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无上皇途-第1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别馆住下之后,段玉山和简老早早赶往内宫晋见皇帝,沈辰便带着纪蓉儿在皇城溜达了一圈,段青霓对皇城自是熟悉,领着二人赏鉴皇城小吃,名胜古迹,一晃便是一天,待傍晚时回到别馆的时候,正好碰到段玉山回来。

段玉山一脸凝重,看起来似乎心情不甚好,沈辰便知道只怕事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和段青霓一同进了房中,待到段玉山坐下后,段青霓便问道:“爹爹,事情怎么样了,陛下是如何决定?”

段玉山慢慢摇了摇头,说道:“今天去宫里,没有见到陛下。”

段青霓便不由一愣道:“爹你可是去了宫里一天呢,怎么可能见不到陛下呢?”

沈辰听得倒也奇怪,段玉山和皇帝段玉章之间的关系也算好的,光从封了三郡做属地便可见一二,而以他的身份,这皇宫内外可以随意走动,见皇帝那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他便问道:“莫不成,又是简老从中作梗?”

段玉山又摇摇头道:“这倒不是,简老并不知道我和殿下你的私交,而且,就连简老也没有见到陛下。”

“这是如何一回事?爹爹你就别卖关子了,快快告诉我们。”段青霓扯着他袖子,娇声问道。

段玉山看了看沈辰,一脸真挚的说道:“殿下,我要说的事情非常重要,以我的身份其实不应该告诉你,但是,正因为我对殿下的信任,所以本殿又不想瞒你。此番,之所以我和简老都未曾见到陛下,是因为陛下——身染重病!”

沈辰听得心头一跳,他是何等聪明,这身染重病四个字绝不仅仅是普通病症,乃是这连山国皇帝已经病重到无法见人的地步!

如此要事,显然是宫内的最高机密,只怕朝中要臣都不知晓,段玉山把这种事情告诉给自己,若传出去,那可是通敌卖国之嫌。

沈辰自是感激得很,一抱拳道:“本殿绝不会辜负龙台王的信任!”

段玉山微微颔首,见他如此诚恳,倒也微微一笑道:“本殿相信,十四皇子是抱着善意而来的。”

见父亲如此信任沈辰,段青霓自也松了口气,她聪慧过人,也把这其中事情想了个清楚,便嘘声说道:“爹爹,那陛下究竟染了什么病?”

段玉山便说道:“只怕陛下所得的,乃是我们皇家的遗传病‘魔障’。”

“魔障?这是什么怪病,怎地女儿从未听说过?”段青霓一脸糊涂。

沈辰倒也没听过这事情,认真看着段玉山,段玉山轻叹了一声,说道:“你不知道也很正常,此乃我皇家最高的机密,也是不足为外人道的隐秘之一呀。这所谓的魔障并不知道成因如何,只知道病发之时,体内的气管会如同水肿一般肿大,而且常常噩梦惊醒,如同被妖魔附身一般。此病的可怕之处,便在于初病时无从发觉,而真正病症显露出来,已经为时已晚。在我连山国历史上,第一代先祖皇帝开辟江山拓土,却死在了这怪病之下。除此之外,还有几代先帝都是因此病而死。”

话到这里,他又说道:“今晨我和简老一同去宫里,内侍便直言陛下身体不适,让改日再来。这事情我便觉得奇怪,毕竟陛下乃习武之人,就算生病也无大碍,本殿千里迢迢过来,再加上还有简老在,没有理由因病拒绝。于是,我便悄悄到了太医院一趟,好在我在那边还有些人脉,一打听才知道是如此之事,陛下病发已经有数月之久了。”

段青霓便担忧道:“陛下待我一向甚为宠爱,慈爱得很,怎地会生这样的怪病?”

段玉山微微摇头,苦笑道:“即是怪病,便无从查找这原因呀,这人便是如此奇怪,有的勤于锻炼,偏偏怪病天降,有的庸懒乱食,却能够活上百年。”

段青霓自也明白父亲这感悟,毕竟父亲也是刚刚才从死亡中走出来,她连忙又问道:“那可请道宗的高人过来看了?”

