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清朝当皇帝-第1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ps:回复兄弟们的建议,关于爆发问题前几天已经做过说明了,目前正在疯狂攒稿,下个月如果能申请成大封推,一次爆发至少四万字。有时候我也着急,恨不得马上就让大伙爽一下,你们爽了,我也就爽了,可是这需要时间,为了攒稿,我现在开足马力了,差不多一天写一万字,每天都到凌晨一点才睡,白天单位又是一大堆事。大家再耐心等待一下,下个月诺言一定兑现。
风云再起: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四百二十七章 香港回归
在仪仗队行举枪礼之后,爱德华王储表情忧郁的走到主席台中央,先扫视了一下出席此次活动的各国政要和嘉宾,然后用低沉的语调说道:“这一重要而特殊的仪式标志着香港在59年英国统治之后,交还给中华帝国。我在此代表女王陛下和大英帝国政府向那些为妥善解决香港问题而孜孜不倦的外交官们致敬,并对那些为谈判《中英两国关于香港问题公约》的实施细节而辛勤工作的人们表示敬意。香港向世界表明,生机勃勃和稳定可以成为成功社会的明显特征。从1900年10月1日起,香港将从此交还给中国,在《香港问题公约》的框架下,香港将继续拥有其作为文明社会的特征,继续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重要国际伙伴。英国也将会为香港的发展做出不遗余力的努力。”
爱德华停顿了一下,这才发现自己已经讲完了,最后望了一眼台下的嘉宾们,这才悻悻的离开主席台。
所有人看了出来,爱德华代表英国政府所作的这份简短的发言,每一个字都是那么艰难和痛苦,甚至爱德华本人在发言时,精神都一直处于游离状态,最后望向台下的那一眼则露出彻底的绝望之情。
23时56分,中英双方护旗手入场,象征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的降旗、升旗仪式开始。出席仪式的各国政要和嘉宾全体起立,全场的目光都集中到竖立在主席台主礼台前东西两侧的旗杆上。
23时59分,英国国旗和香港旗在英国国歌乐曲声中缓缓降落。随着“米字旗”的降下,英国在香港持续了59年的殖民统治宣告结束。
这时,距零点只差几秒钟,全场一片肃穆。
可是中方的乐官王心葵却已紧张的要窒息了,小声的默念着时间,56、57、58、59……
10月1日零点整,最激动人心的神圣时刻到来了:在王心葵的一个手势之下,中方乐队奏起中华帝国国歌,五爪金龙旗和新的香港政府区旗一起徐徐升起。
全场沸腾了,许多人眼睛里噙满激动的泪花,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照相机、摄像机的镜头不停地闪动,记录下这一庄严的历史时刻!
接着,在全场上千名嘉宾的掌声和注视之下,关绪清稳步走到镶嵌着中华帝国国旗的讲台前发表讲话。今晚,他穿上了一件崭新的金黄色礼服,双眸如寒星般灼灼生辉,以异常饱满的声音说道:“各国的元首政要,各国来宾,欢迎你们前来见证这个庄严的神圣的时刻,从现在起,中华帝国香港政府正式成立。这是帝国的盛事,也是世界和平与正义事业的胜利。1900年10月1日这一天,将作为值得人们永远纪念的日子载入史册!”
