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玄天英雄传-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千语道,“那我教你识字好不好?”

  小狗子赧然一笑,“好是好,只是我太笨了,十有*是学不会的。你还是接着说那个伊水岛吧,是怎么个神奇法?”

  千语道,“据古书中记载,这伊水岛上有一处淡水泉,泉水四季长流,清澈见底,入口清冽甘甜、沁人心脾。据说当年有一位最擅长五行之术的高人来到此岛,纵览全岛之后,便说此泉乃是这岛上风水最好之处,灵气亦是最盛,若把这岛比作一条巨龙,那么这泉便是巨龙之眼了,于是便将此泉命名为龙眼泉。而这龙眼泉中有一种鱼,名叫鯩鱼,此鱼通体漆黑,体形虽小却精力充沛,终日游动,不眠不休。”

  小狗子听得极是入神,此时奇道,“怎么竟有这种鱼么?”

  千语点头道,“天下之大,自然无奇不有。更奇的是,这泉里还有一种龟,只有三条腿,名叫三足龟注1,此龟虽然只有三条腿,但行动却极为迅捷,专门捕食鯩鱼。书中记载,吃了这种三足龟可以祛除百病,延年益寿。”

  “真有此事么?”小狗子惊叹道,不由极为神往,半晌之后叹道,“要是真有这种龟,那么给爷爷吃了该有多好啊!”

  千语笑道,“既然是书中记载的,想来不假。不如我们便去找一找这伊水岛,若是找到了,便去捉一只三足龟来,你爷爷吃了三足龟一定能长命百岁!”

  “这……”小狗子极为犹豫,他此时对千语的来历有些疑惑,千语衣着讲究绝不像是渔家孩子,坚持要出海却又偏偏好像很怕海的样子,而且小小年纪却颇有见识……不过小狗子转念一想,也许千语是内陆村镇里有钱人家的孩子,今日就是来赶海神庙会的,到了这里甩开大人自己偷跑出来玩也是有的。

  小狗子摇摇头,他生性纯良,又对千语极有好感,不愿对这个新朋友多加猜测。而千语口齿伶俐、言之凿凿,把这三足龟形容得活灵活现,小狗子早已有*分信了。小孩心性,天生便对一些神奇事物极为好奇,再想到爷爷吃了这三足龟便可以长命百岁,小狗子不免有些热血沸腾,他喉头一热,脱口而出,“好吧!我们便去找一找这伊水岛!”

  大海中央,平静而空旷的海面上忽有一个年轻的声音传来,“师父,早知您的水隐术如此高超,不如带了李师弟同来,他因不能来看双龙出海之事极为懊恼,这会儿估计在岛上急得跳脚呢。”

  一阵轻笑声过后,一个沉稳的声音开口道,“孙师弟,这个你就有所不知了,这水隐术乃是利用水的能量,再以自身玄功催持,在水面上幻化出五彩气泡,气泡内的人可以看到外面,而气泡外却看不到里面,只是这气泡由水而生,有顶有壁却无底,恰似一只大碗倒扣在海面上,所以泡内之人仍需施展踏水术,方能站于海面之上。李师弟入门时日尚短,踏水术只练到第二层,是坚持不了这么久的。”

  那个孙师弟的声音又道,“原来是这样,多谢大师兄指教了。不过师父竟能幻化出这等能容十余人的气泡,水隐术可算是登峰造极了。”

  有人冷冷哼了一声,声音甚是威严,一时之间便没人再敢吭声了。

  夕阳西下,天边殷红的落日终于收起最后一抹余晖,完全消失在海平面上。

  此时,一块红色的岩石竟无声无息地缓缓浮出海面,但见这岩石大约一丈见方,颜色极为妖异,红得如同一滩潋滟的血。

  日落月升,清冷的明月散发着淡淡的光华升上夜空,当第一束月华如水银泻地般地洒落在海面之际,那血红的岩石竟从中裂开了一条缝,继而朝两边缓缓打开。原来那并不是什么岩石,而是一只血红色的大蚌。

  月光从大蚌裂开的缝隙中照了进去,大蚌之内瞬间光芒陡盛,蚌身也开始剧烈地抖动起来。

  片刻之后,大蚌停止了抖动,蚌内的光芒也随即黯淡下来。一颗莹白如玉、通体浑圆的珠子自大蚌裂开的缝隙中缓缓升上半空,沐浴在月光之下。

  一瞬间,海面上黯淡了许多,彷佛所有的月光都被半空中的那颗珠子吸引了去。那珠子虽在空中一动不动,但周身光芒流动,似有生命一般。

  远处海面上,有人倒吸了一口冷气,随即压低声音轻声道,“这,这便是那深海血蚌么?”

