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浪迹在武侠世界的道士-第1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剩下六名吴国武士大声喝彩,声动长街。
这青衣剑士对着李志常面露狠色,大有把他当成下一只山羊的架势。
这时候那绿衫女子道:“你干嘛杀我羊。”
青衣剑士刚才一剑使出,如此精妙,心中正得意着,见到绿衫女子喝骂,便觉不快,大声道:“聒噪什么,再叫唤,大~爷连你一起也劈成两半。”
李志常抱剑靠在街口旁边的墙上,说道:“你的剑杀羊还凑合,杀人就差远了,要是你们现在走,我或许今天就放过你们一次,还有,走之前记得把人家姑娘的羊给赔了。”
绿衫女子道:“恩,这话说得对,把我羊赔了才准走,不然谁都别想离开。”
青衣剑士大声道:“找死。”
说罢挺剑先朝绿衫女子袭杀过去,他步法沉凝,这一剑颇有人剑合一的架势,去势比之前李志常杀的那个疤脸汉子,犹要厉害三分。
李志常正想瞧瞧这绿衫女子的底细,也不急着出手,以他的本事,要在青衣剑士伤到绿衫女子之前救下她那是再容易不过的事情。
这方天地元气浓厚,虽然上限更高,不过也不会到那什么‘先天满地走,宗师不如狗’的地步。就连大唐世界,数千年下来,也才出了几个他和庞斑这种天人级数的高手而已。
要想成就天人境界,可不是靠什么秘籍、天材地宝、灵气就能达至的。
这些吴国剑士,剑术也不过是以前遇到的普通江湖高手的水准,不过其根骨、力量之类,倒是很不错。
绿衫女子见到对方长剑探来,并无一般女子的柔弱,一条竹棒轻轻巧巧提起,那吴国剑士大叫一声,丢下长剑,左眼血淋淋的。
原来就在这一刹那间,他的左眼就给绿衫女子刺瞎了。
就连李志常也被这绿衫女子的剑术动容,因为刚才那一剑分明已得剑中之神,有着天地法则的影子。
PS:感谢醉眼千峰顶的1888赏和智勇的打赏
新的一月,新的展望
写到现在,本书已经走过一半,成绩对我这个第一次签约第一次上架的菜鸟而言,已经算的上不错了。
虽然有些书友们中土离开了,但更多的书友都一路陪伴过来,这一点我很感激。
写书实在是人世间最痛苦也是最快乐的事,痛苦的是怕写不出来东西或者写出来的得不到大家的认可,快乐的是,这一方世界是由自己主宰的,这一点很难得。
也许人生的负累实在太多了,所以我才写了李志常这样太上忘情的角色,或许李志常也没做到真的忘情,这也是我自身或许也做不到那般洒然。
因为我现在至少很想很想求月票。。。。。。
第四章少女阿青
那剑士左目被刺瞎后,剩下的同伴一拥而上。
绿衫少女竹棒化出无数条虚影,只听得一阵噼里啪啦的兵器落地之声。
那七个吴国武士个个被刺瞎一只眼睛,握剑之手的手筋也被挑断,个个跪下来求饶,没有之前半分的趾高气昂。
李志常暗笑:这小女娃,看着柔弱,出手居然这么狠。
这一幕都被赶上来范蠡瞧见,若说之前他见到李志常的快剑已目瞪口呆的话,见到绿衫少女三两下搞定了吴国的七个精锐剑士,就更加惊为天人了。
他不学武,也看不出李志常和绿衫少女谁的剑术更好,但知道越国的剑士若是得两人中的一个教导,何愁不能击败孙武子训练的吴国士兵。
