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高科技军阀-第1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支持,方使其得以成行。汤芗铭在法国学习结束之后,又转赴英国进修海军。清宣统元年(1909年)汤芗铭结束留学生涯返回祖国,历任“镜清”号巡洋舰轮机长和“南琛”号巡洋舰舰长,清宣统2年(1910年)汤芗铭便升任海军统制萨镇冰的参谋长。
武昌起义后,汤芗铭奉命随萨镇冰率舰队前往湖北,协助清陆军大臣荫昌反攻武汉;后又奉命改驶九江参战。汤芗铭在九江收到大哥汤化龙“早日反正,以立殊功”的密函,当即响应汤化龙的号召在“海容”舰召集各舰军官密谋起义,被各舰代表推为起义舰队临时司令;萨镇冰见军心已经动摇,则悄然离开舰队去了上海。汤芗铭接管了舰队指挥权,立即下令起义舰队复驶武汉,游弋于汉口外江面炮击清军,阻止清军渡江,由于起义舰队在作战中屡次击退清军,牢牢遏制了清军渡江,有力的支援了武昌起义军。武昌起义得以成功,海军可以说功不可没。
而那时的汤芗铭,指挥作战的,是排水量不到3000吨的德国造防护巡洋舰“海容”号。
在那几次的战斗中,“海容”号虽然屡立战功,但也在清军的炮火攻击下损坏严重,最后不得不到上海大修。
如今的汤芗铭,站在排水量超过五万吨的“民生”号战列巡洋舰上,心中的感受,难以用言语形容。
第239章 对马海峡的“喜相逢”
不知不觉中,“民生”号以轻巧熟练的动作完成了转向,并撇开周围的船只,加速向前方的海峡驶去。
很快,对马岛便出现在了眼前。
此时的对马岛附近海域风光秀美,气候宜人,在阳光的照耀下,海面上远不象在欧洲的北海那样的寒气b人,而是暖洋洋的。
在看到对马岛之后,想到当年发生在这里的那场成就了日本海军日后名声的大海战,汤芗铭禁不住叹息起来。
1905年5月27日至28日,日俄两国海军的主力舰队就在这一片海域进行了一场规模空前的海上决战,结果日本海军彻底摧毁了俄国海军的主力,获得了完胜。
对马海战的意义对日本来说,不亚于特拉法尔加海战之对英国。对马海战在亚洲太平洋地区产生了巨大的、立竿见影的政治影响。从这次海战当中,日本脱颖而出,成为了远东头号的军事强国,并一直雄踞此位。而经过对马海战和日俄战争中的其他战役,日本海军——实际上是日本的所有军兵种,都树立了“战无不胜”“极端自信”的传统,直到今天,这种观念仍然从未有动摇过。
汤芗铭在脑海中小小的想象了一下,同样是在这片海域,此时此刻,碰到日本海军主力舰队之后,会发生什么样的事。
在现在已经重新强大起来的中国海军面前,日本海军还会取得以前的辉煌胜利吗?
