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窑窕淑女-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范氏听到这个消息,很是高兴,谢过崔家的后,让玉珠去店里叫了萧景土回来,要去看地。

那地在离城里不远的郊区,坐了牛车不出半个时辰便到了。有一大片早已经收了秋粮,露出一茬茬稻桩,看得出来之前种的是水稻,地质算适中,偏粘不沙,用来种水稻合适。地的肥力一般,是常见的黄褐色泥土,每块稻田旁都修了水沟。引水方便。

萧玉珠提出要看一看水源,来的人是个年轻的汉子,说是崔家表姑爷家的侄子,领着人去看水源,边走边介绍说,“水源不用担心,是山上的溪水,常年都有。这块地好。全连成了一片。整整有四十多亩了,种起来比那些个零零散散的地方便多了。”说着往南边一指。

萧景土顺着他的手势看过去,地是连成一片,可是就是高低不平,从脚下一直延伸到山脚,上了好几个台阶。要平起来不容易了。

来人见萧景土皱着眉头,看出了萧景土的心思,笑着道。“我也不瞒这位叔,这地肥力土质都不错,就是地势不太平。你也知道我们南方的地不比北方,都是从山沟沟里开出来的。要说不平,地势高的不好上水,用犁耙耙上几回,把高处的添到地处。平上几次,就能整出两三块平整的地来。”

这要平起来,得平个一两年,萧景土心里盘算着这块地,兴头不是很大,要不是萧玉珠在他耳边说去看看水源,他可能当下便要推了。

几人步行到山脚下,往山上走了一段路,忽然感觉迎面一阵清凉之风,更有草木的清香传来,让人心旷神怡。

原来是一个天然的湖泊,据来人介绍,这湖泊是山上的溪水流下来的,无论春夏秋冬,水都不断,连秋冬季节都有溪水下来,附近几十来里的农田都是靠它灌溉的。

萧景土看着湖面波光粼粼的,觉得水源的问题不大,又不放心要看入口的溪水,来人笑着一指,只见山腰挂着一帘瀑布,老远就能听到轰隆隆的声响。

萧景土看着直点头,只要上头的湖不干,下面的地就能有水过来,地里的水沟都是现成修好的,引水也算方便,要说不满意的就是这地不平整,种起来累人。

萧玉珠站在湖边,看着下面的稻田,落差比较大,但还算好,只有三四个台阶,她前世里见过的梯田,那才是壮观呢。

老人见萧景土想买又不想买的样子,苦笑得扯了扯嘴角,“这位叔,这地可是好地,要不是我大伯急于要去外地,也不会想卖,你要是满意的话,七两银子一亩,拢共四十亩。”说着,转身往前走了几步,让出地来让这父女俩商讨商讨。

见那人走远了,萧玉珠才道,“要说这地是不平整,咱们可以拿一部分出来种菜,一小部分用来种包谷蜀黍,剩余的部分拿来种水稻,三者都不耽误。咱们慢慢平,平个两三年,总归能全部平在一起,平出一大块来。”

萧景土在心里盘算一阵子,笑着看了玉珠一眼,走过去和小伙子说,“只是这个价……”

小伙子转过头来,立马笑着道,“这价还能再少点,你要是全要了,就这个数,再降五钱,六两五钱一亩。你和崔家算是熟,我大伯看在这个情分上,才出了这个价,再低是低不了的。”

萧景土见小伙子把崔家搬出来了,想来这价是少不了的,一细想,这个价能买到这么好的地,已经是很便宜了,便不同他讨价还价。

回到家,萧景土把家里的家底和这两个月陶窑的进账,凑够了两百七十吊钱。崔家表姑爷派了人过来,找了位德高望重的中人,给萧家看了地契,立了字据,一手交钱一手过户。

买了地,剩下的便是耕种,因入了冬,刚好种上一茬油菜肥田,能赶上来年的春耕。萧景土从铺子里买了一百斤油菜籽,计划着把四十亩地全种上油菜。

萧玉翠心里惦记着要挖水潭种荷花,见玉珠把这事忘在了一边,很是不快,“你答应的说要种荷花的,怎么现在只种油菜,我的水潭荷花呢?”

