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小地主-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赖瑾听着贾宝玉难得条理清晰的一席话,倒是颇有种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的意味。

贾宝玉看着赖瑾不掩惊讶的打量自己,摇头笑道:“自那日你骂了我一番之后,我也想了很多。虽然我未必赞同你说的话,可是不可否认的,不论是最初的金钏、琪官儿,还是后来的林妹妹和宝琴妹妹甚至如今的袭人、晴雯、碧痕、芳官儿、四儿等人,都是被我连累了的。我虽然不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但总归这么多人受了我的牵连,我难辞其咎。”

赖瑾默不作声的听着贾宝玉说话,心里也是阵阵涟漪。不知道是因为渡劫而来还是别的什么缘故,贾宝玉的执拗和任性表现在他从来不肯听人劝。哪怕事到如今,贾宝玉也依旧认为自己没有做错,他不过是喜欢女儿家清爽干净罢了。他喜欢女儿的恣意温柔,也喜欢她们的小性儿可爱。他不觉得自己放纵亲近这些美好的姑娘们有什么不妥,可是眼睁睁的看着这么多人因为他的缘故受了连累,贾宝玉的心里还是不好受。

或许可以这么说,他只是生性凉薄不通世故罢了。但是他也是真的纯良心软,由始至终,他没想过刻意去伤害任何一个人。不过是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

贾宝玉想了好久好久,只觉得自己根本没有做错。可是跟在他身边的姑娘们依旧一个个的受了牵连,贾宝玉想也许并不是自己的缘故,而是这个世道根本就是不对的。

可是倘或自己错了还能改,要是世道错了,又有什么办法?

贾宝玉觉得异常茫然,直到此次王夫人抄检怡红院之后,他才算是最终有了决定。

“当日晴雯正病着,就被周瑞家的带了好些人拖出园子去了。我后来和老祖宗略提了一嘴,也让太太借口晴雯身上有病不能再服侍主子给折过去了。我只得让人收拾了晴雯的细软给她送去,又暗地里给她嫂子一些银钱,拖她帮忙照应着。还好她嫂子平日里看着不怎么样,正经时候倒也能用得上。她既然答应我会好好照顾晴雯,想来不会说谎。”

“至于芳官儿和四儿几个丫头,因平日里在怡红院就多有骄矜,且外头得罪的人也多,就连老太太也看他们几个不上。可是他们在外头又是没有老子娘的,一个个孤孤单单的来了咱们府里。那些个干娘什么样的,我也不敢指望他们。”贾宝玉说到这里,低声笑道:“倒是多便宜李贵和茗烟几个了。”

赖瑾听得糊涂,不免张口询问。

却原来王夫人撵出的这几个丫头都是平日里怡红院最出挑清秀的。那晴雯一般的美人胚子就不必说了,模样好针黹好,就是性情有些捉尖儿买快的,但也没有什么心计。且因她每次在宝玉的奶母李嬷嬷过来的时候虽然心里不耐,但是手底下端茶送水的也从来不耽误。因此竟也得了李嬷嬷的眼缘。

如今得知王夫人不喜晴雯在宝玉跟前儿伺候,且又晓得晴雯和宝玉之间清清白白的,遂不免动了两分心思。昨儿亲自求到了老太太头上。老太太原本是想着将晴雯送给宝玉使唤的,可是看王夫人这般厌恶的态度,也不好为了一个小丫头就和王夫人生分了,毕竟王夫人背后还站着一个贤德妃娘娘。贾母虽然不喜王夫人粗苯恶毒,但怎么也要给贤德妃娘娘三分颜面。她这番心思府中的老人自然能看的出来,所以李嬷嬷只在老太太跟前儿一求,老太太就应了。

见李嬷嬷顺顺当当的办成了事情。茗烟和锄药几人的老子娘也不免去荣庆堂嘀咕两句。于是芳官儿和四儿几个,老太太索性做了顺水人情,直接配给宝玉身边的小厮和长随。这么一圈下来,唯有跟宝玉破了身子的袭人和碧痕无人问津。其余的人好歹也算有了人家了。

如今只等着晴雯的病一好,府上的孝期一过,这几家就要热热闹闹的操办起来。而贾宝玉今天找到赖瑾,也是为了李贵的事情。

“李大哥的年岁大了,且又是我的乳兄弟,如今又娶了晴雯,我少不得要为他打算一二。他自幼跟着我当差,为了保护我手底下也有两把功夫。我已经将他和他老娘的身契都放了出去,李大哥说他想走军中的路子。我想问问你能否帮个忙将人送去西北?”

