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横行在超级三国志-第1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样一个集众多耀眼光环于一身的人,竟然会爆出这种粗口?
诸葛亮的心情惊怒到无以复加
恨不得立即跳起来大骂吴凡祖宗十八代(这里的“骂”指的是文人的骂,具体可参照陈琳在历史上写下的讨贼檄文,与吴凡这种直白的粗口根本就是两码事)。却又偏偏不得发作,只因曹操一行人已经距离这里不过几十米。
眼下这个社会,对人的言谈举止十分看重,很多诸侯在选用人才的时候,甚至首先看这个人举止谈吐是否得体,才能次之。曹操虽然把才能放在首位,但出身上流社会的他对人才的举止谈吐一样十分看重。
诸葛亮很清楚这个道理,也深知自己这个时候一定要尽量保持良好形象,以免令曹操反感。那样一来,莫说是劝降自己,甚至极有可能直接就命人砍了自己脑袋。
由此,诸葛亮心中虽然极度愤怒,却只能强自隐忍。瞪视着吴凡道了一声“你……”,后面的话就被硬生生地噎了回去。
吴凡看着诸葛亮的反应——实则他早就知道诸葛亮必然不敢发作,故意让诸葛亮吃自己一个暗憋——嘴角泛起一丝嘲讽的笑意,鼻子里又哼了一声,随后吴凡就转回身来向曹操拱手致礼。
曹操这时刚好来到吴凡近前,连忙托住吴凡打拱的双手,左右上下看了一遍,虽然没看到吴凡哪里受伤,嘴里还是不放心地问道:
“八弟,听闻你刚刚脱离险境,为兄担忧不已。不知八弟可曾受伤否?”
吴凡道:
“承蒙兄长关心,弟周身上下并无伤势。”
曹操欣慰地点了点头,拍着吴凡的肩头笑道: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想我曹操之八弟,天下武勇第一,又岂会被那区区阵法所伤?如此看来,却是我杞人忧天了。哈哈哈哈……”
曹操不知那阵法的厉害,只在得知吴凡没事后就高兴得开怀大笑,吴凡也只能摇头苦笑了一下。
诸葛亮见曹操与吴凡关系如此亲密,眉头不由得紧皱了一下,心中隐隐有些不好的感觉。不过,这种感觉很快就烟消云散,因为曹操已经向他这边看了过来。
既然吴凡没事,曹操自然就想起已经成为俘虏的大才诸葛亮。向吴凡身后一看,见诸葛亮被士兵死死地按着,脖子后面的衣服都褪下去一截,明显是即将要被行刑。
曹操连忙趋步上前,摆手让按着诸葛亮的士兵闪到一旁,随后亲手将诸葛亮绑绳解开,并为诸葛亮整理好衣服,重新系好腰带。
做完这一切后,曹操这才回到诸葛亮面前,再次上下打量了诸葛亮一阵,连连点头赞道:
“孔明先生果然气宇不凡,虽身处囹圄却仍令寻常之辈万般不及也。孤早闻孔明先生饱学多识,才智过人,恨不得相见。今日得尝所愿,实感欣慰。”
诸葛亮从曹操为自己亲自松绑,并整衣系带这些动作上就知道自己的计谋已经成功了一大半。接下来就是拿捏一下,让曹操继续对自己赞赏不已,继而放了自己。
由此,诸葛亮谦逊地道:
“魏公过奖了。亮不过一草民,农耕之余偶读些诗书兵册,谬论颇多。魏公之赞誉着实令亮惭愧不敢当。”
曹操哈哈一笑,对诸葛亮越发喜爱。
站在旁边的吴凡一手叠在胸前,另一手摸着额下刚刚长出来的还没成型的胡须,冷眼看着诸葛亮表演,不发一言。
二人言谈了几句,曹操话奔主题,道:
“如今孙氏水军已不复存焉,江东之地指日可定,天下万民岂盼已久的太平之世即将到来。孔明先生胸怀治国安邦之策,何不就此加入我曹军,为兴国安邦出谋划策。则我曹军幸之,天下万民幸之”
这个时候,一名曹操手下的近侍武官(校尉)来到曹操近前,俯耳对曹操低声道:
“大人,诸葛亮方才与吴都督对辨,曾数次直呼您为贼臣,称我军为贼军。”
曹操听罢哈哈大笑,道:
