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阿娇重生日常-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笑着说:“既是准备迁宫,我就没有时间见他了,陛下训斥即可。我当日也只不过顺手罢了,算不得什么。”

    刘彻还是那副不在意的模样,说:“迁宫叫下人去做就好了,见见他让他叩谢大恩,也不费什么时辰。”

    阿娇见他这样说,也就不再推辞,“诺。”她亲自见自是比叫侍婢去见,效果好得多。现在之人深受圣人言论,对忠义恩情看得很重,忘恩负义之辈想怕高位只怕是不能了。薛植见了她,以后哪怕她被废后,他仍旧会被贴上陈阿娇的标签。不出力是不行的。

    这件事就揭过了。阿娇想起了另外一件事,对刘彻道:“前些时日,盖侯夫人递出牌子求见母后。母后未见。今日又递到我这里了。我该如何?”

    先帝驾崩之时,王儿姁行事,实在是大不敬。后来阿娇才知道事情始末。原来当日,本来大家哭灵哭得好好的,王儿姁突然发难,数落王娡为皇后一来一系列罪状,包括毒害先帝御嫔,不虞庶子等。

    王娡自是恼怒万分,连连呵斥。由于先帝遗躯周边都是妃嫔及宗室,下人都在外一层呢,两个隔着又近,一不小心就碰到了王儿姁。

    王儿姁竟然不顾身份,直接就挠上了王娡。王娡一直躲避,可是众人都呆愣住了,就让王儿姁趁势抓住了头发,口中一直喊着:“王娡,一人做事一人当,你害了我,我不计较的,但是你害我孩儿,我就不能容了。”还大声对着宗正说:“刘姓皇室都在这里,以后要是我四个孩儿不幸身死,记得都是这个毒妇害的。”

    出了这些事情,王娡哪里不恼怒,哪怕最后将王儿姁贬为了庶人,不得如帝陵也不能销她心中的怒火。毕竟当时她的披头散发,面容上还有被挠的痕迹,被众人看到,谁都心里不痛快。只怕然后见到那些人就想起当日的情景。

    恼怒之下,连母家兄弟都埋怨上了,毕竟他们和玉堂殿可一直是粘粘糊糊的。于是索性眼不看为净。可是盖侯和武安侯府很是忐忑啊,几番三次竟然递到她这里了。

    阿娇本是想去椒房殿让王娡示下的,毕竟是她的娘家,她也不能不给面子。否则王娡就找到理由斥责她了。可是这些天她连阿娇的请安都不让了,只是在深藏内宫。可见此事对她的影响。

    但是后宫诸事还需要有人裁决,于是宫权就到了阿娇这里了。前世可是一直托了两年,她这个皇后才摸到宫权呢。这样想来,王儿姁倒是帮了她一个忙。

    刘彻听到阿娇的话,心里也不痛快。即便母后和王儿姁都是王信和田汀那兹耍墒且沧艿糜懈鲎鸨按笮ΑD负笪の蛔穑蔷谷换拱镒磐醵鶌愋惺隆R皇谴笪怀醵ǎ缇透墙萄盗恕

    可是现在他还得安抚着他们,以给母后尊严,真是太憋屈了。不急,总有机会的。于是对着阿娇说:“母后忧思先帝,不愿见人。你就见见吧。不过你是皇后,该有的威仪不能忘。”

    这就是要给下马威,敲打王家和田家了。对这个,阿娇是乐意万分,谁叫他们前世也是废后嘲笑她的主力呢。

    刘彻见阿娇答应了,看着阿娇素净的衣服,虽然将阿娇显得淡然素雅,可是她还是想看着彤色衣裳的阿娇,总觉得那样阿娇才是鲜活的。

    于是说道:“来年我们就出孝了,你叫如意宅多做几套漂亮的衣物备着。”

