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纵横在金庸世界-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片刻,舒赫德率领的清军就冲入了回军的阵列中,回族战士按照慕容燕的指示奋力抵抗。可是因为被慕容燕派往东面,正面应对清军的是战斗力最差的黑旗队,所以在清军的进攻下,回军节节败退。

不一会儿,一名骑兵急速奔来,向正在望楼上观战的慕容燕报道:“黑旗二队队长阵亡,三队副队长重伤,弟兄们抵挡不住啦!”

慕容燕道:“让正在‘攻打’寨门的黑旗一队和四队上去增援,同时让白旗一至四队缓缓向东移动,堵住清兵的退路,”

接到慕容燕的命令,回军当即抽调正在进攻寨门的队伍回来防守。同时,围困在“富德”南北两侧的回军也开始向东面移动,好像是要前来增援。

舒赫德本来进攻时心中还有些疑虑,可见回军抵抗顽强,不像是有诈,便放下心来,消除了顾虑,觉得自己是多心了,带领清兵更加奋力向前。不过一刻。舒赫德就带领着队伍冲进了一半回军阵列。

慕容燕在望楼上观察着舒赫德的攻击进度,道:“时候到了,让青旗诸队出动。”

只见,从被炸开的营门冲出了一队左臂上绑了一条白布的清军,向正在抵挡舒赫德进攻的回军的背后杀去。回军受此前后夹击。顿时大乱,纷纷向左右两边退去。

正在奋力冲杀的舒赫德见此,大喜道:“敌人坚持不住了!儿郎们,建功立业就在今日,大家伙儿随我冲啊。”说罢,带领着士气大振的清军继续前冲。

转眼间。舒赫德就和从营寨里冲出来的“清军”会和。可是那些从营寨里冲出来的“清军”来到舒赫德率领的清军面前时,竟加快马速,直直的冲了过来。舒赫德看到这一幕,心中大叫一声:“不好!”高声大喊道:“全军戒备!”

可惜,已经迟了!只见那些从营寨里冲出来的“清军”冲到舒赫德率领的清军的阵列里大肆砍杀。清军没防备友军突然向自己攻击。顿时大乱。只见到处都是穿着同样盔甲的清军在互相拼杀。那些回军假扮的清军以左臂上绑着的白布来辨认身份,不会误伤同伴。可那些真正的清军分辨不出敌友,全都向四周乱砍,不少清兵都死于自相残杀。同时,之前退往两侧的黑旗诸队重新整好了队形,又杀了上来。

舒赫德见情势危急,连忙道:“快退!”就要带着清军撤退。可此时,白旗诸队已经在慕容燕的命令下。堵在了他们的后方,截断了他们的退路。一时间,舒赫德的这几千人陷入了重重包围之中。

在回军的四面围攻之下。眼看舒赫德就要重演富德昨日的悲剧。在堵住舒赫德退路上的白旗诸队的后方,突然窜出了一队清兵,这队清兵大约有千人左右。

在回军的四面围攻之下,眼看舒赫德就要重演富德昨日的悲剧。在堵住舒赫德退路上的白旗诸队的后方,突然窜出了一队清兵,这队清兵大约有千人左右。

白旗诸队受到来自后方的突然袭击。登时有些混乱。舒赫德抓住机会,带队奋力冲杀。内外交攻之下。白旗诸队登时支撑不住,被舒赫德打通了一道缺口。慕容燕见此。急令蒙古队和哈萨克队上去支援,让他们务必要将缺口堵上。

蒙古队队长和哈萨克队队长领命去了。于此同时,白旗诸队也从混乱中镇定了下来。两厢合力,那个缺口被重新堵上。但舒赫德已经带着一半被围的清军脱出了重围。

却说那只突然出现的清军是从哪来?原来,舒赫德出兵时,并没有将全部兵马都集中在一处,而是分出了一千军马交由副将爱隆阿带领,让他在后接应。因为时间太急,所以之前回族侦骑并未注意到这个情况。慕容燕不知舒赫德有分兵,所以制定计划时,没有作安排。虽然之前预留了预备队以应对突发情况,可终究还是让舒赫德逃了出去,未能尽全功。

木卓伦在旁,说道:“慕容公子,舒赫德跑了,怎么办?”