萧玉珠暗叫不好,朝她笑笑,“怎么会忘了呢?你想要种荷花,咱就种,水潭子里还能养鱼,种了荷花能得莲子,还有莲藕,一下子添了三样进项呢,明儿就叫爹找了人去挖水潭。”

萧玉翠这才抿嘴笑了,只不过很快又闷着头,“咱们家有了水潭,那傻蛋家的鱼啊和莲藕是不能要了,这样的话对他们家是不是不太好,一下子少了门路?”

这几个月的鱼和莲藕都是傻蛋家供的,要是没了自家这个大客户,傻蛋家的鱼和莲藕可不好卖,听傻蛋爹的意思,他明年是要扩大规模的。

萧玉珠想了想,“眼下水潭还没挖呢,养出鱼种出莲藕来那是大半年后的事了,到时候我们为傻蛋家另找几家酒店饭庄就是了,也不会让他家落了空。”

第二日,萧景土找了几个短工去挖水潭,又领着一家人,段光启也过来帮忙,忙活了十日,才把油菜种上。

段光启见着这么一大片地,小小地震撼了一下,连萧玉翠推了他好几回才反应过来。

“看什么呢?”萧玉翠柔声问道。

“看着这么一大片地,感觉又回到了段家村。”

“你要是想回去了,就让我爹准你几天假,回去看看。”

“不了,我爹临走前让我在这好好干呢,嘱咐过了没事不要回去,免得误了工,再说我爹经常来赶集,我见了他好几回,和回了家差不多。”

萧玉翠没再多想。

只不过过了一段时日,萧景土发愁着,“地是买了,可过了新年便是春耕,人手不够的话可以请短工,只是总得有个人管着,我这边店里田里的来回跑,闲的时候还行,遇上忙的时候可是走不脱身的。”

这时站在一边的段光启说话了,“要是叔信得过我,这事交给我去做如何?我打小在家里也是做过农活的,种菜啊种包谷什么的没少跟着我娘干,要是有不懂的就请教叔和婶子们……”

这让人很是意外,范氏没等他说话,便打断了他的话,“你这孩子,什么信不信得过,你看你说的这般见外话。你爹把你交给我们,我们自是好生对你,别忘了店里缺不了人,店里的活计还得需要你帮忙呢。”

段光启微笑着道,“叔叔婶子们对我都很好,只是……店里的活计我怕是做不来,就说采买,让我帮着买菜还好,要是让我算数,我可算不来,好几回被人诓了去,往里头贴了好几百个大钱儿,我想让叔从我工钱里头扣,叔不让。再说店里头的,让我打个下手,端着盘子什么的我可以,可是让我招呼客人,我着实不行,半天憋不出一句话来。”

萧景土道,“也没多少钱,就四五百个钱儿,一回生二回熟嘛,算术多练几回就会了,谁开始学都有过吃亏的时候,我年轻的时候还被人骗过大头哩。”

“算术没有谁生来就会的。”萧玉翠有些恨铁不成钢,磨了磨牙。

段光启勉强笑道,“承蒙叔抬举看得起我,可是那些个活计我实在做不来。”

段光启战战兢兢的样子,看得出来他已经做得很头痛了,只是没想到,他一个堂堂男子汉,会拜倒在几个数字上。

范氏有心把店里采买的活计让给他做,一来他人勤快,二来他不是外人,这些个事迟早是要学的,劝了两句,“你爹把你交给我们,也不是让你去田里干活的,这和你在段家村有啥不用,你爹娘知道了会怪罪我们的。”

萧玉珠问过她爹的意思,微微笑着对段光启道,“启哥儿,要是店里的活计你做不来,你想到田里去做,便依你。往后家里会请些长工,种菜种水稻养鱼什么的,不用你亲自动手,你就当个管事的如何,每日察看下进度,督促下下边的人,每过两三日报于我姐如何?”

突然听到她的名字,萧玉翠立马弄了个大花脸,低声道,“报于我做啥?”萧玉珠只是笑而不语。

范氏和萧景土对望一眼,明白过来,店里的生意段光启既是做得有些苦闷,不如放手让他去别的地方历练历练,说不定能有大器。

段光启一直拘束的表情,放松了许多。

第一百六十四章 要种大棚菜







段光启当起了田里的管事,像变了个人似的,干起活来精力充沛,事事上心,每天吃了早饭便去察看挖水潭的动静,连范氏看了都笑,“那里有短工,挖好了自会有人报上来,那些个土疙瘩有啥看头?”