段玉山点点头道:“自是请过,不过,道宗来人只是摇了摇头,并未说什么。”

“那这意思……”段青霓一愣。

沈辰便道:“象太一宗这样的门派,自有卜卦通玄之术,若能救必定也会出手,但如果这乃是陛下天命将尽之象,却无法出手相助呀。”

段玉山神色一肃道:“只怕是如此了,现在这事情虽然还未传出,但是,只怕消息灵通者已经知道了这事情。”

沈辰便道:“听说陛下一直没有子嗣,那也就意味着,他岂非还没有下遗嘱?”

段玉山点点头道:“只怕是这样了。”

一语落地,连沈辰都感觉到一股血雨腥风的味道,皇帝重病,更未立下遗嘱,那下任皇帝之位必定成为有心人贪图之物,而下任皇帝由谁来坐,将会直接影响到三国联盟的形成。他便问道:“以龙台王之见,如今谁更有希望成为下任国君呢?”

段玉山沉吟一下,便说道:“在皇城之中,皇族势力最强者无非两人,其一是二皇叔段丰台,另一个便是四皇弟段玉澜。”

沈辰略一想,便说道:“听说这二皇叔为人骄横好斗,更结党营私,在皇城中名声并不算好。”

话题都深入到了这种地步,段玉山倒也不瞒他,便叹道:“当年父皇还未登基的时候,二皇叔便是皇位有力的竞争者,二皇叔自小聪明过人,能文善武,在笼络人方面更有是一手,当时许多大臣都站在他那一边,反倒是父皇这边的势力小许多,不过,当时先祖爷爷就是看中了父皇的沉稳禀性,最终选择了父皇为帝,听说宣布当天,二皇叔将住所砸得稀烂。父皇登基之后,便欲将二皇叔分到远方封地去,结果大堆朝臣上书,迫使父皇不得不将他留在皇城。”

沈辰听得认真,蹙眉说道:“能够迫使皇帝改变主意,那这二皇叔的势力当真可怕。”

段玉山颔首说道:“父皇当时也就采取了策略,并没有直接对付二皇叔,耗费了二十多年,才将他的一部分势力拔起,后来皇兄继位以后,也是一面尊敬二皇叔,背地里铲除他的势力,二皇叔虽然心知独明,但自也不敢在明面和皇兄对着干,这些年来,实骄横劲收敛了不少,不过私下也有不少传言,说他招兵买马,结党营私,但是,也没有什么真凭实据。”

沈辰问道:“那龙台王认为这二皇叔是否真个收敛了?”

段玉山声音一沉道:“本殿只知道,二皇叔绝非省油的灯,两代皇帝三四十年都未曾将他拉下台,其能耐可见一斑,若然他一直图谋不轨,他上台后必定是一番腥风血雨呀。”

沈辰自清楚他这话中的意思,皇帝上台,必定要扶持亲信,铲除逆党,这么多年两代皇帝所建立起来的势力,他若上台必定要全力根除,到时候不知多少大臣要锒铛入狱。

他又说道:“四皇兄段玉澜似乎是唯一一个留在皇城的皇兄吧?”

段玉山颔首说道:“正是,四皇弟和陛下自小关系就甚好,而且四皇弟为人谦和,也受人拥戴。不过——四皇弟曾经出访过湖国,和湖国皇帝建立了深厚的友情,甚至以兄弟相称。”

“这么说,若然这四皇兄成帝,只怕不会和我国结盟……”沈辰说道。

段玉山点点头,叹道:“四皇弟这人,看似简单,但是性情非常倔强,而且甚为自傲。他若认定湖国皇帝是善意对他,只怕是听不进去我们的柬言。而且,简老似乎也很看重四皇兄,简老一直认为陛下会影响我国的国运,但也只是说说而已,并无证据,不过,如今陛下重,若是简老把这事情和殿下联系在一起,那只怕四皇兄会视殿下为洪水猛兽,更不可能和你搭上半点关系。”

沈辰深思着,这二皇叔老奸巨滑,隐忍多年,若他为帝,要与之合作,让他答应结盟只怕需要斗智斗力,而且,若然他大肆对付朝臣,引起连山国混乱,那么湖国正好趁机出兵,到时候再谈联盟之事,反倒可能被连山国的战事拖下水,从而失了先机。

若然这四皇兄段玉澜上位,那只怕更没有和连山国联盟的机会。

尔后,沈辰慢慢抬起头来,看着段玉山说道:“殿下,就没有想过成为这一国之君么?”

