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极品衙内贾宝玉-第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面如土色,嚷嚷着要束手就擒。

    韩继雷毕竟称霸绿林多年,一身霸气岂是小可,闻言大喝一声,怒道:“孬种外面不过一十二人,我们有六七十人众,岂能怕他?孩儿们,咱们刀口舔血过了大半辈子,遇到强敌便束手就擒,便是活了下来,还不如死了。孩儿们,是个爷们就与我杀出去,‘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你们三大王武艺了得,现今领着人在北边贩马,我们杀出去与他会合,再杀回来报仇。”

    韩继雷说着,便唤小喽啰端上大碗酒来,痛饮而尽,“噼啪”一声巨响,将酒碗狠狠摔在了地上,碎成一滩瓦屑。这般豪气,确实不多见。

    围着他的一众小喽啰大受鼓舞,齐声高喊起来:“杀出去杀出去”一时整个聚义厅都被震的微微颤抖。

    贾宝玉在厅外听了,笑向冷二郎杜贺等道:“事到如今竟还有这般气势,倒是小觑了他们了。不过这样也好,否则一点难度也没有,便是杀也懒的杀他们了。”

    说着,贾宝玉慢慢举起手中利剑,缓缓向前一指,一脸寒霜,喝道:“杀”

    “杀啊”

    喊声震天,贾宝玉左右两边杀出两员猛将,一个秀气如女子,一个威猛如黑熊,却同样叫人望而生畏,各自引着身后一队虎狼,狰狞可怖,气势汹汹杀入聚义厅内。

    聚义厅内韩继雷引着五六十个小喽啰迎战,很快两方人马战成了一团,鲜血四溅,惨叫连连。只把昔日强人聚义地,变着今番人间炼狱处。

    这五六十个山贼扑上来,正是背水一战,气势非同一般,贾宝玉一伙不敢怠慢,冷二郎和杜贺左右冲出,杀在最前面,将贾宝玉护在垓心。

    贾宝玉提剑在手,却半个山贼也接近不了,正待作冲出去,不想那山贼头子韩继雷竟手持一把半人长朴刀自己就向贾宝玉冲了过来。在韩继雷想来,己方人虽众,却不敌对方骁勇,唯有擒贼先擒王,将那领头的少年公子拿了,方有可能取胜。

    贾宝玉自然知道他的心思,正愁没有一展身手的机会,他冲上来却正中下怀,欣喜不已,举剑相迎。真刀真枪的搏命厮杀,不比平日里对练习武,并非武艺高就一定能取胜,丝毫大意都有可能丧命,冷二郎武艺虽高,但这种搏命厮杀却还未经历过,此时被十几个山贼缠住,自顾不暇;至于杜贺那莽夫,平时较练武艺时虽不敌冷二郎,此时却显得比冷二郎游刃有余的多,一柄大砍刀,所到之处,无不血染满地,只不过他嗜杀成性,一进战场,只顾自己杀的痛快,再顾不得其他。

    没了这两个绝顶高手的阻碍,韩继雷砍翻了两个黑手党,很快就杀了进来,逼近贾宝玉,伸手一剑,险些就刺中贾宝玉面门。

    贾宝玉险险扭头避开,忙举剑格挡,稍稍向后退了些,心中大呼“侥幸”这可不比与冷二郎对练武艺,稍一分神便有性命之忧,贾宝玉不敢怠慢,抖擞精神,使出浑身解数,与韩继雷混战一处。

    韩继雷乃江湖老手,厮杀半生,只过了数招,便已知贾宝玉缺乏实战经验,不由冷笑道:“竟是个只会些花拳绣腿的绣花枕头,想我汉雷子称霸绿林多年,官兵也不知杀了多少,今日却败在这样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儿之手,岂能叫我心服?今日便是丢了性命,我也要先送你上黄泉,否则我便是死也不能瞑目。”

