上人,大家参见了。”他指着右首一位约有七十来岁年纪,身形矮小,双目炯炯有神,顾盼之际极具威严的僧人说道。

武林中盛传‘降龙’‘伏虎’两罗汉,今日两人却是初次见面。少林僧人众听到神山上人亲自造访少林寺,大都有些惊奇,不过少林寺僧人极守戒律,一时间大殿居然没有丝毫声响。来访的其他六位高僧心中赞道:少林寺能执掌天下牛耳,这清规戒律功不可没。

玄慈又复依次介绍其余六位高僧,他说道:“这位是开封府大相国寺观心大师,这位是江南普渡寺的道清大师,这位是庐山东林寺觉贤大师,这位是长安净影寺融智大师,这位是五台山清凉寺的神音大师,是神上山人的师弟。”

六僧都是在武林中有名望的僧人,纷纷回礼,一阵寒暄。

玄慈最后道:“这位年轻公子乃是明教教主李志常,同时也是玄悲师弟的救命恩人。”明教和天山灵鹫宫恐怕是近来江湖中最出名的两家势力,这些日子两派之间不知道冲突多少次,更加上两派高手层出不穷,最近打到少室山下,让少林寺一干僧众好生紧张。加上最近西夏一品堂的四大恶人也在少室山附近徘回不定,山下气氛凝重,几乎有一触即发的架势。

众人皆没有想到统领这么大江湖势力的明教教主李志常居然如此年轻。武林传出李志常不下于‘北乔峰。南慕容’看来也不是空穴来风。怪不得少林寺居然让他单独坐在左首处。

李志常轻声道:“我手下那些教众只是和灵鹫宫有些私仇,倒不是真的跟贵派过不去,至于为何要到少室山下聚集,其中原因一言难尽。”原来灵鹫宫那些人先前对于明教还处在劣势,后来九天九部汇集的人越来越多,渐渐明教就落在了下风,若不是王语嫣指挥若定,他们这一群乌合之众早就被杀得大败亏输。

两边人马已经在山下僵持了三天三夜。差点就杀出真火,好在西夏一品堂的人出现,牵制住了灵鹫宫。

李志常到来后问明情况,听了情况,就对他们听之任之。这番和灵鹫宫激斗,倒是明教这些人为了一舒这些年胸中闷气,终归是童姥未死。再之各有顾忌,两方伤者较多,死的人只有少数。其实斗到现在明教诸人已经没了那么大怨气,现在剩下的都是意气之争。灵鹫宫诸女旨在先迎回童姥,只要明教人不主动挑衅。也不会轻举妄动。

神山上人对着李志常抱拳施礼,笑吟吟道:“原来你就是‘神剑’李志常,怎么没见到你佩剑在身。”他作风果然如传言一般颇有江湖气,与玄慈方丈的温文儒雅,一刚一柔正好相反。

李志常道:“我知道这大殿之内没有值得在下出剑的人,便懒得带剑在身上了。”

江湖中盛传李志常一剑杀了丐帮太上长老徐冲霄,徐冲霄辈分极高,是已故的前任帮主‘剑髯’汪剑通之师伯,也是五台山清凉寺方丈神山上人之师兄。故而神山上人自然对李志常十分不满,言语中颇含挑衅的味道。

神山上人神色一震,其实他刚才抱拳之间,却是用出了平生得意的武功心意气混元功,他本拟李志常年纪不大,就算剑术再怎么高明,内力必然不深厚,怎么能受的他的混元气劲。到时候对方抵受不住,要么压垮椅子,要么只有往后退去,反正如此一来出丑是出定了,也算小小惩戒一番。

哪知道他的心意气混元功到了对方那里,竟然如同进了一个无底黑洞一般,一丝波动都没有,当即让神山上人暗自凛然。若是李志常功力深厚跟他对拼,让他受到反击力道那还好说,可是气劲到了对方那边居然毫无反应,若不是神山上人神志清醒,都要怀疑自己是不是功力全失了。

他们这番暗斗只有当事人才清楚,神山上人今天还有别的事情要做,因此打个哈哈道:“果然英雄出少年,老僧年轻时候也像小友这般风趣。”借着哈哈一声掩饰,他又坐下来。只听到咯吱一声,他坐下的椅子七零八碎的散开,若不是他武功太高,迅速反应过来扎了个马步,当真就一屁股坐下去了,非出了大丑不可。

椅子碎开的声音,在安静空旷的大殿上,不亚于一声惊雷,引得众人纷纷向神山上人瞩目,一瞧究竟。

玄慈惊疑道:“神山师兄可是对我少林寺不满么。”

神山上人心怒道:明明是你少林寺拿要坏了的椅子给我坐,怎么又扯到我对少林不满上来。

神山上人冷声道:“我倒要问问是不是玄慈方丈看不起小小的五台山清凉寺,居然如此慢待与贫僧。”

