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逆天尘劫-第1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评率:97%差评率:3%
☆、第二百七十四章:道儒相争
面对道宗弟子的诸多手段,三位儒家弟子显然也不是吃素的。
只见他们三人各自身上流转着儒家文字,似乎像是某种加持法术一般,将爆炸的威力隔绝其外。
道宗弟子见状,有些不甘的叫道:“浩然正气罡!”
原来,他们结成的这层保护层叫做浩然正气罡。顾名思议,定是以儒家的浩然正气化为罡气护住自己。不过,这种以正气化罡的本事倒是奇特。
三人从爆炸之中鱼跃而出,眼神凶狠的盯着这个道宗传人。
“可恶,你当真以为我们不敢对你怎样不成。竟敢对我们动了杀机!”
道宗传人见已撕破脸皮,干脆道:“即是如此,何需多言放马过来就是!”
危机一触即发,三名儒宗弟子顿时红了眼睛。各自亮出自己的武器,一名面色苍白的儒生左手执一根判官笔,右手上一张生死簿。愰若阎殿审死官。
一个红脸儒生则是执着一把长剑,颇有些仙风道骨的意味。
最后一人则是拿了一个奇特的砚台,上面似有重压散发。
面对三名儒宗弟子,道宗之人却也不甘示弱。只见他从口中吐出一柄道剑,一剑指天,顿时风雷作响。随之,自云层之中降下一尊金仙。
当然,不可能是真正的金仙。以陈风的神通略一看便知晓,这尊金仙不过是以一种法术印拓在一张符纸之上的影像,在之前趁着三人没有注意时偷偷抛到半空。随后在他含动咒语时,那尊金仙才化出了现的的这尊影像。
道门之人向来喜欢装神弄鬼,如今召出这尊金仙自是耗损极大。自他的额间,陈风看到细密的汗珠流了出来。
“道化之术,想不到以你的实力竟然能够沉会这等道家秘术!”
三人之中的白脸儒生显然没有想到对手能够使了这等手段。虽然金仙不过是一尊虚影,但其实力却已经超过三人合力。
躲在暗处的陈风也不禁咋舌,这枚符篆想必定是符宝无疑。这等符宝可是极为难得的东西。看那道人实力不高,家底倒是丰厚的很。
“哈哈,你们不是要抢我的手札吗,来呀来呀。本道爷倒是陪你们玩玩!”
见自己召唤出来的金仙威风凛凛,道宗门人状若疯颠的叫嚣起来。不过陈风却知道,恐怕再过几分钟便是他的极限,也可以说此时已是他最后的疯狂了。
不过,修真界中本来就要抱着一颗拼命的心思。否则,天下哪有这么多机会!
想到这,陈风不禁对这名道者有几分赞许。
三名儒宗弟子也不答话,浩然正气罡张到了极限。同时,三人合力另召出一件灵宝,看来也是看出了他的虚实准备拖到符宝灵能消失的时候。
道宗传人见对方丝毫不见计,顿时着了慌。恶狠狠的跳着叫道:“该死的儒生,你们不是要抢了快来呀。不然小心我毁了!”
说着,从怀中拿出一本手札。上书:苍海佛三个大字。与此同时,右手上出现一股明黄色火焰,乃是道火。
见道人被逼到这个份上,三人互相望了一眼。随即便见为首的白面儒生速度暴起,逞着灵宝之威欲要将道人一击毙命。
就在这时,说时迟那时快,便看到道人怀中突然暴射出一道金光。竟是一方古镜,其威能不下于一件道器。
金光射出,暴射而来的白衣儒身顿时连同身体也化为劫灰。可见其威能之大,其实在释放灵宝的同时,这名道者在怀中藏了那面残破的古镜,而正是凭着这面古镜,这位儒生方才在自以为得手的情况下被一击必杀。
另外两名儒生见自己这方被杀死一人,两人脸上露出恨色。
红脸儒生恨声道:“不用怕,之前是因为没有注意,赫兄方才遭了毒手。以他化境二重的实力同时催动一件灵宝,一件残破的道器已到达极限。只要再托上一时半会,他便坚持不下去了。到时我们再将手札跟那方残破的道器夺过来。”
道人听了,暗恨,可是无可奈何,的确如他所说自己已到达了极致。若是再拖上一时半会,就将再也坚持不下去。
“哼,你们是找死!”
