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清朝当皇帝-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问题,五年之后大清一定不再是这四个国家中最弱的了!”关绪清接过杯子说道。
“干杯!”
……
关绪清在颐和园跟威廉二世密谈之后,陪着德国的妃子和威廉共进了午餐。吃饭的时候才发觉,原来这个德国公主长的还真不赖。高高的鼻子,西方人特有的气质和那淡蓝色的眼珠,仿佛大海一般清澈。高挑的身材,细嫩的皮肤仿佛一挤就能挤出水来一般。关绪清看的入了神。
“亲爱的妹夫,经过了昨夜你还可以看够我美丽的妹妹吗?”威廉二世调侃道。
“噢,呵呵。谁让公主如此美丽呢,朕百看不厌啊!”原来是威廉同父同母的亲妹妹,那样说这公主也是个英德混血儿。怪不得这么漂亮了。
吃完饭之后,关绪清刚想对新娶的妻子做点什么,只见王商急茫茫的跑了过来。
“皇上,梁大人有要事禀报。”
关绪清摇了摇手道:“有什么事等明日朕回宫再说,朕今日就住在颐和园了。”
“皇上,梁大人已经等了三个时辰了。说是十万火急!”王商也急的满脸流汗。
关绪清才把目光从德国公主的身上移了回来,说道:“三个时辰了?你个奴才敢欺君吗?朕早朝结束过来才多久?”
王商吓的急忙跪倒在地,颤声道:“皇上息怒,奴才就是有一百个胆子也不敢欺君啊。确实已有了三个时辰,梁大人刚来时皇上在跟德国皇帝密谈不便打扰,之后又跟娘娘吃饭奴才也不敢打扰。如今才来禀告啊!”
关绪清一算时间,好像确实蛮久了,口气稍微缓和点道:“梁启超给了你什么好处,让你这样为他禀报?让他进来吧。”
“梁大人说十万火急,奴才不敢耽误。可不敢收什么好处啊!”王商擦了擦汗,赶忙起身出去。
不一会,梁启超风风火火的赶来了。
“臣叩见皇上,娘娘。”梁启超跪倒在地。
关绪清眯着眼睛说道:“娘娘听不懂你说的话,别跪着了。起来吧,有什么事啊?让你在外面等了三个时辰!”
梁启超站了起来,递上一份奏折道:“皇上,河南发大水郑州的几十万百姓流离失所。到处抢东西吃,当地官兵没有及时镇压,居然……居然抢到军营里去了。”
“什么?”关绪清愣了一下,继续说道:“朕不是让人去开设粥场了吗?还抢什么抢?朕不是已经拨了2000万银元了吗?”
“皇上,臣也觉得奇怪。粥场确实已经开设了,也有难民过去了。但是大多数青壮的难民却趁乱大肆抢劫,居然抢到军营里去了。”梁启超皱着眉头说道。
“是谁在搞鬼?他们想抢军火不成?”关绪清疑问道。
“臣今日就是替杨昌军师长来请旨的,如果难民抢军火,是否可以当作乱匪击毙。”梁启超终于说到了点子上。
“如果是难民就只会抢吃的,但是如果抢军火……不能击毙,全给朕抓起来。要活的,但是适当的可以击杀几个带头的。”关绪清说道。
“臣领旨。”梁启超匆匆返回。
梁启超走后,关绪清也没有渔色的心情了。细细的回味着郑州发生的事情,照理说发了大水,百姓们失去了家园千里南迁心理上是难以接受。但是朝廷给他们准备了吃的,为了生存也只能去啊。怎么可能会沿途像土匪一样抢劫呢?更没有胆子去抢劫军营啊!难道真的不想活了?
幕后肯定有人指使,可是谁会这么做呢?这样做对他又有什么好处呢?
