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小人物的英杰传-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起来冬节的时候因为下雪的缘故结果厨子都撤走了,饺子自然没有吃成。冬日里家里的主勺苏小萝莉有表示不过节不包饺子,饺子是很有仪式感的一种食品。无奈之下,李书实盼望今天已经盼望好久了。
坐着不吐倒着,好吃不如饺子。对于一群北方人来讲,饺子的魅力是无穷的。不过对于某个一天晚上损血十余滴的成廉童靴就不知道是喜是悲了。
不过就在大家欢度新春的时候,在距离钜鹿并不遥远的帝都洛阳,此时此刻正在开始酝酿着一起即将席卷全国的巨大风暴。
p。s。甄女王的反攻趋势似乎很强啊,终于没有过于垫底的存在了。
又p。s。昨天出去赏月,结果月毛都没见到,郁闷……回来听树海的曾有你的森林更加郁闷……结果颓废了一晚上……
………【19。帝都风云】………
这是帝都中的一件颇为雅致的豪宅,此时这座豪宅内正在庆祝春节的来临,但是与热闹的大厅格格不入的是就在大厅旁安静的内室之中,此时这里两位老人和两位看上去保养得很好的年轻人。四个人在昏暗且摇曳的烛火的映衬下显得那么的诡异。
“本初,事情办得怎么样了,硕鼠是否已经取得信任。”
两位老人中的一人如此的询问着一位名为本初的年轻人。
“叔父,硕鼠与我们的人联系过,说豺狗最近就会有所动作,只要时机合适,他就会为我们斩断豺狗的一条狗腿。”
那个名为本初的年轻人恶狠狠的做出一个下劈的动作,与此同时他身旁的年轻人也和本初露出了同样愤恨的神色。
“公路,我叫你探查的事情你做的怎么样了。”
另一位老人也出言询问那位名为公路的男子,从偶尔闪过的烛光可以看出来,他的容貌与本初和公路极为相似。
“是的父亲大人,尾巴所组织的大队人马已经陆续北上,可是尾巴却消失了一段时间,不过有线报表示,尾巴似乎在京城附近出现过。”
那个叫公路的年轻人很谨慎的回答着自己父亲的质询。说起来三国时期的各家豪门之中能叫本初和公路的恐怕也只有袁家的那两个自相残杀的兄弟了吧。
“哼~他张让和赵忠的谋划还以为我等不知么?本初,你此时即可返回汝南祖宅,将我袁氏一族老小迁往南阳,褚贡与我有旧,托庇于他还是可以放心的。”
“侄儿明白。”袁绍回答的非常干脆。
“等一下,再将一部分人迁到河间渤海一带,必要的时候可以找幽州的边军帮忙,那里老夫当年也多有故交。”袁术的父亲袁逢这样命令道,然后挥了挥手让袁绍离开了这里。
“公路,你身为我袁逢的嫡男,将来要继承袁氏的荣耀。现在天下已经开始不太平了,所以军队我们袁氏适当的也要有些准备了。朝堂这一边有你大伯的长男伯业支撑着,所以这一次我希望你能投身军旅,做出一番事业,希望你不要让我失望啊。”
袁逢轻轻地抚摸着袁术的双手,满怀希望的看着袁术。袁术也是一脸激动的神采,京都蛰伏这么多年,他袁术也终于有一飞冲天的这一天了。
“儿必不负父亲的期望,也必不负我们袁氏四世三公的美誉。孩儿定要做出一番成绩,让父亲能为孩儿的成就而自豪。”
“哈哈哈哈,吾有佳儿,袁氏有后啊。这样就让纪灵那家伙跟着你好了,你的武艺终究是差了点,有机灵跟着,战场上也多一份保障。”
幸亏袁绍此时已经一路走远,否则如果他还留在这里的话,恐怕会对自己亲生父亲的偏袒气愤的无以复加吧。
得到父亲的期望,袁术也是仿佛干劲满满的走出了密室,此时昏暗的房间中仅剩下两位老人相顾而视,最后一起摇头叹息。
“次阳,你相信这只是张让、赵忠这种阉人的把戏么?”袁逢无奈的对自己的弟弟袁隗开口,那种语气与其说是询问,还不如说是一种猜到真相的无力感。
“兄长何必担忧,这件事就是张让、赵忠等人的谋略。而且就算不是又能怎样,只要乱象一起,我等就有机会联络群臣进谏,到时候我袁氏一门的声望就会更加隆重了。”
袁逢对于自己弟弟乐观的想法并没有评论什么,想想著名的名臣陈球的遭遇,袁逢实在是感觉到宫里的那位行事令人不安啊。
“算了,不说这些费心思的事情了,说说弟妹吧。她能撑得过今年冬天么?”