    阿娇笑着答道:“不急,还有半年呢。”随即有些怅然的想:皇帝舅舅离开她都半年呢。这半年外祖母和母亲都不好过,外祖母整日不愿意见人,而母亲也好久没有进宫了。

    然后就听到咚咚两声,转头就看到修长的骨节,刘彻如有所思,说:“姑姑好久没有进宫了吗?你得空可以宣她进来。”

    阿娇这才知道自己神游了,听到他的话,摇摇头,说:“不用了,母亲来信说父亲现在生病了,只怕不大好了,她还是要在府中的。”

    自从堂邑侯府一分为二后,听说她那个父亲整日借酒消愁,颓废不起。然后在某次醉酒后着了寒,就一病不起了。

    刘彻也是得到消息,只是对堂邑侯他印象最深的还是他的懦弱,并且对庶子庶女比对阿娇还好,这就让他有些不快,也就不耐烦听到他的消息。

    但是在不耐烦,还是阿娇的亲生父亲。瞧着阿娇还有些关切,就说:“不如我派一个侍医过去看看,要是没有大碍,就让姑姑进宫来,陪陪祖母,也陪陪你。”

    阿娇只好说:“那我就谢谢陛下了。”两人私底下只要用敬称,刘彻及有些不快。所以日子久了,她也习惯注意照顾他的心情了。

    过了一会,刘彻说要去宣室殿,就走了。

    阿娇看着他身影远走,才吩咐楚云将有些东西整理好。楚云自是高兴万分去准备去了。

    她就靠在软塌上发呆。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她听到一声娇俏的声音想起:“中宫,婢子有事禀报。”

    阿娇抬起头就看到红绡那张尖尖的脸,不由得有些玩味:本来以为她会很早过来找她,结果却拖了这么久。

    但是她表情没有变,只是淡淡的说:“何事?”

    红绡朝阿娇身边跪了一下,才说:“婢子谢殿下救命之恩。”说完恭敬的再次磕了一个头。

    阿娇偏过头,说:“你总算是我宫里的人,又没有什么大错,怎么可能就将你调出去呢?”王娡估计是察觉红绡已经不忠于她了,所以才想将红绡调回椒房殿处理。只是她也很好奇红绡的身份,先不说她并没有害他,反而好几次及时送来了消息,就说她要是与故人有管,怎么说救条命还是可以的。于是就将王娡的要求推了回去。要是救命,那倒是大家心照不宣的。

    红绡眼睛有些微红,低声道:“婢子知道中宫对婢子有疑虑,但婢子发誓从来不敢背叛中宫,请中宫明鉴。婢子是临江王被废之前留在宫中诸人之一。大王出宫之前,让奴婢们见到麒麟玉佩如见其人,必要效忠执拿麒麟玉佩之人。很多年没有人出示玉佩,奴婢们还以为玉佩已经随临江王而去了。知道婢子无意中发现中宫有此玉佩,才和其他人联系上的。您才是我们的主人。”说完递上了一个丝帛。

    阿娇并不接手,只是淡淡的说:“你们可要离宫?我可以帮你们。”刘荣都去了这么多年了,当年毕竟当过太子,粟姬又是得宠那么多年,手里自是有效忠的人。只是她没有必要要他的,那个少年,道不相同,扯在一起,反添烦恼。

    红绡惊讶的抬起头,沉住气,说:“中宫,我们这些人是临江王特地为麒麟玉佩主人所准备,共同发誓,不能违背誓言,否则天打雷劈,断子绝孙。还请中宫明鉴。”

    阿娇看过那个玉佩,表面上和其他的一样,可是中间却是用特殊的手法做成,只怕是仿造都难,肯定是特地锻造的。想起高荣的话,她不由得相信了几分。

    可是刘荣的人本就是一个不定因素,要是被揭发出来,只怕她也脱不了干系。她叹了一口气,说:“我不用你们,也就不算违背誓言,你们出去过自己的生活就好。我现在的身份也不会再和临江王牵扯上,所以过些时日我会安排你们出宫。”