    贾宝玉正待答言,不想韩继雷话音方落,手中朴刀之势竟又猛了几分,舞的耳旁风声“呼呼”作响,寒气近身。

    贾宝玉只得按住心神,全力迎敌。

    韩继雷一剑刺来,不愧是个厮杀半生的老手,剑势凌厉,带着风势,竟叫贾宝玉心中一颤,只得退步闪过。

    韩继雷心中冷笑,喝道:“无能小儿,今番你死在爷爷手上,也不枉你来世间走一遭了。”说着,便举刀横劈而下。

    此时,贾宝玉身后是几个黑手党与山贼厮杀,已是退无可退,眼见山贼头子刀势凌厉,竟是避无可避。



………【第八十三章 自食其果】………

    第八十三章自食其果

    大年初一,子清在此给各位大大拜年了恭贺大大们新年快乐龙年吉祥万事如意

    拜完年了,有没有糖啊

    韩继雷举刀自左而右向下横劈,贾宝玉避无可避,身后刀光剑影,又无法后退,眼看要被劈成两半。韩继雷心中大喜:“小儿要死在你大爷手上了。”

    不料,却在这时,贾宝玉双腿微曲,往地上一点,竟是高高跃起一人来高,轻易避过。

    韩继雷料定这刀避无可避,想要一次将他结果了,便使出了十分气力,不想却一刀劈空,脸色大变,心中大呼“糟糕”,可惜为时已晚,招数使老,想要收回却又难了。

    只见贾宝玉高高跃起,随即落下,双脚点在韩继雷刀锋之上,竟似千斤之重。韩继雷一刀横劈使了十分气力,再加上这千斤下坠之力,纵凭他身经百战,本事了得,却也无计可施,“叮”的一声大响,朴刀落地,整个人也向前栽倒。

    韩继雷手中一空,心惊肉战,借往前扑倒之势,双手撑地,反身便是一脚。若是常人这一扑倒,早已摔个狗啃屎,韩继雷不愧绿林好汉,武艺了得,竟能立即便反身出脚,不过很可惜,纵使他厮杀半生,经验老道,却依旧无法改变落败的命运。

    贾宝玉的利剑,恰在韩继雷出脚之时,已逼在他项脖之下,闪着逼人的寒光,如催命厉鬼,鸣吟不止。

    韩继雷整个人瞬间如坠冰窖,浑身冰凉,面上死灰一般,本是凌厉的目光,渐渐变成绝望。

    贾宝玉剑锋逼住他,却不一剑结果他性命,微笑向前问道:“怎样?败在我手上可信服吗?”

    韩继雷大怒,大口喘着粗气,脸上已是一片通红,他一生豪强,何时受过如此屈辱,更何况对方还是个乳臭未干的十几岁少年,人生之悲哀莫过于此了,他此时一心求死,本待临死前大骂个痛快方休,不过才张了口,又深深叹了口气,昔日英雄气概全无,仿佛片刻之间苍老了几十岁,背脊似乎也弯了许多,有气无力的问:“你这是什么功夫,怎能跳的如此之高?”

    “把他绑了。”贾宝玉喝叫两个手下将他用绳索缚住,却懒的告诉他,淡淡道:“就凭你还不配知道。”说着,便反身一剑砍翻一个清山寨小喽啰,冲进围攻冷二郎的一群小喽啰中间,如虎入羊群一般,大杀特杀。

    韩继雷直接被气的七窍生烟,口吐白沫,翻了翻白眼,竟晕了过去。

    清山寨这群残余的小喽啰本就靠着韩继雷鼓动方敢一战,如今大王已被擒了,一个个再无斗志,纷纷丢下兵刃束手就擒。

    “***,怎么就降了?老子可不杀手无寸铁之人。”杜贺杀的不过瘾,如个血人一般站在当中,凶神恶煞恰似杀神降世,却像个孩子般唠叨不止,大骂这帮山贼软骨头,没让他杀个痛快。

    敢情人家打不过他,还不能丢盔弃甲投降,一定要顽抗到底被他杀了,这才过瘾。贾宝玉哭笑不得,懒的理这莽夫,只吩咐众人:“将他们捆了,听候落。”

    黑手党和地下党成员听令,将清山寨众贼都捆了,再拿一根长绳将他们蚱蜢一般拴在一起,再难逃脱。

    冷二郎初经生死搏杀,一开始虽有些手忙脚乱,但慢慢已经适应过来,在贾宝玉杀去帮他之时,其实已经渐渐掌握了局势,或许再只需片刻,冷二郎熟悉了搏杀要领,挥出本事来,这一群围攻他的小喽啰都会被杀个干净。贾宝玉冲进战局,或许不是帮了冷二郎,反倒是救了那般小喽啰的性命。