  先前那个较为沉稳的大师兄的声音此刻也不免有些激动,轻声答道,“是啊,那珠想来便是灵珠了。深海血蚌五百年才能诞一珠,此珠一出,双龙便要出海了。”

  正说话间,东面和南面的海面上先后出现了两个巨大的漩涡,这两个漩涡迅速向外扩张,而那深海血蚌此时便处在这两个漩涡中间,被两股巨力同时拉扯着。

  片刻之后,深海血蚌便抵受不住,合上蚌壳,沉入海底。

  两个漩涡继续扩张,随即便在海面之上短兵相接,“砰”地发出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与此同时,两条巨龙分别从两个漩涡的中心跃出海面。

  东边的那条龙,身披金麟、闪闪发亮,椭圆目,额突起,斧式下颚,坚齿外露,唇边有须。

  南边的那条龙则是斜角臣字目,头上一对宝瓶角上扬回卷,上颚外卷,张口露齿,长须下垂。

  此时海上又出现了奇异的一幕,随着双龙跃出海面,那两个看似要翻江倒海一般的巨大的漩涡竟也随即消失了,海面又恢复了平静。

  只见两条巨龙分别绕着灵珠上下翻飞,二龙各行其道,竟然相安无事。

  “师父,莫非真有善龙恶龙之分么?”远处海上那个孙师弟此刻又忍不住问道。

  先前那个威严的声音冷哼了一声,看来便是众人口中的师父了,“善龙恶龙不过是民间传说罢了,百姓不过是希望年年风调雨顺,年年都有个好年景。倘若风调雨顺了,百姓便说是善龙保佑,若有些旱涝灾害,就说是恶龙作祟。其实二龙俱是神物,哪有什么善恶之分。至于人间的旱涝、福祸,那都是天数使然,与龙何干?”

  孙师弟“哦”了一声,随即又道,“既然二龙俱是神物,那为何这两条龙的长相大不相同呢?”

  师父正色道,“龙乃是神物,身兼各种动物之所长,具有蛇身、蜥腿、鹰爪、蛇尾、鹿角、鱼鳞、鲤须。前人分龙为四种:有鳞者称为蛟龙,有翼者称为应龙,有角者称为虬龙,无角者称为螭龙注2。所以东海所出有鳞的应为蛟龙,南海所出有角的应为虬龙。”

  那大师兄此时也忍不住问道,“师父,那么这灵珠到底有何奇妙之处,能引得二龙出海相争?”

  师父沉吟道,“这个我也不甚清楚,想来这灵珠对于龙必定是有些妙用吧!只是对人没什么用处罢了。相传五百年前有位高人便曾夺得一颗灵珠,结果第二天便全身血液冻结而死。想是因为这灵珠生于海底深处,数百年不见天日,乃是至阴至寒之物,以凡人的体质是万万难以承受的,所以不能为人所用。”

  此时半空中那颗灵珠已开始缓缓转动,周身光芒愈发清冽。

  忽然,东海蛟龙率先发难,只听一声龙吟响彻九霄,瞬时之间海面上电闪雷鸣、风云变色,蛟龙腾空而起,耀眼的金色麟片在它巨大的身躯上犹如一件黄金铠甲,只见它曲肢伸爪,尾尖回卷,昂首向天,神态威猛,所向披靡。

  南海虬龙亦不甘示弱,腾空而起,体作S形,头上龙角峥嵘,双目圆睁,炯炯有神,只见它一声怒吼,张口露齿,口内舌尖上翘,海面上便如翻江倒海般地掀起滔天巨浪,巨浪又逐渐形成一股巨大的水柱,水柱盘旋上升,被虬龙如长鲸吸水般地吸入口中。

