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物限-第1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何妞一直不置可否,这下子她就只顾着笑着连连催促:“惯出远门的陶公子,说走就走,去京城了吧!走!走!走!”

第420章 韩伢抵京

陶子云没有再多说什么,带着刚从京城回来的那几个人,飞到了韩伢家的院子里。

韩伢的爹娘已经被找了回来,还在堂屋里对韩伢叮嘱着什么。

“你们来了啊。”韩伢看到陶子云来了,赶紧把他们迎到了堂屋里。

陶子云跟韩伢的爹娘说了些客套话,就问韩伢可不可以出发了。

韩伢轻松地回答说:“我收拾了两套换洗衣服,还有几样修整屋顶的工具,我已经算是准备好了。”

“这样就行了。”陶子云使出仙术,带上韩伢和家眷,飞到韩伢做瓦片的地方,将已经烧制好的瓦片全部带上,这才直飞京城。

韩伢的八哥和乌鸦,飞行的速度根本没有陶子云使用仙术飞行的那么快,它们也是被仙术带着极速飞行的。

他们几个人落在京城陶府的院子里时,带过去的瓦片也堆放在了前院里。苔玉抱着女儿,和卢茶话、袁落英以及她的儿子迎了过来,十几堆的青瓦,让袁落英惊讶不已。

“师妹你也在这里啊!”韩伢首先向袁落英打起了招呼。

袁落英亲切地回答韩伢说:“是呀,我过来串门,等你到来了,也好带你过我府里去,见见我的爹娘。”

听到他师父的情况,韩伢的反应就是激动了:“好几年没见到师父了,好想马上见到他,和他叙叙旧,感谢一下当年他对我的厚爱。”

陶子云平静地劝韩伢说:“不用急,你到了我府上,见你师父就容易了,你师父在你师妹的府里,离这里不远。我带你到客房里,先休息一下。”

韩伢想了想又补充说:“其实,我想见师父又怕见到师父,虽然能够坚持做泥瓦匠手艺。可是并不能做到成家立业,心里感到惭愧,感觉我是个不肖子弟。”

“哈哈,韩伢你也不要对自己要求太高了,去房里休息、平静一下,好让你在去见师父的时候,是一件愉快的事情。”陶子云不由分说,扯着韩伢就往客房走去。

陶子云在客房里布置床铺,韩伢把装着衣服的包袱和泥瓦匠工具放在窗子边的桌子上,他问陶子云说:“你说我师父会不会跟我一起去修整理屋顶?”

“你师父可不方便露面呀!那个“南原北哲”中的“北哲”——麻建哲。时常在京城的大街上出没,你师父不想遇见他,免得招致不必要的麻烦。我的豆兵如今有一千多个了,仙气也更旺盛了,我可以让他们和你一起去做事,我不必跟着过去的了,而且,我让他们穿着和你一样的衣服过去,为人处事。就象你师父一样谨慎。”回话之间,陶子云已经把床铺布置好了,“你休息吧,我出去了。”

陶子云来到大厅看时。她们那些人都不见了,估计也回房里休息去了,陶子云没有急着去房间看望两个夫人,而是坐在大厅里发呆。

直到傍晚的时候。常了了过来了,他对陶子云嚷嚷着道:“院子里好多的瓦片呀!”

陶子云平静地问常了了:“你回来的时候,看到谨亲王府的状况了吧?”

常了了四下里望了一阵:“当然看到了。瓦片都没有了。我就是想告诉你这件事,加上我夫人和儿子不在家,回我府上看过之后,我就过来了。”

“你夫人肯定是在苔玉房里。”陶子云先让常了了定下心来,并且招呼他喝茶吃点心,“有不有关于谨亲王的新消息。”

“有啊,听说他因为受到那场灾难,进宫向皇上求助了,经过问询之后,皇上给了他不少的怃恤金银。谨亲王交代李豹主管修整王府的事之后,就带着家里主要的亲人,回关外的老家去了,他准备在王府修整完毕之后再回京城。”常了了打听到的消息,还真合乎时宜。

