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丫鬟+苍天有泪 行云流水-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沈渊端着杯子啜了几口茶水,盖上杯盖,才试探的问她:“听说,年前你牵线,你娘负责供货,支持家族里开了好几个铺子?”
“嗯。”周末点了点头。
确有其事,半点儿不假。
“那你知道家族里那几间铺子做的怎么样?”这一句纯粹就是废话,沈渊自己也知道的很明白,因为他就是听说了家族里靠着那几间铺子,过了一个很舒畅的新年,所以他才起了心思。
周末满不在乎的翘起了二郎腿,她已经估计到了沈渊的大概想法了,“应该还不错,怎么说都是我娘的主意好,在省城里都大受欢迎的东西,没必要会在青城里不被接受。”
沈渊脸色有些勉强的称赞了顾玉茹一句,“看来你娘的见识还不错,做了这么久的沈家夫人,做生意的手段也学会了七七八八,现在都能自己开铺子了。”
周末对于他硬要往自己脸上贴金的行为不置可否,“人的本事是天生的,聪明的人永远都不会让自己委屈求全。相反,笨蛋,一辈子都不会有出息,即使他一直在算计,那也只是白白浪费时间金钱的瞎折腾而已。”
沈渊表示了强烈的认同感,“这话没有错,我就看那种浪费钱的笨蛋不顺眼,明明没有什么本事儿,偏偏还要不停的折腾,到最后,一点儿钱也没有了,也就消停了。”
周末对某人的认不清身份无语。
沈渊兴致勃勃的道,“我有个想法,你回去了转述给你娘听一听,让她好好想一想,如果成了,我是不会亏待了她的。”
周末心里翻了个白眼,“说来听听。”
沈渊终于进入了正题,“你娘既然能和家族里一起开店铺,那么我要是想加入,应该也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吧?”
“这个……”周末眉头一皱,考虑了一会儿,才慢悠悠的说道:“如果族长爷爷同意了,我会负责和娘商量看看。”
沈渊埋怨的瞪了周末一眼,他是背着族长使的手脚,让族长知道他竟然抢族里的生意,还不找他算帐啊?
“族长怎么会同意在这个时候我也插一脚进去,青城的店已经满了,附近几个省也都有分店,我就是再开几家,生意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那你的意思是……”周末故意说了个开头就停下,等候沈渊的想法。
“你娘不是已经把店铺开到别的省了吗?”沈渊端着杯子喝了两大口,“我最近铺子的收益好,帐上有很多闲钱,左右我也年轻,要是能趁这个机会给你们这几个孩子多挣份大的家业,也是应当的事情,所以啊,我想了想呢,觉得目前到外省那些地方发展一下事业比较好,正好打算在你娘开店铺那几个省里置办几间铺子,你跟你娘说一声,让她准备一下,跟我合作,我出钱,她出力,我不会亏了她的,最终收益二八开,我八,她二。”
周末心中不屑的呸了一声,摇了摇头,对打着特别美好的主意的沈渊表现出来的吝啬很是唾弃,更不想帮他转达那些浪费口水的话,只对他敷衍了事儿,“这个我没办法下决定,那是我娘的事业,和我无关,我从来都不管。”
沈渊像是听不出周末话中的意思,径直说道:“管不管生意无所谓,我又不是让你帮我做生意,你能帮家族和你娘说成一件生意,那我可是你亲爹,虽然我和你娘和离了是不假,但你还是我的闺女呀,你不能胳膊肘儿往外拐,帮别人都不帮我,你不会不帮我吧?”
周末明确表示自己对生意的事情一问三不知,也不想帮他的想法,“我什么都不懂,怎么帮?”
