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奋斗生涯 1-262-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文 古代丧服制度

    本书中各人的守孝情况是以此为准则的,请各位亲亲参考。

    《仪礼·丧服》所规定的丧服,由重至轻,有斩衰(cuī)、齐(zī)衰、大功、小功、缌(sī)麻五个等级,称为五服。五服分别适用于与死者亲疏远近不等的各种亲属,每一种服制都有特定的居丧服饰、居丧时间和行为限制。

    1。斩衰

    这是最重的丧服,适用于子为父、未嫁之女为父、嫁后因故复从父居之女为父,嗣子为所嗣之父、承重孙为祖父,妻妾为夫,父为长子。明清二代,规定子(包括未嫁之女及嫁后复归之女)为母(包括嫡母、继母、生母)也服斩衰。子女为父母服最重之丧,这容易理解,妻妾为夫也不难理解,因为这都是以卑对尊,但父为长子却是以尊对卑,为什么要服斩衰呢?长子指嫡妻(正妻)所生的第一个儿子,如嫡妻无子,则“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可在妾所生之子中立最年长的一个为长子。长子是家族正统所系,同被称为庶子的其他诸子相比,具有特殊的地位。“父为长子”,这里所称的父,必须本身就是长子,是上继父、祖、曾祖、高祖的正嫡,他的长子将来要继承正嫡的地位,是先祖正体的延续,承受宗庙付托之重。在这种情况下,长子先死,父为之服重丧,一则表示为自己的宗族失去可以传为宗庙主的重要人物而极度悲痛,二则表示对祖宗的尊敬。秦汉以后,随着典型的宗法制度的瓦解,斩衰中父为长子服重丧这一项,一般说来也就不再实行了。

    持斩衰之服的男子全套丧服是:

    斩衰裳,苴绖(jūdié)、杖、绞带、冠绳缨、菅屦。衰亦作缞,是麻质丧服上衣,裳为下衣。斩是不加缝缉的意思。斩衰裳用每幅(二尺二寸为一幅)三升或三升半(八十缕为一升)的最粗的生麻布制作,都不缝边,简陋粗恶,用以表示哀痛之深。斩衰裳并非贴身穿着,内衬白色的孝衣,后来更用麻布片披在身上代替,所以有披麻戴孝的说法。苴绖,指用已结子的雌麻纤维织成的粗麻布带子,共两条,一为腰绖,用作腰带,一为首绖,用以围发固冠,有绳缨下垂。杖,也就是后世俗称的哭丧棒,斩衰所用之杖为苴杖(苴有粗恶之意),竹制,高与胸齐。用杖有两重意义,一是表示丧主的身份,在传统丧礼中,只有孝子用杖;二是表示“孝子丧亲,哭泣无数,服勤三年,身病体羸,以杖扶病也”。(37)绞带,是以绞麻为绳作带,与腰绖相似。古时祭服用带,有大带、革带之分,革带用来系韨(fú,革制蔽膝),大带用丝织品制成,加于革带之上。丧服中的绞带代替革带,腰绖则代替大带。冠绳缨,指以麻绳为缨的丧冠,冠身也是用粗麻布制作。菅屦,是用菅草编成的草鞋,粗陋而不作修饰。

    如持丧者是女子,绖、杖、绞带、菅屦与男子相同,但不用丧冠,而是用一寸宽的麻布条从额上交叉绕过,再束发成髻,这种丧髻叫做髽(zā)。髽用一尺长的小竹为笄,叫做箭笄。另外还要用粗布包住头发,叫做布总。女子的外衣原先都是连裳于衣,斩衰裳也无上下之分,连为一体。

    斩衰之服的丧期是三年,但并非三个周年,只要经过两个周年外加第三个周年的头一个月,就算服满三年之丧,所以实际上是二十五月而毕。也有一种意见认为,三年之丧应服二十七个月,唐代以后多从二十七月之说。开始服丧,叫成服、持服;服丧期满,叫释服、服阕。行三年之丧据说是因为“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38)所以,父母死后,为人子者要服丧三年以报答养育之恩。《荀子·礼论》有这样一段话:“三年之丧,人道之至文者也,夫是之谓至隆,是百王之所同,古今之所一也。”近世学者认为,最重之丧,丧期三年,可能是殷人或东夷的传统,经儒家竭力提倡(孔子是殷人之后),到战国时逐渐推广,而真正成为制度被社会普遍接受,则在汉代以后。