想象着海战的过程和最后可能出现的结果,汤芗铭的嘴角l出了冷笑。
第二次赫尔戈兰湾海战和凯尔特海海战对中国人来说,并不是帮助一个欧洲传统海军列强打败了另一个新兴海军列强那么简单。
最起码,从这两场大海战中,中国人又重新找回了对海洋的自信
大约半个小时之后。汤芗铭要哈尔西再次下令全舰右转10度,以便于“民生”号扩大对这片海域的侦察范围。
哈尔西下达完命令之后,有些好笑地看了汤芗铭一眼,但并没有说什么。
汤芗铭注意到哈尔西脸上的表情,笑了笑,用英语说道:“这里已经是日本了,日本舰队随时会出现在我们的面前。”
“那又怎么样?”哈尔西听了汤芗铭的话,l出了一个在中国人看来有些狰狞的笑容,他转头看了看身后的两艘“共和”级战列舰,自信地说道,“我不认为现在的日本舰队能对我们造成什么威胁。”
听了哈尔西的话,陈世英和他身边的几位中国海军军官也全都和哈尔西一样,脸上全都是一副顾盼鹰扬之色。
哈尔西生于1883年。其父为美国海军军官学校1873年级的毕业生,在海军服役多年,曾被授于海军上校军衔,加上哈尔西的先辈中有许多人与海军有关,受家族的影响,哈尔西很早便投身美国海军。1900年,哈尔西便考入海军军官学校。1904年,由于当时的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大力扩建海军,需要大批新军官,哈尔西便提前毕业,在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服役。哈尔西虽然在美国海军中长期担任低级军官职务,但他一直渴望着能够在战争中大显身手。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哈尔西终于如愿以偿,先是成为了一支驱逐舰编队的指挥官。在作战中,他显l出卓越的军事才干,受到上级的赏识。为了能使新组建的中国海军战列舰队尽快参战,美国海军派遣了大批优秀军官到中国海军指导作战,哈尔西被分配到了“自由n神”号战列舰担任代理舰长,在第二次赫尔戈兰湾海战中,哈尔西以其勇敢顽强的作风赢得了中国海军官兵的一致尊敬,得到了“蛮牛”的外号。在美国帮助建造的中国海军六艘“光荣”级战列巡洋舰完工后,哈尔西又被调到“民生”号战列巡洋舰上担任舰长,负责指挥该舰作战并培养军官和训练水兵。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哈尔西因为表现英勇,屡立战功,分别获得了英国政f颁发的维多利亚十字勋章和中国政f颁发的一等嘉禾勋章。但哈尔西对此似乎并不太在意。对哈尔西来说,他已经在战斗中得到了想要的一切。对于他服役这么长时间的中国海军,他已经产生了深深的眷恋之情,中国海军官兵对这头勇敢的“蛮牛”也感到依依不舍,用哈尔西的话,“我们的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
战争的结束对哈尔西这样的猛将来说等同于失业,在哈尔西ā卸职务准备回国之际,“幸运”的消息传来,随着远东局势的紧张加剧,中国政f迫切要求保留中**队中的美**官以协助中**队作战,而中美两国海军的合作并未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而停止,在美国政f的默许下,哈尔西等美国海军军官得以继续留在了中国海军当中。
对于中国付出巨大的代价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国内一直质疑和责难的声音不断,认为中国政f是在拿自己的军人的生命为欧洲列强充当炮灰,但汤芗铭等中**队的将领却并不这么认为。