“古往今来,敌对双方恶语相加实属平常。当年本初与我在河北对战时,还曾在阵前与我对骂,如今不是一样成为我曹军一员,为平定天下而竭心尽力?此事不足道也。”
曹操在说这番话的时候,故意表现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意在让诸葛亮打消顾虑。诸葛亮岂会不知其中暗示?心中由此一阵窃喜:果然一切都在自己的预料之中。
随后,诸葛亮向曹操打了一拱,道:
“魏公之胸襟,实乃古往罕有,令亮敬服不已。然,古有忠臣不事二主之训,亮之主公虽然兵败涂地,难以振作,亮却不忍弃之,只愿追随主公至死,尽臣子之本分。感谢魏公好意,恕亮实难从命。”
这话先是把曹操捧了一下,进一步赢得曹操的好感,随后再表述出自己的忠臣志愿。结合曹操的爱才心理,这样一番话下来,加上此时孙坚军已经难以掀起风浪,曹操必然不会出言杀了诸葛亮。
果然,曹操在听诸葛亮说完这番话后,凝眉长叹了一声,继而又摇了摇头,神情间很是失望。随后就走下台阶,背对着诸葛亮仰头望着天上星斗再不言语。
诸葛亮见曹操虽然没有出言杀了自己,但也没有说放不放自己,这让他不禁紧张起来。不过,把曹操前后的表现综合起来分析了一遍,诸葛亮认为一切都十分顺利,曹操最终还是会放了自己。
不经意间,诸葛亮的目光扫到站在旁边,正冷眼看着他的吴凡,浑身立即就是一颤。
吴凡现在在诸葛亮的眼里就是命中注定的克星,自己的计谋多次被此人识破不算,还反过来将计就计把自己好一顿收拾。这个利用曹操爱才之心的计策会不会被此人再一次打乱?诸葛亮一想到这里,心立即就悬了起来。
不过,吴凡再怎么厉害,他毕竟还是曹操的手下。曹操要是放了自己,他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离开。
这样一想,诸葛亮的担忧减轻了不少。
现在,只等曹操一句话了。
等了一会儿,一直不见曹操发话,近侍武官这时来到曹操身边,询问如何处置诸葛亮。曹操凝想了片刻,道:
“放了。”
诸葛亮在听到这两个字后,紧绷的心弦终于得以舒缓,暗中长出了一口气。随后转头来看吴凡,嘴角带着一抹得意,想看看吴凡极度失望的表情。
没想到吴凡这个时候早已经偏头看向别处,对诸葛亮这一举动只作没看见。
这反倒让诸葛亮有些失望了。不过,眼下他深知自己还是赶快逃命要紧,免得曹操改变了主意那可就坏了。
因此,也就不再纠结于吴凡对自己计谋得逞的无动于衷,爬上曹军士兵牵过来的战马,诸葛亮扯起马缰,策马顺着江边望东面跑了下去。
……
却说吴凡,耳边听诸葛亮策马跑开了,这才对曹操道:
“大哥难道真的要放了此人?”
曹操听吴凡话中有话,扭头看向吴凡疑惑道:
“八弟的意思是……”
吴凡道:
“眼下江东虽然并无水军优势,所剩军队也根本不足与我军抗衡。然,诸葛亮此人极擅计谋与阵法,他日对我曹军祸害定然不浅;而计谋和阵法并不需要重兵配合,甚至只以百千兵士就可实施。计谋之厉弟不必多说,大哥想必十分清楚;单就阵法来讲,弟这次侥幸逃脱乃是万幸,换作是其它武将落入这个阵法之中,此时定难存活。”
这番话让曹操顿时怔住,心中也有些怀疑放走诸葛亮的这个决定是否正确。
吴凡毕竟是武将,亲临战阵的时候比曹操多得多。面对同样一个问题,同样一个人,二人分析的出发点却是皆然不同。曹操更多的时候偏向于身为君主的统治大局观,如何对人才擅加利用,赢得百姓民心等等。而吴凡则偏向于战场上你死我活的争斗,如何让己方士兵尽量减小伤亡,削弱敌人实力等等。
吴凡这时再道:
“大哥可能还不知道吧?弟这次虽然侥幸逃生,但爪黄飞电,却是……死在了这个阵法里。”
曹操一听这个消息,顿时瞪大了眼睛,惊道:
“爪黄飞电竟然……死了?”