似乎是下了某种决心,只见道人拿出一个玉瓶作出倾倒状。
一阵清香飘了过来。
这股味道,应该是琼浆才对。
两位儒生都是见过世面之人,闻到这股味道心知服食过琼浆之后灵力将全部恢复。之前的副状态也将全部消除。
也就是说,他还可再次使用一次残破道器,凭借两名儒生的实力根本不足以抵挡残破道器的攻击。也就是说接下来的战斗,必有一人会因为这面古镜的发动而死于非命。
两人面上皆露出怯色,无疑存活到最后的将会赚得盆满钵溢,可是蝼蚁尚且偷生何况是他们这些追求天道唐妄求达到永恒的修士。
两人对视一眼,读出了对方眼中的神色,皆露出一丝不甘神色。身形一愰,消失不见。
确定他们离开,道宗之人轻吐了一口气。
“好手段!”
可是就在这时,从虚空中却走出一个陌生人来。
看着眼前突然出现的人影,道宗之人心中感受到了一股前所未有的威压。看到他的第一眼开始便生不出丝毫反抗之心。
过了半响,吞咽了一口口水鼓起勇气强笑道:“阁下不知是谁,躲在一旁意欲何为。”
从之前眼前之人说出的话,道人已经判断出他绝对不是刚到这儿。所以也不再抱任何侥幸心理,开门见山道。
来人自然便是陈风,听到道人的话,陈风笑道:“先是以两手准备以强力手段斩杀对方一人,再以虚实手法吓跑了另外两人。其实那人并不知,你虽有玉瓶,但其中早已空空如也。若是用神识一扫便可得知,可是他们闻到了琼浆的味道就先入为主的认为你有琼浆在手。可谓是失了先机,又着了你的后手。无论如何,他们也是比不得你了。难怪,苍海大师的手札会与你有缘!”
☆、第二百七十五章:代人授徒
听了陈风的话,道人已经知道眼前这人是不会对自己手札下手的。不过,更让他惊奇的是,为何从此人身上察觉不出丝毫的灵力可是却能够从他身上感受到了一股无法与之匹敌的感觉?
见他盯着自己,陈风不禁笑道:“我对你手中的苍海佛手札极感兴趣,做为交换,如果我给你一件道器你借苍海佛的手札于我一观如何?”
“道器!”
道人自然知道一件完整的道器对自己来说到底竟味着什么,而看此人竟然连一件完整的道器也可以拿得出来。可见其实力一定极为可怕,可是为何对方不采取强抢的手段。若是这样,岂不是根本不用付出一件道器的高昂代价便可得到苍海佛的手札。
难道说
想到陈风很有可能是一个拿出道器根本就不是话下的强者,道人不禁心中发寒。若是如此,对方极有可能轻而易举便抹杀自己。
到时即便是有手札在手,没了生命又如何去享受手札给自己带来的诸多好处。
想通这一点,道人连连点头笑道:“这个自然!”
