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小人物的英杰传-第1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不过……
“实在是忍不住啦,该死的家伙,就让我夏侯元让的大枪来会会你吧!”
看来虽然自己不是笨蛋,但是身边却有一个不知道该如何形容的家伙啊。对于突然不知道什么原因甚至对方连挑拨的话都没说一句就发飙的夏侯惇,曹cāo唯一能做的就只有以手加额。
不过曹cāo并没有出言阻止,因为如果他猜得不错的话,那么对方一定有自己所不知道的底牌,夏侯惇虽然冲动了些,但是他的战斗力和统帅能力都获得了李书实的赞扬,也就是说如果对方没有什么逆转的手段的话,那么仅仅只是夏侯惇就足以将对方击垮。
“来的好啊,就让你尝尝我刘季度的本事,到时候可不要哭鼻子哦~”
虽然不知道对方为什么一见到自己就仿佛自己与对方的女xìng亲属发生了强迫xìng的最亲密的关系一般冲了过来,不过这似乎是比自己预想的剧本还要好上很多,既然如此那么就让那些关东联军好好看看自己所编写的剧本,唯一不知道的是他们是否有命写出观后感来。
于是,这个听起来像是流氓,作风看上去也很像流氓,估计外号也是流氓的刘芒一催战马一马当先的冲了出来,而他所率领的部队除了跟在他身边应该是亲卫的数量外全部分散到了他的身边,让刘芒的身后留出了一片大大的空白。
这是怎么回事?
这样的战术不要说冲在最前面的夏侯惇一脸的诧异,就连在后面相对头脑比较冷静的曹cāo都是一副摸不着头脑的样子,就算那个刘芒武力直追那个吕布也不会用这种方式冲锋吧。
“对方难道脑袋出了问题?不对,如果是董卓和李儒的谋划,绝对不会派出这样明显雕刻短板,如果只是普通的人物,这样的做法甚至连拖延我军的时间都没有。那么,对方到底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莫非……”
正在思考的曹cāo猛然看到了对方身上那身金光灿灿如果再带点电弧的话那就是非常纯正金皮卡一只的外皮,脑中猛然闪现出了一个让他自己都感觉到吃惊的设想。
“弓箭手准备!目标敌方主将,三轮速shè,放!”
与此同时,率领骑兵即将对对方接触的夏侯惇也大声呼喝道:“举枪,攻击!”
随着此起彼伏的叫喊声响起,一轮又一轮从空中到地面立体式攻击砸向了一马当先的刘芒及其亲卫们的身上,那铺天盖地的架势足以让任何一支jīng兵小队为之胆寒,即使不能将之秒杀也足以让这只队伍顷刻之间变成残血,然后在接下来的攻击中全部完蛋。
当然,最让进攻人员兴奋的是,他们面对敌方主将进行“斩首”攻击的时候,他们身体都自内而外涌起了一股新的力量,这种力量从他们的手上汇聚到他们的武器上,从而让他们挥出的武器或者shè出的箭矢变得更加的锋利,更加的震撼人心。
这是会心一击!