唉,一想到这些关绪清头就疼了,跟敌人打仗不累,最累的就是跟自己人斗,真是累的不行。
后世的信息传播相当快,交通也非常便利,国家领导人可以马上知道国内任何一个地方发生的任何事情,便于管理。可是如今,自己没有这个条件,所有的事情都是通过电报、奏折来了解。
但是奏折、电报当然也会有相当的水份,谁会真的把实情告诉你呢?大清日报虽然近几年发展迅速,但是贪污受贿也开始在报社内横行,有些记者收了当地官员的黑钱,就开始了不实的报道,这些关绪清都知道。但是之前忙于应对中日战争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搞出什么大乱子,也就不追究了。
可是如今,关绪清有的是时间,得好好治理一下那些贪官污吏了。河堤的事情还没完,居然又怂恿百姓抢劫军营了?这也太无法无天了。
想到这里,关绪清匆匆告别了威廉二世,起驾回宫了……
逐鹿东亚 第一百八十四章 党争
关绪清一回到养心殿就急忙召见了康有为。康有为跪倒在地全身发抖,自从进入了军机处,他还是第一次见到关绪清对自己发这么大的脾气。
“说啊,朕让你去开设粥场,让你去调查决堤的事情。你都查出了点什么来?好哇,现在难民把军营当成家了?你看你办的叫什么差事!”关绪清继续骂道。
“臣知罪。”康有为全身发抖以头磕地。
“哼,罚你拿出一年的俸禄捐出来给受灾的百姓。”关绪清挥了挥手示意他下去。
“谢皇上恩典,臣告退。”康有为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有些庆幸的退了出去。
这件事出的蹊跷,关绪清在康有为离开之后努力让整个人安静下来。看着从郑州发来的电报,从新审视了一遍。
河南巡抚蔡康是恭亲王的包衣奴才,办事还算可靠。恭亲王一手把他提拔到封疆大吏的位置上。郑州知府赵广生是光绪十年的恩科进士,表面上看不算朝廷内任何一派,但实际上也是恭亲王一党的。
这些都是关绪清在这个空间里的父亲醇亲王告诉他的,之前还给过关绪清一份在位置上的名单都是曾经得到过醇亲王厚恩的人。可能将来自己会用得着,或者说自己可以相信的人。
可是六叔和自己的父亲都已经死了呀,如果说父亲一党的人都转而拥护自己。那么恭亲王那党的人呢?他们表面上是大清的臣子,其实都是谁谁谁的奴才。山高皇帝远,有的时候皇上的话还不如某些大臣的话管用呢。
想到这里关绪清重重的用拳头砸在了书桌上,吓的旁边的司茶太监连忙跪倒在地。
关绪清看了看那些太监,连忙说道:“起来吧,这里没你们什么事儿,都出去吧。”
“喳。”太监们如释重般负鱼贯而出。
关绪清看着他们的背影,自己只是为了其他事情而恼怒但是身边的这些人却怕成这样。真是……
突然关绪清脑中如雷电般闪过的一些讯息被他机敏的捕捉住了,自己下令让康有为去安抚难民,开设粥场,并且查决堤的事情。其实自己只是想妥善的解决好这些难民,至于能不能查出贪官倒是其次。但是自己的这句话恐怕吓到了当时在场的某些人,为了维护自己的门人故意搞出这样的混乱让康有为无法继续查下去!
忽然间,关绪清好像把整件事都搞清楚了。但是这些前恭亲王党羽现在都效忠与谁呢?或者是依附在了谁的身边呢?彭玉麟,不太可能吧,这个戎马半生的武将对政治一无所知。康有为、梁启超是自己刚刚提拔起来的更加不会结党,更没有外官巴结他们。冯相华就更不可能了,这个出了名的冷面将军除了带兵就不会干其他的。
排除了这些人之后,就只有那些满族的皇亲贵胄了。关绪清是从后世穿越过来的,对满族人本身就没有什么好感,更何况在当时满人中有学识、有能耐的人几乎没有。没有可用之人关绪清当然不会强行启用了,像载涟、奕劻等在历史上臭名昭著的人关绪清更不会使用了,但是这些人却倒是相当有可能接替了恭亲王的这些门人。
从咸丰热河驾崩,恭亲王帮助慈禧和慈安扳倒八大辅政大臣开始,就集大清的财、军、政大权于一身长达十多年。他的学生、门人遍天下。
虽然恭亲王在世时非常配合自己新政,也是希望能把大清搞好。但是如今人已入土,这些门人如果被引入歧途,对大清对他们自己来说都是噩耗啊!!