便从怀中拿出手札。
正是之前引诱三名儒宗弟子的苍海佛手札。
手札的纸张乃是由羊皮卷写就,十分牢靠,但最为让人惊讶的是上面写了身为一名佛者有关佛道的理解以及自己的感悟。
如此物品在佛宗人手中如同至宝,可是却没有想到会落到一名道家弟子手中。若是让坐化了的苍海佛知晓,想必定然会有些意料不到吧。
将手札看了一遍,身为大帝的陈风也受益非浅,拥有这种实力之后。陈风只需一眼便能理解其中的道,故而只是看了一遍合便将手札交给道人。
尔后从自己的世界之中拿出一件普通的道器交给他道:“这件道器已经是一件无主之器,你只需认主便可。”
道人接过道器,不禁有些吃惊。没想到,只是将手札借人一观便可得到一件道器,这等机缘可真是逆天了。
见他如此欣喜,陈风并未表示什么。对他来说,得到一件完整的道器可说是逆天的机缘,而且拥有了道器之后,以后在修行路上便可谓是得了一个极大的助力。
不过,是福是祸未必可知。
必竟,拥有过于强大的力量方是不幸的根源。不过,这名道人恐怕即便是知道这一点也不会轻易放弃这件道器。
正是因为这个,所以道人方才如此执着于这本手札。即便是面对生死危机之时,也能保持一搏的心情。
“不知,你是否想要通过修炼这部手札转入佛门!”
陈风倒是真心说这话,手札之中所记载的除心得之外,还有苍海佛的修炼心法。若是能够由这名道人修炼,也算是给苍海佛找到了一位传人。相信,这样的话,大师便能安心升天。
“转入佛宗?”
听到这样的话,道人差点没有尖叫出来。要知道圣州之人绝不会容忍出现这等行为,三大宗门之间甚至下了门禁,绝不允许门下弟子转入其他宗派。
生为宗门之人,死为宗门之鬼。
是三大宗门每个弟子心中的真意,可是眼前之人似乎并不了解这一些。
“阁下难道来自外域?”
从陈风的话,道人已经可以确定陈风定外域之人,否则不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来自外域,为何你说我是来自外域?”
陈风觉得奇怪,自己之前是因为服饰的原因,如今自己已经换上了与儒宗相近的儒服。为何,此人会知晓自己来自外域呢?
果然如此,道人不禁道:“其实很简单,因为三大宗门下了禁令。不准门下弟子转入其他宗门,否则将会视为叛教处置。”
“叛教!”
果然,圣州也并非理想之地。想不到向来宽大为怀,以济世为己任的三大宗门竟然会用这种手段限制门下弟子转入其他宗门。
不得不说,这种手段已有违修真界为求长生殊途同归,六道归一的基本。
意识到这一点,陈风突然觉得,也许这次的三教大会并不会像自己想象中的枯燥无味。而这种危机感,正好填满陈风他那空虚又无聊的心。
“我知道了,不过你即得了苍海佛的手札。但我从手札上的意境看得出来。苍海佛在坐化之前是希望找到一位可以继承他衣钵的人,若是你不想。那么我也只好顺应他的意思,另寻传人。当然,我会以同等的代价向你购得这本手札。”
道人没有想到,有人竟然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出来圆寂之人临死前的心境。
若是如此的话,也就是说此人的实力一定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若非如此,为何自己根本看不到分毫。
而且,此手札至少有数百万字。可是他却只是看了一眼之后,那双眼睛里便出现了明悟的感觉。
仅是一遍,便领会了手札中的真义,拥有如此天资又能轻易拿出一件道器的人岂会是常人。
就这样,他下了一个决定。
啪!
双膝碰地,毫不做作。
“如若前辈愿将手札之中的心法教授与我,我愿意成为苍海佛前辈的弟子。”
意蕴于境,也就是说,此手札已然成一个世界。而在这个世界之中,每一个字有可能就是一种道。一种修炼时需要渡过的难关。
而完全掌握他,凭借道人的实力显然不够。
不过,道人却可完全肯定,眼前之人定能参透手札之中的秘密。否则也不会说出苍海佛临终前的想法。
见他有意修习苍海佛的手札,陈风不禁笑道:“可以,我愿意教你。但时间宝贵,我会教你一天。学多学少,便看你的资质了。另外,学会了苍海佛的心法之后,在并未大成之前。在外人面前,你最好不用为妙。有关苍海佛的信息,也止于今日,关于苍海佛的一切事情,你都不知晓。你可记得!”