萧玉翠不高兴地道,“有这闲工夫,还不如打算好养什么鱼种多少莲藕合适,还有那些个开春用的家伙什儿都拾掇好了?”

自从把田里的活交给段光启,萧玉翠也跟着忙了起来,往前在萧家村的时候种过田,可一下子让她整饬这么多的地,她有些应付不过来。脑子里盘算着开春种什么菜,买多少种子,什么时节种,家里的耕牛像是不够,还有犁耙之类的也少,到时候一开春请多少短工合适……一想下来,这么多的事情要办,一个头两个大。

正愁苦中,听见窗外有人发笑,更是恼得不行,走房间里走出来,见是玉珠和玉涵靠在廊下,一人假装晒着太阳,一人转过身去背书。

“总管现在就开始发愁了,往后可有的是你忙的时候。”萧玉珠回头看着她,眨了一眼。

萧玉翠上来就要拍她,“要不是你给我安排的总管位置,我能有今天吗?这么多的地让我一个人管着,那可是四十亩啊,咱们在萧家村的时候拢共才不到十亩地,我一个人管也管不过来啊。”

“大姐,你愁啥呢,不是有启哥儿这个管事的吗?还有咱爹呢!”萧玉涵吐吐舌头,转而回过身来,眼神重新回到书本上。

一说到启哥儿,萧玉翠脸上臊了,红了半边脸,气得跺了跺脚,想回房去。萧玉珠想起正经事,叫住了她,“一过了新年,咱们地里就要忙起来了,我想拿三四亩出来,不出正月先种些辣椒豆角苋菜之类的。”

萧玉翠皱了皱眉,“不出正月,是不是有些早了。那时候地里还没化冻呢。我记得要过了清明才开始播种和种菜。”

萧玉珠忙道,“在平常的地里当然是种不出来,我想咱们弄一个大棚,用草帘子盖上上面保温,就和水稻育苗差不多,这样的话就能在天寒地冻的时节种出菜来。”

萧玉翠认真想了想。回想起水稻育苗的时候,那可是清明了,气温回升了。和正月里是没法比得,还是觉得不妥。

在一旁背书的萧玉涵,放下书本仔细地听了几句。叫道,“这个方法倒可以一试,若是种不了夏季蔬菜,可以种一些冬季耐寒的蔬菜,像莴苣芹菜菠薐菜什么的。莲花白菘也可以多种些,菜一长出来寻常地里的冬菜已经下了季,那咱们家里的菜就是香饽饽了。”

“就知道你喜欢吃莲花白菘!”萧玉珠轻轻地敲了他一记,看向萧玉涵的眼光是又惊又喜,他能有这番见识,让人感到很欣慰。

这么一说,萧玉翠也觉得是个不错的方法,同玉珠讨论起来,定好了过了年等雪化了就翻地搭棚子,让萧景土闲暇之余多编些草帘子。又商量了种哪几样菜,好让段光启备好种子,结果两人商讨来商讨去,定的全是各自喜欢吃的菜。

萧玉珠不喜欢吃香菜,结果玉翠说香菜可香呢,她就喜欢那股味,烫着吃好吃。萧玉翠不喜欢芥菜,总觉得有股子苦味,结果玉珠却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嘛,苦菜是良性的,可解百毒。

两姐妹差点吵了起来,萧玉涵用书拍了拍两人,“打住打住。”故意板着一张大大的黑脸,“大姐二姐一个个这么自私,也不想想爹娘喜欢吃什么菜,别忘了,咱家还有一个饭庄呢,店里的菜你们就不管了吗?”

