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的三国有点猛-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樟季退愎ハ抡鲑鹬萦钟泻斡媚兀
犹豫了好一阵,颜良看着众将说道:“高览将军说的固然在理,但如果出现万一,我等便是罪人了!所以我决定大军即刻回返!”
高览闻言,不禁一惊,于是急声道:“将军还请三思啊!古来征战哪有不冒险的!”
“好了!这事就这么决定了!高览将军不必再多说了!”颜良眉头一皱,不耐烦地沉声道。
高览脸色变了变,然后叹了口气,退到一边,没再劝了。
如果这支袁绍军最终按照高览的建议进击兖州,今后局势的发展有可能会被完全改变。但任何事情是没有如果的。曹操很幸运地躲过了极有可能让他完全崩溃的致命一击。
曹操率大军已经南下的消息让困守定陶的曹军上下兴奋不已。但高兴过后,大家却仍在担心,担心城外的袁绍大军继续强攻猛进,如果是那样的话,不要说定陶,连整个兖州都危险了。
第二天一早,曹仁李典像往常一样上城墙巡视。还没登上城头,两人便听见城头上似乎非常嘈杂。
两人不禁眉头一皱,心中不悦,他们首先想到的是,可能有军士因为连日来的惨烈大战而军心动摇了。
如此想着,两人不禁加快了脚步。
不过两人刚一登上城头,看到的一幕却与想象大相径庭。军士们的脸上都是极度兴奋之色,不少人在欢呼着!几乎人人都在往城外眺望着!
曹仁李典不禁顺着大家的目光往城外望去,只见袁绍军营地忙忙碌碌,一队一队地士卒从军营出来,然后顺着官道往西边开去。
两人见状,惊喜的神色顿时浮上脸庞。
“太好了!看来袁绍中了主公‘围魏救赵’之计了!”曹仁一拳擂在墙垛上,满脸兴奋的神情。
一旁的李典点了点头,也是一脸兴奋的神情。
“曼成,立刻集合军队,衔尾追击,务必不能让颜良走得太过轻松!”
李典一惊,连忙劝道:“将军,我军兵力实在有限,切不可贸然出击啊!”
曹仁眉头一皱不悦地说道:“领兵打仗怎可畏畏缩缩!你若不敢去,我自领兵追击!”随即曹仁对身边的传令兵传下了号令。
李典见状,急声再劝,但曹仁根本就不听他的。
随后曹仁便率领一万军队出城了。站在城门楼上的李典紧皱双眉,但却毫无办法。
袁绍大军开拔西返,颜良率领主力走在最前面,高览则率领三万步卒殿后,这是高览自己要求的。
高览为人谨慎,虽然定陶的曹军已经遭到了重创,但高览丝毫没有掉以轻心。高览为保万无一失,派出了大量斥候侦查定陶曹军的动向,并且将手下的三万步卒分成三个波次,以达到相互掩护的目的。
袁绍大军走出不到十里,斥候便快马来禀报说,一万曹军正出城追来。
高览当即派出快马去告知走在前面的颜良,同时命令手下的三万步卒停下来,就地埋伏。(未完待续)
第187章 颜良中伏
高览埋伏的地方位于定陶以西十余里处,属于丘陵地形,有小溪有树林。
大约两刻钟后,兴冲冲的曹仁率领一万曹军来到了这里。他们并没有发觉到自己已经进入了袁绍军的埋伏圈中。他现在满脑子都是要狠狠咬袁绍军一口的念头。
就在曹仁连声催促将士急赶之时,一支利箭突然从官道旁的树林中射出,直取高据战马之上的曹仁。
此刻,曹仁根本就没有发觉这突起的变故,电光火石间,那利箭便射中了曹仁。
不过曹仁并没有落马,甚至也没有受伤。原来那利箭竟然险之又险地射在头盔的缨旄上。
曹仁不禁愣了一下。就在这时,官道两旁杀声骤起,曹军上下只看见无数土黄的袁绍军突然冲了出来。
曹仁麾下众将士见状大惊,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
猝不及防的曹军还没反应过来,袁绍军就已经冲入曹军之中,双方顿时混战起来。
袁绍军是曹军的三倍,兼且曹军毫无防备,所以接战后不久,曹军便陷入了被动之中。
在袁绍军汹涌的攻势下,曹军损失惨重节节后退,阵脚越来越乱了。