陶子云轻轻地笑了笑:“这些情况还算在意料之中,院子里那些瓦片,就是用来修整王府的屋顶的。”

常了了还想问什么,大厅里已经热闹起来了,苔玉母女、雨原在迷城母子、袁落英母子、卢茶话、糜如珈与何妞,她们都拥进来了。

苔玉兴奋地对陶子云说:“刚才我们到厨房里帮忙做晚饭去了,现在,要吃晚饭了。”

“我可不在这里吃晚饭,我是来叫我夫人回府里吃晚饭的。”常了了迎了过去,抱起了他的宝贝儿子。

“呵呵,在厨房忙了这么久,你要是不来叫我,我可是要吃了晚饭才回去的。”袁落英不太情愿的跟着常了了出去了,但是没有理会苔玉她们的挽留。

“让他们回去吧!我去叫韩伢过来吃晚饭,招待客人要紧。”陶子云对常来常去的熟人,可就随意多了。

韩伢睡了好一会,这下子爬了起来,坐在床边直发愣。

陶子云推开房门就叫韩伢:“去吃晚饭了,吃了晚饭我带你去见你的师父。”

韩伢只是点了点头,默默地跟着陶子云来到大厅。

仆人们传出来的菜,让陶子云都惊呆了:“满汉全席呀!”

苔玉得意地回答说:“是的,我们去给大公主过生日的时候,就吃过满汉全席,我的记性不错吧,我主持做的晚餐,跟皇宫里的满汉全席还是很接近的。”

“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不用做得这么丰盛。做出来了,就开怀吃吧。”陶子云不好多说,因为有客人要招待嘛。

在陶子云的招呼下,韩伢没有感到拘束,也没有对新菜式感到好奇,他一边尽量多吃点,一边向陶子云打听谨亲王府的情况,因为陶子云是不和他一起去做那份活计的。

陶子云放下耐心,尽量地回答着韩伢的询问,后来他安定韩伢的心说:“这次虽然我不去跟你一起做事,但是我会在明天退朝后回到府里来,再把你带到王府里去。我已经和李豹把事情谈好了,剩下的,按以前那样去做就行了。”

韩伢虽然别无选择,但是他还是感激地对陶子云说:“陶兄如此厚待我,我实在是无以回报呀!”

“不用在意,哈哈,这都是不经意撞到的活计呀!”陶子云想想卢茶话当时临时想到的对策,能够给韩伢招揽到活计,真是让人开心。

“师父,你们怎么来了!”韩伢惊讶地对着大厅门口叫了起来,是袁落英的爹娘过来了,同行的,还有常了了、袁落英和他们的儿子。

第421章 效率惊人

袁落英的爹袁上草、也就是韩伢的师父,笑呵呵地回答说:“本来我只在我女儿府上闲居,听我女儿说你到陶府来了,也就产生了过来串串门的念头,顺便看望一下徒弟了。”

陶子云抢先接话说:“你徒弟是想去看望你又怕见到你呀!不过等下他会去拜见你的,却烦劳你亲自过来了。”

“嘿嘿,不争气的徒弟这就拜见你。”不知道对师父说什么才好的韩伢,迎上袁上草,在袁上草的面前,恭恭敬敬地跪拜起来。

袁上草伸手一下子就把韩伢扶起来:“我都亲自来见你了,你还用得着这么客气吗?”

陶子云赶紧招呼袁上草夫妇、常了了夫妇和他们的儿子一起再吃点晚饭:“这个时辰了,我知道你们是吃了晚饭才过来的,不过你们还是尝尝你们没有吃过的满汉全席吧,而且是袁落英参与制作而没有吃到的菜式呀!”

袁上草坚决地反对说:“不想吃了,你让我们在一边好好地叙旧吧!”

