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三国有点猛-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吕布进入洛阳后的当天傍晚,张颌率一万轻骑兵到达了眉坞。

    第一次看见传说中的眉坞,张颌不禁小吃了一惊。这眉坞占地虽不是很大,但城墙却非常高大,绝对是张颌见过的城池中拥有最坚固雄伟城墙的城池,简直比洛阳的城墙还要高大雄伟。

    如果要硬攻这样的堡垒,损失只怕会相当惨重。不过张颌并不打算强攻硬夺。

    张颌先让大部队在树林中隐藏起来,然后亲自率领数百百里挑一的精锐士卒,换上董卓军的装束往眉坞驰去。

    数百人来到城门下,张颌亲自扬声叫门:“快开门!我们是长安将军麾下,长安已经失手!快放我们进去!”张颌之所以说长安失守了,这是有所考虑的,先用这样的消息镇住对方,使对方惊慌失措,然后便容易蒙混过关了。

    等了片刻,一个温和的声音在城门楼上响起:“你们不是将军麾下,你们是征北军。你们乔装而来是想诈开城门!”那个声音慢条斯理,但听在张颌的耳中却不啻于晴天霹雳。

    张颌暗叫一声不好,当即便命令军队撤退。

    然而就在这时,那个声音又道:“这位将军不用慌,我也是主公的部下,此刻眉坞已经被我控制了!”

    张颌不禁愣了一下,当即按住战马回头往城门楼上望去。只见一个相貌不俗的文士正面带微笑地站在墙垛边。

    “你是何人?你口中的主公是何人?”张颌扬声问道。

    就在这时,张颌突然发现城门竟然被大开了。“这位将军请先入城,然后咱们再细谈。”那文士微笑道。

    张颌不禁犹豫起来,这会不会是个圈套呢?

    就在这时,那个文士又道:“这位将军若有所怀疑,不妨将埋伏在城外的大军调入。那样的话,就算我有歹意,也没办法对付过万征北军虎狼之师!”

    张颌不禁一惊,急声道;“你怎知我在城外埋伏有大军?”

    那文士呵呵一笑,回答道:“这不重要。这位将军认为我的提议如何?”

    张颌稍作思忖,便点头道:“好!就如此做!你最好别耍花样,否则我大军赶到定叫你碎尸万段!”那文士淡淡一笑,丝毫没有因为张颌的语气而流露出气恼的神情。

    张颌随即命令一名骑兵到树林中传令,片刻后,一万骑兵便卷着尘埃奔涌过来了。

    然后张颌命令五千骑兵留在城外,同时把守住城门,他自己则亲率五千骑兵进城了。

    看到张颌的一番布置,那文士微微点了点头,彷佛是在表示赞赏似的。

    张颌一进城,便发现城中的守军表现非常奇怪,他们竟然既没穿铠甲,也没持兵刃。

    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是表示没有敌意吗?张颌不禁如此想着。

    虽然张颌这样想着,但张颌却并没有轻忽大意。一进眉坞,张颌便立刻命令骑兵分成数队迅速去控制各个要害地点。骑兵立刻行动,如水银泻地般奔向眉坞各处。

    就在此时,那个文士从城楼上走了下来,然后径直朝张颌走了过来。(未完待续)
第143章 垂死挣扎
    “将军。”文士微笑着朝张颌抱拳行了一个平礼。

    张颌连忙跳下战马,不卑不亢地抱拳回礼道:“先生勿怪!情况不明,在下不得不谨慎!”

    “将军言重了!在情况不明之下,谨慎一些是应该的!”文士无所谓地说道,语气中颇有赞赏的味道。

    “先生自称是主公的部下,但不知如何称呼?”张颌问道。

    “在下贾诩,字文和。”文士微笑道。

    贾诩?!张颌不禁愣了一下。这个名字他并不陌生,在并州时,陈楚经常在众人面前提到他,不过贾诩似乎从来都没有出现过。

    张颌连忙抱拳道:“原来是贾诩先生。在下在并州时也曾听说过先生的大名。不过先生为何从没回过并州?”

