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纵横在金庸世界-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他们身后,还追着五个人,打头的是一名身披红袍,头顶微陷的僧人,慕容燕认出,其正是金轮国师。又向另四人看去,其中一人身材高瘦,脸无血色,形若僵尸。第二人既矮且黑。其后两人一个身高八尺。粗手大脚,脸带傻笑,双眼木然;另一个高鼻深目,曲发黄须,是个胡人。身上穿的却是汉服,颈悬明珠,腕带玉镯,珠光宝气。
慕容燕在心里略一对号,就明了了他四人的身份。他们当是现今的蒙古国四王子忽必烈招来的四名宾客。那个形若僵尸的人当是潇湘子,那名浑身珠光宝气的胡人应是尹克西。至于剩下两人。因距离看书的时间隔得太久,一时之间倒是想不起他们的名号了。
以慕容燕现在的轻功,要追上那四个绿衣人本来不难,可就担心金轮国师等五人会从旁作梗。想要先对付金轮国师等人,可他们武功也都不弱。不是一时半刻就可以打发的,只怕等彻底击败了他们,那四个绿衣人早就跑的没影了。慕容燕此时已经猜到了那四名绿衣人的来路,对于李莫愁的下落心中也已经大致有数,知道只要不跟丢了这四人,就一定可以找到李莫愁。觉得这种情况下,还是不要轻举妄动的好。
这边慕容燕转着自己的念头,那边金轮国师陡见慕容燕。也是一惊,还以为慕容燕是追杀自己来的,后来见慕容燕也在追赶前面那四个绿袍人。不是奔自己来的,稍微放下心来。定下心神后,金轮国师开始思忖眼前的局势。慕容燕武功超群,日前刚刚成为中原武林的武林盟主。暂且不论中原武林中会有多少人听他的,最起码名义上中原群豪目前都是他的下属。难得碰到他落单,若是能趁机将他除去。那对中原豪杰们的士气一定是一个重大的打击。相比之下,追赶那四名来历不明的绿袍人就显的不那么重要了。
金轮国师想到这里。不禁有些怦然心动,又思忖了一下事情的可行性。觉得自己这边虽然多了四名强援,却依然没有把握对付的了慕容燕。可机会难得,就这样放弃又心有不甘。不过见慕容燕也在追那四名绿袍人,料想他们应该是敌非友,不如就这样追下去,或许事情会有转机。
潇湘子、尹克西等四人也见到了慕容燕,不过他们见领头的金轮国师都没有表示,便也都不动声色。
就这样,两边各有盘算,相隔数丈,一起向那四名绿袍人追去。
奔行数里,来到一条溪边,慕容燕望见那四人扛着那老者上船,两人扳桨,溯溪上行。众人沿岸追赶,追了里许,见溪中有艘小舟,慕容燕和金轮国师同时抢入舟中。
小舟只有一艘,可乘舟的人却有两伙。当下形势不容犹豫,金轮国师开口道:“我们同乘一舟,如何?”
慕容燕也是当机立断,应道:“好。”
其余五人也进入舟中,慕容燕和小龙女立于船头,金轮国师一众立于船尾,双方七人同乘一舟,互相戒备,一起向前追去。此时众人互通姓名,慕容燕知道了那的既矮且黑的人,是来自天竺的高手尼摩星,那名巨汉是西域回疆人,名叫麻光佐。
麻光佐力大,扳桨而划,顷刻间追近数丈。但溪流曲折,转了几个弯,忽然不见了前舟影踪。