    持斩衰之服者,在三年丧期中的饮食起居日常行为也有制度规范。饮食方面,《礼记·间传》说:“斩衰三日不食。”《问丧》说:“亲始死……水浆不入口,三日不举火,故邻里为之糜粥以饮食之。”就是说首先要绝食三天,到既殡以后,可以“食粥,朝一溢(1升的1/24)米,莫(暮)一溢米”;百日卒哭以后,可以“疏食水饮”;一年小祥以后,可以“食菜果”;二年大祥以后,可以用酱醋调味;丧满服阕,禫祭以后,才能饮酒食肉。(39)但也有变通之处,《礼记·曲礼》说:“有疾则饮酒食肉,疾止复初。……五十不致毁,六十不毁,七十唯衰麻在身,饮酒食肉处于内。”居丧期间身有疾病或年事已高,为了避免身体毁伤,不能从头至尾办完丧事,陷于“不慈不孝”,允许增加营养以保护健康。在居处方面,规定在未葬以前,孝子要“居倚庐,寝苫枕块”,“寝不脱绖带”。倚庐是靠着门外东墙临时搭建的简陋棚屋,苫(shān)为草垫,块指土块。既葬以后,孝子所居倚庐的内壁可以涂泥挡风。百日卒哭以后,可以对倚庐稍加修整,并铺设不纳头的蒲草席。一年小祥,才拆除倚庐,在原处改建小屋,用白灰涂墙,称为垩室,居于其中,并铺用普通寝席。二年大祥,复居正寝,但仍不能用床。直到服丧完毕,才一切如常。妇女居斩衰之丧,则不必居倚庐和寝苫枕块。其他方面,规定在未殡之前,孝子要哭不绝声,“昼夜无时”,既殡以后,要一朝一夕哭两次。以后在整个丧期中,“思忆则哭”。(40)至于不得婚娶,不得赴宴,不得听音乐,不得游戏笑谑等,更是理所当然。还有三月不沐、在大祥移居正寝之前夫妇不得同居等要求。总之,为了表示哀痛之深,持斩衰之服者在居丧期间要过极不正常的生活。《礼记·三年问》说:“创钜者其日久,痛甚者其愈迟。三年者,称情而立文,所以为至痛极也。斩衰,苴杖、居倚庐、食粥、寝苫、枕块,所以为至痛饰也。”事实上这许多琐细而苛刻的规定一般人很难完全做到,后世也多有变通。“居倚庐、寝苫枕块”,只是名义上的礼节,饮食之类,更难限制。但居丧尽哀,仍是普遍的伦理要求,形毁骨立,扶而能起,杖而能行,被认为是孝心的体现。孝子们向亲友分发讣告,也每自称“稽颡泣血,匍匐苫次”。

    东汉以后,服斩衰之丧者如是现任官员,必须离职成服,归家守制(守丧),叫做丁艰或丁忧。父丧称丁外艰或丁外忧,母丧称丁内艰或丁内忧。至丧期结束,才能重新复职。在特殊情况下,皇帝以处理军国大事的需要为理由,不让高级官员离职守制,称为夺情,但遵旨依旧任职视事者往往被攻击为有悖人伦,要承受极大的舆论压力。在科举时代,士子遇斩衰之丧,在丧期内也不得应考。如得到父母亡故消息故意隐瞒,不离职奔丧,叫做匿丧,被发现后,会受到严厉处分,而且为人们所不齿。

