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小人物的英杰传-第2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唯一需要小心的只有那些游移不定的鲜卑游骑,不过因为各个国家都一副坚壁清野以减少损失的样子,那些被撒出去的游骑不是去了很远的地方便是返回了大营中,李书实遇见他们的可能倒也不会很高,只要足够小心就好了。

    就这样,拆除了那些可能会带来麻烦的防御设施后,李书实一行人畅通无阻的进入到了乌孙人的控制范围内,然后同样畅通无阻的到达了登努勒台山道。

    沿途不但没有看到鲜卑人的影子,就连原本存在的乌孙军队也没了踪影,想来应该已经全部被召了回去,虽然路上可能被鲜卑人伏击,但是却也总比在外游荡被鲜卑人各个击破要强,最重要的是面临被鲜卑人夹击风险的他们还无法为赤谷城的防御力量提供丝毫的帮助。

    原本李书实还在猜想自己的部队会不会在登努勒台山道与鲜卑人打上一场遭遇战,可是事实是应该是由魁头和骞曼率领的弹汗山王庭部队并没有出现。

    这让李书实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增添了一分疑惑。

    为自己的部队能够成功通过这条险峻的山道而庆幸同时也疑惑于鲜卑人的去向。

    这是一个必须知晓而且非常重要的问题。

    可是对于这个问题没有一个人能够回答李书实,因为这一次鲜卑人的作战风格明显要飘忽的多,至少也不会像当初和连或者魁头那样虽然也有让人意外的地方但还是能够猜测到。

    一个处于明面上的对手和一个躲藏在暗处的对手,如果不是李书实同样躲藏于暗处的话,或许他此时此刻就有转身离去的冲动了,客场作战所遇到的困难终归要比主场多。

    越过登努勒台山道后越往赤谷城方向行去,越能感受得到大战的气息。

    没办法,任谁时不时便能看到一些穿戴着乌孙人服饰的已经有些轻微腐烂的尸体都会有这样的感觉。鲜卑人会将自己同伴的尸体带走,但是对于敌人的尸体,而且是被他们打得落花流水的敌人的尸体他们并没有闲心收敛,丢在路旁或许还能震慑他们的敌人呢。

    虽然或许堆成京观的效果会更好,不过讲究速度的鲜卑部队依然没有那种玩艺术的时间。

    至于从第一道防线匆匆撤回的部队,只怕忧心忡忡的他们也同样没有了那种心情。

    要知道刚过登努勒台山道时还能看到一座座比较新但是埋葬的异常潦草的坟冢,到了后来就变成了一具具李书实现在看到的尸体,显然乌孙的将军认为这是鲜卑人拖延他们回军的一种手段,虽然心中十分不忍,却也只能一门心思往回赶了,毕竟他们比鲜卑人更缺时间。

    “全部都是青壮男子,看样子乌孙人就算这次击退了鲜卑人的进攻,国力会降到怎样的程度也不好判断。虽然这样的乌孙更有利于我们介入,但是怎样才能让鲜卑没有余力继续大规模进攻这里却也是一件麻烦的事情,否则乌孙最终会成为鲜卑的美味。”

    贾诩的面容很严肃,显然李书实可以救援乌孙一次,但是不可能次次都来乌孙,毕竟这里距离并州实在是太过遥远,而他们需要面对的敌人太过强大,这是国力的差距,哪怕李书实几次与鲜卑的战斗都获得了大胜,但是过几年鲜卑又能卷土重来。

    大汉可以用国力碾压鲜卑人,鲜卑人同样可以用自己的国力来碾压乌孙,毕竟已经陷入到了战乱之中的大汉已经无力帮助乌孙牵制鲜卑人的注意力,而吃过大亏的鲜卑人在羽翼丰满前也绝了南下与李书实再决雌雄的勇气。