“你就和你娘说一说我刚才的意思,让她一定得答应,如果她不答应,你就缠着她,不让她吃饭,不让她睡觉,不让她去店里不就行了吗?”沈渊出了个坏得不能再坏的主意,简直让人无语到极点,不敢相信这是一个正常人想出来的办法,“你娘的铺子收益那么好,她当然很忙,你就这样缠她几天,不相信她不妥协。”
“我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周末觉得很可笑,她突然发现,沈渊或许真的已经傻了,因为连普通人都不会出这种不靠谱的主意,他竟然还能说得这么理直气壮,他凭什么认为,自己要帮他这个一无是处的人呢?更何况他对她可不好,“她是我娘,我吃、穿、住、行,样样都得靠她来养活,我凭什么要一直缠着她不放,不让她去挣钱来给我花,我傻的吗?”
认为理在自己这边的沈渊见自己怎么和流云说都说不通,她就是一根筋的要站在顾玉茹那边,怎么说都是自己的闺女,现在不过就是一点儿小事儿要让她帮忙,她就推三阻四的不答应,亏得自己养活了她将近十年,现在一点儿都不知道回报自己,真是浪费了那么多年的米饭,沈渊越想越窝火,越想越火大,从椅子里跳了起来,蹦到了周末的面前,指着她的鼻子吼,“我是你爹,生你养你的爹,现在让你给你做一丁点儿的小事儿,你都敢推来推去的不答应,怎么你帮外人的进修都不犹豫不为难啊?要是没有我,哪来的你?你竟然不知道感恩,你说,你不帮我帮谁呀?”
“你别忘记了,你已经跟我娘和离了,我现在呢,归我娘教养,与你没有关系。”周末有些诧异,沈渊已经这么傻了,怎么秦月香也不管着他点儿,就放任他一直这样下去有什么好处?还是说,她打的就是这个主意,让沈渊借这个机会,彻底的和他们断绝关系,再无一丝一毫的瓜葛?
如果真如她所猜测的那般,那倒是一件极好的事情,她正求之不得呢。
秦月香不甘寂寞的插了进来,话里话外都在为沈渊辩解,句句情真意切,配上了她的表情,还真会哄住某些容易感动的人相信她说的都是真的,“流云呐,不是我要说你不孝顺,实在是你做的有些过份了,老爷怎么说也是你爹,你们之间的血缘关系是无论如何也断不了的,就算你爹跟你娘和离了,你和流年也是你爹的孩子,除非老爷写了断绝血缘关系的文书上,否则,你们永远都是父女父子。”
无视周末的冷眼,沈流年的白眼,沈采青迷惑的表情,语气一转,秦月香又打出了柔情牌,企图软化他们的心,“你爹表面上看着没有什么,可实际上他平日里也很挂念你们,老爷的脾气不好,有些话他嘴上说不出来,再加上每次你们见面都火气四溢,说不了几句就要吵起来了,老爷就是想表现出父女温情,也没有机会。更加上老爷每次见到你们说出来的话和心里想的也截然相反,这种种的误会日积月累下来,才让你认为老爷讨厌你们,其实真相不是这样的,你不要因为这样就误会老爷,真的,不相信你可以问采青,老爷经常在她面前提起你和流年两人。”
沈采青睁着一双眼睛的看向娘,表情迷茫,有些手足无措。她从来没有听爹说过姐姐和流年,娘为什么说假话呢?
沈流年也不呆,看看沈采青的模样就能猜出几分事实,对于妄想以假话欺骗他们的秦月香更加没有好感,妖言惑众,不可原谅。
沈渊一脸正气浩然,好像秦月香话里说的形象就是他真实的样子,甩甩袖子,说道:“月香,你不要跟她说这种话,像她那种不孝顺的女儿,我情愿不要。”
周末对他们的所做所为无言以对,不过,她不会上当,以为她会因为几句话感动吗?做梦去吧,反而是郑重其事的表明了自己的立场,“既然话说到这个份上了,我也给你明说,我不可能帮你做这件事情。”
沈渊的脸立刻青了,表情狰狞的瞪着周末。他的好梦又一次被无情的打碎了,他怎么可能不气,不恼,不恨,不怨!沈渊恶狠狠的下定决心,他这一辈子都绝对绝对不会原谅沈流云今天所做的事情!