慕容燕看了一眼舒赫德逃跑的方向,道:“先不去管他,将还被围困的这几千人歼灭了再说。”

顿饭功夫之后,被围困的三千清军被尽数歼灭。慕容燕下令道:“黑旗三队、四队留下来打扫战场,其余人随我去追舒赫德。”当即带人向舒赫德追去。

这一追就是两天两夜,一直追到了阿克苏城下。沿途不断的有掉队的清军被回军杀死,最后随舒赫德回到阿克苏城的清军只剩下两千多人。

慕容燕站在阿克苏城下眺望着城墙,觉得攻城战不好打。同时另一位参赞大臣阿里衮押送着一批军资也到了阿克苏城。慕容燕也懂得见好就收的道理,此时清军连遭大败,剩余的兵力已经无力进攻,对回部再无威胁。战场上的局势千息万变,倘若为了全歼舒赫德,强攻阿克苏,结果却遭遇意外,葬送了大好局面的话,那就反而不美。因此慕容燕在阿克苏城下晃了一圈,便带兵返回了叶尔羌城。

此役乾隆前前后后总计派遣了五万余人前去征讨回部,可却迭逢大败,损兵折将,最后只剩两千余人得以幸免。消息传回清廷后,朝野上下一片哗然。皆觉皇帝此次劳民伤财,一意孤行,想要征讨回部,可最后却损兵折将,徒劳无功。实非圣天子所为。

第二十七章 京城起波澜

慕容燕带兵回到叶尔羌城后,回部举族欢庆胜利。慕容燕见回部短期内已无大碍,因心中挂念着反清大业,便向木卓伦等人告辞,要回返中原。木卓伦等人自是百般不舍,尽力挽留。可慕容燕心中实在是放不下中原的事,因此在回部又待了两天后,终于还是启程。

慕容燕的三位红颜知己本来是都打算和慕容燕一起回中原的,可是霍青桐身上的病还没好,慕容燕怕她奔波劳碌,会让病情加重,便劝服她留下养病。喀丝丽也一起留下来照顾她。最终只有李沅芷和慕容燕一起回返中原。临行前,霍青桐和慕容燕约定,一旦自己病好,就和喀丝丽一起到中原去找他。

慕容燕和李沅芷两人,离开回部后一路东行,过玉门,经潼关,进入了中原腹地。慕容燕算了一下时间,此时距离杭州事了已经过去了大半年,现在红花会群雄应该都在向京城聚集。红花会是当今天下间最大的反清组织,慕容燕想要反满复汉,无论如何也绕不过他们。所以慕容燕也带着李沅芷赶往了京城。

这一日,慕容燕和李沅芷到了京城。两人进了城,正不知道该如何去找红花会群雄时,突然听到有人叫道:“慕容兄弟。”

慕容燕回头一看,确是红花会十三当家“铜头鳄鱼”蒋四根。慕容燕笑道:“原来是蒋大哥。”

之前蒋四根并未在意慕容燕身边的李沅芷,可此时两人一回头,让蒋四根看清了李沅芷的容貌。蒋四根曾见过李沅芷,知道她是陆菲青的徒弟。一愣之后,道:“原来李兄弟也在。”(此时李沅芷依然是女扮男装,蒋四根还不知道她是女的。)接着问道:“两位怎么到京城来啦?”

慕容燕道:“我们听闻陈总舵主他们来了京城,是特意来找他们的。可是却不知他们现在住在哪里,正发愁呢。”

蒋四根闻言道:“正好。我刚从广东回来。正要去找总舵主他们,两位跟我一起来吧。‘

慕容燕道:“如此再好不过。”

蒋四根领着两人来到了双柳子胡同的一所大宅第。将四根上前叫门。不一会儿,里面的人将门打开,门后之人却是心砚。

心砚看到蒋四根,开心的道:“十三爷,您可来了。我家公子和无尘道长、赵三爷他们正念叨您呢。快请进。”接着又看到蒋四根身后的慕容燕和李沅芷。惊喜道:“慕容公子,您也来啦。霍青桐姑娘可还好。当日我家公子因有急事,等了两天,见你们还不回来,就先走了。事后。可一直在担心你们呢。”接着又道:“李公子,尊师也在里面,大家一起进来吧。”

三人跟着心砚进来大宅。在里面听到动静的陈家洛当先迎了出来,后面跟着陆菲青、无尘、赵半山等人。

陈家洛抱拳道:“慕容公子,你也来了。那咱们的大事就更要把握了。当日因身有要事,走得匆忙。慕容公子近来可还好?”