赖瑾惊异的问道:“你怎么不让他去西海沿子?”

贾宝玉面上闪过一丝讪讪之色,开口说道:“我以为你不会同意的。”

随意就退而求其次?

赖瑾好笑的摇了摇头,他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不过既然是宝玉这么正经的求到他这里,且也是为了正经事情。他少不得应了下来。答应宝玉会写一封荐书给固守西北的冯汉将军。

不过赖瑾心中依旧有些疑虑,不免开口问道:“我记得袭人一直是你身边最得意的人,平日里说话做事也很注意不得罪人。怎么这次往外头撵人,竟然还有了袭人的名字?”

贾宝玉摇头苦笑,轻声说道:“之所以会抄检怡红院,想必和袭人平日里所作所为脱不了干系。而之所以会撵了晴雯,恐怕就是麝月的手段了。”

赖瑾恍然。原来是终日打雁反被雁啄了眼睛。有道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想必袭人在王夫人跟前儿进谗言的时候,也没想到自己也被旁人盯上了吧。

怪道适才贾宝玉对麝月的态度冷冷淡淡的。

只是当年怡红院莺莺燕燕何其热闹喧阗,如今也只剩下一些表面忠厚内里藏奸的“粗苯”之人。这样的事实对于自诩护花公子的贾宝玉来说,也是很难接受的吧。

赖瑾想着,不免开口劝道:“你也别太难受。这也算是个人有个人的缘法了。虽然这一时半会儿的你有些接受不了大家彼此都很伤心。不过时日长久了,她们也算是有了个终身的依靠。这也未必就是坏事。”

依稀记得原著中晴雯最后死了,芳官儿四儿出嫁了,碧痕被卖了,袭人则嫁给了蒋玉菡。与原著中相比较的话,晴雯几个人也算得上有幸了。至少李贵、茗烟和锄药都是跟赖瑾从小长到大的。他们的秉性赖瑾还是知道的。都不是那等心胸狭窄,性子阴狠的人。晴雯几人嫁给他们,将来虽然未必幸福,但也不会遭罪就是了。

贾宝玉自然也明白赖瑾心中所想,当即微微笑道:“我并不难受。我早就知道了,这天下的眼泪我是不能全得了。原本还想着各人得各人的眼泪也还罢了。只如今看来,能为我流泪的那个人也没了。”

赖瑾听着贾宝玉又有些迷心左性的话,只得默然不语。

这厢贾宝玉不知想到了什么,竟又暗自神伤起来。自己坐在廊下哭了叹了一回,淌眼抹泪的说道:“自此以后我就不能陪在你们身边了。你们都过的好好的吧。”

赖瑾莞尔一笑,摇头说道:“这话说的不像。你倘或真的有时间有闲情,自然可以去西海沿子找寻我,也算是你在外游历散心。好端端的说出这些疯话做什么?”

贾宝玉忽的又不哭了,怔怔的看了赖瑾一回,开口说道:“以后我自然是要出去游历的,只是那时候的我已然不是如今的我,你们倒也未必认得我了。就算你们依旧认得我,我可能也未必认得你们了。”

赖瑾听着贾宝玉的话,只以为贾宝玉是在感叹人生际遇,不免开口笑道:“这又是疯话了。既然认得你一时,那就是认得你一世。怎么会有一会子认得,一会子不认得的事情。”

贾宝玉微微摇头,并没有再说话。

赖瑾看着贾宝玉神思恍惚,眉眼黯然的模样。也只以为他是因为晴雯等事伤心糊涂,遂也没有多想。看他如今还能听两句话,不免又嘱咐他要孝敬贾母,上进立世等话。贾宝玉并没有应声。两人又闲话一会子,只觉得身上越发汗津津的,便回身进屋了。

午间是在荣庆堂吃过了饭食,喝过了茶水之后方才家去的。彼时家中各处都已经打点妥当了,外头该拜访的地方也都拜访了。还特地前往秦家告罪,说自己因外任的缘故不能给秦牧当迎亲老爷了。为表歉意,赖瑾索性将自己的好友卫珏介绍给秦牧。卫珏乃是一甲榜眼,也算是年少多才之人,且品性高洁,学识广博。秦牧往常也很喜欢这位同僚,遂点头应下。

