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高科技军阀-第3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片大片的地区变为粘如胶状的沼泽。俄国人大多数的公路(除直达莫斯科的公路外)由于路基不坚实,很快变得难以辨认。隐没在周围的农田之中。即使勉强辨认出来,这些公路亦很快变成了一条条走上去发出咯吱咯吱响的宽阔的烂泥路,泥巴如胶似漆粘到企图通过的车辆上。步兵挣扎着前进,稀泥经常没到膝盖。往往弄得人精疲力竭。而机械化部队的境况也不佳。他们的车辆轮子,常常陷到车轴部分。唯一能动弹的是那些宽履带车,它们缓慢而又吃力地拖着其他车辆或火炮沿途前进,直到燃料耗尽为止。由明斯克到莫斯科的公路,挤满了大批车辆,拥挤不堪且不说,很快也变成泥泞不堪、水坑遍布的长带。交通运输几乎停顿下来。中国军队各师被分散在几百公里长的地带上。而数以千计的摩托车辆陷入泥坑之中。到这时,中国军队前线司令官们一致认为,只有冬季来临,公路内外可以运动时。才能继续总攻。无论如何,广为分散的中国军队师必须加以集中,并把大多陷在后方的炮兵调至前线。
面对这种情况,中国最高统帅部果断的下令,所有部队停止前进,就地防守,等待冬天的到来——因为只有冬天才能把他们从泥淖中解救出来。
面对困难的阻碍,中国军队采取了一切努力来克服大自然造成的障碍。中国制造的轻型车辆和卡车离地面较高,在装上防滑链后情况便大大的改善了。更多的“灰狼”式主战坦克被补充到了前线各部队当中,原来的“行者”坦克被全部替换下来。中国军队增加了“白虎”重型坦克的数量。后勤部门给士兵们送来了大量的防寒保暖装备以及更多的补给物资。使士兵们对俄国的严寒气候能够习惯并较为适应。
尽管大规模的进攻停止了,然而,双方的战斗并没有完全停止。苏军因为气候的原因,得到了宝贵的喘息时间,但他们却被斯大林一再的要求发动反击。在同气候与顽强的中国军队的令人疲惫不堪的战斗中,苏军的进展十分缓慢。因为还在取得进展,因此苏军的指挥官们没有绝望,士兵们还没有完全泄气,但和以前相比,他们的作战意志已经大大的动摇了。
从缴获的两封俄国士兵的家书中。就会发现他们的情绪已大不如前。
第一封是这样写的:
“亲爱的弟弟,好久没有给你写信了,因为太忙,没时间,顾不上写信。敌人离莫斯科已经很近了。据说。莫斯科的居民已经看到他们的装甲部队了,但是。我们的反攻却一再受阻。我们踏步不前已经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了……司令部的人对我说:一切都很顺利,一切均按我们伟大的领袖斯大林同志的计划行事。然而,一连几天满载伤员的汽车就在我们身旁向西方驶去。这一点令我不快。总之,困难的时日在前边等着我们。不过,我仍然没有失去希望,希望给我可爱的索妮娅带回一条中国人的黑狐狸。请你告诉她,不知为什么她好久没有给我来信了。不过,现在的邮件来往很不正常……”
第二封信反映了中国军队的顽强作战:
“……这些中国人想要向我们发动猛攻。冲锋一次接着一次。我们这个团打得很英勇。我的同伴们像狮子一样勇敢厮杀,但是,我们遭到了明显的损失。我们向他们攻击的次数要比他们多得多……他们妄想夺取我们的首都,多么可笑!他们使我们遭到了无法弥补的损失,为此我们必须向他们报仇……”
“……我亲爱的弟弟,请你想一下:我们排昨天有三个人投降了。真丢人!我们都亲眼看见,这几个家伙举着手,从树林里走出去,向中国人投降。我们的政委气得发疯。他对我们讲,只有我们在未来的战斗中英勇作战,才能为我们这一连雪耻。他还说,中国人枪毙俘虏,枪毙前折磨他们,在他们的前胸和后背上刻出十字……”
