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纵横在金庸世界-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殷梨亭突然叹了口气道:“可惜五哥和七弟未能看到今天这一幕。”
听闻此言,其余武当四侠都放下酒杯。面露戚容。明教众人见气氛不对,也都放下了酒杯,面现疑色。张翠山的事当年在江湖上传的沸沸扬扬,众人都已早知,可莫声谷的事,除了慕容燕因看过原著得以早知之外,明教其余人等并不知情。杨逍等在昨日的婚宴上没有见到莫声谷的身影,就有些疑惑,可也只是以为他在外面被什么事耽搁了,但听殷梨亭的话语,他分明就是遭遇了什么不测。
殷天正当初在六大派围攻光明顶时,和莫声谷交过手,虽然当时双方分属敌对,可他对莫声谷的感官极好,当即便问道:“莫七侠他怎么了?”
俞莲舟、俞岱岩、张松溪、俞莲舟和张无忌五人都拿眼瞧向宋远桥,没有回话。杨逍等见状,也都看向宋远桥。
宋远桥在众人的注视下,满脸哀色,叹息道:“家门不幸,七弟……七弟他被我那逆子给……给害死了!”说着,两行泪水流了下来。
杨逍等闻言都是大惊,万万料不到竟会从宋远桥口中听到这样的结果,一时都不知该说些什么。
当日俞莲舟和张松溪从慕容燕口中得知宋青书的消息后,就径直去了丐帮。到了丐帮后,俞张二人道明了来意。丐帮诸长老犹豫了一下,还是满脸羞愧将陈友谅的阴谋告知了俞张二人。原来陈友谅还曾策划让宋青书下毒谋害张三丰及宋远桥等武当五侠,借此掌控武当派。同时,掌钵龙头还将他从陈友谅那里听到的,宋青书害死了莫声谷的消息告知了俞张二人。
俞张二人大为惊讶,万万不信宋青书竟会做出此事。但丐帮诸长老言辞确凿,也不像是撒谎的样子。而且若非如此,也无法结识宋青书为何会加入丐帮。最后他二人将信将疑的离开了丐帮。之后他二人在掌钵龙头指引的可能藏有莫声谷尸体的地方找到了莫声谷尸体。经过检验,发觉莫声谷是死于武当派嫡传的“震天铁掌”之下。至此,俞张二人再无怀疑,终于相信了掌钵龙头的话。
俞张二人护送着莫声谷的尸身回到了武当山,当他二人说出莫声谷的死因后,武当派上下举派震惊。宋远桥当即就要下山,亲手宰了宋青书,为七弟报仇。其余四侠说了半天,才将他劝住。
因这事实是武当派的一大丑闻,派内弟子都没有向外传,所以直到今日,江湖上还不知道莫声谷的死讯。
宋远桥知道莫声谷的死讯已有两三月,但直到今日还是悲痛莫名,心里又是悲伤,又是愧疚,当下哽咽道:“我……我生下这等忤逆儿子……七弟……七弟……做哥哥的对你不起。”
张无忌见大师伯这样悲伤,心中也是一阵难受,当即宽慰道:“宋大哥受人之愚,一时糊涂,才做下了这等事,日后自必省悟。”
张松溪也劝道:“青书这孩儿多行不义,迟早必遭报应。今天是六弟大喜的日子,咱们就不谈这些不高兴的事了吧。”
周颠趁机连忙岔开话题,道:“今天是高兴的日子,那些不高兴的话题就不说了。”举起酒杯,道:“来来来,大家喝酒,喝酒。”
杨逍、殷天正等也都是善于察言观色之辈,忙都举起酒杯,道:“对,喝酒,喝酒。”
宋远桥、俞莲舟的武当诸侠也跟着举起了酒杯。
众人齐饮了一杯,悲伤的气氛登时被冲淡了许多。
第四十八章 狼子野心
明教众人在武当山上待了足有三天,才告辞启程。离开时,杨逍和杨不悔,殷天正、谢逊和张无忌都是依依不舍。
众人刚下武当山,就遇到了从濠州赶来的说不的。
说不的从怀中取出一封请柬,交个慕容燕道:“教主,大事不好。少林寺在江湖上广撒英雄帖,邀请天下英雄于重阳节齐聚少林,召开屠狮英雄大会。”
慕容燕打开请柬来看,见上面只寥寥数字,但书“敬请于重阳佳节,光临少林,与天下英雄樽酒共尽十日之欢。同参佛祖,会商武林大事。”并无“屠狮”字样。便问道:“到底怎么回事?”