    专注于西域的鲜卑人只怕班复和张泰再有逆天的智谋也要像面对龟缩打防御战的魏国时的诸葛亮,最终在一次次战斗中耗干西蜀最后一点国力和自己的寿命。

    更别说他们还需要面对西域南部那广阔的土地和关系复杂的国家关系,不可能全部心力都放在乌孙之上,他们要面对的局面只怕并不比定远侯班超所要面对的好上多少。

    毕竟班超时的大汉实力正盛,窦固可以说打得北匈奴仓皇逃窜,无形中瓦解了不少北匈奴对西域的掌控力,其他几路人马虽然收效甚微,但是却也逼迫匈奴人不得不分兵应对。

    李书实的并州军虽强,但是在草原上能够牵制住的兵力也就与自身兵力相当的样子,而鲜卑人光是这次大战所调动的兵马数量扣除掉李书实所能北上的部队人数哪怕不足以将乌孙灭国也足以让乌孙人一夜三惊,付出惨痛的代价。

    “这样的鲜卑还真是不好对付呢,要是他们能够再次爆发内乱就好了。”

    当初李书实在西河能够战胜和连固然是西河的城池攻防消磨了鲜卑人的锐气,但是鲜卑拓跋部自己的内乱依然是一个巨大的助力。至于后来在雁门的那次战斗,显然鲜卑人之前也并不太心齐,所以才让汉军有了各个击破的机会。

    所以李书实发出这样的感慨倒也不是无的放矢,毕竟不是有句话说的好么——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克。

    “主公刚才说了什么?”不过贾诩似乎对李书实刚才的那句话非常感兴趣的模样。

    “我是说要是鲜卑人能够再次发生内乱就好……等等,文和你是说你有办法?!”

    看着贾诩不断闪过寒光的双眸,李书实立刻便理解了这位毒士的想法。

    “主公的确是给了诩相当不错的灵感呢。”贾诩这个时候的笑容实在是非常口怕啊!

    不过,幸好他是己方的伙伴呢。

    PS:今天是马导师的诞辰纪念rì。有很多人批评他的哲学,认为他不过就是个因为统治者的需要而人为抬高的人物。关于这一点咱不作评述,因为一个有着自己人生观价值观的个体看待事物必定会带上自己的价值sè彩,这并非是所谓的有sè眼镜,反而可以看做是有了自己的信仰和处事风格,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情。

    但是,咱却反对为了批评统治者而去贬低马导师和恩导师的思想体系,至少咱通过这么长时间的观察,先不说马哲到底是否真的那么经典或那么拾人牙慧,至少单就《资本论》而言,很多部分实际上有着相当杰出的论述,哪怕是今天依然有着高屋建瓴的指导意义——就比如说这次因为过度的虚拟经济开发而导致的经济危机。

    当然,哲学这东西是对个人思想的提炼,一样米养千样人,上述观点只是咱个人的看法,并不打算强加于别人的思想之上。所以请不要对号入座,更不要有迫害妄想症。

    PS2:今天是博纳吗·拿破仑·波拿巴病逝的rì子。西方的拿破仑,东方的太宗文皇帝,两位浓缩便是jīng华的绝佳代言人(这是咱在吐槽身高190的自己么……)。

    他的经历跌宕起伏,他的传记可以让人心cháo澎湃也能让人沉思不语,他留下的诸多法典更是法学界和史学界不能忽视的片段。他个人的得失、他对于法兰西的功过,他那一段段让人无语的绯闻,这就是历史传奇的魅力。

    不过,就是这样一个全世界都很瞩目,任何一本世界史都无法忽视的人物似乎在法国本国国内并没有获得太多的赞誉,很多人虽然拼命研究发觉他更多的是为了自己的事业或者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而不是发自内心的为之歌颂。

    原因到底是什么咱也说不好,大概是和当初将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改作《英雄交响曲》的贝多芬一样的心情吧……