慕容燕回礼道:“劳陈总舵主挂怀,在下一切都好。”

陈家洛道:“霍青桐姑娘找回来了吗?她的病无碍吧?”

慕容燕道:“青桐也没有事,我离开时她的病已经没有什么大碍了。只要再修养两天就好了。”

陈家洛道:“那就好。大家屋里坐吧。”

之后,慕容燕和无尘、赵半山等人也互相见礼。李沅芷也来到陆菲青面前,叫道:“师父。”

众人进入大厅。分主宾坐下。赵半山道:“听说慕容兄弟和木老英雄他们在回疆又打了一个打胜仗。消灭了数千清军,真是大快人心。”

慕容燕道:“这都是因为回部战士作战勇猛,再加上清军轻敌之故。”

之后,陈家洛等人向慕容燕详细询问了回疆之战的后续发展,慕容燕一一答了。蒋四根也与众人谈论了南方各地英豪近况。忽然底下来报御前侍卫总管王青来拜,陈家洛单独前往接见。这王青本是御前侍卫副总管。之前御前侍卫总管是白振。白振在回疆命丧慕容燕之手后,王青就接替了他的职位。

陈家洛出去后。慕容燕问道:“诸位和皇帝联系上了吗?”

赵半山道:“是,不但联系上了。我随总舵主和二哥等人还进宫见到了皇帝。”

慕容燕道:“哦?乾隆都说了些什么?”

无尘道:“那臭皇帝只招了总舵主上去说话,我们几个只见了他一面,将证明他身世的证物给了他,就被他赶了出来。至于他和总舵主说了什么,我们却不知。”

慕容燕道:“你们将证明乾隆身世的证物给他了?”

无尘道:“不错。”

慕容燕叹道:“唉,糊涂啊!那证物是咱们唯一能够要挟乾隆的东西。现在东西落到了他手里。倘若他突然反悔,背盟弃约,咱们怎么办?”

陆菲青、无尘、赵半山、文泰来等一直对乾隆的话都不太相信,对慕容燕此番话颇为认同,也不太赞同将这么重要的物证交给皇帝。可奈何总舵主陈家洛对乾隆深信不疑,执意如此。无尘等不便对总舵主的行为进行指摘,因此都默不作声。这时,陈家洛送别了王青,回到了大厅。群雄都向他询问王青的来意。

陈家洛对群雄说道:“王青是来传达皇上旨意的,说今晚在雍和宫赐宴,命咱们一齐去赴宴,到时皇上也会亲自与会,因为怕太后和满洲亲贵疑虑,是以特地在宫外相会。”

众人听得皇帝信守盟约,行将建立不世奇功,都是兴奋无比。无尘、陆菲青、赵半山、文泰来、常氏双侠等人吃过满清官员不少苦头,对乾隆的话本来疑多信少,这时见大事顺利,都说究竟皇帝是汉人,又是总舵主的亲兄弟,果然大不相同。只有慕容燕提前知道乾隆会背盟,提醒众人要小心有诈。众人虽都点头称是,可是看他们兴高采烈的样子,显然没有听进去。

到申时三刻,众人收拾定当,齐等赴宴。慕容燕和李沅芷两人也决定同去。过不多时,王青率领了四名侍卫来请。群雄各穿锦袍,骑马前赴雍和宫。

到宫门外下马,王青引着众人人宫。绥成殿下首已摆开了三席索筵,王青肃请群雄分别坐下。中间一席陈家洛坐了首席,左边一席慕容燕坐了首席,右边一席陆菲青坐了首席。佛像之下居中独设一席,向外一张大椅上铺了锦缎黄绫,显然是皇帝的御座了。

菜肴陆续上席,众人静候皇帝到来。过了一会儿,脚步声响,殿外走进两名太监。太监后面跟着一名戴红顶子拖花翎的大官,原来是前任浙江水陆提督李可秀,不知何时已调到京里来了。李沅芷握住身旁慕容燕的手,险些叫出声来。一名太监叫道:“圣旨到!”李可秀、王青等当即跪倒。陈家洛等也只得跟着跪下。

那名太监展开敕书,宣读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国家推恩而求才,臣民奋励以图功。尔陈家洛等公忠体国,宜锡荣命,爰赐陈家洛进士及第,余人着礼部兵部另议,优加录用。赐宴雍和宫。直隶古北口提督李可秀陪宴。钦此。”跟着喝道:“谢恩!”