毕竟吴国军士虽然是依照孙武当年遗法训练,但毕竟不是孙武亲自带领的军队了。
若是孙武没有弃官而去,即使范蠡也束手无策。
如孙武子这样的奇人,功名利禄早就不放在心上,只为通悟了兵法之道,故而寻一个国家验证一二,吴国就成了这样的幸运国家。
春秋战国之时,百家齐放,就算范蠡等辈也不尽是为了功名,多数还是为了尽展胸中所学而已。
绿衫少女依旧娇~声道:“不赔我的羊,你们另外一只手,另外一只眼都别想要了。”
吴国武士心中气愤不已,没想到绿衫少女为了一只羊,就将他们弄残。吴越之地,民风彪悍。断手断脚。这些剑士倒不怨愤。只是觉得他们连一只羊都不如,简直羞愤欲死,个个涨红了脸。
范蠡开口道:“姑娘还请你放了他们几个,我赔你的羊。”
绿衫少女道:“又不是你杀的羊,我不要你赔,不过你这人看着像个好人,我答应你就放了他们。”
吴国剑士如蒙大赦,互相搀扶而去。也不好意思向范蠡道谢。
李志常简直被这绿衫少女的处事方式逗乐了,她怎么一见范蠡就知道他是个好人。李志常读过的史书上,这位可是跟陈平、贾诩这些毒士的祖师爷。
绿衫女子道:“还有你,不许走,若非你招惹来这群人,我家老白也不会惨死。”
李志常淡淡一笑道:“姑娘你觉得我要走你拦得住。”
绿衫女子有些迟疑道:“你跟别人有些不同,好像比白公公要厉害一点,不过最近这段时间白公公也打不过我了,想来你也未必打得赢我。”
范蠡拦阻道:“这位姑娘他也是我的朋友,这样吧。我赔你一百只羊。”
绿衫女子蹲下~身子,摸着被劈成两半的白羊。幽幽道:“一百只羊也换不回老白。”
李志常道:“既然都死了,不如姑娘把它拿来烤了,大家一起吃,这叫物尽其用,更何况这位范大夫是越国的大官,有他做主,以后你在越国也不怕被人欺负。”
范蠡也看出李志常的调侃之意,这少女剑法这么高,只求她不去欺负别人就算好的了。
绿衫少女道:“大官是什么,你想吃老白,我就挑断你的手。”不过说到挑断李志常的手,语气没有那么坚决,她灵觉非同一般,隐隐觉得李志常有些可怕,自己未必能打赢。
范蠡见她语气烂漫,不通世事,而且年纪轻轻就剑法这么高,说不定是越国哪个隐士调~教出来的。因此有意顺藤摸瓜,找到绿衫女子的师父。
至于李志常神秘莫测,不好对付,请绿衫女子帮忙反而看起来容易得多。
范蠡微笑道:“大官本就不是什么,不过姑娘有什么难处,我一定帮忙,对了,我叫范蠡,姑娘可以直接叫我名字。”
绿衫女子瞧见范蠡说话温柔,那素雅的神情就像在山上牧羊时春风吹过的草地,那么清爽,顿时好感大增。
因此直言不讳道:“我叫阿青,养这些羊儿就是为了给家里换米吃,不过阿青不怕饿,也不想羊儿被换去给别人吃了,只是妈妈挨不得饿,范蠡你家米多么,我帮你做事,你把米给我,就不用害死羊儿了。”
李志常早看出阿青剑术通神,已然由外入内,脱胎换骨,跟他是一样的人物了。她自然可以像他这样平时只饮一些清水,就算三五月也不会被饿死,顶多被消耗些体力而已。
对于阿青年纪轻轻就到了以剑入道的境界,李志常也不由有些大感不公,他到阿青这种状态也不知经历了多少事情,现在就被阿青随随便便做到。
果然是一命二运三风水,李志常运道够好,也抵不过人家阿青天命在身。