之后又去了林家拜别林如海和林黛玉。林黛玉的身子骨已经痊愈了,目下正在家里预备发嫁。赖瑾见她红光满面,气度开阔,知道她已经从当年联诗一事的阴影中走脱出来,也不由得替她开心。将自己早就准备好的添妆提前交给林黛玉,又说了好些宽慰劝解的话,赖瑾方才从林黛玉的院子里走出来。

彼时林如海正在书房挥墨作画,赖瑾上前请过安后,又听得林如海给他讲解一些做官御下交际之道,赖瑾仔仔细细的听了。又和林如海约定没半个月来往书信一封,并赖瑜这半年的进学课业。两人又说了一些闲话,赖瑾又在林府上吃过饭食,方才家去。

最后又去了薛家。薛蟠已经先一步去了西海沿子打点。赖瑾将早已准备好的添妆分别交给薛宝钗和薛宝琴两个,拜别过薛姨妈之后,诸事已毕,再无不妥。

腊月初十,风高云淡,宜出行。

赖家众人带着车马行礼小厮丫鬟管事婆子浩浩荡荡一群人,一路舟车前往扬州。

==================================================

作者有话要说:第一卷病树前头万木春已经告一段落,敬请期待第二卷长风破浪会有时╭(╯3╰)╮

感谢蛛蛛童鞋扔了一个地雷 ╭(╯3╰)╮

73初到江南开始过年

初到江南开始过年

古人有云烟花三月下扬州;大抵三月份就是扬州一带风景最美的时节。只可惜赖瑾每次到扬州的时候大约都在寒冬腊月里;放眼望去四野皆是白茫茫的一片。既没有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哀婉柔情;也没有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明媚妍丽。

靠船登岸的时候,赖尚荣带着已经微微显怀的孙氏以及赖尚宁,赖从容、沈轩、薛蟠、冯紫英等人并扬州衙内的管事婆子和小厮都在码头上等着。几个儿媳妇孙媳妇簇拥着赖嬷嬷,赖瑾扶着赖大,赖瑜扶着赖升慢慢上岸。赖尚荣并孙氏等人立刻迎上前来见礼问安。

“不孝子尚荣见过祖母,见过父亲、母亲;见过二叔、二婶。”赖尚荣说着,话语都有些哽咽起来。

赖嬷嬷也忍不住红了眼眶;拉着赖尚荣的手连连点头说道:“这么多年,可苦了你们两个了。”

孙氏眼圈儿一红,吸了吸鼻子,摇头说道:“是孙儿和孙媳妇不孝,不能侍奉床前。还累得太婆婆和各位长辈们为我们担忧。”

赖大媳妇摇头笑道:“这傻孩子说的是什么话。你们这是为国尽忠,为天底下的老百姓做事儿,自然是更为紧要的。”

言毕,看着孙氏已经粗了一圈儿的腰肢,欣慰的说道:“何况你又为我们赖家添丁进口,这就是最大的功劳了。”

身后赖尚宁和赖从容也纷纷走上前来磕头请安。分别扶着赖大媳妇和赖升媳妇的张氏和陈氏一脸含情脉脉的看着自己的夫君。尤其是小张氏,她刚刚嫁给赖从容没一年的功夫,赖从容就远赴西北入军。细细算来已经有三四年的功夫不曾见面,如今两个小夫妻小别胜新婚,更是一片的温情脉脉深情款款。

而站在人群后头的沈轩也是一脸炙热的看着赖瑾。他虽然身份所限,不能明晃晃的站出来大诉相思之情。但是他心中要说的话也并不比别人少多少。一时间众人全都静静的呆立在码头。寒风吹过,飘起阵阵清雪。

赖嬷嬷开口笑道:“咱们别站在码头上傻立着,叫外人瞧见了还以为我们这一大家子是怎么了。有什么话回家去再说也是不迟的。”