48更新
岁月如梭;时光飞逝;转眼间新一年来临又匆匆的过了好几个月,时间的飞速流转让人忍不住叹息时间的短暂和不可挽留。尤其在周末布置下去的诸多计划开始实施之后;使人力物力时间上都感觉到有些紧凑。
仔细说来;这几个月真的变化很大;一连发生了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先是东北那边的驻军和倭寇开战打了起来。倭寇毫无理由的突然对辽东半岛出兵;对辽东地区实行兵分两路作战的计划;一路攻击鸭绿江防线;一路企图进侵辽东半岛的大连和旅顺;侵犯华夏国土的同时手段残忍血腥;残忍的杀害了华夏大地众多的手无缚鸡之力的平民百姓。
在得到了当地驻军的数次警告之后,仍然没有退兵撤出华夏国土的意思;大队倭寇兵还在往大连市和旅顺开进,另一边的战事也处于一触即发的状态。
经过报纸一年来的渲染,大力的鼓动,时不时的登出一些倭寇做出来的禽兽不如的事,这次突燃的战火迅速的点燃了国人骨子里的血性因子,有骨气的都发誓即便身死,也要把倭寇赶出华夏大地的国界线,绝对不让肮脏的东西污染了华夏的土地。
在挑动士兵和百姓们抗倭寇情绪上,报社诸们文笔了众的才子才女们出力之多,难以用言语来形容,多亏了那些血性文人们用一杆笔写出来的文字,激起了华夏百姓们的爱国热血。
周末特意从国外弄过来的照相机拍出来的倭寇侵犯华夏大地所经处狠下的累累恶行,一张张充满了血腥和暴力的图片配上沉重的文字,很有煽动性,看到这些消息的东北军民们在对倭军伤心痛恨之余,迅速的连成了一致对外的心。有了坚强的后盾,士兵们打仗也有了主心骨,凭着心中对倭寇的怨恨,战斗中一股作气的把倭寇驱逐出辽东境内,赢得了对外的第一次胜利。
突如其来又迅速结束的战斗,尤其是华夏竟然是打赢的一方,这个消息通过朝廷百禁不止的报纸传到了全国各地,华夏的百姓们看到这个战争结果都纷纷的感到了十万分的震惊和喜悦,并为此燃放鞭炮大肆的庆祝,顺便通过报纸给辽东的百姓们送过去了祝福和安慰。
辽东半岛周边的地区自那一场仗之后,正式与倭军对上,其间发生了很多起冲突,报刊社每天都准时发行报纸,对双方冲突的起因和过程以及结果进行了详细的描写,桩桩件件都表明了倭军在无事生非,故意找茬,也正是因为这样,国人们明白并深切的认识到,自己国家的国土正在被倭寇侵略,如果他们不做抵抗,下一个死掉的人或许就是他们自己。
人有自危感,最常见的反应就是把入侵的敌人打跑,一时间,东北一带的百姓们反倭情绪大起,辽东半岛的官员们雷厉风行,调动了似乎是凭空出现的部队在整个辽东半岛进行了大动作的搜查,整个省内的所有地方都不拉下,誓要把居心叵测的倭寇全部赶出华夏大地。
随着搜查队一天天的搜查,看着登在报纸上的图片证据,大家恍然大悟,倭寇入侵华夏大地果然是早有预谋的,最有力的证据就是在辽东以及周边一些地区发现的一个又一个的倭寇窝点,那里面藏匿的武器和通信设备齐全的让人吃惊,甚至还有未知的毒药,初步鉴定后宣布,那些毒药如果被释放,将会对几百米范围之内的人产生巨大的可怕的伤害。
大家都不敢再设想下去,结果太可怕了,见识到倭寇的打算,大家反倭的情绪更添了一层愤怒,随后,当地的百姓都加入了搜查的队伍里积极举报身边居住的非本地人口,为清除剿灭倭寇贡献出了很大的力量。
这场战争也带来了后遗症,最受冲突的便是朝堂之上的两党之争。