袁上草带着他的亲人,在旁边的另一张桌子边围坐起来,韩伢也不想再吃了,坐在袁上草的身边,依据袁上草的提问,说起了他前些年在家乡的经历。

韩伢说来说去,说到头还是惭愧地说他不争气,给师父丢脸了。

“不要说自己不争气了,你尽力了就是问心无愧了。”袁上草在想着,当初他是想让女儿嫁给这个徒弟的,可是女儿喜欢的却是旁边这个常了了,几经周折,女儿才和常了了有了今天这还算幸福的生活,可是还是为徒弟感到遗憾的,“我不能帮着你有更大的出息,我可不觉得你给我丢脸了。”

“看来还是不要再说往事了。我跟你说说明天去王府修整屋顶的事情吧。”韩伢见师父也在为他难过,就不再叙旧了,说起将要给王府修整屋顶的事情来,袁上草给韩伢提了不少的建议,不断地给韩伢说着叮嘱的话。

“这是人之常情,我们不用管他们。”这下子,陶子云只管招呼自家人吃晚饭,并不过问韩伢和他师父他们的谈话。

陶子云不参与那边的谈话,坐在另一张桌子的常了了却向陶子云搭讪:“陶兄,还有一件事我要告诉你。你不在京城的时候,传中诗社也在坚持办活动,我去了也没有写出好诗,我又想回府陪夫人孩子,就有好些次是没有参与的。你现在来京了,要是你去参与诗社集会的话,我也一起去凑凑热闹。”

陶子云听常了了说的,常了了是想在他来京之后,跟着他一起去同僚那里串门。他的回答,一定让常了了失望:“我今天去上朝,见到同僚就说我一直在忙,他们就没有跟我提什么求助之类的要求。也没有叫我跟他们去参加诗社的集会。”

果然,常了了的热情立即消退了:“那就算了,反正你在诗社里已经是顶尖高手,你不用在诗社里证明自己了。”

晕兽和谨亲王的问题解决了。陶子云想迎接新的挑战:“说实在的,我想打听消息的坏人,谨亲王和新的家务令沈沉醉之类的。他们都没有参加传中诗社。目前,我想找出帮吴尺中进国子监学习的那个人。”

“那是自然,你找出那些坏官吏来进行惩治,那是你的职责呀!”常了了对这些还是明白的。

陶子云和常了了隔空谈话,苔玉、雨原在迷城和姑娘们也不甘落后,叽叽喳喳地和袁落英以及她的娘闲扯起来。

说到要各自去休息时,大家在担心明天韩伢带豆兵去修整屋顶的事,能不能顺利的进行。

陶子云于是使出仙术,把一千多个豆兵变化了出来,和以前不同的是,豆兵们穿的是象韩伢穿的那种普通百姓衣服了,而且都不再佩带长剑。

陶子云给大家解释说:“在京城地面,象这样装束的豆兵,才适宜让韩伢带着去修整屋顶。”

“有陶公子的筹划,我们放心好了,我们回府去吧。”常了了轻松地叫岳父岳母和妻儿回常府去了。

第二天,陶子云大清早就去上朝了,退朝之后,他骑马来到了谨亲王府。

谨亲王府里面,还是有不少人留守的,因为没有刮风下雨了,留守的人还住在原来的、屋顶没有了瓦片的房间里。

陶子云跟着守门人找到了李豹,李豹一见到陶子云就问:“你带泥瓦匠过来没有?”

陶子云看着李豹那帮人的狼狈模样,忍着笑回答说:“我刚刚上朝回来,路过这里就进来先跟你打一声招呼,泥瓦匠已经在我府上等着了,我回去就让那些泥瓦匠过来。”

李豹暗暗地舒了一口气:“这还差不多,王爷已经让我负责修整房屋的事,我和你谈好那些话了,也就没有再找其他的泥瓦匠,你能如期带人过来,我就放心了。”

“我等的也是你这些话,我回去就带人过来。”陶子云转身出了谨亲王府,策马跑回陶府。

韩伢拿着工具,和陶府的全家人都在前院等着他的归来。

“哈哈,我在回来的途中,进谨亲王府和李豹再一次确认好了,现在就带你和豆兵们去谨亲王府,而且还带上院子里这些瓦片。”陶子云说着,使出仙术,把一千多个穿着普通百姓衣服的豆兵展示在大家的面前,“韩伢,走吧,现在我带你和豆兵们先去见李豹,稍后趁李豹他们不注意,把需要的瓦片都用仙术带到谨亲王府里去。”