赖尚荣点了点头,立刻吩咐家中的管事婆子将众人的行礼全部搬到拉行礼的大车上。然后亲自扶着几位长辈上了轿子或马车,这才自己扶着孙氏上轿回转。

身后沈轩、薛蟠、冯紫英、赖瑾等众位男丁全都骑着马在一旁跟着,一群人浩浩荡荡进了扬州城。

与华丽张扬尽显气派的京都不同,冬日的扬州城虽然被大片冰雪掩盖着,但是那股子江南温婉的底蕴还是一览无余。

赖家众人到达扬州的日子是腊月二十九,家家户户都换了门神、联对、挂牌,新油了桃符。粉墙青瓦的墙院也都高高悬挂着大红的彩带和大红的灯笼,显得越发喜庆。

因为到了年节之下,街上来往的行人和走街串巷的货郎并不多。往日间络绎不绝的叫卖声也都没有了。但是大街上却一点儿都不显得寂静寥落。穿着簇新的小童们躲在街角疯玩斯闹放鞭炮,那些家财富足的大户人家们也都大开着府门,隐隐约约能看到园子里拜访的影壁和形状离奇的假山花石,也算是别有意趣。

赖家众位女眷大都是从小养在京城的,何曾见过这等清丽温婉的景色,不免撩开轿帘子向外头偷偷看去。虽然并无人群之比肩继踵,但也能够清晰的推断出其往日的街市繁华,人烟鼎盛,建筑雅致。

赖家众位女眷早在京城的时候就听见外人说起江南的园林是如何绝代风华,如今只看了人家外头的墙垣廊檐就能推断出其内里的精致绝妙,不免心中期望更胜。

一行车马行了半日,便到了扬州盐运司衙门。自前年圣上恩典赖尚荣正式接任巡盐御史后,赖尚荣夫妇就一直住在扬州盐运司的后衙。当年出资购买修葺的赖家宅子倒是一时间闲置了下来。

载着女眷的青色小轿一直进了二门院子里方才落地。抬轿子的小厮们鱼贯出了二门,方有跟脚的婆子们迎上前来服侍赖家众位女眷下车。众位女眷鱼贯入了垂花门,顺着抄手游廊一直进了内院,越过一副万马奔腾的影壁,就是小小三间厅。厅后就是正房大院。孙氏扶着赖嬷嬷进了正房,服侍众位长辈和妯娌们坐下,赖尚荣引着各位男丁坐下。孙氏立刻张罗小丫头子上茶点瓜果。口内笑道:“已经吩咐下头人烧了热汤,等会子服侍各位长辈们沐浴更衣。各位长辈们一路风尘辛苦。”

赖嬷嬷紧忙说道:“你也快坐下别张罗了。你如今怀着双身子,仔细劳神费精力。很不必这么为我们张罗。”

赖大媳妇也接口说道:“就是。我们都是一家人,这么客气做什么。”

赖升媳妇开口取笑道:“怕是这么多年没见,尚荣媳妇有些生疏了。等过两日闹起来就好了。”

赖尚宁和赖从容媳妇也都掩口笑道:“就是。这一路来,嫂子倒是越发拘谨了呢。”

孙氏抿嘴一笑,并不言语。身为儿媳妇和孙媳妇,她本该替相公侍奉公婆,相夫教子才是。可是这么多年她跟在赖尚荣身边,也没能给赖嬷嬷和两位婆婆布一次菜,请过一次安,就连年幼的小儿子也都没有教养过,说到底还是心虚的。

在座的几位赖家长辈俱都是当年伺候过贵人主子的精明伶俐人,一眼就看明白了孙氏的心结。赖嬷嬷不免开口劝道:“当日叫你陪着尚荣小子下江南,是我们一家人的决定。你很不必为了这件事情就觉得心有亏欠。至于瑜儿,当年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那时候你们刚刚接手,扬州这边也不安稳。留着瑜儿在京城一来是对他的安全着想,二来也不会太牵扯你们的精力。这就是最好不过的事情了。”

孙氏眼圈又是一红,哽咽的点了点头,哑着嗓子说道:“多谢太婆婆和各位长辈体恤。”

言毕,又一脸心疼愧疚的看着赖瑜。

赖瑜小包子从京城过来这一路都有些郁郁不安,话也比以前少了许多。赖瑾知道赖瑜是有了心结,绝对他原本就不和赖尚荣夫妇亲近,如今孙氏又怀了孩子,恐怕以后会对他更冷淡。不免就想起了年前领着赖瑜来江南的时候,临走之时赖瑜撕心裂肺的哭泣声。不知怎么就是心下一叹。伸手摸了摸赖瑜的透顶,赖瑾柔声说道:“瑜儿很乖,也很好学。如今已经是正经的举人老爷了。瑜儿年少神童,现如今也是咱们大业朝年岁最小的举人。”