    2。齐衰

    这是次于斩衰的第二等丧服,本身又分四个等级:齐衰三年,齐衰杖期(jì),齐衰不杖期,齐衰三月。

    (1)齐衰三年适用于在父已先卒的情况下,子及未嫁之女、嫁后复归之女为母,母为长子。父母虽然同为子女的生身之亲,但在宗法社会中,父为一家之长,父母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又因为男女不平等,夫为妻只服齐衰杖期,父在而母卒,其子所服不能重于父亲,也只能跟着服齐衰杖期;如果父已先卒,则可以加重丧服,但仍为父的余尊所厌(yā,压降、降低),所以服次于斩衰一等的齐衰三年。对继母的丧服,与亲生母相同,这是由于继母与自己虽无血缘关系,但她是父亲的正式配偶,地位与亲生母一样,所谓“继母如母”,服制也就没有区别。唐玄宗时制定《开元礼》,把对母亲(包括嫡母、生母、继母、嗣母)的服制改为不管父在、父不在,一律齐衰三年,明代以后又加重为斩衰三年,与父丧完全一致。至于母为长子,是根据母从于父的原则,但《丧服》所定子为母只服齐衰,母对长子当然不能更重于此,所以也低于父为长子一等,定为齐衰三年。明代以后,母为长子改为齐衰不杖期。

    齐衰三年的全套丧服是:

    疏衰裳、齐,牡麻绖,冠布缨、削杖、布带、疏屦。

    疏有粗意,疏衰裳是用每幅四至六升的粗麻布制作的,较斩衰所用略细。齐谓衣边经缝缉而显齐整。牡麻绖是用不结子的雄麻的纤维织成的粗麻布带子,也包括首绖、腰绖两种。丧冠所用麻布也较斩衰略细,并以麻布为缨,叫冠布缨。杖用桐木制作,叫削杖。布带为麻布所作,用如绞带。疏屦也是草鞋,但用细于菅草的藨(piǎo)草、蒯草编成。妇女则无冠布缨,代以布总和用柞木制作的恶笄,仍梳髽,其余同男子一样。

    齐衰三年丧期也是名为三年,实际上二十五月(一说或二十七月)而毕。

    (2)齐衰杖期适用于父尚在世的情况下,子、未嫁之女、已嫁复归之女为母,夫为妻。父在为母仅服杖期,是因为“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天无二日,士无二王,国无二君,家无二尊,以一治之也”。(41)但为父斩衰三年、为母仅齐衰杖期,总嫌轻重不当,“孝子心有不安”,如前所述,后世对这一规定有所变动。夫为妻齐衰杖期,和妻为夫斩衰三年,服制上的不平等也十分明显,这也反映了妇女低下的社会地位。此外,对因故被父亲单方面离弃的生身之母,则不论改嫁与否,也不论父在、父不在,也是齐衰杖期之服。

    齐衰杖期丧服与齐衰三年完全相同,所不同的只是丧期较短,仅为一年。

    (3)齐衰不杖期适用于为祖父母、伯叔父母、兄弟、未嫁之姐妹、长子以外的众子以及兄弟之子。此外,祖父母为嫡孙、出嗣之子为其本生父母、已嫁之女为父母,随母改嫁之子为同居继父、妇(儿媳妇)为舅姑(公婆)、为夫之兄弟之子,妾为女君(夫的正妻)也服齐衰不杖期。旧时宗法制度认为,女子一旦出嫁,就脱离了父亲的宗族,而加入丈夫的宗族,“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故父者,子之天也。夫者,妻之天也。妇人不二斩者,犹曰不二天也”。(42)妇女不能有两重服斩衰之丧的关系(“不二斩”),所以已嫁和未嫁有很大区别,已嫁妇女就不再为父母服三年重丧了。所谓继父,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出继之父,即嗣父,一是指母亲再嫁的后夫。这里讲的同居继父,指后一种关系。因为随母改嫁,与继父同居,受其养育之恩,所以虽无血缘关系,也为其服丧。如不随母改嫁,则不必为继父服丧。妇为舅姑的丧服,后世改为与子为父母一样,加重为斩衰三年,这是“既嫁从夫”原则的进一步落实。

    齐衰不杖期的丧期与齐衰杖期没有区别,都是一年,丧服则有两处不同,一是不用杖,二是改疏屦为麻布制作的麻屦。

    (4)齐衰三月适用于为曾祖父母,高祖父母。此外,一般宗族成员为宗子,也是齐衰三月之服。在宗法制度下,大宗宗子作为祖先的继体,宗族的象征,是全体家族成员宗奉的对象,宗族成员即使与宗子的血缘关系已相当疏远,也要为之齐衰三月以表示尊祖敬宗。