原来谢逊回到中原已有数月,这期间他并未刻意隐藏行踪,因此他回到中原的消息便渐渐传了出去。不久前,消息传到了少林寺,少林当即向外广发英雄帖,邀请天下英雄齐聚少林,商议找谢逊报仇的事。
当年谢逊为了因成昆出来,四处胡乱杀人,当真可以说是仇家遍地。本来现今明教势大,这些人就是知道了谢逊回到了中原,也不敢找上门来。但现在有少林牵头,情况就不一样了。江湖上向来有言道:“明教、丐帮、少林派”,各教门以明教居首,天下帮会推丐帮为尊,武学门派则以少林派为第一。少林为天下第一大派,在江湖上影响力非凡。有它来牵制明教这个天下第一大教,其他和谢逊有仇的人自然乐意蝇附骥尾。再加上天下间几乎人人都知道屠龙刀当年是落到了谢逊手里,所以虽然请帖才撒出来不久,就已有不少人启程赶往了少林。
明教众人听完说不的的陈述后。心情都有些沉重。自六大派围攻光明顶后,众人经过多方面努力,好不容易才让江湖上的各帮各派不再敌视明教,不想今日又出了这种事情。此次事件要是应对不当,只怕明教又会回到举世皆敌的局面。
周颠哼道:“什么找谢狮王报仇。分明就是冲着屠龙刀来的。当初明明是教主前往大都将少林寺的秃驴们救出来的,可他们现在却来和本教为难,真是一群忘恩负义之徒。早知今日,当初就不该救他们出来。教主,依我周颠看来,咱们这就打上少林去。将这些贼秃都抓下来,看他们还有什么作为。”
说不的忙道:“不可!教主,虽然现今反元形式大好,可单凭咱们明教之力,蒙古鞑子是赶不了的。总须团结普天下英雄豪杰,一齐奋力,才能成事。少林为天下第一大派,不可轻易放弃。”
周颠道:“说不的你说的都是些屁话!少林派正要跟咱们为难,咱们还跟他团结个屁!”
谢逊道:“教主,谢某近日回思往事,手上染了许多无辜之人的鲜血,委实百死难赎。唉。诸般恶因罪孽,我比成昆做得更多。尤其是杀了空见大师,更是谢某平生最大的憾事。现今少林派要找谢某报仇。教主就将谢某交出去吧,不要因为谢某这个罪人而与天下英雄交恶,葬送了当今的大好局面。”
杨逍等不料谢逊竟会如此说,纷纷惊道:“谢狮王,你……”
慕容燕道:“谢狮王何出此言?你是本教的护教法王,我身为明教教主。怎能就这样交人出去?”
谢逊道:“教主……”
慕容燕打断他道:“谢狮王不要再说了,少林这次虽是打着报仇的名义召开的大会。但只怕最终目的还是屠龙刀。就算我将谢狮王你交了出去,只怕他们也不会善罢甘休。”
杨逍赞同道:“教主此言不差。谢狮王你固然是有心赎罪,为天下大局考虑。但外人不知就里,只怕还以为我明教软弱可欺,从而得寸进尺。”
谢逊闻言,觉得慕容燕和杨逍两人说的也很有道理,长叹一声,不再坚持己见。
说不的道:“教主,那本教现今当如何应对?”
慕容燕沉吟了一下,道:“说不的大师,你现在就回濠州,传令让范右使、韦蝠王、五散人、五行旗赶往登封,我就不回濠州了,咱们在登封回合。我倒要看看,他们能弄出什么花样。”
说不的道:“好,事不宜迟,我这就赶回濠州。教主是千金之体,肩上担负着驱虏复国的重任,还请多多保重。”转身顺来路而反。
慕容燕目送说不的离开,向杨逍等人道:“咱们这就赶往开封吧?”