    PS3:今天是《淞沪停战协定》签订的rì子。好吧,我党对于这些卖国条约的批判已经不是一rì两rì了,所以咱就不多说了。只是最近貌似台rì之间签署了所谓的渔业协定,由此再一次显示了光给胡萝卜不给大棒,尤其是今时今rì是多么的纵容某些政客的嚣张气焰。

    虽然台海或许没有了爆发战争的可能,但是如果没有做好作战的准备只怕反而会面对不得不使用武力的结果。须知哪怕是攻心为上的经典力作诸葛孔明的七擒七纵也是以七擒为开始,最终以七纵收尾。没有七擒,桀骜的南蛮王们又怎么可能终蜀灭亡也没有再掀起什么大风浪呢。

    PSP:维基上说今天是孙策病逝的rì子,咱没有那么长的万年历查找,所以姑且相信之吧。

    比起三国无双里孙家一家其乐融融有爱异常的场景,现实就实在是残酷的让人心寒了。孙策因为死得早,至少还可以相信是个好大哥,不过孙权这个弟弟……反正像是无双6那样为了妹妹就放过刘备这种事情绝对不会发生,这位三国第二厚和第二黑的家伙当真是啥都下得去手。

    所以说私以为无双6的所有剧情里和孙权相关的部分做得最假,咱从来不认为那个人应该背负孙厚黑的名号……

    PSV:今天是中国著名诗人艾青逝世的rì子。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0。红色山谷之城】………

    “不知道主公觉得魁头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呢?”

    贾诩并没有急着说出自己的看法,反而向李书实提起了问题。不过对于这样的事情李书实早已经习惯了——这也可以算是那些谋士们的习惯了吧,不急于回答提问,反而是向别人提出一些问题,一来可以借此机会整理一下自己的思路,二来也可以听取一些意见作为自己的参考,毕竟单个人的看法总会出现一些偏差。

    当然,或许还有可能是一种故作姿态的表现以抬高自己的身价什么的,不过以贾诩在并州军的地位以及他平素的行事风格,李书实倒是宁愿相信他是为了“开发”自己的智商。

    “这可以说是一个很具有野心同时必要的时候也能够隐忍下来的人物。”

    对于这位鲜卑的重要人物也是并州需要面对的重要敌人之一,并州方面的情报侦察一直就没有停止过,尤其是有了rì律推演以及拓跋诘汾在鲜卑的一些关系,情报获取的手段更加的丰富,甚至是某些比较私密或者冷僻的情报也能够获得,也正是托了这些种类丰富甚至是有些稀奇古怪的情报,李书实在贾诩的帮助下基本上可以对对方做出一个比较准确的判断。

    “那么你觉得和连的那个叫做骞曼的儿子呢?”贾诩继续提问着,不过用意已经很明显了。

    “原本以为会是一个普通的傀儡,不过从乌孙人那里得到的情报来看,至少在战斗方面有着相当的才华,虽然不知道其他方面怎么样,但是对魁头应该会是个威胁,只不过……”

    “情报不够丰富对么?但是有些事情不去做的话永远都不会知道结果的。而且单就这一次来说我们的机会恐怕并不会小,除非有什么重大的疏漏。”

    “说来听听。”

    “骞曼之前名声不显,和连当初显然认为自己还有足够多的时间所以并没有怎么培养他唯一的儿子,不论是能力还是人望都不足够。所以不论是面对那个名为燕荔游的西部鲜卑实权人物还是他的堂兄魁头,他都表现的还算乖巧。可是这一次却有些不同,这个小家伙不知道是真的看到了机会还是单纯坐不住了,他的表现即使是外人看来都异常的耀眼,那么经此一役凭他的表现还有他正统的身份,你觉得这对于魁头而言是什么好事么?”