    齐衰三月丧期很短,仅为三月,丧服与齐衰不杖期基本一致,只是改用麻布制作的麻屦为用细麻绳编成的绳屦。

    对服齐衰之丧者,丧期内的饮食起居,也有一定的规范。齐衰三年也是重丧,其要求与斩衰三年大致相同,只是饮食方面改初丧三日不食为二日不食,以示稍轻。齐衰杖期、不杖期则是初丧三餐不食,然后疏食水饮,不食菜果。杖期者终丧不食肉、不饮酒;不杖期者三月既葬之后可以食肉饮酒,但不能与人会饮共食。居处方面,除齐衰三年也有倚庐之制外,其余一律居垩室,但不杖期者三月之后可以复归正寝。齐衰三月与杖期、不杖期差别不大,但丧期既短,三月之后,就一切如常了。

    3。大功

    又次于齐衰一等,适用于为从父兄弟(伯叔父之子,即堂兄弟),已嫁之姑母、姊妹、女儿,未嫁之从父姊妹(伯叔父之女,即堂姊妹)及孙女,嫡长孙之外的众孙(包括未嫁的孙女),嫡长子之妻。此外,已嫁之女为兄弟及兄弟之子(侄),已嫁、未嫁之女为伯叔父母、姑母、姊妹,妻为夫之祖父母、伯叔父母以及夫之兄弟之女已嫁者,出嗣之子为同父兄弟及未嫁姊妹,也都是大功之服。

    大功的丧期为九个月,丧服为布衰裳,牡麻绖,冠布缨,布带,绳屦。这里的布是指稍经锻治的熟麻布,较齐衰用的生麻布细密。妇女不梳髽,布总亦用熟麻布。

    居大功之丧者初丧三餐不食,葬前居于垩室,疏食水饮,不食菜果,三月既葬,可食肉饮酒,复居正寝。

    4。小功

    又次于大功一等,适用于为从祖父母(父亲的伯叔父母),堂伯叔父母(父亲的堂兄弟及其配偶),从祖兄弟(父亲的堂兄弟之子),已嫁之从父姊妹及孙女,长子外的诸子之妻,未嫁之从祖姑姊妹(父亲的伯叔父之女及孙女),外祖父母、从母(姨母)。此外,妻为娣姒(妯娌)、夫之姑母、姊妹,出嗣之子为同父姊妹之已嫁者,也服小功。

    小功丧期为五个月,其服饰是布衰裳,澡麻带,绖、冠布缨,吉屦无绚(qú)。小功所用的麻布较大功更细。所谓澡麻,是指经过洗涤的较白的麻。吉屦即日常所穿的鞋,绚是鞋鼻上的装饰,用以系带,小功是轻丧,不必专备服丧用的鞋,吉屦去绚即可。

    5。缌麻

    这是最轻一等的丧服。适用于为族曾祖父母(祖父的伯叔父母)、族祖父母(祖父的堂兄弟及其配偶)、族父母(祖父的堂兄弟之子及其配偶)、族兄弟(祖父的堂兄弟之孙),从祖兄弟之子,曾孙、玄孙,已嫁之从祖姑姊妹,长孙之外的诸孙之妻,姑祖母,姑表兄弟,舅表兄弟,姨表兄弟,岳父母,舅父、女婿、外甥、外孙。此外,妻为夫之曾祖父母、伯叔祖父母、从祖父母、从父兄弟之妻,也都有缌麻之服。

    缌麻丧期仅为三个月。当时用来制作朝服的最细的麻布每幅十五升,如抽去一半麻缕,就成为缌。因为其细如丝,正适宜用作最轻一等的丧服。

    小功及缌麻在五服之中属于轻丧,要求居丧者初丧之时两餐不食或一餐不食,丧期内不饮酒食肉,但不作严格规定,仍居正寝,并可用床。

    对斩衰三年、齐衰三年、齐衰杖期、齐衰不杖期、大功、小功的丧服,还有受服的规定,也就是在居丧一定时间后,丧服可由重变轻。三年之丧,其间受服五次,大功、小功丧期较短,仅受服一次。服制变除办法十分繁琐,这里就不多说了。