    贾诩叹了口气,颇有些惭愧地说道:“当日在虎牢关,主公委以重任,在下便在数十名铁壁卫的保护之下秘密来到了关中。可是在下有负主公所托,并未完成任务,所以便一直没脸返回主公身边。”

    张颌露出恍然的神情,随即劝解道:“先生何必如此!主公绝不会为了一次的成败而看轻先生!先生或许不知道,主公这段时间以来一直在担心先生的安危,我就曾听见主公自责,不该将先生置于危险之地!”

    贾诩不禁又叹了口气,神情颇为感动地喃喃道:“主公如此看重诩,诩却愧对主公啊!”

    顿了顿,贾诩展颜对张颌道:“走,咱们到里面说话。”说着,贾诩便做了一个请的姿势。

    张颌随即也做了个请的姿势。然后两人联袂往最近的一处宫殿式建筑走去。这座宫殿式的建筑叫天听殿,是平时董卓同手下议事并发号施令的地方。

    张颌和贾诩在前面走着,张颌的数百名亲兵则紧紧地跟在身后不远处。张颌并没有完全相信贾诩,所以并没有传令让亲兵离开,于是亲兵们便紧随在张颌身后。

    这种情况。心思细密的贾诩早就注意到了。不过贾诩并没有说破。根据张颌在刚才一系列的言行举止,贾诩对张颌有了一个基本判断,张颌为人谨慎智勇双全,是可独当一面的大将之才。

    征北军迅速控制了眉坞,自始至终都没有发生任何事情。在这眉坞之中只有数百名放下武器的士兵及数万名被董卓抓来修宫殿的民工。不过为了以防万一,这些士兵和民工暂时被看管了起来。

    在天听殿中。贾诩先简要叙述了自己这一年来的经历。

    原来,当日陈楚派贾诩到关中,主要是为了策反徐晃。陈楚知道徐晃此时就在董卓军杨奉的手下,同时知道徐晃此人并不大看得起杨奉,并且胸怀大志。徐晃这个人可不简单。他可是后世历史中曹操麾下的五子良将之一,尤其擅长防守。

    陈楚根据后世的经验判断,说服徐晃绝对是十拿九稳的,贾诩也是如此认为。但贾诩到了关中后却发现,实际情况出乎预料。

    徐晃是认识贾诩的,当他一见到贾诩时,非常热情。贾诩同徐晃寒暄一番后便话入正题,然而出乎贾诩预料的情况出现了。当徐晃听出贾诩是来替陈楚招揽他时,露出了不悦的神情,然后打断贾诩的话。一口回绝了陈楚的招揽。

    这有些出乎贾诩的预料,但贾诩并不是一个容易放弃的人,他仍试图说服徐晃。然而徐晃的态度非常坚决,贾诩见这情景也只能放弃了。

    “张将军,你可猜得到徐晃当时是如何说主公的?”贾诩微笑着问道。

    张颌摇了摇头,笑道:“这我可猜不到。”

    “徐晃说主公是奸雄。所以他绝不会投效主公!”

    张颌不禁眉头一皱,怒声道:“好个徐晃!如此无礼!将来定要将他擒到主公面前!”

    贾诩笑了笑。“张将军也不须气恼,各人有各人的看法罢了!”

    张颌点了点头。随即问道:“文和先生既然没有招揽到徐晃,为何不立刻返回并州?”

