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小人物的英杰传-第1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并州各级府衙也都颁布了奖励生育的政策,只不过这个虽然王道,但是想要看到效果没有个二十年那是不可得。更何况以现在的医疗条件,新生儿的死亡率很难降到一个可观的水准,如果没有战争的话还可以保证自然死亡率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但中国人都知道的是,乱世,一个经常看到人吃人的乱世已经进入到了第二乐章之中。

    可以说,经过数年的经营,李书实和幕僚们所制定的计划已经初现成效,有不少世家的外围子弟以及一些在李书实暗自扶持下的寒门子弟开始形成并州的商人阶级,甚至某些行业已经产生了颇具实力的行业工会。虽然还都只是初级阶段,但是也已经拥有部分话语权了。

    而中国人对于土地的感情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人都无法比拟的。有了钱自然要买地,买地就需要人管理和耕作,同时还需要各种农耕器具以及牲畜。这些需求不但为并州带来了不少的人口尤其是青壮劳力,同时也丰富着并州的经济活动。

    毕竟哪怕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终究还是不可能完全封闭经营。只要其还想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必然要进行商品的流通。专业的事情还是要有专业的人来完成才是最好的不是。

    可一旦爆发通货膨胀导致经济链条崩溃,对于并州乃至于与并州经济关系紧密的朔州都会造成灾难xìng的影响,而且还会造成大量的财富流失,可以说几乎快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最重要的问题是,天下之大除了司隶、凉州一带会听从董卓的命令之外就只剩下我们并州、朔州和徐州还算听从zhōng yāng的命令,没有禁绝每年的供奉。徐州中间隔着兖州和豫州暂且不说,难不成董仲颖此举是专门对着我等而来,想要搞垮我们并州?!”

    无怪乎李书实会发出这样的感慨,盖因为看上去事实就是这样。

    之前也曾说过,董卓在大屠杀之后施行了不少的新政,其核心内容便是严酷的刑法,同时提高战士的地位。这些条例一旦在全国铺开,受打击最大的自然就是依靠诗书起家的那些文化世家,因为他们的全部实力都扑在了寻章摘句当中,很少有从军的传统。

    这样的法令自然受到了广大士族的抵制,尤其在他们已经拥有了一个大好的借口下。

    实际上对于那种严苛的法令,即使是李书实也并不打算全盘照搬,因为秦法不但严苛,而且侵略xìng太强,以秦法形成的军事贵族完全以扩张为己任,也不得不以扩张为己任,否则三代之后他们的后代就会丧失掉他们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家族。

    这也是秦朝为什么那么快就灭亡的重要原因——秦法的益处因为全国的统一而无法显现,即使是强行进行对外战争,也因为战争目标没有多少利益可图,还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长城、灵渠、直驰道等等),所以即使作战胜利也无法弥补财政缺口,而一旦失败,那就是全线崩塌。虽然也有鼓励桑植的条目,但是你看秦国有哪个人是靠种地成为贵族的?

    可是弊端呢?却不断展现——严苛的让人看不到希望的法令,恐怖的酷吏,繁复的徭役。

    于是在有心人的煽动下,原本就缺乏控制能力的秦国zhōng yāng政权就这样将天下拱手让出。

    所以说除非董卓一开始颁布新政的时候就没有将关东广大的汉朝疆土考虑进去,准备学秦朝以一隅之力与天下英雄决一雌雄,否则董卓的新政怎么看怎么像自杀比较多一点。

    “小钱之害,董卓不知,李文优也是应该心知肚明的。所以恐怕其主要目的还是洛阳城内的那些世家豪强,至于我们这些边边角角的地方,只怕他自己也知道那是鞭长莫及的。”

    “仲籍所言有理。现在最重要的问题并不是洛阳城中的命令针对的是谁,而是我们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吾观关东诸侯近rì举动,举兵备战的意味已经非常明显,市面上的私钱似乎也较往rì多了很多。只怕洛阳城中的那些小钱不过是最后的一击罢了。”

    郭缊和钟繇虽然同样忧心忡忡,但是他们两个忧心的方向显然与李书实不尽相同,作为全郡的一把手,两个人对于郡内的商业流通情况有着不亚于李书实的详尽资料,对于市面上的变化比李书实这个最近一段时间一直在北边剿匪的州牧清楚的多。

    “哎,还真是一时半会都不得安生啊。”

    虽然李书实一脸的无奈,可是其他几个人看到他这副摸样却有一种很解气的感觉。

    这是错觉么?