因为从纯粹的军事角度考虑,以这样的方式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队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美英等国为中国培养出了一大批经历战火考验的优秀的军官,象陆军的装甲集群战术、渗透战术、闪电战术和海军的“”战极等新式战术也是在这场战争中逐渐熟悉的,此外还有大量的海陆空装备在欧洲的战场上得到了很好的实战检验。
象这一次,在得知“海参崴事变”发生后,中**队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作出凌厉的反应,美国陆军和海军派出的大批军事人员继续协助中**队的作用功不可没。象这一次中国海军派出了最先进的三艘主力舰护送陆军前往海参崴,支援在那里作战的中国海陆军,美国“顾问”仍然和以前一样,充当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可是,我的朋友,你可不要忘了,我们这一次的任务,不是来和日本人决斗的,而是护送陆军部队到海参崴去啊。”汤芗铭当然知道此时好战的“蛮牛”在心里想着什么,笑着提醒了他一句。
“放心吧,我记得我的职责。”哈尔西笑道,“相信我。”
看到哈尔西会心的笑容,汤芗铭放下心来,将注意力重新转到了海面上。
过不多久,司令塔里的内部通讯电话的铃铃铃的响了。在舰长、副舰长和参谋官都在的情况下,拿起话筒的通常都是汤芗铭。从电话线那端传来的是了望员的声音:“船队正在跟随我们通过海峡未发现异常”
“继续保持警戒”汤芗铭简单的叮嘱了一句之后。将了望哨的报告向哈尔西进行了口头转达,憨厚的美国舰长只是微微点头表示了解——如今“民生”号执行的是一次非常规的作战行动,以作战的方式和目的来看,这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一次“和平时期”的护航,但是所不同的是,潜在的进攻者和防御者之间,存在着十分微妙的关系。
对于日本军队在海参崴的悍然挑衅,汤芗铭和众多的中**人都感到无比愤怒,对日本人的卑鄙下流在更是持强烈的鄙视态度,虽然中国政f并没有因此向日本宣战,但中**人们都明白,战争实际上已经开始了。
这一次虽然不是直接的作战任务,但“民生”号战列巡洋舰从上到下都不敢有丝毫的大意,尤其是舰长哈尔西,他深知这艘战舰对中国海军的意义有多么重大,另一方面,来自美国海军高层的命令也让他必须在这片敏感的海域小心行事。
舰内通讯用的电话又响了,汤芗铭毫不耽搁的拿起话筒,这一次,了望员的声音非常急切,而当他将东面发现不明身份舰船的消息转达给哈尔西时,美国舰长似乎已经从他的望远镜里发现了这一点,斗牛犬一样的下巴稍稍加快了抖动的频率。
“拉响战斗警报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许开火立即将这一情况传达给‘民主’号、‘宪法’号和陆军船队”汤芗铭大声的命令道。
刺耳的战斗警报和不断闪动的壁灯催促着舰员们迅速进入到了各自的岗位之中。事实上,“民生”号从天津大沽口启航之后,就一直处于战备状态,因此进入战斗状态并没有耗费太多的时间。很快的,各个部门相继传来了“准备就绪”的报告。
下达完各项命令之后,汤芗铭也将注意力转向发现舰船的那个方向。这时候,通过望远镜已经可以看到海面上的黑色烟雾——经验丰富的老海员能够籍此判断出来者的大致情况,包括舰船数量、种类和大小。
“看到那条老船了吧汤日本人很有意思”哈尔西脸上l出了一个怪异的微笑,说道。
汤芗铭紧盯着望远镜,他很快看清楚了来舰确实是一艘老式的战列舰,还有两艘驱逐舰,而对方舰桅上高高飘扬的菊纹旗,已经表明了对方的身份。
“我感觉怎么象是俄国人的船。”汤芗铭有些奇怪的说道。
“我想那应该是‘周防’号,”哈尔西认出了对方的身份,笑着说道,“也就是俄国人当年的‘胜利’号。如今整个世界只有一艘这样的军舰了。”