    红绡咬咬嘴唇,最终说:“婢子听从主人的意思。要是主人但凡有任何差遣,只要将玉佩印记在茶楼酒肆显现,奴婢们自会出现。”说完恭敬的磕了三个头,推出了殿中。

    阿娇坐姿都没有变,继续看着手里的竹简。

    翌日,薛植果然来到了东宫,阿娇就在大殿召见了他。楚云和四姝随侍在四周。大汉虽然对女子没有那么多束缚,所以妇人也是可以见客的。

    薛植和五年前面容变化不大,但是气质却是有天翻地覆,现在是伟岸的男子汉了。

    薛植进殿后,给阿娇行了一个大礼,眼观鼻,口中道:“植给皇后殿下请安,殿下长乐未央。”

    阿娇微微一笑,道:“南襄侯请起。息县一别,君侯际遇已是天翻地覆,可见老天还是会青睐勤奋之人。”

    薛植跪坐道:“都是殿下厚爱,否则植还不知如何。”的确,当时去了屯兵,听到堂邑翁主的名头,屯兵校尉都是另眼相看,机会也比别人多。

    阿娇笑笑,不再推脱。说起另外一件事,道:“君侯府邸可建好?可有不便之处?”

    薛植忙道:“回殿下的话,还未建好,府邸为朝廷组建,并无不便之处。谢殿下恩典。”

    “那就好,你初到长安,如有不便,可去找如意宅之人,他们会安排好的。”如意宅是她明面上刘彻赏赐的,不用白不用。

    “诺。”

    阿娇随意问了一下他的家人、回忆了一下息县的趣事,就让他离开了。

    等椒房殿那边开始迁宫之后,阿娇就准了盖侯夫人及武安侯夫人之请,准许入宫。

    盖侯夫人李氏,武安侯夫人盛氏同在长安城内,阿娇早就见过不少次了,以前她为翁主,无心刘彻,而两家为皇家外戚,碰到了最多寒暄两句,不似前世,她早早的为太子妃,断绝了两家的青云之路,两家早就看不顺眼。

    而这世,他们看不顺眼,却又失势过快,更是因为王儿姁,和王娡不虞,所以即使再不欢喜,她们也要在她跟前完完整整、恭恭敬敬的磕头。

    李氏和盛氏本来以为陈阿娇为免礼,就想着敷衍两下。

    阿娇低下头,这就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就是她们求人的嘴脸。

    楚云闻雅歌而知弦意,怒斥道:“两位侯夫人就是这么对皇后殿下行礼吗?看来是贵府没有人教礼仪呢?”

    李氏和盛氏面有怒色,但是楚云只是冷冷的看着她们,道:“要是侯夫人不知晓,不如回去弄清楚了再进宫。或许请礼仪教授专门教授。”

    李氏刚想发怒,盛氏扯扯她的衣袖。李氏深吸一口气,说:“还请皇后殿下恕罪,以往见陛下和太后之时,并没有如此,所以有些生疏。”

    阿娇还是不做声。

    李氏和盛氏看着楚云不耐,相视一眼,乖乖的继续他们三拜九叩恭敬的完成,但心中着实恼怒:他们可是皇太后的母家,陛下的亲舅母,陈阿娇竟然如此待他们,一点颜面都不给,以后一定要在皇太后面前重重的告状。

    可是想想皇太后现在还在生气,根本不见她们。她们只好忍着屈辱行完礼。

    阿娇穿着玄色的皇后服饰,头插双凤戏珠鑚,庄重而威严。她坐的地方本就是大殿正中央,而高于普通殿面,俯视这李氏和盛氏,也将她们的不甘尽收眼底。

    难道她们就是俗话所说的贵人的心,下人的命?嗬,不喜欢她,却要恭敬的给她行礼,真是痛快啊。唔,想想前世,她顾忌着刘彻和王娡的面子,她们可是一次都没有做到完整的给她这个皇后行礼啊。

    终于看到她们跪着脸色都青了,才轻笑出声,道:“哎呀,两位侯夫人快请起,本宫再忧思母后,才没有注意。两位侯夫人果然是礼仪之人,母后教导得好啊。”