    贾诩苦笑着摇了摇头,回答道:“我贾诩向来算无遗策,想不到竟然没办成这件小事!我哪有面目回去见主公啊!所以便在关中留了下来,伺机将功补过。前些天董卓得知主公大军突然攻至的消息,慌忙带着李儒和一帮娇妻美妾逃往天水,临走时,他命令邓副将将眉坞付之一炬。我知道董卓仓促之下带不走眉坞的钱粮财货,并且知道他在逃走之时,定会命令手下将带不走的一切付之一炬,所以我事先偷偷地潜进了眉坞。董卓离开后,我便现身说服了邓副将,就这样,眉坞的一切被保住了。”

    张颌露出恍然的神情,“原来如此!”随即坐直身子郑重地朝贾诩抱拳行礼道:“先生智勇双全!张颌深感钦佩!”

    贾诩哈哈一笑,摆手道;“将军过誉了!诩不过是以此将功补过罢了!”

    张颌顿了顿,又问道:“对了,文和先生。这眉坞之中的钱粮不知有多少?”这个问题是张颌最关心的,因为征北军南下关中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夺取董卓储存在眉坞中的钱粮。

    对于这个问题,贾诩显然早有准备。他一听完张颌的问题,便微笑道:“眉坞储存着九成董卓搜刮来的钱粮财货。光钱粮就足够我军五年用度有余!”

    张颌虽然知道眉坞的储备非常巨大,但却没想到会大到这种程度,光钱粮就够征北军五年的用度!在出征之前,包括陈楚在内的所有人的预测是,眉坞的储备大概够征北军两到三年的用度。

    张颌不禁露出难以置信的神情,惊声道:“有这么多!”顿了顿,随即又面带疑问地说道:“文和先生可能还不知道我征北军现在的情况吧!目前我征北军加上羌渠的十万匈奴兵,总兵力超过六十一万!难道眉坞的钱粮能供我六十一万大军用度五年?”

    贾诩笑了笑,说道:“我虽然身在关中,但对主公的情况还是有所了解的。我所说的五年用度就是指供主公六十一万大军的用度!”

    得到贾诩肯定的回答,张颌更吃惊了,同时又欣喜不已。有这么庞大的钱粮做支撑,征北军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太好了!我得立刻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主公!”随即张颌便命令亲卫取来笔墨,写了一封短笺,然后命令亲卫立刻用飞鸽将这短笺传出去。

    一旁的贾诩看到,张颌在短笺中还简短说了自己的事,贾诩不禁露出一丝微笑。

    等张颌做完这些,贾诩说道:“张将军,想必你对这眉坞会有些好奇。不如我带张将军在这眉坞中转一转,如何?”

    张颌高兴地答应了。

    在征北军控制眉坞后不久,董卓协同贾诩及一群莺莺燕燕也到了天水。

    天水在长安以西近千里,眉坞以西六百余里,位于渭水之滨。天水西边不远就是陇西郡。

    当日,李傕率领十五万大军离开北地郡后便来到了天水。李傕将天水做为大本营,然后向陇西进军。李傕以优势兵力攻击马腾的西凉军,战局进展比较顺利,数日后,马腾便撤了对陇西的包围,后退三十里下寨。

    虽然击退了西凉军,但李傕却丝毫高兴不起来,因为西凉军中有一位少年将军着实厉害无比,在混战中,这个少年将军连斩李傕麾下六员骁将,连李傕自己都差点载在对方手中,就是由于这个少年将军的存在才让李傕无法扩大战果。

    就在李傕考虑是否继续进攻马腾时,东边的消息传来了。这消息让李傕大惊失色。李傕顾不上进攻马腾了,连忙将大军主力撤往天水,同时等候董卓的到来。

    数日后,董卓一行人终于到达了天水,李傕等连忙出城迎接。随李傕一同出城迎接的还有董卓的另一个女婿牛辅和戍守陇西的主将杨奉。除了这三员大将之外,还有一些部将,这其中就由说陈楚是奸雄的徐晃。徐晃此时的身份仍然还是杨奉的部将。

