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三国有点猛-第2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数万李元拓的攻城部队再一次汹涌上来。疲惫不堪的守城部队在李木青亲自督战下拼命抵挡李元拓的攻势。终于熬到了傍晚时分。李元拓的军队再一次无功而返。

    李木青带着一身的血色回到城中治所中,一向有洁癖的她竟然就带着一身的血色污渍靠在案几上睡着了。

    片刻后,铁破汉急匆匆地奔进治所。看见李木青正一脸柔弱地靠在案几上闭着眼睛,不由得感到一阵心疼。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来到李木青面前,轻声唤道:“殿下,公主殿下!”

    李木青睁开眼眸,奋力地撑起上身,问道:“什么事?”

    铁破汉一脸喜色地禀报道:“公主殿下,夫余和四韩的飞鸽传书!”说着,从怀中取出一封飞鸽传书,双手呈给李木青。

    李木青双眸一亮。连忙抢过。细看了一遍,异常兴奋地说道:“好!真是太好了!”

    “公主殿下,咱们接下来该这么做?”铁破汉问道。

    李木青说道:“我们暂时不必做什么,只须要守住鹿耳城就可以了!”美丽的眼眸中流露出高深莫测之色。

    当天晚上,李元拓在大帐中同众将议事。“明日。就按此计进攻!”李元拓最后道。“是!”众将齐声应诺。“各位若没有什么事,就下去歇息吧。”

    众将一起抱拳道:“末将告退!”随即鱼贯而出。

    “高阗将军,你留下来。”李元拓突然道。“是。”正要退出大帐的高阗回转身来抱拳应诺。

    李元拓走到高阗面前,和声问道:“老将军,今日见你面有忧色心不在焉,究竟为了何事?”

    高阗心中一惊。面上却强装镇静地回答道:“多谢陛下关心!臣只是,只是有些担心小儿高攸!”说这话时,高阗不由得流露出浓浓的忧色。

    李元拓关切地问道:“高攸他怎么了?”

    高阗犹豫了一下,回答道:“小儿偶感风寒,并无大碍!”

    李元拓说道:“待此战结束后。我带太医去看一看!”

    高阗突然朝李元拓跪了下去,“陛下,我……”神情显得异常激动,眼中还闪过一丝愧疚之色,不过这一丝愧疚之色李元拓并没有看见。李元拓将高阗扶了起来,微笑道:“老将军,你我君臣何必如此!”

    高阗似乎有什么话要说,但是最终还是没有说出来。“陛下。若没有什么事,老将便告退了!”高阗神情复杂地抱拳道。

    李元拓点了点头,拍了拍高阗的拳头。关怀道:“老将军不必过于忧虑!”“是!”高阗抱拳行了一礼,退出了大帐。

    李元拓叹了口气,深有感触地摇了摇头。

    当天午夜时分,老将崔永乐突然奔进大帐,急声唤道:“陛下!……”李元拓从梦中惊醒过来,见崔永乐一脸焦虑地站在面前。不由得心中不安,急声问道:“发生了什么事?”

    崔永乐急声禀报道:“刚刚收到北面的急报。夫余国王夫猛率举国之兵来犯!”说着双手呈上一封传书。

    李元拓大吃一惊,霍然而起。夺过传书,飞快地看了一遍。面色登时大变,只感到眼前一阵天旋地转。

    顿了片刻,李元拓厉声道:“快去将众将都召集过来!”“是!”崔永乐应诺一声,急步出了大帐。

    李元拓呆呆地望着大帐内跳动的灯火,喃喃道:“夫余怎会在此刻犯境?!”随即双眼一睁,神色一变,“难道这是你的计谋!?”

    片刻后,众将来到大帐之中,已经得知消息的他们都显得忧心忡忡。

    “诸位,想必已经知道夫余犯边的事情了,我们该如何应对?”李元拓问道。

    众将低声议论了片刻,老将李元凯出列道:“为今之计只能是暂时撤兵以抵御夫余的的进攻!”其他将领连连点头。

    李元拓皱了皱眉头,流露出忧虑之色,点头道:“看来,也只能如此了!传令下去,天亮后,便拔营返回国内城!”