    李氏和盛氏起身的时候,差点没有站稳。养尊处优这么多年,早就不如先前未发迹之时的粗糙了。听到阿娇的话,差点气晕过去。谁稀罕这礼仪之人的名头?她这话既出,只怕即使在皇太后面前告状,皇太后也无斥责的理由。

    不是说堂邑翁主最是无脑的一个人吗?做事率性而为,飞扬跋扈,现如今竟然用话堵住了她们。难道她不怕皇太后生气吗?她们可是皇太后至亲。

    阿娇还嫌气她们不够,漫不经心的说:“两位侯夫人特地进宫给本宫行如此大礼,说起来还是本宫被陛下册封为皇后之位之后特地到东宫行礼的第一家呢。两位侯夫人果然不亏是太后族人,知礼知节。皇太后知晓,并且倍感欣慰。”

    其他王公贵族自然也是想的,但是一来她没有心情,二来宫内外有许多事情需要做,许多事情要策划,没有空余时间。所以递牌子想要觐见的,她一律推拒了。

    听到这话,李氏终于忍不住,道:“皇后殿下,臣妾可是陛下的亲舅母。”

    阿娇抬起头定睛看着她们,李氏和盛氏只觉得阿娇的眼光都要刺痛他们的肌肤了,不由得一缩。这才发现,以前印象中的少女已经是一国之后了。以前就气势凌人,高傲的厉害。可是却没有如今日如此的直观,今日的陈阿娇只是看着她们,她们就觉得有些喘不过气来。好像在面对她们的帝王外甥。

    阿娇看她们低下了头,面无表情的说:“君侯夫人出宫之后万万不能如此,否则可是会给陛下丢脸,给皇太后抹黑。好了,今日既然已经请安完毕,来人,送两位君侯夫人出宫。”

    李氏还想说话,盛氏又是一拉,李氏只好不甘的说:“那臣妾告退,等皇后殿下有空,臣妾再来给殿下请安。”

    等她们走后,楚云有些忧心,道:“中宫,今日如此对盖侯夫人和武安侯夫人,只怕来日皇太后不悦。”

    阿娇一点都不在意,起身说:“那就来日再看吧。”只要王娡和她撕破脸皮,再说这可是刘彻亲自嘱咐的。要是真能让他们母子产生嫌隙,是最好不过了。

    楚云无奈,只好闭嘴不语。

    阿娇走入内殿,看着瑞柳呈上来的宫人花名册,说道:“可是全部收集齐全了。”

    “诺,婢子和瑞紫她们几个核对了五遍。”

    “好,你们将年满二十五岁的宫女都挑选出来,登记造册。”

    瑞柳接过,恭敬的道:“诺。”

    这就是瑞柳的好处了,哪怕是心中有疑惑,也不会在阿娇面前显露,更加不会询问。

    阿娇挥挥手,一干人等都退了出去,留下她静静的思考。
 第60章 后宫升职
    刘彻跪在床榻旁边,看阿娇来,轻微的转过头看了她一眼。看着她泪眼汪汪,身子却向一阵风就能吹到一样,不由得有些着急。本来因为下药的事情她的身体就有些损伤,现如今又如此的伤心,身体怎么受得住。

    眼看着她哭都没有声音了,差点站起来,总算她身边的楚云还是得用的。这才放下心,继续低着头哭灵。

    阿娇也在泪眼朦胧中看到跪在前面的刘彻,就这一眼,她能看到他眼底的血丝,只怕好几夜都没有睡觉了,但是眼中却有些忧虑。随即想到自己的这副身体,怎么吃都不胖,一副弱柳扶风的样子,可是她的身体从小就注意调养,加上楚姑姑的武功套数,绝对是强健的。不过女人的优势前世她就知道了,这辈子自然要善加利用。

    不过这几天担心着皇帝舅舅的身体,的确清减了一些。想起皇帝舅舅,她又是一阵大哭。但是心里却有些奇怪。

    王娡王、儿姁及其他几个没有怎么见过的姬妾甚至没入掖庭的颜八子都在,一副悲痛欲绝的样子。

    可是却没有见到窦太后,阿娇有些奇怪,但是眼泪都已经模糊的双眼,根本无法想别的。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听到寺人唱到:“馆陶长公主到。”

    馆陶公主生意都已经沙哑,喊道:“弟弟,弟弟你怎么就去了呢?”众人又是一阵大哭,等哭了一会,馆陶公主貌似想起什么什么,忙问伺候的人:“皇太后呢?皇太后可好?”