“周防”号战列舰是日本海军从俄国人手中夺来的战利舰,排水量13500吨,最高航速18节,装备2座双联装305毫米炮,10座152毫米副炮,原来属于沙俄海军,在日俄战争时被日本海军俘获于旅顺口。
“让我们看看日本人用这艘老船想干什么。”哈尔西不以为意地笑着说道。
不一会儿。观察哨的报告便证实了哈尔西的猜测,汤芗铭立即下令:“改全速前进全舰右转15度各炮位只有在得到我直接命令时才可以开火通讯官向北京发报,我们在对马海峡以东遭遇日本海军战列舰‘周防’号,请示是否可以开火驱逐”
汤芗铭知道,这个请示虽然有必要,但结果却是可以预见的——中国政f绝不会因为日本人的一艘老式战列舰而让自己最新式的战列巡洋舰受到任何损失。不过话又说回来,虽然“民生”号的吨位比日本军舰超出两倍,火力方面则是9门406毫米炮对4门305毫米炮。速度占优、防御出色且拥有世界最强火力和高素质舰员的“民生”号可以说占尽优势,但毕竟中日两国并未宣战,“民生”号此行的任务毕竟是给陆军的运输船队护航,而且也不能保证日本人发扬“一不怕死二不怕苦”的大无畏n神,敢于以卵击石。
北京的回复还没到。视线中的日本战列舰已经变得越来越近,相比“民生”号优美的外观,它简直就是一艘不入眼的破旧船只,但这艘老舰上的大炮却还是实打实的,当两舰相隔还有1万多米地时候,伴随着隆隆几声巨响,“民生”号司令塔里的中美海军军官们顿时感觉不妙,目光也在第一时间集中到了汤芗铭和哈尔西那里。
哈尔西在这一时刻沉着冷峻的面容给汤芗铭留下极其深刻的影响,十数秒之后,当日本战列舰射出的炮弹落在附近海面并掀起震耳聋的爆炸声响时,他丝毫不为所动,只待耳边重新恢复平静之后,他看了看汤芗铭,果断命令道:“向对方发信号,我们是中国海军护航船队无意和贵国海军ā战”
尽管如此,汤芗铭还是注意到“民生”号的两座主炮塔经过调整之后,将6门主炮齐齐对准了远处的那艘日本战列舰,此时它已经进入到了美制k6式406毫米50倍径舰炮的有效射程之内
哈尔西的命令被不折不扣的传达下去和执行了,但对方却丝毫没有停火的意思,炮火一阵接着一阵,虽然炮弹的落点暂时距离“民生”号还有上百米,但这种“光挨打不还手”的情形还是让所有人都感到恼火。
隆隆的炮声一阵响似一阵,汤芗铭的脸上杀意渐盛,此时“民生”号和对方的距离已经拉近到万米以内,从上层测距所传来一个又一个数字,提醒这艘战舰的指挥官们:对手正在b近。
在这段时间里,哈尔西连续下达转向命令。好让“民生”号尽可能不让对方射来的那些305毫米炮弹击中。顺带调整了战位,在能够以全部火力对准敌舰的同时,为后面的运输船队躲避炮火拖延一下时间。
在最后一次转向完成之后,“民生”号终于将自己的舰舷朝向日本战列舰“周防”号,此时经过调整,9门406毫米主炮已经对准了“周防”号。
汤芗铭正要下达开火的命令,但此时戏剧n的一幕出现了,此时“周防”号突然停止了射击,掉转船头,开始没命的朝来时的方向跑去。
看到日本战列舰的狼狈样子,一些中**官忍不住大笑了起来。
曾经不可一世的日本帝国海军,在历史上同中国的两次大战中间从没有进行进行过这样的行动。“周防”号可以说开了日本海军逃跑史的一代之先——从双方遭遇开始,“民生”号至始至终都是一炮未发,而“周防”号在脱离战场的过程中,还不停的用尾炮向“民生”号开炮
“要追它吗?”哈尔西强忍着笑,向汤芗铭请示道。
“不用了,我们赶时间,没空搭理它。”汤芗铭说道,“抓紧时间,通过海峡”
哈尔西点了点头,下达了命令。
汤芗铭知道,按照杨朔铭的要求,将陆军和所携带的大批军用物资及时送到海参崴,将海参崴拿下,对中国海军的意义,要远远大于眼前的这艘日本老式战列舰。
只要自己到达海参崴,和在那里的“光荣”号战列舰会合,支援那里的陆军站稳脚跟并打下海参崴,中国陆军和海军就能够扭转“西伯利亚博弈”初期的不利局面。因为到那时,自己所率领的这支舰队不但能够有效的保护陆军的海上补给线,还能够通过封锁日本沿海各主要港口切断日本陆军的海上援助