    PS:汉代的货币战争虽然没有现代这样明显和激烈,但是影响却也是非凡的,相比而言实际上董卓的小钱真的不算什么,毕竟其贬值也不过才十分之一。还有更加BT的二十分之一乃至于五十分之一,当然手法就不仅仅是小钱了。比如可以成为三国经济学家的刘巴就曾用货币贬值的方式帮刘备得到了大量的军资。

    至于为什么刘巴竟然能够通过货币贬值的方式却能保证市场稳定而且让蜀国的货币在吴魏两国内大量流通呢?这个问题就需要我们在稍后适当的时间才会提及。



………【7、初战】………

    就在李书实的幕僚们在yīn馆城制定着应对董卓新政的种种方案的时候,天下也开始变得热闹了起来。首当其冲的自然是作为大汉政治经济中心的司隶地区。

    “本初,你也知道闹黄巾那会董卓其实是在放水,打羌人他也没用全力,所以如果我们贸然出手的话难保不会吃亏。这一次就让我先出手试探一下吧,如果失败,也能给大家一个教训。”

    司隶河内郡治所怀县县城的城头上,两个年轻人顶着凛冽的寒风静静地站在那里,而他们身后很远的地方,是一群武装到了牙齿的士兵,摆着防守的阵势却又不会打扰到被他们保护在核心的那两个应该还可能称为“青年”(以现代评选十大杰出青年的年龄标准)的人。

    “公节所言有理,西凉军蛮声在外,尤其是董卓麾下,更是号称‘一往无前,无所畏惧之师’,听闻其在蜀郡面对数倍于己的羌氐联军依然可以战而胜之,更有八个羌氐部落因此而追随于他。哎,若不是卢公的部队被牵制在了北疆,否则我们就不需要如此强攻了。”

    秘密来到河内的袁绍听了此间的主人河内太守王匡的话,微微点了点头,心中对于王匡这位自己曾经的同僚以及手下的表现感到满意。不过同时也升起了些许的失望。

    当然,这种失望并非对眼前的王匡,在袁绍看来王匡做的已经足够的出sè了。虽然那些从凉州前线返回的士兵中王匡获得的数量最少,剩下的不是来自河内的流民就是来自王匡老家泰山郡招募的游侠儿和愿意跟随其搏一个功名的山野匪盗,但是经过王匡这段时间的整合,至少在袁绍眼中,那些士兵的jīng气神甚至比他当初花费了大力气经营的西园军还要好。

    这让自认为熟悉王匡为人和能力的袁绍多少有些小小的吃惊,不过更多的还是惊喜。

    袁绍真正失望的事情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现在已经可以确定,卢植将会在这场董卓与关东世家的战争中处于一个中立的位置——并非卢植不想帮忙,而是朔州最近的麻烦可不少。

    一向与董卓有着雇佣关系,互相之间关系不错但却和朔州百姓尤其是西河军民有着深仇的卢水胡诸部虽然在上一次的战斗中被李书实解决了不少的兵马,可是这一次显然得到了董卓的某些授意或者保证,摆出了一副卷土重来的架势。