    “但是鲜卑那里还有一个柯最吧。”

    “和连死后鲜卑终究是要乱的,虽然不知道这个柯最为什么会为鲜卑的大局而不是自己的部落如此殚心竭虑,但是从情报看鲜卑当中除了此人之外也再无如此具有大局观的人了,这也就是说,我们的谋划终究成与不成,此人是个关键。”

    “不过想要杀他可不容易啊。”

    “就如主公所说过的那样,‘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诩很是欣赏呢。”

    没错,虽然想要达成目标并不容易,但是却也不能轻易丧失掉勇气,如果经过情报搜集以及仔细的谋划后权衡发现回报远远大于付出的重量,那么尽力一搏又有何妨呢。

    于是,虽然还在途中,但是某些计划却已经开始悄然的展开。

    当然了,同行的乌孙人并不会知晓并州军这边的计划,毕竟他们那里也有着自己的计划。

    顺着伊犁河的一条支流,便能达到伊塞克湖,而到了伊塞克湖,乌孙人的国都也就不远了。

    如果说伊犁河是孕育乌孙人的母亲河的话,那么烟波缥缈的伊塞克湖是庇护乌孙人茁壮成长的父亲湖。站在那一望无际的茫茫水面前,你一定会为大自然的瑰丽所倾倒折服。

    伊塞克湖以胸怀的灵犀,哺育着方圆千里的山水和人物,有意无意间,勾勒的风景之中也带有了勃勃的的生机,巧夺飞来的神韵。当水平线上的红rì破天而出的时候,一朵金sè的彩云悠然而至,一串清风荡漾而去,这种生动而极致的美让人忍不住沉醉其中。

    吕布甚至表示他触摸到了天地间的永恒和瞬息——那相交相融合的脉跳。清晨湖畔厚厚的湿意里,风儿于旷野孑孑而逝,他感觉他的呼吸隐合着天地的节奏而血脉贲张,浑然忘我。

    这是一种难得的机缘,虽然伊塞克湖不可能拥有大海的波澜壮阔,但是这里的水同样与天相连,而且比大海又多了三分灵xìng,对于到了某个层次的武者而言变成了难得的体悟。

    甚至连李书实这样在海边长大曾经无数次见过各种大海姿态的人也不由得沉醉其中便可以看出这里的不凡。只可惜李书实的水平太低,无法做到那种顿悟,毕竟他的积累实在可怜。

    “在想些什么呢,这么出神,再这么下去的话可是会变成呆瓜哟~”

    在众人都陶醉于眼前的美景的时候,却总会有一些人显得那么的与众不同,比如眼皮子底下这只与李书实的身高差距越拉越大的萝莉。显然这里的美景并不足以吸引她哪怕一丝的注意力,就好像类似的胜景已经看得太多,再也无法掀起一丝涟漪一般。

    就这一点来说苏小萝莉和罗荷似乎都是经历复杂的人物,但是罗荷显然对大自然有着一种本能的喜爱,所以哪怕就是在荒郊野外大漠戈壁之上她也能找到令她感兴趣的动物、植物甚至是顽石以及随处飞扬的风,她不止一次说过风中带有着让她留恋的气息。

    嗯,对于这样的少女我们如果行为大胆一些古怪一些我们可以称之为中二少女,如果文静一些恬静一些的话我们可以称之为文艺少女,总而言之对李书实而言都是难以攻落的堡垒。

    至于某只萝莉,则如同百变魔女一般,时而满脑子鬼jīng灵的主意让你防不胜防,时而如同文学少女一般露出知xìng的身材,时而面sè成熟的仿佛饱经风霜一般。

    但是却有更多的时候这只萝莉喜欢露出无趣的表情,那种对什么事情都不甚在乎,仿佛闹市之中也无法掩盖她身上孤独的气息,让人忍不住心生怜爱却又完全不知该如何应对。

    因为即使走到她身边看到她对你露出百变的笑容,甚至偶尔做出一些很亲密的举动,但是那份笑容的背后是否还隐藏了什么别样的感情,李书实总觉得自己距离那里很遥远很遥远。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穹庐为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