中国军队第2装甲集团军惠顾控制着公路。它将其装甲部队的大部连同“大中华”步兵团一起集中归第24装甲军指挥。这些部队都得到了充足的燃料补给。12月24日,他们从梅林斯克向前推进,10月30日抵达特瓦拉。面对苏军的防御,进攻部队展开了猛烈的攻击,很快便攻下了特瓦拉城,从东部赶来的第43军在克钦附近受阻。该集团军命令第53军进至装甲先头突击部队后方,保护东翼。同时,第2集团军正在逐步向纵深推进,于是来自东南方向的危险消除了。
计划从西面向莫斯科进军的第4集团军受到苏联红军第49、第43、第33集团军越来越大的压力,但他们得到了生力军的支援,立稳了脚跟。在北翼,中国第4装甲集群面对苏军第5、第16集团军的抵抗,边打边进,苏联红军东方方面军在中国军队日益增强的压力下,不得不向后撤退。)
第675章 斯大林的反突击作战
12月23日,朱可夫所部被迫放弃卡特利夫。。tbsp; 12月25日,已有15o多辆中**队坦克推进到图拉尔诺沃地区,大约1oo辆中国坦克推进到罗斯地诺地区,1oo多辆中国坦克推进到马卡洛夫和卡尔加托地区,大约25o辆中国坦克到达波诺斯克地区,还有14o辆中国坦克到达迪罗诺夫。
莫斯科面临的危险与日俱增。方面军司令部未能守住梅林斯克防线。中**队在东方方面军防御中部的纳而——威敏斯克和波多林斯克方向上完成了纵深突破。 68o团军放弃了梅林斯克防御地带的主要防线。这样一来,就在莫斯科接近地造成了极其困难的局势。
这时,莫斯科城内的紧张气氛几乎到了令人难以忍受的程度。行人成群结队地在大街上行走,因为没有公共汽车和出租车,所有的交通工具都被国防委员会征用。城市上空飘着“黑雪”——被焚毁的文件纸片,不断从烟囱中喷出。
25日夜里,莫洛托夫召见各国外交使团,通知他们立即随同政府一起离开莫斯科前往明斯克。但斯大林决定留在莫斯科。
城内出现了惊慌失措的情形,到处谣传说中**队的坦克随时可能冲进莫斯科市区。有人冲进商店,有人抢劫运载罐头食品的卡车,有的人则开始烧毁自己的党证……
为了动员起来打退敌人。也为了制止由于奸细分子的破坏而造成的混乱,12月29日,国防委员会决定在莫斯科及其附近地区宣布戒严。
12月3o日的报纸上公布了这一命令。命令规定,破坏社会秩序的所有敌人将立即送交军事法庭审判。所有奸细、间谍或煽动骚乱的其他敌人将予以就地处决。命令中还说,在莫斯科以西东7o公里到75公里的防线上,保卫都的任务已交给朱可夫。这段时间是朱可夫一生中最紧张最艰难的时期,他拼尽全力投入工作,以保全苏联的都。
从拉姆斯多克经梅林斯克、马卡洛亚维茨到谢林普诺夫的防线上,防守的苏军兵力仍然是薄弱的,而且防线上的一些地段已被中**队占领。为了防止中**队突破到莫斯科,方面军军事委员会选定了诺斯罗夫斯基——克钦——伊库拉水库——伊库拉郊区——沃尔夫斯基——拉塔赫夫——谢林普诺夫——亚历山德罗夫—线作为主要防线。朱可夫认为把东方方面军各集团军从梅林斯克防线后撤部署到新防线上是适当的。
朱可夫制订计划时考虑到红军也许不能在梅林斯克防线挡住敌人。在这种情况下,他将把部队撤到新防线上已准备好的阵地,以反坦克武器动反击,尽可能长时间地阻滞敌人。为了保证军用车辆畅行无阻。他命令其它车辆不得开往莫斯科方向或经过莫斯科。
这项计划,由朱可夫、布尔加宁和方面军参谋长索科洛夫斯基中将签署,呈送给最高统帅部,当天就得到了批准,同时秘密下达给各集团军司令员。由他们针对这项建议制订出详细计划。
