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纵横在金庸世界-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上一眼。
慕容燕见这少女身形婀娜,肤色却黑黝黝的甚是粗糙,脸上似有不少痘瘢,容貌甚丑,她好似初做这卖酒勾当,举止有些生硬。
那老头又道:“爷们要下酒,先用些牛肉、蚕豆、花生。”宛儿也不等爷爷吩咐,便将牛肉、蚕豆之类端上桌来。
慕容燕斟了一杯酒,正待再喝,忽听得马蹄声响,几乘马自南边官道上奔来。
不多时。马蹄声在酒店外停下,只听一人道:“少镖头,咱们去喝一杯怎么样?新鲜兔肉、野鸡肉,正好炒了下酒。”
又听另有一人道:“你跟我出来打猎是假,喝酒才要紧。若不请你喝上个够。明儿便懒洋洋的不肯跟我出来了。”
慕容燕向店外看去,店外立着五骑马,当先一匹马全身雪白,马鞍脚镫都是烂银打就,鞍上一个锦衣少年,约莫十*岁年纪。左肩上停着一头猎鹰,腰悬宝剑,背负长弓。身后跟随四骑,骑者一色青布短衣。
他五人翻身下马,将坐骑在店外系好。走进店来。一名青衣随从,高声道:“老蔡呢,怎么不出来牵马?”另有两名随从拉开长凳,挥衣袖拂去灰尘,请那锦衣少年坐了。说话那人和另一名四十来岁的随从在下首相陪,其余两人则另坐一桌。
那老人和那少女忙去招呼他们,只听刚才喊话的那名随从问道:“老蔡哪里去啦?怎么,这酒店换了老板吗?”
那老人道:“不瞒众位客官说。小老儿姓萨,原是本地人氏,自幼在外做生意。儿子媳妇都死了,心想树高千丈,叶落归根,这才带了孙女儿回故乡来。哪知道离家四十多年,家乡的亲戚朋友全不在了。刚好这家酒店的老蔡不想干了,三十两银子卖了给小老儿。唉。总算回到故乡啦,听着人人说家乡话。心里就说不出的受用,惭愧得紧。小老儿自己可都不会说啦。”
那随从拿了一只野鸡、一只黄兔,交给萨老头道:“洗剥干净了,去炒两大盆。”
萨老头道:“是,是!”
那随从道:“这位林公子,是福威镖局的少镖头,少年英雄,行侠仗义,挥金如土。你这两盘菜倘若炒得合了他少镖头的胃口,你那三十两银子的本钱,不用一两个月便赚回来啦。”
萨老头道:“是,是!多谢,多谢!”提了野鸡、黄兔去了。
诸位看官看到这里应该都知道了,那锦衣少年就是福威镖局的少镖头林平之。话说这林平之身为福威镖局的少镖头,从小在蜜罐里长大,衣食无缺,平时无事就爱骑马打猎。今日他又带着镖局里的史镖头、郑镖头和两个趟子手白二、陈七出城打猎,回城时路过这间小酒店,便正好进来喝一杯。
这时,婉儿将三壶酒放在桌上,郑镖头在林平之、史镖头和自己的杯中斟了酒,端起酒杯,仰脖子一口喝干,伸舌头舐了舐嘴唇,说道:“酒店换了主儿,酒味倒没变。”又斟了一杯酒,正待再喝,忽听得马蹄声响,两乘马自北边官道上奔来。
两匹马来得好快,倏忽间到了酒店外,只听一人道:“这里有酒店,喝两碗去!”
慕容燕听话声是川西人氏,转头张去,见两个汉子身穿青布长袍,将坐骑系在店前的大榕树下,走进店来,向慕容燕和林平之等晃了一眼,便即大剌剌地坐下。
这两人头上都缠了白布,一身青袍,似是斯文打扮,却光着两条腿,脚下赤足,穿着无耳麻鞋。此时的川人大都如此装束,头上所缠白布,乃当年诸葛亮逝世,川人为他戴孝,武侯遗爱甚深,是以千年之下,白布仍不去首。
只听那年轻汉子叫道:“拿酒来!格老子福建的山真多,硬是把马也累坏了。”
宛儿低头走到两人桌前,低声问:“要什么酒?”声音虽低,却清脆动听。
那年轻汉子一怔,突然伸出右手,托向宛儿的下颏,笑道:“可惜,可惜!”宛儿吃了一惊,急忙退后。
另一名汉子笑道:“余兄弟,这花姑娘的身材硬是要得,一张脸蛋嘛,却是钉鞋踏烂泥,翻转石榴皮,格老子好一张大麻皮。”那姓余的哈哈大笑。
林平之气往上冲,伸右手往桌上重重一拍,说道:“什么东西!两个不带眼的狗崽子,却到我们福州府来撒野!”