    经过许久打斗,此时冷二郎竟面不红,气不喘,一如平常,面色淡然道:“二爷的内加修为又有所精进了。”

    贾宝玉笑道:“这也是二郎教的好,否则我已死在方才那一刀之下了。”

    贾宝玉早在一两年前就一直跟着冷二郎习武,当然冷二郎一身的内加修为也一并传授给了他,否则常人怎能跳的这般高?

    贾宝玉同冷二郎聊了几句内家修为,正是韩继雷所问,不过很可惜他此时已经气晕了过去,再也听不到了。

    “大爷饶命啊,大爷饶命啊,此事与我无关啊,都是两位大王荒yin好色,见你们船上有许多美人,动了yin心,这才生出这许多事来”

    “你胡说,两位大王不惜用计支开三大王来做这笔买卖,还不都是你二牛挑唆的?你这个该千刀万剐的畜生,平日里只知谄媚讨好,两位大王荒yin无度便就是你小人挑唆的,为了财色,将昔日的英雄气概都丢了,做出这些糊涂事来。如若不然,三大王还在寨中,我们清山寨又岂会落的这样一个下场?二牛你个孬种,你个奸贼,我便是做了鬼也不会放过你”

    这时,被捆在一起的两个山贼忽然吵了起来,贾宝玉向前细问缘由,方知这一切始作俑者便是这个面相凶恶,却如女人般哀求不止的二牛。

    “原来都是你在生事。”贾宝玉面色一凛,眼中寒光一闪而逝,吩咐手下道:“将他剐了。”

    天下本无事,都是被这帮搬弄是非,奸险阴毒的小人给搅的,贾宝玉一向对这种自己没本事,却唯恐天下不乱,到处搬弄是非,背地里挑唆,使阴招的人痛恨不已,更何况二牛搬弄是非的对象竟然是自己,岂能轻易饶了他。

    二牛吓的脸都白了,之前杀死自家婆娘的凶恶全然不见,如小儿般吓得颤抖不止。

    个面色冰冷的黑手党应声而出,把刀去二牛心窝里只一剜,那颗心献在贾宝玉面前。

    那心犹自冒着热气,兀自跳动不止,贾宝玉见了,只觉的头皮麻,肚中翻滚,竟差点呕吐出来,忙拿手去掐住自己大腿,这才不至于失态。

    冷二郎见二爷脸色惨白,连忙挡在了前面,挥手道:“混账东西,这腌臜物事拿过来也不怕污了教父的眼?”

    黑手党对这些血腥场面早已司空见惯,怎会知道一向被他们捧上了天的教父会不适应,一时没反应过来自己到底哪里做错了,原地愣了愣,随即就被冷二郎连喝带踢轰了下去。

    轰走了他们,冷二郎忙过来扶住贾宝玉,附耳低声道:“二爷身份尊贵,自来不曾见过这些,这里只教给我便是了,你且先回船上去吧。”

    贾宝玉心中哀叹:看来自己还真就适合混迹在胭脂堆里、石榴裙下,若是整日都过着刀口舔血,血雨腥风的日子,纵使英雄盖世,流芳百世,也不愿意啊。

    “不用,二郎熟知兵法,岂不知将帅不可脱离军中的道理?”自从听了冷二郎之前劝他的话,贾宝玉便知冷二郎平日并非不学无术,最起码兵书就不知看了多少。

    冷二郎明显愣了愣,没明白二爷说自己熟知兵法的原故,不过随即见二爷神秘一笑,心下了然:才因我方才一句话,不想就被二爷猜出我平日多读兵书,怪道夫人(尤三姐)常说他心思细腻,不想竟心细如斯。

    这清山寨如此大,贾宝玉料定他们平日打家劫舍存下的家底应该不少,捆缚好了众山贼,将他们聚在大厅中央一起看押,便拨出大量人手在寨中大肆搜索,片刻间,已搜出大量金银珠宝,如小山般堆积在聚义厅上。

