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阿娇重生日常-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心来,只要你和彻儿好好的,母后就安心在长寿殿养老,不管你们其他的了。”

    阿娇惊讶得差点失态:王娡这也反转太大了吧?她的意思是…。。她可以专宠?噗,好吧,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情,让她迫切的改变了自己的立场。但是她不脱后腿更好,也就是说这段时间她要做什么事情不会有来自长寿宫的干扰了,不错,也许这世老天爷是怜惜她的。

    不过面子上还是要装作惊喜和羞涩,道:“谢谢母后,果然还是母后疼我。”

    两人都有意营造气氛,所以到了长乐宫时,外人看来婆媳两人就是亲如母女了。

    长乐宫中,窦太皇太后端坐在中间,两人分别给太皇太后见礼之后,分坐在她的身旁。

    阿娇仔细的看了一下太皇太后,心里一酸:经历了丧子之痛,每次见到外祖母,都觉得她白发又多了一些,皱纹更深了一些。

    王娡仔细看了一下,心中一松:看起来太皇太后气色并不好,果然是年纪大了,如平阳所说,她们只要等着就好了。口中笑着说:“太皇太后气色好多了,臣妾就放心了。”

    阿娇勉强一笑,道:“是啊,祖母气色好了很多,现在苦夏马上就要过去了,早晚有些凉,司婆婆可要注意给祖母添些衣裳。”

    司氏忙拱手道:“诺。”

    窦太后大手一挥,爽朗的说:“就你们小心,别担心,我老婆子活到这么大的岁数了,也够了。倒是皇太后和娇娇,你们虽然年轻,还是要多注意身体。”

    “诺。太皇太后乃是上天庇佑,一定是长命百岁的,只有您老人家在,我们这些小辈心里才有底。再说彻儿也还年轻,还需要您老人家多多指点呢。”最后一句话,王娡倒是显得有些小心翼翼的。

    阿娇也接口说道:“母后说得对,祖母,我还需要您多多提点呢,一定要好好保护好身体。”

    太皇太后笑了起来,说:“知道了,你们有孝心。皇太后身体可好点了?专心养好身体,不必惦记我这里。”没有事情不要过来了。

    王娡道:“诺,臣妾谢太皇太后恩典。”然后起身道:“臣妾就不打扰太皇太后了,娇娇,你且好好陪陪太皇太后。”

    阿娇忙起身,道:“诺。”

    等王娡走了之后,阿娇立即快速过去,抱住太皇太后的手臂,撒娇的说:“外祖母不疼我了,我好几次要来看您,您都不召见我。”

    女孩娇软的身体扑过来,窦太皇太后就感觉到生命的鲜活,不由得抚摸着阿娇的秀发,道:“外祖母知道你心疼外祖母,可是娇娇你现在是大汉的皇后,要尽快熟悉未央宫的一切,天天带着长乐宫,能做什么?外祖母老了,护不了你多久?你呀,要快快的长大,要保护好你娘。”

    阿娇的眼泪一下子留下来了,但是极力的保持着声音的镇静,道:“我知道,外祖母。阿娇在努力长大,但是还是要外祖母看着啊。”

    “外祖母能看你几年就是几年。行了,别哭哭啼啼的。”太皇太后虽然眼瞎了几十年,但是相对感官更加灵敏了,自然也是知道了阿娇极力遮掩的眼泪。

    她继续说:“娇娇,哭不要紧,爱哭的孩子有糖吃,俗语说得也是有道理的。但是你的内心一定要强大,知道自己要什么。我观你最近行事,很不错,但是娇娇,你一定记住,下定决心绝对不能心软,否则拖累的是你母亲,你可知道?”