玄慈更加惊愕,仍旧温和道:“这些椅子都是黄梨花木所制,坚固耐用,若非是师兄的心意气混元神功已经登峰造极,怎么能无声无息间将这椅子的关节全部震坏。”

玄慈一指那椅子零件上的断口形状特别,光滑齐整,确实是五台山心意气混元功才能造成的效果。

神山上人看到这断口,几乎也发生错觉,难道他刚才真的无意中发功震碎了这椅子。其他来僧也是大有见识的人,见到这断口确实是清凉寺心意气混元功的效果造成的。

就连神山上人的师弟神音上人也暗中惊叹:“从这断口可以看出,师兄的心意气混元功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可是师兄为何想用这么拙劣的办法来整少林?”他知道师兄向来看不起少林寺,就算想陷害少林,也不该用自己看家武功,用别的门派武功,也可以轻易震碎椅子,还能让人看不出来。

神山上人突然看见李志常对他露出莫名笑意,这才明白不是对方吸收了自己的气劲,而是把它悄无声息的转移到自己坐的椅子下面,不由得对李志常愈发的忌惮。

第七十六章阻你们一个时辰(第四更求推荐票)

(因为之前欠了会咬狗的人书友万币打赏的加更,干脆就今天补上了,拖到现在才补上,真是万分抱歉,最后再次感谢醉眼千峰顶的打赏)

神山上人当然不可能说出真相,只好吞下苦果,露出尴尬的笑容道:“原来如此,可能是贫僧不小心没控制好身上的真气,一时间误会了玄慈师弟你,当真抱歉。”

接下来神山上人借口少林寺无缘无故扣压天竺僧波罗星,两方辩论起来。最后神山上人颠倒黑白,说少林寺扣压天竺友人,实乃破坏两国佛门内部的交好之意,更认为少林寺七十二绝技皆是出于天竺佛国。

那神山上人果然有高深智慧,具有过目不忘的能力,他只把少林寺七十二绝技中的般若掌心法看了一遍,便能默诵,还能用天竺语翻译出来。这等学识,这能记忆力,真是叫李志常都有些惊讶。毕竟他生平遇到的高手众多,可是没有一个人如神山一般,可以过目不忘,在初次观看一门厉害的武功下,就把它翻译成梵语,然后又翻译成中土语言,并把这门武功说的透彻。

这等能力李志常当然也能做到,可是今天神山上人居然有和他一样的能力,这等天资悟性,当真是古今罕见。若非五台山清凉寺的武功比之少林差了许多,恐怕神山上人又是第二个李志常。先前神山上人对李志常暗算,李志常暗暗惩戒了他一番,可是现在又有些惜才之意。

少林寺僧人听来到少林藏经的天竺僧人波罗星的师兄哲罗星得了神山上人相助,把那七十二绝技说成都出自天竺。玄字辈高僧玄生越众而出。喝问道:“哲罗星大师既出此言。那么七十二绝技必然便很精熟,要不我们来过过招。”他这话说出来,笃定哲罗星不可能会七十二绝技任何一门,以此反驳,自然证明他们先前都是妄言,众僧暗喝一声彩。

哲罗星微笑道:“我天竺武功博大精深,有数百门之多,贫僧如何能样样精通。难道大师你就能精通七十二门绝技了么。”

他既然说天竺武功有数百门绝技,那么自可以推脱少林七十二绝技刚好就是他不会的。

这话说出来,少林僧难以回答,自创寺以来七十二绝技最多只有人能练成十三门。如今玄澄武功废去后,玄字辈高僧最多便只精通六门了。

这时候虚竹开口道:“我少林寺自然以佛学为要务,我师伯祖师叔祖们个个都是高僧大德,七十二绝技往往只学数门以作降魔手段。其实七十二绝技要学全又有何难,小僧添为虚字辈弟子,便能粗通这七十二门武功,只是怕耽误修行。并没有深入而已。”

众人向说话的声音看去,只见说话那人只是一个小和尚。排在最末端。

玄生大声呵斥道:“这里都是你的前辈,虚竹你怎么敢如此妄言,赶快退下去。”他却是为了保护虚竹,在场这些人都是江湖名宿,虚竹一个低辈弟子参合进来哪能讨得了好处。

虚竹没有听玄生的呵斥,一步踏出,移形换影,转瞬间来到大殿中间。神山上人等人都是识货之辈,这缩地成寸的功夫,当真是可敬可怖,没想到少林寺一个低辈弟子就有此武功,少林寺中果然藏龙卧虎。

神山上人微笑道:“我瞧这位小友神完气足,不像是妄言。”

李志常突然开口道:“大轮明王亲自驾临少室山,为何在山下又逡巡不前。”

山外一阵清朗的声音道:“原来故人也在此,倒真是小僧来晚了。”两人一问一答隔着一个山头,这份功力直叫在场诸人汗颜。

声音一闭,不顷刻间,大殿门口多出一个宝相庄严的中年僧人。

玄慈等人施礼道:“原来是大轮明王造访,有失远迎,万莫见怪,但不知明王此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