那姓余的年轻汉子笑道:“贾老二,人家在骂街哪,你猜这兔儿爷是在骂谁?”
林平之相貌像他母亲,眉清目秀,甚是俊美,此刻听这汉子叫他“兔儿爷”,不禁大怒,提起桌上的一把锡酒壶,兜头摔将过去。那姓余汉子一避,锡酒壶直摔到酒店门外的草地上,酒水溅了一地。史镖头和郑镖头站起身来,抢到那二人身旁。
那姓余的笑道:“这小子上台去唱花旦,倒真勾引得人,要打架可还不成!”
郑镖头喝道:“这位是福威镖局的林少镖头,你天大胆子,到太岁头上动土?”这“土”字刚出口,左手一拳已向他脸上猛击过去。
那姓余汉子左手上翻,搭上了郑镖头的脉门,回力一拖,郑镖头站立不定,身子向板桌急冲。那姓余汉子左肘重重往下一顿,撞在郑镖头的后颈。喀喇喇一声,郑镖头撞垮板桌,连人带桌地摔倒。
史镖头见郑镖头竟让这人一招之间便即撞倒,不禁一惊,问道:“尊驾是谁?既是武林同道,难道就不将福威镖局瞧在眼里么?”
那姓余汉子冷笑道:“福威镖局?从来没听见过!那是干什么的?”
林平之纵身而上,喝道:“专打狗崽子的!”左掌击出,不等招术使老,右掌已从左掌底下穿出,正是祖传“翻天掌”中的一招“云里乾坤”。
那姓余的道:“小花旦倒还有两下子。”挥掌格开,右手来抓林平之肩头。
这时史镖头和郑镖头也已和那姓贾的动上了手,白二和陈七两个趟子手则一个举着一柄长剑,一个提了一杆猎叉,在旁指着那姓余的大骂。
林平之、史镖头和郑镖头三人的武功,在江湖上只怕连三流都排不上,那姓余和姓贾的两名川人武功虽然也不高,但比林平之三人却要强得多。因此,不一会儿,林平之三人就落入了下风。只见那姓余的一拳中宫直进,正中林平之胸口。林平之身子一晃,领口已让对方抓住。那人臂力一沉,将林平之的上身揿得弯了下去,跟着右臂使招“铁门槛”,横架在他后颈,狂笑说道:“龟儿子,你磕三个头,叫我三声好叔叔,这才放你!”
史郑二镖师大惊,便欲撇下对手抢过来相救,但那姓贾的拳脚齐施,不容他二人走开。趟子手白二提起猎叉,向那姓余的后心戳来,那姓余的左足反踢,将猎叉踢得震出数丈,右足连环反踢,将白二踢得连打七八个滚,半天爬不起来。陈七破口大骂,却是骂一句,退一步,连骂*句,退开了*步。
那姓余的笑道:“大姑娘,你磕不磕头!”臂上加劲,将林平之的头直压下去,越压越低,额头几欲触及地面。林平之反手出拳去击他小腹,始终差了数寸,没法打到。
突然,那姓余汉子大叫一声,松开双手,退后两步,脸上现出恐怖之极的神色,只见他小腹上已多了一把匕首,直没至柄。他张开了口想要说话,却说不出来,伸手想去拔那匕首,却又不敢。
林平之吓得急退数,那姓贾的和史郑二镖头住手不斗,惊愕异常地瞧着那姓余汉子。
只见他身子晃了几晃,右手抓住了匕首柄,用力一拔,匕首离腹,登时鲜血直喷出数尺之外,旁观数人大声惊呼。
那姓余汉子叫道:“贾……贾……跟爹爹说……给……给我报……”右手向后一挥,掷出匕首。
那姓贾的叫道:“余兄弟,余兄弟。”急步抢过去。那姓余的扑地俯跌,身子抽搐了几下,就此不动了。
第二章 辟邪剑谱
那姓贾的向林平之瞪视半晌,抢过去拾起匕首,奔到马旁,跃上马背,不及解缰,匕首一挥,便割断了缰绳,双腿力夹,纵马向北疾驰而去。
林平之从没杀过人,这时已吓得脸上全无血色,颤声道:“史……史镖头,那……那怎么办?我本来……本来没想杀他。”
史镖头皱了皱眉,和林平之、郑镖头低声商议了几句,走到那萨老头面前,将二十几两碎银子拍在他面前的桌上,道:“萨老头,这外路人调戏你家姑娘,我家少镖头仗义相助,迫于无奈,这才杀了他。大家都是亲眼瞧见的。这件事由你身上而起,倘若闹了出来,谁都脱不了干系。这些银子你先使着,大伙儿先将尸首埋了,再慢慢儿想法子遮掩。”
萨老头道:“是!是!是!”