听到陈风的话,道人更加坚信此手札定然事关重大。
当然事关重大,此手札之中写有关于佛家因果之术的心法。若是习会,便能运转因果之力。虽然因果之力比起轮回要差些,但也不过是时效性。
若是习会因果轮回之术,便相当于拥有了小轮回之力。虽不足以与大轮回相抗衡,但若是对敌,可想而知拥有了因果之术后将占据多大的便利。
导入因果,引入轮回,永堕无间。
这便是因果之术的威力!在见识了这篇手札之后,陈风感觉到了因果之术的恐怖。
以陈风的实力,想要领悟因果之力还需些时间。对于道人来说,自然是难上加难。
不过,看他的神情,坚定又坚毅。相信在习会了苍海佛的得意绝学之后,定然不会太差!
道人见陈风说得慎重,立即发誓道:“我张丰今日便成为苍海佛前辈的弟子。从此若无大成之前,绝不显露一身苍海佛功法。”
见他如此,陈风确定了他已下定决心。
不犹点了点头笑道:“不错,很好,拥有这种决心之后。相信,你虽然无法掌握这些绝学,但也不会丢你老师的脸!”
授业教徒便由此开始。
“守心为一,抱元守缺,开天地,辟阴阳”
陈风正在口叙手札世界力之中的各种功法,而道人则在他的这种极速教导之下快速吸收着。
让陈风有些吃惊的是,他竟然能够在一天之内掌握了数十种佛门精要功法。
若是比起昨日来,今天的他便可不借助残破道器之威,完全凭借对大道的理解便可轻而易举的战胜对方。
而让道人有些惊讶的是,陈风口中所说的功法如同吃饭喝水一般极易理解。不像自己的师父在传授自己道术之时,只会说得笼统,甚至有些自己都不会的东西,只知一笔带过。
到了后来,门人弟子只能凭着自己的领悟去慢慢消化。
也正是如此,他方才能够在短短的时间内学会这些精要的法术。
一天很快便过去了。陈风不得不选择了离开。
在离开之时,颇有深意的看着道人道:“这本手札价值不下于百件道器。若是日后你进阶虚境,再以佛家力量开启其中的小世界。其中更有数种高深术士。最为高深者莫过于佛门遗失的秘术,不过,在未到达虚境之前千万不要妄想强行打开手札之中的世界。否则,到时手札会自行引爆,威力之大非帝境修士不可抗衡!”
帝境修士。听到这个词,道人充份意识到了这部手札的价值。承诺绝不将拥有此札的事情告知任何人。
不过,他却有些担心。
“昨日的三位儒修乃是儒宗的人,若是他们将我拥有手札的事告知儒宗,那我岂不是想瞒都瞒不了。”
陈风则高深莫测的笑道:“此事我已处置。”
便消失不见。
数日后,道人来到当日战斗的所在。发现白面儒生的尸体早已不见,而在那个地方甚至打斗的痕迹都未留下。
再过数月,经过打听。他方才知晓,那三位儒生再次出现,可是却好像对之前的事情遗忘了一般。最令人惊骇的是,本已死去的人为何会“活”了过来!
知晓了这些之后,道人再无其他疑问。自此闭关修炼,渐为人忘记。
不过,日后再出之时,却以白袍道人的名号响彻天下。再寻陈风时,当世再也无他的踪迹!
好评率:97%差评率:3%
☆、第二百七十六章:三教大会
无上仙途第二百七十六章:三教大会
'更新时间'2011…11…3023:58:23'字数'2009
☆、第二百七十七章:讲道
不仅是道家,甚至连儒家修士也将目光放到了自己身上。陈风只觉得被人如此盯着感觉到了一阵怪异。在此之前,陈风了解到,圣州之中以佛宗的力量最为强大。
故而在每次的论道大会中,佛宗几乎一向蝉联了每次大会的前三。也正是因为这样,道宗,儒宗两大宗派方才如此关注佛宗代表。
不过,左右看了一眼之后,方才发现,原来佛宗的代表之中除了自己便全都剃了光头。也难怪会如此出众!