群雄听闻皇帝不来了,不免都觉得有些奇怪。

李可秀走近陈家洛身边,作了一揖,道:“恭喜,恭喜,陈兄得皇上如此恩宠,真是异数。”陈家洛谦逊了几句。

李沅芷和慕容燕一起过来,李沅芷叫了一声:“爹!”

李可秀一惊,回头见是失踪近年、自己日思夜想的独生女儿,这时仍穿男装,真是喜从天降,拉住了她手,眼中湿润,颤声道:“沅儿,沅儿,你好么?”

李沅芷道:爹……”可是话却说不下去了。

李可秀道:“来,你跟我同席!”拉她到偏席上去。

李沅芷和慕容燕知他是爱护女儿,防她受到损伤。两人互相使了个眼色,分别就坐。

和李可秀一起来的两名太监走到中间席上,对陈家洛道:“哥儿,将来你做了大官,可别忘了咱俩啊!”

陈家洛道:“还要请两位公公多加照应。”

慕容燕这时已从无尘等人口中得知,这两名太监分别名叫迟玄和武铭夫。身手皆是不弱。却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要操此贱役。

迟玄手一招,叫道:“来呀!”两名小太监托了一只盘子过来,盘中盛着一把酒壶和几只酒杯。迟玄提起酒壶,在两只杯中斟满了酒,自已先喝一杯,说道:“我敬你一杯!”放下空杯,双手捧着另一杯酒递给陈家洛。

陈家洛刚被乾隆赐了一个进士,全心信他会共举大事。没有防备,拱手道谢,接过酒杯就要一饮而尽。

可慕容燕知道此宴有诈,早在留神细看,见酒壶柄上左右各有一个小孔。迟玄斟第一杯酒时大拇指捺住左边小孔,斟第二杯酒时,拇指似乎漫不经意地一滑,捺住了右边小孔。慕容燕心中了然,知道酒壶从中分为两隔,捺住左边小孔时,左边一隔中的酒流不出来,斟出来的是盛在右边一隔中的酒,捺住右边小孔则刚刚相反。迟玄捧过来的这杯从右隔中斟出,自是毒酒。

迟玄和武铭夫见大功就要告成,喜上眉梢。却听旁边有人大叫道:“慢!”

第二十八章 决裂

陈家洛正要举杯就饮,忽听旁边一声大喊:“慢!”将已经到了嘴边的酒杯又放了下来,扭头看向旁边的慕容燕道:“慕容公子,什么事?”

慕容燕微笑着走过来,提起酒壶另斟一杯酒,斟酒时捺住右边小孔。斟好后,用刚斟的这杯酒换过从陈家洛手中那杯,道:“你喝这一杯。”把原先那杯酒送到武铭夫前面,说道:“我敬武公公一杯!”武铭夫和迟玄两人见慕容燕识破机关,不觉变色。

早在慕容燕高声大叫时,大殿内的众人就将注意力都集中了过来。众人见慕容燕给陈家洛换酒,不禁都脸色微变,意识到可能情况有变,皆暗自戒备。陈家洛脸上也是既惊且疑。他也不是傻子,之前只是没想到皇帝哥哥会害自己,才没有防备。此时见慕容燕如此作为,哪还不知道酒里有问题?

慕容燕又捺住左边小孔,斟了一杯毒酒,说道:“我也敬迟公公一杯!”

迟玄飞起右足,向慕容燕手中的酒杯踢去,大声喝道:“拿下了!”大殿前后左右,登时涌出数百名手执兵刃的御前侍卫和御林军来。

慕容燕手一缩,避过了迟玄的飞踢。笑道:“两位公公酒量不高,不喝就是,何必动怒?”

