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奋斗生涯 1-262-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屋子收拾好了,丫鬟婆子也配齐了,徐夫人和江氏看了黄历,五月二十四是个好日子,就给贾珍搬了过去。
各位亲亲们能不能给点动力啊?!留个言提个意见什么的。。。哪怕你们懒得打字给留个表情呢!这么死气沉沉的俺没有更新的动力啊!。。。
正文 16 见南安王贾珍名声起
贾珍移居到幽篁馆后的日子是十分舒畅的,眼下需要解决的都解决了,住的地方也十分的满意,日子过得那叫一个舒心。
贾珍如今每天早上都要从自己院子的后门出去,到后面的竹林绕着竹林晨跑。本来他应该到练武的校场去跑的,只是那里隔着他住的地方太远,中间一道道的门又跑不起来,十分不方便,而他又喜欢后面的竹林,所以就每天到竹林里跑步了。
竹林里全是绿竹,虽不是很名贵,但论观赏性,还是数绿竹最赏心悦目,连着贾珍的院子,一直延伸到后面会芳园里的水池边上。会芳园引得是活水,从园中蜿蜒而过,池中许多地方种着荷花,竹林接的地方正是这种水面开阔之处,池中种着的是一种鲜红色的半重瓣的荷花,花期很长,差不多六月中就开始开花,一直开到八月底。开花时水中碧叶红荷,岸上翠竹森森,很是有一番诗意。在池子拐角处的照水亭倒是个避暑的好地方。所以一进六月,贾珍背书的时间基本就是呆在这里了,时间一长,大家也就习惯了,只要书房、屋子里都找不到人基本就是在这里了,朱雀、白鹤更是习惯了每天早晨让人来布置亭子,等着贾珍过去读书。因为亭子里都是是石桌石凳,长时间坐在上面对身体不好,所以每天都有人提前过来给他铺垫子之类的,省的珍少爷又不知什么时候一个人跑了去。
等到了七月,贾珍更是天天呆在那里了。一天贾珍正在亭子里拿着一本李青莲的诗集听竹林中的鸟叫,绿鸥走来说道:“哥儿快回去换衣服,老爷叫哥儿到西府见客呢!”贾珍站起来把书递给她问道:“什么人到了西府,竟然让我到那里见客?”一边说一边起身回屋,绿鸥答道:“听说是南安王爷来了呢,不知说什么事,只是老爷的小厮回来传话说是要见哥儿。”南安王爷?他来做什么?贾珍感到有些疑惑,虽说四王八公交好,但南安王毕竟是王爷之尊,什么事用得着亲自来?来了也就来了,干嘛要见自己一个六岁的小孩子?
心中思量着,贾珍脚下倒是一点都不慢,几步就回了屋子。结果就看到朱雀拿着一身大红的见客衣裳在等着他,贾珍立马一阵头大。说实话,贾珍是对这个时代的人眼光很无语,就算是小孩子,也不用总是整的花红柳绿吧?!不对,只有红花,没有绿柳!也难怪贾宝玉总是红彤彤的打扮,实在是。。。可是自己也没有太多别的颜色的衣服,所以他就自己直奔放他移居时做的几套绣山水图的衣裳的衣柜,找出一件浅黄色底上绣着赵伯驹的青绿山水的衣裳。朱雀几人一看贾珍这个架势就知道这位小爷又犯倔了,只得无奈的帮着贾珍换好。贾珍换好后很是自恋的对着镜子转了一圈,心中腹诽,哼哼,本公子如此潇洒的形象(如果忽略那脸上略带的婴儿肥),岂能由着你们打扮成红灯笼!然后抬头看看朱雀,心里尴尬的咳嗽一声,要是再高点就好了,心理年龄三十多的人了,伤自尊啊!转身出去。朱雀被贾珍看的毛毛的,看贾珍又一言不发的出去了,只好和绿鸥两个赶紧追上,送贾珍到二门,看贾珍上了车,嘱咐贾珍的小厮好好跟着不提。