想到这里,关绪清已经迫不及待的要解决这些在大清内部早已形成的毒瘤了。首先要找出幕后的黑手,看上去还得要从河堤案查起。
当然了再派个钦差去查,估计也查不出什么东西。毕竟在人家的地方,人家想让你看到什么你就能看到什么,不想让你看到的,你什么也看不到。更何况,如果再因为去查这个东西闹出点事情来,自己也受不了。
想到这里,关绪清决定自己去次郑州。但是却不能说去查河堤的事情,只能说是巡游,这康熙、乾隆不是多次下江南嘛,自己不妨也可以效仿一下嘛。
“啪……啪……”关绪清拍了拍手。
“吱嘎”一声门开了,刚刚退出去的小太监仍然紧张的看着关绪清,怯怯的问道:“皇上有何吩咐。”
“摆驾,去皇后那儿。”关绪清笑着说道。
“喳。”小太监松了口气,转身离开。
问题想明白了,哪怕还没有解决,关绪清的心情也一下子好了起来,去皇后那里一是因为自己想儿子了,二是因为如果南巡还得把自己的老婆带上啊。
不一会,到了钟翠宫门口。
王商那富有穿透力的声音再次想起:“皇上驾到。”
那叫声刚停,宫女们就在宫门口集体跪倒,嘴中喊道:“皇上吉祥。”
“都平身吧。”关绪清心情大好直径的往里面走着。
“臣妾给皇上请安。”静芬行了一个礼道:“皇上,臣妾刚刚做了银耳莲子羹,给你盛一碗吧!”
关绪清欣然答道:“好哇,朕倒要尝尝你的手艺。”
“快去盛碗银耳莲子羹来。”静芬对身边的宫女说道。
“是。”两名宫女飘然离去。
“皇上,昨日一夜未归。对那洋妃子可还满意?”静芬调皮的眨着眼睛说道。
关绪清一把把静芬抱在怀中,调戏道:“朕可一根手指头都没有动过她,朕昨天跟德皇聊了一个通宵。你以为朕只知道沉迷于女色吗?”
“当然知道,跟日本打仗那会,皇上可是好几个月都没有来过后宫呢。”静芬挣扎着想要离开关绪清的怀抱。
“那时候你不是怀着孩子嘛,对了,溥寅呢?”关绪清转身看了下。
“奶娘抱着在后花园呢,这会该回来睡觉了。”静芬终于乘关绪清转身看的时候挣脱了开来。
雄锋飞扬: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百八十五章 飞艇
“噢,朕可能要让你们母子分开一段时间了。”关绪清故意皱着眉头说道。
果然皇后惊恐的看着关绪清,激动的问道:“皇上,您不是说过让臣妾抚养的嘛,这才多久?皇上金口玉言可不能反悔啊,再说溥寅还小啊,请皇上开恩啊。”
关绪清看静芬那激动的样子,忍不住笑了起来说道:“哈哈,朕的好皇后啊。朕何时说过不让你继续抚养溥寅啊?朕只是说可能要让你们母子分开一段时间而已啊。因为朕要带你去南巡!”
静芬止住了泪水,睁大了眼睛怀疑的问道:“是真的吗?皇上要臣妾侍驾去南巡?”
“你是一国之母,朕的皇后,当然要带你去了。只是溥寅还小,不能带着。所以可能要让你们母子分开一段时间,没想到你这么大反应。要是不乐意,朕带青、蓝两姐妹去算了。。。”关绪清故意生气的说道。
“愿意,愿意,臣妾当然愿意了。皇上,臣妾还没有去过江南呢?”静芬高兴的擦干了眼泪,激动的嚷着。
关绪清正想说话,王商又急急忙忙的跑了进来。
“皇上,德皇来了,在乾清宫说是有要事相商。”王商小心翼翼的说道。
“什么?”关绪清疑惑的问道:“这才多少功夫,怎么又来了?”