袁绍军在正面进攻曹军的同时,还分出一部分力量往曹军后方绕去,显然是想一举将这一股敢于冒进的曹军给吃掉。
曹军的处境岌岌可危,如果他们不能在短时间内脱身,等待他们的命运很有可能就是全军覆没。
曹仁看着眼前一片混乱的局面,不禁后悔自己的冒失,后悔没有听李典的劝告。但他现在后悔已经完了。
眼看袁绍军的口袋阵就要扎实了,如果口袋阵一扎实。那么曹仁及其麾下的末日就到了。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支五千人的曹军突然在后方出现,领军大将赫然是守卫定陶的副将李典。原来,李典在曹仁领兵离开后不久,越想越担忧。于是在交代好防务后,便亲自率领五千人出城,目的是在可能的情况下救援曹仁。
李典率领五千曹军一出现便在外侧对袁绍军展开了猛烈攻击,袁绍军猝不及防之下人仰马翻,原本已经扎住的包围圈瞬间被硬生生地撕开了一个大口子。
曹仁的脸上浮现出惊喜的容色,随即高举大刀吼道:“李典将军来支援我们了!兄弟们跟我杀出去!”众将士顿时士气大振。
语未落。曹仁便一马当先往李典部冲开的缺口飞驰而去,残存的将士边战边退,跟着曹仁的脚步。
在里外夹攻之下,靠东面的袁绍军被杀得大溃,随即曹仁率领残部回合李典部撤走。
立马在高丘上的高览看着急退的曹军。不禁惋惜地叹了口气。高览并没有下令追击,一则是因为手中兵力有限,再有就是他担心会中对方的埋伏。
袁绍进陈留后,便将太守府做为临时行辕。这段时间,袁绍就是在陈留太守府发号施令。
自袁绍军东进以来,袁绍军连战连捷,这让袁绍陷入了极度兴奋之中,但这兴奋却没有持续多久。曹操率二十万大军的突然出现并包围了陈留给了袁绍一记当头棒喝。
“子远,颜良的军队还未回来吗?”太守府中,袁绍一脸焦急地来回踱着步。此刻。在袁绍身旁的只有许攸一人。
许攸抱拳回答道:“还未有颜良将军的消息,不过算算时间,颜良将军应该快到了!”
袁绍的眉头又紧了紧,没有说话,仍然在大堂上不停地踱着步。
许攸看着焦躁不安的袁绍,稍微犹豫了一下。然后进言道:“主公,曹军不过二十万之数。而我军守城之军少说也有十万之众!曹军想在短时间内攻破陈留是不可能的!不如让颜良将军的主力继续东进席卷兖州!到时,不仅可以解了陈留之围。曹操也能手到擒来!”
袁绍闻言,不禁停下脚步,面露犹豫思忖之色。好半晌过后,袁绍抬起头狐疑地问道:“我听说子远同曹操有旧?”
许攸不禁愣了一下,他完全没有想到袁绍竟然会问出这么一句话。
随即许攸噗通跪下急声分辩道:“主公明察,攸虽然幼时同曹操相识,但那只是私谊!攸怎会因私谊而废公益!”。许攸此刻的神情非常惶恐不安,这也难怪,自古为上者最忌讳的就是这种事情。
“如真是这样,那自然最好!好了!你可以下去了!”袁绍面色阴沉地说道。
许攸心中惶恐不安,在向袁绍行过礼后,跌跌撞撞地退了出去。
许攸出了太守府,回头看了一眼,不禁长叹了口气。在这一刻,他的心中第一次升起了想要离开的念头。
袁绍数落了许攸一顿后,焦虑的心情好了一点,不再来回踱步了,终于安静了下来。其实袁绍根本就没有怀疑许攸什么,至少他现在还没有怀疑,他只是心情不好,拿个人开涮罢了!
就在此刻,颜良正率领大军往陈留兼程急赶。在离开定陶三天后,颜良高览部抵达了陈留以东的一条小河畔。
这条小河南接颍水,算是颖水的一条支流。河面不宽,河水最深处只到人的胸膛,并且水流和缓,所以它不可能成为阻碍大军前进的障碍。当颜良高览大军抵达这里的时候,这条河的河水比不久前他们经过时的情况更缓更浅。
颜良当即命令大军过河。首先过河的是三万前部。
随后主力部队开始过河。
就在这时,情况突变。众人只感到大地轻微地颤抖起来,随之而来的是轰隆隆如雷鸣般的声音。
袁军将士疑惑不安地四下张望,片刻后,突然有士兵惊恐地叫道:“水!水来了!”