    于是李书实忍不住调戏了一句,因为这首《悲秋歌》据说是当初远嫁乌孙的公主刘细君因为不适应乌孙的各种生活习俗而做的思乡之歌。虽说在大敌当前的时候提起这样悲伤的词句有些伤士气,但是如果对象是苏小萝莉的话那就只剩下调戏的效果了。

    虽然这样的举动其实说起来无疑很是“愚蠢”,因为……

    “啊啦~原来夫君你是怨恨乌孙派出的使者不是美丽的乌孙公主,然后可以让你展现自己的‘丰功伟绩’博取美人投怀送抱么?不过听说老国王可是有三个女儿的,虽然大女儿嫁到了国外,但是还有两个女儿待字闺中哦~而且就算是已经嫁到国外的女儿书实你也不是没有机会的嘛,稍稍用用心说不定就可以姐妹同心了哟~”

    好吧,最终被调戏的永远都是无论聪明程度还是阅历都远远逊sè的李书实小盆友。

    这,或许也可以称作夫妻之间的闺房之乐?

    虽然说苏小萝莉的那一席关于乌孙公主的话好似玩笑一般,但是却也并非无的放矢。

    实际上贾诩早已经在私底下怂恿过并州军的主要将领,随便哪个人都好,顺一只乌孙公主回来也是一个不错的主意,至少可以为今后插手乌孙这个西域大国事物打上一个楔子。

    这个国家虽然不大,但是却因为生存环境的原因有着桀骜的xìng格,如果贸然以一个外人的身份插手其内部事务的话,很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反弹。

    但是作为乌孙公主以及其夫婿的身份,再对那些充满了野心的王族男xìng选择xìng的清除一下,那么就算不成为乌孙的王却也可以利用扶植傀儡的方式向乌孙施展潜移默化的影响力。

    当然,怂恿的对象自然也包括李书实这个并州军的首脑,毕竟在外人看来李书实的水晶宫也有了相当的规模,所以哪怕再多上一只乌孙的公主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唯一有些令人踟蹰的却是身份的问题,毕竟虽然苏小萝莉和甄清二人关系不错,但是两个人也仅仅是将这个问题暂时搁置起来,因为谁也不清楚李书实会做到哪一步。

    人们对地位高的人物占据更多资源虽然拥有各种羡慕嫉妒恨的感觉,但是无形之中却也是颇为宽容,认为他们有这样的资格。这不仅仅是来源于社会的认知,同样也是自周公制定详细的礼法之后形成的阶级概念。虽然周礼已经崩坏,但是毕竟是传承了数百年的思想,早已经渗透在了社会的各个方面——所以才会有为了名字、座位的排序而斤斤计较的事情出现。

    因为人们已经从潜意识认为那是一种象征,大部分人都一直在追求一种与大众有相同价值取向但是却又能突出于大众的感觉,矛盾但是被人xìng所铭刻。

    所以贾诩虽然私底下向李书实阐述了此举的好处,但是却并没有表现的多么的急切。

    一切随遇而安好了,实在不行还有一位真正的泡妞且不怕柴刀的高手在,完全不需要李书实出手就能够搞定一切,虽然说这样的结果让李书实多少有些无奈。

    不过也仅限于无奈,毕竟可怜的宅男连身边的萝莉都没搞定,也就不敢生出太多别样心思。果然经过这么久之后某位曾经的小正太已经被苏小萝莉调教成了“气管炎”了么。

    真是可喜可贺啊可喜可贺!至于男儿泪什么的我们就直接无视好了。

    而当李书实一行人于远方的群山之中看到一点红的时候,他们被乌孙人告知此行的目的地已经近在眼前。

    PS:第一更……

    PS2:麻生表示在1500多年中与中国的关系未曾有过极其圆满的历史。很多人表示这是不当言论,但是咱倒是觉得麻生说得相当有道理——rì本在和中国的交往中不是想要当老子就是不得不当孙子,反正貌似从没有过平等的时候……