一句话说出来,在座的主人客人甚至连丫头婆子都觉得脸面有光。

赖尚荣夫妇虽然在家信中就已经知道了这个消息,不过此时听赖瑾亲口说起,又亲眼见到自己伶俐聪慧的小儿子,依旧觉得老怀大慰,再无不满足了。

感觉到赖尚荣夫妇两人的骄傲与自豪。赖瑜小包子白净如玉的脸面微微一红,讪讪说道:“都是师傅和哥哥教得好。其实我也不过是听他们的话,认真上进罢了。”

赖尚荣听着赖瑜小包子对林如海和赖瑾的推崇备至,不知怎么就觉得心下黯然。赖瑾成长的时候赖尚荣是第一次做父亲,当时真是把赖瑾捧在手心里教育。当真是批评一句怕狠了,少说一句怕不负责任,战战兢兢摸索了这么多年,将儿子教的如此优秀。赖尚荣一直自得与自己是个优秀的父亲。

可是到了赖瑜这里,赖尚荣却基本没有参与到他的生活中。赖瑜的成长与进步他都只是以一个旁观者的态度在默默看着,虽然这当中有许多不可避免的因素。可是看着如今敏感而又懂事的赖瑜小儿子,赖尚荣只觉得自己这个做父亲的亏欠良多。

何况如今孙氏又有了第三胎,赖尚荣夫妇两个必然会将大部分精力放在这个未出生的小生命身上。赖尚荣只觉得他们对赖瑜实在是很不公平。可是事已至此,赖尚荣也只能尽力去弥补了。

这就造成了赖尚荣和孙氏两个在赖瑜跟前完完全全做了一堆慈父慈母,对赖瑜的话简直是言出必从令行禁止的态度。好在赖瑜从小就被林如海和赖瑾教育的良好,如今的性子很是自律清明,要不然赖尚荣夫妇两个恐怕真要惯出来一个无法无天的小纨绔来。

分别多年,赖家众人自然有好些梯己话想要说。先是赖尚荣夫妇规规矩矩的坐在当地接受赖嬷嬷等人的拷问,之后又是赖尚宁和赖从容两个一五一十的将自己多年的军旅生涯老实交代。次后就连沈轩也不能免俗的说了一番自己在西海沿子的经历。然后就是赖大两口子和赖升连口子拉着自己儿子的手东一句西一句的说着这么多年京中发生的事情。当中自然也少不得会说起林黛玉的婚事,薛宝钗的婚事,以及贾府三春和贾宝玉、史湘云等人的婚事。说到贾宝玉的时候少不得又是一阵唏嘘感叹。赖尚荣三兄弟这才知道在自己离开京城的这几年,竟然发生了这么多事情。而当日赫赫扬扬的荣宁国公府,竟然会败落到如斯境地。

闲话见有小丫头子来禀报说沐浴的热汤都已经准备好了。于是赖嬷嬷众人又各自去了客房洗漱宽衣。这厢孙氏立刻去厨房张罗晚饭,众人亲亲热热的吃过了相聚后的头一顿饭,又吃了一盏茶水。舟车劳顿之后的疲乏惫懒立刻马上身子。

孙氏见状,又立刻安排众位长辈去安置歇息。一夜无话。

半夜风高万籁俱寂的时候,一道儿黑影悄悄的接近了赖瑾所住的房间,左右看看无人注意,立刻轻轻撬开房门闪了进去。清冷的月光照在脸上,正是憋了一整天的沈轩。

今儿自到扬州之后,赖瑾都忙着和赖尚荣说话,且又在众位长辈的眼皮子底下,沈轩也不好表现的太过亲热。也只是借口跟大家说话将自己在西海沿子的事情一五一十的交代清楚,竟然根本没有机会和赖瑾互诉衷肠,好容易等到了晚上大家都睡得差不多了,方才做贼似的溜了进来。

躺在床上一直强撑着睡意的赖家一个骨碌翻起身来,看着当地的沈轩,迷迷糊糊地说道:“你怎么才过来。你再玩一会儿我都睡着了。”

