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浪迹在武侠世界的道士-第2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虽然李志常不是第一次见她原身,可是主动在李志常面前变化,总有些不好意思,就像她赶着让李志常把她看光了。

虽然四下无人,耿去病被打发走了后,天地间只有一片素白,清清静静,可总归是令狐害羞的。

青凤不免有些踌躇。

李志常见她神色,便知她的心意。

他阅人无数,青凤又不是个深沉的人,他从她眼色,便知这女儿家的肚肠,分毫不错。

懒洋洋道:“我可不是想占你便宜,而且你的狐身再漂亮,也不及你现在美丽。”

语气中还带几分促狭。

青凤终究不是迟钝的人,知道这位李哥哥不是个妄人,让她这样做,肯定别有深意。

但见得青凤化成一个雪白小狐,一双眼睛,流波生辉。纵然变成了一个狐狸,她的眼神也足以让人又怜又爱。

李志常却没有注目她的眼神,而是落在她尾部,果然奇怪,居然两条雪白的尾巴,在雪地里摇摇曳曳,不仔细点,还分不清楚。

一条尾巴的狐狸到处都是,两条尾巴的狐狸,那就举世难寻了。

长了多条尾巴的狐狸,并不是从没有出现过。最有名的便是九尾狐。古书上有记载“青丘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

意思是:在青丘山,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狐狸却长着九条尾巴,吼叫的声音与婴儿啼哭相似,能吞食人;吃了它的肉就能使人不中妖邪毒气。

青凤肯定没有吃过人,性灵不然也不会这么纯净。

虽然天定万物平等。可是人类智慧最高,魂魄更加强大。青凤若是吃了人,免不了有魂魄的怨气缠绕。

她性灵纯净。简直可以算得上纤尘不染。

南疆十万大山纵横十数万里之遥,这里便是苗疆。

苗疆之南,靠近海边的地方,便是南方最神秘莫测的山脉系列。叫做青丘山。山南阳面盛产玉石,山北阴面多出产青雘。

这两样东西都是练气士极为喜爱的材料,可是却没有人敢来开采,纵然元神高人,飞行绝迹,也要绕过这有千里宽广,灵材无数的青丘山。

只因为青丘山是九尾妖圣的老巢。

一个白色身影屹立在面临西边海岸的高崖上,身影似有似无。身上素白的衣衫,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没有人能够瞧得清楚。

她的肩头立着一只鸟儿,跟斑鸠有点相似,正在鸣叫,不过它鸣叫的声音十分特别,就像妇女在破口大骂一样。

若隐若现的白影,轻轻哼了一声,声音说不出的娇~媚,慵懒地语气,十分无力道:“你吵到我了,再这样我把你烤来吃了。”

这长得像斑鸠的禽鸟随即闭口,生怕这女子说到做到。

她轻轻叹了一口气道:“我能在这人间道的时间不多了,哎,再过些时候,想烤你吃都没有机会哩。”

她轻轻地哼唱道:“绥绥白狐,九尾庞庞。成家成室,我造彼昌。”

歌声轻妙,就像一捧甘美的清泉,任谁听了,都会赞叹不已。

只见她一脸慵懒,抿唇淡笑。可是眉宇间,隐隐有一分淡淡的忧愁,极淡极淡。

“九姨你唱歌哩,可真好听,这是什么歌,我怎么没听过?”一个身着黄衫的少女,步履悠然的走了过来。她的年纪十五六岁,长得既像露水下的荷花,又像雾润下的杏花,嫣然含笑,妩媚动人。

白衣女子翩然转身,眼睛看着黄衫少女,淡淡地叹息道:“你的大丹还差十几年火候就练成了,要是你是九尾该多好。”

黄衫少女浑不在意道:“这些都是命中注定的事情,九姨刚才唱的什么,教教我呗。”

她伸手抱着白衣女的胳膊,还蹭了蹭,道:“九姨真香。”

白衣女一敲她脑门,道:“浑没个正经的。”然后顿了顿才解释,她刚才唱的歌便是涂山歌,典籍记载:“禹年三十未娶。行涂山,恐时暮失嗣,辞曰:‘吾之娶,必有应也。’乃有白狐九尾而造于禹。禹曰:‘白者,吾服也;九尾者,其证也。’于是涂山人歌曰:‘绥绥白狐,九尾庞庞。成于家室,我都攸昌。’于是娶涂山女。”

黄衫少女好奇道:“不是只有咱们青丘才有九尾诞生么,涂山也有九尾?”