杨逍等人都点头称善。
###
之后,慕容燕等人日夜兼程赶往登封。慕容燕等人到后不久,范遥便率领着韦一笑、彭莹玉、铁冠道人、说不的及五行旗来到了登封。除上述人之外,赵敏也随行在列。众人相聚后,商议了一番,最后还是决定在重阳之时,堂堂正正的登上少室山,正面直对天下英雄。
时光如水,距离重阳日近,通过部属再城外的哨探,众人得知,各路武林人物已经开始络绎上山。
这日午后,城外教众来报,明教濠泗一支的龙凤兵马,在朱元璋的率领之下,赶来登封,要听奉慕容教主指挥。前来的兵马共有二万馀人,声势十分浩大。慕容燕回忆原书情节,突然心中一动,命朱元璋等就地驻扎兵马,不可惊扰了少林寺和各门派人众。随后率领左右光明使等人在一家酒楼中设宴,为朱元璋等人接风洗尘,详谈别来情由。
随同朱元璋来参谒教主的有大将汤和、邓愈、冯胜等人。问起军情,得知滁州明教义军近年来节节胜利,韩山童不幸战死,刘福通统帅大军,拥韩林儿称帝,以亳州为国都,国号“宋”,称为“龙凤皇帝”。韩林儿此举虽有些不妥,但当攻战之际,为了号召民心,有所擅越也可容忍。好在韩林儿为人仁厚。一向服从总坛,料来不致造成教内分裂。
韩林儿手下最有力量的一支兵马,大将是郭子兴,自称滁阳王,朱元璋、徐达等都归于他的麾下。朱元璋的妻子便是郭子兴的养女,不久郭子兴去世,他的部众归其长子郭天叙统领。郭天叙是都元帅,张天佑任右副元帅,朱元璋任左副元帅。郭天叙领了大军渡长江,攻陷了太平。再攻集庆路,手下将领陈野光叛变,杀了郭天叙和张天佑,朱元璋率领徐达等人平定叛乱,自任都元帅。攻陷了集庆路,改名应天,宋国迁都应天府。朱元璋功大,官居平章政事,封吴国公,掌握宋国政权。这次他来参见张无忌,便是以韩林儿为名,向总坛禀告。这时刘福通见朱元璋势大。自己在宋国受到排挤,已自率部队西进,陈友谅投到了他部下。称为西路红巾军,扩展也甚成功。
酒过三巡,慕容燕在席上夸奖朱元璋等一行立功甚巨。朱元璋站起身来,双手捧着一一杯酒,恭恭敬敬的呈到慕容燕面前,说道:“本教在教主的带领下日渐强盛。眼下虽暂且有些人要与我教为难,但我教有教主、左右光明使以及诸位英侠领头。定能将这些跳梁小丑压服。从此我明教号令天下,莫敢不从!杀尽鞑子。还我河山,当是指日间的事了。”
慕容燕道:“本教能有今日,离不开在座诸位的努力,非我一人之功。我便干了这杯,与诸君共勉。希望大家今后继续努力,早日将鞑子赶出中原。”说罢,满饮一杯。群豪哈哈大笑,意兴甚豪。
朱元璋却不坐下,手指坐在临桌的赵敏,说道:“这位郡主娘娘在濠州时就跟着教主身边,对教主情深意切,众兄弟都看在眼里。这本是教主的私事,属下不便过问,但属下有一事心中不明,要请教主指点。”说到这里,本来满脸欢容,忽尔转得神色俨然。
慕容燕心道:“来了。”口中道:“大家是自己人,你有什么话,坦率直言便是。”
朱元璋道:“小人见识糊涂,出言有不到之处,还请教主原宥。”
慕容燕道:“大伙儿都是光明磊落的好汉子,事无不可对人言。你但说无妨。”
朱元璋道:“属下这番话,众兄弟平日已议论纷纷,也不是属下一人心头的话。这位郡主娘娘是蒙古人,她父亲是执掌朝廷兵马、声威赫赫的汝阳王。我汉人义军,不知有几千几万人死在她爹爹刀下。我义军的好兄弟、好朋友,人人要杀她爹爹报仇。咱们濠泗的十几万义军,要请教主回答一句话:到底在教主心中,是这位蒙古的郡主娘娘要紧呢,还是明教十数万兄弟的性命要紧?”这番话说的斯文恭谨,但却声势汹汹,势道逼人。
杨逍、范遥等人听朱元璋这番话竟有逼宫之意,不禁面面相觑。
朱元璋又道:“兄弟们都说,教主倘若顾念天下苍生,重视夷夏之防,应与郡主娘娘一刀两断。教主在郡主与明教兄弟之间,只能择一为友,亲此则敌彼,亲彼则敌此!”