武铭夫喝道:“奉圣旨:红花会叛逆作乱,图谋不轨,立即拿问,拒捕者格杀不论。”

章进一脚踢翻面前的案席,大骂道:“我就知道这狗皇帝不是好东西,现今果真变卦了。”

常氏双侠互相打了个眼色,闪身纵到迟武二人背后。各伸右掌,拿住了两人的项颈。这一下出其不意,两人武功虽高,待要抵敌,已然周身麻木。动弹不得。

陈家洛又笑道:“这真是敬酒不吃吃罚酒了。”双手各拿一杯毒酒,给迟武两人灌了下去。众侍卫与御林军见迟武被擒,只是呐喊,不敢十分逼近。

因面圣时禁止携带凶器,所以此次赴宴,除了赵半山和骆冰两人随身带了一些便于隐藏的飞刀暗器之外。红花会群雄大多都未携带兵刃。无尘纵入侍卫人群之中,脚下连环迷踪腿连踢,夹手夺了一柄剑来,连杀三人,当先直入后殿。群雄跟着冲入。

李可秀拉着女儿的手,叫道:“在我身边!”他一面和王青两人分别传令,督率侍卫们拦截,一面拉着女儿,防她混乱中受伤。

李沅芷右手使劲一挣,李可秀拉不住,当即被她挣脱。李沅芷叫道:“爹爹保重,女儿去了!”反身跃起。纵入人丛。

李可秀大出意外,急叫:“沅芷,沅芷。回来!”她早已冲入后殿,只见慕容燕正手持短剑在侍卫丛中大杀四方。

李沅芷叫道:“慕容大哥,我来了!”仗剑上前助战,将众侍卫杀退。两人携手跟着群雄,向前直冲。

这时火光烛天,人声嘈杂。慕容燕等已冲到绥成殿外,游目四顾。只见数十名喇嘛正和一群清兵恶战。眼见众喇嘛抵敌不住,王青却督率了侍卫相助喇嘛。把众清兵赶入火势正旺的殿中。众人都甚是惊异,不明为什么敌人会自相残杀。

这却是因为乾隆和太后之间起了龌龊。前日,乾隆见过陈家洛等人后,太后就将他找了去。原来太后耳目众多,乾隆做的事她基本都知道。这两年来,乾隆对陈家颇多赏赐,去年下江南时又特意去了一趟海宁。因此太后就猜到乾隆可能已经知道了自己的身世。现在乾隆又召见陈家洛,陈家洛是红花会首领的事太后也是知道的。所以太后就怀疑乾隆有了反满复汉之心,特地将他找来敲打一番。太后见到乾隆后,第一句话就问他是否要反满复汉。乾隆大吃一惊,连道绝无此事。

当日乾隆虽然是有些被逼迫,才和陈家洛等在杭州六和塔定盟。但他当时确实是起了反满复汉的心思,想要青史名彪,成就一番远迈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不世之功。可是等他回到北京,冷静下来之后,却又觉得此事危难重重,把握不大,稍一失算,不免身败名裂。他心想:“现今我已经是皇帝,要怎样便怎样。若是大事能成,固然是好,可要是不成,我又当如何?我又何必舍实利而图虚名?”他这样一想,反满复汉的心思也就淡了。

乾隆本就没了反满复汉之心,听得太后此言,知机泄机,更无抉择余地,心一狠,决意一鼓诛灭红花会群雄。便向太后诅咒发誓:三日内,必取陈家洛人头。太后听他这样说才容色稍霁,可还是对他不放心,将八旗兵的兵权分给了庄亲王、履亲王、怡亲王、果亲王、诚亲王、和亲王、愉郡王、慎郡王,八位皇室的近支亲贵。

之后,太后又取出了一份雍正留下的遗诏。那是雍正特意留下来,防止日后机密泄漏,乾隆知道了自己身世,会变更祖宗遗规,甚至反满兴汉的。雍正还在旁留下遗命:国家有变,着八旗亲王会同开拆。太后命人将遗诏放置在雍和宫绥成殿,并派一百名亲兵日夜看守。

乾隆知道了遗诏的事后,寝食难安。他虽然没有看到遗诏的内容,但也猜到其中必是命八旗亲王废他而另立新君。遗诏和红花会都是对他皇位的威胁,所以他特地邀请红花会群雄到雍和宫赴宴,并做好安排。想要一箭双雕,把红花会和遗诏一起毁掉,从此安安稳稳做太平皇帝。