522章 皇城惊闻(完)

第523章 推波助澜

沈辰有此一问,自也是理所当然,以他和段玉山结成的良好关系,若然段玉山为皇,那和连山国结盟之事自然也是水到渠成。

段玉山却是摇摇头道:“我生性不喜欢介入这皇族之争,否则的话,当年便会和陛下一争皇位呀。”

见段玉山无心为皇,沈辰却说道:“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正因为殿下不争名利,不图霸权,反倒成为一国之皇的最佳人选呐。我心知殿下的意思,不想与皇族争斗,但是,殿下却应该再清楚不过,无论下一任皇帝是段丰台还是段玉澜,只怕都会惹来生灵涂炭之祸。殿下不争皇位,乃是高风亮节,但是,如今若要力挽狂澜,救百姓于水火中,却唯有殿下而已呀!”

这一席话说得段玉山眉头一皱,沉默良久才道:“此事我从未想过,殿下可容给我一些时间。”

“那本殿就先告辞了,请龙台王深思。”

沈辰也知道要他一时下决定只怕不容易,便起身退去,段青霓亦知道父亲的习惯,独思时不喜人打扰,便也跟了出来。

待出了院子,二人默默前行,谁也没说话,或是皆有所想,倩儿一路跟着,因为她不知道屋中谈话,所以也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更不敢去插嘴发问。

一直到了庭院外的小河旁,沈辰才停了下来,轻叹一声道:“没想到我这一行过来,遇到如此多事,贵国陛下竟然重病染身,实在出乎预料。”

段青霓真切的说道:“殿下不必多想,至少我绝不会相信是你影响了我国国运这种荒唐之事。”

见这女子一脸真挚之态,沈辰微微一笑,感激道:“多谢郡主信任。”

段青霓目落到这小河流水之上,轻声说道:“殿下真想促成爹爹成为下任皇帝么?”

沈辰正色点头道:“这件事情我承认也有我的私心,但是,我绝不会因为我的私心就将你父王拖入这滩浑水中,更不会因此陷贵国百姓于灾难之中。这大局的情形其实殿下清楚无比,无论这二人中哪人继位,对于都并非好事。毕竟,若然这二人真个有成为皇帝的资质,那当初先皇就早应该慧眼视人才对。唯有殿下仁心德厚,为世人所称道,才是真正适合的人选。”

段青霓静静听着,轻叹道:“当初爹爹推辞皇位而远走,只怕对他而言,如今的选择也是相当艰难呀。”

沈辰听得她如此讲,便突而说道:“郡主既明白这个道理,可支持你父王成为皇帝?”

“这……这事情我一个女子岂能妄言?”段青霓为难的说道。

沈辰一笑道:“郡主过谦了,你一手主持三郡事务,如此能耐可谓多少男儿也望尘莫及,郡主的意见也必定明智而可信,本殿很想听听郡主的看法。”

听到十四皇子如此称赞,段青霓小脸微红,便肃然回道:“既然殿下想听,那小女子便说说,我倒并不反对爹爹成为皇帝,我深知爹爹的性情,必定会成为一个好皇帝,而且,一定其他两人更加适合。只是,要成为皇帝并非是想想就行,我们多年未回皇城,在这里的根基根本没有其他两人牢固,而且,稍微露出一点迹象,必定会成为对方攻击的对象。”

沈辰正色说道:“为皇者,一步登天,要手掌一国之大权,担当再多的风险也是理所当然。殿下虽然时间来思考,但现在根本就没有思考的时机,所以,本殿想着,若是郡主真支持龙台王,不如便想想办法,先铺好路,一旦殿下决定下来,也不会为时过晚。”