想到那个代理海军部总长职务的年轻人的疯狂计划,汤芗铭一时间动不已。
他明白,从自己知道他的计划起,自己就已经和他变得一样疯狂。
汤芗铭现在也搞不懂,年纪比杨朔铭大得多的自己,为什么会乐于听从这个疯狂的年轻人的指挥。
很快,当“通过海峡”的报告从各舰不断传来之后,汤芗铭松了一口气。
汤芗铭收回了自己的思绪,他现在知道,已经没有什么能够阻挡自己了。
第240章 “美国纵队”
北京,居仁堂,中华民国最高统帅部。
中华民国最高统帅部设在原来的海陆军大元帅统率办事处旧址,大元帅统帅办事处是袁世凯时代的产物,而这一次为了统一协调全国各界的力量应对日本的进犯,应杨朔铭和蔡锷的建议,中华民国政f将这里改为最高统帅部,而作战指挥中心也设在了这里。
最高统帅部不但包括了陆军部、海军部和总参谋部的高级将领,包括各部部长在内的中国政f的一些主要官员也被囊括了进来。
此时的最高统帅部作战指挥大厅,中心位置是巨幅的地图,上面东一片西一片地布满了各种小巧的标签,标示着ā战双方的军事部署。而在周围,是一间间通讯室,一座座无线电台前,头戴耳机的军官们正在不停地忙碌着,不时有消息传来,一位军官在麦克风前大声的通报着。
“‘民生’号来电第一作战分舰队已经顺利通过对马海峡没有任何损失”
听到一位军官的报告,作战指挥大厅里的一些军官们竟然高兴得鼓起掌来,张孝准、蔡锷、杨朔铭三人对望了一眼,张孝准的脸上是一副如释重负的神情,蔡锷的双眸n光闪动,而杨朔铭仍然象往常一样的淡然从容,象是早就知道会是这样的结果。
“不是碰上了日本军军舰了吗?”刚刚赶到的大总统冯国璋有些不放心的问道。
“日本军舰没有敢和咱们对阵,打了几炮之后就跑了。”杨朔铭接过一份电报抄件看了看,递给了冯国璋。
冯国璋看完电报,忧虑之心并未完全消除,“这只是一艘老舰,不战而逃也是可能的,要是碰上了日本人的主力舰怎么办?听说日本人的主力舰又有增加啊。”
看到冯国璋忧心忡忡的样子,杨朔铭知道,在这位北洋宿将的心里,甲午战争带来的负面影响仍然没有完全的消除,而他现在要做的,是坚定他把这一仗打下去的决心。
“总统请看。”
杨朔铭带着冯国璋等人来到了一张铺着巨幅地图的方桌前,说道:“此次欧战,日本海军因不肯出全力,结果损失不小,不算一些老旧舰艇,其损失的主力舰主要是‘筑b’、‘鞍马’、‘伊吹’三舰。而日本造船能力有限,虽然国内全力赶工,至去年年底,也只建成了‘长门’、‘陆奥’、‘加贺’、‘土佐’四艘战列舰,但此四舰目前尚未完成训练,不能参加战斗。”
杨朔铭说着,指了指地图上旅顺口的方位,“对我国来说,能够构成威胁的,主要是‘扶桑’、‘山城’、‘伊势’、‘日向’四艘战列舰和‘金刚’、‘比睿’、‘bān名’、‘雾岛’四艘战列巡洋舰,其中‘扶桑’与‘山城’两舰一直长驻旅顺,威慑我国,其余六舰则分驻日此前为防止日本进犯我国,欧战尚未结束时,海军部便同英美协商后,先调六艘‘光荣’级战列巡洋舰回国,以为预防,在战列舰队回国后,为了能充分发挥战力,海军部对所有主力舰和所属直卫舰进行了重新编组,分别成立三支作战舰队,每支舰队以两艘战列巡洋舰和两艘战列舰为核心,加上巡洋舰和驱逐舰等直卫舰艇,构成一个战斗群。这样一来,每一个战斗群都具有进攻和防御的能力,既可以单独作战,也可以集中起来进行舰队决战。原来安排的是第一作战分舰队驻大沽以卫京师,防止旅顺口日舰突袭,第二作战分舰队驻青岛,第三分舰队驻上海,威慑日日本出兵西伯利亚,美国政f又邀请我国出兵,第一作战分舰队之‘光荣’号战列巡洋舰护送陆军前往海参崴,并驻于该港,因海参崴日军骤然袭击我军,第一作战分舰队护送援兵出发,第二作战分舰队现在已经移驻大沽,预备配合潜艇部队及海参崴之第一舰队封锁日本海岸。日本舰队若是主力全出,咱们便可以集中第二、第三舰队与之进行决战。彼若以单舰袭扰我海岸,我舰队亦可实施抓捕。”