突前的夏侯惇以及中军阵前的夏侯渊、曹洪等人此时都露出了兴奋的神sè。
这可是会心一击啊,号称不但可以让武器对敌方造成更重的伤害而且攻击中还蕴含着一股独特的力量,可以让攻击变得触及到敌方的灵魂的强力一击啊,这不但要求攻击方士气高于防御方很多而且还要不能处于士气低落状态才会有几率发生的堪称“奇迹”的攻击啊。
一时之间受到了这次普遍xìng的会心一击的影响,曹cāo军的士气普遍出现了小幅上升。
但是在这欢腾的人群之中,独独有两个人脸上不但没有一丝一毫的兴奋的sè彩,反而一脸的凝重,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脸sè已经黑的可以滴出墨汁来了。
这两个人一个表示家资也算丰厚听过看过不少奇闻异事的曹cāo以及另一个通过李书实活到了不少有关宝物的基本常识的曹仁,而他们凝重的原因全部都来自那件金光闪闪的铠甲。
而这种担忧在对方全军丝毫没有因为己方主帅即将遭受灭顶一般的大量会心一击反而依然步伐平稳脸上没有丝毫的慌乱中达到了最顶点。
果然,在曹cāo军几乎所有人的目瞪口呆中,在曹cāo和曹仁无奈的苦笑中,在刘芒一副黄鼠狼成功在家主人的重重机关防护下偷到肥鸡似的笑容下,所有的会心一击全部被天空中豁然出现的一丝丝肉眼几乎不能分辨的金sè丝线的引导下偏离了刘芒的队伍并最终消散在空中。
震惊,极度的震惊,几乎所有曹cāo军的将士都不自觉的张开了嘴,甚至原本因为会心一击而小幅上扬的士气如今也被这奇迹一般的景象震撼的似乎要将向上的箭头彻底扭转向下。
“果然是个奇怪的家伙率领的奇怪的队伍啊。李文优,真是好手段呢,曹某佩服。”
虽然战场上的局势开始向曹cāo军不利的方向转变,但是曹cāo的嘴角却已经高高翘起。
果然这样的对手才能激起某人的些许战意啊。
………【43。单挑出没请注意】………
虽然看上去曹cāo军的士兵依然占据着兵力上与战力上的优势,但是现实的情况却是这种优势没有丝毫发挥的余地,或者说即使发挥出来也完全没有意义。
可以说刘芒的亲卫部队就好像是其余部队的盾牌一般,不断为身后的部队进行着各种挡枪的举动,虽然这样的行为让曹cāo军几乎每一个士兵都享受到了会心一击所产生的爽快,但是从结果上来说,却让全军的士气遭受到了更大的打击。
果然这样巨大的落差真的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得了的啊。
不过对方那势如破竹的进攻以及夏侯惇左支右拙的样子并没有让他产生分毫的不良情绪,反而原本有些凝重的脸sè渐渐舒展了不少,甚至在某些时候露出了少许了然的笑容。
“子孝,对于现在的局势你怎么看?”曹cāo忽然以一个高难度的后仰45°侧头对曹仁问道。
“回禀主公,余以为这其中必有一个天大的yīn谋。”曹仁此时的脸sè也完全没有了初时的紧张,或者说比起曹cāo来,他恢复过来的速度似乎还要快上不少,所以才有心情开起了玩笑。
“哦~子孝说说看,对方到底设下了怎样天大的yīn谋。”
曹cāo眼角的余光已经注意到身边不远处的夏侯渊、曹洪以及李典等人已经被两人的对话吸引了过来,所以脑筋一转借着曹仁的玩笑继续了下去,好似完全无视了紧张的战局一般。
对于曹cāo的目的,曹仁可以说是立刻心领神会,怎么说当初在李书实那边除了需要拍板定夺的时候之外,李书实都习惯先让大家说出自己的看法,虽然看上去有些闹哄哄的,但是只要有一个能够有魄力决定的人,这样的举动反而能够将计划制定的更加详细,同时也让参与的将领对于作战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让他们更加注意观察战场上的很多细节。
“虽然那件应该是仿制黄金甲的甲胄同样可以抵挡会心一击,不过从我军的战损来看,要么对方的实力极低,所以给予我方的伤害极其有限,要么对方极不擅长攻击,运气也很糟糕。不管是哪一种假设,对方能够获得这样一块奇特的‘盾牌’恐怕已经是极限,也就是说能够保护的部队也是有限的。实际上当我军的弓兵开始分散shè击的时候结果已经注定了,只不过除了那块‘盾牌’之外的部队并不算差,所以一时半会还不够明显。”
“也就是说对方只是打算拖延我军,不,应该说是援军的脚步?”李典若有所思道。
“没错,董卓军最为忌惮的人果然还是孙文台啊。虽然让人有些不太舒服,但是这次之后只怕那只江东猛虎不死也会脱层皮,如果要是能一蹶不振的话那么孟德今后就能少个对手。”
就如同他自己话中所表达的一般,夏侯渊此时脸上的表情一会庆幸一会不甘,十分jīng彩。
“那么既然诸位已经明白敌人的目的,那么是否已经想到什么破敌的良策?”