  此时东海蛟龙忽地探首前视,一道闪电自龙口中射出,挟雷霆万钧之势射向南海虬龙。

  几乎是同时地,一股巨大的水柱也自南海虬龙的口中激射而出,急速旋转地射向东海蛟龙。

  转瞬之间闪电与水柱在空中相交,闪电迅速淹没在急速旋转的巨大水柱中,而水柱也被闪电击散,落入海中。

  其实刚才那道闪电若是击在山石之上,其威力足以开山裂石。而那道水柱亦足以摧毁整座城池。只是两强相遇,谁也奈何不了谁。

  随即二龙开始近身相搏,只见蛟龙身上金麟坚固,虬龙头上双角犀利,两条巨龙攻守有度,扑击搏杀,闪转腾挪,各显神通。上天则电闪雷鸣,入海则倒海翻江。二龙吟啸嘶吼,一时间斗得天昏地暗,风云变色。

  如此恶斗了十几个回合,二龙却丝毫不露疲态。

  突然,虬龙趁转身之际,回身将头上利角狠狠朝蛟龙腹上刺去。不想蛟龙应变极速,立刻伸爪牢牢抓住虬龙的龙角,同时挥尾如刀,重重地向虬龙身上打去。这一下可实实在在地打在了虬龙身上,虬龙吃痛,也卷尾狂挥,但苦于龙角被蛟龙抓住,此刻蛟龙在上,虬龙在下,无论虬龙如何摆尾也是打不到蛟龙身上的了。

  蛟龙也意识到了此刻自己占尽上风,不停地使出神龙摆尾,一下下重重地抽在虬龙身上,虬龙受痛不住,却又避无可避。

  蛟龙又猛抽了十几下,虬龙已然章法大乱,只是伸爪狂抓,此时正巧蛟龙再次挥尾打来,虬龙铁爪如钩,一爪竟抓在蛟龙尾部,硬生生撕下一大片金麟。蛟龙吃痛,嘶吼一声,爪上一松,虬龙趁机逃脱。

  蛟龙狂怒,龙吟响彻九天,便欲上前再战。

  但此刻虬龙心有余悸,不敢再战,掉头南去了。

  蛟龙见虬龙败走,也不再追,转头看向空中那颗灵珠。

  那灵珠彷佛丝毫不受刚刚那场恶斗的影响,此刻已渐渐停止了转动,静静地散发着清冽而柔和的光晕。

  蛟龙缓缓张口,那灵珠便彷佛受到召唤一般,竟缓缓向蛟龙口中飞去。

  眼看灵珠就要飞入蛟龙口中。

  此时,异变陡生。

  海面之下突然射出一道幽蓝之光,无声无息地急速射向蛟龙,看那方向极为阴毒,似是冲着蛟龙左眼而去。

  那蛟龙刚刚经过一场恶战,元气大伤,此时又正专心吸珠,全然没有发现那道阴毒蓝光,眼看这条蛟龙就要变成独眼龙,这时远处海面之上一道白光后发先至,于千钧一发之际击落了蓝光。

  蛟龙此时也看到了这两道光,这龙极有灵性,知道此时情况复杂凶险,不宜久留,便一口将灵珠吞入口中,往东去了。注1:三足龟:见于《山海经》中山经卷五“……其阳狂水出焉,西南流注于伊水,其中多三足龟,食者无大疾,可以已肿。”

  
  注2:前人分龙为四种:有麟者称蛟龙,有角者称虬龙,无角者称螭龙,(均见《离骚》洪补引《广雅》)有翼者称应龙,(《天问》王注)。

第二章 龙珠(上)
乌云遮月,海面上没有一丝光亮,小船随波逐流地漂荡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大海之上,彷佛没有尽头一般,就将这么无声无息地漂流下去。然而这种无声无息在黑暗之中却显得特别的阴森可怖。

  突然,一阵“嗖嗖”之声破空而来,打破了夜的静谧。以一道白光为首的几道光芒从远处先后而来,贴着海面向前飞速掠去,转眼便消失无踪。那些光芒虽然只是一闪而过,但在漆黑一片的海面上仍是显得触目惊心。