白衣女怅然道:“天下当然只有咱们青丘血脉才能诞生九尾,嫁给禹王的这位九尾狐,乃是涂山狐和一个从咱们青丘逃出来的狐生出来的女儿。”

“以前咱们青丘很严厉么,怎么那位先辈还要逃出来。”黄衫少女有些好奇。

“这我就不知道了,左右我就给你说说九尾的事情。”这位被黄衫少女称作‘九姨’的女子便是这一代的九尾妖圣,七大妖圣中最神秘莫测的一位。

黄衫少女高兴道:“好啊,我最喜欢听故事了。”

九尾妖圣宠溺的摸了摸她的头,带着一丝悠然神往,娓娓说道:“在远古的时候,咱们青丘可不是只有一位九尾,那时候我们青丘的族人都是九尾,而且还有一位九尾的王者——九尾妖帝。那时候人类才刚刚诞生,阴曹地府也没有形成多久,他的修为是历代先祖中最强的一个,便是在上古大神通者辈出的时代,也是少有的强者。

那时候他虽然是天地宇宙间少有的强者,但还算不上举世无敌,当时天和地互不统属,势不两立。天庭的天帝可谓是世间最强的人之一,但是天帝并非没有对手,大地上还有一股势力跟天帝为敌。当时天和地两方势力都划分阵营,可谓有史以来天地间最可怕的一次大战,无数神仙妖魔都参与其中,很少有人能逃脱。

当时他修为很高,即使在这神魔大战中,也颇有些分量,便被传谕上天,作为助力。当时的天帝乃是天地间最令人钦佩的大神通者,他也素来仰慕天帝,因此便答应了。

第四十九章人间自是有妖痴(为新免武蔵玄信二天居士盟主更)

这事情天帝也极为看重,传谕世间。

可是在他上天之前,却爱上了一个人类女子,于是……为了与爱人相守,他擅自更改了上天的时期,滞留在人世不愿离去。但是他上天之事天帝已经传遍三界,也准备亲自在天门迎接,到了那约定的日期之后,他却没有到。

这无疑是冒犯了天庭威严,天帝便亲自出手将他捉拿,镇压在六道轮回最深处,而他的爱人也被天帝下令要在人世轮回九世,受尽九世痛苦折磨,以此为惩。他虽在受罚,却毕竟是神力有成的天狐,尚能感知一切,于是,每当爱人来到地狱轮回时,他便自断一尾,自灭一识,以此护佑爱人,减轻她的灾难苦楚,就这样,过了七世……到第八世时,他的尾巴只剩下两条,神识也只剩情识和命识,就在这一世,他用尽全力冲破束缚来到爱人面前,与爱人见了最后一面,之后捐出了他的妖元也就是他的命识,用自己的性命换了爱人不再受天罚之苦,自己魂飞魄散。

最后现出原型的九尾尸体,狐身之上只有一尾,那便是一直到最后,九尾都不曾捐出的情识……”

说到这九尾妖圣露出一些复杂的神色。

黄衫少女听到这么凄美的爱情故事,也不禁有些感伤,道:“后来又怎么样?”