当然这一番事情下来,李志常也知道他却是到了越女剑的世界,这绿衫女子便是越女阿青,按照以前的记忆,这小姑娘可是一人一剑在顷刻间,冲破了一千甲士和一千剑士阻拦的人物。
这份手段已经近乎剑仙,纯以剑术而论,李志常估计也比她高明不到哪去。
在他心思转动的时候,范蠡说道:“可以,要不你先去我家,我请你和你母亲吃饭。”说罢,范蠡又对着李志常微笑道:“仁兄若不嫌弃,也可到寒舍一同进餐。”
李志常反正也无处可去,就到范蠡府上蹭一顿饭吃也自无不可。
他倒是不急着去找老子,若老子仍在世间,定然了悟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只要他一动去见老子的念头,对方便能察觉,所以见或不见,仍在老子身上,这种事情确实到了天人之境,才能感受到其中的玄妙。
之前他却是没有醒悟这点,其中也有被老子名头震慑的原因。
所以李志常决定先好好了解这世界,再动念去见这道家之源流。
如果对方肯相见,那自然会见到,无论何时何地。
说到底也是他现在领悟天人之秘,又通悟了破碎虚空的奥妙,没什么大追求了。唯一挂在心上便是找回石青璇,只是神秘石室拦阻,他暂时没有破开神秘石室阻碍的法子。
之前他能挣开神秘石室力量的束缚,全在于他不往那彼岸世界去了,神秘石室没有多做阻拦。
李志常道:“我出门在外,向来孑然一身,范蠡你既然要请我吃饭,我就不推辞了。”
PS:感谢行走于光与暗的打赏
第五章妄动无名(第一更)
阿青说道:“对了,这人你叫什么名字。”
李志常微笑道:“贫道李志常。”
范蠡奇道:“仁兄自称‘贫道’,又说这因为自己是练气士的缘故,所以这样自称,不过我还是很好奇这个‘道’究竟有什么含义?”
李志常淡淡一笑,悠然说道:“有物混成,先天地而生,未知其名,强字之曰道。我自称贫道,乃是自言自己乃是一个追逐这不知其名的‘道’的修行者,所谓练气士,多也是像我这样的求道者。”
范蠡皱眉道:“不知李兄这‘道’有何用?”他是经世致用之人,对李志常这番追逐虚无缥缈的事情的人,总是不能理解。
就像他虽然敬佩老子的学识,却对老子明明学究天人,但情愿归隐不出,辜负一身学问,实在令人叹惋。
阿青却若有所思,她却天生道体,对这天地间无处不在的道,感受最深。李志常所言,对她触动极大,但总觉得隔着一层卷帘,不能尽兴。
李志常笑而不言,任凭范蠡怎么追问,李志常都不说了。
倒是阿青脆声道:“范蠡我饿了。”她倒不是真的饿了,而是想吃东西,她现在有断绝五谷的能力,但却没有断绝五谷的心思,李志常也和阿青差不多,口腹之欲是万万不想断绝的。
范蠡本来就是智慧通明的人物,因此虽不能理解,对李志常这番话却有所好奇,甚至想凭此更加深入了解李志常。
这并非他想把李志常怎么样。而是作为谋士。下意识的行为。
不过阿青一声饿了。范蠡也不禁莞尔,这姑娘不通世务,天真烂漫,范蠡现下却多是喜欢大于利用了。想到若是夷光在此,见到阿青的憨态,恐怕也会莞尔一笑,那将如何的美不胜收。
想到这范蠡不由得倍感心痛,因为夷光此刻恐怕仍被夫差拥在怀里。强颜欢笑,而他便是这一切的始作俑者。
阿青看着范蠡又笑又悲,对着李志常低声道:“李志常你说范蠡怎么了,难道他还是怕我把他吃穷了?”