在莫斯科实行戒严以后,所有仍留在莫斯科的市民们都集合起来,帮助组织城市的防御。在三天时间里,工人、工程师、科学家、作家、职员和学生都已经动员起来。组成了25个民兵营,兵力达12ooo人。到12月底。民兵营进一步增加到4个师,共达4万人。此外。还建立了169个巷战小组和数百个坦克歼击组,两者共计有1万人。莫斯科的工厂开始生产修筑防御工事所必需的各种材料——菱形拒马、铁轨、水泥,砖以及其他材料。很快就组织动员了45万人参加修筑莫斯科周围的防线,其中有四分之三是妇女。妇女们在严寒的气候下艰辛工作,建立起一个蔚为壮观的环形防御。在莫斯科附近和城内的各条防线上,修建了2oo多公里的防坦克障碍;设置了16o多公里的防步兵障碍;修筑了38oo个火力点,其中有15oo个钢筋混凝土火力点;制造并架设了375oo个金属菱形拒马。在布雷区还埋设了数千枚地雷。
战斗在莫斯科西部接近地正激烈地进行着。莫斯科市民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困难。中国空军的飞机不时飞抵城市上空,进行轰炸扫射。人们冒着空袭的危险,对莫斯科市内和市郊的大型工业企业继续进行大规模疏散。8。3万辆铁路货车,满载着设备、金属材料和各种半制成品、工人及家属,奔赴白俄罗斯和乌克兰,在那里建设新的工厂。经过疏散,莫斯科7.5万台金属切割机,只剩下2.1万台,负责为莫斯科战线生产各种武器。
尽管局势异常严重,斯大林仍决定举行传统的新年元旦的阅兵式。1945年1月1日,朱可夫被召到最高统帅部。斯大林对他说:“今年元旦,除了开庆祝大会外,我们还想在莫斯科举行阅兵式,你认为怎样?前线的形势允许我们这样做吗?”
朱可夫回答说:“中**队在最近几天内不会动大规模的进攻。在前一阶段的作战中,敌人遭到了严重损失,不得不重新补充兵力和调整部署。为了防备敌人可能进行的空袭,需要加强对空防御,把歼击航空兵从友邻方面军调到莫斯科来。”
斯大林在征求了朱可夫的意见之后决定举行阅兵式。
1月6日,苏联都人民在地下铁道的马雅可夫斯基车站隆重举行了庆祝大会。斯大林作了长篇的报告。斯大林指出,中**队后备快要枯竭。苏联后备才刚刚充分扩充起来,中国比苏联已大为削弱。中国野心家对苏联实行的大规模攻击作战已经彻底破产,中华帝国主义及其军队必然灭亡。
1月7日上午,红场举行了盛大的独具风格的阅兵式。这天。从清晨起,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把莫斯科所有的街道染得雪白。整个阅兵式都是在雪中进行的,坦克、大炮和汽车都被覆盖着,庄严肃立的红军官兵们的双肩和后背都是雪。他们屏住呼吸,同全国人民一起,全神贯注地聆听从列宁墓的讲台上传出的那个熟悉的、略微有点嘶哑的声音:
“红军和红海军战士、指挥员和政治工作人员、男女游击队员同志们!全世界都庄视着你们,把你们看作是能够消灭中国侵略者匪军的力量。处在中国侵略者压迫下的亚洲被奴役的各国人民都注视着你们,把你们看作是他们的解放者……”
可以感到。斯大林很激动,他在心灵深处意识到在即将来临的殊死搏斗时刻举行的这次阅兵的严肃性和特殊意义。他接着向那些直接从红场开赴战场的人们说道:
“伟大的解放使命已经落在你们的肩上。你们将不辜负这个使命!你们进行的战争是解放的战争、正义的战争!”
斯大林停顿了一会儿,深深地吸了口气,他的声音变得更加暗哑和坚定:
“让伟大的列宁的胜利旗帜引导你们。彻底粉碎中国侵略者!消灭中国占领者!”