    “是!”众将齐声应诺。

    第二天一大早,鹿耳城的守军便发现连续猛攻了六天付出了相当代价的李元拓大军竟然开拔西走了。一名校尉连忙将这一情况禀报了李木青。

    一大早,李元拓便率领十几万大军开拔西返。城门校尉立刻将这一情况禀报了李木青。

    “公主殿下,是否追击?”铁破汉颇有些兴奋地问道。

    李木青自信地一笑,淡然道:“不必。”随即对身旁的一名传令官下令道:“立刻传令高硫将军,令其按原计划行动!”“是!”传令官应诺一声,退出了正堂。

    “殿下,为何反让高硫率领新军出击?”铁破汉颇为不解地问道。

    李木青笑了笑,“李元拓虽然西返,但必定会派斥候严密监视我军的动向,我军若出击,不仅不能占得便宜,恐怕还有可能被反噬!而高硫的新军则是李元拓绝想不到的一支奇兵!”

    铁破汉恍然道:“原来公主殿下命令高硫留在原地还有这样一层用意!”李木青微微一笑。

    李元拓率领十几万大军于两天后退入国内城。一进城,李元拓便得知夫猛亲率的十五万夫余大军已经攻破边境防线进抵丸都城以西数十里的恒仁城下,现正在猛攻恒仁城。恒仁城位于丸都城西北三十余里,规模相当于中原的大县城,人口数万,可算是高句丽难得的大城,是丸都城西北门户,因此,李元拓虽然率领大军东征鹿耳城,但仍留下了两万将士防守恒仁。

    “恒仁的情况如何?”李元拓焦急地问道。

    “虽然夫余军攻得很猛,不过短时间内他们是不可能攻破恒仁城的!”大王子李程耀回禀道。大王子之前在国内城被李木青大败,率领百余亲信向北逃窜,逃到北地,很快便凭借大王子的身份获得了当地百姓和豪绅的支持,于是便留在北地招兵买马以图东山再起,正当大王子在北地招兵买马之时,突然收到了一条天大的好消息,他的父王李元拓竟然突然出现,并且将相当一部分已经投效李木青的军队招揽至麾下,随后李元拓率领大军反攻李木青。得到这条消息后,李程耀便立刻率领征召的万余军马日夜兼程赶往丸都。抵达丸都后,父子俩相见,自然是一番颇为感人的情景。随后李元拓认命大王子李程耀为国内城留守,同时认命大王子麾下大将崔扬为将军,负责防守恒仁城。此刻,三王子李程昌和四王子李承焕都在李元拓的身边,三王子李程昌负责防守王都,而四王子李承焕则负责筹办粮草军资。

    李元拓皱眉道:“恒仁城乃门户要地,绝不能有失!”抬起头来,“高阗老将军,立刻率领三万步骑增援恒仁!”“是!”高阗抱拳应诺。

    李元拓随即在案几前坐下,提笔歇下了一道圣旨。站起来,走到高阗面前,将圣旨交给高阗,郑重地叮嘱道:“老将军,恒仁城的防御就交给你了!”

    “陛下放心!老将定与城池共存亡!”高阗语气激昂地抱拳道。

    李元拓点了点头,拍了拍高阗的拳头。

    “陛下,我们不仅要想办法防守,更应该想办法击破敌军!”国师抱拳道。国师和老臣相在接到消息后于半天前赶到国内城。

    李元拓点了点头,“国师可有何计谋?”说这话时,眼中流露出希冀之色。其他人随即也都一脸期待地看着国师。

    国师微微一笑,抱拳道:“陛下,想必知道我们汉人中围魏救赵的典故?”

    李元拓思忖地点了点头,他已经明白了一点,但是还不是很清楚。

    国师继续道:“当年春秋乱世之时,魏国以倾国之军攻打赵国,赵国于岌岌可危之时向齐国求救,而此刻攻打赵国的魏军也已经获得了齐国将要出兵的消息,于是庞涓对此做好了准备。然而齐国大军却并没有直接救援赵国,而是突袭魏国都城,魏国猝不及防,都城岌岌可危,庞涓不得不率领大军救援国都,然而在半道上却遭到齐军的伏击,大军被歼灭大半溃不成军!……”

    李元拓双目一亮,击掌道:“国师是让我等效仿孙膑?!”

    国师含笑点头道:“正是!”

    李元拓稍作思忖,下令道:“崔老将军!”“末将在!”崔永乐一脸兴奋地出列道。“我令你率三万精锐即刻绕到北上,直插夫余的都城!”“是!”崔永乐洪声应诺。

    李元拓在主位上坐下。想起李木青的事情,不由得眉头一皱,又问道:“可是东面叛军的势力不容小觑啊!”