李志常道:“范蠡是想女人了。”
阿青尚且不能理解李志常言语的意思,她一见范蠡,就倍感亲切,正是因为她修为逐渐逼近天人,自身又无忧无虑,故而心魔无隙可乘,引发了修行者最为难过的一关——情劫。
情劫一起。杂念便生,范蠡冥冥之中便是她的魔障。只要阿青一渡过此关,成为名副其实的剑仙,那自是毫无疑虑了。
阿青不经世事,但是也知道范蠡想的一定不是她,不染尘埃的道心,略微有点阴影,但还不明显,这种情况如果随着她和范蠡交往越深,将会愈加明显。
李志常是过来人,自然明白不过,却不能说破,说了可能会引起更加不测的变化。
阿青是修道的好苗子,李志常自然希望她走得更远,反而跟他言谈甚欢的范蠡,李志常对他的看重远不及阿青。
这也是自然之理,人以群分物以类聚,李志常下意识便把阿青当做同道中人了,而范蠡只不过是他游戏人间的萍水之交而已。
范蠡心志坚毅,很快就恢复过来,他念及夷光,自然更加迫切练好越国的军队,因为早一日攻破吴国,夷光就少一日的痛苦。
他抛却对阿青的怜爱,用心更加功利,对着阿青露出温煦的笑容,轻声道:“好,我们这就回去。”
阿青被他温润的目光看得一颤,随口回道:“好啊。”
李志常一言不发,任由阿青和范蠡一路上言笑晏晏,气息深藏,几乎让阿青和范蠡淡忘他的存在。
只有经过世情的炉火,才能练出坚不可摧的道心,李志常知晓阿青此刻陷得越深,将来跳出来时便会越果决。
此也是对他的启发,观人成道,如若自身也重新跟着经历了一遍成道之路。这对他重新淬炼自身的道心,也大有帮助。
阿青和范蠡终归不是一路人,李志常并不觉得两人能在一起,范蠡此刻心越功利,对两人而言,未尝不是好事。
李志常此刻有一种站在一个新鲜角度看待人世一切的感觉,就仿佛他是主宰一切命运的太初之神。
只要他想,不但能改变阿青的命运,也能改变范蠡的命运,甚至能通过此举,撬动天下局势,正如风起于青萍之末,他此刻正处于青萍之末,只要一动念,就能掐断这苗头。
这种感觉一出现,也让他差点无法自拔,内心深处总有一股冲动,在让他将范蠡杀了,让这世事翻天覆地。
灵台深处,无常剑自然出现,剑光一斩,这念头就消失得无影无终。
果然就算成就天人,也不是无瑕无垢,李志常心想肉~身因为自身的局限,因此总会妄动无名,或许他是时候,将肉~身更近一步,成就那国术至高无上的‘见神不坏’之境,从而最大程度的消弭这种无名之火。
成就天人,不过是成道之路的开始,正如以前看他封神演义,因为太乙真人等十二金仙千年不曾斩却三尸,故而杀劫自然到临,不可避免。
最终引起阐教和截教两方的冲突,不知让多少道德之士,千年苦行毁于一旦。
这正是人身处世间,若不能与道合真,便会逐渐被红尘侵扰,最终引起无名之火,出现劫难。
不然以十二金仙的修行,何苦下山和截教大能作对。
封神演义虽未必属实,其本来就是道家高人所著,暗暗将这般道理藏于故事之中,可见著书之人确实是非同一般的修行者。
不知不觉便来到范蠡府邸之前,越王勾践虽则厉行节俭,不过对范蠡多有宽爱,这种广阔的府邸,正是勾践亲自派人给范蠡修建,一应事务皆遵循楚国的习俗,务必要让范蠡住的称心如意。
甚至范蠡在勾践吃糠咽菜的情况下,也少不了美食佳酿的供给。
范蠡对于勾践的厚爱,从不推辞,若是推辞,勾践反而要对他起疑心了。
帝王心术,多是如此。
若他觉得你是一个不可打动的人,反而对你多加防备。
故而朝堂之上,寸步难行的反而是呆板的君子。
PS:感谢两间一点红的200赏和做人留一线啊的600赏以及机关算尽太聪明的打赏,下午有事出门,还有两更,可能会很晚,大家可以明天看
第六章白猿之往