    还应该提到的是,《仪礼·丧服》规定对未成年去世的宗族成员另有一套服丧等级,分为殇大功九月、殇大功七月、殇小功五月三种。郑玄说:“殇者,男女未冠笄而死,可哀伤者。”(43)所谓未冠笄,是指未满二十岁。据《仪礼·丧服传》,“年十九至十六,为长殇;十五至十二,为中殇;十一至八岁,为下殇;不满八岁以下,皆为无服之殇”。宗族成员未成年死亡,就依其血缘关系的亲疏,并分别长殇、中殇、下殇的不同情况,决定服制的轻重,但即使最亲的子女、弟妹、叔父、姑母,其长殇也只服大功九月,总的原则是轻于成人。

    丧服的制定主要考虑宗族关系,但在西周、春秋,君统和宗统往往是一致的,所以《丧服》中还规定了诸侯为天子,大夫、士、庶人为君(此指诸侯),公、士、大夫之众臣(仆隶)为其君(此指主人)的不同丧服。后世帝王去世,在一定时间内,国内禁止婚娶和一切娱乐活动,全体臣民都要为之服丧,称为国丧。奴仆为主人服丧,也被看作是天经地义的事。

正文 天马行空的穿越畅想

    珊珊一直觉得自己似乎记得自己的前生,所以才会拼命学古文,好像要弥补什么遗憾似地。

    要说学古文也没什么,可是珊珊却愣是喜欢研究八股文,即使她自己一边看一边反胃!这也就算了,她还愣是学着写了又写!正是因为这一癖好,才使得珊珊一个校花级别的美女研究生时才告别单身,她要求男朋友也懂八股文。。。

    所有人都觉得珊珊一定是上辈子憋屈了一辈子的才女,写得锦绣文章却无用武之地,所以这辈子才要借这个世界男女平等来一展抱负。男友楚歌总是说,一定是古代才女的标准是吟诗作对,而你却偏偏喜欢八股文,但又不能参加科举,所以即做不了才子又做不了才女,才把你憋成这样的。珊珊想大概真是这样。别人读名著都是现代名著和国外文学为主,可是珊珊竟然是四书五经、秦歌汉赋、唐宋八大家散文、历代史书一通读,更别说连普通人都读的四大名著了,那可是快嚼得稀烂了。。。

    说起四大名著,最爱的自然非红楼莫属,不过与别人不一样的是,别人的关注重点都在大观园,在宝、黛、钗的三角恋,可是珊珊却总是更关注贾珍,不知为什么,每次看到贾珍的荒唐事总是格外的愤怒,甚至伤心。。。珊珊觉得伤心肯定是错觉,怎么会为贾珍伤心呢?要伤心也应该为大观园的女儿们,怎么会是贾珍那个混球!看看贾珍有什么值得人为他伤心的,不学无术、对妹妹不闻不问、斗鸡遛狗还是排不上号的事,更有甚者,扒灰、搞小姨子、聚赌、参与朝廷党争。。。为他伤心?一定是错觉,一定是,珊珊每次都对自己说。。。可是怎么会每次都有这样的错觉?珊珊不解,便一次又一次的读那本不知道读了多少遍的《红楼梦》。有时候,珊珊会想,不会是因为自己真的有前世,前世还和贾珍有什么紧密关系不成?难不成自己就是贾珍?因为自己上辈子干了太多糊涂事,所以心里觉得愧疚,今生才会这么拼命?难不成自己不是被憋的,而是被自己前生的愧疚咒的?难不成自己还想再回去改写历史不成?不对,那是个虚构的世界,哪有什么历史,自己不会哪天一不小心就像眼下无数狗血的小说里说的那样穿越回去;还是穿成贾珍吧?不要啊!自己是真的很讨厌贾珍啊!