“我等着呢!走吧。”韩伢信任的和陶子云并排走着,他们身后,是队伍雄壮的一千多个豆兵。

陶子云他们来到谨亲王府上,陶子云就郑重地把韩伢介绍给李豹,并说之后会带瓦片过来。然后陶子云就回了陶府,用仙术把从家乡带来的瓦片悉数带到了谨亲王府里,这个过程,就没有让李豹看到了。

接下来的日子,韩伢带着豆兵们,努力地修整着屋顶,这样努力的结果就是效率惊人,几天过去,谨亲王府里众多的屋顶,就修整好了近半数!

李豹眼见泥瓦匠们如此神速,乐得不时地到陶子云府上来感谢陶子云!

第422章 大说效应

“哈哈,我介绍来的人,做事当然利害。”陶子云坦然地接受着李豹的感谢,这个时候他刚刚上了早朝回来,正在大厅里看书喝茶。

“好了,我如今就可以让人给回家乡去了的谨亲王传递消息,等王爷他们回到京城,屋顶早已修整完毕!”李豹喜不自禁,乐呵呵地就要回王府叫其他人去给谨亲王送消息。

陶子云理智地提醒李豹:“谨亲王的家乡在关外,拖家带口的行动不快,恐怕现在还没有回到家乡吧?”

“这样才好呀,王爷更加会感到我办事得力!好几天过去了,我让人快马跟回去,他们那时候还没有回到家也不要紧,重要的是,让他们回到京城时,屋顶已经修整好了!”李豹边走边说,话音未落,人就已经出了大厅的门口。

不过接着陶子云就感觉人影退回来了,他抬眼看时,那已经不是李豹了,而是全家人都拥进来了,难怪他这么容易就感觉到有人影进了大厅,跟着进来的,还有梁夫人和朱夫人!

“陶大人!你太不象话了!”梁夫人远远地就责备起陶子云来。

走到面前来的朱夫人拿过陶子云看着的书翻了翻:“不象话,看的书是《大说》。”

雨原在迷城给陶子云帮腔道:“中进士前他看四书五经,中进士后看《大说》,无可厚非了吧?毕竟现在他不用写八股文了,看看《大说》这种闲书。还是有好处的。”

“陶大人,我们都抽空过来看望老朋友了,你的夫人怎么都不去看望我们?回到京城了。你们的夫人就应该去看望我们这些亲密无间的好朋友呀!”朱夫人还在数落陶子云。

梁夫人也趁乱数落道:“朱夫人那些话,跟你夫人说了,她说是你不让她们去的。这不,我和朱失人就来向你兴师问罪了。”

陶子云轻声地问苔玉说:“怎么回事?”

“两位夫人进到府里,就去了我房里面,后来我和卢姑娘就带她们去见雨原妹子,好显得我和雨原妹子算是和睦的。接下来我就不管那么多了。”苔玉平静地回答了上面那些话。并没有为她辩解什么。

“是这位夫人说的。”朱夫人扯了扯抱着儿子的雨原在迷城的衣袖,“因为她没有去过我们那里,我们才迫切地想让她也去串串门。她说你不让去的。”

“陶公子,雨原夫人是开玩笑的,是她害羞,不想到处去走动。”为雨原在迷城分辩的。是糜如珈。

陶子云明白了其中的缘由。平静地解释说:“没关系,雨原夫人不想去你们那里串门,就算是我不让她去的吧。”

梁夫人追问陶子云说:“这么说,你是说过类似的话哦?”

“当然,对于不知道该如何与外人打交道的雨原夫人,我让她最好是不要出府门。”陶子云心安理得地如此给来访的梁夫人、朱夫人解释,至于他是不是这么说过,他就不记得了。他不想记得这些,因为对自己心爱的人。不用记得这些,他说没说过,就不重要了。就算是他以前没说,现在就算是给以前补说了,给以前补说了,雨原夫人的那些说辞,就是正确的了。

“没想到你是这样的人。”朱夫人听到陶子云的解释,就认定是陶子云的责任了,她失望地继续说到:“要是我的相公和梁夫人的相公,也象你这样的话,我们也无法来这里看望你的夫人们了。这是一件让人难过的事情,我为雨原夫人憎恨你。”

陶子云狡猾地回应朱夫人:“嘿嘿,雨原夫人不去,就会使你们过来呀!对于她来说,这不是更好的事情吗?”