    PS3:关于假羊肉的问题,咱其实很奇怪老鼠那么小拿这种东西的肉掺假难道不麻烦么?至于狐狸肉……话说应该和狍子肉差不多吧。

    好吧,对于这样的问题咱没啥发言权,但是看到欧洲将那些标注着牛肉的马肉销毁的时候咱觉得欧洲果然经济危机的还不够深,所以依然可以大肆浪费着,就好像当初二三十年代经济危机时往河里倾倒牛nǎi盒西红柿的美国人一样。

    嗯,说起来欧洲拿牛nǎi浇地也是传统吧……



………【11。各怀鬼胎】………

    “热烈欢迎来自大汉的朋友不远千里来到我乌孙做客,我是乌孙的昆弥丕靡。”

    昆弥与苏丹、凯撒什么的一样,都是当地对于国王或与之相同权力人物的称呼,李书实对于这个还是知道,所以并没有因此露出什么疑问的表情。

    不过,他依然还是露出了带着疑问和感兴趣的表情,因为……

    果然国王也是有两个名字的,一个似乎专门用来应对汉人,而另外一个究竟是为了应对何人呢?

    李书实表示自己很好奇。而通过询问勒靡,李书实发现乌孙人信仰繁杂,所以应该可以排除宗教信仰上的影响。

    当然,李书实其实还数次想要询问对方姓名的问题,只不过对方似乎并不愿意多说。

    真真是奇也怪哉,可以入选一下西域奇大不可思议之谜了。

    虽然李书实带来的人并不多,但是乌孙的国王丕靡依然摆出了相当的排场来欢迎。

    只是不知道这位已经进入风烛残年的国王摆出这样的阵势到底是做给谁看的,因为欢迎的人群虽然各个脸上都挂着笑容,但是李书实依然感受到了一些并不是让人太过舒服的眼神。

    或许还有更多,不过那不是李书实这个层次所能感受得到的,不过从吕布强自忍耐的样子便可以看出,乌孙人中对己方这个突如其来的未知变数yù除之而后快的人不在少数。

    又或者说,在某些人看来,李书实这一行人与其说是作为援军出现,还不如说是那个勒靡请来争夺王位的帮手,毕竟现在赤谷城的局势并不太平,当年班超几十个人就敢于杀匈奴使者甚至是小国国王,现在有了两千人,完全可以做很多动作了。

    只不过,对于这一切丕靡却似乎全然不觉,虽然他的头发已经如雪一般白,皮肤也如同枯树一般布满褶皱,但是似乎今天真的十分开心,李书实竟然能够总其黝黑的褶皱下看到几分红晕,只是不知道这份红晕中又有几分是让人心惊的回光返照。

    “汉平虏将军李学见过乌孙王,大汉乌孙两国世代姻亲,故今听闻乌孙有难特率部下赶来支援,愿助乌孙的兄弟们击退来犯之敌。”

    乌孙的高层似乎对于大汉的官话有着专门的学习,虽然就如同所有外国人一样带着些许奇怪的强调,但是只要语速不是太快的话,基本的意思还是分辨的比较清楚。

    嗯,至少李书实算是省下了一笔雇佣翻译的费用了。

    “来来来,让大汉的将军看一看我乌孙的人物。”

    丕靡很是亲切的拉着李书实的手,眼中闪现的神sè就好像一位邻家的老大爷看着附近有些顽皮的小孩子一般,既没有故作姿态的高傲,也不像是蓄意的献媚,这让李书实有些奇怪。

    不过,他终归还是顺着对方的意思来到了一群服饰上明显比较华美的男女面前。

    “这位是在下的长子狄靡。”原来是王族成员,难怪这群人的脸上或带着忧虑或带有风尘,但是不但服饰远远繁复过一般乌孙人,而且神情上也自带着一股高傲的气息。

    那个被称为狄靡的男子俨然是个中年版的丕靡——黝黑的皮肤,满脸的络腮胡子,一双铜铃般的眼睛炯炯有神,全身爆炸一般的肌肉几乎快可以与典韦许褚两人媲美,只要站在那里便能感觉到一股磅礴的压力油然而生,真真是生了一副威武之相。