    珊珊又一次捧着红楼当饭吃,丝毫没有注意时钟已经指上了十二点。楚歌拎着给珊珊买的午餐出现在桌前,敲一敲珊珊的脑袋,喊道:“吃饭了,你吃红楼能吃饱不成?”珊珊泪眼汪汪的抬起头,把楚歌吓了一跳,忙问她怎么了,结果珊珊BaLaBaLaBaLa地抱怨了起来,“楚歌你说贾珍怎么能这么混蛋,娶了人家姐姐,还要玩弄人家妹妹,完了送给自己弟弟做小妾,再想着玩人家小妹妹。。。”弄得楚歌哭笑不得,只好夺过她的作势书敲着她的头说“你瞎想什么呢?再这样下去你嫁给八股和红楼得了。。。”结果在书碰上珊珊的额头时,仿佛幻觉,一束光竟然从珊珊身体里出来进入书中,而珊珊则一头栽在地上。。。

    “好吵!这是在哪儿?怎么这么吵,还这么黑,什么都看不到。。。”这是珊珊恢复意识的第一反应。接着听到有个女人撕心裂肺地喊声,而自己全身似乎都受到挤压,一动都不能动,有听到有人大声说着什么“太太您别光喊,您深呼吸,用力,一会儿就生出来了。。。”嗯?太太?一会儿就生出来了?怎么回事?仔细想想,好像生产的样子,还是古人生产,嗯,怎么回事?难不成这年头满大街都是的穿越剧情落到自己身上了?自己记得自己再看红楼,然后楚歌来了,自己和他抱怨,结果嬉闹起来,自己好似看到被楚歌抢走的那本自己看了十来年的红楼似乎成了一个漩涡中心,接着自己一阵天旋地转就栽了下去,然后便没了意识。难不成自己就这么穿越了?呵呵,还真是天真,穿越的都是小说中人,当自己开穿越管理局呢!想穿就穿,要真是这样,就穿成贾珍算了,还可以干点儿让自己不再伤心的事儿。。。

    挤压的感觉越来越重,珊珊觉得憋闷的很,意识也断断续续,但她还是神经大条的想着自己的事,反正看不到情况,大概自己还晕着,现在应该是在做梦,幻想一下也挺好。自己感觉当时自己摔倒了,那就是身体还在那边,也就是魂穿。说不定自己在那边只是昏迷了,等自己在这边干完了事情,再回去就只是做了个梦。嗯,这样就很好,赚啊,平白比别人多活一辈子。那到底该穿到哪儿呢?穿成谁呢?嗯,自己是被那本《红楼梦》弄晕的,那按照小说里常出现的情节就会穿到红楼里,红楼好啊,自己熟啊!梦里和林妹妹一起吟过诗,和史湘云一起喝过酒啊!酒令还记得呢!“泉香而酒冽。。。醉扶归。。。”打住!别跑题,还得想想穿成谁呢!可别真穿成贾珍那个混蛋!那人品也太差了。嗯。。。产房里,我既不接生,也不生产,那就是被生的那个了!唉!麻烦啊!那就是说连是男是女都还不知道了,嗯,不过也好,婴儿穿方便,不管穿成谁,都不会穿帮,有足够的时间适应周围环境,适应古代生活,而且以本小姐的古文修养,稍微学学,那将来不是才子就是才女啊!嗯嗯,大观园我来了!咳咳,不过,最好不是穿在贾家的,贾家实在太麻烦了,要挽救可是很麻烦的。所谓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到时候想自保都难,自己做的再好也要多多少少被族人拖累。有些同人小说里面,随便穿成谁,就算救不了全家,也是男的自力更生大显神通把自己摘出来了,还活的有滋有味,女的找到王子摆脱麻烦了,更有甚者出门就遇到大神,对自己倾力相护。切,信他们才怪~男的还好点,有点脑子、吃点苦还是可以好好活命的,虽然不会那么轻松。可是女的就惨了,连大门都出不去,怎么找真爱?!唉!不光神马是浮云,神马上的王子就更是浮云啊浮云!

    那到底穿成谁好呢?别急,想想,嗯,最好是穿成林妹妹——的哥哥或者弟弟,嘿嘿。。。穿成妹妹太糟蹋妹妹了,自己虽然是古典型美女,可是也是学理科的(不要因为俺八股文写的好就以为俺是学古文学的,俺学化学,爹妈逼得,怕学古文饿着),骨子里可是有理科生的理性(不然爹妈也拧不过)而且很拜金,想想妹妹要是天天想着银子。。。何况自己一直希望妹妹有个哥哥或者弟弟,就这个角色了!(还真把自己当成穿越管理局的了,来,大家一起鄙视!)再者,这个林帅哥,咳,也就是以后的自己,最好和妹妹年龄相差不大,咳咳,关键也就和湘云差不多大,自己看红楼时一直觉得红楼里最适合做老婆的就是史湘云了,漂亮聪明,又大度,还不像宝钗那么深沉让人不放心,一定要搞到手!那样的话,不但自己高兴了,妹妹肯定也高兴自己闺中姐妹做嫂子或者弟媳,而且湘云的悲剧也可以避免了,林家和史家门第也差不多,应该难度不大,只要别被史家拖累就好。不过这应该也不太难,反正史湘云爹妈都没了,叔叔婶婶又对她不好。只要自己老婆大人不介意疏远就不是问题,反正俺姓林,不姓史,至于老婆,嫁出来的女儿泼出来的水,恕不返还!不错啊,不错。。。