曹操一共有两匹爱马,一为绝影,一为爪黄飞电。虽说曹操把爪黄飞电送给了吴凡,但对爪黄飞电的喜爱却是丝毫不减,时常二人在一起并辔而行的时候,曹操都要笑吟吟地端详爪黄飞电一阵,抚一抚马颈,梳理一下鬃毛,喜爱之情不言而喻。
而吴凡对爪黄飞电也是同样地十分喜爱,很多时候宁可自己受点伤,也要尽量避免让爪黄飞电受伤。
得知爪黄飞电已死,而且是死在诸葛亮的阵法里,曹操心痛不已。吴凡再次说道:
“如今我曹军平定天下在即,诸葛亮在这般情况下受大哥厚礼相待却仍然不肯归降,可见其心志之异。大哥看看这些将士们,他们已经在平定天下的过程中付出了太多,如今为了这一个异心之人,大哥难道忍心让这些将士们再多受些磨难吗?”
曹操看了一遍眼前这些曹军将士,众人也在看着曹操,目光中透出的肯切之情已经说明了一切。虽说这个时代常讲‘君子一言,快马一鞭’,又‘大丈夫不可出尔反尔’等等。不过,在经过吴凡这番说导后,本来就不是特别在意名声的曹操已经顾不得这些了。
在这里不妨再提一句:若是换作袁绍,就算手下将臣把道理已经对他讲得明明白白了,仍然不见得会改变主意。其中原因,无非是那样做在袁绍看来是极损自己名声的。
这并不足以说袁绍就很庸碌。中肯地评价一下:每个时代,都会造就人们不同的价值追求。身在这个重视名节的时代,袁绍无疑是人们心目中的标杆、楷模。只可惜他的职业是君主,而这份追求对于他的这个职业明显不是那么地适合。
再说曹操,既然已经改变心意,当即命令骑兵部队追上去,把诸葛亮就地处死。吴凡这时却再次出言道:
“大哥不必如此劳师动众。实不相瞒,弟早在那个翻转阵法中,亲眼看到我军士兵惨死之状,就已痛下决心,定要除掉此人。尤其爪黄飞电之痛,更令弟痛彻心扉,不除此人,难慰平生。请大哥让弟亲手诛杀此人,以慰惨死士兵及爪黄飞电之灵”
曹操听罢默然点了点头,命士兵牵过一匹好马,给八弟骑乘。
吴凡却无声地摆了摆手,面向诸葛亮逃去的方向站定,伸手自背后缓缓抽出金光闪闪的左节钺。
这把左节钺是献帝作为皇权下放,令吴凡以拔乱统正为名征讨马腾联盟军时赏赐给吴凡的。打败马腾联盟军后,左节钺就再没用过,只因它的意义非凡,代表了皇帝亲征,因此一般情况下不好随便亮出来。
此时吴凡的目标只不过是一个诸葛亮,为什么却要拿出意义非凡的左节钺呢?吴凡自有他的想法——
‘你诸葛亮不是口口声声匡正汉室,扫清我们这些“叛臣贼军”吗?老子这回就用象征你心目中正统皇帝的左节钺**你,只有这样老子才能获得更大的快感’
曹操看到吴凡站在这里抽出左节钺,不由得愣住,心中奇怪吴凡这是要干什么?他倒不是觉得吴凡在这个时候亮出左节钺不合适,而是搞不懂诸葛亮已经跑得连影都看不到了,吴凡不赶紧骑马去追,却站在这里抽出左节钺……
这是什么道理?