萧玉珠想起正经事,直了直腰板,正色道,“老弟提醒得是,棚子里的菜理应以店里为主,多种些食客们普遍喜欢吃的,至于咱们喜欢吃的也种一小块。”

萧玉翠让玉珠把要种的菜写在纸上,把她这几天的成果也一应写上,需要置办的家伙什儿,需要的农家肥,浸多少稻种,种多少包谷蜀黍等等一箩筐大事小事,写好了让爹回来过过目。

等萧景土一回来,萧玉翠手捏着纸,向他禀报去了,去的时候,一步三回头不放心的问玉珠,“我这样行吗?我可从来没做过这些,我怕爹问起来我答不上来呢。”

萧玉珠握了握她的手,“放心地去吧,姐姐很快就会上手的,往后田里的事就全靠姐姐了。”萧玉翠颌首示意,眼神中已经添了些自信。

从堂屋回来,萧玉翠的自信又多添了三分,一副新官上任三把火要大干一场的样子,连她平时最不喜欢的读书写字,也提出来要学,虽是不学成满腹经纶,但这几个蔬菜名家伙什儿,这些种地用得上的还是要学。

往后的日子,萧玉珠一边教着玉翠学认字,一边到处打听哪有农家肥,收集起来给开春用,要段光启叫人在地里挖了个大坑,按照以前在萧家村的法子,把骨头粉末,动物毛血,草木灰,烂菜叶烂树叶之类的腌臜东西一股脑扔进去,呕农家肥。

段光启每隔一日,便会向萧玉翠禀报田里的情况,萧玉翠正襟端坐,微微扬起了下巴,脸上不红不白不青的,架子端得像那么回事,看得萧玉珠差点被刚喝下去的茶水呛到。

段光启瞪了她一眼,示意她别添乱,低头禀报,“水潭已经挖好了,我已经放好了水,等春上就能用了;我找到附近有卖农家肥的,打听到价格,犁耙叫铁匠各打了十副。”

萧玉翠点点头,又同他商量了其他的事情,说话声音柔柔的,两人有商有量的。之前萧玉珠还担心,这样会不会显得萧玉翠太强势了,见段光启很享受的样子,便也放心。

转眼进了腊月,天气寒冷,正是进补的时候,萧玉珠开了几个菜谱。炖羊肉,炖牛肉,山药煲大骨,让掌勺张师傅给做了新添,把两道寒凉的适合夏秋季节,不容易找到食材的菜撤了下来。

家里也备了些羊肉汤,有人回来的时候,把汤热热。喝了能暖和暖和。今年入冬以来。不是特别冷,只是一直刮大风,早些日子糊上的窗户纸好些被吹烂了。

晚上,范氏把锅里的羊肉汤热了,让一人喝了一碗,驱驱寒。又检查了几个房间的窗户。段光启的房间是北间,正对着北风吹着,两扇窗户上的纸被吹了好几个大窟窿。北风从洞里面灌进来,呼呼地响,屋里面冷飕飕的。便让段光启和萧玉涵挤一晚。明儿再重新糊一遍窗户。

萧玉珠翻了几页游记,里面对京城里的美食名产介绍得很详细,只不过开了饭庄以来,她对那些名山大川少了兴趣,眼里只有美食。对着那些个干瘪瘪的文字,看了几页,觉得困了,便洗洗睡了。

第二日一睁开眼,窗户外面明晃晃的,显得比往常格外亮些。萧玉珠刚准备从床上爬起来,感觉后脊梁骨发冷。这时,萧玉翠从外面端了火盆进来,“怎么不多睡会?”

“感觉越睡越冷,还不如起来。”

“外头下雪了,也难怪你会被冻醒。”萧玉翠从箱子里拿出一身厚衣裳,在火盆旁边烘着,好让人穿的时候暖和一点,免得受了寒。

“下雪了?”萧玉珠一阵惊喜,就从床上跳下来,笑嘻嘻地接过萧玉翠手上的衣裳,急急忙忙穿好,等不及了就要冲出去看。

萧玉翠在后面喊着,“头发还没梳呢,这么冒冒失失的,没得一点姑娘家的样子。”

外面外茫茫一片,地上的积雪有一尺来厚,大槐树的树枝被雪压得重重的,院子里已经踩了一长串脚印,估计是萧景土和段光启早起去买菜时留下的。

萧玉珠对着皑皑白雪,还没来得及感叹,范氏从灶间掂了勺出来,“还不快回屋去,这会天才刚亮呢,正是冷的时候,小心冷着了受了风寒。”