最后,斯大林列举了俄国的伟大先驱者和民族英雄的名字,他说,苏联共有党和苏联政府有信心消灭中国侵略者。中国一定会由于其罪行累累而崩溃。他说道:
“这一群丧尽天良、毫无人格、充满兽性的人恬不知耻地号召消灭伟大的俄罗斯民族,消灭普列汉诺夫和列宁、别林斯基和车尔尼雪夫斯基、普希金和托尔斯泰、格林卡和柴可夫斯基、高尔基和契诃夫、谢切诺夫和巴甫洛夫、列宾和苏利柯夫、苏沃洛夫和库图佐夫的民族!……中国侵略者想对苏联各族人民进行歼灭战。好吧!既然中国人想进行歼灭战。他们就一定会得到歼灭战。今后找们的任务,苏联各民族人民的任务,我们6海军战士、指挥员和政治工作人员的任务,就是把侵入我们祖国领土的所有中国人——占领者一个不剩地歼灭掉!”
随着“乌拉!”“伟大的斯大林万岁!”“斯大林同志万岁!”等口号声此起彼伏。游行开始了,全副武装的苏联红军。迈着雄健的步伐从红场列宁墓前走过,接受最高统帅斯大林的检阅。随后就从红场直接开赴前线。这场阅兵式和庆祝活动一定程度上鼓舞了苏联红军和苏联民众的士气。但事实上对于苏军的战斗力并无太大的提高。
苏联军队开始竭尽全力补充人员、武器弹药、通讯工具,工程器材和其它物资技术器材。1月15日前,东方方面军共补充了1o万名官兵。3oo辆坦克和2ooo门火炮。来自最高统帅部的部队,被集中使用在最危险的接近地上,特别是用在预计中**队装甲兵团可能实施主要突击的沃尔夫斯克——克钦和伊库拉方向上。由于工厂的撤离,苏军士兵们并没有全部领到配给的冬装——象短大衣、毡靴、絮得很厚的棉衣和有耳套的帽子,他们很多人都在寒风中瑟瑟抖。与此相反,中**队却得到了充足的冬装。
虽然东方方面军得到大量增援部队,但部队分散在近4oo公里的战线上。朱可夫希望确保受威胁较大的地段的安全,并掌握一支方面军预备队,以便在必要时实施机动。但是,1月13日,斯大林打来电话,朱可夫不得不改变计划。
斯大林问朱可夫:“现在敌人的情况怎么样?”
“敌人突击集团的集中接近完成,看来很快就会转入进攻。”朱可夫答道。
“你认为敌人会在什么地方实施主要突击?”
“预计敌人可能向克钦和伊库拉实施强大的突击。林毓英的坦克集团军很可能试图绕过图瓦拉,向奥尔夫和卡图拉辛实施突击。”
“我同沙波什尼科夫认为。”斯大林说,“应先敌进行反突击以粉碎敌人正在准备的突击。必须从北面包围拉姆斯多克,实施一次反突击,从谢林普诺夫地区向中**队68o团军翼侧实施另一次反突击。看来。敌人在那里集结了大量兵力,准备向莫斯科突击。”
“我们使用哪些兵力来实施这些反突击呢?”朱可夫问道,“东方方面军没有多余的兵力。我们仅有固守已经占领的防线的兵力。”
“在拉姆斯多克地区,可以使用罗科索夫斯基集团军的右翼各兵团、坦克第58师、**骑兵师和多瓦托尔指挥的骑兵军。在谢林普诺夫地区,可以使用别洛夫的骑兵军、格特曼的坦克师和第49集团军的部分兵力。”斯大林提议说。
“现在不能这样做。”朱可夫答道,“我们不能把方面军最后的预备队投入到没有把握取得胜利的反突击中去。当敌人的突击集团开始进攻时,我们将没有办法来增援我们的各个集团军。”
“你们方面军有6个集团军,难道这还少吗?”