    如果只是卢水胡的话虽然卢植会觉得头疼,但是在乌丸人和匈奴人的帮助下再加上麴义、张燕这样的战将倒也并不发憷,真正让卢植感到棘手的,还是北方的鲜卑人。

    虽然李书实已经可以确认鲜卑人的主力已经开始转向西方,目标应该是介入甚至寻机吞并乌孙,从而打开草原通向西方的通道,从而获得草原继续的军事补给。

    但是,这却并不意味着鲜卑人会任由并州军和朔州军找到几乎抄后路将自己的龙庭打爆。

    一个霍去病已经够了,再出一个窦宪就已经将曾经不可一世的匈奴帝国彻底毁灭,扫进了欧洲的历史垃圾堆中,为欧洲带来了第一次黄祸,同时也让原本就已经不稳定的欧洲版图彻底陷入到了混乱的厮杀之中,一直到阿拉伯人的全面入侵。

    鲜卑人可没有学习匈奴人背井离乡的打算,虽说西边的确有一片让人羡慕的土地,但是那仅仅是与他们现在生存的地方相比,途中还需要跨过寒冷荒凉的冰原或者统治当地的各个国家,基本上走到西边那片膏腴之地的时候鲜卑各部也会损失大半。更别说他们南边的土地的富饶程度更高,干嘛要舍近而求远,那可就真叫做“这是在自寻死路”了。

    所以即使大部分主力被调往西边,但是魁头依然派出东部鲜卑的段、慕容等部摆出一副进攻姿态作为防御幽并朔等地的力量。

    看起来似乎这些部落虽然规模也不算小,可是如果分散在各地的话他们的防御区域自然要扩大,防御厚度也相应的减少了很多,他们能够抵御来自中原的进攻么?

    对于这一点从魁头和柯最等人商议过后就放心的将部队调往西方就可见一般。

    虽然这样说有点对不起中原的那些豪杰们,但是很遗憾,如果中原还是那个铁板一块即使有些裂痕有些暗疮但表面看起来仍然是一块完整的存在鲜卑人也不可能有如此胆量。

    可是随着董卓进京天下大乱,已经不可能有诸侯有实力防备其他诸侯进攻的同时还能够派大军进入草原。如果仅仅只是几千上万的“小”股部队的话那些鲜卑部落也不介意与他们的敌人好好的捉捉迷藏。这不仅仅是因为草原民族对于草原的熟悉,更是他们因为在主场作战而获得的自信,自信没有人能够比他们更了解草原。

    这就好像在山地当中,李书实有绝对的信心给予那些草原上来的敌人以重创一样。

    事实上李书实在雁门的时候除了和鲜卑人搞过一些摩擦和低烈度的袭扰之外双方都没有将战争进一步升级的yù望——两方对此都感到有些力不从心。

    所以没了卢植给予董卓的背后一击,袁绍等人就只能拼尽全力撞向洛阳八关以及虎牢这样的雄关,至于结局是关东诸侯们头破血流还是洛阳城破谁都不敢打包票。

    不过还没等袁绍对王匡的赞叹持续多久,王匡就接着刚才的话继续说道:

    “不过如果匡侥幸能够突破黄河防线直抵洛阳城下,还要请本初联络各路诸侯共同进军,一举将那董贼彻底击垮,还政于陛下。”

    还我刚才的好感度啊!里袁绍有种要暴走的冲动,只不过表袁绍总算是气质优雅到了已经成为习惯的地步,所以对于王匡的这种自以为是(里袁绍语)可以做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地步,但同时却也暗自提防。显然王匡这家伙表面很是尊崇与他,但心里怎么想的,是不是也想要趁机捞取资本好将他这个四世三公的后裔压倒呢?袁绍绝不会允许这种情况的出现。

    不过……

    “那么绍就先在此预祝公节兄能够旗开得胜,让那些西凉来的蛮子们见识见识我们的本事。”

    袁绍终究还是比王匡更加熟悉董卓,更何况为了他的那位宿敌,他可是没少从李书实以及北军士兵那里打听关于董卓的情报。所以他并不认为王匡真的有实力击败董卓的部队。

    当然,袁绍并不会说出来,尤其是在对方已经露出翘起的尾巴的情况下。

    “董卓啊董卓,你会怎么应对呢?是依照你的往rì的习惯正面硬碰硬么?那么正合我意,我倒要看看是你董卓耗得起还是我关东世家耗得起。又或者你以为并州的那个李学会全力去帮助你么?卢公可是已经向我保证会拖住那个小家伙的。朱公伟也会在适当的时候率领群臣反戈一击。哼,董卓,我看你还能在洛阳蹦跶多久。不将你五马分尸,我枉为袁氏子孙!”