慕容燕道:“朱兄弟说的哪里话?明教自敝人以下,直至初入教的教众,人人曾对明尊圣火立下重誓,我明教教众头颅可抛,颈血可溅,全心全意,誓将蒙元赶回漠北,还我大汉河山,重重整金瓯。若违此誓,明尊决不宽恕!”
在座群豪一齐叫道:“教主,说得好!”
朱元璋道:“如此说来,教主决意与郡主一刀两断,终身不再相见了?”
慕容燕摇头道:“不是!驱赶蒙元,我志不变。但咱们反元,和我与赵姑娘在不在一起有什么关系?她父亲是她父亲,她是她,咱们岂能因为她父亲而迁怒于她身上?”
朱元璋摇头道:“教主,咱们干的可是杀官造所的大事。教主信得过这位郡主娘娘,我们成千成万的兄弟可信不过。难道郡主娘娘事到临头,也肯大义灭亲,手刃父兄吗?”
慕容燕见他这等神态,心下好生难决,倘若明教内讧,朱元璋等几个义军头领当然不是自己对手,但如杀了朱元璋等人,濠泗义军不免元气大伤,只怕元军乘势反扑,反元的大好形势不免毁于一旦。何况现在重阳将近,慕容燕也没有功夫处理他们,只好先好言安抚,日后再慢慢处置。
他叹了口气,对朱元璋道:“明教决心造朝廷的反,那是说什么也不变的。但‘鞑子’中也有‘坏鞑子’和‘好鞑子’,遇到‘坏鞑子’咱们咱们自然要把他们都杀了,可遇到‘好鞑子’则不妨放他们一马。本教之中,天地风雷四门,‘雷’字门一门教众,全是非汉族的蒙古人、回纥人、吐蕃人,以及形形色色的色目人,数百年来大家相处无间,曾同生死、共患难,岂能将其中的‘鞑子’尽数杀了?咱们只盼将蒙古人赶回大漠去,让他们回自己的老家,不到中土来占我汉人的江山土地,不再将我汉人百姓当作奴隶来使用欺压,却不是要将他们赶尽杀绝。”
赵敏本来一直在旁默不做声地听着,忽然站起身来,昂然道:“朱大哥,你不用担心!我是蒙古人,那是改不来的。你们不放心我,我便立誓终生不与父兄相见,这样可以了吧?”慕容燕、杨逍、范遥、韦一笑等都是一惊。
周颠却兀自担心,问道:“赵姑娘,你不再与父兄相见,你舍得么?”
赵敏微笑道:“我决不破誓,我心里不舍得,又有什么法子?”
慕容燕心下感激,情知赵敏立下此誓,全是为了不让自己为难。
周颠大声道:“朱兄弟,赵姑娘既已这么说了,众兄弟可再没异议了吧?”
朱元璋见杨逍等首脑均站在教主这一边,只得道:“多谢教主顾全兄弟之义。”
第四十九章 再上少林
慕容燕心想朱元璋等带头之人虽得暂且安抚,但他带来二万余兵马,只怕不少人听了他的说辞,对赵敏兀自不放心。当下带同杨逍、范遥、五散人、五旗使诸人,前往义军驻扎之处,购买了酒肉犒劳兵士,在军帐中会见众军官。慕容燕重申“赶鞑子”而非“杀鞑子”之意,又申明若是众兄弟都对自己这个教主不满意了,尽可提出,自己当退位让贤,绝不恋栈不去。
只见一位浓眉大眼、神情英挺的青年军官朗声说道:“启禀教主:教主仁义待人,为本教立下大功,人人死心塌地地服您,您如去职不干,大伤众兄弟之心。咱们跟鞑子拼命血战,虽说是为了天下百姓,但老实说,大伙儿是为您老人家拼命。所以还是请教主勉为其难,为了我教中兴,继续为我教首领。若是有朝一日,您老人家当真想退隐林下,专研武学,不想给俗务烦扰,也请教主另选贤能,指定一位众望所归、已为本教立下大功之人来出任教主,那就人人悦服,纷争不起,明教不致为了教内雄才互争主位而再陷入你砍我杀的大劫,不但见笑于天下英雄,且不免给蒙元乘机反扑。”
慕容燕认得他是朱元璋手下大将李文忠,他是朱元璋的外甥,朱元璋曾收他为义子,改名“朱文忠”,自是朱元璋的得力亲信。他年纪轻轻,武功既不了得,在教内也无威望,只不过在战阵中颇立战功而已,但挺立席前,侃侃而谈。足见事先早有预备。
慕容燕道:“李兄弟,你口中所说那位众望所归、已为本教立下大功之人,不知是谁?”