段青霓能够一手主持三郡事务多年,其魄力比一般男儿更大,此时听得沈辰的话,索性把心一横道:“殿下所言极是,是该要先为爹爹铺路才行。”

沈辰便真挚的说道:“本殿愿助郡主一臂之力,就请郡主分析一下,我们要如何去帮龙台王。”

段青霓抬起头来,望着长空。这一抬首间,便让沈辰也不由得多看了这郡主几眼,这是一种与众不同的美丽,相比起那绝色的容颜,那美眸中散发出的智慧光芒更引人注目。

这郡主本就娇柔而令人易生怜惜之感,但偏偏骨子里却有着不让须眉的坚韧和胆色,除此之外,更有着不可小窥的智慧,如此魅力便远非寻常女子可比。

略一沉吟,段青霓便说道:“在势力上,我们根本无法和其他二人争锋,所以只有一条路可走,就是取得陛下的认同。”

沈辰倒是微微颔首,轻赞道:“郡主所言可谓一针见血,避其强处,而择其弱点。但是,相比起对段丰台的戒备而无奈将其留在皇城,贵国陛下将四皇兄留在皇城却是分明的器重,也就是说,相对起龙台王来,他更可能将皇位让给四皇兄。”

段青霓却摇摇头道:“我常听爹爹说起这些兄弟,对诸位皇叔自也很深的了解,陛下留下四皇叔确是器重,但是,他若对四皇叔足够了解,便知道四皇叔不堪大用,更会谨慎挑选继承人,若以我的看法,若从常理而言,很可能落到四皇叔的儿子身上。”

沈辰不由点点头,更多看了这女子一眼,要知道,沈辰智慧之高,向来无人能够和与之争锋,他的话几乎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但是,这郡主却非一般,所看到的更有几分深入,让他亦有些钦佩,便说道:“那郡主又决定如何行事呢?”

段青霓便道:“能够影响陛下决定的人,并不算多,看来得去拜访一下太上皇才行了。”

所谓太上皇,自然就是当今皇帝段玉章和龙台王段玉山的父亲,上任皇帝段清山。沈辰自是眼一亮道:“确实,太上皇帝的影响力自是非同小可。”

段青霓轻声说道:“太上皇帝住在怡心殿,一向深居简出,小时候他对我甚是疼爱,我好几年没回来,去拜访一下应当不会引人怀疑。只是,我也想让殿下随我一同去。”

“我也去?”沈辰倒是愣了愣。

段青霓认真说道:“太上皇帝当年是有心想让父王登基的,只是父王却没有顺着他的意思,太上皇帝一直对此都是耿耿有怀,甚至父王几次回皇城拜访,皆是闭而不见。今次虽说事态重大,但太上皇帝会不会站在父王这边还是个未知数,太上皇帝要说什么话,是什么意思,我或不能完全理解,所以,殿下若在身边听到,提出些意见或是最好。”

沈辰便点点头道:“郡主既如此信任本殿,那本殿便装成侍卫随你入宫好了。”

段青霓柔情笑道:“即是如此,就有劳殿下走一趟了。明日清晨,我们趁早进宫。”

待二人分别,沈辰回到住所,便立刻叫来罗裁,让他去联络在皇城中埋下的探子,以收集情报。

这些探子都是沈辰在决定前往连山国之时精心挑选出来,尔后在自己出发前便先一步动身,经由两国之地赶往了皇城,算起来比沈辰早到了一两个月,足够有时间收集到必要的情报。

第二天清晨,沈辰扮成侍卫,随段青霓一道进了皇城,重重宫殿巍峨如山,沿途各宫门皆有侍卫层层把守。

不过,段青霓有着郡主的身份,自然没有人敢阻拦,于是就这样一路深入,抵达了怡心殿外。

待经人通报之后,段青霓一行便经由大殿进入到了殿后的居住场所,随行侍卫有十几人,不过到了这里,仅有倩儿和沈辰跟着,一个侍卫,一个侍女,倒也不引人怀疑。

在宫人领路下,辗转一阵,便来到了后花园。

百花锦簇间,彩蝶翩翩,园中四门皆有侍卫宫女守卫,而在园中小亭内,坐着一个六旬老者,神色泰然,目光静谧,深邃似海,观其相貌,确实和段玉山有着几分相似,那就是这样简单一坐,便是一番皇者气度。

