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小人物的英杰传-第3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州牧大人如此安排,攸便恭敬不如从命了。”

    于是,刚刚和吕布在一起时没怎么动的东西现在又用到了这里,话说这应该也算是对“光盘行动”的响应了吧,虽然说两者之间间隔了将近两千年的时空。

    看着手中的酒盏,李书实很是怀疑自己是不是被那群酒鬼给带坏了,最近喝酒的次数越来越多,这样下去估计用不了多久自己就能成为“酒精考验”的优秀战士吧。

    只不过现在自己正在畅饮的杯中之物可不是度数很低的浊酒,反而是经过过滤和蒸馏等程序的高度酒,所以说啊,荀攸童鞋,乃这样一杯接一杯的灌下去就不怕酒精中毒么。

    好吧,忘了你的职业是风水士,就算中毒也能立刻用觉醒策略来解毒。

    荀攸怎么会突然出现在西域的地界,而且看上去在李书实这里待得时间还不断呢?

    这件事其实还要追溯到当初李书实到洛阳准备护送汉帝刘协前往长安时说起。

    因为听说董卓打算将皇帝带到长安这个已经成为西凉军大本营的地方,原本一直置身事外的荀攸终于也坐不住了,他找到了几位友人准备对董卓实施恐怖兴致的自杀式袭击,意图从**上人道毁灭董卓,进而让西凉军放弃已经基本准备完成并逐步进入实施阶段的迁都计划。

    只是俗话说得好,那个“秀才造反,三年不成”。

    虽然荀攸这位比不论是“秀才”还是“茂才”都要优秀的多的黄门侍郎也算能够提剑砍人,只是这位武力潜力比现在的李书实还要低上少许的风水士显然举事前没有给自己和同伙测测风水算算卦,结果就是恐怖袭击没有成功不说反而将自己一票人等搭进了天牢之中。

    也幸亏荀攸往日里也算得上素有贤名,再加上董卓一门心思都放在了迁都的相关事宜上,暂时没有功夫除了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情,于是荀攸暂时算是捡回了一条命——当然被关进由西凉军控制的天牢之中,这条命就算保住也要先去上半条。

    半条命,多么刺激的一个词汇,只是对荀攸而言就可就没这样的感受了。

    之后这件事便传到了李书实的耳朵里了。

    当然,这其实原本只是貂萝莉和来莺儿饭后茶余的闲谈罢了,只不过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虽然知道曾经发生过的历史上荀攸好好地活到了曹操拿下汉中,但是既然自己这只蝴蝶已经煽动了太多的风暴,天知道可怜的荀公达会不会一不小心就噗嗤一下被风浪卷走呢。

    更何况李书实多少也是希望能够将这位荀家的优秀子弟招入麾下,虽然荀攸在战略和治政上远远不及他那个比他还小几岁的叔叔荀彧荀文若,但是在谋略尤其是战术分析上却绝对能够在曹氏阵营排名前三,在这一点上就连郭嘉只怕都在荀攸之下。

    对于李书实希望能够将荀攸交给自己的请求,董卓并没有怎么思考便同意了,毕竟不过是区区一个荀攸而已,牢里多关一个不多,少关一个不少,还不如拿来做了顺水人情。如果那个臭脾气的荀攸愿意跟了李书实,也算变相为董卓添了一份力量,如果李书实也对其无计可施——不论李书实是放了荀攸还是杀了荀攸,反正董卓自己是没啥损失。

    李书实得到荀攸自然不会让他轻易走掉,虽然并未严格限制他的人身自由,但是却也专门拨给了他十余名士兵做“亲卫”,扔进了华雄的大军之中裹挟到了西域。

    在李书实看来,就算荀攸跟自己玩“徐庶进曹营”,但是到了西域这地方,李书实所代表的就是大汉,并州军表现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大汉的脸面,看在这个面子上荀攸也应该有所表示,至少让班复偷偷去询问一下策略什么的总不能还继续一言不发下去吧。

    而只要荀攸开了口,哼哼~什么事情都是第一次最麻烦,而只要突破了第一次,剩下的就很容易水到渠成了嘛,到时候可就由不得你荀攸不就范。

    荀攸能够看清楚李书实所使得阴招么?