尼摩星从舟中跃起,登上山崖,霎时间犹如猿猴般爬上十余丈,四下眺望,见绿衫人所乘小舟已划入西首一条极窄的溪水之中。溪水入口处有一大丛树木遮住,若非登高俯视,真不知这深谷之中居然别有洞天。他跃回舟中,指明了方向,众人忙倒转船头,划向来路,从那树丛中划了进去。溪洞山石离水面不过三尺,众人须得横卧舱中,小舟始能划入。划了一阵,但见两边山峰壁立,抬头望天,只余一线。山青水碧,景色极尽清幽,四下里寂无声息,隐隐透着凶险。又划出三四里,溪心忽有九块大石迎面耸立,犹如屏风一般,挡住了来船去路。大石之间稍有缝隙,可容溪水流过。
麻光佐首先叫起来:“糟啦,糟啦,这船没法划了。”潇湘子阴恻恻的道:‘你一身牛力,将船提了过去罢。”麻光佐怒道:“我可没这般大力,除非你僵尸来使妖法。”
金轮国师说道:“凭一人之力,任谁都拔不起这船,咱们七人合力,那就成了。”
众人同声叫好,七人分站两旁,各自在山石上寻到了坚稳立足之处,好在那溪极是狭窄,七人站立两旁,伸出手来足够握到船边。国师叫一声:“起!”七人同时用力。七人中只小龙女与尹克西力气较小,其余五人都力兼数人,麻光佐尤具神力,只听得波的一声,小舟离开水面,已越过了那九块大石组成的石屏。
众人跃回船头,一齐抚掌大笑。这七人本来勾心斗角,相互间颇存敌意,经此一番齐心合力,关系倒是缓和了不少,彼此之间开始有了一些交谈。虽然聊的都是一些闲文轶事,但也显得互相融洽了不少。
说话之间,已划到小溪尽头,七人弃舟登陆,沿小径向深谷中行去。
山径只有一条,倒不会行错,但山径越行越高,也越崎岖,天色渐黑,仍不见那四个绿衫人影踪。正感焦躁,忽见远处有几堆火光,众人大喜,发足向前奔去,心知身入险地,各自戒备。除小龙女外,各人过去都曾独闯江湖,多历凶险,此时七大高手并肩入山,天下有谁挡得?是以虽存戒心,却无惧意。
行不多时,到了山峰顶上一处平旷之地,只见一个极大的火堆熊熊而燃,再走近数十丈,火光下已看得明白,火堆之后有座石屋。
尼摩星大声叫道:“喂,喂,有客人来的!你们快出来的。”石屋门缓缓打开,出来四人,三男一女,正是日间那四名绿衫人。四人躬身行礼,右首一人道:“贵客远来,未克相迎,实感歉仄。”国师道:“好说,好说。”那人道:“列位请进。”
慕容燕等七人进石屋,只见屋内空荡荡地,除几张桌倚外一无陈设。四个绿衫男女跟着入内,坐在主位。当先一人道:“不敢请问七位高姓大名。”七人将姓名说了。
慕容燕已从刚才和金轮国师等人的交谈中,知道了被他四人捉来的那名老者是老顽童周伯通。便开口问道:“四位将老顽童周伯通捉来到此,不知所为何故?”
第一个绿衫人道:“那捣乱的老头儿姓周吗?也不枉了他叫做老顽童。”说着恨恨不已。随后四人就将周伯通踢翻丹炉、折断灵芝、撕毁道书、焚烧剑房,在谷中大肆捣乱的事说了一遍。
之后尹克西向他们打听此间主人的姓名,他四人却推诿过去,不肯泄露身分。尹克西又问他们老顽童和此间主人为难的原因,却被他们以开饭为由,将话题岔了过去。
随后,四个绿衫人入厨端饭取菜,一会儿开出席来,四大盆菜,青的是青菜,白的是豆腐萝卜,黄的是豆芽,黑的是冬菇,竟没一样荤腥。然后,又拿出一个大瓷瓶,在各人面前碗中倒满了清澈澄净的一碗白水。麻光佐从来都是无肉不欢,见这顿饭菜既无荤腥,也无美酒,不禁大失所望。那四人见众人脸色不善,便向众人解释,他谷中有禁令,摒绝荤腥、酒浆。金轮国师等虽都心怀不满,但眼见谷中处处透着诡异,便都没有发作。