因为贾珍这几件绣山水的衣服底色都很浅,所以只有两件可以出门穿的,其他都是家常衣服,他以前只是在屋里穿,觉得合屋里的气氛,故代化也不曾见过贾珍穿这些衣服。一时到了荣府贾源的书房,待小厮通报后贾珍就进去了,先撩袍子给南安王爷、贾源和他爷爷等人请安,未请完就被南安王爷笑眯眯的拉了起来。这一站起来,在座几人具是一惊,只见贾珍一脸甜笑,从容淡定的站在那里,一领浅黄衣衫上绣着赵伯驹的《滕王高阁图》,竟然就让那么一个脸都尚且胖嘟嘟的小人儿有了那么几分出尘之气。代化此时面上虽是不显,心中却是得意的得很,想着自己孙子就是不一样,以后出门就是要珍儿这般打扮。此时贾珍还不知道他就这样摆脱了红包生涯。只是笑嘻嘻的任由一脸赞叹的南安王拉着问东问西,脆生生的有问必答。南安王听着不管问贾珍什么都答得条理分明,心下十分感慨,这孩子也难怪代化整天一副有孙万事足的样子。后又想起代化为贾珍满天下找书法师傅,最后更是为贾珍请回了柳叠鹤的事,便说想看看贾珍的字。这种事王爷开口了,贾代化等人自是不好拒绝,不过说些黄口小儿之笔岂能入王爷法眼之类的客套话便令贾珍写一幅字来请王爷指教。
一边站着的贾赦亲自帮贾珍把纸铺好,贾珍便提笔略一思忖用正楷写了一首苏轼的《于潜僧绿筠轩》: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若说刚刚贾珍站起来时几人还只是有几分吃惊的话,现在就真真切切的震撼了。因为贾珍本就字写得很好了,这半年又有柳先生的指导,他又有三十几岁人的理解能力,这半年进步可谓神速,去年冬天寻师的时候还只有前世的四五成水平,如今已经有前世的七八成的样子了,而且单论楷书已经和前世差不多了,还更多了一分大气之感。这是因为前世贾珍最擅长不是楷书,而今生因为还太小字体未定,一直把主要精力用在练楷书上,且因为两世为人,更多了一份对世事的豁达。看到贾珍这幅字众人好一阵感叹,贾家众人虽要谦虚,可是贾珍这个字实在是好,颇让贾家众人有几分自得,嘴上不说面上难免带出几分,南安王更是赞不绝口。屋中最是平淡无波的竟然是贾珍,这一点让不住观察他的南安王、贾源、代化比对他的字更为赞赏,南安王心中直叹此子不是池中物,贾源及代化则深感贾家后继有人,尤其是代化更是放下了怕自己孙儿上演“伤仲永”的担忧。
本来,贾珍对见南安王爷这件事情没有多想,只是觉得一个王爷点名见自己一个小孩子太过了一点儿,可是后来的事却实实在在的让贾珍措手不及。贾珍过来之后虽说很是出了几件出头的事,但因为贾珍一直秉着做人要低调的原则,所以自己除了自己家亲友一直不是很喜欢在家中来访的自己爷爷的同僚之类人面前出头,代化也怕他骄傲自满,不肯在亲戚之外多谈自己孙子的事,在外也没有什么大的名声。可是南安王那日看了贾珍的字之后,竟然一时兴起带走了那幅字,理由是回家激励自己儿子!更让贾珍觉得雷人的是后来不知中间发生了什么事,竟然让圣上在中秋节时见了那幅字,圣上不信会是贾珍一个只有六岁的孩童所写,竟然立马召见了贾珍,其后,自不必说结果,肯定是赞扬加赏赐不提,尤其是上好的笔墨赏了一堆,说是让他再接再砺。可是这两位终极boss随便抽风不要紧,贾珍是不用再想低调了,直接声名鹊起,从这个中秋开始成了神童代名词!
这件事的结果真是让贾珍笑也不是,哭也不是。尤其是一帮势力之人竟然像对书中贾宝玉一样上门求字之后,贾珍只好板起他那张还很幼稚的笑脸跟他爷爷说:“以后来了人爷爷就直接让门房说觉得我性子太急躁,让我到城外寺庙常住修生养性去了。”他这一说到令代化更是高兴,也真这么说了,才让贾珍的日子消停些。
呜呜呜呜。。。为什么没有人理凤歌,就不能有人给几句评论么?