    说道最后已经言辞严厉了。

    阿娇一直知道,窦太皇太后如此宠她,只不过是因为她是母亲的女儿,在她的心里母亲比任何人都重要。可是她却没有半分埋怨。因为她也爱着她的母亲。

    要不是母亲和外祖母护着她,以她父亲的秉性和侯府的糟乱,她还不知道是什么样子呢?诸侯王和公主也多的是,他们的孩子也不计其数,但是对孩子如此的好的,馆陶长公主绝对是独一份的。

    阿娇使劲的点点头,道:“我知道,外祖母,我必不会让母亲受人欺辱。”这本就是她重生的最大目标。

    太皇太后叹了一口气,道:“娇娇,你是一个心思纯的,但是胜在脑筋清楚,看人眼光不错,只要保持此心,以后你的福气在后头。”

    阿娇脸有些热,这是太皇太后第一次夸她,也是对她的肯定,她心里更加有了信心,说:“谢谢外祖母夸赞,我会努力的。”

    太皇太后点点头,话题一转:“你现在在做什么?”

    阿娇今天来本也是要请教的,于是毫不隐瞒的说:“外祖母,我在看圣人书《老子》,但是也许是我太笨了,并不能理解其意。”

    窦太皇太后来了兴趣,说:“哦,怎么想起看这个?”

    “我也是想多学一点,以前总听外祖母说起:‘是非有分,以法断之,虚静谨听,以法为符’,虽然理解其意,但是并不能领会其字面之下的意思。这次忝为执掌宫务,才发现这句话真是再合适不过了。只要定好规矩,赏罚分明,各人做事就尽心的多。”

    窦太皇太后欣慰的点点头,道:“不错,不错,娇娇你能领会到这些真是出乎我的意料。黄老之学就是强调道生法,清静无为,主逸臣劳,宽简刑政;除削烦苛;务德化民,恢弘礼义,顺乎民欲,应乎时变……。”

    说起黄老之学,窦太皇太后自是滔滔不绝,阿娇也是听得认真,记在心里,准备回去再好好琢磨琢磨。

    一老一少,一个说一个学,时间倒是也过得快。等日上三竿,司氏才过来打断,两人才发现。

    阿娇有些不好意思,说:“都是我不好,外祖母身体刚好,就来打扰了这么长时间。”

    窦太后今天讲得很是开心,毫不在意的说:“打扰什么,黄老之学,博大精深,你还有得学。行了,今天就说道这里,你回去好好琢磨一下,有所得再过来问我。”

    阿娇站起来,高兴一拱手,道:“诺。外祖母可比那些博士讲得好多了。”

    窦太皇太后脸上就出现了自豪的神情,说:“我这是刻苦研究了的。不像那些只会耍嘴皮子的儒生,不事生产,却还瞧不起生产的人,读书不知其意,不知所谓。”

    阿娇只知道刘彻诏举贤良的大多数都是儒生,那么又有何深意呢不过听外祖母这口气,难怪刘彻和外祖母对上了呢,外祖母根本是很不喜欢儒生,可是偏偏刘彻还把儒生弄到朝廷上来,这岂不是让外祖母动怒。

    她想想说:“外祖母,儒生可是有不妥?”

    窦太皇太后顿了顿,说:“今天先说道这里,你先把我说的回去想想再过来发问,否则我即使说了你也不明白。”

    她没有说的是,不明白就无法影响朝政,要是朝廷真的被那帮瞧不起女人的儒生把持着,只怕以后女人就被真的锁在屋子里,被男人任意揉捏,却不能反抗。

    阿娇带着疑惑,只好告辞回宫。看来光看《老子》还不行,其他的各门各派的也都得看看。

    一连几天,阿娇都没有悟出点什么,只好放下,先不去长乐宫。再说她听到最近长安很多列侯都开始出入长乐宫了。

    这天阿娇正在看《孔子》,就听到楚云急匆匆的过来,说:“中宫,卫绾辞去了丞相位,要求告老怀乡,陛下已经批准了。”