在场的人们中,难以此时的激动心情,为这位英明的中国皇帝,为日益强盛的中华帝国,为新的香港政府,再次报以热烈的掌声。
声音渐渐平息之后,关绪清继续说道:“历史将会记住这一庄严而伟大的时刻。在这里,我正告世界上所有爱好和平和正义的人们,香港过去、现在和将来永远都是中华帝国的领土,香港的主权将永远归于中华帝国。众所周知,在过去那段不堪回首的岁月里,香港由于当时政府的软弱和落后沦落到了别人手里,多少年来,帝国从来没有忘掉过香港,帝国也从来没有放弃过收回香港的各种努力,有幸的是,通过一系列外交谈判成功地解决了香港问题,终于实现了香港的回归。在此,我向中英两国所有为解决香港问题作出贡献的人士,向世界上所有关心和支持香港回归的人们表示感谢,向回到祖国怀抱的所有香港同胞表示问候和祝愿。”
关绪清停顿了一下,又说道:“香港回归后,香港将会作为帝国一个行省级地区进行管理。帝国政府也将会全权负责管理香港的外交事务、行政事务和防务。香港回归后,将继续保持自由港的地位,继续发挥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作用,继续同各国各地区及有关国际组织发展经济贸易关系。包括英国政府在内的所有国家和地区在香港的正当经济利益将受到帝国律例的保护。我也希望世界上一切在香港有投资与贸易利益的国家和地区,继续为促进香港的发展提供支持。”
最后,关绪清说道:“香港今日的繁荣归根到底是香港同胞创造的,也是同帝国的强盛和支持分不开的。我相信,有帝国百姓作坚强后盾,香港政府和香港同胞一定能够管理和建设好香港,保持香港长期繁荣和稳定,创造香港美好的未来!”
全场爆发出了如潮的掌声,在场的中国人竟然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站起身来喊道:“中华帝国万岁,皇帝陛下万岁!”
关绪清频频向大家挥手致意,心中的激动之情也是难以言表。
与此同时,停靠在维多利亚港湾的中国军舰一起鸣炮致敬,舰上的所有官兵肃立在甲板之上,对着举办交接仪式的方向庄严敬礼!
帝国飞艇编队和飞机编队组成空中阵列,呼啸着从香港上空划过。
在界口驻扎的帝国陆军军团所有大炮掀开了炮衣,一同鸣炮致敬。
凌晨零时12分,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结束。来自世界各国一百多家新闻媒体的两千多名记者采访报道了这历史性的一幕。
马来西亚当地著名媒体《华文早报》以“历史还中国人公道”为题发表评论:“香港回归,是历史还了中国人一个公道,昔日殖民地的耻辱和沧桑,已经在10月1日以香港回归中国而洗刷,这是全球炎黄子孙普天同庆的大喜事。香港的回归,不仅不会像一些西方媒体宣称的那样,会发生政治秩序混乱、社会动荡和经济退步,相反,在中华帝国的管理之下,香港将会快速发展,也会成为东南亚地区乃至整个亚洲的经济枢纽。不少企业家表示,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在许多个领域内,香港都是东南亚地区重要的合作对象。”
美国的《华盛顿邮报》评论道:“美国朝野对香港回归后的发展普遍看好,香港得天时、地利、人和,其地区经济枢纽的作用将会越来越明显。”
西班牙的《马德里早报》也宣称:“香港在回归后中国政府强有力的支持和中国工业经济这一强大后盾,无疑将成为香港发展屹立不倒的重要因素。
法国的《政治先驱报》发表评论称:“中国人创造了历史,这个历史证明昔日强大的日不落帝国将会被新近崛起的中华帝国所取代,中国也将会继西班牙和英国之后,成为欧洲经济重建的有力拉动着。香港回归对于整个欧罗巴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在交接仪式完成后的几天里,关绪清在香港接受了各国媒体的专访,以及各国政要的连续拜访,另一方面还要视察香港地区的发展情况,可谓忙得不亦乐乎。