段清山是在四十岁出头的时候便让位给了儿子,这个决定也堪称魄力十足,毕竟就算是皇族,很多人都是贪念政权,一旦上位,不坐到老得走不动了,那都不会让权给自己的亲儿子,如此大的权力自也滋生着极大的贪欲。

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却是因为当年皇后之死,段清山和皇后感情深厚,皇后一死,似也失去了坐皇帝的意思,索性便退了位,大皇子段玉章上台之后,确也是明君表率,做了许多为人称道之事。

沈辰和倩儿都留在宫门附近,唯段青霓一人行去,待到亭前,微微行了一礼,轻声说道:“霓儿拜见爷爷。”

段清山打量了她一眼,露出难得的笑容道:“你这丫头,打小就你母亲,几年不见,长这么大了,就好似你母亲一个模子生出来的,真是令人感慨啊。”

说到最后,笑容收敛起来,便是一副追忆之态。

段玉山也和他一样,都是痛失爱人,段青霓自小母亲便得重病而死,从此被父亲一人养大,父子皆是如此,所以段清山看着她来了,自也不免想起悠悠往事。

523章 推波助澜(完)

第524章 太上皇帝

听段清山说起母亲,段青霓不由得眼睛微微一红,脸上浮着几分忧伤。

段清山便一拍脑袋,苦笑道:“你看我真是老糊涂了,不提哪壶提哪壶,霓儿你可别往心里去呀。”

段青霓轻轻摇了头,镇定着说道:“其实我也常常想起母亲,只是,霓儿也清楚生死有别,所以不会多想。”

“那便好,那便好。”段清山微微点点头。

沉寂半分,段青霓正了正脸色,轻声说道:“爷爷,我这次过来,并非只是请安,还想问一件事情。”

“什么事?”段清山淡淡回了句。

段青霓便肃然问道:“陛下是否染了名为‘魔障’的怪病?”

段清山神色平静得很,并未有任何意外之色,听完便道:“是你爹告诉你的吧?皇家之事到底也是瞒不过皇家之人呀。”

这话无疑已是承认这事情,段青霓轻蹙眉头问道:“那陛下莫不成真的没救了?”

段清山仰天长叹一声,言道:“天命难违呀,就算是帝王,也不过是区区凡人,逃不过生死,扭不转轮回。”

这话中多少有些苦涩,当初皇后病死,便已令他雄心大减,如今,亲选的儿子又身染怪病,自是感慨这世间的无常。

段青霓便又问道:“那爷爷可知,陛下可否选定了继承人?”

段清山不由看了她一眼,说道:“这事情我没有过问,也不会去过问,你问我,只怕问错了人呢。”

“莫非爷爷就不关心我国之前途吗?”段青霓皱了皱眉头。

段清山淡淡说道:“自我退下大位,便已无心朝政大局,除了这皇族身份,和平民百姓无二。而你那皇叔既成了皇帝,便应当肩负起身为一国之君的重任,我去管这继承之事,岂非越俎代庖?即无权力,也不合道理。”

段青霓则肃然说道:“爷爷此话差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爷爷身为皇族,身为陛下的父亲,更不应该放手不管。”

沈辰虽人在院门,距离亭子足有数十丈,但二人对话却是听得清清楚楚,听段青霓这样反驳段清山,也不由得暗道这郡主真个胆大。

段清山倒没有生气,只是轻轻笑了起来,朝着孙女说道:“你这小丫头,自小就喜欢和人抬杠,谁也不怕。这么大了,性情还是这般,真不知道日后哪个男儿能够降服你。”

段青霓小脸一红,轻啧道:“爷爷怎么岔开话题?”