当晚七人就在石屋中安睡,地下只几张草席。只觉这谷中一切全然十分的不近人情,直比寺庙还更严谨无聊,庙中和尚虽然吃素,却也不会如此对人冷冰冰的始终不露笑容。只慕容燕和小龙女住惯了古墓,倒丝毫不以为意。
七人同处一屋,金轮国师等纷纷猜测这谷中人的路数,可左思右想,也琢磨不透。慕容燕虽知道谷中人的身份,可他和金轮国师等终归是敌非友,虽然现在彼此相处融洽,但说不准什么时候就要生死相搏了,因而自不会说给他们听。
第三十章 绝情谷2
次日一早,慕容燕和小龙女醒来后,结伴走出石屋,只见四周草木青翠欲滴,繁花似锦,一路上风物佳胜。信步而行,只见路旁仙鹤三二、白鹿成群,松鼠小兔,尽皆见人不惊。
转了两个弯,就见昨日那名绿衫少女正在道旁摘花,见他二人过去,招呼道:“二位起得好早,请用早餐罢。”说着在树上摘下两朵花,递给了他们。
慕容燕接过花来,想到早餐吃花,总觉得有些怪异。小龙女却不觉得奇怪,和那女郎一起将花瓣一瓣瓣的摘下送入口中。慕容燕见此,便也学着她们的样了,也吃了几瓣,入口香甜,芳甘似蜜,更微有醺醺然的酒气,正感心神俱畅,但嚼了几下,却有一股苦涩的味道,要待吐出,似觉不舍,要吞入肚内,又有点难以下咽。
又细看花树,见枝叶上生满小刺,花瓣的颜色却娇艳无比,似玫瑰而更香,如山茶而增艳。慕容燕心道:“这大概就是情花了。”
小龙女吃完了花瓣,也觉得其味道奇特,便问道:“这是什么花?”伸手去又摘花。
慕容燕连忙道:“小心,花上有刺。”那女郎也同时道:“留神!树上有刺,别碰上了!”小龙女避开枝上尖刺,落手甚是小心,岂知花朵背后又隐藏着小刺,还是将手指刺损了。
慕容燕见状,急忙捉起小龙女受伤的手指,轻轻吹着,细声问道:“疼吗?”
小龙女摇了摇头,她见慕容燕这样关心自己。心头不禁涌起一阵甜蜜。刚想到此处,手指上刺损处突然剧痛,伤口微细,痛楚竟厉害之极,宛如胸口蓦地里给人用大铁锤猛击一下。忍不住“啊”的一声叫了出来。
慕容燕急声问道:“怎么了?”
小龙女还未回答,那绿衫女郎已淡淡的道:“你刚才动情了,是不是?”
小龙女奇道:“你怎么知道?”
那女郎道:“身上若给情花小刺刺痛了,十二个时辰之内不能动相思之念,否则苦楚难当。”
随后那女郎就向慕容燕和小龙女介绍了一番情花的特点。
慕容燕也趁机仔细打量了一番那女郎,只见她约莫十七八岁年纪。肤色娇嫩,晶莹雪白,眼神清澈,嘴边有粒小小黑痣,容貌甚美。虽然比之小龙女还远远不如。但可能是因为自幼就与草木为伴,所以秀雅脱俗,自有一股清灵之气。
随后,慕容燕和小龙女又和她说了一会儿话,得知了她名叫公孙绿萼和老顽童又逃走了的消息后,便回到了所居的石屋。
慕容燕和小龙女刚回的门口,就听见麻光佐在屋里大声抱怨。走进门后,见石桌上堆了几盘情花的花瓣。金轮国师等人人都吃得愁眉苦脸,不禁暗觉好笑。
慕容燕刚拿起水杯来喝了两口,门外脚步声响。走进一个绿衫人来,拱手躬身,说道:“谷主请六位贵客相见。”
七人随着那绿衫人向山后走去,行出里许,忽见迎面绿油油的好大一片竹林。七人在绿竹篁中穿过,闻到一阵阵淡淡花香。登觉烦俗尽消。穿过竹林,一阵清香涌至。眼前无边无际的全是水仙花。原来地下是浅浅的一片水塘,深不逾尺。种满了水仙。
水塘中每隔四五尺便是一个木椿,引路的绿衫人身形微晃,纵跃踏椿而过。六人依样而为。青石板路尽处,遥见山阴有座极大石屋。七人走近,只见两名绿衫僮儿手执拂尘,站在门前。一个僮儿进去禀报,另一个便开门迎客。