萧玉珠本想再看一会,在雪地里走上一圈,听着簌簌的踩着雪的声音那才好呢,一见她娘手上的勺就要劈天盖地地过来,不得不又冲回房去。

下了雪,店里的活计,范氏便不让两个闺女插手了,让人在家里待着,正好趁机歇歇。

午饭后,雪停了,家里来了一位客人,是杜鹃。

见到久别重逢的好友,萧玉珠心情有些激动,拉着她直往屋里跑,没顾得上杜鹃在后面惊叫,杜鹃可是头戴着斗笠,身上穿着笨重的斗篷,被她连拉带拽的,一路惊魂到了厢房。

萧玉珠让她在床上坐下,另倒了热水用壶装了,套上布袋子让她拿在手里暖暖手,“我可是好久没见你了,上回想去找你,又怕你在府里头,没那么方便能出来。”

杜鹃抿嘴笑,“好几次跟了管事的出来办事,想抽空去你家饭庄看看,也是不得空,听说,你家的饭庄生意不错。”

“听说……”萧玉珠手摸下巴,若有所思,忽然一笑,“听你们家那位说的吧!”

杜鹃羞得不行,“还没成亲呢,不许这般乱说。”

“眼下就我们两个,我也就玩笑两句。”萧玉珠拉着她的手,正要问她今儿怎么有空来,杜鹃从身后拿出一封信来,说是邀请她明日去踏雪。

萧玉珠狐疑地看了她一眼,拆开信来,信是以杜鹃的口气写的,应该是秦浩代笔,一开头是两句文绉绉的诗,后面是姐妹情谊金兰什么的,末尾才是踏雪赏花。

“我们姐妹两个,还来这些虚的干嘛?要约我去踏雪直接说就好了,什么时候你也学会了文人这一套?”萧玉珠收起信,嫣然一笑。

杜鹃抿嘴笑,“写信显得尊重嘛!”

“这信又不是你写的。”

“咳……咳,玉珠妹妹,你就饶了我。”

第一百六十五章 踏雪赏梅







到了第二日清晨,萧玉珠穿上入冬新做的鹅黄色袄子,外头是一件草绿色的马甲,用白色的兔毛滚了边,看着好不清爽。

萧玉翠本来说好也好去的,她还没有在冬日里赏过花,想来和春天赏花的感觉不一样。只可惜,临走前,赵香儿来了,说是来学打络子。上回玉翠教着打的梅花结,她拿去参加一位富商举办的家宴,受到了几位夫人的一致好评。雪虽是停了,这么大冷的天,她也不好让人家多跑一趟,便推说不去了。

萧玉珠看了看赵香儿,寻了斗笠以防路上下雪,便走了。才出了巷子,到了大路上,没过多久,一辆华丽的马车在身边停了下来,杜鹃从车上下来。

她今日头上梳的是简单的环髻,随意插了两三根碧玉簪子,身上披着蜜合色绵绸夹里绣花披风,下摆露出一段水红色裙角,相比起往常的丫鬟打扮,更显得雅致大方。

杜鹃拖着萧玉珠的手,“怎的这般凉?穿得是有些少了。”

“不少呢,这可是刚做的新袄子,没穿过一回的,暖和着呢。”萧玉珠朝杜鹃笑笑,其实她有秘密武器——保暖内衣,用带绒的布料裁了做里衬,和中衣缝在一起,就现代的保暖内衣没两样,既暖和又不臃肿,整个人看起来好不清爽呢。

杜鹃皱着眉头看着她单薄的身子,心疼不已,很快拉着她的手上了马车。

说起来这是萧玉珠第二次坐马车,车厢里面很宽敞,里面的格局摆设也很人性化,坐上去很舒服,这应该是李府内用的马车。萧玉珠享受地眯了眯眼,忽然想觉得不对,问道。“杜鹃,今儿去赏梅只有我们两个人吗,再加上一个赶车的家丁?”