曹cāo显然很清楚这其中的利害,只不过他和孙坚打过交道,清楚孙坚不是那么容易被打垮的家伙,那么即使自己去到的稍稍晚一点也完全不成问题,或许还正好中了袁家兄弟的下怀。
当然,最重要的是己方如果愣头青一般的全力前往救援导致军队陷入到敌军布置的连环套中结果人没救到反而将自己赔了进去那可就得不偿失了。另外如果能够借助这次战斗测试一下自己的那些个手下的水准也是个不错的收获。
不过从现在看来,不愧在北方边境待过数年并且打过大小战斗数十次,即使是最后加入到这个集体之中,曹仁依然用他的经验实力和以身作则的风范成为了这个小圈子的核心。而在战场上,曹仁也是一位足以让人放心将自己的后背托付于其有着大将风范的男人。
说实在的,如果不是知道曹仁的愿望的话,现在的曹cāo可是没有自信能够驾驭得了这位在李书实麾下已经被塑造的差不多的将军。不过也正是通过曹仁,曹cāo对于董卓这样的军人政客才有了更多的认识,而不是像袁绍那样仅仅将对方当成了自己上位的一块垫脚石。
曹仁没有说话,即使他心中似乎已经有了一些想法,但是他并没有多说什么。很显然他也感受到了自己对曹cāo所产生的压力。
曹氏宗族只需要一个领袖,他们还没有奢侈到即使分出了袁绍和袁术两个优秀子弟还能有余力让袁遗也看上去相当有竞争力的样子。所以,不管是为了家族的未来还是利用对手力量分散的机会达成某种不可能的目标,曹仁实际上一直在努力压制着自己的锋芒。
“我想……”曹洪虽然xìng格有些冲动,不过似乎脑筋并不是很差啊,稍稍思考过后便迫不及待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果然和他的那个急脾气非常相合。
“子廉有好主意么?我可是有些期待了呢。”
虽然曹洪的xìng情几乎和曹仁完全相反,不,或许应该说与当初的那个未从军之前的曹仁极为相像,但是曹cāo却对其的这种xìng格颇为包容。或许因为这种xìng格正是曹cāo以及曹仁所逐渐遗失的吧,曾经不论是曹cāo还是曹仁年轻的时候都曾经如此疯狂过。可是生活的艰辛和规则已经将他们身上的这种zì yóu和狂放逐渐收敛,如同曹仁这样甚至完全颠覆。所以当他们看到依然有些“烂漫”的曹洪会更加的珍惜这种感觉,这种他们怀念的感觉。
当然,更重要的是因为随着战争的进行,曹洪的这种“烂漫”必须慢慢改变,否则曹cāo和曹仁就不该是怀念而是头疼甚至是需要使用军法让某人知道知道军队的规矩。所以想要在曹洪身上找到那种怀念的感觉也只能趁现在,过期不候啊。
“我军人多,对方人少,只要将我军分出两支绕到其左右甚至身后,那么敌方这支特殊的队伍再如何灵活多变也不可能做到完美的防御,到时候拿下眼前的队伍可谓是易如反掌。”
曹洪的计策听起来似乎不错,夏侯渊脸上露出同意的神sè正想出言支持,李典却先发话了。
“不妥,如果典没有判断错的话,除了敌主将这一支小队之外其他部队实力不弱,而且观敌军指挥官战场指挥能力不弱,如果我们分兵对敌很有可能因为指挥反应的时间差而遭受到意外的损失,我们虽然份属联军,可是平白折损兵将实非上策。”
虽然自己的提议被否定了,但是曹洪倒也没着恼,毕竟比起自家可能遭受重大损失比起来,曹洪觉得自己这点面子倒也不算什么,反正之前他的脸面已经被族兄曹仁削的差不多了。