郑镖头道:“咱们福威镖局在外走镖,杀几个绿林盗贼,当真稀松平常。这两只川耗子,鬼头鬼脑的,我瞧不是江洋大盗,便是采花大贼,多半是到福州府来做案的。咱们少镖头招子明亮,才把这大盗料理了,保得福州府一方平安,本可到官府领赏,只是少镖头怕麻烦,不图这个虚名。老头儿,你这张嘴可得紧些,漏了口风出来,我们便说这两个大盗是你勾引来的,你开酒店是假的,做眼线是真。听你口音,半点也不像本地人。否则为什么这二人迟不来,早不来,你一开酒店便来,天下的事情哪有这门子巧法?”萨老头连声答应。
史镖头又向慕容燕打量了过来。他见慕容燕衣衫华丽,又见他在这刚出了人命的酒店里依然吃喝自如,不现慌乱,有些弄不清慕容燕的身份,一时不敢轻举妄动。当即走到慕容燕面前。问道:“这位公子如何称呼?”想要摸一下他的来路。
慕容燕知他是担心自己会去报官。虽然武林中人一言不合,拔刀相向,杀个把人也不怕官府追究。但福威镖局就在这福州城里,做的是八方生意,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却不能和寻常的江湖人士一样。
慕容燕不愿和他这等将死之人多有交集,便道:“在下不过一介路人,不想掺和你们这些事,你们就当我存在吧。”说罢,在桌上丢了几两碎银子。起身向店外走去。
郑镖头见慕容燕要在,一把向他肩头抓来,同时口中说道:“站住,要走也先把话说清楚再走。”
突然郑镖头眼前一花,接着就感到一阵腾云驾雾。旁观众人则是看到,眼见郑镖头的手就要搭在慕容燕肩上时,也不知慕容燕用了什么手法,郑镖头就忽然被挂在了房梁上。
见了这超出想象的一幕。林平之、史镖头等登时都骇的呆在当初,不敢再出言挽留,五人一起目送慕容燕走出店外。
慕容燕离开酒店后。就直奔福州城而去,终于在天完全黑下来之前进入城内,当晚找了家客栈安置下来。
第二天一早,慕容燕刚下到客栈一楼,就听旁边有人道:“听说了吗?福威镖局出了人命啦。”
“这谁不知道,福威镖局一夜之间死了十来口。只怕全福州城都传遍了。”
“也不知这福威镖局是冲撞了哪路鬼神,才惹得这等祸事。”
“唉。真是惨啊……”
……
慕容燕听到这里,便没有再听下去。用了些客栈里提供的早点,便出门而去。
慕容燕打听好方位后,首先来到福威镖局,只见福威镖局的大门一群路人远远瞧着镖局的方向,却谁也不敢走近镖局观看。慕容燕向镖局看去,只见福威镖局门前的两杆旗杆已经断为了半截,大门外青石板上,淋淋漓漓的鲜血写着六个大字:“出门十步者死”。离门约莫十步之处,画着一条宽约寸许的血线。镖局的大门开了一道缝隙,隐约可以看见里面有人正在向外张望。
正在这时,镖局的大门突然大开,从里面走出一个锦袍中年人,朗声说道:“姓林的活得不耐烦了,倒要看看怎地出门十步者死!”