九尾妖圣轻轻叹道:“他总归是我们的王,我们族人最尊敬的人。当时他命识断绝,本已经从宇宙中消失,可是我们的先祖动用了一种秘法。终于将他的命识重新呼唤回来,轮回在天地宇宙间,等他有一天能够归来。可是这终究干了造化的大忌,我们青丘一脉便背上了诅咒,大部分族人都退化得只有一尾,九尾的诞生也变得极为艰难。”

“后来又怎么样?”黄衫少女看着九尾妖圣,问道。

“后来就是现在这样。每千年才会诞生一位新的九尾,薪火相传,维持咱们青丘一脉在妖族中的地位。当初那位逃出青丘山的便是当时九尾的女儿。她不喜欢呆在青丘,便私自逃了出来,当时天地间依旧有无数厉害的妖魔,我们青丘也有一位大敌。九尾跟他周旋。便腾不出手来找她回来,她到了涂山,爱上了涂山的族长,生出了一对儿女,其中的女儿便是那位嫁给禹王的九尾白狐,她恐怕是我们狐中第二美丽动人的狐,禹王爱上了她,后来她和禹王产生了误会。便生气的变成了石头。”

“后来她和禹王的误会解除没有?”

“没有等到她解除和禹王的误会,禹王便已经不在了。”九尾妖圣注目着海水涨了上来。又缓缓消退。

“为什么?”

“呵呵,禹王恐怕是人族称霸天地以来,最出色的人皇,他当时一统人族各部,犹自不满足,异想天开,居然想把人族的禅让制度推行到天界,说人人都可以做天帝。这一点犯了当时天界势力中某些厉害人物的忌讳,因为天帝就算轮流做,也该在他们那些人中诞生,人人都可以成为天帝,简直就是荒谬。最后禹王也消失无踪,反而人族的禅让制也被世袭制代替。”九尾妖圣微微冷笑。

这时候九天落下一道霹雳,砸落在九尾妖圣面前的海水中。

似乎对她的言语产生不满。

九尾妖圣冷笑不语。

最后轻声道:“我跟你说的这些就不要给别人讲了,我倒是不怕,你将来还要渡天劫的,新的九尾分明已经诞生,却不在青丘山之内,真是叫人奇怪,再找不到,我也只有动用那件宝物了。”

且不提九尾妖圣的疑惑,李志常搞清楚了事情。

这也是有些巧合,抓~住她叔叔的少年,居然是杨天佑的二子。杨天佑两儿一女,他倒是知道。

大儿子为人木讷老实,二儿子却是个飞鹰走狗的纨绔,最喜欢到山上去打猎,出门每次都要带很多仆从,不过为人跟他爹一样,比较四海,爱交朋友,十分仗义,因此倒是风评不差。

当然李志常更没有想到这个杨二郎,还有机缘拜在昆仑山的练气士门下。

李志常心中一动,起了一卦,微微笑道:“这事情你不必着急,明天就见分晓。”

青凤见到李志常已经胸有成竹的样子,也不好追问,毕竟李志常待她不薄,要不是她叔父对她恩重如山,她也不好意思求李志常帮忙。

自从那天青凤在无尘子别府偷了丹药之后,杨二郎便觉得让师傅老住在山里面他也不好照应,请回杨府,他又不敢。因为他父亲明令禁止他们兄妹三人修行的。

他就算素来天不怕地不怕,也毕竟是个孝子,自然怕他老爹。

杨二郎想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就是请他师傅无尘子到城南的道观居住,他也好每日问候。

这一回无尘子居然没有推辞。

安心的到道观住了下来。

杨二郎到了道观,他师傅无尘子正懒洋洋的在院中躺着,也不怕风雪。

他早知道他这位便宜师父法力高深,莫说是躺在这雪地里面,就是躺在火里面,都没什么事。

这就是修道人说的水火不侵。

杨二郎并不羡慕,他修炼速度快得很,照他师傅说法,差不多四十年左右,他就可以练就元神,随意变化,水火不侵。

无尘子道:“你小子来得正好,正好有一件事我要告诉你。”

杨二郎眉毛一挑,笑嘻嘻道:“好事我就听,坏事就免了。”

无尘子一脚朝着杨二郎猛地踢去,杨二郎轻轻巧巧就闪开了。他这一闪,就好似猿猴上树一般,轻~盈无比,一闪之间,居然就差不多有常人十几步。

无尘子满意道:“你小子修行倒也勤快,要不了多久我就可以会昆仑山去了。”

杨二郎身形一动,有回到无尘子面前,嘿嘿笑道:“师傅要不就让徒弟来孝敬你,我再给你找几个美貌女子,你也造几个小师弟出来。”

无尘子道:“就你会贫,明天你去把你抓了那一窝狐送到耿家老宅去。”

第五天爆发继续求月票

(用户没有选择导出该章节!)