“道友并非佛宗之人,缘何会参加此次的三教大会?”
突然一道神念传入陈风的神海之中,声音的来源是一位儒宗的修士。
“这个,我似乎没有义务告诉你吧!”此人不知怀着何种心思,陈风在未能确定之前并不打算将自己是受人所托之事告知。
“呵呵,道友何必如此谨慎。我们同为三道同修,共聚圣州乃是缘份,更何况一看道友便知道你乃是道法精深之人。如何,如若道友不嫌弃,在下可与道友共同探讨道家至理。当然,如果可以,还请道兄将佛家的大道不吝赐教!”
“哼哼”
“道兄这是何意?”
“我还当你们想干什么,原来不过是贪图佛家的大道罢了。不好意思,在下并非佛家之人,手中并无有关佛宾的任何东西!”
见陈风如此直白的拒绝他,佛宗弟子顿时升起一丝怒意。不过,面上却没有丝毫表现出来,看那表情仍是如同之前一般,儒雅非常。
看到此人的表现,陈风知晓此人并不简单。心里对此次大会也越发警惕起来!
“如今三教同至,乃是我们佛宗荣幸。”
“佛道何需如此客气,三教大会每次都是按时举行,而佛宗即为我三教之首大会自然要在佛宗举行!”道宫回应道。
儒宗笑道:“不错,佛首即为三派之首,此次大会就请佛首宣布开始吧!”
佛首道:“即然如此,那么我宣布,三教大会正式开始!”
整个大殿顿时安静下来,一位佛宗的司仪走了出来。宣布道:“此次大会依照上次大会的程序,共分为三个过程。不过鉴于此次有新人的加入,所以在此我将大会的规矩重新宣读一遍。”
听司仪一语,陈风发现顿时全场的目光都集中在自己的身上。
如此看来,在场之中唯在自己才是这个所谓的新人。
“此次大会分为三个过程,即讲道,每个代表都要上台宣讲自己的大道,而且每个人拥有一天的时间。当然,也可以在一天之内将自己的道讲叙完全。第二个过程为辨道,在场之人可以向讲道者提出自己的见解,或者疑问。对于这些问题,讲道者需向大家辨明自己的大道。最后一项则为证道,所谓证道,即是用一切可行的办法证实自己的大道是正确的即可。此外,还需说明的是,此次三教大会的榜首将会由在场的三位三教教首一同评定。得榜首者将会获得由佛宗提供的奖励,至于是何物”
司仪回头看了佛首一眼,过了半会儿便见他回过头来继续道:“乃是一件神器!”
神器。
听到这个名字,不仅是陈风,甚至在场之中的所有人都如同被电击了一般。
神器这传说中的存在竟然会被当作一件奖品奖励给赢得榜首之人。
本来只想走下形式见识一下的陈风此时在心中已涌出了极强的战意。即然是一件神器,当真不虚此行。
看到参加此次辨论的二十九人各自所表现出来的神情,司仪十分满意,随即道:“论道正式开始!”
首先是由佛宗开始,第一位讲道之人乃是被号为佛宗千年难得一见的人才。外号不世佛的佛宗弟子。
“佛之道,在于明正典身,清心寡欲”
接下来到了儒宗之人,出来讲道的竟是刚才跟陈风论及交换儒佛两家之讲的儒宗弟子。只见他刚一出场,脸上便不大好看的看了陈风一眼。
“修真之道乃是为匡扶社稷,拯万民于水火”
他的道大概之意乃是指以自己的力量入世救民,其次还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关于政策。果然是修真之人,在论及这些新政方面果然比之凡人要高上不少。更何况,他随身所散发出来的祥瑞紫气,一看就知道乃是儒家大能。
而他的实力,依陈风所见,应已到达了帝境二重!