接着从石屋中出来一个身穿绿袍的长须老者。这老者身材极矮,高仅四尺,五岳朝天,相貌清奇,最奇的是一丛胡子直垂而下,几触地面,身穿墨绿色布袍,腰束绿色草绳,形貌古怪。他向七人深深打躬,说道:“贵客光临,幸何如之,请入内奉茶。”
金轮国师等皆以为这老者就是谷主,众人被怠慢了半日,都是憋了一肚子火,尼摩星和麻光佐相续出手试探,但都没能试出他的试出他的深浅。金轮国师、潇湘子、尹克西三人城府较深,见尼摩星和麻光佐出手无功,心生警惕之余,也不在轻举妄动。慕容燕却知道这老者并非此间主人,正主还未见到,自不会和他的弟子先打起来。
那老者请七人进入大厅,在西首坐下,朗声说道:“贵客已至,请谷主见客。”
就见后堂转出十来个绿衫男女,在左边一字站开,公孙绿萼也在其内。又隔片刻,屏风后转出一人,向七人一揖,随随便便的坐在东首椅上。那长须老者垂手站在他椅子之侧。虽然谷中之人从未向慕容燕等透露过谷主的姓名,但慕容燕在入谷之前,就知道了他叫公孙止。
慕容燕向公孙止看去,只见他四十五六岁年纪,面目英俊,举止潇洒,上唇与颏下留有微髭。只面皮腊黄,容貌虽然秀气,却脸色枯槁,略有病容。他一坐下,几个绿衣童子献上茶来。大厅内一切陈设均尚绿色,公孙止身上一件袍子却是崭新的宝蓝缎子,在万绿之中,显得颇为抢眼,裁剪式样,亦不同于时尚。
公孙止坐定后,向小龙女看了一眼,袍袖一拂,端起茶碗,道:“贵客请用茶。”
麻光佐见一碗茶冷冰冰的,水面上只漂浮着两三片茶叶,其淡无比,当即发作道:“肉没有,茶也这么淡,这是什么待客之道?”
公孙止皮肉不动,喝了一口茶,说道:“自敝祖上于唐玄宗时迁来谷中隐居,数百年来一直茹素。”
金轮国师拱手道:“原来尊府自天宝年间便已迁来此处,真是世泽绵长了。”
公孙止拱手道:“不敢。”
金轮国师又道:“我等此次进谷乃是为了老顽童周伯通。他因为得罪了谷主,而被抓入了谷中,不知谷中打算如何处置他?”
公孙止道:“就是那个大闹了丹房、芝房、书房和剑房的老头吗?各位和他是一路的吗?”
金轮国师道:“我们和他也是昨日才认识的。说不上有甚交情。”
公孙止道:“如此甚好,那姓周的在我谷中大肆捣乱,我绝饶不了他!今日是我新婚之日,不宜动刑。我本打算婚礼之后,再去处置他。不料。他竟趁我忙着安排婚事,再次逃了。”
金轮国师本是奉忽必烈之命,要想拉拢周伯通,才跟来谷里,但周伯通现在再次逃走,已经不知所踪。觉得再耽下去也无意味,与潇湘子、尹克西两人悄悄议论了两句,站起身来拱手道:“极蒙谷主盛情,厚意相待,本该多所讨教。但因在下各人身上有事,就此别过。”
公孙止自进门之后,眼睛就一直在小龙女身上打转。他本以为自己的那位新婚夫人的姿色已是人间少有,不想此间又见到一位比自己的新婚夫人更加清丽脱俗的美人,不禁心痒难耐。他不知慕容燕和小龙女与金轮国师等不是一伙儿的,还道他们是一路人。听金轮国师说要走,以为小龙女也会跟着一起走,便开口道:“小弟有一件不情之请。不知七位能予俯允否?”
国师道:“但教力之所及,当得效劳。”
公孙止道:“今日午后,小弟续弦行礼。想屈各位大驾观礼。敝居僻处穷乡,数百年来外人罕至,今日七位贵客同时降临,也真是小弟三生有幸了。”
麻光佐道:“有酒喝吗?有肉吃吗?”