    李书实并不清楚,但是在他看来自己这多少也算得上阳谋,毕竟他出兵西域也算得上师出有名,也就是说他有资格代表大汉,而不是大汉被他所代表。荀攸作为大汉的官员直到入狱前还在想着如何解救皇帝,也就是说也算得上大汉的忠臣。既然是忠臣,那么在公事上推诿不作为怎么看都有些说不过去了吧,除非他对李书实的仇恨已经足以使他无视这一切。

    李书实觉得自己和荀攸之间应该没那么大的仇怨,这不,两个人这酒喝得不是很痛快么。

    这应该算得上一个好的开始吧。

    ps:写着写着就忘了更新,这个应该算是2号的份。

    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126。就让我在你那里躲躲清闲好了Ⅰ】………

    酒喝得多了,这话也就变得多了起来,相互之间的交流也就容易了许多。

    话说这也是为什么俗话说“酒桌上好办事”的缘故吧。

    “公达,为什么你会给班公出主意让他招揽北匈奴的人,还许诺给予他们土地,那群家伙对大汉可没什么好感,更不要说在西域这片土地,基本上没有什么势力能够束缚住他们啊。”

    “据攸所知,州牧大人在并州亦在晋阳城外建有一大营,其内驻扎着南匈奴精锐万余人,在河内怀县城外还有一大营,其内同样驻扎着南匈奴精锐近万规模,不知在下所说是否属实。”

    “南匈奴虽然同样桀骜,但是毕竟受我大汉之封亦有百余年,虽然极力维持匈奴本色,但终究被汉人深受汉人影响,不但上层贵族已经与汉人区别不大,就算是下层普通牧民士兵经过多年的互市也算得上与我大汉各郡紧密相连,故此只要上层贵族不曾阻挠,想要将他们同化成汉人并非难事。只是北匈奴本就是那些坚决与大汉为敌者的后代,若无强兵压制,恐怕其稍稍恢复元气便将成为我大汉在西域当中最大的隐忧啊。”

    “州牧大人的想法倒也不能说错,只是攸这里却有些不同的看法。”

    “愿闻其详。”

    “我也从班公那里了解了一下,北匈奴自从被大将军窦伯度赶出漠北一路西窜可以说日子过得并不如意。不论是乌孙人还是康居人都让北匈奴人吃了不少的亏,可以说他们现在手上的力量的确已经到了最为虚弱的时候。故此哪怕以当初鲜卑大军之盛,北匈奴也不敢应其邀请,这并非是两者之间真的有什么解不开的仇恨,完全是因为北匈奴已经没有冒风险的实力。”

    手里端着酒盏,已经有些微醺的荀攸似乎说到了兴头上,或许干脆是因为喝醉了酒而将李书实当成了旧日谈天论地的友人,只见他长身而起,脸上一副慷慨激昂的模样。

    “当初拼死不愿投降我大汉的死硬分子如今还剩多少,他们的后代又是否与他们一条心。如今州牧大人以区区数万兵马便能压制的鲜卑人三战三败最终不得不煌煌东顾,那敌酋魁头若非州牧大人另有多图只怕也不过是第二个和连罢了。试想有如此战绩,北匈奴人只有两种选择,要么逃亡更西更北之地,要么接受我们的要求,成为我们的爪牙。”