    阿娇点点头,说:“继续盯着。”过不了几天刘彻绝对会有大动作的。

    前世她压根没有关注前朝,再加上飘荡了这么久,记忆早就模糊不清了,所以她并不知道刘彻后来是如何动作的,但是和外祖母对上,被外祖母很是教训了一顿。刘彻于是郁郁,就经常出宫,然后认识了卫子夫。其余的完全是无知的状态。

    还好,她有了这辈子,外祖母也愿意提点她。

    楚云点点头,继续道:“朝堂上,陛下选的那些贤良日日都在辩论,很有指点朝政的意思。”

    “他们都说什么?”阿娇很是有兴趣知道。

    楚云想想说:“都是很多,什么国家当以贤者居之,复周制,尚宗法等,奴婢也不是很明白,中宫要是想知道,不如找南襄侯问问。”

    阿娇摇摇头,冷哼一声道:“不必,我知道了,你且继续关注吧,尤其是那些儒生的底细和日常行为,好好查查。”其他的她不管,可是尚宗法是什么?那就是父权夫权,女人没有半点反抗的权利,一切都是她们说得算,端得好算盘。

    她知道这些儒生一直对外祖母掌权,还有公主翁主动辄养面首的事情不满,认为她们不守妇道,可是男人三妻四妾竟然就正常了。果真如外祖母所说不知道所谓。

    她听母亲说过,外祖母以前对各个学派也都是持开明的态度,容许他们各自著书立说。可是有个叫辕固生的儒生议论朝政不算,外祖母召见他辩论,他竟然不屑的说:“仅妇人论耳。”一副不屑的语气。可见儒生的嚣张。

    这次竟然又卷土重来,虽然最后失败,但是刘彻心中只怕是正确的吧,她也得早作打算。

    楚云看着阿娇脸上有怒色,虽然她不明白那些意思,但是想必是不好的。她一定要好好办好这件事,于是一拱手,道:“诺。”

    三天之后,刘彻果然开始他的大动作。董仲舒入朝后,正事策问董仲舒关于治理国家之事。并征公孙弘为博士,董仲舒为江都相,严助为中大夫。

    九月,立学校官员。

    十月,修雍祠,开乐府,乐曲入礼。

    十一月,以窦婴为丞相,田汀尽U早何反蠓颉M蹶拔芍辛睢

    十二月,设立明堂,改历,依古制定服色,恢复周礼。轰轰烈烈的儒家变革开始。

    刘彻没有闲着,阿娇也是忙得很,整理宫中侍婢资料是耗时又耗力的事情,虽然不是她亲办,但是最后也是要到阿娇这里挨个过目,做到心中有数。有点闲时,她还得看书,到长乐宫问询。

    这个时期长寿宫彻底低沉下去,连带平阳公主和隆虑公主也都没有出什么幺蛾子。但是长乐宫中,阿娇觉得太皇太后的脸色越来越阴沉。列侯们甚至每天都会派人到宫中和长乐宫沟通。形势真是紧张万分。

    就在这样紧张的气氛中,新年终于到了,刘彻踌躇满志,新年庆典活动也是办得相当浩大,阿娇装作不知,继续抓紧自己的宫务和布局。

    建元二年终于到了。刘彻守孝一年年满,也正式除了孝服,怎么看,一代帝王也应该就此。

    可是阿娇却知道建元二年是刘彻的转折点,也许也是她的。

    新年过完,第一次朝堂上,刘彻就宣布宣布新政开始。新政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尊兴儒学、革除利弊和诏贤举荐。