听了袁逢的问题,袁隗哭丧着脸摇了摇头。
“伦儿贤惠,我袁隗何德何能得此贤夫人啊。虽然平日里她在家里经常让我下不来台,可是她这么一病,家里顿时少了些许生气,我现在是连饭都吃不安心了。”
袁隗说道自己结发之妻的病情,又回想起相濡以沫四十余年的风风雨雨,不禁老泪纵横。
镜头调转,我们再来到富丽堂皇的汉宫之中。
参与了一天各种祭祀活动的汉灵帝刘宏此时已经正舒舒服服的泡在温度适宜的水池中,赵忠正领着一群小太监和宫女为刘宏进行着各项精致的服务。
正处于半梦半醒之间的刘宏忽然将为自己敲肩的两位宫女推开,对着赵忠问道。
“阿母,张角那个家伙准备的怎么样了,用不用偷偷帮他点忙,否则一下子被那些个世家豪强灭掉可是一大损失啊。”
“我的陛下,您就放心吧。我可是在好些个不听话的家伙身边安排了不少刺客。如果张角那厮能成事就好,如果不行,那么我们的人也不是好相与的。”
赵忠的声音柔和轻软,显然练习了很长的时间,如果上到电台去主持节目的话,恐怕也有机会获得“年度最佳女主持人”的称号,或者经过专业训练,“vitas第二”也不是问题。
汉帝刘宏点了点头,表示对赵忠的肯定,同时伸手搂过一名身着丝纱的妙龄少女,肆意的亵玩着少女的胴体。高大辉煌的房舍,美丽可人的女性,这就是他追求的生活,而为了支撑着这奢华的生活,他必然需要更多的金钱,而当初桓帝为他留下的又少之又少。
说起来卖官鬻爵的主意还真不能算是他的首创之举。当年西汉建国初期,国内百废待兴,国外匈奴虎视眈眈,边境地区甚至连抵御匈奴所需的粮食都没有,所以匈奴犯境犹如逛自家后院一般来去自如。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当时的太子家令晁错就想出了一个和如今刘宏差不多的办法。刘宏卖官,晁错鬻爵。入粟拜爵之策的核心思想就是拿粮食换爵位,有爵位你就可以获得特权,就和现在拥有事业单位编制一样,好处多多坏处全无。
于是几年以后不单单边境不缺粮了,就连国内的主要地区也都粮仓满满。由此可见,那些个世家豪强们是多么的有钱有粮又有地盘。可是汉武帝不干了,他也想了个办法。他缺的就不是粮食了,而是军费。于是乎他提出的是入钱拜爵,同时爵位到了一定程度还能用钱免罪。所以知道为什么汉武帝那么喜欢用酷吏了吧。说白了,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可是最大的问题是没钱。所以卫青为了帮他的老战友免那些酷吏定下的罪名花了不少的家财。
一直到刘宏这里,他估计是啥都缺,当然有钱最好。因为爵位什么的因为这么些年皇帝啊、皇后啊、太后什么的换的比较勤快,老百姓的爵位都不低。至于另一大收入来源的免罪钱因为主要的消费群体不是被他因为党锢的问题抓了起来,而且他还真不敢收钱放人。所以无奈之下,他就连官都开始卖了。
当然,他卖官可不是光你交钱我给官。他也是要看当官之人的水准的。没本事没家世的人有钱也很难当上高官,给你一个县令或者没人要的郡就不错了。另外最绝的是,你就是被他选中去当官,哥们,你也先别兴奋,你还要交当官手续费。
不过通过正规途径当上官员的人根据他的品行刘宏到也会减免一些,甚至打个白条上任以后慢慢换都行,反正他刘宏一不放高利贷而不是传-销组织,而且那些真的家里没有余财也没啥政治问题的好官刘宏倒也真不是铁公鸡一毛不拔。
所以,李书实才敢断言,就凭童老头当年立下的功劳,再加上足够的钱财,自己保命还是没啥问题的。
与此同时,洛阳城外,一队身着普通百姓服饰的商旅正装载着满车的货物缓缓地进入到因为春节而放开宵禁的洛阳都城。
p。s。今日第二更……
………【20。管亥,你的副手喊你回家吃饭】………
接着春节朝拜的名义,张角的亲传弟子之一的马元义指挥者数万名经过五溪蛮和山越侵略而成长起来的黄巾军北上支援张角的起义工作。