    国师道:“我军目前兵力不足二十万,根本不能两线做战!为今之计,应该东守西攻,待解决了夫余后,再回过头来对付东面的叛军!”(未完待续)
第670章 造化弄人
    李元拓有些无奈地点了点头。

    “你们似乎都少算了一件事情!”老臣相突然出来道。

    李元拓、国师俱都一愣,李元拓急声问道:“老臣相所谓何事?”

    老臣相抱拳道:“陛下,难道您忘了我们的边上真正可怕的是秦军!”

    老臣相这话一出,现场登时鸦雀无声,每一个人的脸色都不是很好。其实,众人之前并不是没想到大秦的问题,而是可以让自己不去想。

    国师思忖道:“各位也不必太过担心大秦的问题!目前并没有迹象显示秦军有干预的迹象,而且秦军现在正忙着平定江南,至少在几年时间内不会将兵锋指向我们这边!”

    众人不由得点了点头,李元拓道:“国师所言极是!好了,秦军的问题就暂时放一放!”

    “陛下,我认为应该派使者同大秦沟通一下!”国师抱拳道。

    李元拓思忖着点了点头,问道:“那国师认为谁人去最合适?”

    国师分析道:“使者的身份必须足够高,能够代表陛下,最好是王室中人,而且应该通晓汉人文化和礼仪!”

    李元拓立刻想到一个人,“照国师的说法,三王子李程昌倒是最合适的人选!”

    老臣相立刻应合道:“不错!三王子李程昌温文尔雅通晓汉人文化,又是殿下身份,再合适不过了!”国师也点了点头。

    李元拓件两人都赞成,于是下令道:“既然如此,那便命三王子李程昌为我高句丽使臣出使大秦!”

    “陛下英明!”众人一起抱拳道。

    随后,李元拓便下达了命令。

    散帐后。众人陆陆续续离开了正堂,而国师却留了下来。

    “国师,你是不是有什么话要说?”李元拓问道。

    国师抱拳道:“陛下,我以为应该借此机会与大秦结盟!”

    李元拓心头一动,随即却皱了皱眉头。“国师,你认为这可能吗?”

    “当然可能!大秦现在正忙于南方的事务,而且像我们几国的土地在汉人的眼力不过是蛮荒之地,大秦是绝对不会打我们的主意的,另外,大秦一定也须要一个能够帮他安定边境的力量!”

    李元拓缓缓地点了点头。笑道:“你是汉人。还是你最了解你们汉人的想法!”

    国师连忙道:“在下虽然是汉人,但既然已经投效陛下,便肝脑涂地万死不辞!”

    李元拓拍了拍国师的肩膀,感慨道:“有你相助乃是我的福气啊!”国师一年感动地拜道:“陛下言重了!”这时,一名亲兵来到正堂中。

    “陛下。兰妃娘娘求见!”亲兵禀报道。这兰妃就是李木青的母亲。

    李元拓叹了一口气,“相见不如不见!你去告诉兰妃,就说我有要事,让她先回去吧!”“是!”亲兵应诺一声,退出了正堂。

    “陛下,兰妃娘娘对陛下至情至义,公主殿下的事应与她无关,陛下……”

    李元拓打断国师的话。“我知道你的意思,我也没有怪责她的意思,不过我见到他时该说些什么呢?”

    “好了。不说这些了!咱们还是说正事吧!”“是!”

    李元拓顿了顿,问道:“你刚才说到我们应该与大秦结盟?”

    国师点了点头,“是的。我认为大秦应该非常高兴有我们这样一个属国!”

    李元拓叹了口气,面露回忆之色说道:“我自即位那天起便立志建立一个能同大汉分庭抗礼的强国!可是如今……”李元拓面露伤感之色。

    国师也不禁有些感慨。“陛下也不须如此伤感!正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李元拓的神色好了点,点了点头。这时,一名斥候一脸惶急地奔入正堂。

    “陛下。南方急报,四韩十万大军由韩燕率领已经突破边境防线向我腹地而来!”

    “什么?!”李元拓大惊失色。一旁的国师也变了颜色。

    “怎会如此?”李元拓有些失神地喃喃道。国师皱眉道:“只有两种可能。一是他们见我国内乱,于是想要趁火打劫;二是。……”国师看了一眼李元拓,没有继续说下去。

    李元拓阴沉着脸说道:“二是我的女儿早已与对方达成了某种协议!我说怎么四韩对我派去的使者如此冷漠!”

    李元拓扭头问国师道:“国师,你看我们现在该当如何?”

    国师思忖道:“为今之计只能将北方所有的军队都调到丸都和国内城来!”