    最最重要的是林家好啊,安全。看看人林如海的官职就知道了,巡盐御史啊!非皇帝心腹不能为啊!至少不会被抄家杀头流放。而且四代列侯,六代书香,清贵又有钱,还有仙子姐妹在身边。。。想想就幸福啊!呵呵,要不是发不出声音,珊珊几乎要放声大笑了。别激动,再想想,还有贾家这帮谋财害命的亲戚呢!不过也没什么,要是能保住林如海夫妻的命自然就没事了,就算不能,以自己现代社会二十几年的智商,加上对贾家的认知,还能保不住自己和林妹妹么?笑话!到时候王夫人不来惹自己就罢了,若是。。。

    “头出来了!我看到孩子的头了!夫人加把劲,马上就生出来了!”就在珊珊想的不亦乐乎的时候,突然听到一串喜悦的大叫,接着感到一阵大力涌来,自己就似被推了出去。接着就觉得眼前有了光线,只是看不清东西,手脚似也自由了,但却不停指挥,突然觉得自己似是被倒了过来,她本能的一声大叫,却变成了一声啼哭,“生了,生了,是个哥儿。。。”满屋子又吵吵了起来,把她因为那声啼哭带来的疑惑又吵没了,觉得极为困倦,便沉沉的睡了过去。睡前最后一个念头是,这梦还真挺像穿越!

正文 欲哭无泪的穿越现实

    当珊珊一次又一次的觉得自己清醒了,却看不清周围,且被包在襁褓之中,甚至被人一次次喂奶厚,珊珊终于发现,真实的感觉不是来源于梦境,而是来源于现实!她,真的穿越了!

    穿越了!那么那一世的自己到底怎么了?是死了还是像自己想象的那样只是昏迷了,等自己在这里过完这一辈子就可以回去,犹如南柯一梦?发现自己真的穿越后珊珊对自己的想象不自信了,她知道自己不是真的开穿越管理局,想怎样就怎样。要是那边的自己死了,自己岂不是回不去了?不要啊!她研究生马上毕业了,工作也签了,和楚歌都开始谈婚论嫁了,两家父母都开始希冀下一代了。。。要是自己不在了,爸爸妈妈还有楚歌得多伤心啊!呜呜呜。。。她要回去!她不要在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为另一世的亲人、爱人提心吊胆!

    在期盼了数天后,她还是没有回去,珊珊死心了。罢了,既来之,则安之,只好祈祷另一世的自己只是昏迷,自己还能回去吧!现在关键是弄明白自己到底穿在了哪儿,穿成了谁。毕竟自己也不确定是不是一定进了红楼,更不知道自己是谁。穿过来几天了,只知道这里是古代,自己是个哥儿。好像还是嫡长子,因为下人们叫自己娘太太,叫自己大哥儿。至于名字,听一个大概是我爹的人对我娘解释,好像名字要等爷爷取,而爷爷随圣上到围场秋狩去了,还没有回来,所以还没有。于是珊珊就只能每天吃了睡,睡了吃,外带祈祷自己命好点。

    以珊珊在时时昏睡中的大概估计,她,不对,现在是他;自己出生大约半个月后,他传说中的爷爷终于回来了。当珊珊听到他爷爷抱着他大笑着说宁国府终于有了嫡长孙,且说已经想好了名字就叫贾珍的时候几乎没抽过去!他上辈子没造什么孽啊,怎么就真穿成贾珍了呢?!他要做林哥哥啊!实在不行林爹爹也行啊!他不要姓贾,更不要做贾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