池荷在风中摇曳生姿,阿青看着范蠡的府邸,不禁道:“范蠡你府邸这么大,一个住,太浪费了。”
范蠡淡淡一笑,心想:若能让越国剑士学到你一成的剑术,从而击败吴国,接回夷光,让我住一间破茅屋我都愿意。
想到这里,不由暗自神伤,却又面上不显。
不一会两人就到了花园凉亭之中,上面早已备好茶水、糕饼。
李志常悠然而坐,自酌自饮,却不吃饼,他显然是嫌弃这饼不合口味。
越国的茶天然清新,现下虽然没有后世制茶的技艺,却有一股子天然的趣味,泉水甘冽,茶汤清黄明亮,正合李志常心意。
这茶水、糕饼自然是早已准备好的,范蠡一直有下午喝茶进食的习惯。
他本楚国贵族子弟,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颇为讲究。
范蠡讶然道:“李兄何时到了我们前面。”
阿青道:“他也没来多久,刚才我们在你家大门的时候,他才快我们一步,先进去了。不过他的脚程很快,从你家大门到这也才一个呼吸。”她这一番话脱口而出,却又极为肯定。
李志常也不由得感叹她灵觉惊人,真是得天独厚。
阿青也不拘礼,自顾自坐下,任由随她而来的羊儿在花园中乱走,嚼食花木,那芍药、牡丹都被山羊当了草吃,仆人本要拦阻,范蠡却制止住了。
李志常暗道:范蠡这小子的糖衣炮弹来了。
范蠡和李志常还有阿青,边吃边聊。阿青不通世务。漫无机心。李志常谈吐幽默风趣,说实话范蠡是爱交这样的朋友的。
只不过如今却不得动以功利的目的,实在心下愧疚。
他终于忍不住道:“李兄是有大智慧的人,我想请你帮一个忙。”
李志常道:“范蠡你不必说,我也不会答应何况我也不是你唯一的选择。”
范蠡早就料到答案,也不失望,李志常是奇人,一旦决定的事。估计很难更改,好在还有阿青。
对于李志常他自然是开门见山,免得李志常不快。
而对付阿青,却改用迂回战术了。
范蠡问道:“阿青我问你一个问题,是谁教你剑术的?”
阿青疑惑道:“我不会剑术。”
李志常道:“他问你刚才用竹棒打人的招数,是从何人学来的。”
阿青便将她和白公公嬉戏打斗的故事说给范蠡听。
范蠡之前就听她说过什么白公公现在也打不过她,估计这白公公就是她刚才说过故事的那人。至于阿青打赢了这位奇人,范蠡是持怀疑态度,他心想或许是这白公公让着她玩。
范蠡说道:“你能带我去见这白公公么?”他打定主意,若是请不动这白公公。就只好求助阿青了。
阿青剑法本来就十分高妙,他只怕阿青不太会教人。而那白公公能教出阿青这徒弟,相比有特殊的办法。
因此范蠡更倾向于找这位白公公,若是不能,阿青就是最后的选择,一念及此,他心中更加惭愧。
阿青道:“他住在山里的,你要找他,就跟我去牧羊,或许能见到他,不过我也好段时间没见过他了。”
范蠡心想为了夷光,跟她去牧羊又如何,总之定要见到这位白公公。
李志常插口道:“阿青你能带我一起去么?”
阿青道:“李志常你可以去,不过你要答应我,不能欺负白公公。”
范蠡心想难道阿青认为李志常比教她剑术那位白公公更为厉害,他暗自可惜李志常不能为越国所用。
李志常道:“我一向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你且放心。”他暗笑:可那是只猴子。
阿青哪里有什么鬼心眼,而范蠡更不知道那白公公是只白猿,因此对李志常语言的陷阱都不清楚。
李志常对这白猿自然有些好奇,他可不信这白猿天然就懂了这技击之法,其中定然有什么其他的缘故。
既然来了,李志常当然要见一见这名传千古的猿公。
两人后面便跟阿青去牧羊,也见过阿青居住的房屋,十分简陋,她的母亲只是一位慈祥的中年妇女,看不出什么奇特处。