在为皇帝专门修建的位于大屿山的行宫之中,关绪清愉快的接见了老朋友德皇威廉二世,自从北京和会之后,德皇回到了德国,一转眼的功夫三年过去了,如今故人重逢自然是一番亲近。三年的时光,关绪清发现威廉二世似乎苍老了许多,已过不惑之年的威廉鬓边竟已生出了几许白发,笑容也显得有些拘谨和僵硬,与当初那个不可一世的德意志皇帝简直判若两人。但德皇的声音依然是那么浑厚有力,握住关绪清的手也是那么充满了雄性的阳刚之气。
“我的朋友,亲爱的妹夫,我们终于又见面了,哈哈……”威廉依旧笑的那么爽朗。
“威廉,感谢你能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参加这个仪式啊。”关绪清也愉快的说道。
“咱们是钢铁一样的朋友,我当然要来……北京话叫什么,对,捧场。哈哈……”
“几年不见,你还是这么强健有力。”
威廉的笑容忽然一僵,继而指着身后一名满身戎装的将军说道:“是啊,我来为您介绍一下,这位是帝国军事统帅部的兴登堡将军。”
关绪清笑着看到在威廉身后那位兴登堡将军,高大魁梧健壮,唇上留着两撇上翘的黑胡须,显得一脸的骄横,行为举止稳重大方,一举一动都显出十足的军人气派。关绪清当然知道这个人,想当年的世界大战中,兴登堡曾经出任了马恩河前线的德军总指挥官,与张作霖的帝国铁骑配合默契,最后一举击败了英法联军。没想到三年的时光,这个兴登堡竟然一跃成为了德国军事上的最高统帅。
兴登堡在中国皇帝面前自然是不敢怠慢,赶忙过来双脚一并,敬了一个标准的德式军礼,“德军统帅部兴登堡拜见大皇帝陛下!”
关绪清摆了摆手:“免礼。”然后上下打量了对方一番,对威廉说道:“威廉,你很有眼力啊,这位兴登堡将军一看就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将才,将来你的德国战车有他的统领必定会一往无前的。呵呵……”
威廉面色一红,偷眼看了一下兴登堡,兴登堡昂然而立,神情间显示出不可一世的霸气!
ps:今天和明天都是三更,不要错过啊。
风云再起: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四百二十八章 会见兴登堡
威廉二世勉强笑道:“是啊,是啊,兴登堡将军统帅德意志军权以来,与军需总监鲁登道夫将军密切配合,把德意志战车建设的坚不可摧,实在是我手下一个非常得力的……干将啊。”
“小毛奇呢?他这次怎么没来?”关绪清诧异的问道,小毛奇一向都是威廉二世最亲信的军事统帅,这次这么重要的香港回归仪式,威廉竟然没把他带来,实在是令人不可思议。
威廉支吾着说:“你说的小毛奇啊,他……是这样的。三年前的欧洲大战,小毛奇犯下了许多愚蠢的错误,给德军以及德意志帝国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所以……鉴于小毛奇低下的指挥才能,我和帝国军事统帅部决定把他撤免了,由帝国卓越的军事指挥官兴登堡将军来统帅德国军队,我相信……哦……这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关绪清察言观色,马上就看出了威廉说着话的时候言不由衷,不由得心里犯起嘀咕来,想当年的威廉二世是什么人,不能说是雄才大略,起码也是一位极其强势的君主,他做出的决定从来都没有人敢更改,更没有人敢反抗,而且威廉虽然表面上凶悍,但内心却非常多疑,对于自己不信任的人他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轻易委以重任的,小毛奇跟随他多年,从当初的侍卫官到后来的德军总参谋长,一直都是威廉最信任最倚重的人,即使威廉早就看出他的智慧才能非常有限,但还是不惜把最重要马恩河战役最高指挥权交给了小毛奇,怎么可能在短短的三年间就轻易把他撤换了呢,这其中一定有蹊跷。关绪清虽然心中疑惑,但表面上还是很平静的说道:“的确如此,朕记得当初你威廉还提出过小毛奇指挥上的许多缺陷,况且兴登堡将军是经过欧洲大战洗礼过的杰出将领,要是没有他在前线指挥,恐怕第二次马恩河战役也不会那么容易就拿下来。”