当然,随后反问一句“你有什么办法”让李典也陷入到沉默却也是必须的。
曹cāo显然早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只不过他觉得自己的想法并不能比曹洪的方案减少多少损失,所以他打算先听听大家的意见,看看有没有更好的方案或者让他眼前一亮的灵感。
最终,他还是不得不将目光投向了曹仁,虽然他的潜力远胜对方,但是经验这东西显然不是等闲能够弥补的,即使曹cāo也算是参加了几场规模不小的战斗。
“‘shè人先shè马,擒贼先擒王。’这是李州牧昔年所言,用到此处倒也恰到好处。”
看到曹cāo的目光指向了自己,曹仁也不客气,直接拽出一句“名言”,不过看上去除了曹cāo似乎若有所得之外,剩下的几个人除了觉得诗句不错外就完全没有其他的感想了。
“可是子孝,你觉得你的想法能够实现么?对方应该早有准备吧。”
“如果对方身边的卫队实力有限,自然无法阻挡我军的包围进而强逼之。如果是因为对方主将的运气太差的话,只怕就算是对方不愿意也会有很多意外逼着他接受他所不愿意接受的结果吧。毕竟任何战术都不是无解的,而且敌方的勇气也束缚了我们的手脚,对其产生了误解。”
此时曹仁脸上的笑容,是那样的贼,那样的猥琐,其程度绝对不是对面的金皮卡所能比拟。
好吧,这孩子虽然xìng格沉稳了不少,但是总是泡在李书实和苏小萝莉这一对腹黑夫妇的身边,再纯洁的孩子的心也被熏黑了不少,就好像那个喜欢玩葫芦的小弟弟。
不过,对待敌人残忍便是对己方的仁慈,所以即使曹仁的笑容再yīn森恐怖,在战友的眼中那也是如同天使般的笑容,而且郁闷了好久的众人似乎也个顶个的冲动起来。
当然,曹仁没有说出口,曹cāo也没有明言的曹仁的这个计划的前提条件是金皮卡身上的黄金铠是山寨货而非拥有器魂的正版物品。
单挑空间是一个很奇妙的地方,这个地方虽然身体属xìng依然起着非常大的作用,但是却绝非决定xìng作用——包括双方的潜力差距,运气,甚至是某些意外因素都影响着被强制对决的双方的生死。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所以的武器和防具在这个独特的空间中都发挥不出其所拥有的特殊能力,除了那些拥有器魂的堪称宝具的存在,法则之线对其似乎没有什么效果。
只不过,以现在的情况似乎说不说都无所谓了呢~
………【44。董卓与袁绍——王对王,将对将】………
“不要,不要啊!!!我不甘心,我好不甘心啊!!!!!”
随着这样一看就知道是人生败犬的悲鸣声响起,战斗的结果已经完全不可逆了。
虽然即使失去了主将那些应该是原本属于北军的部队依然选择了继续抵抗,但是在这种胶着的战斗中失去主将显然不仅仅意味着对士气的巨大打击以及原本习惯的战术无法应用,更重要的是没有了统一的指挥,那些部队很容易被曹cāo军在曹cāo从容的调度下分割包围。
事实上当战斗结束的时候曹cāo军自身的战损甚至不足一千的数量,而收获的俘虏倒是战损的两倍还富余了不少,如果能够将之招降的话,又会增添不小的助力。
当然,这种想法虽然很美好,但是现实多少有些残酷,家人都居于洛阳附近的北军士兵显然不太可能在这种时候选择归降。而且他们还要前去救援孙坚,甚至根本分不出足够的人手留在此地看管俘虏,难道就这样将他们杀掉?