    李元拓眉头一皱,“如此以来,北方实在太过空虚了!”

    国师抱拳道:“陛下,此刻已经是非常时刻,只能丢车保帅了!”

    李元拓思忖片刻,无可奈何地点头道:“那好吧!”

    “陛下,我们已经万分危急,必须立刻向大秦求援!”国师急声道。

    李元拓犹豫了一下,点头道:“此事就由你负责吧!你立刻和三王子一道赶往辽东!”“是!”国师抱拳应诺,立刻退出了正堂。

    随即李元拓叫来传令官,下达了将北方所有军队北撤的命令。

    两天后,四韩大军入侵的消息也在丸都和国内城范围内传开,所有百姓都不由得惊恐万分,这两座高句丽最大的城市上空阴云密布,浓浓不安的气氛充斥其中。就在这天,北方传来消息,公主的叛军向北方诸郡县发起猛攻,已经攻下了近一半的郡县。

    李元拓和众文武聚集在丸都王宫大殿之内,人人愁眉不展。李元拓等在一天前返回了丸都。

    “诸位,我们现在可谓‘四面楚歌’啊!谁有良策?”李元拓扫视了一眼立在殿下的众文武,眼中流露出希冀之色。然而众文武却无人出来回应。李元拓见此情景,不禁一阵气恼。这时,老臣相走到殿中。

    “陛下,现在我们只能等候国师和三王子殿下的消息了!”老臣相说道。

    李元拓不禁叹了口气。

    与此同时,李元拓的三王子李程昌正和国师一道向辽东急赶,不像平常那样坐车,所有人一缕都骑着马。一路扬尘,急骤的马蹄声彷佛反映了他们此刻的心情。

    当天傍晚,一行人来到玄菟郡最东面的关卡。

    哨兵见一队高句丽骑兵疾刺而来,立刻戒备。随即一名副队长带着数名骑兵上前拦住对方,喝问道:“干什么的?”

    李程昌见前面的是身着黑衣黑甲的秦军士卒,登时一喜。连忙勒住战马抱拳道:“在下是高句丽三王子。”随即指着身旁的国师说道:“这位是我国国师。”副队长听到对方自报身份,不由得一愣,随即问道:“你们有何事?”三王子急声道:“我有急事要拜见上国皇帝陛下!”副队长感到事情重大,立刻将三王子一行人领到哨所中,向队长禀报了此事,队长立刻派数名骑兵引领三王子一行人向辽东而去。

    一行人一路快马急奔。在第二天深夜赶到辽东城,关羽连夜与三王子和国师商谈了一番。次日凌晨,三王子和国师一行人便又快马加鞭朝洛阳而去。此刻,夫余、四韩和李木青的近四十万联军正从三面向高句丽的核心地域逼去。李元拓控制的区域只剩下国内城、丸都、恒仁及周边的一些区域,广大的北方郡县已经全部落入李木青的掌中。

    ――――

    两天后,李木青率领麾下六万之众与四韩十万大军兵临国内城下,与此同时,控制了北方诸郡县的高硫也已经率领三万人马南下已经渡过了丸都北方四十里的长泽江。

    联军大帐之内,李木青召集双方各部将军议事。

    李木青朝立在左首处的韩燕抱拳道:“多谢贵国出兵相助!”韩燕回了一礼,淡然道:“公主殿下不必客气!只要殿下遵守诺言就可以了!”李木青笑道:“将军尽管放心!南方三郡县便划入四韩版图!”韩燕点头道:“如此最好!”

    李木青扭头问立在右首处的铁破汉:“大将军,目前国内城有多少兵力?”

    铁破汉回禀道:“国内城有五万守军,领军大将是老将军李元凯!”

    李木青不由得想起小时候李元凯抱着自己的情景,不由得感慨万千。李元凯是李元拓的堂叔,在高句丽王室中地位崇高,非常疼爱李木青。

    铁破汉知道李木青对于眼前的对手感到为难,想到两人之间的关系,也不由的心中感慨。

    李木青沉默了片刻,美眸中那一缕柔弱之色消失了,代之以决绝。“大将军,命人传信李元凯,若不及时开城投降,便玉石俱焚!”李木青冷声道。

    “是!”铁破汉抱拳应诺。

    李木青将目光移到韩燕的身上,“韩将军,就请贵军做好随时攻城的准备!”韩燕点了点头。

    不久之后,两骑快马从联军军营中驰出,径直朝国内城东城门此去。来到城门下,其中一人扬声高喊:“我乃公主殿下使者,要见李元凯将军!”