第五十章七圣来由

杨二郎听着无尘子的话,浑然摸不着头脑,出口问道:“你老人家上次让我不杀了这窝狐狸,就是在这等着吧。”

他看着嬉笑无忌,其实是个有大智慧的人,绝非普通的纨绔子弟。让他放了那一窝狐倒是没什么,不过老被无尘子牵着走,也不爽利,不如开口问个明白,看无尘子说还是不说。

无尘子瞧他一眼,对这徒弟的心思也明白一点,想着他终归不是常人,今天不说,以后以他的本事还能不明白前因后果,到时纵然他们之间有些情分,那时也只怕会淡了一些。

无尘子本来躺在地上,突地一下就站了起来,有几分仙风道骨的样子。

更厉害的是他从躺着到站起来,根本没有动用躯干四肢的力量,快的没影。

似乎直接从躺着变成站着,中间毫无过程。

这可比武林中人躺着翻身,要强上许多。

也非是一般的移形换影。

杨二郎近来修行小有成就,却还是看不清刚才无尘子这一下的动作,甚至连残影都没发现,不禁心里好生佩服。

他本来以为自己修行速度几乎可以说是一路千里,遇到什么关隘,闷头闷脑,自然而然就冲了过去,没想到到底差无尘子远矣。

这不但不让他懊恼,更觉得有趣。

要是几下子便修行到了极致,那也忒没意思。

出尘子明明躺在雪地里,身上却干干净净。没有水迹,更没有雪,破破烂烂的道袍。穿在他身上,颇有几分道门高明羽士的风采。

他慢慢悠悠道:“你还记得那个小狐么,浑身雪白的那个,偷吃了我的丹药。”

杨二郎嘿嘿笑道:“当然知道,它有些厉害,咱家二黑都抓不住它。”二黑是他养的一条细犬,是极为厉害的妖兽。

“你还记得我以前给你讲过。这大千世界,千山万水,无数妖魔。其中厉害的不知凡几,可是却以七大妖圣为尊,你道为何?”出尘子一脸严肃地说道。

“自然是因为他们七个是最厉害的大妖?”

“说到厉害,那黑山老妖在幽冥一战之前。不也是天地间有数的大妖了。照样不入七大妖圣之列。只因为这七大妖圣固然是妖魔中的出类拔萃者,更背负着一段因果,知晓厉害的大妖都不会去争七大妖圣的名头,而敢号称七大妖圣之一的妖魔,要么便是牵扯其中,要么便是实力强横,不怕那些事情。”

“就算这样,跟那小狐有什么关系?”

“七大妖圣最初是七大修行有成的妖魔。个个都是几乎无敌世间的厉害角色,威名横压一世。是妖族中自上古以来最杰出的人物,个个神通广大,可以与佛门大乘菩萨争锋。后来不知什么缘故,七大妖圣分崩离析,各自不知所终,妖族当时可谓群龙无首,被佛道两家扫荡。因为佛道两家当时人心整齐,妖魔之中虽然不乏及厉害的人物,怎么又及得上佛道两家的大能联手,又失去了七大妖圣这般主心骨,被生生压制了一段时间。

后来佛道分歧,北方妖族出了一位厉害的大妖,又唤作天鹏尊者,这位天鹏尊者不但是天地间一等一厉害的妖魔,飞行之快,也冠绝天下,而且他同时还是北方魔门一脉的宗主。

这位天鹏尊者是有大野心的人物,心知凭他一人之力,决计挡不住佛道两门的高手,便效仿上古,重新选出妖族七大圣。

七大妖圣对妖族重整旗鼓,实在有重大的号召作用,又有很深的因果在内,若是当了七大妖圣,可谓利弊参半,更有许多厉害的妖魔自持神通,无须这个名头,自成一家,就如黑山老妖之辈。

那天鹏尊者知道此事的难度,所以第一位请出山的便是九尾妖圣。

当时九尾妖圣连同其余几位天鹏尊者请出山的妖魔,又号称七大妖圣,自然引来佛道两家练气士的顾忌,两方又是一场血战,也因此奠定了九尾妖圣的名头。”

一听到打架,杨二郎顿时有了兴趣,说道:“那这九尾妖圣究竟是如何厉害法?”