“大皇帝陛下过奖了,那次战役要是没有贵国派出的帝国铁骑军队,光是凭着我和四个集团军,也不一定敢说会产生怎么样的战果。”兴登堡回想当年,对于那一支纵横欧洲大陆的帝国铁骑至今还存有敬意,听到中国皇帝这番话后,不敢妄自尊大。
几个人说了些客套话之后,兴登堡对关绪清说道:“大皇帝陛下,我和德皇来到香港,一方面是祝贺中国政府顺利收回香港,一方面也想要和皇帝陛下商讨一下两国军事合作的事情。”
“哦?军事合作?朕倒是想听听,威廉,原来你此次来港还怀着另一副小算盘呢。呵呵。”关绪清把目光转向了威廉二世。
威廉面色惨白,涩声道:“这件事由兴登堡将军全权负责,还请兴登堡将军与您进行商讨吧,我早就听说香港的风景很美,先出去观赏观赏,你们谈,你们谈……”
说着,威廉就离开了这里,在几名卫兵的随行下走了出去。
望着威廉萧索的背影,关绪清心中的疑云更加浓重了。这时,兴登堡说道:“大皇帝陛下,您对德皇比较了解,你们毕竟是老朋友了,他是一个喜欢自由的人,而且具备一位英明君主的战略眼光,对于这种军事上细枝末节的事是从不在意的,所有就委派我来和陛下商讨。”
好厉害的兴登堡,自己刚刚有了些疑惑就被他一眼看穿了。关绪清不由得对这个看似粗旷的将军另眼相看,笑道:“朕当然了解威廉,既然他想去躲清静,就让他去吧。你刚才说的军事合作具体指的是什么?”
“是这样的,在多年前中德两国在军事上早就已经是亲密的盟友了,但是双方一直都缺乏军事上的交流和合作,最经典的一次合作也只能算是三年前的那次马恩河会战了。”兴登堡侃侃而言,与威廉二世不同的是,这个人的举止动作非常稳重,而且说起话来也很平静。
“不错。你们的意思是……”
“欧洲大战以来,两国的军事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为了进一步密切我们的军事盟国关系,我们想要与贵国在三个方面开展更进一步的交流和合作。第一,加强两国军事高层的互访。两国迄今为止,在这一方面还是一个空白,加强互访可以密切双方的军事互信,也可以加强双方在地区军事战略问题上面的沟通和交流。”
关绪清点点头,没有说话。
兴登堡继续说道:“第二,加强双方军队上的合作。比如可以先从陆军开始开展地区性的军事演习活动,然后可以拓展到海军,甚至我们更想要与贵国的空军进行合作,对于德意志来说,这将是一次学习借鉴贵国空军部队的好机会。进行军事演习,可以提高两国在军事上的威慑力,也可以在当今这个和平的国际大环境中磨练军队,是一个双方受益的事情……”
关绪清渐渐听出一些门道来了,兴登堡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演习,而是想要窥探帝国空军的实力,甚至是向帝国的空军建制以及装备方面来投师。要知道,在当今世界上只有中国才有空军,德国倒是有一支庞大的飞艇部队,但是那只是以飞艇作为主要运输工具的,说不上是什么空军。法国和英国倒是也有一些零星的飞艇,但是与德国的飞艇实力都相差悬殊更不用说组建空军了。其他各国连飞艇都没有,就更加不在话下。飞机这种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军事装备,目前只有在中国实现了军事上的应用和部分民用,在其他国家还正处于研制阶段。在经历了世界大战的磨练之后,德国的陆军号称世界第一,海军也正在超越英国皇家海军的实力,只是在飞机的研制方面却始终取得不了重大突破,眼睁睁的看着中国那边别说是早在数年前就已成功研制出了飞机,而且还成立了空军部队,中国的空军建设已经包括了由飞行学院领衔的航空兵学员建设,伞兵部队建设,地上后勤补给军队建设等一系列超越时代的建设措施,在这方面不客气的说,中国已经把世界远远的甩在了身后。更何况他们还有世界上第一支装甲部队和第一支潜艇部队。这样的军事实力就连德国战车都感到恐惧!