    看样子荀攸是真的有些醉了,看着他一步三晃的模样,李书实很是怀疑要是再多喝两口说不定这哥们就真能在自己面前直接表演一出“屁股向后平沙落雁式”来。

    只是还未等李书实上前去搀扶,荀攸那空着的右臂又挥舞开来,当然嘴炮的配合也必不可少。

    “书实你在乌孙、贵霜和安息都埋了种子吧,想要在三国之中追求一种微妙的平衡么?的确是很有趣的想法。但是(一指)!但是你这种将希望放在别人身上的做法本身就是一种错误,难道你不清楚我大汉这百余年的边塞政策造成了怎样的后果么。虽然我恨讨厌董贼,我也不认为他那一套对大汉能有什么好处,但是至少他有一句话说得对,就一句话(你想表示一就普普通通的表示好了,干什么非要用中指来彰显你的个性啊口胡),将大部分作战任务交给了那些异族人的确让我大汉的边塞获得了些许安宁,但是付出了什么?付出了我们大汉的兵器,哪怕是最差的铁制兵器也要远远好过那些胡人原本所使用的货色,更别说锻炼了胡人的军队,而且还让他们获得了大量的金钱,浪费啊,太浪费了☆&¥……”

    随着噗通一声闷响,荀攸仍旧保持着一脸愤慨的软倒在地,嘴角和衣襟处还留着喷香扑鼻的酒香,而等到李书实走到他身前的时候,响亮的鼾声也已经清晰可闻。

    话说这算啥,过把瘾就死的节奏么?还是说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忧呢?

    “文和,你怎么看。”内外事不决都可以召唤贾诩这台多功能全天候服务器。

    “五分真五分假,甚至那五分真当中还隐瞒了很多关键的东西。”

    “那么文和觉得他的意见如何,是否有值得考虑采纳的必要。”

    “恐怕那就是他没有吐露的那最关键的东西吧。而只要没有那最关键的一把钥匙,其他任何人也无法猜透这样的人到底有着怎样的谋划。或许在很长一段时间他的谋划都能为主公带来莫大的好处,但是即使这样你也很难保证不会在某个特定的时间或者特定的条件下变成主公最大的麻烦。而且最关键的一点是,”贾诩抬起头,看向了李书实,“这些想法恐怕在他的脑海之中已经存在了很长的时间,可直到最近才开始行动,我相信他应该已经将所有的,不,准确的说应该是大部分得失利弊考虑的相当清楚,如果他真的值得主公如此重视。”

    “那么你觉得他有可能对我们隐瞒了什么,又或者准备了怎样的后手。”

    “诩刚才说过了,不是他本人,在没有任何其他方面的消息作为辅助和线索,哪怕是仙人只怕也无法分析出这种人的具体想法。但是就诩个人猜测,恐怕应该与主公或者说并州军在此地的影响力有很大关系,或许还应该再加上最近同样在想方设法扩大影响力的飞熊军。”

    “难道他发现了什么么?”

    “应该不是,或者说应该有所猜测,或者是是本能的一种反应,他厌恶董卓所代表的西凉军,恐怕对我们也缺乏好感,所以本能的想要阻止我们,哪怕他并不了解我们全部的计划。”

    “还真是敏锐的直觉啊。文和啊,你觉得我们有能力将他绑到我们的战车上么?”

    “除非你打算学董卓将他一辈子都关在天牢里,不过董卓能这么做,主公你嘛……”

    “我怎么了?”

    “我可是听说这位来自颍川的荀公达和钟元常当初在洛阳时关系是极好的……”

    “好吧,我原本还打算通过荀公达将他的那个叔叔荀文若骗来呢。”

    “就好像当初主公逼着阎公将无知的我骗到西河一样么?”