出尘子面露一分忌惮的神色,道:“我不是跟你说过佛门有一套佛陀遗留的武学,名唤做如来神掌,可谓是三界顶尖的武学,又可以说是诸天万界第一掌法,不过除此之外,还有一套掌法虽然不及如来神掌,却不会逊色太多,那就是九尾妖圣所用的掌法,乃是九尾一族远古一位王者所创,即使连当初的天帝都称赞过的。”

“那掌法叫什么名字?”

“这我就不知道了。”

“师傅你好歹也是昆仑道派,藏经阁的首座,世间的武经、道法还有你不知道的?”

“我虽然不知道,不过那只小狐狸将来可是要学的,因为它就是下一代九尾妖圣。”

杨二郎大吃一惊,怎么看那只楚楚可怜的小狐狸,都不像是能有多厉害的样子。

他瞧了他师傅出尘子一眼,微微笑道:“我总算明白了,师傅你是不敢招惹那九尾妖圣,所以上次那小狐狸偷吃了你的丹药,你才没找麻烦?”

出尘子道:“我又不降妖除魔,再说了你把这幼年的九尾妖狐真给打杀了,迟早纸里包不住火,那九尾妖圣虽说在人间道能呆的时间不长,但是小狐狸一死,她必有感应,届时她当真杀上门来,你师父固然没事,但你就遭罪了,还有你的亲人也难免一起被迁怒。”

出尘子嘴上这么说,心里却腹诽道:你杀了九尾估计也没什么事,顶多再入轮回而已,老道可怜这千载修行,说不定就轮为画饼了。

九尾妖圣可是杀过天仙的,虽然这事情少有人知道,不过作为昆仑派藏经阁首座,他还是知道一些情况的。

自青丘一脉,禹王以来,九尾一脉不知牵扯进了多少件天地间的大事,因果极重,沾着就死,连最爱降妖除魔的金山寺的和尚,都没有想过去找青丘一脉的麻烦。

这些事情出尘子当然懒得去跟杨二郎说。

倒是那位道友,居然敢把九尾带在身边,不知是无知无畏,还是真不在乎。

不过他能算到对方,至少证明对方还不是证得金仙的人物,应当没有纵横天地的资本。

ps:感谢sandiro的万赏,琢玉雕冰的1888赏,m4—a1和爱尔兰共和军的588赏以及日死你呀的打赏

第五十一章青帝何处,建木森森

只有到了金仙境界,方可以化身无数,轮回诸天万界,经历人间百态去印证各种经历和修行方式。

同时金仙还能开辟道场,自成一片独立于外界宇宙的洞天。只有这样,才能避开天地间某些大能的耳目,不被人随意窥探**。

要知道那些最厉害的人物,只要你心里想到了他,他就能能够用所触动。

正所谓人心生一念,天地皆悉知。

这并非是空穴来风的一句话。

当然若是有大能帮你遮蔽天机,也可以让你避开其他大能的窥探,更或者说有人本身就是某些厉害的人物转世,能够在命运长河、过去未来之中,抹掉自己的痕迹。

出尘子敢毫无顾忌的在这里说胡扯,自然是因为人间道是一个特殊的地方,这里相当于一个囚笼,一旦出去了,任凭你什么厉害的人物,要想回来都很困难,除非甘愿重头来过,转世人间道这个地方。

李志常既然算到明天杨二郎会把青凤的家人送回来,自然就不再节外生枝。

厅堂之中,李志常手里拿着一页经书,通体为淡金色,更像是一张薄薄的金箔,上面刻着一些密密麻麻的符文,十分清晰。

青青悠悠地道:“这便是那大圣国师王菩萨遗留之物?”