    兴儒求贤本是新政的基础,虽然不喜儒生,窦太皇太后并没有发作,毕竟有些儒生的确是人才。并且推举大汉正统,皇权高于一切,这对所有的皇室成员、皇亲国戚是有利的。

    时承接景帝朝,诸侯王的威胁仍未解除。虽然削藩引发了七国之乱已被平除,淮南侯、齐王、燕王的叛乱已经剿灭,大大削减了诸侯王国的实力,但是分封的诸侯仍然没有解决。

    刘彻年少登基,当时的诸侯王权利虽然受限,但老谋深算的各列侯占据京城,违法乱纪,对“乳臭未干”的皇帝根本不放在眼中。

    刘彻早就对此不满,为了打压诸王侯的气焰,集中皇权能力,刘彻毅然开始新政。他对这个的应对就是列侯就国和检举皇亲国戚。

    这不是捅了马蜂窝吗?大汉建国至今,哪家列侯没有遭心事?这是一竿子把所有人都掀翻了。尤其是儒生上书言道皇帝应将列侯、外戚包括太皇太后的权柄全部收回,由皇帝一家言,也就是以后的政务不再需要太皇太后的御印。

    这下子太皇太后哪里还坐得住?于是诏见刘彻,怒道:“尔是要逼死我,逼死列侯和外戚,大汉真能太平?”

    刘彻早及知道列侯的动作,但是已经尝到甜头的他怎么肯放弃,但是大汉以孝治国,他只能跪下请罪,却丝毫不提废除新政之时。

    窦太皇太后心灰意冷,道:“你且去吧,以后不要来问我。”

    就这样,大汉最有权势的两人彻底水火不容了。

    刘彻也知道诸侯动作频频,为了彰显太平,解除了函谷关禁。当时函谷关是入秦国京城咸阳的必经之路,为了保卫京城安全,秦始皇曾在函谷关设立关禁,没有官府的正式公文通行,是不允许出入的。

    做完了这一切,刘彻认为只要享受胜利的果实就好了。

    阿娇也在动作,刘彻除了孝,春天也来到了,繁华的长安城,奢靡的未央宫,美丽的少女,让春风都弥漫着香甜的气息。她必须尽快。

    在风和日丽的一天,刘彻和阿娇在御花园中欣赏着万紫千红的花朵。

    刘彻笑道:“娇娇,还记得那年春天,我们去泾河边上骑马吗?”美丽的少女,娇嗔的言语,还有晃悠的小船,让他的心不由得激荡起来。

    他搂着阿娇说:“找个时间,我们再去泾河上游船。”

    阿娇斜看了他一眼,端是妩媚。刘彻只是觉得心跳都有些加速了,阿娇年岁越长,美丽越是惊人,她小时候的冷然和现在不经意的成熟竟然无比的和谐,让他的眼睛几乎只能看得到她。
 第63章 王娡出宫
    谁知刘彻并不刚过想要偷懒的阿娇。擦拭好后,刘彻坐在她旁边,轻轻的搂着她说:“娇娇,你说朕以后会是好皇帝吗?”为什么父皇不相信他能做好,非要将权利分一半呢?

    阿娇靠在他的肩膀上,道:“陛下当然会是好皇帝。”几千年以后,后世人公认的千古一帝,他锐意改革的很多东西和规则都是后世模仿的样本。

    比如年号,比如历法。比如独尊儒术统治百姓等。

    刘彻听着她坚定的声音,心里就如同春风拂柳,舒服得很,笑着说:“娇娇这么对我有信心?”

    “自然,陛下可是天子,人中之龙,文治武功,雄才大略都是大汉顶尖,绝对会是好皇帝。”阿娇毫不犹豫的说。对于他在政事上,她是绝对有信心的。

    “既然娇娇对我如此有信心,那娇娇可要好好看着,大汉会在朕的手中强大起来。”刘彻豪气万丈的说。

    阿娇低下头,睫毛如蝴蝶般清颤,道:“诺。”那也得有命看啊。

    刘彻想起刘陵的话,用手指抬起她的头,这才发现她的眼中的血丝,不由得收敛了笑容,皱起眉头,说:“你这是没有睡好?”

    难道还是在为迁宫生气?