最终曹cāo选择留下数百人由李乾统领看管这些没了武器甲胄以及马匹的俘虏,等到袁绍率领大军随后赶到时交给袁绍——既然自己无法利用的话那么就用其交换最大的利益好了。而且以袁绍和曹cāo之间的关系,说不定战后这些人还会被袁绍以战利品的方式送给曹cāo。
说起来,曹cāo无数次设想过他与孙坚的再会会是怎样一副场景,又该用怎样的语言来获取对方对自己最大的好感,虽然他不能如同袁绍、袁术兄弟那样拥有无数资源可以吸引对方,但是曹cāo仍然认为大汉不会就此终结,那么在大汉这片天空下,能够多交好一个实力派对于自己未来显然是利大于弊,甚至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收获远远大于付出的东西。
只是当他真正见到孙坚的时候,他发现自己之前的所有设想都完全用不上,甚至他自己都是一副略有些目瞪口呆的模样注视着眼前这位如同伍子胥般满头白发的熟悉的陌生人。
这,还是那头激情飞扬、意气风发的江东之虎么?
看着眼前这位面容有些憔悴苍老的男人,曹cāo真的无法将脑海中的那张面孔与之联系起来,若非对方的脸孔依稀带着熟悉的感觉,对方的脊背更是如同松柏般挺直,曹cāo或许真的有种大喝一声:“谁人敢于cāo面前冒充孙文台将军!”并手起剑落将之斩杀。
于是,千思万绪最终冲出口的只有一句干涩的即使是曹cāo自己也感觉的到空气化为铁锯拉扯着气管壁的“文台兄,苦了你了!”
对于曹cāo的这句话,孙坚唯一的反应只有平静,看上去无喜无悲的平静,以及隐藏在平静下虽然努力在掩饰却依然无法掩饰的深深的疲惫。
太累了!无论是**还是心灵,都伤得太深太深。
面对胡轸、杨定、李傕、郭汜等人领兵的轮番冲击,缺医少食的孙坚军可以说虽然每一次都最终抵挡住了敌人的攻势,但是付出的代价却是惊人的,而且这多多少少还是因为敌方眼瞅着胜利在望不愿意无端消耗自己的实力被身边的竞争者所趁的缘故。
此时孙坚军营地内成功生还的士兵人人身上都带着令人触目惊心的伤痕,甚至敌我两军的尸体也成为他们用来生存的口粮,毕竟比起活着的更加有用途的战马,死人不但没有其他用处而且在这种天气状况下如果再不处理就会产生更加让人无法承受的瘟疫。
这样残酷的情景让曹cāo这样的没经历什么太大困苦的大少爷几乎快要将胆汁也吐出来,即使是已经在战场上摸爬滚打了好几年的曹仁也感觉胃里头翻江倒海一阵阵的不舒服。或许这里面唯一表现的还算好些的就只有某只有些天然呆的夏侯元让,至少他看到这一切后还有心情喝酒吃菜。嗯,只不过似乎那些下酒菜似乎一个多月没有见到一丝的荤腥。
如果将这种地狱一般的景象当做一种节食减肥疗法的话,那么对于曹cāo军的一众将领而言绝对是超级特效,物超所值。不过也正是通过这次经历,才让他们对于战争的残酷xìng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当然,感触最深的永远都是内心有着诗人一般浪漫情怀的曹cāo曹孟德童鞋。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后来曹cāo的这首《蒿里行》中那对长期的战乱给社会和百姓造成的灾难、痛苦,深表关怀和同情的感情,一定有眼前的这一幕对其所产生的影响吧。
随着曹cāo这支生力军的出现,标志着董卓围歼孙坚的计划宣告破产,虽然孙坚军经此一战其兵力已经不足以再称之为一镇诸侯,但是只要孙坚这只江东猛虎不死,就好像后来孙权评论曹cāo那样“孙文台不死,董仲颖不得安”。不过短期内倒是不用担心孙坚会来找麻烦了。