早在去年的时候,朝堂上便渐渐的开始有了两极分化的苗头,不过彼时的朝堂还处于慈禧太后说了算的地步,皇帝还只是一个坐在龙椅上当个傀儡一样的摆设,说出来的话基本上没有作用,一切都要有慈禧太后说了才有人执行。
而今年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谁也没有料到,朝堂上会异军突起,新发展出来的一派得到了皇帝的大力支持,在朝堂上得到了极快的发展,于是乎便出现了现在这种两种极端的站位变化,一派主张革新,一派顽固守旧,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各持一派之言,谁也不肯相让于谁,皇帝和太后之间争权夺利的事实虽然不算正式走上台面,这样做也可是说是皇帝对太后的宣战。
慈禧在宫里过着奢侈浪费的生活,对于外面百姓们的生活否安康根本不关心,在对待倭寇入侵的事情上,更是一昧的掩耳盗铃,认为现在的大清是安稳不会动摇的,何况,她是高高在上的太后,是上天庇佑的天神之女,在她的统治下,根本不会发生动荡不安。
再过不久,就是她的六十大寿,她想过一个风风光光的生辰寿宴,彰显她的威严和权势,为此,她甚至于不惜挪用了海军要用来更换军舰的军费修建了一个供她享乐的园子。
辽东那边突然发生了这样的事情,让她感到自己的权威被蔑视了,她的权力被侵犯了,辽东那边的官员在事情发生之后的做法让她很生气,没有接到她的命令竟然擅自行动,反击了有帝国支持的日军不说,还又抓又杀了不少的日军,惹下了大祸还死到临头犹不自知,慈禧恨得不行。
倭寇在辽东一战战败之后,京城的大使随后就得到了消息,第一时间里求见了慈禧后,极力歪曲事实,抹黑东北驻军,把倭寇的狼子野心硬生生的扭曲成都友好相处,态度很是强烈的要求慈禧立刻下令,让辽东那边的人放弃抵抗,并即刻释放他们大日本帝国那些无辜被关押的人员,并即刻停止东北官员以及守边将军们的一切职务,回京城接受审判。
慈禧很快就对倭寇的大使妥协了,她不想和外国人起冲突,现在的帝国不是她能惹得起的,息事宁人最好,何必咄咄相逼。
于是,慈禧就让光绪皇帝下圣旨给辽东一带的官员、将军们,要求他们立刻停止对大日本帝国的所有动作,把关押的大日本帝国全部放出,并且,把他们的东西原封不动的还给大日本帝国,让他们安全的出境,不得伤害任何一名大日本帝国的人。
光绪皇帝本来就和慈禧太后之间有着很深的矛盾,他身为皇上,本应该是天下最有权力的人,但现在却因大权握在慈禧太后的手中,他能做的事情少之又少,所有的政策都需要经过慈禧太后的允许才能实行,这对一个皇帝来说,实在是个让他难以忍受的耻辱。
如今这种情况下,光绪皇帝硬是挺住了一口气,坚决不肯写慈禧想要的那一道旨意,一则是故意要和慈禧作对,绝对不想让她经过自己的手达到她的目的;二则就是光绪皇帝是一个皇帝,他想要保护自己的领土不被侵犯,更看不惯慈禧太后对外国人的那一副有求必应的狗腿子模样。
这一年多来,通过主张革新一派的大臣,皇帝知道了很多外界的事情,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的事情通过革新派大臣夹带在身上带进宫里的报纸,他对倭寇侵入国土的数桩事情的起因和结果更是了如指掌。