梁夫人再次看了看陶子云手上的《大说》,好象明白了什么似的:“陶大人,你这是在用心计呀!是看了《大说》之后的效果吧?”

陶子云顺着梁夫人的意思回答道:“没错,这是《大说》效应。这种书,是在叙述故事,让故事带给读这本书的人以智慧。你们以后也应该多看看《大说》这类书籍。”

“陶大人说得这么有道理,我们以后一定拜读《大说》。我想借阅你这本书,让我和朱夫人先后细读一番。”梁夫人和朱夫人对视了一眼,最终还是由梁夫人说出了那番话,朱夫人只是点了点头。

不等陶子云答应,雨原在迷城就走过来,抢先从陶子云手上拿过了那本《大说》:“我不管你们有不有《大说》看,现在我要看这本书。”

眼看雨原在迷城拿过去就开始从头阅读那本《大说》,陶子云带着歉意对两位客人说:“梁夫人,朱夫人,我雨原夫人抢先向我借阅了,你们另外寻书来看吧!”

“梁夫人,朱夫人,不要怪我,我要看这本书了。不过,我现在就去厨房亲自做饭菜招待你们,用我做出来的好吃的东西补偿你们。”雨原在迷城把那本厚厚的大说塞进怀里,抱着儿子往外就走,“我用背带背着儿子做午饭。”

梁夫人和朱夫人看着雨原在迷城出去的背影,唯有相视而笑。

雨原在迷城去厨房帮仆人做好饭菜时,就早早的吃午饭了。

陶子云怪怪地询问梁夫人和朱夫人:“怎么样?吃我雨原夫人做的饭菜,感觉不一样吧?”

“感觉当然不一样,感觉到了你夫人体现出来的亲情。”朱夫人说着,和梁夫人相视一笑。

梁夫人补充说:“算是感觉到了深深地美妙的感觉吧!不过我们都热情地来访了,雨原夫人不去回访我们,总是觉得不完美的。”

陶子云大度地回应说:“这事还是有办法解决的,只要我一起出行,她当然就可以跟着我一起出门口了,吃了午饭之后,这里的家眷们,都一起去梁府、朱府去串门吧!”

当梁夫人和朱夫人这个时候向雨原在迷城看过去时,雨原在迷城使劲地点了点头。

就这样,接下来的几天日子里,陶子云天天带着家眷到梁府、朱府,你来我去的互访,直到韩伢带着豆兵们把谨亲王府的屋顶全部修整好了。

而且,谨亲王也带着家眷回来了,在李豹的办理下,让韩伢得到了一包的金银!

这天上午,陶子云早朝回来之后,眼见韩伢向他师父告辞,要回家乡去了。他师父留他在京城做生意,他死活不肯,他说他得回家乡去,照顾年迈的父母亲。

韩伢坚定地解释说:“我能离别家园,我的爹娘是不愿意离开熟悉的家园的。”

陶子云劝袁上草说:“让你徒弟尽早回家乡去吧,我现在就送他回乡。”

袁上草无奈地点了点头。

雨原在迷城插话说:“我们这些家眷一起再回一次家乡去吧。”

陶子云追问雨原在迷城说:“这次你们也跟着回家乡,有必要吗?”

“有必要,这样可以促进我们的亲情,而且这是《大说》效应。”雨原在迷城坚定地回答。

第423章 不是亲生

“《大说》给你的效应,就是让你聪明多了。”陶子云称赞了一下雨原在迷城,接着还答应了她的要求:“赞成你的建议,现在我们就送韩伢回家去吧!”