众人寻声望去,只见一道水墙如万马奔腾般从上游呼啸而来。那气势就如同泰山崩塌一般。
正在河道中的袁军将士大惊,纷纷慌乱地四下奔逃,可还没等他们跑出多远,狂暴的水幕便以雷霆万军之势扫过这一片河道,顿时上千名袁军被激流给卷走了!
还在河东岸的颜良看到这一幕,震惊得面色大变,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一旁的高览先回过神来,急声道:“只怕是中了曹操的埋伏了!快……”
高览的话还未说完,河西岸便突然爆出惊天动地的呐喊声,几乎同时,曹军的旗帜从三个方向云卷而至,无数曹军将士杀了出来。
“不好!我们得赶紧想办法过河!否则,那三万将士就危险了!”看到河西岸的一幕,高览变色叫道。
颜良看了看仍然湍急的河流,没了主意,于是急声问高览:“河水如此湍急,我们该如何过河救援?”
高览稍作思忖便道:“我率三万轻骑从上游绕过去!将军待河水平缓下来以后立刻率主力过河进击!”
颜良想不到其他的办法,只得听从高览的安排。
随后高览便率领三万轻骑沿河往上游飞驰而去,颜良则将主力列阵在东岸,随时准备进击西岸。
西岸的三万前部突然发现自己已经陷入了曹军的重围之中,不禁惊慌失措起来。好在前部将军韩猛还算镇静,并及时约束众军,因此袁军的三万前部并未因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而丧失战斗意志。
埋伏的曹军足有十万之众,当头的旗号是夏侯,在战旗之下傲然而立的金盔大将正是夏侯惇!
曹军没有废话,一出现便立刻对韩猛的三万前部展开了凶猛的进攻。
顿时杀声震天,双方大军就如同相遇的两股不同颜色的洪流般瞬间搅在了一起。
曹军人多势众,兼且有备而来;而袁绍军猝不及防,并且军心受挫。所以双方甫一交战,胜利的天平便毫无悬念的倒向曹军一方。
袁军在曹军的狂击猛进之下被分割成数块,并且在曹军无情的绞杀下,被杀得尸横遍野,不少袁军士卒在曹军的挤迫下跳入河中,随即便被湍急的河水冲走了。袁军的败亡根本就没有悬念,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韩猛的三万前部处境越来越不妙,最后就只剩下韩猛和不足万人的军士抱成的一个团。
曹军的攻势一浪高过一浪,韩猛及其麾下将士就如同狂风巨浪下的一叶扁舟,随时都会被无情地埋葬。
就在韩猛最危急的时刻,高览率领的三万轻骑终于绕了过来,加入了战团。曹军对此早有防备,三万长戟步兵在第一时间迎击而上。
面对长戟步兵,轻骑兵没有任何优势。高览率领轻骑同长戟步兵的混战中,虽然斩杀了不少长戟步兵,但自身的损失也相当惨重。
不过高览的到达在一定程度上迟滞了曹军的进攻步伐。数刻钟过后,河水已经渐渐地平复了下来,而曹军仍没有达到全歼袁军前部的目的。
曹军已经失去了全歼袁军前部的最佳机会,他们如果再缠战下去,只怕反而会被袁军的主力缠住,最后得不偿失。因此,做为领军大将的夏侯惇果断命令全军立刻脱离战场。
曹军随即且战且退,缓缓向西边退去。高览想要想要缠住对方,但奈何兵力有限,根本就没能如愿以偿。
大约又过了一刻钟,河水虽然还没有完全平静下来,但人马已经可以过河了。于是颜良立刻命令过河。
但当颜良率领大军终于到达西岸时,曹军早已脱离了战场。
连番受挫的颜良不禁羞恼不已,无处发泄的他当即从高览吼道:“高将军,你为何要放曹军离开!?”(未完待续)
第188章 高览出走
高览眉头一皱,毫不退让地反驳道:“颜良将军,我手上只有三万轻骑!如何拖得住早有防备的十万曹军?!”