段清山笑意更浓,尔后又渐渐平静下来,认真说道:“你此次来,莫不是你爹的意思?”

段青霓连忙摇头道:“爹爹并不知道我过来给爷爷请安。”

段清山倒也信了,说道:“你爹确实不是这样的人,若有事情必会当面问我。那霓儿你今日过来问这些事情,又是何意呀?”

段青霓便认真说道:“我想让爹爹登上皇位,还请爷爷助我爹一臂之力!”

段清山听罢,便哈哈大笑起来,直摇头道:“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呀,当年我有心栽培你爹成为继承人,谁知他对此根本不感兴趣,如今,你倒好,让我在这节骨眼上去帮他。”

说到这里,他神色一肃,面无表情的说道:“我给过他机会,但是他放弃了,所以这一次,我便是——两不相帮!皇儿的决定是什么,我不会去干涉的!”

说罢,便一摆手,不欲多谈。

段青霓自也知道爷爷的性情,见他面色铁青,皇者威风不容侵犯,亦不容人多言,唯有暗叹一声,乖乖退去。

待出了宫,她便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走到一僻静的院落,坐下来后才轻叹一声道:“果如我所料,爷爷仍是心头有气,不会帮爹爹的。”

沈辰站在一边,听她说起,则问道:“莫非郡主以为太上皇帝是一个把私情看得比国家更重要的人么?”

“自然不是,爷爷为皇之时,为国为民,可也是一代明君呢。”段青霓连忙说道。

沈辰便微微一笑道:“那么我倒觉得,太上皇帝这番话,并非是说给郡主听的,而是说给龙台王听的。自己放走的机会,若要让他回来,便得自己去把握才行。太上皇帝嘴上说两不相帮,其实,心里却是偏向龙台王的呢。”

“听殿下这么一说,倒还真有几分这意思呢。”段青霓略略一想,便欣喜说道。

沈辰说道:“知子莫若父,到底是血脉至亲,到底也是一国之皇,太上皇帝怎么可能仅因为当年之事而不顾如今之大局呢,后退一步想想,他和当今皇帝几十年都和二皇叔明争暗斗,岂不知道若大权落于其手的后果。”

段青霓听得头头是道,美目中闪烁着异彩,柔声说道:“殿下真是文武双全,武功了得,这文才智慧亦非是让我钦佩。”

沈辰微微一笑,说道:“郡主谬赞了,不过现在可不是乐观的时候,太上皇帝这话中也透露了他的意思,如果殿下不亲自表达自己的意愿,他便不会真正站在殿下这一边。也就说,如今我们最大的优势,便是太上皇帝不会帮其他两人,但要不要帮殿下,却要看殿下的行动呢。”

段青霓喜色渐消,蹙眉说道:“爹爹要做出决定,必定需要一段时日,若然在这之前,陛下便决定了继承人,只怕到时候爷爷再说话,也难以扭转结局。”

沈辰微微颔首道:“是啊,所以我们必须要有下一步行动才行。”

“我们家在皇城的势力根本比不过其他两人的,若贸然集结势力,风声外露,必定成为众矢之的,这也是我最为担心的地方。”段青霓担忧道。

沈辰便道:“既然如此,那我们就直接集结能够和二人抗衡的势力,如此,便不怕他们找麻烦了。”

“集结势力?殿下这话从何说起?如今皇城中的势力多是依附了这二人,我们怎么可能一步登天,拥有和他们抗衡的势力呢?”段青霓听得直是一头雾水。

沈辰微微一笑道:“我们不行,但有一个人可以,那就是简老。”

段青霓恍然大悟,更为沈辰这大胆的想法而不由轻嘘一声:“殿下的意思是,利用简老来拉拢忠心于陛下的势力?”