    当众人看到董卓时,董卓已经瘦了一圈,虽然仍然很肥硕。董卓的脸色非常阴沉,那模样很有些受伤猛兽的味道。

    众人不敢多说什么,见过礼后,便垂手跟在董卓旁边,一同进城了。

    其实不只董卓心情不好,其他人的心情同样不好。征北军突然挥军南下,时机把握的恰到好处,在短短半个月时间内,北地郡、长安、甚至眉坞相继失守。北地郡和长安失守倒还在其次,对董卓军打击最大的是失去了眉坞。要知道那眉坞之中可是储备了董卓军几乎所有的家当。董卓军现在的处境非常不妙,手上的地盘只剩下了陇西、天水两郡,军队只剩下了十六万左右,同时手中钱粮匮乏,此时的董卓军根本就不可能抵挡来自西凉军和征北军两面的进攻。

    董卓一来到天水,便日日笙歌,放纵享受。李儒曾冒死苦劝过几次,但董卓根本就不听他的。董卓彷佛已经放弃了。

    随着关于东面局势的消息在董卓军中传开,董卓军的军心不可遏制地浮动起来,士兵中陆陆续续地出现了逃兵,将军们也没有心思管束军队了。

    整个陇西及天水都处在一种愁云惨淡之中。

    所有的人似乎都放弃了,但有一个人仍然没有放弃,这个人就是李儒。(未完待续)
第144章 离间韩遂
    李儒看着董卓军发展壮大起来,他对董卓军存有一份特殊的感情。李儒不愿意看到董卓军就这么完了,他要再最后努力一回。

    董卓军现在的处境虽然危在旦夕,但并非完全没有翻盘的可能。

    首先,关东诸侯极有可能在最近向并州发起猛攻,在这种情况下,征北军的主力势必撤回,董卓军就只须面对马腾这一路人马。以董卓军目前的军力来看,面对一支马腾军还是有胜算的。

    其次,西凉军其实是由马腾的军队和韩遂的军队构成的。两人虽然表面和睦,其实两人之间却有心病。韩遂暗里不服马腾,只要有机会,他一定会将马腾杀了,以取代马腾在西凉的地位。

    最后,董卓军手上还有一张王牌,就是皇帝。如果一切往最坏的方向发展,但只要董卓军用皇帝相要挟,那么不管是征北军还是西凉军都将有所顾忌。

    第一条和最后一条都不是董卓军目前能做主的,董卓军目前能想办法的就只有分化西凉军的内部。为此,李儒离开了天水,只身前往西凉军。

    西凉军与董卓军交战不利,不得已之下只得暂时后退,以避开董卓军的兵锋。

    马腾率领剩下的八万军队退到了陇西西北面数十里的狄道县城。

    狄道是一个渭水之滨的小县城,它虽然离陇西较近,但却归金城郡管辖。

    马腾将军队退到狄道县,一是为了暂避董卓军的兵锋,二是在此等候征北军的消息,他决定在收到征北军的消息后再确定下一步的行动。

    可是有一个少年将军却不停地向马腾请战。这个少年将军对马腾说:“只须给我一万铁骑,我必生擒董卓!”

    敢如此跟马腾说话的不是别人,正是马腾的儿子……马超。这马超年纪不过十八,但却勇武非凡,年纪轻轻的他便在羌人中闯出了一个神威将军的名号。马超身高不到一米八。身材不像关羽、张飞、典韦那般雄壮,但却给人以充满力量的感觉,就如同一头随时扑向猎物的猛虎般。马超长得很英俊潇洒,因此他在西凉还有个外号……锦马超,这马超绝对是西凉少女的深闺梦里人。

    虽然马腾很喜欢马超的骁勇,但他并没有同意马超出战。因为战争毕竟不是靠各人的骁勇就能打赢的。

    见父亲不同意自己出战。马超不禁郁闷不已。深感无聊的他便时常往山中打猎消遣。对此,马腾倒没有干涉。

    某天深夜,当马腾马超都熟睡之后,一个人在两名士兵的带领下悄悄进了韩遂的营帐。

    “先生不好好呆在董卓身边,却跑来我这。难不成是要弃暗投明?”高坐主位上的韩遂语带奚落地说道。

    在韩遂下首坐着的是一个年纪不大的文士,他本来戴着斗笠,现在已经取下了。这个人赫然正是董卓的军师……李儒。

    李儒此时的打扮就是一个普通的村民,他这个样子显然说明他不是光明正大来的。

    李儒听了韩遂的话,毫不在意的笑了笑,然后朝韩遂抱拳道:“韩将军,敢问你为何率军东征西讨?”