李文忠道:“教主只须出得营帐,向帐外兄弟们问一声,大伙儿就会回答教主的话。那可不是小将胡言向教主瞎说的!”
慕容燕向杨逍、范遥两人望了一眼,走到营帐之外,广场上明教义军一排排的行列整齐,身上顶盔贯甲,手中明晃晃地持了刀枪,见到慕容燕出来。带队的将领齐声吆喝:“参见教主!明尊佑护教主!”
众兵士把刀枪往地下一掷,砰地一声大响,数万人一齐躬身行礼,齐声喝道:“参见教主!明尊佑护教主!”
慕容燕抱拳还礼,朗声道:“明尊佑护众位兄弟!”接着朗声问道:“适才李文忠将军言道。本教有一位众望所归、已为本教立下大功的人物,请问说的是哪一位?”
众兵将齐声高叫:“是吴国公朱元璋,吴国公朱元璋!”齐声呐喊,声音当真地动山摇。
慕容燕回头一瞧杨逍、范遥,只见二人垂手在下,教缓缓摇手。慕容燕会意,转头向众兵将道:“有这样一位好兄弟,真是我教的大福份。我知道啦!大家散了队喝酒吧!”
众兵将躬身道:“谢教主!”
慕容燕朗声道:“请吴国公朱元璋兄弟相见!”
一名将军躬身道:“启禀教主。应天府军情紧急,吴国公已即启程回应天去了,命属下向教主恕罪。”
慕容燕点头道:“朱兄弟马不停蹄。勤劳军事,何罪之有?”
他回帐内,汤和、邓愈、李文忠等都说奉吴国公之召,要赶回应天作战,纷纷向慕容燕请罪告辞。
慕容燕点头道:“各位先用饱了酒饭,回到应天。请代我向韩兄弟问好。新教主一事乃是大事,大伙儿须得从长计议。祝各位旗开得胜。马到成功!各位带兵,务须善待百姓。方不负了我教报国救民的宗旨!”众将应诺,用罢酒饭,行礼告辞,各带兵马离去。
朱元璋等人走后,慕容燕等人商量适才的情事。周颠首先叫了起来:“朱元璋那厮想做教主,他这么干,可不是要造反?韦蝠王,咱们快马赶在头上,一刀将那厮砍了,瞧他造不造得成反?”
范遥道:“朱元璋手下兵马人数众多,攻城掠地的本事不小,适才那李文忠奉了朱元璋之命来向教主示威,倒也神气得很。周兄,我若上前扭他脖子,这么喀喇一声,他还能胡说八道、大言不惭么?”
周颠哈哈大笑,叫道:“妙极,妙极!刚才你怎么不给这小子就这么扭断了脖子?”