兴登堡续道:“第三,加强双方军事装备和军事科技上的合作。德国有伏尔锵船厂、汉堡船厂、西门子公司、克虏伯公司等世界著名的军工企业,中国也有吴淞造船厂,福州船政局,西北军工局,汉阳兵工厂等世界一流的企业,如果我们开展广泛的交流合作,取长补短,相互借鉴的话,那么我敢说,不出三年,中德两国在军事武器上的成就将会领先世界至少十年!”
关绪清一听就明白了,说是军事交流,其实他们还是盯着中国的飞机、坦克、潜艇等世界最尖端的军事武器呢。当下淡淡一笑道:“贵国的提议非常好,朕也非常欢迎。不过,朕也和威廉一样既然身为君主,就不会在细枝末节的事情上面伤脑筋了,具体的事回头与我国军事统帅部商讨再定吧。在这里朕想要说一点,贵国提出的这三点合作要求,朕都同意了,不过无论是演习还是交流,都要在中国境内进行,只要贵国答应了这一点下面的事就好谈了。”
兴登堡怔住了,这个中国皇帝真是太厉害了,所有的合作都在中国境内,那还不是得任由中国人摆布,由中国人说了算吗,到时候想要了解的东西肯定一样也看不到。不过话已经说到这个份上,兴登堡也只好尴尬的点头:“好,好,大皇帝陛下真是开明……以后德国军事由我掌管,总之,是希望与贵国加强交流,也希望大皇帝陛下对德国的军事发展多多指点。”
关绪清心中一动,听兴登堡的意思好象是德国的军队已经全部归他掌管了,那岂不是德皇原先的德国最高军事统帅权被架空了!不过,在事情还没有搞清楚之前还是要静观其变的好。
而后,两人又聊了一些军事改革方面的事,关绪清看得清楚,这个兴登堡话里话外一直在向自己套着近乎,希望从自己这里得到对他的支持和信任。不过关绪清也看出来,兴登堡虽然机警,但是在军事指挥方面似乎也谈不上是一位天才,那么他又是如何坐上德国最高军事长官的位置呢?
正聊着的时候,威廉二世从外面回来了,一边走一边擦汗:“香港的确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只不过天气太热了……”
关绪清笑道:“你原先在北京住过几个月,当然觉得这里热了。”
“北京的秋天是无与伦比的,只不过那里的冬天简直像莫斯科一样寒冷。”威廉也笑道。
兴登堡起身向关绪清告辞:“大皇帝陛下,我们的谈话非常愉快,我从您这里学到了很多东西,希望以后有机会还能向您请教。我还有事,就先告退了。”他又向威廉二世道别之后,这才离开了行宫。
兴登堡走后,关绪清发现威廉的脸一下子变得恼怒起来,最后长长叹了一口气,低头不语。
ps:鲜花啊,兄弟们!!!
风云再起: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四百二十八章 政治避难
“威廉,你说过咱们是朋友,朋友之间是无所不谈的,但朕发现你这次来香港好像有很重的心事……”关续清目光闪动,看着威廉阴郁的脸。
威廉二世无力地说道:“大皇帝陛下,您可能对兴登堡这个人不太了解,你对他的第一印象怎么样?”