    韩遂眉头一扬,很正义地回答道:“当然是为了铲除奸佞。还天下一个太平!”

    李儒哈哈一笑,随即很不留情面地说道:“可是以我判断,韩将军根本就不是如此忠良之臣!”

    韩遂眉头一皱。猛地一拍案几喝道:“李儒,你太放肆了!想你不过是董卓的一条走狗,有何资格评点我!”

    李儒并没有生气,反而点头笑道:“韩将军说得不错,我确实就是董卓的一条狗。但我想做什么便做什么,不像韩将军。心里想着却不敢去做!”

    韩遂气得脸色铁青,当即怒声道:“来人!将这个狂妄的家伙拖出去。斩了!”

    韩遂话音刚落,两名亲兵便掀帘而入。抓着李儒的胳膊便往外拖。

    然而此时的李儒却丝毫不惧,在被拖出去的过程中,他高声叹道:“唉!可惜我一片好心想来助他杀了马腾,可是他却要杀了我!”

    听到这话,韩遂不禁心头一动,于是连忙叫住了亲卫:“等等!把他带回来,我有话问他!”

    亲卫得令,随即便将李儒又拖了回来。

    “怎么?韩将军不杀我了?”李儒弹了弹身上的尘土,淡淡地问道。

    “少废话!你刚才说什么?再说一遍。”韩遂很不耐烦地喝道。

    李儒却没有立刻回答韩遂,反而用很不满的口气对韩遂道:“韩将军,你就是如此招待客人的吗?”

    韩遂眯了一下眼睛,顿了片刻,然后身边副将道:“看座。”

    副将领命,随即便从角落搬来一个木墩放在右首,然后对李儒做了一个请的姿势,“请!”

    李儒慢条斯理地在木墩上坐下,这时,韩遂忍不住说道;“李儒,现在你该把话说明了吧。”

    李儒朝韩遂抱拳道:“韩将军,你和马腾都以西凉为根据地,所谓一山不能容二虎,你两人迟早得死一人。”这李儒还真是语不惊人誓不休啊!

    韩遂不禁皱起眉头,李儒的这番话说中了他的隐忧。目前,韩遂同马腾情形确实就如同李儒所说,马腾现在没有杀韩遂的意思,但并不代表马腾永远不会杀他韩遂,毕竟韩遂对于马腾来说怎么都是一个威胁。另一方面,韩遂由于势力弱于马腾,所以韩遂在不得已之下都是以马腾马首是瞻。韩遂并不想一直如此下去,他一直在等待机会取马腾而代之。为此,韩遂就曾考虑过在拿下关中后,秘密联络征北军,他想要借助征北军的力量除掉马腾。

    李儒见韩遂露出了思忖之色,于是继续趁热打铁道:“马腾这个人曾经参与过当年的十九路诸侯攻洛阳,所以马腾可以说是太师的仇人。太师早就想除掉此人了。我们可以相互配合,让马腾死无葬身之地!”