    被问到的寺人脸上一白,一下子跪到在地,抖抖索索的说:“回,回长公主殿下的话,太后,太后在后殿歇歇。”

    只怕是身体不适才在后殿,馆陶长公主立即奔了过去。

    刘彻轻轻扯扯阿娇的衣袖,阿娇抬起头来看看她,眼中有些模糊,但是还能看到清,刘彻示意了一下内殿,轻声说:“娇娇,祖母刚刚心痛发作,你去看看。”

    阿娇本来早就想问的,只是皇后她们都没有说,也没有动,她猜测外祖母只怕是得到消息,伤心悲痛后有些不支。她本想等找到机会就去瞧瞧问问的,毕竟这是皇帝舅舅的灵堂,她是晚辈,万不能冲撞。

    得了刘彻这句话,她总算能动了,于是慢慢的后退移动,到了后殿。

    等看到了窦太后和馆陶公主正抱着哭泣,她的眼泪又留了下来,窦太后见到她,招招手,等她走进,抱着她,轻轻的说:“以后你们要好好的。”

    阿娇鼻子一酸,道:“外祖母,你一定要保护好身体,娇娇以后还要孝敬您呢。”

    “好,好,老身等着娇娇的孝敬。”

    也不知道哭了多久,几人都有些累了,馆陶公主抬头,看着窦太后脸色有些不好,忙说:“母后,你先歇歇,我在这边守着你。”

    窦太后经历丧子之痛,两次白发人送黑发人,世上也只剩下唯一的女儿了,可是想着女儿岁数更大,不由得悲从心来。

    表情就带了恹恹的情绪,阿娇顿时慌乱起来。抱着窦太后的手臂道:“外祖母,外祖母,你一定要保重身体,否则皇帝舅舅和母亲都会伤心的。”

    馆陶公主自是更加了解窦太后,看着她低下头,一把抱住她,哭喊道:“母后,母后不要丢下女儿。”

    窦太后听着馆陶公主声声几乎沥血,终于醒悟过来,她还一个女儿啊,这也紧紧的抱住她。阿娇这才觉得身上的力气已经没有了,软软的靠在床榻上。

    馆陶公主扶着窦太后,说:“母后,母后,你歇歇。”

    有了决断,窦太后也有了气力,沉声说:“不用,已经歇够了,我们出去,你弟弟…。还需要我们那边去看看他呢。”

    馆陶公主只好点点头,这才看到阿娇,顿时大惊失色,说:“娇娇,你怎么了?”

    楚云扶起阿娇,阿娇站直后才说:“母亲,无事。”

    馆陶公主仔细看了一下,才恶狠狠的对楚云及几个侍女说:“照顾好太子妃,否则别怪本宫不客气。”

    “诺。”

    窦太后叹了一口气说:“走吧,娇娇,站在我身边。”

    阿娇忙过去搀扶着她,低下头说:“诺。”外祖母这是要给她做脸呢。

    还没有走出殿外,就听到有个寺人慌慌张张的跑进来,道:“不好了,不好了,打,打起来了。”

    司氏立即挡在窦太后身前,严厉的说:“不得无礼。”

    来人吓得立即跪下,司氏大声说:“还不快向太后禀报。”

    “是,是,王夫人和王皇后打起来了。”

    额,几人都睁大了眼睛,这也太……反转了吧。

    馆陶公主最先反应过来,道:“叉出去,拔了舌头,堵住宣室殿门口,下人不准外传。”即使属实,也不能传出去,这可是皇室丑闻。

    窦太后皱着眉头说:“走,去前殿看看,这么多年,我老婆子还没有看见过这样的其时呢?”