她此刻不是那身素白衣裳,而是一袭青色道袍,做修道的女冠打扮,别有一番出尘的意味。

李志常瞧她打扮。似笑非笑道:“我之前见你一身素白还以为你是要守孝呢。”

青青有些好气又好笑道:“我是道家,又不是儒家,但心意真实。又何须管得什么形式。”

李志常微微一笑,不在反驳,而是顺手将手上的那太乙真诀丢给青青,轻声说道:“你也是道门大派出身,对功法的认识自然差不了,你可知道这太乙真诀的来历?”

青青接过太乙真诀,微微有些惊讶。轻轻理了理鬓角,正色道:“这个太乙真诀如果我没有看错,极有可能跟上古青帝有关。”

李志常微微皱眉。沉声道:“青帝我倒是知道,上古五帝之一,不过五帝究竟是哪五个人,还是一种称号。即使穷究典籍也说不清楚。”

青青指了指这经文上最右下角的地方。有一个图案,图案大概是一棵青色神树,上面有枝叶、花卉、果实、飞禽、走兽、悬龙、神铃等,她缓缓道:“上古之事的确太过渺茫,不可考察,我记得以前看过一片记载,在天山某一处石窟中有诸神时代残留的古老壁文,上面记载:上古有五帝。以天帝最为青贵,占据中央天界。掌管一件威力奇大的法宝,叫做天界之门,为上古神器之首,东皇钟乃十大神器力量之首,足以毁天灭地、吞噬诸天。后来同为五帝的青帝,培育了一棵神树,叫做建木,即使是凡人也可以通过建木一步登天,进入天界,长生不老。

所以建木,又被称之为登天之径。

当时天帝掌握天界之门,无论是谁要进入天界,都得经过天界之门,青帝培育的这棵建木却可以绕开天界之门,到达天界,活生生开辟了一条通天之径,虽然建木只能勾连天地,不及天界之门可以沟通诸天万界、过去未来,但也是极为厉害的神物。”

李志常这才明白青青所言这太乙真诀为何跟青帝有关,因为上面这棵树木,或许便是建木。

青青继续说道:“建木不但作为神物,还存有青帝修行的功法,据传谁要是得到它,修炼下去将会是下一个青帝,重新培育出一棵建木,将自如的往来人间天庭。”

李志常道:“你是说这上面的那棵树便是建木?建木还是青帝培育的?‘

建木李志常也知道,即使在现代社会依旧有建木的记载,可谓天地间最神秘的树木之一,记得他看过的山海经有这一段话:“西南海黑水之间,有都广之野,后稷葬焉。有膏菽、膏稻、膏稷,百谷自生,冬夏播琴,鸾鸟自歌,凤鸟自舞,灵寿实华,草木所聚,爰处有百兽相群爰。此草也,冬夏不死。南海之内,黑水、青水之间,有木名曰若木,若水焉。有九丘,以水绕之。名曰陶唐之丘,有叔得之丘,孟盈之丘,昆吾之丘,黑白之丘,赤望之丘,参卫之丘,武夫之丘,神即之丘。有木,青叶紫茎,玄华黄实,名曰建木,百仞无枝,上有九欘,下有九枸,其实如麻,其叶如芒,大嗥爰过,黄帝所为。”

这里所言的建木却是‘黄帝所为’,而不是青帝。

不过这世界没有《山海经》而是荒经,也有关于建木的记载:“建木在都广,众帝所自上下。”

但是无论什么典籍都没有提到过青帝和建木有关。

青青所言跟李志常见过的典籍自然大相庭径。

不过自古的传闻,都有真有假,只能靠自己去判断。

青青笑道:“这个也是我以前无意中看到的,不知真假。不过青帝至少是金仙以上的境界,化身无数,这太乙真诀如果真是他的功法,即使不修炼,用来参照,也当大有益处,至少可以从中找寻到一些上古炼气的经验。”