    听完这话,韩遂突然大笑了起来。李儒不禁微感错愕,他不明白韩遂为何会突然发笑。

    “韩将军,你这是为何?”李儒问道。

    韩遂顿住了笑声,随即用不屑的眼神看着李儒,说道:“李儒啊!我刚才还真以为你是来帮我杀马腾的,闹了半天,你不过仍然是一个说客。李儒你当我是三岁孩童吗?你想用这样的话骗我和马腾自相残杀,你们好坐收渔人之利,你难道以为我看不出来吗?”。

    韩遂的目光渐渐变得非常骇人,这种目光绝对是要杀人的前兆。

    听韩遂这么说,李儒却笑了,“韩将军,我们确实须要依靠看将军,以顺利解决马腾。可是韩将军难道就不需要我们吗?如果没有我们的力量,只怕韩将军根本就不可能完成夙愿吧!”

    韩遂点了点头,说道:“确实如此。但是李儒你太高抬你们的力量了吧!据我们目前得到的情报显示,董卓已经丢掉了北地郡、长安、扶风、冯翎和眉坞,董卓已经是自身难保了,他凭什么来同我合作?”

    对于韩遂所说的,李儒坦然地承认了。然而他却说:“征北军不久之后便会焦头烂额。他们根本无法再兼顾关中!”李儒的语气非常肯定,显得十分有把握似的。

    韩遂不禁愣了一下,随即露出讥诮的神情说道:“李儒你可真能说!征北军之后就将焦头烂额?难道你还能变出军队不成?”

    出乎韩遂的预料,李儒竟然点头道:“韩将军所言虽不中,但也不远了!”

    “你这是何意?”韩遂皱眉问道。

    李儒也没吊韩遂的胃口,随即便将曹操和袁绍的事情和盘托出,同时李儒还拿出了曹操使者代表曹操同董卓签得结盟书。

    此时的韩遂根本就不知道中原局势的最新变化,当他听完李儒所言,特别是看过那结盟书之后,不禁震惊万分。如果袁绍和曹操真的一同攻打并州,那么征北军就危险了!如果征北军完蛋了,那么他们这些同征北军合作的势力势必要受池鱼之殃!

    在仔细端详了结盟书之后,韩遂看着李儒,狐疑地问道:“仲坚先生,你不会是诓骗我吧?”韩遂虽然没有完全相信李儒所言,但他对李儒的称呼已经变了。

    李儒笑了笑,说道:“韩将军,相信你在洛阳也安插有人。洛阳的局势你不久之后就应该知道,到时你就会明白我所言是虚还是实了。”

    韩遂沉默起来,过了好半晌,他才对李儒道:“如果真如先生所言,那么我愿意同太师合作。不过,我必须等收到洛阳的消息后才能做最后的决定!”

    听到韩遂如此说,李儒的心中不禁升起狂喜。韩遂既然这么说了,这件事便基本上算是成了。

    “没问题!我们就这么说定了!”李儒语气有些兴奋地说道。随即李儒站起来朝韩遂抱拳道;“韩将军,我先回去做一些准备工作,三天后再来见韩将军。”

    韩遂点了点头,然后派亲信副将将李儒送了出去。

    李儒离开后,韩遂的脑中仍然在思考着李儒所说的事情。这究竟是一个机遇还是一条不归路呢?韩遂不禁在心中如此问自己。

    副将一直将李儒送出西凉军控制范围才返回。路上碰到了几拨巡逻兵,都被副将给打发了。(未完待续)
第145章 文姬芳心
    回到韩遂帅帐,韩遂正在来回踱着步,显得犹豫不决似的。

    “将军。”副将来到韩遂面前见礼道。

    韩遂看了一眼副将,问道:“送出去了?没遇到什么问题吧?”

    副将摇了摇头,“将军放心,没有问题。”

    韩遂点了点头,“没问题就好。”

    副将顿了顿,有些忧心地问道:“将军,我们真的要和董卓合作吗?”

    韩遂紧皱眉头,又开始在上首来回踱着步,好半晌才摇头道:“我还没有决定,此事必须慎重,否则我等将死无葬身之地!”