    贾宝玉望着这些金灿灿堆积如山的财宝,不由摇头叹道:“一个小小山寨便能搜刮如此多的钱财,却不知害了多少无辜百姓。”

    有一个山贼不忿,辩道:“并非都是打劫的商旅百姓,这其中大部分都是三大王从朝廷狗官身上夺来的,而且还有好多都被三大王资助了山下贫苦百姓。”

    “哦,这么说你们还是劫富济贫的好汉了?”贾宝玉颇为玩味的笑了笑。

    那山贼自己先觉得不好意思了,低头道:“我们自不敢称好汉,但三大王确确实实是个好汉,若不是他,我们却还不知要干出多少伤天害理之事来。”

    贾宝玉有些吃惊,不想他自己都意识到自己所做之事的对错,可见世间之事,并非自己认为是对的才会去做,有些事却也身不由己。

    由此可见,此人做山贼也是身不由己,倒是可以给他个改过自新的机会。至于他嘴中所说的三大王,想来的确是个好汉,却不知为何要和这些贼人同流合污呢?

    贾宝玉低头沉思,忽见几个黑手党在寨中搜出一个人来,禀道:“二爷,我们在厨房搜出他来,鬼鬼祟祟,一看就不是好人,便提过来请二爷落。”

    贾宝玉细看他时,只见他浑身颤,早已吓的六神无主,不过怎么看都好像有些眼熟,遂问:“你是何人,躲在厨房做什么?”

    “小的邵仲永,并不是这个寨子里的人,是被他们抓来给他们做饭的,他们做了什么也不管我事啊,饶命饶命啊”

    怪道这般眼熟,原来是李家庄那个说话冠冕堂皇的神童。

    邵仲永不相信贾宝玉的法子能让李家庄都交上今年的租子,自己在村子里的名誉尽失,且又惧怕被李财主抓去为奴,因此蛊惑了几个村中青年逃了出来。不想行到清山地面,却碰上了清山寨这伙强人,其他几个同伴都死了,唯独邵仲永痛哭哀求不止,山贼们平日里自许英雄好汉,见他这般软骨头,杀他都怕脏了自己的刀,于是将他带上山来,为奴为仆,靠做些杂活活命。

    人生便是如此讽刺,为了不至于被抓去财主家为奴为仆,他不顾父母,远走他乡,到头来,反倒给山贼为奴为仆了。邵仲永口口声声为了大孝,为了不使祖宗蒙羞,子孙受辱,宁愿背井离乡也不能为人奴仆,他此时为了活命,却甘愿做山贼的奴仆,岂不是莫大的讽刺?

    贾宝玉对这人没什么好感,但毕竟有过一面之缘,念在李家庄村民,还有他含辛茹苦将他养大的父母,也不愿为难他,吩咐将他放下山去。

    邵仲永感激涕零,磕头不止相谢,面上诚恳,谁又知他有几分真心。贾宝玉自然也不稀罕他的感激,挥了挥手,不耐烦道:“快些下山去吧,莫在这里聒噪。”

    邵仲永方才害怕的厉害,根本不敢抬头,此时见要放自己,胆子壮了些,又听的声音耳熟,便偷偷抬眼来瞧,顿时惊了一跳。面前这位秀气的公子,却是他已恨入骨髓之人,偏偏又救了他。

    若是按照邵仲永嘴中的大德大义,救命之恩又该如何呢?或许邵仲永自己也不知道,他只是脑中晕乎乎的,如梦中一般,自己怎么下的山都忘了。

    贾宝玉在清山寨中,将一切金银珠宝等财务都搜了出来,装了几大箱子,准备运回船上去,再令人去通知了本地官府,自己又细细审问了寨中山贼,可宽恕的便放了二三人,其他都捆住了准备送官。一切安排妥当,天下近黄昏。

    贾宝玉引了众人正要下山,忽听守在山寨下面关口的黑手党来报:“这寨子里的三大王回来了,杀进了关口,堵住山中唯一的山路,叫我们出去不得。”

    贾宝玉问道:“他多少人马?”

    禀道:“只有几十人马。”

    贾宝玉疑道:“这些人马怎能拦的住你们?”