不只曹操搞不懂,周围将士们也都搞不懂,互相面面相覻一眼后,扭回头来继续愣愣地看着吴凡。
但见吴凡将左节钺抽出后,金光大盛将周围照得一片通亮。却是遥望着诸葛亮逃走的方向,口中道:
“黄老将军,请远射一枝火箭。”。
复回中原 第281节 气死诸葛亮
黄忠以及身边的众人听到这句话,顿时一阵惊疑——
难道吴都督要把左节钺飞出去,击杀已经跑出老远的诸葛亮?
这怎么可能?诸葛亮至少已经跑出千米之遥了。这么远的距离,又是黑夜,就算有火箭照明一人一马的目标也是极难捕捉。而且又是徒手飞掷,左节钺能否飞那么远都是一个问题。在这两者基础上还要击杀诸葛亮,这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啊。
至少在众将看来,以自己的能力根本就不可能办得到。
黄忠在听吴凡说出这句话后也是迟疑了一下。不过,这毕竟是吴凡的口令,他作为吴凡的手下没什么好说的,因此还是很快弯弓搭箭,瞄向诸葛亮逃走的方向。使出全身力量将玄铁弓拉成满月,随后一声沉喝,将火箭射了出去。
黄忠乃是三国两大神射手之一,诸葛亮虽然已经逃出很远,以至若是让黄忠直接将其射杀肯定办不到。但要是说射一枝火箭,照出诸葛亮在哪里,这还是可以做到的。
随着弓弦响起,但见一枝火箭循着诸葛亮逃去的方向迅疾冲向天空。箭簇上的火焰由于风力作用虽然不是很亮,但也在漆黑的视界里照出一片光亮来。
当这枝火箭余力将尽,从空中落下去的时候,正好将正在策马急驰的诸葛亮笼罩在光照之中。
射箭和投掷是两码事。先说箭矢,其外形比较符合流线形设计,可以较好地破开空气阻力,在弓弦的回弹力下可以射得很远。
而投掷就不同了。
单以射程论,相比弓箭而言,投掷有太多的弊端。现实生活里,弓箭射出几百米的距离不算什么值得夸耀的事;但谁要是能把任意物体投掷出一百米距离,那就相当厉害了。
再说此时的众人,在看到千余米外微弱的火箭光照下,诸葛亮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的身影时,都不禁皱起了眉头。在随后看向吴凡的过程中虽然没有说什么,心中却都是在暗暗摇头:完了,这次吴都督恐怕是要丢丑了。
吴凡现在在曹军中的人际关系那是相当地良好,众人为他担忧自然是情理之中,毕竟在众多士兵眼前折了面子不是一件光鲜的事情。不过,其中有一个人却是例外,此人就是司马懿。
目前曹军已经将孙坚军旱寨彻底攻陷,孙坚军上至将军下至兵卒,全军溃败而逃。和其他众位将军一样,得知祭台这边的事后,司马懿便策马来到这里,无声地站在士兵群中,就想暗中观察一下吴凡的实力。
此时,和众位将军不同,司马懿在看到诸葛亮若隐若现的身影后,嘴角却是泛起一丝冷笑。笑吴凡自不量力,厉害吹大了,以至让自己可以看到一场好戏。
而此时的吴凡,在遥望了一眼千余米外的诸葛亮后,丝毫没有迟疑,侧身将左节钺挥至身后,同时却是抬头看向漫天星斗,口中道了一声“真是个美丽的夜晚”。
那股子悠闲劲,就好像他正在池塘边甩杆钓鱼一样。
随着这句话音出口,吴凡执着左节钺的右臂突然自身后挥至身前,同时一道金光自手中飞出,如一道流星一般,直奔诸葛亮而去