    顿了顿,韩遂继续道:“等洛阳咱们的人传回讯息后,再做决定。如果一切真如李儒所言,那么咱们就同董卓合作,否则等下次李儒再来时,就将李儒擒杀,此事就当从来没发生过。”韩遂的眼神中闪过森寒。

    征北军控制关中眉坞长安之后,迅速分出一万步卒,东进控制了函谷关。然后集结八万大军屯驻在眉坞以西的陈仓。征北军摆出的架势,似乎随时都要对天水的董卓军发动进攻。

    面对征北军摆出的架势,董卓一方非常吃惊。李儒据此判断关东的曹操和袁绍一定还没有对并州发动进攻。

    李儒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但是袁绍和曹操什么时候能进攻并不是他能做主的。

    就在董卓一方盼星星盼月亮之时,关东的袁绍、曹操终于有动作了。

    原本在洛阳裹足不前的四十万袁绍军突然开拔,兵锋直指关羽把守的箕关。此次出兵,袁绍亲自做主帅,颜良为先锋。高览、淳于琼为副将,审配为军师。

    四十万大军从洛阳出发,一路浩浩荡荡开往箕关。

    就在袁绍进兵后不久,陈楚便收到了相关情报。这让陈楚及众谋士不禁吃了一惊,就在不久前。从洛阳反馈的情报还显示,袁绍极有可能已经被许攸说动了,没想到只短短十几天的时间,袁绍的态度竟然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

    不过现在已经不是考虑袁绍态度的时候了。面对已经发动的袁绍大军,征北军只能立刻应变。

    陈楚在和徐庶鲁肃稍作商议后下令,将正开往壶关的两万士卒调回箕关。原来。在十几天前陈楚收到袁绍极有可能会放弃进攻并州的计划时,便临时对军队布署做了一些调整,将驻守箕关的五万军队分出两万调往壶关,以加强壶关的防御。现在情况又出现了变化,所以陈楚不得不又临时做出调整。

    调整完毕后。征北军驻防在壶关、箕关两个方向的兵力分别是四万和五万。留在并州的预备兵力有七万,其中两万是河西军团的步卒,另五万则是从云中调回的苍狼营骑兵。

    壶关的主将是张飞,他是随苍狼营一同返回的,一返回便被陈楚派往壶关做守军主帅,陈楚还将田丰派到了壶关,他的任务是协助张飞,毕竟张飞这个人有些鲁莽。没有一个得力的谋士在身边是不行的。

    箕关的守将仍然是关羽,陈楚没给他派去谋士,以关羽的智勇可以独当大任。

    陈楚则坐镇并州。手握七万大军随时策应两面。

    袁绍大军离开了洛阳,许攸仍做为留守留在洛阳。

    在袁绍离开数天后的一天,有一个人悄悄地来见许攸。

    “许大人,为何袁公竟然突然开拔欲侵我主领地?”那人的语气虽然很客气,但却流露出恼怒和焦急。

    许攸叹了口气,说道:“主公本已被我说动。怎料审配在主公跟前大进谗言,主公最后听信了审配的谗言。所以才会妄兴刀兵!”

    那人沉默片刻,然后问道:“可有办法说服袁公回转?”

    许攸摇了摇头。“就目前的局势看,是不可能的。”

    那人仍不甘心,继续问道:“难道就没有办法了吗?”

    许攸不由得叹了口气,很无奈地说道:“确实无法可想!想我受骠骑将军大恩,如果有办法我能不帮骠骑将军吗?”

    那人沉默了下来,久久不语。

    袁绍、曹操联合出兵并州,这让中原广大士族兴奋不已,在他们的心中,陈楚和征北军就是邪恶的代名词。不过仍有少数士族为陈楚担心不已,这些士族基本上都是属于比较开明的或已经落魄的,他们认为陈楚是这个时代当之无愧的英雄人物。

    在同情陈楚的士族当中,蔡邕就是代表之一。蔡邕虽然认为陈楚的一些做法不妥,但他却认为陈楚是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