镖局里两名镖师同时叫道:“总镖头!”慕容燕一听这声“总镖头!”便知那中年人就是林震南。
只见林震南将手一挥,径自迈步跨过了血线,低头瞧了瞧那血字血线,伸足将六个血字擦得一片模糊,这才回进大门。慕容燕远远瞧着,见没什意思,便摇了摇头,转身走开。
慕容燕在福州城里转了半日,便回到客栈,打坐练气,养精蓄锐。及至半夜,慕容燕睁开眼,悄悄推开窗户,潜了出去。慕容燕沿着白天打探到的线路,在福州城的街道中东一转,西一弯,最后在一座石桥之侧转入了一条小巷。
小巷的尽头是一间黑门白墙的大屋,墙头盘着一株老藤。慕容燕纵身跃进墙内,只见四周漆黑一片,显然这处大屋已无人居住。这处大屋正是林家的向阳巷老宅,慕容燕来此正是为了寻找“辟邪剑谱”。
慕容燕晃亮随身携带的火折子,在院内四处寻找,最终在后院的西北角找到了一间佛堂。
慕容燕推门进去,只见佛堂内居中悬着一幅水墨画,画的是达摩老祖背面,自是描写他面壁九年的情状。佛堂靠西有个极旧的蒲团,桌上放着木鱼、钟磬,还有一叠佛经。
慕容燕不理其它,仔细向那副水墨画看去,但见图中达摩左手放在背后,似是捏着个剑诀,右手食指指向屋顶。慕容燕身子纵起,对准了图中达摩食指所指之处,掌发劲力,击向屋顶。
砰的一声,泥沙灰尘簌簌而落。同时,一团红色物事从屋顶洞中飘了下来,却是一件和尚所穿的袈裟。慕容燕伸手接住,在烛光下一照,只见袈裟之上密密麻麻写满了无数小字。
慕容燕袈裟得手,却并不忙着翻看,他将袈裟揣入怀中,步出佛堂,跃身窜上墙头,离开了向阳巷老宅。慕容燕按原路返回客栈,点燃蜡烛,将袈裟铺在桌上,细细观之。
只见开头便是“武林称雄,挥剑自宫”八个字。见了这八个字,慕容燕便知自己没有找错,这袈裟上记载的正是辟邪剑谱。慕容燕继续向下看去,只见下面开始记载的是一些内功心法,之后是一些丹药的药方及服用方法,最后是一些轻功、剑法及暗器的手法。在剑谱之末,林家的先祖林远图留下了一段话。他写明:他原在寺中为僧,以特殊机缘,从旁人口中闻此“辟邪剑谱”,便将之录于袈裟之上。其后还俗,创办了福威镖局。他郑重告诫,这门剑法太过阴损毒辣,修习者必会断子绝孙。尼僧习之,已然甚不相宜,大伤佛家慈悲之意,俗家人更万万不可研习。
慕容燕自然不会习练“辟邪剑谱”,他拿“辟邪剑谱”主要是想要借鉴一番。正所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慕容燕想要自创一门震古烁今的武功,自然要博采百家之长。
慕容燕看了一会“辟邪剑谱”上的功法,便明白了为何练此功法,必须要先自宫。原来剑谱上记载的内功心法居然只练诸阳脉,对诸阴脉概不涉猎。这样练法,本身就容易走火入魔,偏生练功时每次都还要服食燥药。如此一来,练功之人每次练气时必定浑身燥热难耐,欲火难当。常人练习内功时,必须要平心静气方可,若是在练气时,心中念头有一丝杂乱,就容易走火入魔,僵瘫而死。试想在这种欲火如焚的状态下练功,走火入魔自是无论如何也免不了的。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办法便是挥剑自宫。
慕容燕在房间里一待就是一天一夜,直到第三天早上才从房间里出来。此时,福州城里满大街上都是谈论福威镖局闹“瘟疫”的事,就在昨日,镖局里有死了十来个人。
突然大街上传来一阵马蹄声,慕容燕窜上屋顶看去,只见一百余人骑着马从福威镖局里奔出,齐向北门冲去。