    阿娇心里也是镇静,两人怎么看也不是鲁莽的人呢,其中还有一个是她的婆婆,于情于理,她都要说一句:“外祖母,只怕事情有异,下人们没有传好话呢?”要是王娡真的打架,大家脸上都无光。

    窦太后冷哼一声,却不再做声。阿娇也知道窦太后一向对王娡不喜,不过她也只是说给有心人听的。她和刘彻可不能撕破脸皮。

    到了前殿,王娡和王儿姁各自跪在皇帝身边。衣服看起来都很凌乱,的确是打架的样子,而刘彻眼睛已经是勃然大怒了。

    早就有机灵的人在窦太后身边小声描述了现场的情况,窦太后出声:“成何体统?一个皇后,一个夫人,衣冠不整,还不去更衣?”

    王娡起身刚准备走,谁知王儿姁跟豁出去了一样,并不起身,直接趴在皇帝的榻上,大哭:“陛下,陛下,你起来啊,你走了,妾就被人欺负了。您带妾一起走吧。”

    王娡恼怒万分,但是王儿姁不要脸,她还要好好的坐太后呢,于是果断的转身去了后殿。

    窦太后皱着眉头,说:“太子,你去处理相关事宜。”不安分的人要处置,刚见过的臣子需要安抚,这些自是刘彻行事比较便宜。

    刘彻会意,点头:“诺。”他心里真是恼怒万分,这个节骨眼上,竟然闹出了这样的丑闻,真不能心慈手软。

    阿娇心中一哆嗦:只怕这殿中之人大部分都会消失了。

    馆陶公主和阿娇扶着窦太后坐下,她才恼怒的问:“王夫人到底怎么回事皇帝先前如此宠幸你,你怎么能扰得他不得安宁?”

    王儿姁自己整理了一下发饰和衣着,恭敬的行了一礼,却也不辨白,说:“妾自知死罪,只是心中无可奈何,姐姐已经是皇后,却不见容与我,妾心已寒,望太后看在陛下的情分上,护着妾那几个孩儿。陛下临终前有遗旨,他们永远不得入长安。”

    窦太后脸色没有变化,阿娇却心中有所悟:王儿姁不想王娡翻身啊,把王娡比喻成吕后,防止鸠杀了那几个孩子。先前吕氏之乱还没有多少年,臣子们和外祖母都是亲身经历者,这话一出口,以后王娡再想如前世那样插手朝政,只怕是不容易了。

    只听王儿姁继续说道:“妾恭谢太后恩典。”然后对着阿娇,竟然一脸的慈爱和同情,阿娇一哆嗦,这和她…又有什么关系?对她慈爱做什么?

    “太子妃殿下,您生病之事,妾绝对没有插手,还请太子妃殿下不要让真正的恶人逍遥,您自己吃亏,让皇太后和长公主担心。”

    馆陶公主冷哼:“这不劳王夫人操心。”即使没有插手,也是顺势而为了,都不是好人。

    王儿姁竟然淡淡一笑,对着他们几个再次一拜,然后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撞向了殿两边粗大的柱子。

    刘彻进来就看到了这一幕震撼的场面,王儿姁额头鲜血直流,对仍能对着刘彻微笑道:“彻儿,相信姨母,姨母从来没有想要害你。”说完闭上了眼睛。

    阿娇倒吸了一口气,这个王儿姁真是一个演戏、心机一流的人物,从刚刚开始,从外祖母、母亲到她,再到刘彻挨个算计了一个遍。

    外祖母以前虽然和皇帝舅舅关系不好,但是人死如灯灭,现在所有的不好都变成了好,假如王儿姁真的占理,加上她一番作为,只怕外祖母不光会惩罚王娡,也会护着她的几个孩子,毕竟都是亲孙子。