    阿娇摇摇头,说:“刚搬进来有些不习惯,过几天就好了。”

    刘彻想想说:“那我今天陪你吧。”

    阿娇忙说:“你去忙吧,我好得很。”这几天一直做噩梦,根本就睡不好,刘彻要是在旁边,搞不好她会不管不顾的发作的。

    刘彻眯着眼睛看了阿娇一会,却没有做声。

    阿娇起身,说:“陛下,臣妾去一会。”等再出来的时候,已经没有见到刘彻了。

    楚云过来说:“中宫,陛下刚刚有事,回宣室殿了。”

    阿娇点点头,说:“知道了。”然后坐下对着楚云苏慕一干人等说:“最近辛苦你们了,又是迁宫,还要清理宫里的事情。楚姑姑,给美人按照等级给写赏钱,一人做一套衣服。”

    楚云苏慕一起跪下,喊:“谢中宫恩典。”

    阿娇叫起之后,问苏慕:“先帝的姬妾可安排妥当?各个宫殿是否已经清理完毕?”

    苏慕拱手,小心的说:“诺。中宫,先帝的各个妻妾已经迁往北宫。”

    阿娇一顿,说:“北宫那边可修葺好了?有没有为难之处?”

    “回中宫的话,并无。少府亲自督办,无人敢为难。”

    阿娇松了一口气,道:“知道了。”北宫一直都是荒芜的,比掖庭冷宫还不如,所以孝惠皇后进去之后,没有多久身子就被拖坏了。她希望能尽自己的能力多为那些无宠无子的后宫女子尽自己的一份心力。

    挥挥手让她们出去后,阿娇靠在榻上,想着建元元年已经过去一大半了,等明年出孝,她就得忙起来了。那就开始慢慢实行自己的计划。

    殿外,楚云对着苏慕说:“苏常侍,这宫殿都清出来了,是………。”

    苏慕叹了一口气,说:“楚姑姑,虽然你进宫时日短,但是你想必也是清楚了,明年陛下出孝,宫中就会选一大批家人子进来的,只怕倒是那些殿就有人住了。”

    楚云低声说:“我就是为中宫感到伤心。”想起阿娇以前对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评价,心里就是一阵难过。进了未央宫,愿得一心人的心愿恐怕再也实现不了。

    苏慕没有说话,只是看着夜色深沉中的未央宫,念了一句风马牛不相及的史:“夜如何其?夜未央。”灯火不灭的未央宫,岂能为单独一个女子而伤心?

    宣室殿。刘彻正看着刘陵的口供,并安排好让人去淮南国取剩余的财富之后,将长乐宫已经盖上的御印圣旨发出去,道:“明日张榜,十日后处决。”

    “诺。”传旨寺人接过圣旨就出去安排。

    处理完毕之后。刘彻起身,深吸一口气道:“卫丞相的病可有好转?”

    杨得意躬身答道:“回陛下的话,侍医说卫丞相年老体衰,要修养一段时间。据称卫丞相已经有意上书陛下,辞去丞相,告老怀乡。”

    刘彻点点头,看着沙漏已经显示为亥时了,说:“今夜太晚了。可有去椒房殿说过了?”

    “回陛下的话,戌时时奴婢看陛下一直在忙,就自作主张叫人去禀告了一声。”

    “那就好。”刘彻看了一会椒房殿的方向,走入内室。

    杨得意忙招呼几个寺人呈上了一些夜宵,道:“陛下,这是皇后殿下特地吩咐奴婢等陛下忙完了,给陛下上些清淡的菜品供陛下食用。菜品的种类都是皇后殿下亲自定下的呢。”

    刘彻饶有兴趣的坐下,尝了一下,笑着说:“娇娇在吃食上可从来不会出错的。”从小就是吃最好吃的,穿最好的,绝对不会亏待自己的主。

    想起今天她有些疲累的神情,问杨得意:“最近椒房殿很忙吗?嘱咐少府,椒房殿的要求必须做得最好,要是惹得皇后生气,朕可不轻饶。”

    “诺,奴婢一定再叮嘱少府一遍。皇后殿下最近在整顿宫务,所以每天倒是很忙的。”

    “对了,最近上贡了一批上好的丝缎,给长乐宫、长寿宫、椒房殿各五匹。”