说起马元义,这可是张角的得意门生,虽然智力潜力并不高,不过80出头的样子,但是资质相当不错,脑子灵活,学东西很快。因为元义这个字是他的师父张角赐给他的,所以平日里他更愿意别人叫他的字而非名,所以这么长时间过去他的名讳已没有多少人还记得。
这两年经过一番历练,已经逐渐成长为可以与张宝和张梁相媲美的管理者。由他管理的荆扬各路大方都是服服帖帖唯命是从,所以这一次他登台高呼才能从这些大方手中抽调出这么多的精锐部队。
此时,这些人已经陆续到达太平道的大本营钜鹿。张角见到这股生力军的加入,大为惊喜,同时对于起义的成功又多了几分把握。
“各位太平道的教友们,今天叫你们来是要宣布一个重大的喜讯。我们太平道中的精英和英雄马元义道长已经成功的从大汉王朝的朝廷里得到了他们军队战无不胜的秘诀。”
在马元义派遣北上的队伍到达没几天,张角就迫不及待的召集大家出席一次紧急会议。李书实刚把屁股坐在自己的脚后跟上,张角便激动地说出了这样的一番话。
同时李书实注意到,张角的手上拿着一块非常奇怪的布片,布片上依稀可见一些奇奇怪怪的线条,不过因为张角拿着布片的手激烈的颤抖着,所以李书实也不好决断。
“三弟,你为大家讲解一下这件法宝的功效。”
张梁站起身来结果张角手中的布片,环视一圈后才淡然的说道。
“这就是大汉军队强大的秘密,这个布片本身不过是一块很普通的麻布,但是经过特殊处理之后,这块麻布就可以在上面刻画上独特的阵法。利用这个阵法,大汉军队的将军就能够集合自己所带领的军队的力量从而让一贯组织松散的叛军举止失措,瞬间失去战斗力。”
咦?说起来穿越以后李书实就发现,自己的MP依然是黄色的无误,但是HP现实的颜色却是粉红色,与原本的绿色并不一样。这令他有些奇怪,难道是因为穿越而产生了某种变异的么?原本李书实是这么想的,但是如今看来似乎并不是真么简单的。
“现在,我们的英雄,教主的亲传弟子马元义为我们获得了全部的制作工艺。今后,我等黄巾军必然成为不输于大汉北军的一支劲旅。”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张角等到张梁解说完毕,终于底气十足的喊出了那句震动了历史的著名口号。
其实过了冬节,依照大汉的历法,天下就已经进入到了光和七年,也就是“岁在甲子”中所代表的甲子年。
只不过一想到张角的这个口号,李书实就想到了前世某个论坛上的死党高呼“苍天已死,萌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萌。”的口号,一时之间所有的论坛成员雄性牲口变成了小萝莉,雌性牲口变成了小萝太,群里各种午夜档“百合”剧场层出不穷。
每每想到这里,李书实又多多少少的有些惆怅,虽然宅在家里的日子有些颓废,但是不能否认的是他确实认识了很多有意思的朋友,并为自己打开了一扇崭新的大门。
虽然李书实的表现与身边大多数的狂热分子们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但是好在张角经常把李书实这位算得上有师徒之缘的半个徒弟当小孩子看待,所以也知道这家伙属于对于自己不好奇的事物及其缺乏兴趣,而且还非常容易陷入到莫名其妙的思考当中。
“去岁今冬,天降异端,东莱郡,东海郡和琅邪郡水井中的冰都超过一尺厚。这是什么,这是上天开始惩罚罪孽深重的大汉王朝了,所以,我决定。”
随着张角“决定”二字的响起,大厅内所有坐着的人全部都刷的一声站了起来。李书实也稀里糊涂的跟着站了起来,虽然他完全不知道这是在做什么。
“从今日起,以白土书京城寺门及州郡官府,皆作‘甲子’二字,召集我等太平道的支持者,共襄盛举。军中妇孺,加紧裁剪布匹制作识别护符。军中铁匠制作识别虎符。其余人等加紧训练士卒。我已经推演清晰,我黄天之军将于甲子年三月五日崛起于世。”
张角一脸严肃的分派着各人所应当承担的任务,一时之间,大厅里“诺”,“得令”之类的声音此起彼伏。
“诸君!随我推翻这个腐朽的王朝,共同建立起一座新的黄天盛世吧。”
“万岁,大贤良师!万岁,黄天泰平!万岁,太平天国!”