“奴才不知道,德皇在颐和园找了皇上半天没找到,才知道皇上已经回宫了。”王商低声说道。
静芬识相的劝说道:“皇上,国事为重,您还是先去跟那德国皇帝见面吧。”
“嗯,好吧。朕改天再来找你说话。”关绪清转身离开。
没一会,关绪清再次回到了乾清宫。
心中既纳闷又愤怒,这德国人还真执着。不是已经答应了他们五年后一起发动战争嘛,怎么又来了?
“亲爱的妹夫,你怎么一个人回来了?”威廉二世绅士的行了个礼。
关绪清虽然心中非常不满,但还是面露微笑的说道:“哈哈,真是抱歉。朕被琐事缠身,不得不回来处理。让陛下久等了。”
“噢,没有关系。对了,昨天陛下不是跟我说要提高大清的工业能力嘛,如今正好有一个机会不知道陛下有没有兴趣?”威廉两眼放光的说道。
天下有这么好的事情?昨天还告诉朕要提高工业只有依靠战争的刺激,今天就有不用战争就可以提高工业的办法了?
“当然有兴趣,还望陛下直言。”关绪清虽然并不抱什么希望,但是还是装的非常激动。
很明显,威廉对关绪清的表现非常满意,拉着关绪清的手道:“妹夫跟我来,给你看样好东西。”
关绪清疑惑的被威廉二世拉出了乾清宫,来到了后花园那片空地上。周围除了
雄锋飞扬: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百八十六章 远东股份公司
在新的领域合作协议签订之后,德国一大批的技术人员进入了陕西、京城等地。中德之间真正的进行了全方面的合作,无论是在军事上、教育上、经济上等等领域。
而公司的建立首先给关绪清提出的问题就是谁去负责这家跨国的企业呢?自己手底下的人在官场上都是八面玲珑,但是在商场上却是十足的白痴。
虽然合作协议上明确规定,飞艇公司由德国掌握管理权。但是自己如果不派个人看着也不放心啊,思来想去还是让户部尚书李震先看着吧,这个掌管着大清银行,。。身为大清管家的老实人虽然没有什么过人的本领但是有一个优点就是清廉。虽然从历史上看,德国人是非常严谨的,一般不会有什么贪污的情况,但是自己不是在改变历史嘛,不看着点自己始终不放心,再说了,这开公司的钱都是大清从户部拿出来的,李震身为户部尚书当然会比别人看的更紧吧。
决定后,一纸任命就到了李震的跟前,本来就对开这个公司存在意义的李震终于找到了由头,紧盯着这个远东股份公司了,他始终没有弄明白为什么咱们大清开公司造飞艇要分给德国人三成利润。
在跟德国人在经济上的合作之后才发觉,德国人的办事效率高的惊人。在德皇还没有离开京城的时候,也就是只有短短的五天时间,从开采到炼油再到内燃发动机的制造到飞艇的建造全部完成。
威廉在看到了第一艘飞艇成功的从京城飞到了山东之后才登上了返回德国的军舰上,送走了威廉之后,关绪清也准备去南巡了。但是在南巡之前,有很多少事情还需要交待。
光绪19年三月初二,这天关绪清叫了大起。
早朝的时候,关绪清看了下殿内的大臣们。只要他一想到这些人都是阳奉阴违,表面上是大清的臣子,其实都是属于那些所谓的什么党什么党,气就不打一处来。
“今儿叫大起,有两件事要跟大家交待一下。”关绪清环顾着周围继续说道:“其一,各位臣工可能都已经听说了,咱们大清跟德国一起开采陕西的油田,学习人家先进的提炼技术。并且开了家飞艇公司,德国人技术入股占了咱们飞艇公司百分之三十的股份。这是为什么啊?谁让咱们大清没有人会造呢!咱么只能让德国人教咱们,可是为什么咱们大清总要走在人家后面呢?”