    “算了,你就不要提那段黑历史吧……”

    荀攸若是真的不想合作李书实也的确拿他没有半点办法,他又不能真学着董卓将荀攸咔嚓了事,毕竟这个时候大汉在名义上还是一个国家,既不像曾经的春秋战国也不想后来的三分天下,对于人才可以秉承着“我得不到也不能让别人得到”的想法,甚至如果你做得太过火,整个社会舆论都会对你非常不利,而董卓现在的遭遇便是最好的例证。

    话说这位老兄要不是背了汉帝的招牌,天知道他手底下能剩下几个文官,而实际上他入洛阳前能拿的出手的似乎也只有李儒一个人,剩下的不是能力一般,就是和董卓互相看不上眼。

    李书实本来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只不过这两年随着当初胡昭所教授的一些学生逐渐充实到地方,保证了各级地方官学的运转,再加上李书实与地方世家的逐步和解,整个舆论才没有曾经那般苛刻,但是哪怕是这样,并州对于那些外地的世家豪强子弟的吸引力仍然不强。

    这也是强求不来的事情,毕竟教育这东西没有个十年的功夫是根本看不出效果的,而想要真正自成体系,只怕是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和投入才能逐渐见到效果。

    至少科举制度从隋唐初创一直到明清集大成一共花费了数百年的时间,而且其中还经历了多次世家豪强种种手段的抵制,最终才成为社会公认的人才获取方式,而期间还伴随了造纸术的改良以及印刷术的改良等等有效降低读书成本技术的普及,并最终形成了“穷文富武”,也就是说最普通的学子也可以比较容易的获得知识的社会环境。

    甚至有人考证清末时农村的识字率甚至还要超过新中国5;60年代的标准。

    说了这么多,李书实只是想要抒发一下自己渴求人才的心情。虽然无法与曹操那“周公吐哺”的作风相提并论,毕竟老曹多少有些强迫症,但是李书实还是很清楚人才的重要性,有的时候哪怕知道自己的希望并不算大,但是还是忍不住想要试上一试。

    只不过受到的打击多了以后变得“现实”了一些而已。

    当然,有的时候如果情况允许的话也会讲究一些“策略”的。

    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126。就让我在你那里躲躲清闲好了Ⅱ】………

    命人将眼前的一片狼藉收拾干净,将荀攸送到了一间客房,李书实便去找苏小萝莉,准备继续完成自己未完成的大业,如果可以的话再考虑向那些传说中的西方大蜥蜴们学习一下。

    嗯,把床铺得金光灿灿,然后在搂着比公主还要喷香可爱的苏小萝莉,反派派头满满啊。

    或许还可以送给吕布守关boss的称号,而赵云、典韦、许褚和华雄就勉为其难的合称魔王手下四天王什么的,只不过这之前的差距似乎……

    嗯,其实也不错,至少像是华雄什么的倒下的时候还能来上一句“你别得意,我只不过是四天王(魔王手下的魔王)里最弱的一个”什么的,于是又可以升级练招拖剧情了。

    所以说《xo白书》那种一个接一个的上是最不会拖镜头的手段啊。果然x奸当年也曾经纯洁过啊,只是后来为什么堕落到“只要被知道名字就一定会死”的程度呢。

    不对,不对不对不对……如果没记错似乎四天王什么的通常必须要有一位女性吧,而且通常这位女性都会被那些所谓的勇者身上的奇奇怪怪的光环所感化,不是倒在勇者的怀中让勇者获得一个稀有buff,要么就是加入到勇者和谐的水晶宫为勇者端茶倒水做家务什么的……

    好吧,这么一想身为魔王还是不要选择清一色的肌肉兄贵比较靠谱啊。

    等等,不对,这年头开发商们为了能更多的赚取半边天们口袋里的银子,总是会故意放上一些或美型或秀吉的存在,然后替代了曾经手欢迎的美少女角色,甚至就算是画了一只真娘也非要说是伪的,果然是因为腐妹纸们的战斗力是宅男的三倍么。

    咳咳,一不小心思维好像又要滑向那个深不可测的深渊之中了,打住,一定要打住。

    还是让我们重新回到数千这个话题上吧,至少能够冲淡不能收获荀攸多带来的遗憾。

    我叫李书实,万万没想到,曾经以为无法得到的人才竟然自己跑了过来。

    “州牧大人,你那边现在还缺不缺人手。”