    城门校尉当即派人禀报李元凯。片刻后,老将李元凯来到东城门楼上。李元凯已经双鬓花白,脸上沟沟壑壑布满了皱纹,不过气质依然硬朗彪悍。

    李元凯来到墙垛边,皱眉喝问道:“青儿,李木青让你来的?”使者回答道:“是的!”

    “有什么话,你就说吧!”

    使者扬声喊道:“公主殿下说,‘若不及时开城投降,便玉石俱焚!’”

    李元凯虎目一瞪,大骂道:“放屁!”随即从身旁亲兵的手中夺过一张强弓,搭手就是一箭。那使者还没反应过来便惨叫一声跌落马下。他的同伴大惊失色。(未完待续)
第671章 围魏救赵
    李元凯怒声道:“将这尸体带回去给那个忤逆不孝的畜生!”

    正准备逃跑的那人连忙将同伴的尸体带上,仓惶回大营去了。

    李元凯望了不远处连绵数里的军营一眼,重重地叹了口气。随即对身边的部将下令道:“传令下去,小心防备!”“是!”众部将抱拳应诺。

    不久之后,那个捡的一条性命的使者带着同伴的尸体回到大营,将李元凯的一番话禀报给了李木青。李木青久久不语。

    第二天一大早,联军便开始猛攻国内城。战斗进行得相当惨烈。与此同时,夫猛也正在督促麾下大军猛攻恒仁城。不过李木青和夫猛并没有发觉,一支三万人的精锐已经翻过大山,进入了夫余的境内。

    “将军,前面不远便是夫余南方重镇柯岩城!攻破此城,便能兵临夫余王都!目前,柯岩城内仅有五千守军!”崔永乐的部将禀报道。

    崔永乐当即下令道:“传令前锋部队换上夫余的衣甲,攻夺柯岩城门,大军随后跟进!”“是!”部将抱拳应诺。

    柯岩城位于夫余王都以南二十余里,是夫余王都南边的门户要塞,虽说战略位置非常重要,但是柯岩城的规模却仅相当于中原的一座中等县城,城墙仅有丈吧高,由泥土垒垛而成,不过因为南来北往的商旅,柯岩城平时里都非常繁忙。

    这天阳光明媚,秋天的阳光晒在人的身上让人懒洋洋的。几个巡兵懒散地在城墙上晃荡着。

    突然,一个巡兵看见城外有一队士兵朝这边而来,人数大约数百人的样子,穿着夫余衣甲。打的旗帜上赫然绣着一个虎头。

    巡兵一愣,随即扬声喊道:“是陛下的亲兵队!”一名军官当即上来,朝城墙外张望了一眼,随即下令道:“打开城门!”“是!”有士兵应诺一声。

    片刻后,那数百打着虎头旗号的夫余军士来到城门下。鱼贯入城。负责防守城门的军官连忙上前拜见,然而出乎他预料的是,这队‘陛下亲兵队’竟然突然发起突袭,城门下包括他在内的数十名军士孙坚被杀。紧接着,这队‘陛下亲兵队’分成两部分,一部迅速登上城门楼。另一部分则留在城门处。

    登上城门楼的军士见人就杀,城门楼上毫无防备的近百名夫余军士只片刻时间便被屠戮殆尽。

    随即数以万计的兵马出现在城外,正全速朝柯岩城而来。

    数千轻骑兵队首先入城,直奔柯岩城治所。随即数以万计的大队步卒从南门处蜂拥而入。

    不久之后,城内响起刀兵声。半个时辰后。整个柯岩城沉寂了下来,只有一队队身着绿色衣甲的士兵行进的声音。柯岩城落入了高句丽的手中。

    崔永乐夺下柯岩城后,留下三千步卒防守柯岩城,自己则率领近三万大队浩浩荡荡朝柯岩城以北二十余里的夫余王城杀去。此刻,夫余王城的守军仅有八千人,而且多数是老弱病残,不过,国师牙都司的府上还豢养了三千私军。这些私军的成员有夫余人、鲜卑人、匈奴人,甚至还有汉人,个个都是好勇斗狠之辈。战力非常强悍。

    崔永乐并没有像之前那样隐匿行踪前进,因为他知道在这一段路上根本就不可能隐藏的了己方的行踪。

    当崔永乐的军队距离夫余王城还有十余里的时候,留守王城的牙都司便得知了高句丽大军压境的消息。

    牙都司难免大吃一惊,不过随即便镇静下来,连忙命留守的大将夫健派出斥候严密监视高句丽大军的动向,同时命人集合王都内所有的军力。

    不久之后。夫健前来禀报,“国师。所有军队已经集合完毕!”顿了顿,有些担忧地说道:“只有八千余人。而且其中超过半数是战力羸弱未经任何战阵的新军!”