“但是。要知道东方方面军的整个防线大大加长了,加上弯曲部目前长达4oo公里。我们的纵深内,特别是防线中央的预备队很少。”
斯大林用不容置辩的语气说:“关于反突击问题,就这样决定了。今晚就把计划报上来。”
朱可夫想说服斯大林。取消反突击,因为这将消耗掉余下的预备队,可是电话线断了——斯大林挂断了电话。
这次谈话使朱可夫很沮丧,这并不是因为斯大林没有考虑他的意见,而是将最后的预备队投入到一次极其没有把握取得胜利的反突击中去的作法的后果将是把预备队全部消耗掉。以至无法增援防御上的薄弱环节了。
大约15分钟之后,布尔加宁走进朱可夫的办公室,说:“这次我受到了严厉斥责。斯大林同志对我说:‘你同朱可夫骄傲了。但我们将设法管束你们!’他坚持要我立即来找你,立即组织反突击。”
朱可夫叹息了一声。对布尔加宁说:“唉,有什么办法。就这样吧!请坐,让我把索科洛夫斯基叫来。并预先通知一下集团军司令员罗科索夫斯基和扎哈尔金。”
两小时后,方面军司令部向68o团军司令员以及其他主要指挥员下达了实施反突击的命令。
反突击实施了,但中**队几乎在同时重新对莫斯科动攻势。他们向莫斯科东北的加里宁方面军的680团军的左翼动了突击,同时向东方方面军的680团军的右翼和中部动突击。6oo多辆中国坦克同时动进攻,而苏军只能调集到156辆坦克,其中许多坦克还是火力较差的轻型坦克。苏军的防线抵挡不了中国坦克的猛烈攻击,很快便被突破了。
从1月16日早晨起,中**队开始从沃尔夫斯克地区向克钦急动进攻。苏军在这个地区没有预备队,因为预备队按照最高统帅部的命令已调到拉姆斯多克地区实施反突击,并在那里被牵制注了。
罗科索夫斯基和洛巴切夫从观察所里看到,在猛烈的炮击和飞机轰炸之后,中**队的几十辆坦克向316师阵地猛冲。潘菲洛夫的680了上百辆,在中国坦克的猛烈轰击下,苏军反坦克炮阵地被一个接一个的摧毁,苏军的阵地被很快突破了。
苏联步兵试图阻止中国坦克的前进,他们顶着坦克机枪射出的弹雨跳出堑壕,用**包、手榴弹或“莫洛托夫鸡尾酒”向中国坦克攻击,但他们很多人刚刚没跑几步,便被密集的机枪子弹射倒,只有极少数人冲倒了中国坦克近前,完成了爆破。红军战士们表现出了坚忍不拔的顽强精神,试图打退中**队的凶猛进攻。但这些英勇牺牲的举动还是无法阻止中**队的向前突进。
1月16日战斗的结果,中**队使苏军步兵第316师的部队后退到第二道防线,但是战线无论如何已经避免不了被突破的命运了。
从1月17日清晨起,中**队恢复了进攻。在几个狭窄的地段上中**队集中了坦克和步兵,在炮兵和俯冲轰炸机的有力支援下,猛烈冲击680团军的战斗队形,企图在拉姆斯多克——伊库拉方向上突破苏军的防御并扩大进攻。当天,鉴于316师的英勇顽强,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奖给该师红旗勋章。第二天,1月18日,第316师被命名为近卫第8师。但是,师长却没有能率领近卫战士投入战斗,他在图谢涅夫居民地附近的战斗中,被弹片击中牺牲了。
第676章 中国人的铁和苏联人的血
莫斯科的冬天出奇的寒冷。。低沉的灰色云层整天压在森林和田野的上空。大风刮起的雪团在大路上盘旋。冬天给中**队提供了很多有利条件:大地开始封冻,泥泞没有了,现在为数众多的中国坦克不仅可以沿大路运动,而且可以不受道路的限制,穿过树林和开阔地带。苏军的防御变得更为困难,现在必须在好几个方向上迎击中**队,681团军显得兵力不足了。