正文 17 贾赦说亲史夫人怀孕
不过话说回来,贾珍声名鹊起只是南安王无意之中造成的,南安王肯定不可能特意来给贾珍造势来了。南安王到贾家其实是为了贾赦的婚事。
这也是那天见完客回来,贾珍还是想不通南安王为何会来,于是晚上就去缠他爷爷了。问他爷爷为了什么事须得南安王爷亲自来。他爷爷这会儿是看孙子愈看愈宝贝了,更何况贾珍的问题也很让他高兴,孙子对于这些朝堂之事、人际交往虽说还不是很明白,但却是越来越细致敏感了,代化岂能不乐?于是就细细的和贾珍说了。
南安王爷此来是为了给贾赦说亲的。贾赦今年十五岁了,也到了说亲的年纪了。只是,按理不应当是女方找上男方,应该是贾家先暗中相看姑娘,看好了在私下里和人家女方打个招呼,人家愿意再上门提亲。怎么也不应该是女方找人上门做媒才对。但这件事情内里有些说头,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了。
南安王爷自然也不会明着说是来说亲的,只是跑来说是想念宁公了,找他喝杯茶,说说话。这个话说着说着就说到贾赦到了娶亲的年纪了,问定亲了没有,听说没有就说了要是有看好了他自己又相熟的人家自己愿意做回月老。贾源是谁?自己凭本事挣了国公爵位的人,怎么还会不明白王爷这是干什么来了。于是就谢过王爷好意,询问王爷可知道什么合适的,若能为自己这个孙子促成一门良缘,自己感激不尽。口中这么说,贾源心中其实也思量,若是没什么特别的,怎么会女方主动找人说媒呢?还找了个王爷来说媒?况且,贾赦虽说是自己嫡子的长子,但是却是庶出,虽说挂在了嫡母名下,在自己夫妻身边带大,但毕竟不是真的嫡出。若是自己儿媳妇生了嫡子,爵位也是轮不到他的。心里想着,贾源面上却是一点不显,静等着南安王爷的下文。
最后,南安王爷七拐八绕,贾源总算是弄明白了。南安王爷来替贾赦说的这个媳妇,是京中杨家嫡出的二小姐,与贾赦同岁,今年已经及笄,杨家也是绝对的高门大户,且这位姑娘的母亲和南安王妃是堂姐妹,本来以贾赦的身份一般是娶不到的,更别说主动上门了。可是,这位二小姐本来是小时候就定了亲的,女婿比她大两岁,今年本来张罗着下定,明年初就要结婚的,不想女婿得了急病,五月了去了。
这可是苦了这个二小姐,在这个时代,只要是定过亲的就不好再说亲,要是女婿死了,那可能还会有克夫的名声传出来。可是如今这个二小姐已经不小了,没时间等着这个消息淡下去了,再等几年年纪再大了,更不好说人家了,家里人就托了南安王妃代为寻人家,南安王妃估计觉得贾赦的身份比较合适,这个南安王爷就被老婆抓壮丁了。有了王爷的面子在,女方身份确实又不低,估计贾家应该不会再挑剔。说实话,贾赦虽然不是嫡出,但贾源就代善一个嫡子,贾赦一直在贾源夫妻身边,还是很受宠的,这个婚事其实有点儿借势成事的味道。
估计南安王爷也觉得有点儿尴尬,说完这个事,看着贾代化、贾代善在旁边相配,就顺势说了想见见贾赦、贾政、贾珍几个,于是就有了贾珍被请过去的事。
这件事情贾源和代善合计了一下,觉得不管怎么样,还是应了的更好。一来,是南安王爷的面子问题;二来,若是用好了,妻族的势力对贾赦日后官场也是一大臂助;三来,南安王爷也说了,那个杨家二姑娘的婚事知道的人很少,若是说亲时特意打听自然能知道,可是不打听,一般人也是不知道的,对贾赦也没什么影响的。至于说克夫一说,他们都是读书人,子不语怪力乱神,很是不必在意。于是两个人就定下来了,一方面正式请南安王爷帮忙做媒。另一方面,内眷里让史夫人和贾老太君请南安王妃帮忙,这桩婚事就热热闹闹的在贾杨两家之间谈论了起来。