  黑暗之中的小狗子揉了揉眼睛,几乎以为自己看错了。

  “千语!千语!千语!”小狗子紧张地轻声叫着。

  船舱里的千语迷迷糊糊地翻了个身,含糊地应了一声,又睡了过去。

  “千语!快醒醒!”小狗子干脆跑到船舱里推了推熟睡的千语。

  “嗯?”千语被推醒,极不情愿地翻身坐了起来,小手揉着惺忪的睡眼,一边打着哈欠一边含混不清地问道,“怎么了?到了么?”

  小狗子道,“不是的。我,我刚才看到几道光在海面上飞了过去!不知道是什么?该不会是神仙吧?”

  “光?”千语皱眉道,“什么光?”

  “就是,就是……”小狗子本就不善言辞,情急之下更是不知该如何形容,“就是光,嗖的一下就不见了。”

  千语想了想,又探头往船舱外看了看,可是外面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千语道,“小狗子哥哥,我们现在这是在哪里了?”

  小狗子有些不知所措,“我也不知道。之前我一直是朝着东南方向走的,可是大约一个时辰之前,不知是怎么了,天上忽然没了月光,四周一片漆黑,我也辨不清方向。”

  “那可怎么办呀。”千语也没了主意。

  两个孩子一筹莫展地坐在船上,四周一片漆黑,小小的渔船依然随波逐流地漂着,不知要漂向何方,黑暗中的大海平静而危险,彷佛随时准备着吞噬一切。

  千语刚才睡着了,倒还不觉得怎样,这会儿醒来便有些害怕了,他不自觉地朝小狗子身边挪了挪,轻声说道,“小狗子哥哥,你,你怕么?”

  小狗子点了点头,随即又想到千语是看不到的,便答道,“自然是怕的。”

  千语叹道,“你也怕黑么?”

  小狗子道,“黑有什么可怕了?总归不是白天就是黑天,有什么怕的。”

  千语奇道,“那你怕什么?”

  小狗子沮丧道,“我是怕爷爷生气。我看这次我是闯了大祸了,爷爷在家里不知要如何着急呢!三足龟连个影子也没见着,现在想回家也回不去了!”

  千语愧疚道,“对不起,小狗子哥哥,都怪我,非要让你带我出海,是我连累了你。”

  小狗子慌忙道,“不不不,不怪你,是我自己想去抓那三足龟的,不怪你。”

  千语原本还要说什么,可肚子却先咕噜咕噜地叫了起来,千语不好意思地一笑,“一天没吃东西,肚子饿了。”

  “原本没想到今天会出海的,船上没有准备干粮,这里只有一袋清水,你稍微喝一点吧。”小狗子从船舱里摸出一只装满清水的皮囊,拔出塞子,递给千语。

  千语摸索着接过皮囊,想了想又递给了小狗子,“小狗子哥哥,还是你先喝吧,你划了一天的船,最是辛苦的。”

  小狗子咽了口唾沫,说道,“我不渴,你喝吧。”

  千语何等聪明,立即醒悟道,“你可是怕这水不够喝么?”

  小狗子见瞒不过千语,只好说道,“我们现在漂在海上,也不知道何时才能上岸。爷爷说过,人若是几天不吃东西是不会死的,但若是几天不喝水便要渴死了。这大海之上海水虽多却是不能喝的,船上只有这么一袋清水了,所以,我想省着点喝。”

  千语沉默了片刻,开口道,“小狗子哥哥,你自己都不舍得喝却舍得给我喝,你人真好!好吧,你不喝我便也不喝。”

  其实海上求生或是野外求生之时,在淡水缺乏的情况下,必须尽可能多地将水等分成若干份,每日只能喝一份,严格控制每日的饮水量,以便尽可能地延长自己的生存时间,增加获救的可能性。而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天理应是不饮水的,自第二天才开始每天饮用一份水。小狗子是明白这个道理的,但他怕千语年幼忍耐不得,便说道,“那好,我喝一口,你也喝一口吧。”说着,将水在唇上沾了沾便递给千语。