战斗愈来愈残酷。1月19日至2o日,中**队681群继续向681团军及其左邻681团军疯狂进攻。经过一系列几乎是不问断的作战和交火,罗科索夫斯基的集团军在兵员和兵器方面都遭到沉重损失。而且,剩下的部队也已筋疲力尽。指挥员和参谋人员疲劳得连站都站不稳了。
为改善681团军的态势,并阻止中**队的推进,罗科索夫斯基认为,部队必须从伊库拉水库以西十几公里的一条防线上的阵地后撤到一条新的防线上。这是以水库本身、伊库拉河及周围一带地区构成的一条非常有利的天然防线。及时占领这条防线,可以借助为数不多的部队组织起坚固的防御,并能把一些部队配备到集团军的第二梯队,从而建立一个纵深防御地域,同时能够腾出一定数量的部队去加强克钦方向的防御。
经过全面的考虑,罗科索夫斯基把他的设想报告给方面军司令员朱可夫大将。完全出乎罗科索夫斯基所料。朱可夫断然否决,命令681团军拼死据守,决不允许后撤一步。
罗科索夫斯基对朱可夫的回答感到非常失望。他认为朱可夫的决定是不正确的,于是他直接去找总参谋长沙波什尼科夫。向他详细说明撤到伊库拉防线的重要性。几个小时后,罗科索夫斯基收到了总参谋部的答复。沙波什尼科夫批准实施这项建议。得到总参谋部许可之后,罗科索夫斯基立即起草了将主力后撤到伊库拉水库的命令。
一个下级越级上诉,而且他的行动得到了上一级的批准,这种情形在任何国家的军队中都是桩严重的事。朱可夫作出了相应的反应。他给罗科索夫斯基了一封简短的电报,措词严厉:“负责指挥方面军各部队的是我!我撤销各部撤往伊库拉水库的命令,兹命令你们在所占领地区进行防御,不准后退一步。朱可夫大将。”上级长的命令心须服从。这是军人的天职。罗科索夫斯基服从了。
中**队在继续进攻。1月21日,罗科索夫斯基被叫到通信枢纽部。“朱可夫在电报机旁,”电报机接着打出了“请扼要报告情况”的命令。
罗科索夫斯基回答说:“敌人企图从基里亚夫镇突向克钦,从新彼得罗夫斯克那突向伊库拉。”电报机停了一下。接着就重新传出白色纸条:“这我明白。敌人也从北面向克钦接近。有多少兵力保障进行防御?”
罗科索夫斯基列举道:“摩托化步兵第1o7师只有大约3oo人,坦克第58师已经没有坦克,坦克第25旅只有12辆坦克,其中4辆是T34坦克。”电报机传来的回答是:“克钦和索尔诺夫斯克是主要的,请您前往索尔诺夫斯克。洛巴切夫立即去克钦,你们要保证守住这两座城市。”
一小时以后,681团军司令的汽车带着警卫人员在暮色苍茫中沿着通向索尔诺夫斯克的大路缓慢地爬行着。天空中,不时有中国飞机飞过。
此时此刻。无论是北面还是南面,都是火光冲天。炮声隆隆。
这个时候罗科索夫斯基倒是可以打个盹儿,可是他没有睡意。他靠在汽车的后座上。注视着夜暮的降临,回忆着自己的戎马主涯,1918年8月,他和龙骑兵同伴一起掩护过681团军步兵部队从里加的撤退;192o年冬天他率领骑兵连抗击过高尔察克滑雪部队的猖狂进攻;1943年6月他和机械化第9军的坦克手们阻击过中国人的装甲部队……
这天夜里,他没有能够进入索尔诺夫斯克。虽然这个城市还未失守,但是中国人已经切断了通向该市的所有道路。在部署了阻滞敌人向索尔诺夫斯克以南和以西推进的必要措施之后,罗科索夫斯基急忙驱车向克钦赶去。
这里的形势也同样危急。中**队以4个坦克师和2个步兵师包围了克钦,只留下一条通向西面的道路。罗科索夫斯基授权扎哈罗夫少将指挥克钦及其以西的部队,务必挡住敌人向西,向亚赫诺夫和季米特洛夫的进攻。
随后,罗科索夫斯基和洛巴切夫通过电报机向来可夫汇报。这时,中国坦克已经从北面冲进克钦,城里生巷战。
被吓得面色苍白的女报务员终于要通了东方方面军司令部。罗科索夫斯基请求增援,索科洛夫斯基却回答说,在这个时候指望得到增援是不可能的。