不过举止不见一般村妇的惶恐拘束,倒是有些稀奇。
李志常也不在意,便和阿青还有范蠡到郊外的山里去牧羊。
这一下子就过了五天,范蠡耐性极好,李志常淡泊如云,皆不见急躁。
范蠡倒是越来越佩服李志常的涵养,觉得这样一位人物却不在世间显示大名,实在可惜。
同时李志常既无争名夺利的念头,范蠡反而还有些庆幸。
若李志常在别国效力,越国的称霸事业,恐怕大有阻碍。正所谓一得一失,十分微妙。
此时的坡地,牧草青青,天上几片悠远的白云,更显得诗情画意。
李志常本来闭目冥息,突然道:“它来了。”
阿青也站了起来道:“白公公到了。”
范蠡远眺而去,只看到一团白光,由远及近,阿青突然一个晃身,便和那团白光纠缠在一起,白光和绿影在青天白云下,相互追逐,到后面才变缓下来。
范蠡这才看清这白公公居然是一只白色猿猴,它和阿青各自手持一根竹棒,互相出招,招式之精妙,纵然范蠡这不会武功的人看来,也如痴如醉,念及过往见到的剑手比斗,和阿青。白猿比起来,若同儿戏。
突然之间,那白猿避开阿青的纠缠,浑不管阿青竹棒紧追在身后。
猛然朝范蠡扑杀过去。
李志常身形一闪,和白猿半空交手,疾若闪电。
白猿一声惨叫,倒飞而去。
李志常更不停留,追着白猿而走,看它究竟到什么地方去。
阿青赶到范蠡身边,说道:“今天白公公不知怎么,几次想要杀你,还好我和李志常拦住了他,哎,希望李志常不要伤了它。”说到这,她轻轻叹了一口气,以她现在的本事,刚才白猿是脱离不出她拦阻的,只不过她不忍下辣手,李志常传音给她说他来帮她阻止白猿。
阿青无奈之下,只好答应,现下李志常和白猿去远,她怕范蠡有什么闪失,也不敢追上前去,白猿通灵,如果杀个回马枪,她反而更没辙。
范蠡想不通白猿为何要杀他,不过现在他也只有求助阿青这一条路了。
第七章墨子(第三更为智勇的万币打赏贺)
李志常和那白猿在山林间疾走,那白猿天生异种,尤其善于在山林间飞驰。
其如风驰电击,在这原始深林中,简直如鱼得水。
这还是在李志常伤了它一记的情况下,犹能有此变~态的速度,简直耸人听闻。
李志常在这片人迹罕至的丛林中恍如轻烟,紧紧缀着那白猿,不知不觉已经奔出数百里地方。
过了不久,翻过一座山头,那大雨噼里哗啦扑面而来,同时也掩盖住了白猿的气息和踪迹。李志常却不担心跟丢,他如今到了锁魂的境界,任凭那白猿如何躲避,生命之火不熄灭的情况下,仍旧能给他指示方向。
大雨虽急,但落在李志常头上时,便有一层无形油布一般,随即滑开没有一滴落在李志常身上,只不过雨势惊人,李志常难以展开身轻若羽的轻功,难以如往常一样,在空中飘荡数里地再悠悠落下地方。
纵然如此,李志常好似步步生莲,泥泞靠近他脚下,便随即被气劲抖开,惊人之极。
李志常在这风雨中,速度不但没有减慢,反而逐渐加快,漫天风雨突然也成了他的臂助,壮大他的威势。
正如‘龙王出行,风雨相随’。
大雨来得快,去的也急,很快就晴空万里,李志常突然缓步而行,只见周围山川秀丽,峰峦起伏,地势佳妙。
前面的山坡上,一处茅屋点缀在林野之间,其坐落处无论远眺近望。皆是十分惬意。看得出建造屋子的人匠心独运。不比寻常。
李志常暗道:此处定然隐居着一位奇人。
踏上坡面的山路,迂回曲折,两旁林木错杂,宁静怡然的情思充满渊不可测的道心中,李志常仔细品味这股情绪,更加悠然。
不过片刻,他便停了下来。
前面正是那处茅屋,白猿躺在屋前不知年许的皂角树上。对李志常突然不理不睬。
李志常虽然没有进屋,却能感受到屋中的摆设十分简陋,足见此间主人也定然是甘于清苦的隐士。
整座茅屋在李志常的感知中更加清晰,简陋的木板,粗狂的线条,竟然给他一种恢宏壮丽的感觉,这种感觉,甚至比那紫禁城更加浓烈。