颜良瞪视着高览,脸色阴晴不定,他觉得这个高览越来越让人憎恨了。
“我不跟你多说什么!我会禀告主公,由主公来定夺!”语落,颜良猛地调转马头便不再理会高览了。
高览看着怒气冲冲的颜良,心中不禁感到异常窝火。想他自辅佐袁绍以来,鞠躬尽力任劳任怨,但却并未获得袁绍的足够重视和尊敬。
“将军,颜良是主公的爱将,如果他在主公面前胡言乱语一番,只怕将军处境堪忧啊!”高览身旁的一名亲信部将在高览耳边低声说道,语气中充满了担忧。
说话的是高览的亲信部将,名叫王凯。这个人对高览可谓忠心耿耿。
曹军的一场伏击虽然给袁军颜良部造成了很大损失,不过并没有能阻止颜良部的回援,其实曹军并没有打算阻止颜良部,曹操只是要在袁军身上咬一口了。
当天傍晚时分,颜良部十几万大军便抵达了陈留城下。几乎就在同时,城外的曹军全军开拔东去,曹操并不打算在陈留城下同袁绍死磕。虽然曹操很不甘心被袁绍占了陈留和谯郡,但曹操却不会为此而意气用事。曹军现在的处境并不好,原本四十万大军,现在只剩下二十万出头了,曹军现在要做的是休养生息。
颜良终于回来了,袁绍得知这个消息后欣喜若狂,当即便带人到城门处去迎接颜良。
“末将拜见主公!”颜良一见到袁绍便立刻单膝跪下行礼,显得非常恭敬。
袁绍连忙将这位爱将扶起。一脸喜悦地说道:“我盼将军就如同久旱盼甘霖啊!”。袁绍这话其实有些*份,不过这也表露了他由衷喜悦的心情。
就在这时,一名斥候来禀报道:“启禀主公,曹军已经全部撤走!”
袁绍闻言,不禁一愣。随即哈哈大笑道:“我之颜良真乃神威之将!曹操不敢交战,便仓惶而逃了!”
周围众人连忙附和起来,而颜良则一副雄赳赳气昂昂的骄傲模样。
袁绍笑罢,随即亲热地拉着颜良的手往太守府行去,一众部将及谋士跟随在后。
回到太守府,袁绍立刻命人排下筵席。为颜良接风。筵席的主角当然是颜良和袁绍,其他部将和谋士则陪坐着。
席间,众人频频向颜良敬酒,并且不停地夸赞颜良武勇无双,堪比秦朝时的白起王翦。颜良不禁得意忘形起来。
数轮酒过后,颜良便吹开了。说自己如何单枪匹马杀得曹军人仰马翻斩将夺旗等等!
袁绍频频点头,满脸欣然之色。不过其他人的心中却是另外一番想法了,这些人虽然表面上露出感慨佩服的神情,但内心却在想:靠!真能吹!
颜良在喷了好一阵子唾沫星子后,突然话锋一转对袁绍道:“主公,我奉主公之命进攻定陶,本来可顺利将定陶攻下。奈何高览畏战不前致使前功尽弃!请主公问高览畏敌怯战之罪!”。颜良这个人勇则勇亦,但却有一个非常不好的毛病,那就是气量非常狭窄。非常见不得官职比他低的人反驳他的决定。
众人闻言一愣,随即便明白过来,知道一向直肠子的高览一定是顶撞了这个气量狭窄的颜良了。众人虽然明白,但却无人出来为高览说话,如果得罪了颜良,说不定哪天就轮到自己倒霉了!
听了颜良的一番话。袁绍的脸色顿时变了,转头扫视着堂下喝道:“高览何在?”
但片刻之后。却没见高览出来。
众人不禁微感诧异,于是左看看右看看。想寻找高览的身影。随即众人更加惊诧了,原来这大堂之上根本就没有高览的身影。
没看见高览的身影,袁绍不禁诧异地问道:“高览呢?高览哪去了?”
众人面面相觑,均感到有些不可思议。按道理说,高览应该在这里才对。
片刻后,一名部将突然出来禀报道:“启禀主公,末将在进城前看到高览将军率领麾下直系亲兵往北边去了!”
袁绍皱了皱眉头,问道:“高览要去干什么?”
“这,末将就不知道了。”
袁绍露出怒容,沉声道:“不先行通报,便擅自行动!高览的眼中还有我这个主公吗?你立刻去追高览,要他立刻给我回来!”
那员部将连忙应诺,随即退了出去。
就在此刻,高览率千余亲兵已经快抵达黄河渡口了。
“将军,我们这是要去哪里啊?”高览的亲信部将王凯终于忍不住问道。
高览面有忧色地望了北方一眼,回答道:“袁绍庸碌之辈,又常听信谗言,我等呆在袁绍帐下难有出头之日!所以我决定离开袁绍,另投名主!”