慕容燕注视着福威镖局的队伍,低声自语道:“既然得了你林家的‘辟邪剑谱’,就保你林家一条血脉吧。”说着,闪身向福威镖局的队伍靠了过去。
慕容燕悄悄跟着福威镖局的队伍,搜寻着林家人的身影,但林家人显然是故意隐藏了自己身份,慕容燕想要一眼之间,在百余名镖师和趟子手中找到林震南一家,却也不太容易。
慕容燕正为难间,突然见到福威镖局的队伍中有两名趟子手和一名仆妇鬼鬼祟祟的脱离的队伍,转向南面奔去。慕容燕仔细看去,却发现其中一名趟子手正是前两天刚见过的林平之。如此,慕容燕哪还不知道这三人的身份?当即便悄悄跟了上去。
要说这林震南却也有些小聪明,最起码他知道将自己一家混在镖局的百余号镖师、仆役中,让青城派的人难以寻找。但他离开大部队,独自逃跑,却是大大的昏招。要知青城派的人正时刻盯着福威镖局的一举一动,若是他一家始终混在大部队里,等出了城大伙儿一哄而散,青城派的人难以分辨,没准就让他给逃了。可他现在独自脱身,无疑是不打自招。他自认为行事隐秘,可对于高手来说,却是一目了然。
果真,林震南一家刚过了闽江,便被青城派的于人豪、方人智和贾人达拦了下来。
第三章 莫大先生
这三名青城派弟子中于人豪位列“青城四秀”,是青城派掌门余沧海最出色的四名弟子之一,在当今江湖上能排个二流水准,剩下的方人智和贾人达都是三流的人物,其中贾人达就是前几天在城郊酒店里和林平之起冲突的那个贾姓汉子。
这三人虽然在江湖上虽然都算不得什么人物,但对于林震南一家来说,已算是难以抵挡的高手了。双方交谈不过三五句话,便话不投机,动起手来。交手不到十招,林震南一家便被三名青城派弟子擒了下来。
于人豪三人将林震南一家三口点了穴道,提入道旁的一家饭店,抛在地下,想要先吃些东西,再押着林震南一家去见师父。
可就在这时,以前见过的那个开酒馆的萨老头和他的孙女宛儿,突然从饭店后面的厨房里窜了出来,救走了林平之。于人豪三人上前阻拦,但这对爷孙的武功却比他三人高的多,交手不过片刻,于人豪三人手中的长剑便都被那萨老头绞飞。但萨老头两人似有顾忌,并未对于人豪三人下杀手,只是救出林平之便即去了。
慕容燕见林平之脱险,便也悄悄离去。虽然他去将林震南夫妇救出来也无不可,但他和林家非亲非故,为何要为他们出头?看在取了他家剑谱的份上,保住林平之一命,让林家不至血脉断绝也就是了。至于其它,慕容燕却没那个闲心。
笑傲江湖下一步的剧情就是刘正风金盆洗手,慕容燕又心会一会原著中的人物,所以便往衡山而去。
不一日到了衡山,一进城。便见街上来来去去的甚多江湖汉子,慕容燕想要先安置下来,径去投店。哪知连问了数家,都已住满了。
店小二道:“再过两天,便是刘大爷金盆洗手的好日子。小店住满了贺客,你家到别处问问吧!”
慕容燕只得往僻静的街道上找去,又找了三处客店,才寻得一间小房。安置下来后,慕容燕吃了午饭,便到街上闲荡。想要打探些讯息。岂料刚出门不久,天上就忽然淅淅沥沥地下起雨来。慕容燕见旁边正好又间茶馆,便进去找了个座头。茶博士泡了壶茶,端上一碟南瓜子、一碟蚕豆。
外面雨越下越大,茶馆里渐渐坐满了人。且大多都是携刀带剑的武林中人。这些人大多都是来参加衡山派刘正风的金盆洗手大会的,所以谈论的也都是刘正风金盆洗手的事,大多数人都对刘正风正当武功鼎盛的时候突然急流勇退表示不解。
突然坐在慕容燕左首桌上有个身穿绸衫的中年汉子说道:“兄弟日前在武汉三镇,听得武林中的同道说起,刘三爷金盆洗手,退出武林,实有不得已的苦衷。”
邻桌的一个瞎子转身道:“武汉的朋友们却怎样说,这位朋友可否见告?”