关绪清越说越激动,殿内所有人都鸦雀无声,没有半点声音。一个个的把头低了下去!
“朕每天让户部拨了多少银子到地方,普及教育,可是这么年了为什么国家就没有出一个好苗子?是咱们大清无人呢,还是这教育的银子根本就没有落到地方,这个相信各位臣工比朕更清楚。”关绪清继续用目光扫着殿内的所有人,继续说道:“前些日子因为跟日本、跟泰国打仗朕没有功夫也没有精力去搞这些东西,但是现在朕天天有空。朕要查之前所有户部拨款出去的教育经费都用到哪里去了,为什么前些年这么多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毕业的学子到地方去教书没多久情愿去军营参军也不当老师呢?难道真的是爱国情愫浓到这个地步了?还是因为根本没有这么多学校让他们去教?还是教书的银子没有士兵的军饷多?”
关绪清说到激动处,忍不住的拍击着桌子,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咚”、“咚”声。
“我大清四万万同胞的智慧,难道就比不过德国那区区几千万人口吗?我大清从本朝开始开设大学,普及教育,每年投入到教育中的经费比历朝都多,但是为什么之前还能出一个徐寿,给朕带来了手榴弹和迫击炮。而如今却什么都没有呢?这么多银子难道都打了水漂吗?”关绪清指着台阶下的官员们大骂道。
底下仍然一片寂静,连一跟针落在地上的声音都能听见。
关绪清停顿了片刻,见所有人都沉默不语心中更是愤怒,继续说道:“从今日开始,朕在原先的兵部、户部、礼部、工部、吏部、行部六部之外再设一个教育部,每年由户部直接拨款给教育部。由专人负责,各省兴建学校、普及教育都由朝廷教育部直接管理,地方不得插手,拨款的教育经费也不再经地方官员之手。不是朕信不过自己的臣子,而是自己的臣子太让朕失望了。”
“喳。”在关绪清下了旨意之后,底下才整齐的发出了一点声响。
关绪清稍稍平稳了点情绪,说道:“诸位说说,这教育部尚书谁来担当合适啊?”
“回皇上,徐寿之得意门生,十年前毕业于清华大学。也是清华大学第一批毕业生栾学谦担当此任最为妥当。”康有为横跨一步说道。
“嗯,此人如今何在啊?”关绪清满意的点了点头,他满意的并不是栾学谦有多大本领,他满意的是康有为提出的人选并不属于朝廷任何一党,如今关绪清对党争是非常的痛恨,虽然他知道这无法彻底灭绝。
“回皇上,此人对化学方面颇有研究。现正在湖北枪炮局担任研究司长!”康有为说道。
关绪清立刻说道:“拟旨,赏栾学谦双眼花翎,赐一品顶戴。让他即刻赴京任职,担任教育部尚书。”
“喳。”康有为跪倒在地。
底下那些人好像对突然从自己手中失去了一个一品顶戴而感到遗憾。但对皇上要说的第二件事却充满了好奇,心中暗下决心,要是再多来个什么部,自己一定冲出去毛遂自荐。
“其二,是朕决定近期南巡。随扈的人员朕已经定了,京城内有冯相华、梁启超监国。俗话说三月下扬州,如今南方正好春暖花开,朕也得空轻松轻松。”关绪清一下变了张脸,轻松的说道。
第二件事情刚一说出,跟刚刚完全反过来的场面。刚刚是一片寂静,现在就像是炸开了锅,底下的人纷纷讨论着。
“启奏皇上,南巡是走水路还是陆路啊?途径哪几个省,要给皇上准备行宫。这些都得事先准备啊,如此仓促恐怕……”张之洞担忧的说道。
关绪清连忙摆了摆手道:“不用这么麻烦,朕就是出去走走,散散心。不用太劳师动众了,朕带上御林军再向董梁调来一个警卫团就可以了。到了地方朕会跟京城联系的。”