百姓们对倭寇的痛恨欲使其灭绝之心撼动天地,当地的驻军奋死拼杀,护卫着国家的领土,一分不毫都不被侵略份子们占据,他虽然是个懦弱无能的皇帝,手里的权力更大不过慈禧太后,可他不想做百姓们口中的昏君,很强硬的反抗了慈禧太后的决定。
慈禧对皇帝的反抗很生气,可应允了倭寇大使的事情又不能不做,于是,慈禧就自己写了懿旨,让人即刻赶往辽东一带,颁布懿旨上的意思。
辽东一带的官员们拒不接旨,并坦言,对慈禧这种息事宁人的做法不敢苟同,不管朝廷做出怎样的决定,他们都不会放了倭寇,至于发誓,只要他们还活着,就绝对不允许任何一个敢侵略国土的敌人活着离开。
得到这个消息,让满心欢喜着过一个圆满的大寿的慈禧火冒三丈,恨不得把那些人都撕成碎片。可如今她又没有办法,将在外,君令有所不授,她根本管不了辽东那边完全脱离了她掌控的官员和将军们,现在,她的话在东北地区连风都不如,刮不起一丝波澜。
百姓们越来越不服朝廷的管教,报纸上时不地的爆光不作为的朝廷的肮脏之举,让百姓们对清朝政府的统治更加的不满,同时也慢慢的转化着百姓们对新兴出来的这个治理者的偏爱,强烈的支持东北省的反抗朝廷之举。
慈禧还记着皇帝不肯写圣旨的事儿,皇帝她拿他没办法,这股气就转移到了革新派大臣们的身上,于是,过了没有半个月,溥仪皇帝中了毒,每日里昏昏沉沉的半死不活,朝堂上所有的事情都由慈禧拿主意决定,大权也掌握在她的手里。
革新派的大臣们倒了霉,慈禧每天都找革新派的麻烦,三不五时的弄一个大臣下狱,罪名定的也都很重,简直可以诛灭九族,对外国硬不起来的慈禧在这种事情上倒是挺下得了手。
倭寇在陆地上占不到便宜,出击了数次都无功而返,过程中还损兵折将得不偿失,但他们不甘于失败,于是乎,就想把战场转移到海上。
大清的海军是出了名的烂了,再加上今年慈禧把海军费挪用了,倭寇的驻京大使通过贿赂的大臣知道了这件事情,立刻把消息传回了国,这给他们带来了新的希望。
周末根据倭寇中的卧底得到消息,甲午战争即将开始,她亲自到了海边准备插手,这一次的海战,必须得到胜利,否则,必将后患无穷。
本来打算在附近的渔村里租住一片宅院,后来仔细一想,那样做的话,形踪难免暴露于人前,现在大清的官兵跟慈禧学会了,做别的事情都不行,唯一欺负民众是一个奇技,打不了外来强敌,抓铺国内平民百姓倒是速度一流,真是有什么样的老大,就有什么样的小弟。
此次事件事关重大,周末不欲在过程中出现任何意外和差错,遂带着严叔、言昔、苏沐槿等几个忠心又聪明的手下到山林间寻了一处僻静之地,支上他们随身携带的账篷,安营扎寨伪装隐藏。
为了这次的事能成,周末把积攒了一年的积分都花费了出去,向系统兑换了两枚丹药,功效强大的让人乍舌不已,但过后还是有大的后遗症出现。
系统发布的任务是让她为兴国做出努力,但并不代表就会无条件的支持她,她想要什么东西,必须得拿积分来兑换,对这个设定,周末只觉得异常的坑爹。不过幸好,有无数个对nc反感的人,频繁的发布了各种各样折腾nc们的任务让她做,最好才险险的凑够了积分。
为了不让自己的国土沦陷,不让百姓们过上猪狗不如、水深火热的生活,为了不让那些禽兽不如的东西在华夏大地上肆虐横行霸道,那段让人难以磨灭的岁月再也不能出现,周末顾不上其它的了,只要能保住这一次的胜利,未来将会有数年的安稳时间,在这段平安的日子里,他们有足够的时间来让华夏改变,并发展强大起来。