    长寿殿在王娡搬进去后,就改为了长寿宫。

    “诺。”杨得意恭敬的道。心里却在盘算:以后务必对椒房殿更加尊敬。这次上佳的丝缎,总共只有二十匹,椒房殿竟然能和长乐宫、长寿宫平分秋色,可见陛下的看重。即使明年家人子进宫,只怕也撼动不了椒房殿的地位。

    看着既好看又好吃的菜色及小吃,刘彻吃得很舒服。等七分饱后,他起身道:“去椒房殿。”他还是去看看吧。

    杨得意忙招呼马何罗一行跟着。

    刘彻慢慢的走在路上,一路上看到宫殿灯火通明,到了漪澜殿,他停住了脚步,说:“进去看看吧。”

    漪澜殿是王娡还是美人的时候住的宫殿,刘彻小时候就是在这里长大的。后来封为了太子搬进椒房殿,学业繁忙,已经很久没有踏入这里了。

    他看着漪澜殿的陈设,一点都没有变。每一件物品都是干干净净的。心里很是妥帖说:“娇娇很是心细。”母后闭宫不出,这些恐怕都是娇娇吩咐人做的。

    杨得意跟在刘彻后面,笑着说:“奴婢听说,未央宫空余的宫殿,皇后殿下吩咐都要好好清洒,派专人看管。还派人修葺了北宫呢,现在北宫的陈设可差不了未央宫多少呢。多少人都说皇后殿下是善心的主子呢。”

    “娇娇啊,就是心软。有没有奴婢因为皇后好说话而欺主?”

    杨得意心里一突,忙道:“奴婢并没有听说。”

    “你多盯着点,无论是谁,直接告诉朕。”

    “诺。”

    刘彻走进一个偏殿,随手抽出一个竹简,就看到上面幼稚的字写着:“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不由得笑了,这是他第一次见到阿娇之后,回来就提笔写上的。

    从五岁正式认识她,十一年了,这句诗词正是她的写照。

    他心里顿时觉得满满的都是阿娇的身影,于是放好竹简,起身道:“走吧。”

    椒房殿的人很快就发现了帝王的身影,忙去禀告楚云。刘彻皱着眉头,说:“去看看,叫她们不要打扰皇后。”

    马何罗一拱手,道:“诺。”

    然后快速的跑了过去,可是看门的寺人已经在和楚云报告了,楚云对寺人点点头,才对马何罗一拱手道:“马校尉,可是陛下有旨意?”

    马何罗回礼道:“陛下口谕,不要打扰皇后。”

    楚云眼光一闪,低下头,道:“诺。”等马何罗走后,才对身后的江氏示意了一下,江氏轻轻点点头,表示没有事情,她才松了一口气。

    最近阿娇一睡着就做噩梦,今天晚上虽然杨得意传话来陛下不会过来。但阿娇还是叫江氏熬了一方安神烫,这下子也算是管用了。至少不会让刘彻发现。

    刘彻轻轻的走进了内室,掀开帐幔,就看到阿娇宁静的睡颜,微微一笑,坐在了床边。

    杨得意及楚云都慢慢的退了出去。

    好久内室只听到红烛噼噼啪啪的跳动声,阿娇并没有发现身边有人,仍旧沉浸在睡梦中,嘴角甚至有一丝笑意。

    刘彻忍不住的靠近,用额头轻点了她的额头一下。如今他在孝期,是不能有任何的夫妻活动的。

    不过娇娇这样就好,就这样看着她,他就觉得心里溢满了愉悦,就想给她最好的。刘陵和如烟竟然说他会废了她,怎么可能?这个妻子他也是费力讨回来的好吧?真废了她,不是否定了自己?他可不做这样的无用功。

    她以前还不愿意嫁给他呢?对了,还办了一个什么早梅宴选夫婿,有谁去了来着?嗯,等叫杨得意列出一个单子来,看谁的心思不纯了?