雄锋飞扬: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百八十七章 詹天佑
关绪清如今在朝廷中的威信可以说已经超越了大清历代皇帝,甚至比当初的康熙还要了得。康熙当年杀鳌拜、灭三番、收台湾、平准葛尔。而如今关绪清却扳倒慈禧,打赢中法之战、收越南、夺缅甸、占朝鲜、击败日本获得巨款赔偿,十岁亲政的他威望已经超过了康熙。
当他在早朝时宣布南巡,但是没有指定线路,游击到哪里是哪里,这种在当时看来根本不会被允许出现的情况居然没有一个人敢出来反对。
“朕把电报房所有的人都一起带走,每人一个无线电台。有什么奏折可以尽管发电过来!”关绪清淡淡的说道。
“喳。”所有人都不敢出言反对。
在决定南巡之后,关绪清回到养心殿看了看大清的地图之后才发现。连年的征战,朝廷的银子都砸在了士兵军饷、工业发展、购买军舰、教育发展、各地震灾、修河堤上,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交通。
等到自己要出门了,才发觉大清的铁路发展的实在是太少,除了刚登基那会修建的由黑龙江到广东那条铁路之外,只有缅甸到上海的那条铁路了,当时修建这条铁路也是因为中英缅甸战争需要,方便物资运送才建造的。
虽然近几年不会有大的战事,而日本的赔款也相继到位,而大清在日本的贸易也赚的盆满钵满,但是银子再多也经不住关绪清这样花法,先是从德国一口气买进了四艘万吨战列舰,又在马尾军港一下子建造了十艘大清自发研制的铁甲舰,扩建了整整100万军队,几乎多开设整整一倍的兵工厂、枪炮局,军队军饷的开支也高出了整整一倍,又遇到天灾,刚刚从户部又抽走了10亿银元建立了远东股份公司飞艇制造厂。为了在京城附近寻找这么大一块建造场地,硬是花了整整1000万银元把那块土地的拆迁工程完成。如今国库里存银只剩下了50亿银元,让洋人帮忙造一条铁路费用实在太高了。发展铁路的事情只有暂时先缓一缓了。想到这里,关绪清长长的叹了一口气,治理一个国家还真不简单啊。
“走,咱们去留洋办看看!”关绪清对着身边的王商说道。
“喳。”
留洋办是在关绪清10年成立的,当初为了鼓励大清年轻人留洋,关绪清每年都从户部抽出一部分银子给留洋办物色优秀的苗子去德国、美国留学,由于当初资金紧张当初拿着朝廷银子公费留洋的人每年只有100多人。其余的人都是资费出去的,许多大清官员的子女也都由父母出资去德国留学。
留洋办衙门是一个三进的四合院,此时院中进进出出都是穿着官服的官员,还有好多穿着百姓衣服的学子前来咨询留洋事宜的。所以当关绪清他们走进来的时候也没有什么人注意到他们。
这里的负责人就是有着留洋之父之称的容闳,他父母当初在一张“倘有疾病生死,各安天命”的出洋证明书上画了押,像贩卖人口一样远渡重洋,去到外国。就是这样,他也没有留恋外国的良好条件,回到了大清,要知道他拿到的都是最好的文凭。
就是这样一个可敬的人,而由他挑选公费留洋学子也让关绪清非常放心,因为他是真的在为大清寻找人才,而不会去收那些官员的红包替人家走后门。所以才导致了那些大官们倒是需要花银子自费让自己的孩子出去。
“噢哟,臣叩见皇上。”容闳急忙跪倒在地。
此时关绪清已经走进了留洋办衙门大堂了,关绪清微笑的说道:“快起来,快起来。”
“谢皇上,皇上今儿怎么来这儿啦?”容闳笑着问道,在他的印象里皇上已经好久没有来过了。
关绪清皱着眉头说道:“唉,朕每年花了这么多银子在教育上,可是一点成效都见不到。朕治理国家,需要人才啊。这不,国内的人才不行,朕就想到你了。看看你这儿有什么好的苗子近期回国的推荐给朕啊?”