由于两家都是定了主意的,所以事情也就格外的顺利,这不,南安王爷七月下旬到贾家提的头,两家走过场的互相相看一番,交换庚帖,中间还忙碌了一个中秋、一个重阳,到九月中旬就下了小定的。
连着两个月事情这么多,可忙坏了当家的史夫人,这不贾赦的小定下完,史夫人就卧床了。说是食欲不振,头晕。老太君急忙让人请了太医来看,没想到竟然是有了身孕了,这可是喜坏了老太君和史夫人。老太君忙让史夫人好好养胎,莫要操劳,给自己填个嫡孙子要紧。史夫人嫁过来近二十年了,如今已经三十五岁,迫于压力庶出的子女都不得已先有了两子三女,去年还新添个女儿叫贾攸,自己却一直无所出,虽说有史家在,自己的地位不会动摇,可是毕竟被人诟病,心中一直是苦的。如今总算是怀孕了岂能不高兴。心中自是希望可以一举得男,这样自己也就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即便婆婆不说,自己也是必然要当心的,毕竟对这个年代的女人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儿子了。
当江氏身边的丫鬟彩鸳过来叫贾珍,说是让他换衣服跟着过去给史夫人贺喜时,贾珍却是知道这是书中第一大女主林妹妹的娘贾敏要出生了。不过贾珍却是知道此时是不可以这么说的。于是贾珍就让朱雀帮他找了一件红色的衣服出来,嗯,因为那次见南安王爷时的穿戴效果意外的好,贾珍新作的衣服基本很少这种大红色了,这会儿为了迎合这位注定了长寿到给自己添堵的此时的史夫人未来的史太君的胃口和心情,贾珍不得不再穿了起来。
到了荣府史夫人的屋里,给史夫人道了贺,说了几句话,听老太君说贾源在家,贾珍就出去给贾源请安去了。留下一屋子女人在这里造就一个超大型养鸭场。
正文 18 胡搅蛮缠贾珍终出府
话说从荣府回来贾珍就开始想,要是这回史夫人真的生个儿子该是何等景象。估计贾赦和这个嫡出弟弟的关系就得和现在的代善与他的庶兄们一样了。以史夫人原本就不待见贾赦的情况,史夫人的手段及史家的家世,不知道贾赦会混成什么样子。咳咳,史夫人是注定生不出儿子的,自己想这些干什么呢,真是闲了不成。
骂了自己几句,贾珍转而想自己的事情了,如今贾敏也要出生了,事情越来越有红楼的味道了,更是要好好打算每一天了。眼下自己被南安王爷和皇帝老儿搞得满大街的人都知道可真是一件让人哭笑不得的事,绝不能这个时候放松警惕,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啊!这件事情,一方面让自己在皇帝那里挂了个号,虽然不一定有多大作用,但是至少皇帝应该是记住自己这么个人了,以自己的估计,这任皇帝应该就会是红楼梦里的太上皇,那他老人家可是至少要在这个位子上呆上三十来年,自己要当官,肯定要先在他老人家手上混上个十来年的,在这个皇权至上的时代,当官的混的好不好最重要的是皇帝喜不喜欢你。眼下自己的情况还是不错的,自己爷爷受皇帝信任,父亲虽然当官不怎么样,但是在皇帝看来,功勋子弟能自己寒窗苦读得来功名已经很不错了,自己第一次见皇帝给皇帝的印象应该不错。从这个角度来讲,这似乎是件好事,可是,这也会给自己带来不少的麻烦。自古皇家的那些人就都是属狐狸的,自己要是真的明面上得了皇帝的眼,估计非得被那些夺嫡之人盯上不可。想想书中那个一家子废物的荣宁二府都有人拉拢,这要是自己一看就是他们皇帝老爹眼里红人还不得被算计死啊!唉唉,出头不行,不出头也不行,痛苦啊!