沈辰轻赞一声,这郡主果是聪慧,就算不把话说完,她仍能清楚了解到自己的意思,谈起话来甚为轻松,不象和其他人谈话,非得把事情讲个明明白白才行。

他点点头道:“虽说因为继承人未定,皇城中必定有大量势力依附到了段丰台和段玉澜那边,但是,如今处于中间势力的反倒会是大多数,毕竟,隐忍多年的二皇叔和陛下信任的四皇子,究竟选择谁,这可是一道极难的问题。因此,归属于陛下的核心势力必定还未有所动静,这些人数量不算多,但却个个身居高位,足以影响到其他臣子的选择。而且,如今因为这事情,他们内心也彷徨着,需要寻找一条出路。这些人中不少人,都是当初陛下听从简老的意见从而提拔起来的,这些人对于简老是怀着感恩之心的。因此,简老回城,虽无官位在身,但却是将这些人系在一起的纽带,只要简老支持谁,他们必定就会支持谁。”

段青霓听得明白,却又担忧道:“但是,要让简老站在我们这边,却并非那么容易呀,他必定是站在四皇叔那边。”

沈辰微微颔首道:“确实,简老对陛下可谓忠心耿耿,虽说他和殿下一路同行。但是,对殿下的好感只怕还比不上你四皇叔。”

话到这里,他嘴角一勾道,“不过,简老有一个极大的弱点,值得我们利用,那就是他所谓的面相之术!”

段青霓认真听着,并不插嘴,只听沈辰继续说道:“简老自言是根据面相选择了陛下,同时也根据面相之学为陛下选择了手下重臣,也说我过来会影响连山国的国运,把他那套面相之术说得神乎其神,不过本殿却以为,他这一套说辞很值得斟酌。”

段青霓明白他话中意思,便说道:“殿下是说,他在吹牛?”

沈辰微微摇头道:“说吹牛不太确切,道家也有面相之学,而且其深奥之程度比起世俗的研究要深得多,而要研究透其中之玄妙是需要相当高深的道行才行。简老不过一介文人,又怎么可能真的能够卜算准这人之前程未来呢?只怕,简老对面相之术确有几分研究不假,但更多的则是有一种敏锐的政治直觉,几分过人的眼力和判断力,后者才是影响他判断的关键所在,只是或许简老自己都未察觉这一点罢了。若我所料不假,当初他是看准当年陛下的能力甚至是太上皇帝的态度,因而才做出推断。至于对我,那就更简单了,本殿的到来自然会引起贵国上层阶级的反应,而且,他似乎视我为敌,如此一来,说我影响国运也就理所当然了。”

段青霓恍然大悟道:“若殿下所言不假,那或许简老不会那么轻易就站到四皇叔那一边咯?”

524章 太上皇帝(完)

第525章 引导舆论

沈辰微微颔首道:“虽和简老相处甚短,但我却清楚,他极重名声和荣誉。如今的择王之事和当初大不相同,当初诸皇子择师,龙台王是与世无争,除他之外,当今陛下在诸皇子中则是优势明显,再加上简老对太上皇帝性情的了解,要做出判断不难。或者说,当时的答案就只有龙台王和陛下二人,随便选一个都是一半的几率。”

段青霓听得倒也点点头,说道:“御用大学士皆是皇帝的亲信,和皇帝之间的关系也甚为亲密,常获召见,时伴左右,要琢磨到皇帝的心思,确实也比普通臣子更容易。也就是说,简老的面相之术其实只是辅助,真正起到决定因素的乃是他在政治上的嗅觉。那我们要如何让他察觉到,父王才是最适合成为下任皇帝的人选呢?”

沈辰说道:“自简老抵达皇城,我便派人跟踪过他,你可知道,他从皇宫回来之后,去了哪里?”

段青霓微微摇了摇头,沈辰便道:“他去了东城的集市,在茶馆那里坐了半下午。”

段青霓恍然想起什么,说道:“简老是寒门出身,只怕很喜欢从民众百姓那里获取各种消息。”

沈辰颔首道:“本殿也认为如此,从这点看,简老确实不愧为皇帝之师,懂得贴近民众,听取百姓呼声,而这一点,恰恰也是我们能够利用的。首先,派一些能说会道者,潜入这集市之中,引导舆论走向。”

段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