杜鹃笑而不答,此时车外传来一阵马蹄声,听声音是越来越近了,萧玉珠小心的掀了轿帘一角看,一前一后两匹马飞快驶来,前面的人喝住了马。马慢了下来。正准备收了轿帘。忽然有人叫住了她。

“玉珠妹妹,好久不见,别来无恙啊。”秦浩声音里掩饰不住的笑意,那股开心劲仿佛就要满满地溢出来。

秦浩在,她不感到意外,他和杜鹃什么关系。有杜鹃在的地方他肯定也是在的,只不过另外一个高大的身影是谁?

萧玉珠放下帘子,去饶杜鹃的胳膊。“好啊,杜鹃,我还以为你念着咱们姐妹情深。要邀我去踏雪赏花,原来还藏着外人。”

·文}杜鹃脸红了,“什么外人不外人的,说这话就见外了。”

·人}萧玉珠唾她一口,“还不快说。另一个人是谁?”

·书}“那是三少爷。”杜鹃不甘示弱,又羞又恼地欺上来呵痒,萧玉珠忙躲开来。

·屋}两人打闹了一会,好不容易平静了下来,杜鹃觉得有些累了,便靠着闭目养神。

萧玉珠掀起半边帘子往外看,见李子墨骑着一匹枣红马,在前方几尺开外的地方慢慢走着,他一身黑色貂毛斗篷,越发衬得面目清润,风姿卓卓。一股寒意从外面灌进来,萧玉珠回头见杜鹃正合眼歇着,忙把帘子放下来。

又下雪了,路上走走停停,走了一个时辰才到。一掀开轿帘,外头飘飘荡荡,雪不大,可田地间一片模糊,远远地能看到一片红色的影子立在雪花中。

“梅园到了。”秦浩从马上下来。

李子墨牵着马一步一步缓缓向前,见萧玉珠说不出来的惊喜和兴奋,正兴冲冲地往雪地里走,很快留下了深一脚浅一脚的脚印。看着她身上单薄的衣裳,皱了皱眉,脱下身上披着的斗篷,招手让秦浩过来。

茫茫天地间任她行,萧玉珠闯进漫天飞舞的雪花中,任一片片鹅毛般的雪落在身上,连斗笠也顾不上戴,她喜欢这种傲立寒风的感觉,一种别样的冷,心里却感觉特别的宁静。正想朝着那一园若隐若现的红走去,一件黑色的东西递了过来。

“傻丫头,这样子是会冻着的,要赏梅等会再赏也不迟。”秦浩把斗篷给了杜鹃,杜鹃再把斗篷搭在玉珠身上。

“这……”受了人的恩惠,萧玉珠感觉有些不好意思。

秦浩清咳一声,指了指不远处的身影,“要谢就谢三少爷,他可是个大好人。”

萧玉珠朝望过来的身影,远远地颌首微笑,不过很快尴尬起来,这斗篷太长了,她穿着拖到了地上,正准备走路,差点被斗篷的衣角拌到。站在雪地里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凝固成了风中的画面。

秦浩背过身去偷笑着,李子墨浅浅地一笑,牵着马走了过来,等他到的时候,萧玉珠准备把斗篷还给他。李子墨没有说话,把斗篷拿下来,让玉珠换上了秦浩的斗篷,他的斗篷让给秦浩,秦浩一开始说什么也不肯穿,最后还是屈服在他的威严下,穿上了。

秦浩的身量比李子墨要矮上半截,萧玉珠穿起来刚好能走上路。

这时,门口来了一位老农模样的人,朝着李子墨行了一礼,看得出来两人之前是认识的,老农带人进了旁边的一个木屋。

木屋里面的炭火燃得旺旺的,老农叫了人去烫两壶酒,略寒暄几句,等雪小了,才请人去梅园赏花。

梅园还算大,一出了木屋,到了进院入口处,便闻到一阵清香,夹杂在寒风中传来,颇为清凉。再往园内走上几步,果然有一株株红梅傲立风中,白的粉的红的连成一片,多半是红梅,在斜风白雪中开得极为鲜艳。

杜鹃穿梭在梅花之中,脸上被风吹得红扑扑的,衬得人比花姣,秦浩对她寸步不离,杜鹃一个踉跄,他便伸手扶住她,握住她的手并没有放开。

“有人看着呢。”杜鹃羞得丢开手来,跑到前头去了。

秦浩蝶恋花般跟了上去,看得李子墨和萧玉珠暗笑。

人走开了,梅园里只剩下他们两个人,萧玉珠的心里突突地跳,对方对她来说,是有点熟悉又有点陌生,熟悉的是两人之间有些渊源,对方还是她的救命恩人,陌生的是加起来拢共没说上几句话,更何况对方是堂堂少爷,只能称得上是朋友。