    由这个男人倒是可以想见丕靡年轻时的英姿,只不过再强悍的人终究敌不过岁月这个大敌。

    同时,这个人也是头颅扬起角度最高的一个,虽然看上去他想要给李书实一个下马威,但是他放出的气势却被典韦所阻拦,这也让他头颅扬起的高度稍稍低下了一两个刻度。

    如果不是他那快扬上天的头颅,李书实倒是觉得他更符合罗○中笔下的那位张三爷的容貌。

    “你的侍卫很有趣,有机会可以和我的手下交流一下。”说完便不再看向李书实。

    或许在对方的心中李书实身边能够与他对拼气势的典韦更值得他看重,可就算是这样也不过是让手下下场切磋的程度,想要和他比武?抱歉,人家觉得丢不起那个人。

    不过,这样的情况早在那个勒靡身上李书实就已经感觉到了,所以哪怕是典韦都没有半点生气的yù望,至于李书实更是希望对方最好将自己看轻一些,最好将他化作那种非常好对付的人物才好,这样对方的谋划就会出现纰漏,李书实应对起来也容易一些。

    “这是老二豢縻,老三元靡。”大概长子还是更重要一些,所以对老二老三丕靡仅仅只是遥遥的一指,并没有带着李书实上前。当然也有可能是害怕再像老大那样做出失礼的举动。

    从这一点李书实觉得或许康居人的情况非常不妙。否则按照勒靡之前的表现来看,这位乌孙王应该不至于如此的小心,毕竟他可是乌孙大小昆弥共同的王,曾经也是野心勃勃之辈。

    老二豢縻看上去是个沉溺于酒sè的家伙,这从他眼睛始终没有停留在任何一个雄xìng生物的身上便可以略知一二,而且从他看到处于亲兵模式伪装下的苏小萝莉眼神一亮,左手也忍不住握了又松松了又握显得非常兴奋便可以看出,这个人或许还是sè中高手。

    虽然形象上比兄长白净了些,但是却也仅仅是褐煤与泥炭之间的差别。身体更是让人忍不住产生出弱不禁风的感觉。因为苏小萝莉的缘故,他的头颅是唯一没有扬起的存在。

    至于老三,形象上是最为“白净”的一个,而身体上似乎介乎于老大和老二之间,只能说是个健康的普通人,但是从其微微眯起的双眼便可以得知,这个人就算实力上不一定多么出众,但是却是一个心思很重的人物。

    可除此之外,他的表现可以说极为的……平衡?

    李书实不知道为什么自己的脑海中会蹦出这样的一个词汇,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他却会有这样的感觉,就好像将整个乌孙王族的所有项目都统计出一个平均值的话那么这个元靡必定在那一根根平均线上一样的怪异感觉。

    如果真的是那样的话那这个老三一定是非常厉害的一个人,因为绝对不会有一个人在所有的项目上处于一个平均值的水准,偶尔几项倒还好说,但是全部的话这得需要多大的微cāo啊。

    或许自己应该让贾诩帮忙多注意一下这个让自己很在意的人物。

    接下来介绍给李书实的是一位年纪大约三十出头的美妇,原本李书实以为是丕靡的妹妹或者女儿之类的存在,只不过……

    “这位大汉的将军嘴还真是好甜啊,一定迷倒了很多女孩子吧。”美妇似乎很高兴的样子。

    “咳咳……”丕靡似乎很尴尬的样子,因为……

    “这位是在下的夫人,也是我乌孙的国母,是我们乌孙的骄傲。”

    不知道这种评价到底其中有几分是真实又有几分是对家人的称赞,不过从美妇自豪的模样以及周边其他人除了那位大王子冷哼一声,二王子暧昧的笑了笑之外似乎也无人反对的样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