杨逍道:“我们要杀他,自然不费吹灰之力。不过朱元璋招兵买马,攻占州县,只杀得蒙元半壁江山烟尘滚滚,我大汉的河山,差不多有一半让他们光复了。这是真正的大功劳。咱们歃血为盟,共举义旗,为来为去,还不是为了这件大事。朱元璋、李文忠这些人是杀不得的,就算他们背叛明教,只要他们真能光复大汉江山,将蒙古鞑子赶回去,咱们还是不能动他们一分一毫。”
慕容燕点头道:“不错!杨左使所言极是。咱们当前要务,是应对眼下的少林大会。至于朱元璋,咱们以后再从长计议。”
弹指间重阳正日已到,慕容燕率领明教群豪,来到少林寺中。少林寺前殿后殿、左厢右厢,到处挤满了四方英雄好汉。各路武林人物之中,有的与谢逊有仇,处心积虑地要杀之报仇雪恨;有的觊觎屠龙刀,痴心妄想夺得宝刀,成为武林至尊;有的是相互间有私人恩怨,要乘机作一了断;大多数却为瞧热闹而来。少林寺中派出百余名知客僧接待,引着在寺中各处休息。
武当派只到了俞莲舟、殷梨亭和张无忌三人。张无忌上前拜见,请问谢逊安好。俞莲舟悄声向慕容燕询问陈友谅和宋青书的下落,慕容燕将别来情由简略说了,告知陈友谅已去汉阳,投了西路红巾军的首领徐寿辉;宋青书则不知去向。
此后一个时辰中,各路英雄越聚越多,华山派、崆峒派、昆仑派均有高手赴会,只峨嵋派无人上山。
明教群豪聚在西厢的一座偏殿之中。并不和各路英雄交谈。明教怨家太多,仇人见面,只怕大会未开,先已和四方怨家打了个落花流水。
午时将届,寺中知客僧肃请群雄来到山右的一片大广场上。那本是寺僧种菜的数百亩菜园。这时已然压平,搭起了数十座大木棚。群豪随着知客僧引导人座。各门派帮会中人数众多的自占一棚,人数较少的则合坐一棚。
彭莹玉将场上杰出之士的来历,一一禀告慕容燕知晓。群豪毕集,洵是盛会,许多向来极少在江湖上行走的山林隐逸。这时也纷纷现身。彭莹玉点查之下,场上不计明教,已有四千六百余人。慕容燕、杨逍等见与会人众,多半是敌非友,均感忧虑。
众宾客坐定后。少林群僧分批出来,按着空、圆、慧、法、相、庄各字辈,与群雄见礼,最后是空智神僧,身后跟着达摩堂九老僧。
空智走到广场正中,合十行礼,口宣佛号,说道:“今日得蒙天下英雄赏脸降临。少林派至感光宠。只敝寺方丈师兄突患急病,无缘得会俊贤,命老衲郑重致歉。”
群雄听闻主持者忽然患病。不由得均感扫兴。
只听空智又道:“金毛狮王谢逊为祸武林,罪孽深重,贫僧的师兄空见就是被他打死的。这谢逊避身海外,大伙儿一直找不着他,可近日听闻他已回归了中原,所以敝寺便恭请各位望重武林之士。共商处置之策。”说毕便即合十退下。
群雄中有那亲友被谢逊所杀的,当即便道:“这还有什么好商议的。当日是把那谢逊抓来,凌迟处死。每人吃他一口肉,饮他一口血,为无辜死在他手下的朋友们报仇。”此言一出,四周便有数百人随声附和,都说及早杀了为是。
混乱之中,一名知客僧大声报道:“丐帮史帮主,率领丐帮诸长老、诸弟子到。”
空智说道:“有请!”丐帮是江湖上第一大帮会,他亲自迎了出去。
只见一列人快步向广场走来,约莫一百五十余人,都是衣衫褴褛的汉子,丐帮近年来声势虽已不如往时,毕竟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在江湖上仍有极大潜力,群雄谁也不敢轻视,大半站起身来。
但见当先是两名老年丐者,是丐帮的传功长老和执法长老。两名老丐身后,是个十二三岁的丑陋女童,鼻孔朝天,阔口中露出两枚大大门牙。她手持丐帮帮主信物打狗棒。之后是掌棒龙头、掌钵龙头,其后依次是八袋长老、七袋弟子、六袋弟子。
空智见持打狗棒的是个女童,心下踌躇,不知帮主是谁,该当向谁说话才是,只得合十行礼,含糊道:“少林僧众恭迎丐帮群雄大驾。”