    禀道:“他的人马只在关外守住,仅他独自一人攻破了关口,挡在山中小道上。”

    “哇”

    众人无不吃惊。

    清山寨建在清山之巅,数重关口,连接关口仅一条小道,只容两人同时通过,若是十几个武艺高强之人守把,确实难以过去,若一人独守,这人武艺之高便可想而知了。

    清山寨易守难攻,若是从外面攻进来,千军难入,偏偏他一个人攻破关口,守住山路,攻守对换,反倒叫黑手党众下不得山去,这可是携大胜之威的雄师,不比清山寨这些山贼、朝廷那些官兵,这位三大王,看来的确本事了得。

    众人吃惊之余,只听来人又禀道:“他不仅武艺了得,更兼一身神箭的本事,几乎例无虚,箭箭取人性命。方才守关的几人都是好手,见他想要一人破关,都不以为意,不想却被他连射数箭,数息之间,尽皆中箭栽倒了下去,死于关外。他撞破关门,拉弓射箭,又连杀了数人,挡在了下山的唯一一条山路上,怎奈他这一手神射的本事,我们都不能近前。”

    “哇”

    贾宝玉一伙闻之变色,清山寨一伙却大声欢呼起来。



………【第八十四章 智擒小霸王】………

    第八十四章智擒小霸王

    贾宝玉引众下山来,远远便瞧见山道上立了一人,看他打扮:头裹绿色布巾,狼腰猿臂,身穿锦衣绣袍,手持长枪,肩背宝弓,威风凛凛,气势不凡。

    贾宝玉身旁一黑手党指他道:“这便是清山寨三大王小霸王公孙霸。”

    贾宝玉可不止闻名一回了,果然是闻名不如见面,端的是个英雄人物,心中激动,便要向前,却被手下人死死拦住,劝道:“此人箭术了得,百步之内箭无虚,教父万万不可以身犯险。”

    贾宝玉虽然是个愣头青,大胆脸皮厚,但他还有个优点,惯能从善如流,手下这般相劝,他自不会刚愎自用,远远立在山头,摇指公孙霸道:“谁去把此人擒下?”

    话音未落,早已惹恼了这个英雄,手举开山大砍刀,杀气腾腾步出前来,瓮声瓮气道:“管他什么鸟人,小孩子玩弹弓罢了,叫他射我试试。”

    贾宝玉看时,乃是莽大汉杜贺,笑道:“莽汉正是对手。”

    杜贺举刀,鬼叫着就向公孙霸冲了过去。那公孙霸见山头下来一群人来,个个彪悍异常,却奉一位秀气如女子的少年公子为,正吃惊不已,却见一个莽汉突然举刀冲了出来,便高声问道:“来者何人?报上名来,我不杀无名之辈。”

    怎料那大汉也不答话,只顾一路冲来,转眼既至,公孙霸不及弯弓搭箭,便挺枪相迎。

    刀枪相交,叮当作响,一个刀势凶猛,一个枪法精湛,正是棋逢对手,斗了十几合,难分胜负。公孙霸难得遇到对手,斗的兴起,本待与他大战几百回合,奈何自己独自一人,势单力孤,不宜久斗,应当战决。又斗了五六个回合,公孙霸佯败退走。

    杜贺紧追不舍,大喝道:“匹夫哪里走”

    公孙霸左手虚提长枪,右手取下肩上宝弓,利箭上弦,左手轻扶弓身,扭回身来,右手拉弓劲射,觑得杜贺胸口真切,口中喝了一声:“着”一箭射去,杜贺应声而倒。

    可怜悍勇英雄,胸口中箭,凭他如何骁勇,也只得大叫一声,捂住鲜血淋淋的胸口倒栽于地上,半天爬不起来。

    公孙霸见一箭得手,翻身回来捉人。贾宝玉身边早冲出去一队凶猛的黑手党好手,持枪拔剑,狼嚎着向前相救,气势滔天。

    公孙霸忙退回来,丢下长枪,弯弓搭箭,“嗖嗖”声不断,连数箭。

    “哎呀”

    “啊”