群雄虽不知乾隆与太后之间的勾心斗角,觉得此事古怪,但良机莫失,纷纷越墙出宫。

李可秀与王青已得乾隆密旨,要将红花会会众与绥成殿中的旗兵一网打尽,但李可秀一个念着女儿,对红花会放宽了一步,只是协力对付守殿的旗兵。过不多时。旗兵全被杀光烧死。绥成殿中大火熊熊,将雍正的遗诏烧成灰烬。

群雄跃出宫墙,不禁倒抽一口凉气,只见雍和宫外无数官兵,都是弓上弦。刀出鞘,数千根火把高举,数百盏孔明灯晃来晃去,射出道道黄光。卫春华问道:“总舵主,现在该怎么办?”

陈家洛面如土色。乾隆的背叛,使他倍受打击。他一直都认为乾隆是他的亲哥哥。待他很好,绝不会伤害他,可现实却给了他当头一棒。他沮丧地道:“都是我不好,轻信了皇帝,害的诸位朋友兄弟身陷险境。”

慕容燕道:“陈总舵主。现在可不是你后悔的时候。等大家都冲出去后你再悔恨不迟。”

陈家洛面容一正,道:“慕容公子说的是,大家伙随我一块向外冲。”

慕容燕当先杀入御林军队伍。群雄互相紧紧靠拢,随着慕容燕冲杀。但清兵愈杀愈多,冲出了一层,外面又围上一层。只见四下里箭如飞蝗,齐向群雄射来。正危急间,正面御林军忽然纷纷退避。火光中数十名黄衣僧人冲了进来,当先一人白须飘动,金刀横砍直斩。威不可当,正是铁胆周仲英。群雄大喜,只听周仲英叫道:“各位快跟我来!”话声方毕,雍和宫内嗖嗖数声,连射了几枝箭出来。原来李可秀和王青手下人众杀尽了绥成殿中守殿的旗兵后,蜂拥而至。群雄这一来前后受敌。处境更是险恶。

慕容燕见众人杀敌甚多,但不论冲向何处。敌兵必定跟着围上,抬头四望。果见鼓楼屋顶上站着十多人,内中四人手提红灯分站四方,群雄杀奔西方,西方那人高举红灯,杀奔东方,东方便有红灯举起。慕容燕当即从地下捡起一张弓,拾了几枝箭,弓弦响处,四灯熄灭。

群雄喝一声彩。清兵不见了灯号,登时乱将起来。慕容燕道:“屋顶上诸人之中,必有主将在内,咱们擒贼先擒王!”说罢,当先向鼓楼冲去。

无尘叫道:“四弟、五弟、六弟,咱们四个也去!”文泰来和常氏双侠齐齐答应。

慕容燕等冲到墙边,跃上鼓楼,早有七个人过来阻拦。在屋角上众人拥卫之中,一名头戴红顶子的官员手执佩刀令旗,正在指挥督战。无尘叫道:“这些鹰爪都交给我们!”和文泰来、常氏双侠四人向那七人迎去。

慕容燕道了一声“好!”向那红顶子大官直冲过去。那七人急忙要上前阻拦,却被无尘四人拦住。常氏双侠合敌三人,无尘与文泰来都是以一对二,在屋顶攻拒进退,打得十分激烈。

慕容燕冲到那官员近前,在火光中猛见那官员回过头来,却看到这官员面貌几乎与陈家洛一模一样,若不是服色完全不同,真难相信竟是两人。慕容燕心念一转,就知这人必是乾隆的私生子福康安无疑。

统率御林军兜捕红花会的,正是乾隆第一亲信的福康安。乾隆因火烧雍和宫之事万分机密,是以命他总领其事。但怕他遇到凶险,特选了十六名一等侍卫,专门负责护他一人。

左右卫士见慕容燕来势迅猛,早有四人挺刀阻截。慕容燕身形一缩,从两柄大刀的刃锋下钻过,径向福康安扑去。众侍卫中又有两人上前阻挡,余人拥着福康安避到另一间屋子顶上。慕容燕左一记“龙爪手”,右一招“如影随形腿”,片刻间就将这几名侍卫尽数了理了,之后一跃而起,向福康安头顶猛扑而下。