据此可以推测,此间主人的修为确实不凡,茅屋虽然简陋。但处处皆能合乎自然,又生出人味。以茅屋的拙陋。李志常更能体会到这建造工艺是多么的巧夺天工。
这种强烈的对比,十分有个人特色,却又蕴含一种高妙的剑理,那就是大巧若拙。
“客人为何伤我家猿儿。”从李志常背后传来的声音宽大平和,却又似乎在责怪李志常为何动手伤猿。
李志常油然转身,三丈外出现一个粗布麻衣光着双脚的中年人,若不是他眼神特别明净,不含丝毫杂质,只怕会让旁人误以为是乡间农夫。
那白猿从树上扑下来,落在中年人跟前,对着中年男人叽叽喳喳又比划了一会,中年人也极有耐心的看着白猿比划。
过了一会,中年男子拿出一个瓷瓶,将一些药粉涂在白猿的伤处,白猿也老老实实任由中年男子施为,涂好药后,径自离去。
中年男子露出歉意道:“原来是阿青的朋友,猿儿说她的劫难出现了,它想帮助阿青,怪你为什么阻拦他,是猿儿做事莽撞。”
李志常注视着这中年男子,他面容奇古,令人一见难忘,天庭饱满,分明是有福之人,可是粗大的手脚,无不显示着他过惯了辛苦劳作的日子。
“这位先生不知高姓大名?”李志常出言询问,此人深不可测,竟然能欺近他身边三丈,恰好令他发觉。
中年男子温言道:“鄙人墨翟。”
李志常有些恍然大悟,原来此人便是墨家的祖师墨子,难怪能给他这种深不可测的感觉,诸子百家,今日已经得见其一,果然不凡。
若是不明事理的人见到墨子如此清苦,定会以为他是一名隐士,其实并非如此。
李志常通略古今,知晓墨子建立的墨家是一个有严密组织纪律的团体,里面的成员穿短衣草鞋,参加劳动,以吃苦为高尚。如果谁违背了这些原则,轻则开除,重则处死。墨家的最高领袖称为“矩子”,墨家的成员都称为“墨者”,代代下传,所有墨者都服从巨子的指挥必须服从“矩子”的指导,甚至可以“赴汤蹈火,死不旋踵”。
而墨子便是墨家第一位“矩子”,墨家的规矩也全是墨子亲身建立。
墨子并非一个权力欲望极重的人,相反他是一个敝履浮华的高士,他建立墨家这样的团体,最主要的目的便是为了实现他的抱负。
李志常意外的是,白猿居然和墨子有关系,显然阿青墨子也是认识的。
李志常心中在想:阿青是否也是墨家的成员。
李志常心里想了很多,不过却没有陷入沉思,抬目看着墨子的眼睛。
神目如电,似有鸿蒙,墨子却毫不相让,显示出深湛的精神修为。
李志常悠然说道:“原来是墨子,果然是天下有数的高人。”
墨子道:“高人却谈不上,不过一介布衣之士而已,小兄身负绝世之剑,又有鬼神之机,可否来自天外?“
李志常神色一顿,道:“墨子果然不凡。”
墨子好奇道:“我正想造一个机关鸟观测世界之外的世界,一直不得门径,小兄可否指点一二。”他语气缓和,言语中充满求知欲。
李志常有些惊骇墨子居然开始准备用机关鸟探测世界之外的世界,其本身修为和见识也不知道到了何种程度。
反正到现在李志常也看不穿墨子的底细。
墨子微笑道:“小兄是否在想墨翟有多厉害,其实你还不了解我的为人,我一向讨厌战争和打斗,主张‘兼爱’和‘非攻’,只要小兄不是暴虐的人,墨翟绝不会找你麻烦。”
李志常道:“墨家的‘兼爱’和‘非攻’我自然知道,墨子想知道破碎虚空的秘密,我也可以毫无保留的将这经验给你,不过我也有问题想询问墨子,还请你能够如实回答。”
PS:感谢智勇的万币打赏、行走于光与暗的588赏以及两间一点红的打赏,这个月开始尽量每天三更,还清欠账
第八章应身
墨子沉思道:“原来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