“朕觉得此人很机智,也很有军人的气魄,但是好像战略眼光和指挥才能方面还有欠缺,这些的人恐怕还不足以担当德意志帝国的军事统帅吧。”关续清以试探的口吻说道。
威廉愣了一下,难以置信的说:“我的朋友,你果然非常有眼力,只是通过简短的一次接触,就把他的特点摸透了,这真是令人难以置信。在我说出自己的隐忧之前,我想要先向您介绍一下兴登堡这个人。”
“洗耳恭听。”关续清点头道。
“兴登堡出生于东普鲁士波森市一个贵族家庭里。父亲是少尉军官,母亲是军医的女儿。兴登堡从小就受到普鲁士黩武精神的熏陶,立志当个军人。1866年,普奥战争爆发。这位刚从军事学校毕业的年轻少尉军官。率领一个排跟随部队开往波西米亚,参加了萨多瓦战役。3个月后,他随军胜利归来,第一次通过柏林凯旋门。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兴登堡作为第三步兵近卫团一营营长的副官参战。不久,该团团长在战斗中负伤,一营营长代理团长之职,兴登堡也跟着晋升一级。铁血宰相俾斯麦通过三次王朝战争,统一了德国。兴登堡作为部队的一名代表,参加了在凡尔赛宫镜厅举行的典礼。他由中尉擢升为上尉,到柏林军事学院学习。毕业后在陆军参谋总部工作,他的上司老毛奇和史里芬对他十分赏识,从那时起,我对他也开始留意,以后他官运亨通,步步高升,当上了第四军军长。”
威廉的表情随着自己的叙述急剧的变化着,“世界大战爆发,他重新入役。那个时候,德军一开始的战争处于有利的境地,德国战车攻占了比利时、卢森堡,并且长驱直入,兵锋直指法国巴黎。但是在马恩河战役中,德军却面对了英法联军以及协约国小国的多面夹击,在多次大的战役中失利。于是从那时起小毛奇就遭到了军事统帅部以及帝国民众的广泛质疑和猛烈抨击,我也不得不重新审视他的指挥才能,经过帝国军事统帅部的推荐,我任命兴登堡为东方战线第八军的司令官,鲁登道夫作为他的副手。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个决定是正确的,当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你的帝国铁骑及时参与了欧洲战争,彻底扭转了德军的不利局面。兴登堡由于在这次大战中,取得了许多骄人的战绩,在军队和民众中的声誉急剧提升,相反,小毛奇则由于一开始的进攻失利而备受指责,不得已之下我只好把小毛奇的职务剥去,让他暂时回家乡避避风头,同时任命兴登堡为帝国陆军总参谋长。可是这个决定却成为令我终生遗憾的事情。”
关续清隐隐猜到了后面即将发生的事,但还是故作惊奇的问道:“选拔上来一位有卓越才能的指挥官对于你和你的国家来说都是一件好事,怎么会成了遗憾了呢?”
威廉叹了口气道:“兴登堡是一个野心勃勃,而又阴险狡诈的家伙,世界大战期间我一直滞留在北京谋求你的帮助,没想到在这段时间里,兴登堡已经暗中把绝大部分的德军高层军官笼络到他的手下,北京和会召开之前,我任命他做了总参谋长,他借着这个机会又一举控制了军事统帅部,把原来我在那里的亲信全部换成了他的亲信。等北京和会过后,我回到柏林,才发现那个时候德军的军事统帅大权已经完全落在了兴登堡的手里。”威廉的脸因为痛苦和悔恨而变得扭曲了。
关续清深吸了一口气,刚才的一大堆疑云豁然开朗,威廉二世已经说的非常明白了,在他滞留北京期间,德军的统帅大权被兴登堡窃取,在德意志帝国这个崇尚武战的国家里,没有了军事最高指挥权就等于皇权也被架空了。看起来在这短短的三年里,德国竟然发生了如此严重的权力更迭的事件。这些人自己一直忙于治国理政,对于世界各国尤其是对于德国的关注还是少多了呀。
“后来我才知道,我离开柏林的那段时间,兴登堡等人一方面竭力窃取军权,一方面则暗中鼓动柏林的新闻媒体和宣传舆论对于小毛奇军事上的无能大力抨击,对于我作为德意志帝国的皇帝竟然躲避战争的灾祸也痛加指责,挑起了民众对我和小毛奇的极度不满情绪。同时也加强了他在军队和民众中的威信。我的朋友,现在的德意志已经不再属于我了,我正在遭到我的人民和部下的唾弃,我即将被日耳曼民族遗弃……”说到这里,威廉二世再也忍不住像一个孩子似的,掩面痛哭起来。