    看着走下城墙并渐渐远去的王匡的背影,袁绍的双手攥得紧紧的。

    关东诸侯们已经陆续做好了准备,董卓这边同样也已经开始全力运转起他的战争机器。

    “恩相,如果情报无误的话,那么恐怕我们即将面对的第一个敌人会是来自河内的王公节。”

    “哦?那群跳梁小丑终于敢从地底下露出头来了么?还真是不到最后一刻不现身啊。当初的何进就是如此,现在的袁绍小儿亦是如此,这两个家伙还真是像的很啊。”

    坐在规模又扩大了一倍有余的相国府的内室中,董卓一边享受着出自皇宫中的宫女的全方位服务,一边悠闲地看着手中的竹简,脸上没有一点敌人到来的紧张感。

    不过董卓这个样子也就罢了,可是连一向冷静甚至有些时候有些冷酷的李儒都是这样一幅漫不经心的样子,那就说明董卓这边还真是对来自关东诸侯的试探基本没放在心上。

    是的,在西凉军的眼中,区区一个河内郡的太守那区区数万的兵马就想打败他们?那可真是白rì做梦啊,不,或许做梦他们都梦不出一种方法能够击败他们西凉军。

    好吧,西凉军的将士们一定是没有听过龙傲天的故事,否则他们一定不会这么想。

    “牛辅那小子还是在和白波谷的那些个贼人玩泥巴么?”董卓忽然出声询问道。

    “是的,那些家伙滑溜的不像样子,被辅之兄在平原击溃后他们就如同缩头乌龟一般躲在山林之中,我们虽然能够找到乡民做向导,只是比起数代在那里的白波贼还是多有不如。”

    汉末北方地区有三支非常让人头疼的大型地方割据土匪,分别是黑山贼、泰山贼和这白波贼,这些家伙虽然实力并不算强,但是如果来到他们的主场,让他们利用地形优势和你玩游击,那么基本上除非你主动撤离,否则你的部队就会变成扔给野狗的肉包子——一去不回。

    而这三支队伍最终的结局也都一样,虽然内部有些反对势力,但主力都被各势力所招安。只不过那个时候天下大势虽然混乱,但在某些局部地区却已经明朗了许多。

    现在,正是他们兴风作浪的巅峰时期。

    当然,因为某只蝴蝶的影响下,黑山军已经彻底洗白白,成为了堂堂正正的云中军。

    “那么,就让我们好好的给那些自大的诸侯们上一课,让他们知道知道我们这些戍边数十载的老兵们不是好惹的。在强大的实力面前,任何的小把戏都只能自取其辱!”

    将身边的那些宫女一把推开,在她们瑟瑟发抖的眼神中,董卓露出了兴奋的表情。



………【8。王匡的谋算】………

    王匡起兵讨董,自然需要一篇花团锦簇的文章提升一下自己的士气。

    这件事王匡是绝对干不来的,别看他在士林之中颇有些小名气,同时也获得了两千石的地位,但是论起学问来,王匡还真称不上有多好,他出名也并不是在这方面。

    王匡的名声和现任的陈留太守张邈有些类似。张邈那是名满天下的“八厨”之一,前面曾经提到过,这个“八厨”的“厨”字并不是说对方是个做饭的厨子或者是对方和厨房有什么关系,而是表示其人热情好客仗义疏财。王匡虽然家财不及张邈,但是年轻时也是个豪客。