公孙止待要回答,却突然看向厅外,说道:“莫愁。你来啦。”众人顺着他目光瞧去。一个黄衫女郎缓缓的从厅外长廊上走了进来。
小龙女脱口叫道:“师姊?”随后向慕容燕说道:“燕郎,是师姊。”慕容燕点点头。没有说话。那名女郎正是李莫愁。只见她此时已不是女冠装扮,而是换上了一件淡黄襦裙。换上裙装后的李莫愁显得更加娇艳。李莫愁扫了慕容燕和小龙女一眼。走到公孙止身旁坐下。
公孙止一直脸色漠然,此时不自禁的满脸喜色,向李莫愁道:“莫愁,这几位都是武林高人,只须请到一位,已是莫大荣幸,何况请到了七位。这位是金轮国师……”之后,公孙止将七人一个个的介绍下去,待最后说到小龙女时,还特意观察了一下李莫愁的表情,显是听到了刚才那声“师姊”。但李莫愁对谁都只是淡淡点一下头,丝毫不露声色。
公孙止又举手向国师等人道:“她便是兄弟的新婚夫人,已择定今日午后行礼成亲。”
听闻此言,小龙女奇怪的向李莫愁问道:“师姊,你要嫁人了?”
李莫愁冷笑道:“怎么?就许师妹你找男人,就不许师姊我嫁人吗?”
慕容燕也开口道:“没想到江湖上令人闻风丧胆的‘赤练仙子’也有嫁人的一天。”
李莫愁怨毒的道:“这都是拜阁下所赐。”接着她扭头对公孙止道:“公孙谷主,你还记不记得答应我的事?”
公孙止道:“当然记得。”
李莫愁道:“我的仇人现在就在眼前,你还不给我报仇吗?”
公孙止问道:“是谁?”
李莫愁指着慕容燕和小龙女道:“就是他们两个。”
公孙止听李莫愁说她的仇人是慕容燕和小龙女,不禁踌躇道:“这个……”公孙止对于杀慕容燕并没什么抵触,但他生性贪花好。色,让他杀小龙女,他却有些不忍。
当日李莫愁师徒逃离终南山,被孙婆婆在大胜关追上后,偶遇到山边采药的公孙止。公孙止因见李莫愁妩媚动人,就出手将她们救了回来。将她们带回谷中后,得知李莫愁尚未婚配,便提出想要娶她为妻。
本来自陆展元之后,李莫愁就在也没有对谁动过心,以前在江湖上若是有哪个男人敢对她说这种话,她非杀了他不可。但此一时彼一时,她也知自己树敌甚多,此时武功尽失,离开了绝情谷,只怕在江湖上是寸步难行,说不得,只能委曲求全了。想到这,她不禁对废了自己武功的慕容燕忿恨不已。于是她便对公孙止说自己在江湖上有两个仇家,要公孙止为她报了仇,她才肯嫁给他。
第三十一章 绝情谷3
公孙止自是满口答应,不过一方面他怕夜长梦多,事情再生变故,另一方面也怕为李莫愁报仇后,李莫愁反悔。便提出两人先成亲,然后自己再给他报仇。
李莫愁内心里本不愿嫁给公孙止,不过是为了借助他的力量报仇,才不得不委身相许。哪里肯大仇未报,就现将自己交出去?两人互相商讨了半天,最终达成约定,李莫愁先和公孙止成亲,但不跟他同房,待公孙止为她报了仇后,李莫愁才跟他圆房。
公孙止之所以会娶李莫愁,完全是因为她有着一副花容月貌。简单来说,就是贪图她的美色。公孙止知道自己今天若不帮李莫愁报仇的话,李莫愁是绝不会同自己圆房的,虽然自己也可以霸王硬上弓,但这样终究不美。公孙止一向自诩风流,明明是趁人之危,却也要显得是美人自愿的才好。
可若是让他就这样将小龙女这样一个如花似玉的小美人给杀了,他又有些觉得可惜。现在众人都在绝情谷中,公孙止自觉能够掌控局势。认为众人翻不起什么大风浪来,便想将小龙女也活着留在谷中。若是能将李莫愁和小龙女这对师姊妹花一同收入房中,一享齐人之福,那不知该有多快活。
金轮国师本来知道公孙止的新夫人是小龙女的师姊后,以为这绝情谷会和慕容燕成为一家人。自己再留下来,不但没有机会对付慕容燕,只怕还会有危险,已经打算告辞离去了。但他忽听李莫愁让公孙止杀了慕容燕和小龙女为自己报仇,才知李莫愁和小龙女虽然同出一门。但彼此之间并不对路,事情只怕还有变化。便将已经到了嘴边的辞行的话又吞了回去,留在原地,静观其变。
这时,慕容燕开口道:“李莫愁。今天是你和公孙谷主大喜的日子,我若强行将你捉走,未免显得有些不近人情。我与你也没有什么深仇大恨,只有你答应今后安分守己的呆在绝情谷中,不再到江湖上搅动是非,我今天就放过你。离开绝情谷,不再来打扰你的太平日子。”
李莫愁怒极反笑道:“哈哈哈!你竟然说你我之间没有深仇大恨?你废了我的武功,又将我幽禁在那阴暗的古墓中,竟然说和我没有深仇大恨?”接着李莫愁深深一个呼吸,平息了一下心中的怒火。续道:“我本来打算等成亲之后,再去找你们这对狗男女算账。没想到,你们竟然自己闯了进来。既然来了,那就不要走了。这绝情谷中风光秀丽,能长眠于此,想来也是人生一大乐事。”
小龙女知道师姊不会轻易让慕容燕和自己离开绝情谷,虽知慕容燕武功甚高,但毕竟双拳难敌四手。若是谷中弟子一拥而上。只怕也轻易脱身不得。不禁担忧的握住了慕容燕的手。慕容燕回首看见小龙女满脸愁容,立知她在担心什么,笑着紧了紧握着的手。以示安慰。
此时,李莫愁见公孙止还在犹豫,便喝道:“还不动手!”