  千语也极懂事,接过水只小小地喝了一口,随即便把皮囊交给小狗子。小狗子接过皮囊小心翼翼地将塞子塞好。

  两个孩子并肩坐在船上,一时无语。

  千语今年才八岁,小狗子也不过只有十岁,正是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年纪。在今天之前,这两个孩子大概谁也不曾仔细想过生存的问题,亦不会如此真实地感觉到死亡的威胁。可是命运偏偏如此神奇,一日之内便将这两个原本毫不相干的孩子的命运紧紧地栓到了一起。

  忽地,一道金色的光芒划破夜幕,自渔船上空飞过,片刻之后又坠落在前方的黑暗之中。

  千语和小狗子面面相觑,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正当两个孩子惊疑不定之时,天空中的乌云却开始缓缓散去了,皎洁的月光重新洒在了海面上,四周的景物也渐渐清晰了起来。

  “看!前面有座岛!”小狗子忽然站了起来,兴奋地指着前方。

  千语一愣,定睛一看,面露喜色。接着二话不说,先抓过皮囊,咕咚咕咚地喝起水来。

  小狗子惊道,“你,你干什么?”

  千语充耳不闻,喝了个痛快方才放下皮囊,小手抹了抹嘴角残留的水珠,好像还有些意犹未尽,但还是将水递给了小狗子,“小狗子哥哥,快喝吧。”

  此时小狗子已惊呆了,磕磕巴巴道,“这、这怎么成?这岛上可未必有淡水啊!”

  千语展颜笑道,“放心喝吧,肯定有的!”

  小狗子刚刚将船在岸边停靠好,千语已然迫不及待地跳上了岸,小狗子赶紧追了过去,口中喊道,“慢些走!当心这岛上有什么毒蛇猛兽!”

  千语回头笑笑,左顾右盼,极为兴奋。

  小狗子挠挠头,不知道千语为什么那么高兴,自言自语道,“怎么办?我们该往哪里走啊?”

  千语闻言一愣,笑容僵在脸上,似乎想到了什么,神色逐渐黯淡下来。

  小狗子浑然不觉,继续说道,“也不知这是不是伊水岛?有没有龙眼泉?有没有三足龟?”

  千语闻言道,“是了,那我们便去龙眼泉吧。”

  小狗子奇道,“你怎么知道这岛上有龙眼泉?”

  千语勉强道,“我猜的,我们去找找看吧,真有也说不定呢。”说着便拉起小狗子的手向岛内的一片树林走去。

  小狗子半信半疑地跟着千语往前走,欲待开口询问,转念一想还是算了,来也来了,便找一找吧。

  开始的时候小狗子不停地东张西望,担心这岛上有什么凶险,后来便不大担心了。因为小狗子发现这岛上有路。世上没有哪种野兽会为了在林间行走方便而特地开一条路出来的,所以有路便必定是有人居住。而既然有人居住,岛上凶险的程度自然就大大降低了。

  放下心来之后,小狗子开始好奇地观察四周,只见这林中古木参天,巨树林立,但却并不显得阴森,也许是因为林间多有花草点缀其间,使得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清新芬芳的味道。一路走来也不曾见到什么毒蛇猛兽,只是偶尔惊起几只栖息在树上的不知名的美丽鸟儿。

  但奇怪的是,千语彷佛对这岛上的情况极为熟悉,拉着小狗子左拐右拐地走得飞快,根本不像是在找东西的样子。

  走了大约有两盏茶的工夫,穿过了那片树林,千语忽然停下脚步,说道,“便是这里了。”

  小狗子定睛一看,只见前方不远处有一块半透明的大石,质地温润,似石似玉,石上龙飞凤舞地刻着字,石下果然便有一泉,泉水汩汩地自泉眼中流出,清澈见底,在泉眼周围形成了一个天然泉池,漫过泉池的泉水又汇成一条小溪,潺潺地向东流去。

  “这便是龙眼泉了。”千语说道。

  “龙眼泉?”小狗子疑惑道,“你怎么知道?”