    惨叫连连,那些冲出去的黑手党好手,竟无一个不应声而倒,公孙霸神箭,竟当真是例无虚,从不放空。

    贾宝玉等大惊,尽皆失色,但见杜贺尚躺在血泊之中,贾宝玉惊慌喊道:“将莽汉救回来。”

    冷二郎应声而出,趁公孙霸射其他黑手党的空隙,飞身一跃,将杜贺救了回来。贾宝玉忙令众人退后十几步,又叫左右弓箭手压阵,与公孙霸一人对峙。

    经此一阵,贾宝玉一方皆惊,无人再敢向前,贾宝玉叹道:“此人武艺了得,箭术非凡,不想在山中得遇如此人物,今遭反倒是被他一人给捆在了山上了。”

    冷二郎亦叹道:“一路听这些山贼说他们三大王英雄了得,不想竟是如此了得,若早得他在山上,我们如何能攻上来”

    “我臊他娘,竟然偷放冷箭暗算老子,不算英雄好汉,待我起来与他再战,定斩他于我刀下。”杜贺虽然中箭,却依旧中气十足,大嚷着要再战报仇。

    贾宝玉喝道:“你已中箭,好生歇息,休要逞能送了性命我来问你,你这般冲上前去,他再打你,又如何抵挡?”杜贺一时语塞,只得退到一旁。

    冷二郎道:“此人仗着箭术,又借这地势,不可力敌,只能智取。”

    若是在平地,众人四面八方群起而攻之,任他箭术如何了得,却也难以抵挡,偏是一条狭长山道,只正面容两人相攻,却是无论如何也避不开公孙霸神箭。

    真真正正乃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贾宝玉沉吟片刻,当机立断道:“派人守住最后一道关隘,众人退回寨中,再做商议。”

    众人听令,将中箭死伤者背入寨中,尽选好手守住最后一道上山关隘,紧闭关门,任由公孙霸在关下如何叫骂,只不应战。

    公孙霸本欲凭一己之力,在对方尚未反应过来之时杀进山寨,救回自己山上众兄弟,甚至打他个措手不及,反败为胜也不一定,却没有料到对方反应如此敏捷,迅就做出了应对措施,紧闭山门死守,任他小霸王如何霸道,却也束手无策了。

    起先公孙霸为了麻痹对方,出其不意,便将人马留在了山下,自己独自一人闯关,如今之势却仅凭他一人已无济于事,便折返下山,将人马领上来,围住了最后一道关隘,他自己倒远远躲进了第二道关隘闭目养神,只令手下小喽啰一有异动及时来报。

    贾宝玉等坐在聚义厅商议,手下人等将公孙霸的举动都如实禀告了,贾宝玉叹道:“不想他不仅武艺高强,连心思也这般缜密,如此便是想要和我们打长久战啊。”

    不过这山寨中为了抵抗官兵长时间的围剿,可不知备了多少年的口粮,凭他一人又如何困的死我们?只是这般也的确太窝囊了些,况且船上还有一堆的美人儿们在等着自己呢,回去晚了,可不知要让她们如何担心了。

    贾宝玉心中焦急,便吩咐道:“趁他不备,派几个人试探着冲冲关,若是侥幸冲出去一人,便去河边搬来救兵,起火为号,内外夹击,叫他尾不能相顾,必能擒这厮。”

    冷二郎应命下去安排,须臾回来,禀道:“那公孙霸派了人在最后一重关下守着,他自己只在第二道关上休息,我们一旦有人冲出去,他手下立即响箭为号,他便出至关前,搭箭相阻,任谁也冲不出去。”

    贾宝玉数了数,要上清山寨,需得过三重关隘,各关之间只一条两人宽小道相通,贾宝玉占了最后一重关隘,公孙霸只在第二重关上休息,即使派人冲了出去,也势必惊动公孙霸,出至关前放箭阻路,确实难以出去。

    为此,如之奈何?