一颗炮弹呼啸着落在附近,电报房剧烈地震动起来,窗户的玻璃被震碎,墙上的石灰纷纷脱落,房子的一角塌了下来……电报机仍在工作着,女报务员用颤抖的手把电报纸条递给罗科索夫斯基,纸条上印着:“组织好城市的保卫工作,直到最后,集中力量对两翼敌人进行反击。只有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方准撤退。”
罗科索夫斯基告诉报务员这佯回答:“我们所在的房子刚刚挨了一炮弹,现在我们去采取措施。再见”。说完,他向女报务员微微一笑。说了声“谢谢”就向大门外走去。
他跑着来到了设在克钦一座面包房里的辅助指挥所。城里到处传来炮弹的爆炸声和机枪的扫射声。罗科索夫斯基再次告诉扎哈罗夫,坚持到最后一刻钟。指示完,便和洛巴切夫乘车离开。
1月23日深夜,罗科索夫斯基终于到达了集团军司令部。罗科索夫斯基了解到。克钦和索尔诺夫斯克已被敌人占领。中**队在绕过伊库拉水库之后,开始沿公路向南,向莫斯科方面推进。为了掩护索尔诺夫斯克方向,罗科索夫斯基不得不从其他地段上把多瓦托尔的骑兵部队派到那里去,并从681团军临时指挥所移到索尔诺夫斯克城附近的帕什基村,而基本指挥所设在利沃夫。罗科索夫斯基于1月24日傍晚才到达帕什基村。了解到在帕什基村以北只有不多的红军部队和坦克。他们是按照朱可夫的命令来守护通往莫斯科的道路的。681团军的各部队还没有来得及开进到指定的地域。
电话铃响了,是朱可夫打来的。听完罗科索夫斯基的报告之后,失可夫命令他立即向索尔诺夫斯克转入进攻。罗科索夫斯基认为,在这种情况下。用他所掌握的有限的兵力转入进攻注定要失败,因此最好是坚持防御。方面军司令提高了声调回答罗科索夫斯基的反对意见,并对他进行了指责。
在场的人都看到,罗科索夫斯基的脸色已变得苍白。
罗科索夫斯基一边想着刚才的对话,一面和司令部的军官们走出指挥所。门口。一位通信兵指挥员报告说:“将军同志,中国坦克和冲锋枪手已经在村子里出现了!”
帕什基村失守了。利沃夫的681团军司令部也没有能够保住多久。中国坦克冲进了村子的北头。
再也无处可退了。681团军的士兵明白这一点,罗科索夫斯基也明白这一点,方面军军事委员会要求的也正是这一点。在给681团军的特别命令里写道:“不能再继续后退。已经无处可退。必须采取一切措施停止撤退。你们向后再走一步,就是对莫斯科防御的破坏。所有的指挥人员都要亲临战场……”
在中**队进至莫斯科郊区以后。东方方面军才开始向兵员日渐减少的681团军派来补充人员,但数量不多。这已是可抽调的一切力量了,它包括一个反坦克步兵排、一个炮兵连和从莫斯科防空司令部抽调的高炮营。
681团军一直坚持到从谢林普诺夫调来的681团军司令听电话。罗科索夫斯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拿起了听筒,因为他的部队又被迫后退了、尽管退得不多……
“我是罗科索夫斯基中将。”他开始说。
他听到了斯大林平静的声音:“请您报告伊库拉地区的情况。”
罗科索夫斯基简洁地报告了战斗情况以及反突击的准备情况。斯大林打断了他的话:“您的措施就不用讲了。”在他的声音里,罗科索夫斯基感到一种信任,他打电话不是要责备谁,“您很困难吧?”
“是的,斯大林同志,非常困难,非常……”
斯大林在那边沉默了一下,说:“我理解。请您再坚持一下。我们会帮助您的……”谈话拿便到此结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