开始时,出门迎客的那名长须老者名叫樊一翁,是公孙止的大弟子。他对师父最是忠心,见他一直孤寂寡欢。常盼能有什么法子为他解闷才好,日前见师父救回一个美貌女子。而这女子又允下嫁,他心中的欢喜几乎不逊乃师。忽闻慕容燕和小龙女是新师母的仇人,又见慕容燕惹得新师母大发雷霆,便挺身而出,厉声喝道:“姓慕容的小子,你识趣就快快束手就擒,听候我师父和师母的发落!否则,我就对你不客气了。”
慕容燕道:“哦?你想怎么对我不客气?”
这时,公孙止也被李莫愁的喝声惊醒,一抬头,就看见慕容燕和小龙女手牵着这手站在那里。公孙止本来就看出慕容燕和小龙女的关系不一般,所以对他十分厌恶,此时又见他们表现的这样亲密,再也忍耐不住,杀心骤起。他心中想着,无论怎样,慕容燕都是非杀不可的。至于小龙女,可以先擒下来关在谷中,以后再慢慢想办法将她弄到手。
公孙止也是有决断的人,既已下定决心,就不会再犹豫。他见樊一翁已经站了出来,便对他说道:“一翁,既然慕容公子想要领教你的手段,你就指教一番吧。”同时向樊一翁使个眼色,右手作个杀人手势,叫他猛下杀手,毙了慕容燕。
樊一翁见到师父这个手势,立刻明了师父的心意,大喊一声:“接招!”伸手便向他抓去。慕容燕抬起一根手指“嗖”的一声向他手心戳去。樊一翁只觉对方手指未至,凌厉的指风已先戳得自己手心生疼,知道这一指厉害,不敢硬接,急忙将手缩了回来。同时脑袋一侧,长须甩开,如云帚般的向慕容燕扫去。慕容燕化指为爪,一把将樊一翁长胡子抓在手中。樊一翁一惊之下用力夺回,但那胡子却被牢牢的握在慕容燕手中,纹丝不动。樊一翁只得加大力量,继续回夺,但他涨红了脸,也没有将胡子从慕容燕手中夺回一寸。忽然,慕容燕微微一笑,松开了手。樊一翁不料慕容燕会突然松手,一时收力不及,“蹬蹬”倒退两步,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樊一翁从地上站起,他本以为慕容燕年纪不大,武功不会有多高,不想普一交手,就让自己丢了个大丑。顿时心中一沉,轻视之意尽去,叫道:“取我兵刃来!”