    晚饭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酒醒的特别快的荀攸准时出现在了饭桌旁,并且十分自来熟的从貂萝莉那里接过盛着面饼的盘子并顺手拿起了最顶上的那张,同时眼睛则牢牢盯上了李书实……面前的那盘菜。

    话说这样的蹭饭动作是不是太犀利了点啊,就算是张三爷也没您老这么随性啊。

    “如果是公达先生的话,那自然是缺得很啊,说说吧,公达先生对哪个职位有兴趣。”

    “我敢说你敢给么?”好在大概是顾及到女眷比较多尤其是其中还有三个大汉公主的缘故,荀攸并没有直接上手,所以李书实倒是不必担心自己面前的菜盘子里的东西突然消失大半。

    “只要你敢要我就敢给,至于之后程仲德或者钟元常会不会来找你单挑我就不能保证了。”

    下筷子一定要快,不论是同学聚会还是朋友聚餐,这绝对都是填饱肚子的不二法门。

    “他们两个啊,算了吧,我这小身板可经不起他们两个折腾。就算打得过他们两个,以他们两个的年纪,说教起来更是麻烦,尤其是程仲德的那张嘴,噩梦啊……”

    我勒个去,荀公达你确定你是一个风水士而不是一代武林大侠么?这筷子用得也太出神入化了点吧,都带上残影了有木有!我区区战五渣伤不起啊!

    “彼此彼此,仔细想一想就是满脸辛酸泪啊。”

    幸亏看到荀攸的时候女孩子们为了避嫌留了一定的空间给两人,否则李书实觉得自己今天晚上只怕是要偷偷潜入厨房去看看有没有黄瓜给自己加餐了。

    “这么说来我与州牧大人也算同为天涯沦落人,嗯,应该是这句话吧,也不只是从谁的口中流传出来的,说得还真是好啊。所以你看,我与州牧大人还是有些观点相似的地方嘛。”

    嗯?这荀攸有些不对劲啊,怎么感觉睡了一觉之后就好像变了一个人一样,这转变的也太快了吧,难道自己其实还有一个神秘的系统偷偷将对方洗脑了不成?这么犀利的系统为什么不早点露头啊,至少也让自己将那些个什么刘宏、张角、袁绍什么的都洗一洗……喂,泥垢了,不要趁我愣神的时候就拼命往自己的面饼上夹菜啊,那可是我最爱吃的啊!

    “那么不知道公达先生到底所求何职,只要公达先生不怕屈才尽可提来,毕竟公达先生之前曾经做过黄门侍郎,又是天下知名的名士,只要愿意,只怕各路诸侯都会争相延请吧。”

    “你能轻易放过我么?”

    “所以说才要为公达先生选择一个合适的职位,也好让学旦夕请教啊。”

    停了,终于停下筷子了。看着已经仅仅只剩下两筷子菜的菜盘子,李书实都有些不忍心下手……但是还是要下手,否则一会或许连最后这点都吃不到了啊。

    “……虽然攸并不怀疑州牧大人的诚恳,但是奈何经历了洛阳的风风雨雨,攸心中暂时已经不愿意参与到那些明争暗斗之中,现在只想找一个清静一点的地方安心下来做点事。”

    “天下这般热闹,哪里还容得下一张几案,这一点公达先生应该比学更加清楚吧。”

    心满意足的夹起最后一筷子菜,李书实这才露出了满足的神色……才怪!