李志常道:“我也正是这个打算,只是我成就长生,并非学得任何一门前人功法,而是吸纳各家武学,以力量踢破长生之门,对于练气士的修行并不是全盘了解,你是正宗练气士出身,不妨我们一起研究一下。你钻研上古剑修之道,注重灭杀,而这篇太乙真诀却涉及造化之道,倒是能弥补你的一些不足。”

青青微微笑道:“虽然说贪多嚼不烂,天道不可假他人而成,不过青帝功法自然又是另外一回事,你的这番好意我自然领了。”

其实讨论太乙真诀的来历倒是次要,李志常一来是感激青青之前的帮忙,二来是两人算是无声无息因此结盟。

长生求得是逍遥自在,若是以什么契约誓言、因果为捆绑,对于两人而言反落了下乘。

两人现在论的不是因果,而是交情,有什么好处,自然而然和对方分享交流,君子之交淡如水,就不会客套,将来若真有对方相助的地方,千山万水,只一句话便是。

这种关系,便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说出来就落了俗套。

ps:白天还有加更,继续求下月票,到月底了,大家有票就投了吧

第五十二章妙道真身

一天的时间可以很快,也可以很慢。

如果李志常身化剑光,一天的时间,至少能让他周游周围三千里地界,可是如果用来打坐参玄,或许在感官中就只是一个呼吸时间而已。

对于他而言光阴很珍贵,却又不值钱。

珍贵的原因是他也同凡人一样,没有能力把流逝的光阴追回来,不值一钱的原因更简单,因为他剩下的岁月还很悠长。

虽然未必是与天不老的道人,但要老死也不会那么容易。

一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李志常终于通略了一下太乙真诀。

太乙真诀乃是于佛道魔三家之外,别开辟的一条蹊径,李志常纵使想破脑袋,都料不到太乙真诀竟然有如此厉害的能力。

他不禁有些感叹,若是此功真有预料中那么强大,当是世间最不惧群攻的功法之一了。

乾坤大挪移、明玉功虽然能够借力打力,那却是凡俗的功夫,到了元神之上,已经没多大用处,倒是独孤九剑的破气式,反而更有用些。

而太乙真诀的神妙又有所不同,即使太乙真诀当真不是青帝的根本修行法门,也是一位极厉害的大能所创。可是为何会落在大圣国师王菩萨的画卷之中,李志常依旧难以明了。

他很清楚大圣国师王菩萨修行的法门,跟太乙真诀完全是两种路子。

而太乙真诀成就的境界,也不是简单的金仙。或者说证的不是道门金仙,而是另一种境界,比金仙还要厉害但又没有完全超脱金仙的一种玄妙境界。

这也并不奇怪。道家的金仙、佛门的大乘菩萨虽然向来相提并论,可是玄妙各有不同,并不能以简单的实力划分。

到了元神之后,即使金仙、大乘菩萨的境界,在生命的本质,其实并没有什么差别。

毕竟都是脱出了生死轮回,不再是朝生暮死。

他手上的太乙真诀共有三层境界。分别大概对应地仙天仙之间、天仙与金仙之间、以及金仙以上又称之为神域或者说天帝的境界。

这个天帝并非横压上古的天帝,而是一种称号。

因为到了这境界,自身便能修炼出一个小天庭。又或者说小天界,可以庇护其中的人脱离生死,类似于佛门中佛国。

太乙真诀第一层,又称之为‘妙道真身’。

何为妙道真身。便指的是——千般法术。无穷妙道。

太乙真诀的第一层‘妙道真身’道决便是:

积阳为神,积阴为形。阴阳两半,合成其身,犹如日月立于虚空,昼夜不息。。。。。。。千二百灵,万二千神,合成仙宅,立为真身。真身之中。七政九宫,心光朗耀。照玄明宫。明空大神,和炁心真,内清五藏,外召五神。精思不穷,开光度人。老者反壮,故者还新。饮食六甲,三景同春。十二吏兵,保卫尔身。

从开篇第一句‘积阳为神,积阴为形’,便深刻提出此法决必须是阳神境界,肉~身圆满的修行人才能够入手。

这么高的前提条件,也足以证明太乙真诀的弥足珍贵。

到后面便是练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