能够和亲朋好友一起出去走走,总是让人感到亲切的事,何况这又是回家乡呢?家眷们都已经期待地围拢过来了。

说走就走,陶子云带着苔玉母女、雨原在迷城母子、卢茶话、糜如珈、何妞和秦吉了,送韩伢飞行回家乡,当然,同行的还有韩伢的八哥和乌鸦。

陶子云如今这飞行仙术,就是神一样的速度,刚刚大家还在听韩伢畅谈回家乡之后的打算,这下子就落到了韩伢的院子里。

韩伢的爹娘不在家,韩伢就让他的八哥和乌鸦出去找他们回来。

陶子云劝阻韩伢说:“他们出去都是到田地里干活,做的是正事,就不要麻烦你爹娘回家来了,我们这就回物序去。”

韩伢没有了挽留陶子云他们的理由,只好让他们回物序去了。

陶子云他们一落到院子里,学堂的人,又有了偷懒的理由,姑娘们全部拥到了院子里,围绕着陶子云他们问这问那的。

陶子云首先就向姑娘们打听郝东南回来没有。

询问的结果呢,竟然还是没有回来!

陶安赛告诉陶子云说:“何仁智还去老君庙问过桑二一,桑二一说郝东南也没有回桑府!”

陶子云沉思着自言自语地说道:“这么多天了竟然还没有回来,这个现象表明,陈针芒和他的爹娘留客的招数起了很大的作用。”

“有可能!这就是因为,陈针芒的爹娘对郝东南说出了不少她想知道的秘密。”雨原在迷城向陶子云建议说:“现在我们就做午饭吃,吃了午饭去刍乾国看看,问问郝东南,看看她问出了什么秘密来。”

雨原在迷城的建议,引来了糜如珈与何妞的一阵赞同声。

陶子云苦笑了一下:“至于这样吗?弄得来去匆匆的。”

苔玉却也怂恿起陶子云来:“去吧。反正你的飞行仙术那么好了,吃了午饭去一趟刍乾国,还是可以赶到京城去的。”

糜如珈与何妞簇拥着雨原在迷城母子,往厨房走去了:“既然苔玉夫人都赞成去刍乾国,你就没有什么其他可想的了。”

于是陶子云也就不想什么了,要围观的姑娘们回到了学堂去,他就来到了厨房里。

苔玉和雨原在迷城要亲自做饭菜,在忙着用背带把孩子背起来。陶子云走过去,把女儿和儿子从她们的背上抱了过来。他听到院子传来几声低低的怪叫声,他抱着孩子走回院子里看时。那是十颈九头鸟。

如今的十颈九头鸟,性情比以往温顺多了。让它在物序的范围之内自由走动,它也不再飞走。

陶子云灵机一动,抱着两个孩子坐到了十颈九头鸟的背上,这只大鸟驮着他们在院子里各处漫步,逗得两个孩子咯咯直笑。

“扑腾”一下,院子里突现一团花影,连十颈九头鸟都被吓了一跳!

陶子云定睛看时,是郝东南!郝东南从刍乾国回来了!

陶子云抱着两个孩子。从十颈九头鸟背上跳下来,欣喜地迎向郝东南:“郝姑娘!你终于回来了!我们正在筹划着,吃了午饭就要去刍乾国看望你呢!”

陶子云的一声惊叫,就把学堂里的姑娘们引了出来。陶安赛率先发问说:“郝姑娘,多日不见!在那边发生了什么事!?”

“跟我一起去刍乾国的人就会明白,是因为陈针芒的爹娘,用他们的秘密挽留我在那里做客。”郝东南四下望了一下。“还有一些人呢?跟我一起去过刍乾国的人呢?”

“她们在厨房里忙着做饭,准备早早地吃了午饭就去刍乾国看望你,走。到厨房里说话去。”陶子云见郝东南找那些一起去过刍乾国的人,就带头走进了厨房,“学堂里的姑娘们不要跟着我,你们回去上课吧。”

因为快到中午了,那些姑娘不再回学堂里去,而是任性地全都拥到了厨房里面。

在厨房里的那些人,压力骤增,回头看了一下终于回归的郝东南,一边继续忙碌着,因为大家这是要等着吃午饭来了。

苔玉抽空问道:“郝姑娘,在刍乾国那边,陈针芒的爹娘向你提供了什么好消息?让你到今天才回来呀?”