望着身边的一票狂热的宗教分子或者说叛乱分子,李书实不得不感慨,鲁迅说得好啊,“沉默呵沉默呵,不再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或者说这就是大汉王朝百姓忍耐到如今,因为土地被兼并,食品价格飞涨,医疗更是无从谈起,除了死亡已经无路可退而爆发的绝望的怒吼。如今张角所做的只不过是打开了那个潘多拉的魔盒罢了。
“下面,由我三弟演唱由李学先生作词谱曲的黄巾军军歌。”
吓?我怎么不知道我还有这本事呢?李书实一头雾水的面对着场上众人齐刷刷射过来的眼神感到万分无辜,可是当他听到张梁那堪比迪克老爹的嗓音的时候,他的脸彻底“囧”了。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部大汉受苦的人。
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黄天而斗争。
要把北军打个落花流水,奴隶们起来起来。
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求,我们要做大地的主人。
这是最後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永远。
汉王朝的毁灭,就一定要实现。
这是最後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永远。
汉王朝的毁灭,就一定要实现。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世家豪强。
要创造黄天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我们要夺回我们的土地,让自由照耀大地。
快把那幻想彻底抛弃,要决一死战才能胜利。
这是最後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永远。
汉王朝的毁灭,就一定要实现。
这是最後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永远。
汉王朝的毁灭,就一定要实现。
最可恨那些恶魔领主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一旦把他们消灭乾净鲜红的太阳照遍黄天。
这是最後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永远。
汉王朝的毁灭,就一定要实现。
这是最後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永远。
汉王朝的毁灭,就一定要实现。”
我勒个去,这不是自己经常哼唱的《地X咆哮的挽歌》吗?为什么张角会拿来作为黄巾起义的战歌了。你这样做会让伟大的皮埃尔-狄盖特情何以堪啊,还有你打算让欧仁-鲍狄埃成为山寨的牺牲品吗。
说起来自己压根就没唱过这么具有反动性的歌词啊,虽然这首歌的歌词本来的意义却是非常“进步”。这样自己必然会成为大汉统治者和那些个豪强们的眼中钉肉中刺了吧。李书实听到这首歌曲顿时就感到内心里什么东西断了一样,一股墨黑的黑云在李书实身后投影出巨大的阴影张牙舞爪的对着周围的无辜群众一顿乱舞。
可惜的是这首曲调激昂的歌曲似乎非常受广大群众的欢迎,张梁只不过才唱了一遍,场下大部分的黄巾军干部机已经能够轻松的跟着演唱出来。大厅内的气氛再一次到达了顶峰,李书实甚至感到从狂热的人群中射出了数道炙热崇拜的光芒直指自己。
“我这是招谁惹谁啦……啊啊啊啊……”
p。s。600推荐加更……有点要吐血的感觉,哎,果然咱没有大神的潜质啊……
………【21。当正太遇到正太】………
张角在动员大会最后决定派遣一员干将,前去洛阳支援马元义,以便能够在起义打响的时候在洛阳周边弄出一些动静,牵扯一下朝中重臣们的视线,最终使得起义军能够取得更多的时间得到足够的锻炼和足够的战略缓冲。
这项工作张角交给了一贯做事比较严谨的信徒高升,并由高升自行挑选随性的人员和士兵。高升对于张角的这项决定也深表感动,同时表示自己一定会完成教主所赋予的伟大使命。
不过对于高升的说法李书实只能表示这孩子恐怕是要失望了,虽然不知道历史上的那个唐周到底是因为什么才去告的密,可以就因为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色,张角的所有布置都被完全打乱,同时张角还不得不提前发动起义,再加上精神领袖张角自身的病逝,整个黄巾起义的主要战争竟然仅仅只持续了不到一年的时间。
或者可以这样说,黄巾起义与其说是张角为了反抗大汉统治而掀起的一场农**动,还不如说张角是一位优秀的舞台建筑师,将绚烂的舞台搭建好,为汉末的各路群雄都提供了一个登台唱戏的机会。
李书实一回到自己的住所,就迅速将不良团全体成员召集起来,通报了张角即将起兵的消息。
“对了,奉先,并州军是否有什么用来识别身份的东西么?”李书实一想到张角拿出的那块布以及他所说的话内心之中就泛起了嘀咕,所以他急切的想要寻找吕布证实自己所想。
“确实,说起来制作工艺似乎还很复杂呢。领兵者手中掌握着识别虎符,通过虎符可以调用穿着同样识别护符的士兵来增加你的战斗力。只要那些士兵不死,手持虎符的将军就不会受到任何伤害。怎么?太平道的家伙们也弄到这东西了?”