沈轩原本还有满肚子话要和赖瑾说,但看到赖瑾这么疲惫困顿的神色,不由得心下一软,什么话都忘了。当下蹑手蹑脚的爬到床上来,搂着赖瑾躺下,将人禁锢在自己的坏中,闷闷说道:“你一定很累了,先睡吧。有什么话咱们明日再说。”

赖瑾迷迷糊糊地点了点头。以他的体力原本不应该如此疲惫,不过赖瑜因受到孙氏有孕的影响,这几个月一直都不是很开心。大抵是因为近乡情更怯的缘故,在来扬州这一道上就是越发的紧张沉默。赖瑾为了排解弟弟心中的不安,少不得陪着赖瑜说了好些开心劝解的话。车轱辘话一遍一遍的说,有时候还得彻夜长谈忆苦思甜。再加上在外旅行本就不好休息,于是这么一路下来,竟然觉得疲乏异常。这会子沾着枕头没睡死过去就是很大的毅力了。不过也是惦念着没和沈轩说两句话的缘故。如今听了沈轩这句话,倒是心安理得的安睡了。

他下意识将身子蜷缩起来挤入沈轩的怀中,感觉到沈轩炽热而有韧性且充满力量的身躯,赖瑾心满意足的用脸颊蹭了蹭沈轩厚实的胸膛。在他怀中找了个最舒服的姿势,且一双修长匀称的大腿也自动自发的圈在沈轩的身上,就这么无尾熊似的睡着了。

透过薄薄的月色,沈轩看着身旁少年安然的睡脸,很是安心满足的勾了勾嘴角,也闭目睡了。

至次日便是腊月三十,乃是旧年的最后一天。早上天未亮的时候众人就早早起身,先去祠堂拜过了祖宗祭过了天地神灵,方才回到上房里头吃早饭。

孙氏听着肚子要在一旁服侍布菜,赖嬷嬷慌忙阻止让人坐下来吃饭。口内笑道:“还是那句话,你如今是双身子,千万被顾忌着这些老规矩反而劳累着,哪儿多哪儿少啊!”

孙氏越发感激的看了赖嬷嬷一眼。早上布菜的事情依旧是赖尚荣和赖从容媳妇张罗的。孙氏坐在赖嬷嬷身边享受着两位妯娌的服侍,越发觉得忐忑不安,坐立不定。

两位孙媳妇见状,只得开口劝解道:“嫂子被这么着。咱们都是一家人,且你如今身子不方便,我们代你孝敬长辈也是正常的。嫂子要是真觉得过意不去,等你生了小侄子后,越发让我们受用几日就是了。”

孙氏闻言,连连点头应承。

赖嬷嬷也不过是让两位孙媳妇帮忙摆过了饭菜也就让她们坐下一起吃饭了。毕竟现如今是过年节,且赖家的规矩也不是那么大。赖嬷嬷自然不会让两位孙媳妇站着立规矩。等饭菜都上齐了,自然也就让两人舒坦着坐下,大家伙儿一起吃饭才香甜不是?

不谈里间儿众位女眷们其乐融融,尽享天伦。外头赖大、赖升带着家中晚辈和沈轩、薛蟠等人吃的也很尽兴。因大早上的也不好推杯换盏,众人细细溜溜的喝了几大碗鲜香海鲜粥就撂了碗筷。赖大抹嘴向赖尚荣说道:“既然是过年节,就得好好热闹一番。你请了小戏没有?”

赖尚荣点头笑道:“往常就我们两个过年,随意过着也就罢了。好容易今年大家相聚一次,又知道祖母和家中长辈们都爱听戏,自然是请了的。不仅如此,我还早早就请了扬州城内最好的一班凌云班,还有几个打十番的和几个讲书逗乐的。叫他们今日下午过来,想必今年定然是热闹的。”

赖大闻言,满意的点了点头,开口笑道:“过年嘛,大家聚在一起,就该乐呵乐呵。”

赖升忽的叹口气道:“只可惜从宁小子在山东回不来,要不然咱们家就真团圆了。”

一句话说的大家都有些黯然失色。

半日,沈轩木木的说道:“有我陪着二爷爷,二爷爷不伤心。”

冯紫英和薛蟠几个纨绔少爷听了,也都纷纷响应道:“对,对,有我们这么多小子陪着,一定热闹的紧。二爷爷千万别伤心。”