其实原本胡轸等人也并不想就这样放弃,毕竟没有拿下孙坚的人头显然不能令董卓感到满意,不过托了夏侯惇、夏侯渊、曹仁等人的强悍战斗力,西凉军稍稍有些名气的将校竟然被这几个家伙几个照面间便有十余人被挑下马去,其中半数之人身死当场。
与此同时,疲惫不堪的孙坚军竟然还能鼓起余勇发起一次反冲锋,这多少让西凉军有些措手不及,而当西凉军退兵回营准备第二天再战的时候,袁绍的大军已经即将抵近。
也正因为这样西凉军不但不得不放弃孙坚撤离,甚至连原本作为联军身后钉子存在的荥阳城也在董卓的授意下彻底放弃。虽然袁绍没有与西凉军一战,但是这样的结果却让联军一方有了足够的宣传材料,而西凉军对于这样的结果也只能打碎牙齿往肚子里咽。
“看样子袁绍小儿以为我西凉军无人了呢。”
董卓故作轻松的将写有探子们获得的联军最新散步的消息的纸片扔给了他身旁不远的樊稠,不过从区区纸片打在樊稠身上却发出巨大的响声这一点来看,董卓的心情显然并不算好。
原本之前的作战都是按照董卓和李儒设计好的剧本进行着,虽然其中不乏一些如孙坚突袭旋门关之类的脱轨的小**,但是总体上依然还是行走在董卓设定的轨道上,可是未曾想到了最后的时刻名为“董卓号”的列车在进站前彻底脱轨翻车。
虽然这样的结果也让朝中那些大臣再一次感受到了西凉军的威势,甚至有些人已经错误的认为孙坚也不过如是,都是些名气大于实际的草包货sè,让孙坚的人望登时下降了很多。
可是董卓毕竟与孙坚共事过,而且感受到其对自己的威胁后还颇为用心的收集过对方的资料,所以他对于孙坚的威胁xìng显然了解的更加清楚。好在这一次孙坚战败的最大原因是因为盟军内部出现了某种分裂主义倾向,这一点在董卓看来是个对自己极为有利的空隙。
当然,现在孙坚暂时已经无法威胁到他了,现在最大的麻烦是那个他并不太放在眼里的袁绍。
于是……
“……贼势浩大,且袁绍为盟主,袁术、袁遗亦居要职,城内多有其姻亲,倘若里应外合,则深为不便,可先除之。请丞相亲领大军,分拨剿捕。”
这是在朝堂上李儒提出的新的提议,当然内容自然是经董卓同意后的版本,虽然董卓自从进入这洛阳城尤其是入主洛阳皇宫后深感西凉贫苦而洛阳奢华,但是总算他身体中还有一颗武者的心灵,虽然被洛阳的繁华腐蚀了不少,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依然有种热血男儿的冲动。
所以感受到敌军实力的董卓如今也跃跃yù试想要会一会袁绍这位被士林所公认的英才到底几斤几两,是否有资格成为自己的对手。
攘外必先安内,实际上这句话并没有什么错误,只不过该怎么安内同时怎么攘外这是一门学问,如果这门学问做的不好的话就好像某个丢了东北又丢华北最终终于让敌人盯上了自家的根本之地江浙老家的委员长,后来还主动放弃了人种大杂烩帝国送到眼前的收回琉球诸岛的机会,最终让华夏子孙只能为着一个小小的钓鱼岛而扯皮半天。
闲话休说,经过又一番的血雨腥风,董卓自将士兵十五万,同李儒、王越、樊稠、宋宪、魏续、侯成等前往旋门关。
军马到关,董卓令王越同宋宪、魏续二人共领三万军,去关前紥住大寨。剩下的大军董卓命其驻扎在旋门关后的成皋城,而他自己则带着李儒在关上屯住。
随着双方同时将帅旗打出,董卓军与讨董联军的正面对决的帷幕正式拉开。
………【45。铁幕之下Ⅰ】………