    也正因为这个原因,获得了好名声的王匡再加上一个不错的出身,便有了进身之阶。

    所以这文章虽然写出来是没什么问题的,可是想要将檄文写成如同刀剑般犀利还让人不感觉是泼妇骂街,他王匡着实没有那份功力。这之间的差距大概就如同网络写手和鲁迅相比吧。

    不过虽然文章写得不好,但是王匡却也不是个什么本事没有光会撒钱的富N代,实际上他也是个颇具经验的指挥官。当然,指挥的都是不超过五百人的小规模战斗。

    王匡生于兖州的泰山郡。泰山郡这个地方除了南部原属于东海郡的费县和南城县一带土地比较平坦肥沃意外,其余大部分地区都是山地较多的丘陵地形。境内梁父山、蒙山、原山、龟山以及最为出名的泰山可以说是连绵不绝,各有凶险之地,皆具一夫当关之态。

    就如同会稽群山练就了山越人那强壮的体格的同时也成就了丹阳兵东汉四大雇佣兵之一的传说一样,地形复杂且险要的泰山郡不但让泰山群贼之名响彻大汉东部地区,让无数的官员位置头疼乃至于丧命,但同时却也诞生出了另一支闻名全国的部队——泰山强弩。一支虽然没有从事佣兵工作但随着泰山郡走出的官员照样活跃在全国各地的jīng锐部队。

    虽然说是强弩,但是这些大多数属于豪强私兵的部队并没有多少人有能力拥有汉朝的那些强力的制式强弩,他们拥有的更多的是一些流传在民间的弩机。这样的弩机威力不如制式强弩,同时因为没有标准化生产,所以保养和零件替换非常的繁琐。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弩这种武器可以说是冷兵器时代最具杀伤力的单兵兵器,同时也是弹道最为稳定的远程攻击武器。虽然弩对于cāo作弩机的士兵的身体要求甚至高于弓,但是只要熟练了弩机cāo作,弩的平均命中率要远远超过全凭手感的弓。

    当然,朝廷的制式强弩不但在这方面更为出sè,而且其还拥有一些更加让人畏惧的连弩,那种堪称冷兵器时代的马克沁机枪的杀人利器可以让任何兵种在其面前长跪不起。

    顺便说一句,李书实的洛阳之行的收获之一就有那些制式强弩以及连弩的制造方法,还顺便搂草打兔子弄走了几个这方面颇有造诣的工匠。现在李书实唯一可惜的是某位三国时期最伟大的发明家现在不知道是不是还处于胚胎阶段,否则李书实真的有种将其抢来的冲动。

    王匡生于泰山,自然经常要和那些狡诈且来无影去无踪的山贼们对抗,同时身边同样聚拢着自己家族的那些强弩手们——虽然他们的职业只是看上去很普通的弓兵,但是他们的的确确是一群习惯拿手弩作战的战士。所以王匡对于战场还是非常熟悉的。

    不要以为几百人乃至于几十人之间的争斗有的时候就仿佛两个村子之间的械斗一样,实际上论起玩花招,耍心眼,这种小规模的战斗反而更能凸显那些大军团作战中所想象不到的细节。

    当然,现在王匡的手底下可不是五六百,也不是一两千,而是上万规模的军队。指挥这样规模的军队对于王匡来说还真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啊,不过王匡还是表示出足够的自信。所以,请各位观众朋友期待他的jīng彩表现吧!