那人笑了笑。说道:“这种话在武汉说说不打紧,到得衡山城中,就不能随便乱说了。”
另一个矮胖子粗声粗气地道:“这件事知道的人着实不少。你又何必装得莫测高深?大家都在说,刘三爷只因为武功太高,人缘太好,这才不得不金盆洗手。”
他说话声音很大,茶馆中登时有许多眼光都射向他的脸上。好几个人齐声问道:“为什么武功太高,人缘太好。便须退出武林,这岂不奇怪?”
那矮胖汉子得意洋洋地道:“不知内情的人自然觉得奇怪。知道了却毫不希奇了。”
有人便问:“那是什么内情?”那矮胖子只是微笑不语。
隔着几张桌子的一个瘦子冷冷地道:“你们多问什么?他自己也不知道,只是信口胡吹。”
那矮胖汉子受激不过。大声道:“谁说我不知道?刘三爷金盆洗手,那是为了顾全大局,免得衡山派中发生门户之争。”
好几人七嘴八舌地道:“什么顾全大局?”“什么门户之争?”“难道他们师兄弟之间有意见么?”
那矮胖子道:“外边的人虽说刘三爷是衡山派的第二把高手,可是衡山派自己,上上下下却都知道,刘三爷在这三十六路‘回风落雁剑’上的造诣,早已高出掌门人莫大先生很多。莫大先生一剑能刺落三头大雁,刘三爷一剑却能刺落五头。刘三爷门下的弟子,个个又胜过莫大先生门下的。眼下形势已越来越不对,再过得几年,莫大先生的声势一定会给刘三爷压了下去,听说双方在暗中已冲突过好几次。刘三爷家大业大,不愿跟师兄争这虚名,因此要金盆洗手,以后便安安稳稳做他的富家翁了。”
好几人点头道:“原来如此。刘三爷深明大义,很难得啊。”
又有人道:“那莫大先生可就不对了,他逼得刘三爷退出武林,岂不是削弱了自己衡山派的声势?”
那身穿绸衫的中年汉子冷笑道:“天下事情,哪有面面都顾得周全的?我只要坐稳掌门人的位子,本派声势增强也好,削弱也好,那是管他娘的了。”
那矮胖子喝了几口茶,将茶壶盖敲得当当直响,叫道:“冲茶,冲茶!”又道:“所以哪,这明明是衡山派中的大事,各门各派中都有贺客到来,可是衡山派自己……”
他说到这里,忽然间门口咿咿呀呀地响起了胡琴之声,有人唱道:“叹杨家,秉忠心,大宋……扶保……”嗓门拉得长长的,声音甚是苍凉。
众人一齐转头望去,只见一张板桌旁坐了个身材瘦长的老者,脸色枯槁,披一件青布长衫,洗得青中泛白,形状落拓,显是个唱戏讨钱的。
这时,又有人问道:“这位朋友,刚才你说各门各派都有贺客到来,衡山派自己却又怎样?”
那矮胖子道:“刘三爷的弟子们。当然在衡山城中到处迎客招呼。但除了刘三爷的亲传弟子之外,你们在城中可遇着了衡山派的其他弟子没有?”
众人你瞧瞧我,我瞧瞧你,都道:“是啊,怎么一个也不见?这岂非太不给刘三爷面子吗?”
那矮胖子向那身穿绸衫的汉子笑道:“所以哪。我说你胆小怕事,不敢提衡山派中的门户之争,其实有什么相干?衡山派的人压根儿不会来,又有谁听见了?”
一个年轻人道:“这位大哥,照你说来,莫大先生当然不会来了!”
那矮胖子道:“他怎么会来?莫大先生和刘三爷师兄弟俩势成水火。一见面便要拔剑动手。刘三爷既然让了一步,他也该心满意足了。”
那卖唱老者忽然站起,慢慢走到他身前,侧头瞧了他半晌。
那矮胖子怒道:“老头子干什么?”