一年多的宣传,虽然不至于会让整个中国的百姓们都觉醒过来,对这个让人失望的王朝产生反抗之心,不满的情绪还是被挑动了起来,毕竟,他们在这个王朝的统治之下,并没有享受到任何的福利,谁让这个王朝的官员已经嚣张的让百姓们无力承受每一次的盘剥和掠夺,每一年辛苦劳作的汗水钱都落不入自己的腰包,全都让那些贪得无厌的大大小小的官员们收走了。
重要的是那些有见识,有思想,有抱负的有志之士们,都已经奋而觉醒,加入了推翻清朝的行列之中,古人唯一有读书高的思想让很多人都把科举当做了一跃龙门的追求,读书识字求上进是寒门学子唯一的出路,现在这唯一的出路都被那些权官钱们堵住了,怎么不让这些人改变,在这个思想一日日改变的年代里,推陈出新的口号一出,这些寻求出路无门的读书人立刻成了推翻王朝的利刃。
清朝必须灭亡,未代皇室成员一个都不能留!
海岸上响起第一声炮响,打响了甲午战争的序幕。
军费被慈禧拿去修建颐和园的清朝水师自然是抵不过倭军准备了数年的舰队,短短的交战中,清朝水师就沦落到了只有挨打的份上,倭军俨然占据了胜利的优势。
直到最后,以清朝水师的败仗告终,倭军得意洋洋趾高气昂准备继续攻击,打算把清朝水师全部屠杀干净,一个不留,以此给清朝政府一个下巴威,威慑清朝政府必须对他们俯首帖耳,唯命是从,不得有半点儿的违抗。
只有那样下去,他们日后对清朝发动侵略战争的时候,会占有最大方面的利润和成功率。
意外突然发生,场面剧生异变。
海面剧烈的波动,惊涛骇浪铺天盖地的卷了起来,狂风阵阵,乌云汇聚,重重叠叠,黑鸦鸦的压在海面上空,一眼望不到边际。
山林间的空地上,用鲜红的颜色画着复杂的神秘感十足的图案,周末吞下一颗丹药,单膝跪在地上,一只手按在图案中间,一只手在半空中优美的划动着,结出了一个比一个繁复的手印,随着她愈来愈快的手印结出来,图案范围之内渐渐的闪烁出光,光愈来愈亮,直到最后发出了耀眼的光芒,光芒流转间,山林植物飞快的生长,枝繁叶茂,个个都长成了参天大树,在半空中摇摆着,眼看着就要有撑天破地的势头了。
蔚为壮观的景象把跟随周末的随从看得神情激动,瞠大双目看着这一切的发生,不敢相信这种事情竟然会真的存在于这个世界上,而他们也亲眼见识到了这种古老的力量。
这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古老的传说,他们以前也只当做是传说罢了,真实的景象现世后,让他们在惊讶之余,对能使用这种古老的力量的周末更加的忠心。
周末吞下咬在嘴里的另一颗丹药,身体连续颤抖,结印的手完成最后一个手印,拍在地上的那只手上,手指方向指往海的那边,身边的植物生长的方向迅速的随着手印的方向改变,飞快的生长着并潜入了海底,搅起一阵阵的海浪涌起,整个海面波澜起伏汹涌澎湃。
另一边的海上,情况随之出现了改变,已经在对战中决出胜负的两国舰队都被这突如其来乱起的剧烈风暴卷起的旋风卷进了风浪中,摇摇晃晃,东倒西歪,船上船员不时的掉过海里,眨眼间就被吞噬,掉进深幽的海水中再看不见。
风越吹越猛,水越卷浪越高,海底深处猛然间蹿出了许许多多的蔓藤植物,粗装的蔓藤根根如同粗木、如手臂般粗细,不论是清军还是倭寇的船只全部包围在蔓藤圈出的圆里,一艘也没有逃出蔓藤的范围,那些蔓藤生长极快,几乎是一眨间的时间,就把海面上所有的船只都拢在一起,飞快的往中间聚拢起来,枝叶交缠亲密无间,彼此间的缝隙越来越小。