    咦?这些香蕉皮是怎么回事,还有那边的番茄,话说你们怎么知道咱几天晚上吃番茄炒蛋呢(无雾)?如果你们再扔上来几个鸡蛋就更好了,现在物价高企想吃个鸡蛋也不容易啊。

    好吧,闲话少提,让我们将视线重新投回到战场上来。

    “诸位,虽然我们此次的进攻带有试探xìng的意味,只不过想必诸位也应该清楚,董贼的西凉军绝对不是什么好啃的骨头。如果我们渡过黄河与其在河南决战,一来我军兵少,二来装备也很难赶得上拥有洛阳府库的董贼军,一旦战败,只怕就是一个全军覆没的结局。”

    “大人所言有理。这洛阳虽有八关之固,然则其北有河内威压于上,南有荆襄直指其背,东有关东群豪虎视眈眈。若能有一上将过熊耳山直抵弘农截其后路,则董贼比困死于洛阳孤城之中。我等只要守好黄河天险,以待天时,而后或西进河东断董贼归路,或南进呼应关东诸侯,则太守大人必将获全功。即使无法断董贼之归路,三面铁壁之下董贼也该惶惶西撤矣。”

    “不愧是司马家的少年英才,伯达一番话皆言之有理,与我之所想暗合啊。”

    对于王匡的夸奖,司马朗并没有露出什么表情,是因为这本就是他应该能够想到的事情所以觉得毫无难度呢,还是觉得说出那句话的王匡实在是太过无耻而又不远表露呢?

    这或许只有司马朗自己知道了,不过现在司马家还有求于王匡这个河内的太守,如果没有这位河内太守的弹压,他司马家现在是否还存在于这个世上都成问题,所以司马朗就算是真的对王匡不屑一顾,他脸上也不能表露出分毫,因为越是小人就越难缠不是。

    “只是黄河渡口如此之多,以我们如今的兵力,只怕难以应对。如果董贼全力调动,那么我等只怕很难防守得住。而且我们虽然压在董贼的头顶,可是我们背后也有强敌不可不防啊。”

    这时,坐在王匡下首右侧第一个位子上的一个文官打扮的儒生开口说道。

    “那个家伙就交给本初吧,我们只要专心对付眼前的董贼就好了。另外只要我们能够撑过这段时间,到时候四方诸侯并起之时,董贼分身乏术之下我等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因为李书实最近一段时间将自己的主力大半调往北方,让关东诸侯产生了一些错觉,认为李书实打算在这场一触即发的战争中继续保持中立的sè彩。虽然很不喜欢这个投机sè彩极浓的家伙,但是王匡也不得不承认,有没有李书实的参与对于战局的影响会相当的巨大。

    不过袁绍似乎有信心说服李书实至少保持中立,或者说就算李书实打算帮助董卓他袁绍似乎也有办法让李书实抽不出身来找关东诸侯的麻烦。

    袁家资源之丰厚和人脉之广阔显然不是王匡所能比拟和想象的,所以与其去猜想袁绍会用什么方式来搞定李书实,还不如专心想想如何对付眼前那个如同庞然大物一般的董卓吧。

    “元嗣,你率军前往孟津,并伺机抢夺下孟津关,以争取主动。西凉军虽然路上确实很难缠,但是现在黄河河面的冰凌正在融化,那些西凉军的战马根本在上面跑不起来。王德,你带着泰山军和元嗣一起到河阳,一定要控制住孟津。记住,能不能拿下孟津关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一定不能让河对岸的一兵一卒上岸。”

    “末将领命!”×2。

    刚才出言表示担心的坐在王匡下首右侧第一人与左侧第二人同时起身。

    元嗣,韩元嗣,也就是王匡的从事,河内人韩浩。虽然是一个擅长内政的文官,但是却长着一颗刚胆。夏侯惇就曾经差点因为这个有着刚胆的男人而魂飞魄散,虽说那件事更大的责任不在韩浩身上而在夏侯惇身上,不过却也可以看出此时的心理素质真的是堪称一流。

    至于王德,没啥好说的,王匡来自泰山的族人,也只有他来统帅泰山军这支王匡手中的嫡系加王牌部队才能让王匡感到放心。

    韩浩和王德领军将要前往的地方是著名的孟津地区,一个想要控制洛阳就必须争取的地方。

    孟津位于河内郡河阳县东部的黄河北岸,这里黄河的水势比较平缓,水流流速也不似西河、河东地区那般湍急,并且由于其从中游的黄土高原上携带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在河内与河南之间尤其是洛阳北部的这段黄河河心形成了数个大大小小的沙洲,就好像长江口的崇明岛一样。只不过因为黄河的河面宽度所限,这些沙洲的面积都很有限,但是军事价值却很高。