这时地下骁骑营官兵与众侍卫已见到主帅处境凶险,又有七八人跃上屋来相助。余人也暂不向红花会余人进迫,都举头凝视屋顶的激斗,突见慕容燕飞扑而下,不由得齐声惊呼。

福康安只略识武功,危急之际,也只得举起佩刀仰砍,同时两枝长枪、两柄大刀齐向慕容燕身上刺砍。慕容燕冷哼一声,双臂力振,两杆长枪腾在空中,一足踹在左边一名侍卫胸前,右手一拳击中右边一名侍卫面门,向后一靠,将两名刚跃上屋顶的侍卫又撞了下去。福康安惊得手足都软了,被慕容燕一把当胸揪住,举在半空。四下里的清兵不约而同地又是大声惊叫。

这时常氏双侠已打倒三名侍卫,双双跃到,往慕容燕身旁一站,取出飞抓,亮光闪闪,舞成径达两丈的一个大圈子,清兵哪敢过来?只见福康安举起令旗,颤声高叫:“大家住手!各营官兵与众侍卫各归本队!”

骁骑营官兵与众侍卫见本帅被擒,都是大惊失色。奉旨卫护福康安的侍卫中有三人不理会常氏双侠飞抓厉害,奋勇冲上。慕容燕扣住福康安的喉咙道:“再向前一步,我就杀了他。”三名侍卫停步迟疑,互相使个眼色,又都跃开。慕容燕手上微一用力,福康安臂上痛入骨髓,只得高声叫道:“快收兵,退开!”清兵侍卫不敢再战,纷纷归队。

陈家洛叫道:“咱们都上高处!”群雄奔到墙边,一一跃上。赵半山点查人数,只有*人负伤,幸喜都不甚重。

第二十九章 乾隆之死

火光中又见孟健雄与徐天宏扶着周绮跃上屋顶。只见她头发散乱,脸如白纸。周仲英骂道:“你怎么也来了?不保重自己身子!”

周绮叫道:“我要孩子,孩子,还我孩子来!”

陈家洛见她神志不清,忙乱中不及细问,用红花会切口传令:“咱们攻进宫去,杀了皇帝,以惩他背盟弃约!”群雄轰然叫好,骆冰把这话译给慕容燕、陆菲青、周仲英等人听了,众人举刀响应。

随周仲英一起来的僧人中,为首的一个道:“少林寺都叫他毁了,老衲今日要大开杀戒!”

陈家洛惊问:“怎么,少林寺毁了?”

那禅师道:“不错,已然烧成白地。天虹师兄护法圆寂了。”陈家洛一阵难受,愈增愤慨。

却说乾隆回到京城,反满复汉的心思淡了之后。想起杭州之事,越想越不安。他既然决定要做个太平皇帝,那他是个汉人,非雍正亲子的秘密就绝不能暴露出去。否则的话,那些真正的龙子龙孙岂会干休?其余的满族权贵想来也不会愿意让一个汉人来坐满人打下的江山。到时江山不稳乃是必然,就是被撵下皇位也绝不奇怪。

乾隆想要保守秘密,一方面是要将知道秘密的人全都杀了。这一块,乾隆一直在找机会,要将红花会群雄一举铲除。另一方面,就是要将证明他身世的证据都毁去。虽然在杭州时,文泰来和陈家洛都说于万亭只留下了雍正谕旨和乾隆生母亲笔所写的书信这两样证物,并且陈家洛还答应将这两样东西取来给他。可乾隆做了这么多年的皇帝,见惯了鬼蜮伎俩。却不会别人说什么就信什么。

他心想:“你们虽然都说于万亭只留下了这两样东西,可焉知于万亭没有留下别的后手。”于是,乾隆就派人到江湖上去调查于万亭的事。

乾隆贵为帝皇,可以动用的人力资源自非常人可比,不久就被他查到于万亭出身福建莆田少林寺。在十多年前被少林逐出师门。乾隆担心于万亭会在福建少林中藏有证明自己身世的事物,本着宁错杀不放过的原则,便派了一名大内侍卫“一苇渡江”褚圆前往福建。让他会同福建藩台方有德,一把火烧了福建少林,将寺中的全部事物都烧成飞灰。

褚圆赶到福建时,正巧陈家洛为了查询义父和母亲的关系。以及义父被逐出少林的原因,带着文泰来、徐天宏等人也赶到了福建少林。褚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