赖升听的一愣,旋即哈哈朗笑道:“不错不错,家中这么多人更是该高兴的。真是不该伤心,倒是老朽说错话了。”

于是举着面前办完海鲜粥道:“大年节的竟然说这种扫兴的话,我自罚一杯。”

言毕,一口喝干了碗里的海鲜粥。

众人不觉莞尔一笑。

时值元月,虽然是大白天,但依旧能听到府衙外头时不时响起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披红挂绿,联对、桃符俱都是新油过的,一派喧阗新气象。

扬州城内的府衙后头,也早早就扫房洗尘,装点一新。从门口到正堂,院子里连串挂着朱红色彩绸大灯笼,就连已经干枯落雪的树枝上都挂了好多盏透明玻璃绣球灯,里头点着一支小小的红蜡烛,此刻天空乌云密布,纷纷洒洒下着鹅毛一般的雪片。光线有些暗淡下来,穿着簇新大毛衣裳的小丫头子便拿着火折子将灯笼一一点亮,暖暖的烛光将这雪景映衬的越发温暖静谧。

后衙上房内早已席地铺满一整张印着异域风情的大红色波斯地毯,毛色极好,触手绵柔。就连赤着脚站在地上都让人觉得分外暖和。这原本是扬州城内的一位盐商孝敬前任知府大人的,不过那位知府大人还没来得及受用,就在上一次清洗江南官场之时一不小心落了马。而这好东西也就被后来顶上的知府大人投桃报李送给赖尚荣了。

赖尚荣原本也将这东西扔在库房里吃灰,还是这次赖家众人来扬州过年,孙氏布置屋子的时候才想起来的。索性就铺在地上给大家取暖了。

当地放着一只象鼻三足鳅沿鎏金珐琅大火盆,火盆里头烧着最上等的银丝碳。银丝碳烧的红汪汪的,隐隐带着两分透明的火红色,红彤彤的火光映照在脸上,照的人心里都暖洋洋的。负责添换银丝碳的小丫头子还在点燃火盆的时候随手往里头扔了一小撮百合宫香。淡淡的香气弥漫在屋内,叫人不自觉就心旷神怡起来。

正面炕上,赖嬷嬷和两个儿媳三个孙媳正围坐在暖炕上摸骨牌。暖炕也烧的热乎乎的,上面还铺了一整张的大白狐皮坐褥。这是沈轩当日镇守西北的时候利用闲暇时间打猎来的,当日上京的时候当做礼物一股脑儿的送给了赖瑾和赖家众人。因为当初的毛皮着实很多,一直留到今日也没用完。上好的毛皮经过热炕这么一烘烤,越发护的人身子暖洋洋的。炕上横设一张炕桌,桌上摆着瓜果点心和各色茶水。

挨着炕一溜三张椅子上搭着簇新的大红色弹墨椅袱,几个小丫头子都或坐或站在地下嗑瓜子吃点心闲聊天。外头偏厅上也有抓瓜子儿扔口袋赌钱玩儿的,时不时能听到他们嘻嘻哈哈的笑声。因今儿是大年初一,主子们特特给了恩典叫不用服侍,大家都松松快快过个年才是。

只是依旧有有眼力见儿的小丫头们在一旁窥着赖嬷嬷等人坐着的那处动静,瞧见她们或是要个水或是要点儿吃的,立刻脚步快速的过去听差。

地下摆着一副成套的黑漆鎏金雕刻八仙拜寿镂空图案的四角桌椅,桌上椅上套着成套的簇新宝蓝色贪墨桌套和椅套,上头码长城似的摆着围成一个口字的白玉扣底儿马吊。赖大、赖升、赖尚荣和薛蟠死人正一脸认真的看牌。边上和后头或作或站围着冯紫英、冯少楠、韩琦等人。这些都是在西海沿子戍守的少壮派将领。因路途太远戍守在外不便擅自回京,也只能趁着沐休年假的功夫来扬州这边过年凑热闹了。

这边横头排插之后的小炕上也铺了厚厚的皮褥,都是此番沈轩在西海沿子打猎时候猎到的好皮子,硝制过后自然也一股脑的送给赖瑾。这会子赖瑾正铺在身下热热乎乎的坐着。

黑漆填金的梨花小炕桌上摆着三丁包子、千层油糕、双麻酥饼、翡翠烧卖、蟹黄蒸饺、车螯烧卖、鸡丝卷子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