    牙都司点了点头,说道:“我已经让牙可鲁去集合国师府将士了!”正说话时,一个神情冷漠强健如虎的大将从外面进来了。朝牙都司抱拳道:“国师,三千国师府将士已经集合完毕,现正在门外听候调遣!”声音沙哑,就如同荒原上秃鹰的鸣叫声一般,让人毛骨悚然。这个牙可鲁是牙都司私军的统兵大将,对牙都司忠心耿耿,是整个夫余数一数二的勇猛之士。

    牙都司对牙可鲁道:“牙可鲁,你的国师府卫队暂时并入夫健将军麾下听候夫健将军的调遣!”

    牙都司应诺一声,随即朝夫健抱拳道:“牙可鲁率麾下三千将士听候将军调遣!”神情很冷淡,似乎并没有把眼前这个夫健将军放在眼里。

    夫健对他也不敢怠慢,连忙抱拳回礼。

    牙都司走到地图架前,夫健、牙可鲁连忙来到牙都司身后。地图架上挂着的地图是夫余王城及其周边的地形图。夫余王城规模并不大,与柯岩城相仿,不过整个样貌却又天壤之别,王城的城墙不是像柯岩城那样的泥制城墙,而是由石块垒成的,石块间被填塞上了一种特殊的粘土,使得整个墙体更加坚固;城墙高达两丈,这在中原或者不算什么,但是在北方蛮荒之地却是非常少见的一座坚城了。

    牙都司一指十余里处,“高句丽的大军现在应该到这里了!明日高句丽大军便能兵临城下!高句丽人的主攻方向定然是地势较平坦的南面和东面,不过也不能对其它两个方向掉以轻心!夫健,在南面和东面城墙上各布置两千较精锐的军士,另外两面则布置一千军士,其余人马留在城中以策应各方!”“是!”夫健抱拳应诺。

    牙都司转过身来,对牙可鲁道:“可鲁,立刻飞鸽传书向陛下禀报这里的情况!”“是!”牙可鲁抱拳应诺,随即快步出了正堂。

    “国师,若没有别的什么事,末将便下去准备了!”夫健抱拳道。

    国师点了点头。

    待夫健离开后,国师交上几名随从也离开了国师府,坐上发车,径直往不远处的大祭司府而去。祭祀是北方一些满足国家特有的一个全体,主要负责与诸神沟通预测祸福等等,简而言之就相当于现在的神棍,然而这个时候的祭祀不仅不被看成神棍,而且地位非常崇高,许多时候,他们的一句话甚至比国王的还管用。大祭司则是这个群体的头头,地位更是崇高。

    当天傍晚时分,崔永乐率领的三万高句丽大军抵达夫余王城城外,扎下营寨。整个夫余王城早已得知高句丽大军压境的消息,整个城市上空弥漫着浓浓不安的气氛。不过随后大祭司手下的神职人员出现在王城的大街小巷,宣称天神告诉他们,高句丽必败。这些神职人员的出现倒是使原本不安的气氛缓和了很多。

    第二天早上,崔永乐首先派人下书,内容无外乎‘若不投降,便如何如何’的话。崔永乐派去的使者被对方割下双耳送了回来。崔永乐大怒,当即下令全军攻城。

    惨烈的攻城大战随即拉开序幕。

    ………

    崔永乐催动大军连续猛攻两天,虽然其间多次攻上城头,但是崔永乐依然还在原地踏步,未取的丝毫进展。此刻,崔永乐收到了国内的命令,李元拓在信中催促崔永乐尽快攻破夫余王都,由此可见,高句丽国内的局势非常不容乐观。不过,此刻焦虑的并不只高句丽人,夫余人也同样焦急不已。

    夫猛收到国内的急报,又惊又急,立刻叫来麾下众将商议对策。众部将一听说王都危急,登时议论纷纷,流露出惶急之色。

    “殿下,咱们还是赶紧回军吧!”一名部将说出了所有人的心声。众将登时纷纷附和。

    夫猛犹豫了一下,竟然问道:“是不是待问过公主殿下之后再做决定!”

    “陛下,我们夫余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