  “这里不是写着么?”千语伸手一指那块似石似玉的大石。

  小狗子尴尬一笑,“哦,我不识字。”

  千语也笑了,“我给忘记了。”

  “这是龙眼泉,那这里岂不是就有三足龟?”小狗子简直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好运道。

  “是啊。”千语点点头,“可是这三足龟生性狡猾,极善伪装,有时潜伏在水底,有时隐藏在岸边石缝之中,很难捕捉。不如我们先吃点东西,休息休息,等天亮了再来抓它吧。”

  “好的。”小狗子点点头,他划了一天的船,体力消耗极大,此刻早就饿得前胸贴后背了,“这里有什么东西可吃么?”

  千语想了想道,“我们去找些野果来吧,好歹充充饥。”

  小狗子忽然想到了什么,伸手在怀里摸了摸,大喜道,“我们不用吃野果了。”说罢,自怀中掏出一物,竟是平时在船上烧饭用的火石,“我去看看这里可有鱼么,我们抓条鱼烤来吃。”

  千语欢呼一声,拍手笑道,“太好了,这龙眼泉里的鱼极是美味,我原本发愁没法吃呢,这下好了,我们赶紧去抓吧,我快饿死了。”

  两个孩子飞奔到泉边,小狗子水性极好,再加上饿了一天,不免有些心急,未及细看,立时便要下水,千语却发觉了泉中的情况有些奇异,一把拉住小狗子,轻声说道,“你看,好像有些不对劲。”

  小狗子闻言一愣,借着月光仔细看去,只见那泉眼中的泉水其实并不是汩汩流出,而是如沸腾了一般地翻涌而出,咕嘟咕嘟地冒着气泡。

  这泉水本来极为清澈,水底的石子都清晰可见,但泉眼处此时沸腾翻滚、水花四溅,便有些看不真切。

  千语喃喃自语道,“这泉今日怎么变成这样?”

  千语这句话其实说的很值得推敲,但小狗子却完全没有注意到当中蹊跷,此时他的注意力已完全被泉中的景象吸引过去。小狗子目力极好,在水花翻滚的间隙,他看到了隐藏在水花下面的一条大鱼。

  “嘘……”小狗子食指竖于唇边,轻声道,“我看到一条大鱼,我从这边下水去抓它,你轻轻绕到那边,若是我没抓住,你便从那边截住它。”

  千语面上一红,“可,可我不敢下水。”

  小狗子一愣,随即想起千语说过他不识水性,便道,“那好吧,你便呆在这里,我自己下去。”

  千语点点头,又仔细看了看四周,觉得这泉水除了涌动得汹涌了些外,其他也并没有什么不妥,也就放下心来。

  眼看小狗子已经下水悄悄地接近了泉眼处,千语顺着小狗子的目光也看到了那条大鱼,他不由得也有些紧张,连呼吸也不敢大声,生怕吓跑了大鱼。

  而此时小狗子怕在水面上看不清楚下手会有偏差,便决定潜到水下去抓。他仗着自己水性好,深吸一口气潜入了水下,可是潜到水下小狗子才看清楚,这条鱼竟有二尺来长,全身金麟,貌似鲤鱼,唇边有须。

  小狗子暗暗叫了一声苦,鱼在水中的力道本就极大,而这么大的一条鱼若是在水中挣扎起来,恐怕自己还真未必制得住。但也没空多想了,小狗子咬了咬牙,猛扑过去,死死地抱住鱼身。

  出乎意料之外地,那鱼竟纹丝不动,轻而易举地便被小狗子抱在怀中。而小狗子反倒是由于用力过猛,险些撞上泉底的岩石,他赶紧稳住身形,顺势抱着大鱼浮出水面。

  千语一见,立刻欢呼起来,小狗子用力将大鱼向他抛去,千语促不及防,惊呼了一声,倒退两步稳稳将鱼接住。

  小狗子麻利地上岸穿好衣服,只见千语还在抱着那条鱼发楞,不由得有些好笑,走过去道,“我们去拾些干树枝回来吧,然后再将这鱼收拾干净,生火烤来吃。”

  千语却犹豫着没动,“小狗子哥哥,你看这条鱼是不是死了?”