    苏小萝莉,快上菜,你家相公我还没吃饱呢。

    “这可不一定。如果州牧真的大人愿意,就请给攸在雁门郡找一个县,相信以攸的能力应该足以胜任吧。又或者说其实州牧大人并不信任在下,只是想要将在下当成那种随意供奉的泥塑,只求远近知名,让各路香客络绎不绝。如真是如此,攸也就无话可说了。”

    “公达先生之才区区一县之地可谓是屈才了,只是雁门地处边塞,当地县令可是需要常年防备时不时南下的胡人以及那些彪悍的马贼和草寇,辛不辛苦暂且不谈,这安全性上……”

    “州牧大人这是让攸该如何评价你呢?是该说你自谦过分还是对政务懈怠的有些过分了呢,我可是从元常的信中听说州牧大人对剿匪之事甚是关系,哪怕是天寒地冻的冬季也不忘派出兵士进入群山之中。至于那些胡人,经此西域一战,只怕数年之内胡人是没能力大举南下,至于些许宵小之辈,攸也正好仿效州牧大人建立一番功业。”

    看着一脸正气的荀攸,李书实反而有些不知道该如何接话了。

    气氛似乎变得有些僵持了……才怪!

    为了新端上来的菜肴,冲啊!

    而就在李书实不顾脸面的还未等菜盘子落桌便抢先发起进攻的时候,一旁已经再一次有了两分醉意的荀攸嘴角微微翘了起来。

    果然和钟元常说得一样,在这个乱世之中竟然还有一方乐土,难怪你躲着都不想走了。

    “州牧大人以为抢先进攻就能守住手中的果实么,实在是太愚蠢了啊!”

    欢乐的战斗看上去似乎还将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127。仰望美丽的夜空有流星坠落Ⅰ】………

    “攸原本在董贼进京的时候便想辞官离去,到荆南或者益州,那里不但有很多攸所熟识或者敬佩的儒者,比如曾经在颍川居住了很长时间的司马德操,还有很多类似的人,他们都去了南方,只不过比起扬州,荆州和益州相对而言更舒服一些。

    只是因为身为黄门侍郎总不能在这样的时候弃陛下于不顾,虽然这么说,但是董贼杀废帝的时候攸同样无能为力,就算是想要阻止董贼将陛下前往长安也是竹篮打水。州牧大人年少知名,只怕是不会想象到那种有心为国无力回天的感觉,从当年的大将军一直到现在,所以你说攸心灰意冷也好,斥责攸胆小懦弱也罢,攸都没有反驳的理由,因为攸很清楚自己现在的状态,攸需要一个稍稍安静点的幻境来调整一下自己。等到调整的差不多了,或许天下原本纷乱复杂的形势已经变得明朗起来,到时候不必思考太多无聊事情的攸或许就可以出来了。

    而且其实攸对州牧大人也有些好奇,以你的出身,能够有今天的地位,在攸看来原本应该是一个,嗯,一个积极向上的家伙。只不过从这段时间的观察来看,似乎与攸之前所想似乎有些偏差,那么到底哪一面是真哪一面又是假,就容我在今后的日子里慢慢观察吧。”

    这是酒饱饭足后的荀攸留下的所谓的解释,至于其中到底几分真几分假以李书实的智商只怕是完全判断不出来,而荀攸内心到底是真心实意还是迫不得已也无从知晓,反正在他看来他只需要知道荀攸接受了他对其的任命就足够了,以后的事以后再想吧。

    雁门郡北部重镇平城县,那里不但是大同盆地的北部出口,更是未来著名的山西省第二大城市大同市的核心区域,不但土地肥沃而且水草丰美,更有桑干河为其提供充足的灌溉水源,可以说如果经营得法,可以成为大汉北方对抗草原民族的前塞基地。

    当然,因为之前鲜卑的强盛以及大汉内乱的影响,并州(原)人口大量减少,虽然李书实通过种种手段不断从各地获得人口重新填充进空旷的并州(现),但是那更多还是体现在相对而言更加安全的太原郡和上党郡,而较为偏远的雁门郡除了那些半军半民的屯田兵之外愿意定居的普通百姓依然数量并不是很多。

    不过正像之前荀攸曾经说过的那样,经过这次对鲜卑的作战,李书实相信用不了多久草原上一定会爆发一场大规模的权力争夺战,虽然无法有效控制这场草原内乱结束的时间,但是李书实相信以荀攸之才,想来应该能够给自己一个惊喜吧。