群丐一齐抱拳还礼。传功长老说道:“敝帮史前帮主不幸归天,众长老公决,立史帮主的小姐史红石史姑娘为帮主,这一位便是敝帮新帮主。”说着伸手向那丑陋女童一摊。
空智和群雄都是一怔,不料丐帮更推这样一个小女孩做帮主,若非丐帮长老亲口说出,当真谁也不能相信。
空智虽大感诧异,却也不缺礼数,合十道:“少林门下空智,参见史帮主。”
史红石福了福还礼,嗫嗫嚅嚅地对答不出。
传功长老道:“敝帮帮主年幼,一切帮务,暂由兄弟及执法长老二人代理。空智神僧乃前辈大德,多礼甚不敢当。”
两人谦虚了几句。知客僧引着群丐入木棚就座。
丐帮人数众多,半晌方始坐定。慕容燕见群丐人人戴孝,脸上均有悲愤之色,有些弟子背上的布袋之中更有物蠕蠕而动,显是有所为而来。
只见传功长老起身大声说道:“我丐帮与少林派向来无怨无仇,敝帮一直尊重少林派是武林第一大门派,纵有些微嫌隙,我们也必尽量克制忍让,从来不敢有所得罪。敝帮自史前帮主以下,好生佩服少林四大神僧德高望重,足为武人的表率楷模。史前帮主归隐已久,静居养病,数十年来不与江湖人士往还,不知何故,竟遭少林高僧毒手……”他说到这里,广场上众人一齐“啊”的一声惊呼,连空智也大出意料之外。
只听传功长老接着说道:“我们今日到此,是要当着天下英雄之前,请空闻方丈指点迷津。我们史前帮主到底在什么事上得罪了少林派,以致少林高僧害死史前帮主之后,对寡妇孤女也要赶尽杀绝,连史夫人也保不了性命?”
空智合十说道:“阿弥陀佛,史帮主不幸仙逝,老衲此刻才首次听到讯息。长老口口声声说是敝派弟子所为,只怕其中大有误会,还请长老言明当时详情。”
传功长老道:“少林派千百年来是武林中的泰山北斗,我们岂敢诬赖?便请贵寺一位高僧、一位俗家子弟出来对质。”
空智道:“长老吩咐,自当遵命。不知长老要命哪二人出来?”
传功长老道:“是……”突然张口结舌,哑口无声。
第五十章 明教战阵
空智一惊,急忙抢前,抓住他右腕,竟觉脉息已停。空智更惊,叫道:“长老,长老!”看他颜面时,看他颜面时,只见眉心正中有一颗香头般的细黑点,竟是要害中了绝毒暗器。空智大声道:“各位英雄明鉴,这位丐帮长老中了绝毒暗器,不幸身亡。”
丐帮帮众登时大哗,数十人抢到传功长老的尸身旁。掌钵龙头从怀中取出一块吸铁石,放在传功长老眉心,吸出一枚细如牛毛、长才寸许的钢针。
之前传功长老向南而立,他眉心中针,所以暗器必是从南方射来,众长老怒目向南瞧去,只见站在南首最前面的便是空智,在他身后是九名身披大红袈裟的老僧都双目半闭,垂眉而立,这九僧之后是一排排黄衣僧人、灰衣僧人,虽无法分辨是谁施了暗算,然凶手必是少林僧人,绝无可疑。
执法长老朗声长笑,泪珠却滚滚而下,说道:“空智大师还说我们冤枉了少林派,眼下之事,更有何话说?”
掌棒龙头最是性急,手中铁棒一扬,喝道:“今日跟少林派拼了!”但听得呛啷啷兵刃乱响,丐帮帮众纷纷取出兵刃,涌入场心。
空智脸色惨然,回头向着少林群僧,缓缓说道:“本寺自达摩老祖建下基业,千百年来历世僧侣勤修佛法,精持戒律,虽因学武防身,致与江湖英豪来往,然而从来不敢做何伤天害理之事。方丈师兄和我早已勘破世情,岂再恋此红尘……”
他目光从群僧脸上逐一望去,说道:“这枚毒针是谁所发?大丈夫敢作敢当,站了出来。”
数百名少林僧无一接口。有的说:“阿弥陀佛,罪过,罪过!”
掌棒龙头大声道:“杀害史帮主的凶手是谁,丐帮数万弟子无一不知。你们想杀人灭口吗?哼,哼!除非将天下丐帮弟子个个杀了。这个杀人的和尚。便是圆真……”
掌钵龙头忽地飞身抢在他面前,铁钵一举,丁的一声轻响,将一枚钢针接在钵中。这枚钢针仍不知从何方射来,但掌钵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