王凯闻言一惊,急声道:“将军,这是不是太草率了!颜良虽然肯定会构陷将军,但主公未必会对将军不利啊!”。王凯以为高览出走就是因为担心袁绍听信谗言。
高览摇了摇头,“我离开袁绍并不完全是因为此事。我自出道以来便一直跟随袁绍,袁绍的为人我非常清楚,他根本就成不了大事!”
顿了顿,高览继续道:“我自小立志辅佐名主匡扶天下,我希望我的主公是一位雄才大略的豪杰!”
高览的一番话触动了王凯,王凯思忖片刻后,朝高览抱拳郑重地说道:“将军既然决定离开袁绍,那么凯便追随将军左右!”
高览看了一眼王凯,欣慰地点了点头。
“对了将军,咱们这是要往哪去?”王凯又问道。
“去壶关!”
壶关?王凯愣了一下,随即问道:“难道将军打算投效陈楚吗?我原以为将军会投效曹操呢?”
高览点了点头,解释道:“曹操也算得上是雄才大略一代枭雄,但可惜的是我几次与曹军交战,并差一点杀了曹仁,只怕曹操容不下我啊!所以我决定投效大将军陈楚。”
王凯深有同感地点了点头,随即面带忧色地说道:“只是不知道陈楚会怎样对待咱们?”
高览不禁皱起眉头,王凯所说也正是他所虑的。
顿了顿,高览说道:“走一步看一步吧。陈楚名震天下,能惹得袁绍和曹操联兵攻他,想来陈楚应该不会名不副实吧!”
王凯点了点头,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
两人边聊边走,大约半个时辰之后,一行人来到了黄河渡口。
此时的黄河渡口显得非常荒凉,在埠头上只有一座残破的仓库和一亭供人休息的凉棚,几个年老的船工正没精打采地在凉棚中歇息,不大的码头上稀稀拉拉地停靠着几艘破旧的木船,随着水波不停地荡漾着。
原本没精打采的船工突然看到一支军队来到,不禁露出紧张的容色。此刻却还有一名船工趴在木桌上呼呼大睡,他旁边的同伴连忙一拐子将其打醒。
“哎哟!是那个王八蛋!”惊醒的船工跳起来破口大骂,但却看见同伴正紧张地注视着不远处。
他不禁愣了一下,随即顺着同伴的目光望去。一支披坚执锐的军队顿时映入眼帘,他吓得差点钻进桌子底下。也难怪他会如此,在这个混乱的年代,几乎没有军阀的军队会拿百姓当回事,当然征北军在陈楚的改造之下是一个例外。
高览打马朝凉棚走了过来,船工们见状顿时紧张得无以复加。
高览没心思理会船工们的想法,一到凉棚便道:“我们要过河!你们立刻准备!”。高览的语气没有一点商量的余地。其实高览并不是颐指气使惯了,而是因为他担心夜长梦多,被袁绍派人追上。
船工们哪敢说个不字,当即慌忙到各自的船上准备。
就在这时,一队快马突然而至。领头的是袁绍麾下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将领邓煌,这个邓煌就是之前向袁绍禀告高览去向的那个将领,邓煌跟高览算是同乡,跟高览的关系一直不错。
高览看见邓煌来了,于是立刻打马迎了上去。
“邓将军,来此何干?”高览的语气显得不怎么客气。说话的同时,高览抬头望了邓煌身后一眼,见并没有大队人马过来,高览的神情不禁松了松。
见高览语气不善,邓煌不禁愣了一下,随即朝高览抱拳道:“我奉主公之命来叫将军回去!”
高览眼神一冷,突然举刀架在还无防备邓煌的脖子上,喝道:“袁绍叫我回去做甚?”。高览一动,高览的千余亲兵立刻行动了起来,团团将邓煌这百来号人围住。
船工骤然看见这一幕,顿时被吓得不轻,纷纷躲到一角,生怕被牵连其中。
邓煌更是大惊失色,他完全没有想到高览会突然发难。
“高将军,你这是干什么?”邓煌急声道。
高览脸色冷峻地说道:“邓将军,事到如今,我就不瞒你了!我打算离开袁绍去投奔大将军陈楚!所以我不可能跟你回去!”
邓煌闻言一惊,“高将军,你竟然要叛逃!”
“我高览自问没有对不起他袁绍!叛逃之言还请邓将军收回!”