今天的天sè有些yīn沉沉的,天顶上滚滚的黑云仿佛伸手便可以触及一般,阳光费劲千辛万苦才从乌云当中的缝隙里透出了星星点点,让人们知道现在已经到了“白天”,而非依然生活在黑夜之中。也正是这宝贵的光芒,吹响了虎牢地区驻扎的双方战斗的号角。
袁绍今天起得很早,或者应该说自从昨天部队驻扎到这一带之后他的思绪就一直很是繁杂。
这是一种他自己也弄不清楚想不明白的情绪,那种纷乱复杂到剪不断理还乱的各种情感交织在自己的脑海之中以至于他时不时就要朝西方看上两眼然后在转头看向身后的联军大营。
如今他也是个快四十岁的人了,没有什么意外的话,他这个曾经做过司隶校尉的袁氏后裔想要成为袁氏一门又一位三公可以说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只可惜世事无常,随着大将军何进的意外死亡,他的生活也发生了堪称翻天覆地的变化。
“圣人说过‘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如今我袁本初论事业原本的基础基本上荡然无存,而新闯下的基业还很不稳固,不过好歹是也算立了起来,可是十年后的我能够看明白一切世事么?天国的父亲、叔父,对于现在的局势你们又是怎么看的呢?有人劝我另立新帝与董卓抗衡;有人劝我大汉已经失去了象征国家的玉玺,应该自立为帝;还有人希望我继续袁家四世三公的辉煌。这些人都是我认为有见识,有才学的人,他们每一个人说的都很有道理,可是我有认为每一个人所提的建议都与我期望的有着些许差距,我又该如何抉择呢?如今站的位置不同了,我也终于能够体会到大将军当初的感受了,做个好的领袖还真是不易啊。”
或许是大战之前的紧张感让他内心有些感触,或许是从何进死后到现在发生了太多太多的事情,每一件事情又发生的太快太快让他有种目不暇接之感,于是知道今天这个压抑的清晨,他才能在这片难得的宁静下细细体会前一段时间的得失和体悟。
“只是,军队的事物还真是让人头疼,现在倒是有点羡慕孟德了,看看他那游刃有余的样子,我都有些妒忌了。不过想来在洛阳的时候他也是这样看游走在各种人物中间的我吧。”
不知不觉中,随意而行的袁绍注意到了远处那个同样起得很早似乎正在发号施令的家伙。
袁绍没有前去打扰,也制止了手下前往通报的意图,就这样在远端不起眼的地方静静观察着那个他少年结识的伙伴,一位聪明胆大但是因为家世所累却一直无法发挥的挚友。
“但是,纵使你孟德如何出sè,我也一定可以把握住你,你越是出sè,就越能为我带来最大的利益,到时候我一定会让你完成你的那个‘故征西将军墓’的愿望!”
幼年作为庶子所遭遇的事情让袁绍在面表的自信下埋藏了一丝人所未知的自卑,虽然他大部分时间都掩饰的异常完美,可是这样的感情总是会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涌上他的心头。
不过这么多年过去,不断通过努力积累的成功让袁绍拥有了足够的自信心,虽然那种糟糕的情绪还会在偶尔出现在他的心头,但是却也会在下一个瞬间被他积累的自信所击垮。
他,袁绍袁本初,汝南四世三公袁氏一门最为优秀的子弟,也将成为这个帝国最为出sè的领导者,不但要在青史上留下最大的篇章,而且会驾驭所有优秀的英雄为我驱策!
这,就是袁绍对自己实力的自信,也是他能够走到今天最大的内在动力。
这样想着,袁绍的内心彻底坚定起来,原本的不安消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