    哪怕在李书实的认识中,荀攸更多的是以一位出色的战术家的形象出现。

    不过既然同样身为谋主的程昱如今在李书实的“逼迫”下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内政型人才,现在哪怕将一州之地交给他或许他做得比李书实这个甩手掌柜还要好,那么荀攸仅仅只是治理一县之地又为什么不抱期待呢。或许荀攸还会像庞统一样觉得是大材小用了。

    当然,李书实在内心也不无恶意的想着,最好荀攸真的觉得自己到了平城是大材小用,然后整日高卧于堂,数月不理政事,然后自己可就有充足的借口……

    到时候要杀要剐可就全随自己之意,且看我如何报今日夺菜之仇。

    哦吼吼吼吼~没人听到吧,没人听到咱的心声吧。

    “先不提你这样的想法是不是太过糟糕了些,但是以荀攸先生的为人,这种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实在是太小太小。而且主公要报夺菜之仇,那岂不是整个并州军上下都要难以安生了?”

    喂喂喂,贾逵小盆友,乃什么时候也许会忍者们的那套功夫了啊。

    人吓人真的会吓死人啊口胡!

    不过话说回来,为什么小贾逵会出现在这里,他不是正跟着苏小萝莉整理那些琐罗亚斯德教的资料么,似乎因为某些李书实所不知道的原因,苏小萝莉又重新开始了她的研究工作。

    “因为主母让我过来传个话,说今天晚上会上演十分有趣的表演,请主公不要错过。”

    一板一眼,将苏小萝莉的话告诉给了李书实,小贾逵便又神秘消失了。

    喂,难不成琐罗亚斯德教里还有什么隐藏的门派是专门培养忍者或者刺客的么?!

    这太不科学了!

    突如其来的暴风雪仅仅持续了不到一天的时间,到了第二天的下午,原本不曾停歇的鹅毛大雪终于变成了淅淅沥沥的小雪片,原本呼啸着的狂风似乎也渐渐平息了下来。

    来得突然,去得悠然。这场大雪就好像是调皮的少女和大家开的玩笑一般,让人哭笑不得之余却也发不出什么脾气来,或许还能从中感到几分来自于青春少女的活跃。

    于是,原本就对之前的运动会意犹未尽的年轻人和小孩子们等不及雪完全停下就跑了出来,而仅仅分别才不过一日的世界就变得银装素裹也让他们不得不感慨自然的神奇。

    当然,最重要的是这场雪不但没有对他们和家人的生活造成丁点不利的影响,反而能够为他们增添几分童趣,至少并州军这边貂萝莉和李书实已经开始合力堆起来雪人。

    嗯,目标是争取堆出一只苏小萝莉的雪雕来。

    当然,上面的这个想法纯属是妄想。

    而到了傍晚的时候,雪已经完全的停了下来,天空之中甚至已经看不到几片煞风景的云朵。

    这天气还真是有够奇怪的。

    而更加让李书实感到奇怪的,是作为女主人的苏小萝莉竟然在晚饭的时候决定带着大家去乌孙王宫去做客,说什么有神秘惊喜等着大家。

    嗯,如果再高声喊上两句“不用三四千也不用一两千,只要998,你没有看错,只要998”之类的话,估计电视台的热线电话一定会被男士们打到爆,然后第二天再被女人们打到爆。

    总觉得或许那家电视台第二天就会和电信公司联手将电话号码变成168。

    踏着松软的雪地,李书实一行人再一次来到了赤谷城内的最高的地方——乌孙王城。

    原本被大火烧成废墟的那些残垣断壁经过这一段时间的清理已经基本消失殆尽,但是假如想要重新修建起如之前那般华丽的宫殿,至少在李书实看来以乌孙的国力没有一年以上的时间根本不可能做到,而且更重要的是花费的财富之惊人只怕不是一般人能够面不改色应对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