如此年纪,便进阶帝境二重。想必在整个修真界也鲜有与之匹敌的存在。
难怪,他对自己拒绝自己的话如此气愤。想必是心高气傲,从未尝过失败的滋味吧!
等他下去,便是道宗之人。
来人乃自号无为子,听说乃是学习了道宗祖师老子的道德经之后,白日飞升,拥有今日一番作为。
论及资质,在众人之中无疑是最高的。
不过,果然是一日飞升,实力并不像其他实打实的修炼者。如今还未晋阶帝境,停留在虚境八重左右,随时好像就要晋阶虚境九重的样子。
只是差之一线,谬之千里。到底何能够到达第九重,甚至帝境,尤未可知。
不过,看了此人一眼之后。陈风便生出警惕之感,相比之前的儒宗弟子更让他觉得危险。甚至有一番深不可测的感觉,虚无缥缈,捉摸不定的感觉。
正在这时,忽然耳边传来一个陌生的声音。
“无为子修的乃是无为之道,本身便清心寡欲,不愿合于尘世之中。不过听说此次道宫为了此次大会,才强行将其召回。否则,他是连三教的顶阶盛宴也不想参加的!这种人,根本不用担心!”
说话的乃是佛宗弟子,看他面前摆的名号乃名:清心。不过,听了这番话后,不禁让人觉得他与这个名号有些差异。
对于无为子,陈风不禁觉得吃惊,一个连三教的最高盛典都不想参加的人该是拥有多高的觉悟呀。可是,正是这样的一个人却给自己一种极危险的感觉这又不禁自相矛盾。
不过,遇到这种事情,陈风相对的还是选择相信自己的直觉!
好评率:97%差评率:3%
☆、第二百七十八章:天道
无为子之后,又轮到佛家,依此顺序等了半日终于轮到陈风自己。
在此之前,大家所叙的大都是三教各自陈旧的观点。这些都是三教争论了数万年都无解的问题,陈风并不想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下去。略思考了一番之后,走到大殿中心。
“天下大道,无不为修真一途。即为修真,无论正邪,能达大道殊途,同归即可!”
这一说完,顿时从底下传来无数的反对声音。
“你这是何番言论,若是真只求取结果。大道之期,何以达至?”
“非也非也,若只论结果,难道如魔道鬼修之人吸纳他人灵气,行不寰之事,举灭世之心以求证道也是对?”
“小子不知修道本意,却胡言乱语。你非佛宗之人,却代佛家而言。真乃丢尽佛宗脸面也!”
群情激愤,气愤顿时为之高涨。
面对这些诘难,陈风并未变色。
底下之人见此,纷纷愤怒道:“佛首,此人目中无人,胆敢藐视三教大会的圣洁,还望佛首剥夺此人代表身份!”
佛家之人也看不下去了,纷纷进言道。
可是,佛首却没有立即答话,反是问道:“陈风,你有此心吗?”
陈风回过头来,恭敬道:“佛首,即是论道,便需广开言路,难道因我之言与三教不同便剥夺我之权力?”
佛首略沉思一会,道:“你即为我教代表,自然可依己之大道发言。诸位勿需多言,即为三教大会,就该海纳百川,容百家之言。是对是错,等到第二环节再论即可!”
见佛家是支持陈风的,之前喧闹起来的修士立马识相的闭上了嘴。
场中渐渐安静下来。
看到这番景况,陈风低头冷笑。
“可是,修道之事,孰知对错。世人罔论利己为对,损己为错,杀人为凶,害人为恶。殊不知,事皆有两面。对即错,错即对在事本身。若论及对错,不过时,地,人三者。若无此三者,世间并无对错,凶恶之分!”