两名绿衣童子奔入内室,出来时肩头抗了一根长约一丈一尺的龙头钢杖。樊一翁接过钢杖,在地下一顿。石屋大厅极是开阔,钢杖一顿,震出嗡嗡之声,加上四壁回音,声势非凡。
樊一翁向慕容燕道:“姓慕容的小子,你也取兵刃出来吧。”
慕容燕道:“不必,你出手吧。”
樊一翁不知道慕容燕最厉害的功夫是在他的手指上,还以为他是故意轻视自己,不肯动用兵刃,顿时大怒。
公孙绿萼早间和慕容燕和小龙女说过一会儿话,慕容燕和小龙女都风姿不凡,公孙绿萼对他二人颇有好感,不忍他二人丧命谷中。她素知大师兄武艺惊人,虽身长不逾四尺,却天生神力,武功已得父亲所传十之七八,这柄钢杖下杀毙过不少凶猛恶兽。此时见慕容燕竟要空手接大师兄的路泼水杖法,忍不住开口劝道:“慕容公子,我大师兄武功只在我爹爹之下,你怎么能这么托大。”
慕容燕点头一笑,说道:“多谢姑娘好意,在下自有主张。”
绝情谷中规矩极严,公孙绿萼劝慕容燕几句,已拚着受父亲重重一顿责罚。她见慕容燕不领情,也不敢再多说,退入了众弟子行列。
樊一翁提起钢杖,微微一摆,激起一股风声,说道:“小子,你现在后悔还来得及。”
慕容燕道:“我后悔什么?”
樊一翁怒道:“如此我就不客气了。”挥动钢杖,呼的一声,往慕容燕身上横扫过去,他身子虽矮,却神力惊人,这重逾百斤的钢杖挥将出来,风声劲急。
慕容燕伸出右手,竟向杖头拍去。樊一翁怒极,心想:“你竟如此小觑于我!”手上加力,钢杖仍往慕容燕手上扫去,这一下正好击中他的手掌。众人“噫”的一声,同时站起,均想这一下慕容燕手掌定受重伤。
岂料慕容燕的手掌拍到钢杖上后,竟发出“当”的金铁交击声。樊一翁只觉钢杖犹如击在一块大石上,顿时震得虎口生疼,一股大力反击而回,不由“蹬蹬蹬”的连退了三步。慕容燕前跨一步,跟到樊一翁面前,左手又一掌拍了过去。
樊一翁刚刚站稳,就见慕容燕又一掌拍击过来。他此时双臂还在发麻,勉力将钢杖一提,横在胸前。慕容燕一掌拍在杖身上,樊一翁这下再也握不住钢杖,只见钢杖在慕容燕的掌力下,先是“砰”的一声击打在樊一翁的前胸,随后“咣当”一声落在地上。
樊一翁立时“噗”的一口鲜血喷出,接着就向滚地葫芦一般,“咕噜噜”的倒滚而去,一直滚到公孙止的身前,才停了下来。只见他抬头看着公孙止,喘息的道:“师父,弟子……给……给你丢脸了。”说着,有一口鲜血喷出,显然已经是身负重伤。
在场众人都知樊一翁武功不弱,均万万没想到他竟然被慕容燕两招打成重伤,不由都大吃一惊。金轮国师本就知道慕容燕武功高强,世所难敌,还好一些。像潇湘子、尹克西等,原本没有将慕容燕放在眼里,此时也不禁对他大为忌惮。
第三十二章 绝情谷4
ps:ps:终于好了,这是补昨天的,今天还有一更
###
公孙止俯身察看了一下樊一翁的伤势,在他身上推拿了两下后,道:“一翁,你且在一旁歇着,好好养伤,瞧为师收拾这小子。”
公孙止直起身子,凝重的注视着慕容燕。樊一翁这个大弟子的武功如何,公孙止这个做师父的自然心知肚明。他自忖自己绝对没有办法两招之间就将樊一翁打成重伤,心中暗惊于慕容燕功力之深厚。
虽然慕容燕的武功高的出乎自己意料之外,但公孙止还是认为局势依旧在自己的掌控之中。只见他双手击了四下,叫道:“将这小子拿下了。”两旁的绿衫弟子齐声答应,十六人突然快步退入内堂,忽听得内堂叮叮当当一阵轻响,十六名弟子转了出来,呼的一声响,每四人合持一张金丝渔网,同时展开,围在杨过身周。
众人一见渔网,无不变色,麻光佐更是惊叫出声。原来四张渔网上遍生倒钩和匕首,精光闪闪,显极锋利,任谁给网兜住,全身中刀,绝无活命之望。
公孙止一瞥眼间,见女儿绿萼神色惊惶,向慕容燕连使眼色,脑袋微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