随即,不等邓煌说话,高览继续道:“邓将军你不用多说了!为防袁绍再派人追来,我必须立刻过河!”(未完待续)
第189章 公孙南下
邓煌脸色一变,问道:“那高将军打算如何处置我等?”
“你我有同袍之谊,我实在无法对你下辣手,但我也不能放你回去,所以就只好请邓将军随我等一同前往壶关了!”
“这怎么行!”邓煌惊声道。
高览沉声道:“这就由不得你了!”随即一挥手下令:“把他们给我绑起来!”
高览的亲兵一拥而上,将邓煌以下百来人给绑了。
随后,高览及其亲兵便押着邓煌及其手下陆陆续续地过河了。
袁绍派邓煌去叫高览,随即继续同众人饮宴,酒宴的气氛似乎并未受到任何影响。这场酒宴一直持续到傍晚时分才结束。
众人散去后,袁绍才突然想起高览的事,于是问身边的一名亲随,“高览回来了吗?”此刻袁绍的神情比之前缓和了很多,显然袁绍的气已经基本消了。
亲随立刻回答道:“回禀主公,未见高览将军。”
袁绍不禁眉头一皱,又问道:“那邓煌呢?邓煌回来了吗?”
“未见邓煌将军。”
袁绍的眉头皱得更紧了,思忖片刻后,下令道:“让韩猛带五千人去追邓煌和高览!”此刻,袁绍已经隐隐感到事情有些不对劲。
亲随应诺,立刻下去传令。
袁绍在大堂上来回踱着步,显得非常烦躁的样子。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夕阳完全被清冷的月光赶走了,渐渐地,月亮爬到了头顶。
这时,大堂外突然传来一阵急骤的脚步声。袁绍不禁神情一振。
片刻后。身材魁伟披坚执锐的韩猛走了进来,跟在他身边的除了几个亲兵外,还有几个船工打扮的百姓。
“主公!”韩猛朝袁绍拜道。在此同时,韩猛的亲兵抓着那几个百姓的后领,一脚踹在他们的小腿上。喝道:“跪下!”随即几个百姓噗通一声趴伏在地,此刻这几个百姓的神情显得非常害怕。
袁绍有些诧异地看了那几个百姓一眼,随即急声问韩猛:“高览和邓煌呢?”
“回禀主公,高览和邓煌均已叛逃!”
袁绍虽然有一点预感,但骤然被证实,仍然不禁大吃一惊。就在这时。韩猛指着身后的那几个船工继续道:“这几个人是黄河渡口的船工,就是他们摆渡将高览等人送到对岸去的!”
随即韩猛对那几个船工喝道:“把你们知道的都说出来!”
袁绍紧皱双眉注视着船工,船工们面色苍白地互望了一眼,然后一个年老的船工出来战战兢兢地将之前的所见所闻原原本本地说了出来,不敢有丝毫遗漏。说完后。船工们忐忑不安地看着袁绍。
袁绍的脸色变得非常难看,青一阵紫一阵,鼻孔不停地喘着粗气。也难怪袁绍如此,任何一个为上者最愤怒的事情,就是部下的背离。
“二人怎敢如此!?”袁绍突然愤怒地吼道。在场的人不禁吓了一跳。
袁绍一把抽出佩剑,对着那几个船工就是一阵猛砍。鲜血飞溅中,几个无辜的船工毙命当场。
看到状若疯狂的袁绍,韩猛及其亲兵不禁心惊胆颤。但却不敢将身体挪动分毫。每个人的额头不禁渗出了冷汗。
袁绍杀了几个船工,愤怒的心情稍稍平复了一些。袁绍看着一地的鲜血,不禁厌恶地皱了皱眉头。然后说道:“把这里打扫一下!”
韩猛连忙应诺。
袁绍离开大堂来到了后院,几名美艳的女子立刻冶荡万状地迎了上来,“大人!”那声音简直嗲得让人浑身发抖。看到这情景,袁绍的心情顿时好了很多。
袁绍虽然很恼火高览的离去,但不久之后袁绍便将这件事抛到脑后了,毕竟高览在他心中的地位并不如何重。他还有颜良文丑两员心目中的无双猛将。
颜良收兵回陈留后,袁绍便无心再战了。此刻他已经心满意足了,陈留和谯郡的取得让袁绍感到没有白忙活一场;另外。袁绍担心继续打下去的话会使自身实力损耗过大。
袁绍同曹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