“回皇上的话,臣还真有两个人要推荐给您,只不过臣本来想过两天再上折子的。没想到皇上就已经先来了!”容闳惊讶的说道。
“干嘛还过两天啊?正好,朕见见他们。”关绪清高兴的说道。
“皇上最近不是在忙跟德国人一起开公司的事情嘛,臣不便打扰啊。既然皇上有旨,今天就让他们来给皇上请安吧。”容闳笑着回应着。转过身对身后的侍卫说道:“去,把唐绍仪和詹天佑叫过来。”
詹天佑??关绪清内心的惊讶绝不亚于文廷式告诉自己认识莱特兄弟,詹天佑也是这个时代的吗??这个名字在关绪清的耳里是相当的熟悉,历史上肯定是非常的出名。可就是想不出来是干嘛的,造原子弹的那个叫钱学森吧,好像是1911年才会出生。还有十多年呢,那这个詹天佑到底是干嘛的?反正肯定是个人才!!
“老师,您叫我们?”
关绪清正在胡思乱想,迎面走进来两个年轻人。
“还不快给皇上跪下。”容闳假意训斥道。
“啊?小民给皇上请安!”两人一起朝关绪清跪了下去。
“都平身吧,这在宫外啊就不要这么多虚礼了。朕也是个读书人,天下学子之间谁也不比谁尊贵。啊?是不是容闳?”关绪清转身问道。
“不论在什么时候,君臣之礼是万不能忘的。”容闳严肃的说道。
“哈哈,你们看看你们的老师,还是去美国留过学的呢!怎么满脑子还是这个啊?”关绪清跟这些思想前卫,容易接受新事物的年轻人在一起仿佛就像回到了后世一样。
“老师说的对,无论如何君臣之礼是万不能忘的呀。”一个皮肤较黑的年轻人仍然跪在地上说道。
关绪清看了他一眼说道:“平身吧,朕问你,你叫什么名字啊?”
“谢皇上,小民叫詹天佑。”詹天佑站了起来恭敬的回答道。
“噢?你就是詹天佑啊?刚从国外回来?”关绪清双眼冒着金光,仿佛发现了一个宝藏一样。
“是的,小民刚从美国回来。算上今天只有四天时间,老师让我先在这里帮忙,等找机会再像皇上推荐。”詹天佑老实的说道。
关绪清心中对他非常满意,在他看来既老实又有本事的人可不多见啊!
“不用找机会了,朕就在这里,你自己来向朕推荐一下你吧,你都在美国学了点什么啊?”关绪清迫切的想知道詹天佑到底是以什么见长。
“小民在美国学习的是铁路建设,如今我大清铁路只有两条。小民估计皇上肯定会大力发展国内铁路的建设,所以小民斗胆自荐希望能为我大清铁路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詹天佑坚定的说道。
哈哈,真是想啥来啥,刚刚还在想要发展铁路,这活生生的人才就给自己送过来了。
“好,朕正有此意。朕马上下旨在工部多建立一个铁路司衙门,让你去当主事,朕要在10年内看到大清各省都能相互接通。”关绪清满意的看着詹天佑,又转过身对着容闳说道:“容闳啊,你有这么出色的学生,怎么还舍不得推荐给朕啊,非得朕亲自来这里才行吗?”
“臣不敢,天佑能不能不负皇恩还不知晓呢!”容闳谦逊的说道。
“呵呵,要致富先修路。能有这见识的人定不会是庸才,朕看好你!”关绪清对着詹天佑说道,又对着唐绍仪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啊?也是从美国回来的?”
“是的,皇上。小民跟天佑一样学习的也是铁路建设。”唐绍仪紧张的回答道。
“噢,那你以后好好的帮助詹天佑。朕希望将来咱们大清的铁路自己来建,不用什么都再依靠洋人。”关绪清严肃的说道。
“喳,臣定不负皇恩。”众人一起下跪道。
雄锋飞扬: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百八十八章 阴谋
关绪清又向他们了解了些建造铁路的基本情况,比如勘察土地,毕竟不是所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