想了半天也不得其法,贾珍也就只好放下了,想着该吃午饭了,别想了,净影响食欲,下午还要练武呢,得吃好才行,不管问题怎么解决,都是要自己有实力才行的。可是还没等到吃饭,青鹭就进来回道:“回大少爷话,刚刚荡字传进话来说,程师傅说他今天下午有事,叫少爷不必过去练武了。”贾珍心中一声哀嚎,就不能等到我吃过了饭再说么?完了,又要纠结了。。。不行不行,得找点事儿做,想想自己有什么别的事情没。。。贾珍想来想去也没想到什么好事,可是又不想在原来的事情上纠缠,就有点奄奄的。中午饭也没好好吃,搞得朱雀几人心里也七上八下的。他们也没见自己主子怎么回事,只是从西府回来后就一个人揪着一张小包子脸想事情,后来稍微好了一小会儿,可是听到不用去练武了脸又垮了下来。小孩子不都爱玩么?虽然他们主子自小努力,也不用因为要歇一下午就难过成这样吧?几个人凑一起也没弄明白贾珍在想什么,也就只好干看着,不时的给贾珍添个茶,洗个水果什么的。因为贾珍平时就不喜欢自己思考的时候有人打扰(其实他是怕什么时候不注意说了不该说的),所以几人也不敢劝。
贾珍饭后又发了会儿待,想着他爷爷也该在书房闲着了,就想着去找他爷爷学点朝堂上的腹黑,突然想起自己习武是为了早日出去,如今不能自己出去,可以拉着爷爷一起出去嘛!虽说以代化的性子,平日他自己也不喜欢逛街,其实古今男人似乎都不喜欢逛街,不过自己多使一下水磨工夫估计还是可以出去一两回的。想到这里,贾珍终于一扫心中郁闷,从床上跳下来大声叫着朱雀进来给他换衣服,他要到老爷那里去。朱雀等人见贾珍总算是又高兴起来的样子,都舒了一口气,这可是全家的宝贝疙瘩,要是被其他主子发现少爷不高兴,自己这些人又连少爷为什么不高兴的说不出来,可就惨了。如今见贾珍要去老爷那里,赶忙替他找出衣裳换上,送到二门口不提。
贾珍换好衣服就一溜烟往外跑,也不管白鹤在后面一直喊着“少爷慢点,别摔着。。。”,待到了他爷爷书房,问过小厮书房里只有他爷爷一个人,就一阵风冲了进去。代化见自己孙子进来自然是高兴的,把贾珍叫过来搂着问了一通午饭吃得好不好之类。要说这个时代虽然有抱子不抱孙的话,可是以代化的性子一般也不会询问晚辈吃穿的事,可是贾珍自小就是代化抱大的,习惯了关心这些,在这方面老觉得贾珍还是小孩,怕下人不经心,要是换个人,代化肯定是问不出来的,习惯真是个可怕的东西。
贾珍也不着急,慢慢悠悠的答了他爷爷的话,又问了一通他爷爷中午吃什么,近来胃口好不好的话,直把他爷爷逗得直乐,才转入正题。听到贾珍说他下午不用练武,想让爷爷带着他出府去转转,代化第一反应自然是不同意的。说了一通大家公子哪有跑到大街上玩儿的,闷了自己家都有园子,自己有小厮丫头陪着玩,怎能跑出去乱逛,没的失了身份又野了性子。贾珍对这些毫不意外慢悠悠的听他爷爷说完了,才开始掰着指头说自己的理由。他知道自己越是不急不躁,老爷子就越是高兴,没办法,这年头当官的,就欣赏一个风度啊!于是,贾珍就很是悠哉的说着什么见识一下普通百姓生活,了解一下民生等等一大堆傻子都知道是胡掰的话。偏偏这个代化就是喜欢自己孙子这副胡掰都气定神闲的样子。于是,贾珍胡诌了一堆理由之后,代化终是答应了带贾珍出去。
其实说起来贾珍也就是觉得自己如今六岁,满打满算穿过来都五年了,愣是没好好看过这个时代的大街实在是憋屈的慌,所以才一直想要出来。他也想的到,实际上这个时代的街上定然不会有什么让他这个穿越人士感叹的,更何况和代化一起出来那肯定是不能为所欲为的,所以也就由着代化让下人领着往那些书店、古玩店之类店铺聚集的地方走。
泪奔中。。。为虾米俺一直没看到俺想要的留言。。。要是亲亲们有意见,提意见也行啊!