“呃,不算好消息吧。”郝东南犹豫了一下,还是如实地回答说:“你们去过那里的就知道,你们当时就走了,陈针芒和他的爹娘留我和刘琉嘎继续在那里做客,第二天,刘琉嘎就走了,我当时也要回来了。可是陈针芒和他的爹娘苦苦相留,因为我去了那里,什么秘密都打听不到,我就坚持要走。直到陈针芒的爹娘把我拉到一边去,说了一些不让陈针芒知道的话,我才继续留在那里做客的。”

“果然是这样,他们把你想要知道的秘密告诉你,你就因此没有回来了。”陶子云觉得一切都在预料之中。

雨原在迷城追问郝东南道:“他们告诉了你什么秘密?为什么不让他们的儿子知道?”

“他们也说了,他们一直是不敢让他们的儿子知道那个秘密的。因为他们不告诉我,我就要走了,他们不得已才说的,但是他们还是再三叮嘱我,让我知道了也不要告诉陈针芒。”郝东南停下来定了定神,就被姑娘们叽叽喳喳地催促了一番,她又接着说道:“我也纳闷,为什么不让他们的儿子知道呢?他们说了我才知道,原来,陈针芒不是他们的亲生儿子!而是桑本原从小送给他们养育的!要是让陈针芒知道他们不是他的亲生父母,恐怕陈针芒不会赡养他们了,因为陈针芒本来就不象个好人!他以前就是个地痞无赖!”

苔玉追问郝东南说:“他们告诉你那些话,你就留在那里了。那个陈针芒,是桑本原的什么人?不会是桑本原的亲生儿子吧?”

第424章 动物变人

郝东南继续告诉大家说:“是呀,我也这样问他们,陈针芒的爹娘这才告诉我说,陈针芒也不是桑本原的亲生儿子。因为桑本原追求马离离失败,进入深山潜心修仙,从而让他的仙术大有长进。他所到的深山,那里有个村庄叫锁家村。他在那个村庄附近遇到一只不大不小的狗,那只狗好奇地望着他,他觉得那只狗很可爱,就用仙术吸附那只狗过去逗着玩,没想到惊喜来临了,他最新修成的仙术,让那只狗变成了一个小男孩!”

姑娘们异口同声地惊叫起来:“那个小男孩,就是陈针芒!”

姑娘们的觉悟,让郝东南笑了:“是的,那只狗变成的小男孩,就是陈针芒,他当即把那个小男孩抱回了桑府,可是桑本原是个还没有娶妻的人,养着个小男孩肯定不适宜。因为陈针芒的爹娘中年丧子,桑本原后来就把陈针芒送给了他们养育。因为那个狗变成的小男孩,比一般的小孩子难以养育,在陈针芒爹娘的要求下,桑本原还到锁家村,问清楚了那只狗的主人,是锁地别,就让陈针芒认锁地别做了叔叔。陈针芒的爹娘经常带着那个小男孩到锁地别家去生活,终于将他养大成人了。”

陶子云感慨地说到:“如今陈针芒做了刍乾国的国王,总算可以赡养他的爹娘了,虽然不是亲生的,但是也是天经地义。”

郝东南严肃地回答说:“是呀,所以我就答应陈针芒的爹娘,一定不会让这个秘密给陈针芒知道了,好让陈针芒好好地赡养他们。在座的各位,千万不要把这些话传出去,好让陈针芒一直以为他是如今的爹娘是亲生的。”

现在的情况是,我大人去了巡检司,何仁智去了学堂。母猪会上树带着她的孩子们在房里面。除了前面所讲的人,郝东南的要求,让在座的人全部答应了下来。

陶子云满意地总结说:“哈哈,带你去刍乾国,总算是让你知道了桑府的那点秘密,你也让大家明白了,为什么桑本原会对陈针芒那种人那么好。”

雨原在迷城提醒郝东南说:“那你想到没有,陈针芒是桑本原将一只狗变出来的,桑府的其他人也有可能是桑本原用动物变成的呀?”

郝东南得意地笑着回答说:“我当然想到了,我觉得桑府那些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