萧玉珠感觉到气氛很是冷场,想挑了话头来说,却不知道从何说起,只能一个人闷着头赏起花来,边走边看。李子墨跟在她后面一尺开外的地方,看着近处的梅花,背着手欣赏起来。

“玉珠妹妹,最近很是辛劳吗?我见你整个人瘦了一圈。”李子墨说完,却掉过头来不看她,围着梅花踱了一圈。

萧玉珠抿嘴道,“最近店里客多,生意忙了些,再加上入了冬进了腊月,也正是忙的时候,田里地里要肥田,我准备来年弄一个大大的农庄呢。”不知不觉和他说了这么多,种田的事他应该不懂吧。

李子墨面色晶莹地看过来,“是弄准备种田种菜种瓜果的农庄吗?”

“你怎么知道?”萧玉珠很是惊喜,以为他只是个被人骄纵惯了的富家子弟,这些个“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他哪体会得到。他这么一说,感觉两人之间有了那么一点点共同语言。

李子墨微微笑着,“我不仅知道,我家里也有个那样的农庄,不过是在京城。”

“我家这个和你家那个肯定不一样。”萧玉珠翘着嘴角道。

李子墨温和地一笑,却不和她争辩,只是静静地立在一株半开半合的红梅前。

过了一会,雪下得大了,杜鹃和秦浩手拉着手从园里跑出来,见着玉珠,杜鹃慌忙抽出手来,一个人先回了木屋。

因雪下得大了,路上不好走,老农已经叫人备下了酒菜,又烫了两壶好酒,要留饭。这老农和李子墨的关系,不像一般的家丁和主子的关系,显是更为亲近随和,萧玉珠听秦浩提起,才知道。

这老农原来是李府的家丁,是伺候李子墨长大的,只不过年老体衰,这些年求了恩典,放出府来,李子墨念他无妻无子,又是府里的老人,便让他看守梅园,不再受府里的是非,落个清静。

席间,老农一再推荐他珍藏的好酒,连带着杜鹃和玉珠都喝了两口,直感觉舌头有些辣,身上却感觉暖和多了。

雪到了下晌才下得小了,从梅园回来,天都快黑了,萧玉珠刚一下马车,见到范氏在院门口张望,看情形是在等她回来。

“娘,外头这般的冷,你怎么出来了?”萧玉珠去挽她的胳膊。

范氏望着那马车的背影,脸上看不清楚表情,只轻轻地嗯了一声,便回屋去,热了一碗羊肉汤端过来,“快喝下吧,外头冰天雪地的,你的身子骨向来是弱,别受了风寒。”

萧玉珠朝她挤了挤眼,范氏的脸色才好看了些,笑道,“你这丫头,家里就数你精怪,鬼得很。”

饭后,萧玉翠和玉涵知道玉珠去看了梅花,硬拉着要给他们说说,梅花好不好看,是不是和桃花差不多啊,你们几个人去的呀吗,怎么没看到杜鹃进来坐坐啊。

“这个……梅花好看着呢,比桃花好看多了,改日我画下来给你们看啊。”当着范氏和萧景土的面,萧玉珠可不敢坦白,其实想想也没什么,又不是单独和男子相处,只不过爹娘会怎么想就不知道了。

只是没想到,没过两日,来了一个丫鬟模样的姑娘,自称是李府的,送来一件竹青色缎面披风。

第一百六十六章 绒呢披风







看到那件披风,萧玉珠整个人顿时要石化。

那是一件绒呢披风,料子波光流转,竹青色缎面里头隐隐有金丝闪动,领口和袖口是白色毛茸茸的镶边,下摆绣着一朵朵玉兰,那料子一看就不是寻常人家能用得上的。

小姑娘把衣服送到之后,没有多说就走了。范氏望了那披风一眼,瞥向萧玉珠,正色道,“你跟我进来。”

萧玉珠跟在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