正在策马急驰的诸葛亮,猛然见头顶有火光落下,抬头一看却是一枝火箭。稍一犹疑的功夫,身后突然金光大盛,刺得诸葛亮已经适应了黑暗的一双眼睛一阵刺痛,没等他的瞳孔缩小来适应这强光的时候,耳边就听噗地一声闷响……
同一时间的曹军将士们,只见左节钺一路闪着金光,以迅雷般的速度瞬间飞过千余米的距离,随着金光一闪,左节钺正中诸葛亮后背。强大的力势直接将诸葛亮从马上带得飞了起来,摔落在马前滚了数圈,最后身体舒展开来趴在了那里。
而闪着金光的左节钺仍然死死地钉在他的背上。
有那么十几秒钟的时间,曹军将士呆呆地望着趴在地上的诸葛亮,一脸的不敢相信。随后,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好,立即令众人如梦惊醒,紧接着就是一阵山呼海啸般的叫好声。
将军们叫好,是敬服吴凡武力果然天下无双,无人出其右者,令自己自叹不如的同时,心悦诚服。而士兵们叫好,却是除了这个层面的意思之外,还有一个原因。
此前诸葛亮和吴凡辨论,口口声声称曹军为贼军,将曹军平定天下战乱说得一文不值,甚至是别有用心。这让曹军士兵们心寒而愤慨。而吴凡在反驳的过程中,虽然有力地回击了诸葛亮的所谓正统论,但同时又却将汉室皇权从平民心目中高高的神瓮上拽了下来,甚至颇有些“反动”意味。
诚然吴凡说得很对,曹军士兵也都站在吴凡这一边。但是,他们毕竟是平民百姓出身,对于封建统治集团固有的敬畏令他们不敢把心中支持吴凡的想法表现出来,只能在一旁静静地听着,一语不发。
这也是为什么在吴凡和诸葛亮对辨的过程中,周围曹军士兵一直异常安静的原因。
现在,诸葛亮被吴凡亲手击杀,这让曹军士兵欢呼振奋不已。而这其中所要表达的意思,不只是对吴凡武力的敬服,更有对吴凡前面那番说法的拥护——
我们不是贼军,我们是万民的希望我们要创建一个全新的朝代,一个没有战争的令四方蛮夷敬畏臣服的太平盛世
这种藏在心底的强烈呼声,只能借眼下诸葛亮被击杀的欢呼而“婉转”的表达。
这是人民的悲哀。但处身在这个时代,却又避免不了这样的悲哀。
在曹军将士山呼海啸股的呼声中,等着看好戏的司马懿却是惊愕不已。虽然他对吴凡的武力早有听闻,但却万万没有想到能达到如此强大的地步。盯着吴凡的身影,司马懿眉心紧皱了片刻,目光中闪过一道冷厉之色。随后就在一浪高过一浪的欢呼声中,无声地离开了。
下一刻,吴凡抬手示意众人息声,随后却是吩咐身边的几名骑兵去把诸葛亮带回来,我有最后一句话要说给他听。
曹操听了这话惊讶不已,问吴凡道:
“八弟,这诸葛亮被左节钺砍下马,难道还没死?”
曹操说出了众人的疑问,纷纷讶异地看向吴凡。
吴凡笑道:
“弟还有最后一句话要说给他听,当然要留他一口气。”
本来吴凡在这黑夜中的微弱光照下,于千余米外掷杀诸葛亮就已经让将士们惊愕不已了。没想到,吴凡竟然还故意留着诸葛亮一口气,并没有把诸葛亮杀死。
这个难度,相比只是单纯地千米掷杀要难上数倍不止
曹军将士惊诧莫名,心里难免有些不相信,认为吴凡这次可真是有点太过于自信了。那么远的距离,光线又那么差,能把左节钺丢出去并砍在诸葛亮身上,这样的难度就已经足够高了。又怎么可能还控制着力道,留下诸葛亮一口气?