    冷峻的柳湘莲,勇猛无畏,胸中中箭依然杀气腾腾的杜贺,以及一众彪悍的黑手党精锐,此时无一不向贾宝玉望了过来。在他们看来,世间根本没有什么事能难倒教父。只要有教父在,他们就永远不会丧失希望。

    贾宝玉心头一股重重的压力感,让他有些窒息,甚至难以透过气来。赢得别人的信任固然难,但要持续这份信任,不光是难,更要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常人不敢有的担当,面对困境,尤为考验一个领袖的能力。

    贾宝玉自己有几斤几两自己知道,之所以他在黑手党中威望如此之高,除了确实有些本事之外,给他们每日进行思想教育更是起了关键性的作用,这也是所有搞**搞个人崇拜的领导者最常用的手段,自然无往而不利。然而上位容易,能真正承担起这个位置上的压力和责任,却是非常难的。

    贾宝玉虽然有些自知之明,不认为自己有领导者的才能,但事到如今,他却也不能临阵退缩,这帮兄弟可还都在看着他呢。

    在第二重关上,公孙霸闭目养神,只见手下小喽啰来报:“大王,我们奉命守在最后一重关外,除了方才有人试探着想要冲关被大王杀了回去那一次外,竟再不见有人出来。”

    公孙霸寻思:“难道这样他们就怕了?如此闭关不出,寨中粮草充足,我要何时才能杀进去将兄弟们救出来?”

    正惶急之时,只听又有人来报:“我们尊大王之令,在关外大肆叫骂,把那守关之人气的七窍生烟,本欲下关来厮杀,我等正要放响箭通知大王,怎奈被那领头的公子亲来关上喝止了。”

    听到守关之人按耐不住,公孙霸有些欣喜,再又听到被那领头的少年公子给喝止了,便又大失所望,叹道:“不想这人小小年纪,竟能管的这些彪悍勇武之士如此服服帖帖。”

    那报告的小喽啰颇有些精明,听了大王叹气,眼珠子一转,竟有些老奸巨猾的模样,笑道:“大王多虑了,我看也不竟然。”

    “哦?”

    见引起了三大王的注意,那小喽啰喜的眉飞色舞,说道:“那公子年纪太小,想是某个大家族子弟,带来的这些人虽然彪悍,大概都是他父辈的手下,对他定是貌恭心离,未必对他是真的心服。”

    公孙霸闻言一喜,问道:“何以见得?”

    那小喽啰道:“方才那公子训斥守关的那些壮士之时,我在关下瞅的真切,虽一个个颇多尊敬,但脸上却满是怨恨,想来也是看在他父辈的面上不敢作,心里还不知在怎么咒骂自己那乳臭未干的小主子呢。”这小喽啰,惯为人下,对一些下人的心理,他倒是很有信心。

    公孙霸沉吟片刻,那小喽啰接着笑道:“果然如小的所料,在那小公子离开之后,有人尽大骂出来。”

    “他们骂什么?”

    “骂那小公子是个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领着这么多人竟怕了大王一人,简直就是懦夫,并且大呼老爷后继无人之类的,要不是身边有个年老稳重些的人喝住了他,还不知要骂出什么来。”这小喽啰有些得意,滔滔不绝说了一堆,最后竟哈哈大笑了起来。

    公孙霸似乎被他感染,不由也笑了起来,重重拍了一下肩膀,笑道:“这次若是能破关杀进寨去,你当记功。”

    天色越来越暗,遥不可及的苍天,隐现几点星光,昏沉沉叫人顿生困意。清山寨,在那最后一重关上,几个守关的大汉脸色一如现在天空,灰蒙蒙不见一点朝气,暮气沉沉,显得十分绝望。

    “娘的,越想越窝囊,跟着老爷的时候,我们何曾受过这样的窝囊气?”有人终于再也按捺不住,起了牢骚。

    “嘘噤声”

    “我怕他个鸟,不过是个孩子,看着秀气,实则是个中看不中用的绣花枕头,胆小怕事,竟被人家一人挡在了山上,还不叫我们出去厮杀,这要传出去可别被人笑掉了大牙。”

    “憋屈死我也,拿酒来,不如醉死一了百了,省的日后再没脸回去见老爷”

    一人率先提议借酒消愁,众人愁闷之下纷纷附和,早有人寻来几坛烈酒,便坐在关上,一边打牢骚,一边痛饮起来。

    借酒消愁,愁更愁,越是满腹心事喝酒,越不知节制,转眼几坛酒下肚,守关之人大多已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