    其中最为著名的一个沙洲便是正对孟津渡的黄河河心上的那个,名为孟津关的重要关隘。

    孟津和孟津关虽然名字如此相近且距离也不过几百米的样子,但是两个地方却如同当初的大陆和东方之珠一样,一个属于河内郡的河阳县,一个却属于洛阳直辖。

    孟津这地方说起来也可以称得上是一处历史悠久的地区,当年周武王伐纣时与诸侯会盟渡河就在此处,所以这里也被称为盟津,其意由字面便可以知晓。又因为孟津地处河阳,所以孟津还有一个别名叫做河阳津,只不过比起孟津这个名字而言,河阳津就实在是太不出名了。

    而其对面河心处的孟津关则是一座矗立在河心沙洲上的小城。虽然城堡的面积不大,但是却仿佛一把大锁一般将黄河水道牢牢锁住,而且还易守难攻,所以就连王匡明明知道西凉军不习水战,但却对攻打孟津关不抱太大希望的原因。

    顺便说一句的是,距离孟津关以西约10公理的地方还有一座位于河西沙洲的关隘,这座关隘就是与孟津关同为洛阳八关之一的——小平津关。



………【9。别以为老粗就不会绣花】………

    王匡那里紧锣密鼓的进行着各种谋划,一直关注着周边诸侯动向的董卓也没有闲着。

    “哦?王公节那家伙只派出了不到万人前往孟津么?难不成他还以为这点人马就能打下洛阳不成。还是说他打算在我们头顶凿开一个口子,而后作为关东那群贼子攻打洛阳的通道?”

    董卓拿着最新得到的情报,满肚子的狐疑。要知道现在关东诸侯都还处于备战阶段,虽然不排除有些诸侯已经准备好了,但是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大部分诸侯虽然已经串联完毕,但是却都还没有汇聚的意思。那种散兵游勇的诸侯能够挑战他董卓?这真是今年最大的笑话。

    “恩相明鉴。小婿以为恩相的两种猜想都有些道理,但怕又都与事实相去甚远。”

    “好了文优,你又不是不知道我的脾气,怎么进了洛阳城之后你又越来越爱卖关子了。有话快说,否则小心我让小白白拔你的胡子。哼~不弄总让我享受这样的待遇。”

    一想到董卓的那个孙女无法无天的样子,李儒就觉得忽然一股凛冽的寒气从自己的后背一直穿过前胸,虽然室内用来取暖的火盆烧得正旺,室内的温度其实也不低,但是李儒还是忍不住打了一个长长的冷颤。好吧,为了自己那漂亮的胡子,为了自己鞋子里不出现什么奇怪的东西,更为了自己所珍藏的字画上不出现勾勾抹抹的痕迹,李儒决定向董卓举手投降。

    “王公节出身豪强,而且泰山那里颇为混乱,所以王公节要是连敌我力量都分不清楚的话他早就死在那群山贼的手中了。那群泰山贼的难缠甚至不亚于白波谷的那群猴子。”

    董卓点了点头,虽然对于那些士人不屑一顾,但是却也知道诸如泰山郡、会稽郡、辽东郡等地经常要面对异族或者山贼的袭扰,能够在那种地方扎根并发展壮大的豪强,基本上每一家都有些自己独门的生存之道。而审时度势又是这些生存之道**通的地方。

    “黄河水道虽说比如传闻中的长江那般宽阔,但是在北方却也是没有哪条河流所能比的。也就是说,如果关东联军选择孟津作为突破口的话,先不说洛阳郊外摆不摆得开我们与关东联军加起来必然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