不过,片刻之后,当数名骑兵将诸葛亮带到眼前,丢在地上的时候,诸葛亮因背上剧痛而发出的呻吟却是让众人在瞪圆了眼睛的同时,再一次领教了吴凡号称天下第一的实力——
果然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当年在全国比武大会上,观战群众事后将吴都督称为天下第一的时候,还有很多将士认为这只是一种美誉,并不能算作是真正的实力。如今看来,这个美誉却是名符其实,当之无愧
不知如果司马懿没有走开,在看到这一幕后又会是怎样的一番表情。
与前面看到诸葛亮被砍落马,众人高声欢呼不同。这一次,众人却都是异常地安静。原因是吴凡此前就有交待,他有最后一句话要说给诸葛亮听。众人都在屏息凝气,想听听这最后一句话到底是什么。
只见吴凡信步来到诸葛亮身边,低头看了一眼脚下的诸葛亮,口中淡淡地道:
“你以为你的技俩真的成功了吗?其实我早就知道你会有这一步,只是想看看你在此之前是如何表演罢了。”
这句话听得曹军将士莫名其妙。只有吴凡和诸葛亮二人彼此心如明镜。
一直以来,被诸多名士高调评价,并且自诩腹有良谋,胸藏百万雄兵的诸葛亮,在吴凡面前栽尽了跟头。就算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然没能逃出吴凡的手掌心,并且,还像个跳梁小丑一般在吴凡面前“表演”了一番自己的技俩,让吴凡悠闲地观赏了一番。
吴凡的这句话对于诸葛亮来说,远比爆粗口,大骂八辈祖宗更锋利。像一把刀子割断了他最后的心理防御。
因剧痛而一直紧闭双眼的诸葛亮,在听吴凡说完这句话后胸口剧烈起伏了一阵,却强自压抑着,令因失血过多而惨白的脸竟是渐渐变成紫红色。不过,最终诸葛亮还是没能压住胸口的那股力道,一口血猛地喷了出来。
随着这口血喷出,诸葛亮仅剩一丝的气血值彻底亏空,呼吸随即停止。
古有王朗被诸葛亮骂得吐血而死。而今,诸葛亮却是被吴凡气得吐血而死。
说是冥冥中的注定也好,说是阴魂不散也罢。历史轨迹再一次发挥了它的作用。
……
当吴凡回到青州斗将临时搭建在江南岸的军营时,时间已经是凌晨四点左右。
这一次合淝之战,曹军无疑大获全胜,不但将孙坚水军几乎全部消灭,而且又除掉了对曹军威胁极大的诸葛亮,可谓战果颇丰。
吴凡回到自己休息的寝帐后,靠坐在床头。将诸葛亮死后出现的皮袋里所发现的物品——活丹,拿了出来,细细端详。
这个名为活丹的物品,外形是一个金黄色的兜囊,里面装着数颗丹药,吴凡数了一下,一共是七颗。丹药色泽纯白,带有氤氲之气,闻起来令人口泽生津,手感微凉。
当年在岐陵坡上,赵云曾经发动一次无双乱舞,那件事让吴凡印象深刻,因为那是吴凡自进入这个世界后,第一次看到有人施放无双乱舞技能。
实际上,包括吴凡在内,虽然每个武将都有无双值显示,不过,想要把它积满却是根本没有可能——吴凡曾经刻意试验过,在受到攻击并且血值减少的情况下,无双值确实可以略微增长,但是,三秒钟没有受到攻击,无双值就会回落,而且回落的速度非常快。正常情况下,武将的气血从满值开始被连续攻击直至亏空,无双值增长量不到五分之一。就算吴凡带有极朱雀翼,使血气值增加到150,全部亏空后无双值增长量也不过四分之一多一些。
既然如此,赵云是怎么把无双值积满的?
吴凡对这件事非常好奇。
在赵云成为自己的手下后,吴凡就直接询问其中缘故。赵云回答称,自己当时服用了一颗活丹,而且那是他手中最后一颗活丹。也就是说,自那以后,赵云也像其它武将一样,再也无法施展无双乱舞这个技能了。
自那以后,吴凡就把活丹这两个字印在了心里。
实际上,活丹这种特殊宝物是有价无市的,花多少钱也买不到。吴凡对此也是十分地清楚。否则每个武将都像吃糖豆一样上战场就吃几颗活丹,见事不好就施放可使自己进入无敌状态的无双乱舞。这个世界的战争简直是没法打了。
然而,做梦也没想到,自己竟然会有一天得到活丹
这种惊喜之情不言而喻,以至吴凡此时虽然十分疲累,却是全无睡意,将活丹拿在手里细细观瞧,爱不释手。
看了片刻后,吴凡欣慰地笑了笑,将活丹揣回怀中。铺开被褥,就要睡觉。
这时,外面传来脚步声,听声音是向着寝帐这边走来。而且那脚步声较轻,看来应该是个身材姣小之人。
正想到这里,帐外传来一个声音:
“吴……都督,你睡了吗?”(附近有吴凡手下士兵,因此小乔才这么称呼吴凡)
是小乔。
吴凡头也不回,一边继续铺被褥一边道:
“正要睡,你这么晚过来是要陪我一起睡吗?”