听到杨朔铭这么说,冯国璋璋脸上的忧虑之色渐渐消褪。
“而且这一次,我海军将以水面舰队配合潜艇部队,对日本本土实施海上封锁和破ā作战,b迫日本屈服停战。”杨朔铭接着说道。
“海上封锁和破ā作战?”出身北洋陆军的冯国璋本来对海军事务不太熟悉,对于杨朔铭说出的这些新名词,他显然更是陌生。
但对于这几个名词,周围的海军将领们显然是非常熟悉的。
“对海上封锁和破ā作战”杨朔铭的脸上l出了一个略显残酷的笑容,说道,“日本是个岛国,这样的战斗,对他们再合适不过了”
杨朔铭向冯国璋讲解了一下海上封锁和破ā作战的情形,冯国璋听完后,显得很是欣慰。
“这就是岛国没有纵深的弱点,这是日本的死,只要我们点得中,他们就别想打赢。”杨朔铭说道。
作为和段祺瑞一样的在日本当年向中国b签“二十一条”时一力主战的北洋军阀,冯国璋的骨子里并不乏血n,如果说前些天在总统府对是否开战问题的表态还有些做作的话,现在的他,可以说真正的下定了
“海参崴是日本陆军蓄意挑衅,这一次在对马海峡,日本海军又是先行开炮,这表明日本军方已经决意撇开政f一意孤行了。这场大战已经不可避免,从现在开始,我们不能再抱什么幻想了。”冯国璋说道,“虽然政f还未向日本宣战,但这只是外ā方面的策略,全军上下,当抱定必胜之决心,同倭寇决一死战”
冯国璋之所以这一次真正下定了决心,是因为他从现在开始,就已经看到了胜利的希望。
在刚刚结束的那场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世界范围内的战争中,曾经雄霸七海的大英帝国,在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以及水面舰艇的破袭作战攻击下,竟然险些败北。德国的海上破ā作战和潜艇战将英国岛国的弱点暴l无遗,这一残酷无情的事实引起了各**事专家的重视和研究。
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次海战得失,中**方高层也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和总结,针对中国和日本很可能再度爆发战争这一假设。中国总参谋部和海军部不止一次的进行过内部推演,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水面袭击战结合潜艇绞杀来扼杀日本列岛海上运输线是打败日本的最佳作战方式。
而现在中国海军针对日本海军的部署,就是根据这一设想进行的。
此时,随着作战指挥大厅里军官们的忙碌身影,中日两国间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战的序幕徐徐拉开。
1921年3月26日,山海关。
一身笔n军服的乔治?史密斯?巴顿昂首nn的走在了古色古香的街巷中,此时的他,正要去他喜欢去的那家餐馆就餐。
来到中国的这些日子,他已经深深的恋上了中国的饮食文化。
不过,对巴顿来说,他更怀念的,是在欧洲和他以前有些瞧不起的中国人并望作战的日子。
对于一名相信自己是是从迦太基统帅汉尼拔、古罗马军团战士、拿破仑麾下的元帅、古希腊重装步兵、东罗马贝利撒留将军的骑兵、斯图亚特王朝的苏格兰高地人等多个著名的、英勇善战的不同时代的军事角色转世而来的军人来说,战争的结束简直就是噩梦。
巴顿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南部的圣加布里埃尔,父亲乔治?史密斯?巴顿是一名地方检察官,1877年毕业于维吉尼亚军校。巴顿的家族中有多人参与过美国历史上的重要战事,很多人为国殉职。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巴顿崇拜南北战争时期的南军将领“石墙”杰克逊将军,巴顿家族的多位成员都曾在杰克逊麾下任职。这些人作战勇敢、指挥有方、充满自信、战绩赫赫,成为巴顿效法的楷模。