此语一出,之前还想反驳之人顿时沉思起来。
的确如陈风所说,世人皆有偏见。一言敝之,断章取义之事常有发生。而非论及根源,虚虑及根本,望及未来之好恶便下定义实乃不智。
身为修真者,便需论及事实真相。论及因果,虑及根本方能证道明心。
“所以我说,世间之道,无差别对等之分。佛也好,道也罢,儒也休。三教之言,无一是对无一是错,无一高,无一低之分!”
底下又皆喧然,如他之言。身为三教之首的佛宗与其他两教根本就是无高低之分。那么身为佛宗代表的他,岂非将要受到佛宗的非难。
可是,当他们看向佛宗之人时只见他们脸上并无丝毫不妥之色。
有心之人则已在心中闹开,“难道佛宗真是清心寡欲,达到了不欲不妄之境地?”
三教之人,又不禁深思。若是三教之道根本无高低之分,为何佛宗之人却会在每次的三教大会上大放异彩,一连蝉联数次宗首。
可是正是如此,想想也是,若非如此。为何三教之中,各有高人。虽然佛宗论道取胜,却并不代表圣州之中唯有佛家方有高人存在。若是论及真正实力,道家清心寡欲,于争利之事并无性趣,许多帝境之上的强者甚至几不出世。若非三教大会有关道家未来,根本不会有人出现。
而儒宗之中的大儒却已归于平凡,有的甚至在人间私熟之中以教人善恶为所好。可谓是淡薄名利!
更何况,历史之上,三教宗首一直轮换。不过近些年,倒是以佛宗赢得宗首为多。
如此考虑之后,大道无差别,无高低,无对错之言的确不错!
“然,三教之言,大有所偏,故能得其特点者,便能在修真之上得其高低。正如此,三教之道若是取他之长补己之短,实乃幸也。三教之人,若能摈弃前嫌,共论及长生之道。乃修真界之大幸也!”
此言一出,顿时掀起一阵波澜。
众所周知,三教分歧已历数十万年。若非如此,也不会拥有如今为辨明三道之中谁劣熟优的圣州。也不会拥有今日这特殊的大道。
此人之言当真是惊天动地,石破天惊!
“难道他真的是佛宗代表吗,难道说佛宗的立场也与他相同。也就是说”
“不会吧,难道佛宗此次想将三教合并?实现其统一整个修真界的意图?”
可是正当此时,却听得道宫一声长鸣。
“错错错,大错特错”道宫的声音粗暴不含丝毫感情。
又因其雄浑的实力,这番话一说下来。顿时使得帝境之下的强者纷纷受到影响。
可是奇怪的是,眼下的佛殿却未动及丝毫。的确奇怪!
甚至,陈风还发现,道宗之首的无为子虽为帝境之下。但他脸色红润,并无丝毫不妥!
“道宫之意是指!”
“若是道无对错,无高低,何来你如此年纪便能登帝境,立于轮回之颠。”
此语一出,顿时语惊四座。
年轻,道宫竟说此人年轻。许多人立即开启天命之力,演算陈风的命理。
不想,还真让许多人都演算出来。
“怎么可能,以不及一甲子便达至无上帝境。如此际运,真乃命运之子。”
陈风并未立即答话,只是静静的站着,低着头,耳边听取着旁边响起的一个又一个声音。
“命运之子,难怪难怪,竟然是种子”
再一次听到种子的名字,陈风不禁觉得奇怪起来。心中对知晓种子到底是何意更感兴趣起来。
“佛家之因果,道家之轮回,儒家之善恶。不过过眼烟云,何及论也?若是有时,不若清心修道,得以证道于天下,得以永生方是正途!至于我之际命,是天道亦是人意。道宫之言,过也,错也!”
竟然会有人向道宫言行提出异议,底下之中即便是反对陈风所述之人也不禁暗暗为他捏了一把冷汗。
可是,意料之中陈风会被打得魂飞魄散的事情并未出现。反而听到一声大笑:“哈哈哈哈有意思,有意思。喂,佛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