正文 19 熏香引出的宅斗戏码
到了街上转了一圈还真是没什么特别的,所谓穿越人士眼中无比热闹的古代街市贾珍是没有看到的。其实想想就知道会是这样了。
在这个时代,女人们是轻易不会出来的,不用说大户人家的女人,就是小户人家的年轻妇人和未出阁的姑娘没事也不会轻易往外跑。街上基本都是男人们,和上了年纪的妇女。有钱人家的的老爷公子们基本也不会在街上逛,顶多骑着马或坐着轿从街上过,出来了也就是找个茶楼酒肆的坐坐,或者与朋友到那些地方找找乐子。满大街也就是些普通的百姓,有时可以看见一些玩耍的小孩子,他们这一群人穿着华贵,偏偏和普通人一样到处走着看着,自然惹眼。那些小孩子时不时远远的跟着他们看一阵,充满了好奇。贾珍见代化似乎不太喜欢街上人的注视,便走进旁边一家卖文房四宝的店面,代化等人便跟了进去。贾珍见东西虽然不错,但大多数还是不能和他用的比,要知道,在宁国府,这文房用品用的最好的,不是代化,更不是贾珍,而是他珍大少爷。这等店面里的东西怎么能和他用的比。翻了一阵,还是让贾珍找到一点儿好东西的,那是一份王羲之《快雪时晴贴》的摹本,临摹之人的水平几乎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贾珍一看就舍不得放下了,虽说知道要成为名家绝不能一味模仿,但模仿到这个地步着实不易,何况还是他最喜欢的行书。代化在旁边一看孙子的表情就知道该干什么了,向身后的随从打了个手势,就有人付账去了。
出了那家店,贾珍把东西给了自己的小厮,随着前面领路的继续走着,一边听着领路的随从说着他所知道的关于这条街上的一些事。走着走着那个随从指着前面一家名叫暗香阁的铺面说,这是京城最好的一家香料铺子了,虽说不成办宫里的采买,但是东西确实在好,咱们府里用的什么什么嫦娥香就是他们家的。贾珍一听就扑哧一声笑了出了,说到:“什么嫦娥香,还织女香呢!那是寒宫香,他们那意思是自己家的香配的上广寒宫里的嫦娥!”代化本不知道什么,一听贾珍的话也笑了起来,便说到,“既然这么好那咱们进去看看!”便率先走了进去。
店面不是很大,但布置的十分雅致,再加上里面充斥着各种上好的香料散发出来的香味,给人的感觉还是很不错的。贾珍知道他娘是十分喜欢用这种香的,他奶奶徐夫人喜欢百合香,他自己不喜欢点香,所以府中采买的寒宫香基本都是在他爹娘的主卧用,看到架子上有样品,便随手拿起一扎。可是拿到手里后,贾珍发现,这些香和他娘的那些想好像不大一样。这些香一根根的很松散,而他娘的那些香虽然也没有像下人们用的一样粘连在一起需要用力才能掰开,但还是有些互相吸附的感觉,就像是相互之间有些起粘连作用的东西似的。只是那些香上也真的没什么啊!放到鼻子下吻了一下,味道也一样,到底怎么回事?难道店家卖的货和样品不同?还是府里的采办已经开始像红楼书中说的那样以次充好蒙主子?想到这里贾珍开口说道,“店家帮我拿两扎这种寒宫香。”