李书实点了点头,证实了吕布的猜想,吕布一捂脑袋,与高顺相视苦笑。不过某只小萝莉对此没啥感觉,反正他知道李书实的生命有了保证自己也就不用那么操心了。
“那么带领的士兵人数是否有限制呢?”李书实再次确认道。
“是的,你能够调动的士兵的最大数量与你的HP数量相同。虽然说在战场上如果一军主帅带上无数的士兵,那么理论上他是不会死的,但是基本上这场仗也就不用打了,因为缺乏有效统领的士兵就好像散沙一般,是很难打倒抱成一团的士兵的。当然,如果指挥士兵的将领的统帅力过低的话,比如主公您,那么倒也不是不能创造奇迹。”
高顺,你不觉得你最后的一句话是完全多余的么!李书实感觉自己有一种被鄙视了的感觉。“书实啊,高顺说的还是很有道理的,今后你的统帅也要好好锻炼一下了,否则的话依照我的经验来看,低于50统帅的领兵者基本都会对手下士兵产生负面影响。”
听到吕布的进一步解释,李书实觉得自己更加泪目了。
“还有一点。一种职业的领兵者只能调动本职业的士兵出战,其他职业的士兵即使穿着和你手上虎符相同的护符也是无法被调动的,这一点也很重要。”
高顺和吕布仿佛说相声一般一唱一和的,让李书实瞬间便无限靠近墙角地区。原本他还打算带着吕布这样的牛人当肉盾呢,可是现在看来是没啥指望了。自己现在的HP只有区区101点,自己是不是应该考虑一下在战场上装备一下铁盔呢?
“请问李学先生在么?”
此时,一个清脆的声音传了进来。李书实来到别月门口处,看到一个年纪与自己相若的小正太正站在那里,两个本管亥安排来李书实这站岗的黄巾军士兵正牢牢地盯着他,不过似乎是因为同为黄巾军兄弟的缘故,并没有动手。
“在下就是李学李书实,不知阁下是谁,来找在下所为何事?”
“啊,对不起,忘了介绍在下了。”
小正太一脸慌张自惭的对李书实深深地鞠了一躬,那张稚嫩的小脸似乎少了些许大部分黄巾军所拥有的黝黑和粗糙,即使是放在年轻人当中也是比较细腻白嫩的类别,而且似乎通晓礼仪,看上去仿佛是一个书香门第的孩子一般。
“忘了自我介绍了,在下姓廖,名淳。母亲因为在下此次外出参战,所以就提前给了在下一个表字叫元俭。”
廖淳,似乎没听过啊,不过廖元俭可就大大的有名了。莫非眼前这只正太就是那个一直活了90多岁的廖元俭?说起来那位似乎也是黄巾出身,却是需要好好探他一探。
“不知你是何方人士,家中还有何人,为何要来找我?”
“在下南郡中卢县人,家中尚有一母。刚才有幸听到李学先生所作的歌曲知道先生是个有学问的人,故此本想拜先生为师,只是不知先生如此年少。”
不得不说,这位名叫廖淳的家伙让李书实更觉得他像是一名受到了良好教育的世家子弟,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没有一般百姓的粗俗。不过嘛~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我这么小让你很失望么?”李书实总觉得自己其实很像怪蜀黍。
“不不不,我只是觉得先生如此年少就有了这么多的学问让淳非常佩服,所以淳改变主意了,与其成为先生的徒弟,学习先生的学问,不如成为先生的书童,好在平日里通过先生的一举一动体悟先生的智慧。”
这位名叫廖淳的小正太先是慌慌张张的使劲摆着手,仿佛某位正在对怪蜀黍诉说“H是不行的”的小萝莉。可是马上就又冷静了下来,不过小廖淳啊,你确定你真的就一定能从咱的身上学到智慧而不是吐槽或者颓废么。听到他所说出的答案让李书实的吐槽之魂又开始萌发。
“咳咳~”装模作样的咳嗽两声,李书实才对廖淳说道,此时他已经基本上确定眼前的正太的确是那个蜀汉的车骑将军,所以对这位生存能力堪称与司马懿并列的家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研究的欲望。