    皇帝的记性那绝对是千变万化的,想记住谁的时候,那谁也逃不掉。不想记住某件事情的时候,当然也是绝对记不住的。

    一大早起来,阿娇竟然在椒房殿见到刘彻,有些惊讶的说:“陛下怎么会再此?昨夜不是传话来说不过来了吗?”

    刘彻面不改色的说:“传了吗?朕不记得了。”

    杨得意忙跪下请罪,皇帝的贴身常侍不光要体恤上意,还得常为主子但下罪责。

    阿娇叫起后,对刘彻说:“陛下,听说母后身子好多了,我今天想去给母后请安,陛下一起去吗?”她知道刘彻每天虽忙,但是还是会到长乐宫及长寿宫请安的。

    刘彻想想说:“一会吃完早饭,你先去,朕过会去接你。”今天早朝事情不多,今天可以早点去给母后请安。

    刘彻吃得快,吃完先起身走了。阿娇倒也不着急,慢慢的吃饱了,又洗漱,整理衣着后,都过去一个时辰了。

    阿娇看看沙漏,说:“走吧。”

    到了长寿宫求见之后不一会,长寿宫的大长秋汪德平竟然亲自出来了,说:“皇后殿下快请进。”

    阿娇立即一拱手,说:“汪常侍请。”

    汪德平边引路边说:“虽然皇太后身子一直没有好利索,但是还是关注着皇后殿下的,一听到皇后殿下想要来请安,这不就起身了。”

    长寿宫阿娇以前也是来过,也是熟悉得很。到了大殿,阿娇就看到跪坐在地上的王娡,忙跪下请安,口中称道:“臣妾给母后请安,母后长乐未央。”

    王娡的声音倒是很慈祥,道:“好,好,阿娇,本宫已经好久没有看看你了,来,过来,让母后好好瞧瞧。”

    躲了半年,也该出来了,王儿姁真是罪该万死,让她出了这么大的丑,不得不闭宫半年,不得已将宫权交出。

    阿娇装作受宠若惊的样子走过去了,说:“臣妾谢母后关切,看母后气色好了很多,陛下和臣妾就放心了。”

    嘴上这样说,心里却在想着:王娡这半年看起来是过得不好,估计日日夜夜都想着啃噬王儿姁。现在想来王儿姁真是一个聪明的人,要是不死,指不定怎么被王娡搓磨呢?可是人一死,就只剩下王娡自己憋气了。并且她死了之后,她的四个儿子,外祖母是绝对不会让王娡动的,毕竟是皇帝舅舅的亲儿子。而王娡又没有吕后的手段和霸气,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王儿姁四个儿子好好的活着。是人估计都得气着,再加上当时脸上都被王儿姁抓花了,只能躲在宫里了。

    王娡笑呵呵的说:“这也是彻儿和娇娇你们孝顺,本宫才能顺心。这些时日,本宫身子不争气,娇娇累坏了吧?”

    阿娇面色感动的说:“谢谢母后关心,阿娇其实也没有做什么事情,都是外祖母给的苏常侍也是帮助良多。母后放心,尽管养好身体,阿娇不累的。”

    到手的宫权,她是绝对不会再还回去的。

    王娡脸色不变,她也知道有长乐宫在,想拿回宫权只怕不是说两句话陈阿娇就愿意的,况且现在她可是正式的皇后,有着光明正大掌宫权的理由。可是,她不像太皇太后一样有政权虎符,她如果没有宫权,就是一个无用的人。彻儿愿意给她尊荣,她就能有权利,要是不给的话,她就什么都不是。

    她拉着阿娇的手,拍拍她的手道:“知道阿娇你是一个有本事的人,母后放心得很,也能好好养养自己的身体。现在老了,不如你们年轻人。现在母后只是希望等出孝后,你和彻儿能早日能让母后抱上孙子才好。”

    阿娇咬着嘴唇,低下头,低声说:“诺。”心里冷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