换作是以前,小乔听了这话后肯定要回敬吴凡几句。不过这一次,吴凡却是很意外地并没有听到预想中的声音,不由得停下手来回头望向身后。
只见小乔已经走进帐中,在吴凡回头望过来的时候故意把目光看向别处,表情似嗔还羞,脸上竟然还带着点红晕。
吴凡好生奇怪,迎着小乔走过去,伸手摸向小乔的额头,口中疑惑地道:
“这也没发烧啊,你今天怎么了好像有点不正常啊?”。
复回中原 第282节 修炼了很多年
小乔却没有说话,咬着嘴唇,好像在蕴酿什么情绪似的。(文字小说网:)
吴凡心中好笑,故意装傻充愣再伸手去摸小乔的额头,然后再翻回手来摸着自己的额头,如此往复给人一种在为小乔试体温的感觉。
当吴凡把手第三次伸向小乔的时候,小乔终于不再无动于衷了,没好气地打开吴凡的手,道:
“你有完没完?我没发烧,我很正常!”
吴凡好像被小乔这突然的举动吓到了,两手端在胸前后退半步,愣愣地看着小乔,不知所措。
看得小乔噗哧一下笑出声来。
走开几步,小乔停下,眼望着面前的灯烛,缓缓道:
“吴凡,谢谢你救了我。”
说话的时候,小乔一直看着面前的灯烛,就好像那是吴凡的化身似的。实则这是女人复杂的心理所致,对此,从小乔含羞带笑的表情中就可窥见一斑。
吴凡听小乔这样说,故意大大咧咧地把手一扬,道:
“我还以为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儿呢,深更半夜闯入我的寝帐,原来就为了这个。古人云“大恩不言谢”,报答我一下不就得了。”
小乔原来含羞带笑的表情顿时转变成惊愕,回过头来看向吴凡道:
“不会吧你,居然……说出这样的话来?”
吴凡道:
“那你要我怎么说?我可救了你一命啊,总不能白救吧?”
小乔听到这里,表情中仅存的一点喜色也悄然褪去,作难道:
“可我怎么报答你啊?我既没钱又没权,况且你现在又不缺这些。”
吴凡嘿嘿一笑,搓着两手来到小乔近前,挤眉弄眼道:
“这还不简单,床我都铺好了,你先躺上去,然后我再上去;不就行了吗。”
小乔直到这时才明白吴凡是在拿她逗乐,挥起粉拳用力捶了吴凡前胸一下,嗔道:
“要死了你,早该想到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虽然表面上做出很生气的样子,但脸上却是没来由地涌起一阵红晕。
吴凡呵呵一笑,打了个哈欠道:
“好了小乔同学,天马上就要放亮了,你的救命大恩人忙了一晚还没睡觉呢。”
小乔这么晚来吴凡这里,其实有许多话想说;出于对吴凡的感激也好,出于重新认识吴凡也罢,总之要是不来吴凡这里一趟,她是没有办法睡着觉的。但真正和吴凡单独处在一起了,却又不知该说些什么,心絮乱如麻,根本理顺不清。
此时听吴凡这样说,小乔心中难免有些空落落的遗憾,至于这份遗憾是什么却是连她自己也说不清。暗叹了口气,小乔微微撅着小嘴,有些负气地道:
“知道了,救命大恩人,您快睡吧,像猪一样睡得天昏地暗!”
说完,小乔转身向着帐门走去。
身后,吴凡看小乔离去的背影,突然道:
“就这么走了?”
小乔停住,回身看着吴凡道:
“对啊,难道您还有什么吩咐的吗我的救命大恩人!”
吴凡道:
“临走前就不表示一下?”
小乔疑惑道:
“表示?什么表示?”
吴凡摇头,一副痛心疾首状,道:
“真笨,话说到这个份儿上了还不懂。KISS,吻别,明白?”
小乔怔了一下,刚刚回复正常的脸色马上又腾地红了起来,回头看了一眼守在帐外的士兵,对吴凡没好气地道:
“你没搞错吧!外面有那么多士兵,居然让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