巴顿于1903年考入弗吉尼亚军事学院,后来进入西点军校深造,1909年毕业,1911年12月,巴顿被调入美国陆军参谋部任职。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巴顿作为潘兴将军的副官和潘兴一道奔赴法国,在法国,巴顿被中**队当中的坦克部队深深的吸引住了,他主动要求随同中**队参战,在战斗中巴顿表现英勇,不但获得了美国政f颁发的“优异服务十字勋章”和中国政f颁发的“白鹰勋章”,还获得了许多有益的经验,这为后来巴顿负责组建训练了美国陆军的第一支坦克部队打下了基础。巴顿后来还担任了这支坦克部队的指挥官,指挥这支坦克部队同德军作战。
巴顿n格暴躁易怒,但作战时勇猛顽强,指挥果断,富于进攻n神,获得了中美坦克部队官兵们的一致好评。巴顿热爱战争,他认为他所具备的特殊而有限的才能注定要献身给战争。巴顿作为一名职业军人,没有任何虚伪的谦恭,他有着充沛的力量和超人的n力,对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宁为碎不为瓦全”的信念极为赞赏,这也是他获得中国同行们的好感的重要原因之一。
巴顿来到了饭馆,找到一张桌子坐下,他n前佩带的亮闪闪的勋章很快便引起了周围的人们的注视,店老板和店小二看到他,立刻满脸堆笑的迎了过来,没等他吩咐,店老板便将他爱吃的羊r馍亲自端了上来。
巴顿大口大口地享用着自己爱吃的美食,这时邻桌食客们的谈论声吸引了他的注意。
“知道吗?又要打仗了,听说日本人在海参崴烧杀抢掠,打死了咱们不少人,现在政f正在和日本方面严正ā涉呢。”
“海参崴?那地方本来是咱们中国的,大清国那会儿让老á子给硬抢去了,这会儿怕是日本人又惦记上了,所以才出的这事吧?”
“不好说,从大清国那会儿,日本人就一直惦记着咱们中国的地方,从甲午年开始到现在,你说什么时候消停过?远的不说,那一次b着袁大头签‘二十一条’,袁大头不肯,日本人就直接打过来了多亏了那时咱们中国人心齐,愣是把他们打了回去,可他们这狼子野心,是不会就这么没了的,我估计这事,十有**象你说的那样儿”
“日本亡我之心不死,政f也不是不知道,估着现在就在调兵遣将了。”
由于和中国人相处日久,巴顿的华语虽然说得很是生硬,但听却是一点问题也没有的。他听到食客们的话后,心里不由得一动。
此时街道上突然传来了阵阵怪异的轧轧声,巴顿放下了手中的筷子,向窗外望去,立时便看到了一辆坦克的身影。
坦克的履带压过青石路面,缓缓地向前移动着,一位中**官的身子半探出炮塔,有些恼火地在喊着什么,巴顿看到几个小孩子正好奇地围着坦克边跑边看,不由得摇了摇头。
巴顿放下吃空了的碗,将一张美元大钞放在了桌子上,然后起身,和几名大人一道快步走到街头,将几名小孩从坦克身边抱开。
“嗨大个儿乔你怎么在这里?”那名中**官显然认出了巴顿,示意坦克停了下来,大声地和巴顿打着招呼。
巴顿放开了怀里的顽童,有些吃惊地看着这位似曾相识的中**官,l出了一个抱歉的笑容。
“对不起,我想不起来你是谁了。”
他想不起在哪里见过对方,但对方知道自己的外号,显然也是一位曾在欧洲战场上并肩战斗过的战友。
“你可真是贵人多忘事啊”那名中**官笑道,“你那一次在我的坦克边上用铁棍子làn敲,结果肚子受伤,还是我给你包扎的伤口呢”
巴顿记起了那一次自己在弹雨中穿过阵地去找中国坦克求援时的情景,不由得喜形于色。
那一次在圣米埃尔,巴顿所在的指挥部遭到了德军步兵突击小分队的伏击,坦克被击毁,陷入包围,巴顿在战友的掩护下冒死突出阵地,好容易找来了一辆中国坦克,才打退德军,救出战友。而巴顿本人却在用铁棍敲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