    而对她说的那番话听着是辩解,只怕也是挑拨,王娡是她的婆婆,东宫之事是瞒不过去的,母亲迟早会知道。她自己一死,母亲只怕真是恨上王娡。要是一个不好,和王娡较上劲,她就成了夹板,刘彻也会被拖进后宫的阴谋诡计中,这样她几个儿子不就安然无恙,也许还能捞到不少好处了。

    小时候她也总听着刘彻说起王儿姁,可见他们以前的感情还是不错,现在不要庶母,偏偏是姨母,那就是要打感情牌了。

    要不是前世那么多经历,只怕她听了王儿姁的话,真的也会胡思乱想,枕边人的阴谋比任何人的伤害都大。更何况,她还有长乐宫做后盾呢,王儿姁这一死怎么看都不亏。不过,她看错了她,她不是那个以爱为生的女子。也小看了刘彻那个狠心绝情的人。

    这次她也许真的白死了。

    果然刘彻皱着眉头说:“抬出去,打扫干净。”接着跪在皇帝榻前,继续哭灵。

    皇帝驾崩,兹体事大,三公九卿早已经位列等候。在处理完皇帝后事流程之后,就是要求刘彻登基。

    只是圣人言上顺天意,这皇帝位刘彻必是要推辞几次之后才会正式登基,以现实慎重及尊重。

    可是还没有等君臣表演了几次之后,就传来淮南国以皇帝死因不明、拱卫长安为由公然谋逆。

    这下子真正是雪上加霜,皇帝葬礼本就是一个繁琐之事,绝对不能从简,刘彻还能恭顺的一步一步的按照做。现在淮南王造反,也是看准刘彻这个少年皇帝好欺吧?

    可事实上,刘彻还没有发话,反而是窦太后怒了,道:“太子殿下,事从权宜,快听从各位大臣的上书,即日登基,铲除逆贼。”刘安这个混蛋,敢在她儿子的葬礼上搅局,果真是活得不耐烦了。

    刘彻自是恭敬道:“诺。”

    于是帝国机器很快运转起来。刘彻以太尉窦婴在长安调配、程不识为大将军、韩嫣为监军,前往平乱。

    长安全城戒备,皇宫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务必保证长安安全。景帝按例要停灵七七四十九天后,然后葬入大汉帝陵。

    就这些天不光淮南王反了,齐王、燕王竟然都相互呼应,一起反了,连带着匈奴还有蠢蠢欲动。

    可是新年的脚步已经到来,这个新年注定是黯然的。

    但是这些已经阻止不了刘彻作为一代名垂千史的帝王开始了他灿烂辉煌的一生。而属于汉武时代已经开始。

    刘彻登基后,首先为先帝挑选谥号,几番下来,才挑中了景,是为孝景皇帝。将安葬于阳陵。建年号,是为建元。

    新年登基,老天爷竟然潇潇洒洒的下起了大雪,三路叛军还没有行走多久的路程,竟然被阻住了,也给了朝廷大军集结的时间。

    直到景帝灵柩下葬,朝廷彻底准备充分了,天才放晴,果然老天爷还是挑人了,这也让刘彻屁股底下的位子更加牢固了。

    窦婴老道,程不识和韩嫣配合无间,三个月之后,叛军就被剿灭,淮南侯刘安自杀,其子女刘迁、刘不害。刘陵被俘,押往长安受审。齐王、燕王及其部分家眷兵败乱中被杀,剩下之人也被押解长安、

    至此汉武朝的第一场叛乱就如此顺利完成,刘彻的心情也是大好,开始大封亲人后宫。

    遵其祖母窦太后升为窦太皇太后,其母王皇后为太后,其妻陈阿娇为皇后,其姑姑馆陶长公主为大长公主,其姐平阳公主为平阳长公主。还有此平叛中表现优异之人准备大肆封侯。

    在给景帝守孝事宜上,刘彻为了表示孝道,和大臣说要和民间一样守孝三年,这下子把大臣和皇太后都吓住了。极力劝说皇帝以江山社稷为重,先帝也说以日代月,守孝二十七天即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