  小狗子仔细看了看,道,“看这眼珠倒不像是死鱼,而且死鱼是会翻白的,我刚抓它的时候,它可没有翻白。”

  千语不解道,“那它为什么一动不动?”

  小狗子挠挠头,“这个我也不知道。”想了想又道,“也许是突然见到有人,吓破了胆也说不定呢。”

  千语闻言哈哈大笑道,“正是,正是。世上有胆小的人,自然也有胆小的鱼,也许这正是一条最最胆小的鱼呢。”说着便把鱼放在地上,蹦蹦跳跳地拉着小狗子去拣树枝了。

  这两个孩子哪里会知道,这条他们以为吓破了胆的胆小鱼,两个时辰以前却在海上翻江倒海、大显神通。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二章 龙珠(下)
民间多有关于龙化身成鲤、或是化身成蛇的传说,其实是不无道理的。龙之为神物,不只能呼风唤雨,而且能显能隐,能细能巨,能短能长。而眼前这条金色鲤鱼便是那条东海蛟龙的化身。

  原来,那东海蛟龙吞了灵珠后,看似向东逃去,实则却是在海面上绕了一圈,确定没有危险之后,便返身直奔这岛上的龙眼泉。

  因为这龙眼泉直达地底深处,上吸日月精华,下取地之灵气,乃是这方圆几百里内灵气最盛之处,蛟龙自然感应得到。它虽击败虬龙,夺得灵珠,但自己也元气大伤,此刻再想要炼化灵珠,实在是力有不逮了。而若想尽快恢复元气、炼化灵珠,那便没有比这龙眼泉更好的地方了。

  于是它潜到龙眼泉,化身金鲤,汲取泉中灵气炼化灵珠。

  说起这灵珠,亦是天地间的一件异宝,乃是由极其罕见的深海血蚌所诞。

  这深海血蚌顾名思义生活在深海海底,极为通灵,它所居之处,必然是海眼所在之处。所谓“海眼”,相传便是海底的泉眼,每片海域都有海眼,乃是这片海域的生命之源,若是海眼枯竭,那么这片海便要逐渐干涸。

  深海血蚌找到海眼之后,便长居其畔,日夜汲取海底灵气。每逢地岩碎粒经由海眼喷出,血蚌便会守在海眼旁,一旦有地岩碎粒恰巧进入体内,血蚌受痛,便会分泌自身精华粘液包裹地岩碎粒,以减轻痛楚,如此历时五百年,方能育成一珠。

  灵珠诞生的过程看似与普通珍珠无异,但因果却不可同日而语。

  普通蚌类是因不慎有砂砾入体,为减轻痛楚而分泌粘液,日久便成珍珠,珍珠日渐圆润后,便会随着蚌的运动排出体外,所以普通蚌类痛苦育珠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将其排出体外。

  而这深海血蚌却是自请岩粒入体,痛苦辗转,以自身灵气孕育,将地岩碎粒与自身精华融为一体,逐渐形成胶状珠体。灵珠乃是地底灵气所聚,又经深海血蚌数百年孕育,一旦成形之后,便有自行汇聚、衍生灵气之奇效。若是给这灵珠吸入一分灵气,那么运行几周之后,便能衍生出两分灵气释放出来,也就是说有了这灵珠,便能成倍地汲取灵气。这等异宝,深海血蚌又怎会舍得将它排出体外。

  而血蚌痛苦数百年,诞出一珠,绝不是特地趁今日拿出来献给龙的。这就好比普通蚌类痛苦育珠绝不是为了给女人作项链。

  深海血蚌之所以冒险将灵珠带到海面上其实是有一个缘故的。

  灵珠长成后,须得经过月华抛光方能引动灵珠异能,而一年之中以二月初二的月华最为阴柔,所以深海血蚌必须在这一天将灵珠带出海面抛光,二龙也是算准了这个时机,于是才会发生前面二龙夺珠的一幕。

  不过这灵珠虽神奇,终究是以地底之气蕴化而成,再加上数百年不见天日,所以阴寒之气极重,若是凡人或其它灵兽得到此珠,反而会因它而枉送了性命。

  在这世间,除了诞育此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