代化似乎不赞同贾珍买香,但见贾珍开口了也就没有再说什么,而贾珍正在注意店家就没有发现代化的不快。只听掌柜的答应一声便转头对一个伙计说:“林宁给这位小爷拿两扎香。”贾珍随着掌柜的视线看去,只见一个约莫二十几岁的人应声到架子上层拿香去了。不知为何,贾珍看到这个人就觉得哪里有什么特别,但是他又觉得没什么特殊的,因为这个人实在普通,而他也确实第一次见。正在贾珍以为是自己疑神疑鬼时,贾珍看到那个人垂下来的头发从脖子后扫过的瞬间露出了脖子后的一块胎记,贾珍感到似乎有什么东西在自己心里撞了一下,但还是什么也想不出来。不过此时贾珍已经大略猜到自己定是见过什么和这个人长的像的人,说不定那个人身上也有一样的胎记。贾珍这样想着,那个人已经将香递了过来,小厮帮贾珍接了,一群人便出门来。
接下来贾珍一路都在研究那个香,想那个人,也就没什么心思逛了,只是和他爷爷一起买了些小玩意送给他奶奶和他娘,当然是贾珍提的头,一群人便早早的回去了。贾珍发现自己买的香和店里的一样,可是家里的香质量并不差,估计价钱也不会低,那应该就不是下人糊弄主子了。贾珍回去晚上就点了一下那个香,又让白鹤去他娘那里拿回一扎香做对比,发现只有这一点不一样,找不出其他什么毛病,便放在一边自己发呆。白鹤见贾珍又自己皱着眉头想事情,便硬着头皮上前找话说道:“慧云姐姐说这个香最是清爽的,再不会把屋子弄得烟熏火燎的,要不以后少爷就点这个香吧!”结果话未完就见贾珍猛的站了起来道:“原来是她!”把白鹤吓了一跳,忙问贾珍怎么了,贾珍这才回过神来,一看白鹤紧张的样子,知道自己吓着她了,便说没什么,自己今天外面遇见个以前来给奶奶请安的人而已,让她不用紧张自己困了,想早点儿睡觉了。
其实贾珍根本睡不着,只是不想旁边有人紧张兮兮的盯着自己而已。他终于想起了慧云就姓林,手腕上有一个和那个林宁一样的胎记,两人长的也有几分相像。这样一想,贾珍就觉得这个香的不同说不定和着两个人有关,因为这个慧云是和他娘不和的,说不定这个香有什么蹊跷。这个慧云本是他娘江氏的陪嫁丫头,和另一个叫芊雨的在他娘怀他的时候一起给了他爹贾敬做通房,另外他爹还有婚前徐夫人给的风岚,和他自己从小的丫头洛荷,以及去年因为这几年他爹屋里都没动静,江氏为了阻止徐夫人给人,自己给贾敬找的新通房碧波,这些人都是得到了他娘关于生下孩子就当姨娘的承诺的。其实说句实在话,贾敬的屋里江氏进门半年就有了,其他人为什么总是没有大家都清楚,只是无凭无据不好说罢了。又不能大张旗鼓的查。其实说通房都没有动静是不对的,应该说是都没生下来过。这个慧云就是那个怀了却没生下来的通房。
事情是贾珍无意中知道的,其实及其简单,就是贾珍他娘江氏怀着贾珍时慧云就怀上了,结果不知道为什么和他爹另一个小妾吵嘴,一时急火攻心,滑胎了。还因为她身体素质本就不好从此再不能生育了。这个通房能生下孩子的虽然不多,但是直接被明白告知不能生育的却很少,可想而知从那以后慧云的日子就没好过。虽然那个气的慧云流产的通房被发卖了,但是慧云却是永远都当不了娘了,也抬不了姨娘了。但是慧云心里清楚,她会这样是因为奶奶还没确定自己要生的是男是女她就怀上了,奶奶怕她生下长子,更恨她耍心机不喝避子汤。因为当时江氏对自己的丫头还是比较相信的,所以在自己怀孕后,对原来的通房是暗中下药,自己的丫头却是让她们自己喝,说是等自己真有了儿子就给她们停药,没想到竟出了慧云的事,彻底让江氏对通房们不放心了,以致其他通房也再没了机会。贾珍有时候甚至怀疑他爹那些通房是不是都不能生育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