那老者摇头道:“你胡说八道!”转身走开。
矮胖子大怒,伸手正要往他后心抓去。忽然眼前青光一闪,一柄细细的长剑晃向桌上,叮叮叮地响了几下。
那矮胖子大吃一惊,纵身后跃,生怕长剑刺到他身上,却见那老者缓缓将长剑从胡琴底部插入,剑身尽没。原来这柄剑藏在胡琴之中,剑刃通入胡琴的把手。从外表看来,谁也不知这把残旧的胡琴内竟会藏有兵刃。
那老者又摇了摇头,说道:“你胡说八道!”缓缓走出茶馆。众人目送他背影在雨中消失。苍凉的胡琴声隐隐约约传来。
忽然有人“啊”的一声惊呼,叫道:“你们看,你们看!”众人顺着他手指所指之处瞧去,只见那矮胖子桌上放着的七只茶杯,每一只都给削去了半寸来高的一圈。七个瓷圈跌在茶杯之旁,茶杯却一只也没倾倒。
茶馆中的几十个人都围了拢来。纷纷议论。有人道:“这人是谁?剑法如此厉害?”有人道:“一剑削断七只茶杯,茶杯却一只不倒。当真神乎其技。”有人向那矮胖子道:“幸亏那位老先生剑下留情,否则老兄的头颈。也和这七只茶杯一模一样了。”
那矮胖子瞧着七只半截茶杯,只怔怔发呆,脸上已没半点血色。那身穿绸衫的中年人道:“是么?我早劝你少说几句,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眼前衡山城中卧虎藏龙,不知有多少高人到了。这位老先生,定是莫大先生的好朋友,他听得你背后议论莫大先生,自然要教训教训你了。”
一个花白胡子的老头忽然冷冷地道:“什么莫大先生的好朋友?他自己就是衡山派掌门、‘潇湘夜雨’莫大先生!”
众人又都一惊,齐问:“什么?他……他便是莫大先生?你怎么知道?”
那花白胡子道:“我自然知道。莫大先生爱拉胡琴,一曲《潇湘夜雨》,听得人眼泪也会掉下来。‘琴中藏剑,剑发琴音’这八字,是他老先生武功的写照。各位既到衡山城来,怎会不知?这位兄台刚才说什么刘三爷一剑能刺五头大雁,莫大先生却只能刺得三头。他便一剑削断七只茶杯给你瞧瞧。茶杯都能削断,刺雁又有何难?因此他要骂你胡说八道了。”
那矮胖子兀自惊魂未定,垂头不敢作答。那穿绸衫的汉子会了茶钱,拉了他便走。
正在众人震惊于“潇湘夜雨”莫大先生显露的这一手惊世骇俗的神功时,忽听得一个清脆娇嫩的声音说道:“二师哥,这雨老是不停,溅得我衣裳快湿透了,在这里喝杯茶去。”
只听另一个苍老的声音说道:“好罢,喝杯热茶暖暖肚。”
两个人走进茶馆,坐在慕容燕斜对面的一个座头。慕容燕斜眼瞧去,却见正是那姓萨的老头和他的孙女宛儿。
那老者一眼见到旁边桌上的七只半截茶杯,不禁“咦”的一声低呼,道:“小师妹,你瞧!”
那少女也十分惊奇,道:“这一手功夫好了得,是谁削断了七只茶杯?”
那老者低声道:“小师妹,我考你一考,一剑七出,砍金断玉,这七只茶杯,是谁削断的?”
那少女微嗔道:“我又没瞧见,怎知是谁削……”突然拍手笑道:“我知道啦!我知道啦!三十六路回风落雁剑,第十七招‘一剑落九雁’,这……这……这是‘潇湘夜雨’莫大先生!”
突然间七八个声音一齐响起,有的拍手,有的轰笑,都道:“师妹好眼力。”
只见两个本来伏在桌上打瞌睡的人已站了起来,另有四人从茶馆内堂走出来,有的是脚夫打扮,有个手拿算盘,是个做买卖的模样,更有个肩头蹲着头小猴儿,似是耍猴儿戏的。
第四章 金盆洗手
慕容燕知道这群人都华山派的弟子,那萨老头和宛儿便是华山派的二弟子劳德诺和小师妹岳灵珊,从茶馆里走出来的那几人则分别是三弟子梁发、四弟子施戴子、五弟子高明根和六弟子陆大有等。
华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