“元俭啊,很多时候你所看到的东西不过是事物的表面罢了,也许你深入的探究下去,看到的却只不过是空洞和败坏,这个时候你恐怕就要失望了,所以我希望你还是考虑清楚的好,否则后悔可就来不及了啊。”
“淳绝不后悔,单凭先生这一席话,淳就知道先生之才远非淳所能猜测,淳能侍奉先生左右是淳的荣幸。”
都说萝莉有三好,音清体柔易推倒。如今看来迷糊小正太似乎也很好忽悠啊,殊不知因为他自己也是一只正太所以才会有如此的效果,否则你以为廖小正太为啥会这么痛快。
“廖淳啊,都是父母在不远游,你如今将母亲留在家中独自一人是否有些不妥呢。”
看三国的人都知道,老母是很重要的,别的不说,单说这太史慈和徐庶吧。孔融对太史夫人够好,所以就有了太史慈帮他解决了北海之困。徐庶的老母被曹老黑绑架,结果一咬牙一跺脚就跑到了魏国。就更不用说吕蒙用四面楚歌之计活生生整垮了关羽的荆州军。
“这倒是不需先生担心,母亲大人曾受马元义道长的恩惠,早在听闻马道长募集太平道信众前去抵御异族犯界之时便让以淳年少多力前往助阵。今响应马道长的号召北上之人的家眷自有当地信众代为照料,母亲想来不会受到灾祸侵扰。”
于是,又一只可爱的小正太加入了李书实的不良团。当然,虽说廖淳应该是给李书实当书童的,不过李书实刚把他介绍给众人的时候,可怜的廖小正太就被苏小萝莉抓了壮丁。
第二天,李书实就将武力潜力高达80同时又读过书的廖小正太推荐给了管亥,让他在自己的部队里担任主簿一职。管亥答应了李书实的要求,在他看来,想必廖淳就是李书实排到部队中监视自己的一个棋子。当然,看到廖淳的文字功底以后,管亥同样不得不承认,小廖淳对于自己这个大老粗的帮助也是巨大的。
与此同时,高升的先遣队也已经组建完毕,并于一个漆黑的夜晚悄悄地动身西去。
p。s。龙套招募贴已经发了,请大家在置顶帖中寻找。另外发五围的时候大家稍微辛苦一点,使用汉字吧,否则容易被吃掉,谢谢大家的支持。
又p。s。今天真是杯具的一天,一早上拉肚子拉了一上午,然后中午的时候有感觉头突然疼得仿佛要裂开似的,吃了点感冒药,睡了三个多小时才感觉好一点……
………【22。来自于世家的逆袭】………
洛阳,袁府。
袁逢看着身边披着孝服的弟弟,充满同情的安慰道:“节哀吧,想必弟妹也不希望看到你这幅样子吧。”
此时的袁府笼罩在一边悲伤之中。原来就在昨天,袁府的内府大管家,袁隗的正室发妻马伦去世了。这位扶风马氏家族的才女在生前得到了袁府上上下下的尊重,她的离世也让与她感情很深的袁隗悲痛万分。
“父亲大人,硕鼠传来消息,豺狗派来一批麻烦潜入洛阳,打算扰乱我等视线。”
袁术急冲冲的冲了进来,神采飞扬的样子仿佛听到了什么天大的喜事一般。
“兄长,不要在乎我,大事要紧,你就让我自己一个人再陪陪伦儿吧。”
“那你注意身体吧,过一阵子可能世道会有些乱,没有精力可是应付不过来的啊。”
袁逢说完,便领着袁术离开了袁隗的卧室,只留下袁隗一人看着妻子的灵位发呆。
袁逢看着眼前自己的两个亲生儿子。庶长子袁绍继承了不少他母亲的优点但又不失男儿的雄壮,光从外表上就很吸引人,不过可惜不是嫡出,而且又过继给了自己的兄弟袁安。嫡长子袁术虽然相貌上并不出众,不过从小心思就很多,是一个很机灵的孩子,可是为人却不够稳重,少了几分大气。
当然,最为重要的是两个人都缺乏历练。袁绍只是做了一任濮阳县的县长就接着为自己的养父袁安服丧的机会避居洛阳数年之久,甚至差点被张让等人抓住小辫子。袁术倒是从郎官一直做到了如今的河南尹,一个相当于当今北京市市长的职位,可是这其中很大程度是因为他的背后站着做过三公职位的袁逢、袁隗和汝南袁氏远亲的陈郡袁氏的袁滂。
说起这袁滂就不得不插一句,很多人在说袁家四世三公的时候都漏掉了这位袁滂,因为陈郡似乎和汝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