船只被蔓藤挤压碎裂,船舱里的人也都无人生还,惨烈的叫声此起彼伏,连绵不断,直到最后,鲜红的血染红了整个满面,那些蔓藤逐渐缩小,直至沉入海面下不见,只余下半片飘浮着残肢半体的尸体,碎裂得不像话的船身碎片,在红红的海面上,飘飘浮浮……
血腥的味道很快就眞来了大批的鲨鱼,海面上的尸体被它们很快的分食的干干净净,丝毫不留,只余下半边海的鲜血,渐渐的被海水分浅,变淡,最后,海面恢复了原本的碧绿。
天空变成原来的湛蓝,海水重新现出碧绿如玉,大大的太阳挂在上空,金黄色的光芒,蓝天,碧水,白云,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那么的温柔,那么的和谐,仿佛前不久的事情都不曾发生过,平静,安详。
森林深处,周末在做完这一切之后,终因全身脱力而昏迷了过去。
苏沐槿第一时间冲上去给周末把脉,查看了她的情况,喂了几颗药,让人把她放在担架上。
严叔即刻带着人往外走,此地不宜久留,三十六计走为上策。
言昔用苏沐槿做出来的药水毁掉地上的图案,清理干净现场的蛛丝马迹,迅速跟上前面的人马消失在山林之间。
49更新
海上的战斗结果让所有的人都大吃一惊;要是用语言来形容;大家只能说,那是一个让人觉得很出乎意料之外又万分恐怖的结局!
倭寇原本打了一手的好算盘;驻京大使通过清朝里为了利益卖国的大臣那里得来的清军军事布置图以及清军最新动态的消息传递出去;他们在战前充分的衡量了双方的实力后;制定了详细严谨的作战计划,认为和清军水师在海上一战没有压力;毫无悬念的会取得最终的胜利。
清军水师的不堪重用远近闻名;对这方面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他们有多糟糕;倭寇对此一战报以了十万分的信心;他们肯定会战胜清军水师;夺得此场战斗的胜利!
倭寇这些年来一直都准备着要侵略华夏大地这个让人眼馋的肥肉,现在终于准备好;也找到了机会,当然不会放过如此良机。而且,他们知己知彼有备无患,就凭他们那些装备精良的战船不费吹灰之力,就足以把清军水师消灭干净,借此来震慑清朝政府,让他们对大日本帝国产生畏惧的心理,从而,由慈禧太后下手,打开清军的大门,进而侵占入清军内部。
倭寇倒不担心会有别的国家趁虚而入袭击他们的国都,做这件事情是经过上面的老大允许的,他们这一次的动作只是一个试金石,如果能顺利的打入华夏大地,周边对华夏大地虎视眈眈的国家来说,绝对是一个让他们惊喜交集的天大的好消息,想必他们也不介意在华夏大地这个富饶而美丽的地方分上一杯羹汤。
磨拳擦掌的算准了开头,却没有料到结尾!
战争开始,周边国家都旁观以待,等着双方交战的结果出来,如果真如他们所想像中的那样,那么,以后的事情就好说多了,各凭手段得到各自想要的,都在暗地里打着好算计,结果出乎意外,两败俱伤也就罢了,到最后连一个存活下来的人都没有。
所有的人都没有料到会发生那种不可思议的事情。据探子所报来的消息得知,双方交火当日发生的惊天动地的异变,简直可以称之为是天降异相,风起云涌,波涛汹涌,海面上突生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