关续清静静的听着,威廉二世已经丧失了对德意志的实际统治权力,难怪兴登堡在他面前竟会显得非常傲慢,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兴登堡会极力向自己讨好,因为他要想在柏林站稳脚跟,就不能不慎重考虑中国的想法。但是看到昔日的德意志帝国皇帝如此狼狈的样子,自己心里也不免产生了一丝兔死狐悲的感慨。
他拍了拍威廉二世耸动的肩膀,说道:“威廉,事情既然已经到了这种地步,伤心难过又有什么用呢?作为德意志帝国的皇帝,你已经把这个国家带领到了一个辉煌鼎盛的阶段,你已经完成了你的历史使命实现了你的梦想,没有必要再去考虑那么多事情了。正好可以借助这个机会好好坐下来休息一下,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啊。”
威廉猛的抬起头来,眼睛里闪烁着当初那种咄咄*人的光芒,他紧紧握住关续清的手,说道:“亲爱的妹夫,我不甘心,我绝不会甘心的。德意志能够走到今天这一步,我付出了多少心血,怎么能眼睁睁的看着亲手打造的伟大成果落在别人手里。我们是最好的朋友,我真诚的请求帮助我,帮助我把失去的政权夺回来,我和我的帝国将会永远感激你的。”
关续清心中一动,尽管威廉一再催促着,但他低下头来久久无语,心中在反复的盘算着。
这绝不是一件可以轻易答应下来的事情,要是帮助威廉二世夺取失去的政权,那就意味着帝国必须通过武力来解决这个问题,否则兴登堡以及他手下控制的德国军队绝不会答应的,但关键是值得吗?
威廉二世掌握的德意志政权与兴登堡掌握的政权有区别吗?应该是没有什么区别的。相比之下,威廉是一个非常强势的君主,在他掌控之下的德国是一个政权高度集中的国家,对于这样的国家来说,外国势力想要渗透进去是不可能的。但现在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威廉遭到军队和民众的唾弃,兴登堡刚刚掌握了军事大权,但脚跟还没站稳,还不能算是一个实际统治者,现在的德意志正处于政权更迭的时期,而且兴登堡也率先向自己投来了橄榄枝,如果在这个时候能够拉住兴登堡的话,那么以后帝国的意见将会被兴登堡重视起来,帝国的一举一动也将会左右德国,帝国甚至有可能会在柏林插进去一脚。
但是对于兴登堡其人,以及他对于中国的态度,目前还没有掌握得很具体,很多事情还无法做出最终的判断,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中国没必要为了一个岌岌可危的威廉二世,而贸然得罪现在的德国军事统帅部,也没必要为了威廉二世而对德国发动一场夺权之战。即使那样做有胜利的把握,也必将会耗费帝国巨大的财力物力。
威廉口口声声说和自己是朋友。朋友?在国家利益面前,在政治舞台上,有真正的朋友吗?笑话。
想明白这一点之后,关续清笑着对威廉说:“作为朋友,朕会答应你的一切请求,但是这件事非同小可,我们还是要从长计议的为好啊。”
一句话说出来,威廉就已经明白了中国皇帝的想法了,换作是自己也不会为了一个落魄的皇帝而贸然发动一场战争的,自己也不好继续坚持,最后只好说:“那好吧,我就耐心等待复仇的时机。但是,现在我已经被我的国家和人民所抛弃,政治威信扫地,权力也被他们剥夺,如果我继续呆在柏林的话,早晚有一天我会被人暗杀的!所以我向你请求政治避难,我希望在中国得到政治上的庇护。这个请求不会不同意吧?”威廉用几乎哀求的声音说道。
关续清非常痛快的说:“好!这不是个问题,只要你愿意的话,可以在中国居住到任何时候,在北京为你准备的那所行宫随时欢迎你的入住。”
威廉激动的热泪盈眶,再一次紧紧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