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一剑平天-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法也是咱们全真一脉,所以才大胆猜测。”
老顽童闻言笑道:“好,你也挺聪明的了,这都能猜到。猜得好,没猜错。”说罢转头瞧向李莫愁道:“这是谁,我瞧着可不像是孙不二的门下。”
尹治平道:“师叔祖您也没猜错,这位是李莫愁道友,确实不是孙师叔的门下,她是古墓派的弟子。”
李莫愁闻言立即向老顽童行了一礼,含笑道:“李莫愁拜见周老前辈。”
老顽童已有二十余年未曾踏足江湖,是以也并没听过李莫愁的名头,只是兀自皱着眉念道:“古墓派?”向尹治平与李莫愁问道:“这是什么门派,我怎么没听说过?”
原来“古墓派”这个名头,却是自李莫愁开始行走江湖时,别人问她出身门派时,她才这般自称的。在此之前,自林朝英而至李莫愁与小龙女的师父,从来都没有正式立派,也没起过什么门派名称。李莫愁赤练仙子的名头大盛。在江湖上活跃之际,老顽童早已经退隐江湖。幽居山谷,是以不但没听过赤练仙子李莫愁的名头。也从来没听说过古墓派之名。
尹治平听得老顽童的疑问,先还奇怪。略一思索,便也明白过来。当即一笑,向老顽童道:“师叔祖你没听过‘古墓派’之名,那也原属应当。不过我说出这古墓派的祖师之名,师叔祖你便应听过了。”
“等一下,你先不要说,让我先猜一猜。”老顽童连忙挥手示意尹治平不要说话,随即皱眉思索。想了一番。正要开口说一个人的名字,却又觉不对,自行又闭上了嘴。然后又仔细瞧了李莫愁一番,他总觉着李莫愁之前所使的武功有点儿眼熟,似乎是在哪里见过的,可要想到究竟是以哪里见过,属于谁的武功,却又死活想不起来,不由大是苦恼。
抓着头发又仔细想了一番。却还是想不起来,不由发脾气道:“算了,猜不出来。还是你告诉我罢,快说。是谁?”
尹治平在旁瞧得不由一笑,这位师叔祖果然不愧老顽童之名,虽然已活了一大把年纪了。性子却还是跟个顽童一样,好玩好闹。此刻这脾气发得也像小孩子没耐性一样。当下又微微一笑,这才道:“这古墓派的祖师叫作林朝英。师叔祖你当听过罢?”
“啊,是她!”老顽童闻言不由大是惊讶。随即恍然地拍着脑袋道:“哎呀,是了是了,当年师哥没出家前所住的那座活死人墓后来可是让给了她的。活死人墓,古墓派,她这名字倒也取的有趣。”
哈哈一笑,又看向李莫愁道:“怪不得我看你的武功总觉着眼熟,似乎以前是在哪里见过的,可又总是想不起来。原来你是林朝英的传人,那就难怪了。啥啥,原来如此。”他高兴于得知答案,手舞足蹈了片刻,又向李莫愁道:“看你年纪,应该是林朝英的徒孙罢?”
李莫愁微微一笑,道:“正是。”也没跟老顽童解释“古墓派”这个名字实际上是她所取,也是因为她才传播于江湖,为人所知晓。
作为王重阳的师弟,老顽童对于当年王重阳跟林朝英之事自然也是所知不少。林朝英的武功他当年也是见识过的,但林朝英自当年从王重阳手里赢得古墓后,便终身不再踏足江湖,甚至不下终南山半步,就连那座活死人墓也是很少出。这般几十年如一日,直到离世,可谓默默无闻。而老顽童又已下山几十年了,是以早把林朝英其人其事给忘到了脑后。所以见到李莫愁的武功,虽然觉着眼熟,却是怎么也想不到林朝英的身上,更不曾把古墓派跟那座活死人墓联系起来。
“哈哈,我又猜对了。”老顽童眼见自己说对,不由大是高兴,自己一个人独乐了一会儿,向李莫愁道:“你师祖当年的武功可就很厉害了,跟我师哥也是不相上下,果然她的传人也不赖。你才这般年纪就有这般武功,那也是很厉害的了。”
李莫愁道:“多谢前辈称赞。”
老顽童哈哈一笑,摆摆手,又向尹治平道:“你这小子的武功可也不赖,那叫什么,青什么蓝什么的……”
尹治平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老顽童道:“对对对,就是这个。你现在的武功,比你师父丘处机当年这么大的时候,可要强多了。”
尹治平道:“师叔祖过誉了,师父他们当年都是年纪大了,半路才出家学艺的,不比我从小就拜入了全真门下。”
老顽童点头道:“你说的这个也是,他们七个当年若都是从小就开始习武,现在的成就可也不止如此了。”既然提起了,遂又问道:“怎么样,他们可都还好吧,没有比我先死的吧?”
尹治平闻言不由苦笑,老顽童这算是难得的对马钰、丘处机这几个师侄表达下关心了,不过这关心的话可实在听着像是骂人的。好在他知道老顽童绝没这心思,只是说话心直口快,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而且有点儿“童言无忌”,说话不会有什么忌讳。
他知道老顽童不是在骂人,而且即便是骂了,他身为晚辈,也不好指责。当下也没在意老顽童这独具一格的关心话,答道:“师父他们一向都好。”随即又向老顽童简要介绍了下终南山这几年的近况。
老顽童却只是提到了顺口一问,知道了马钰、丘处机等六子都还好后,便根本没心思听尹治平关于全真教最近情况的简报了,没等尹治平说几句,便挥手打断了他。然后转向李莫愁问道:“我瞧你所使的武功,跟你师祖当年所使的可又有些不一样,是她后来新创的吗?”
老顽童好武成痴,问东问西终于问到了他感兴趣的正题上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一十一章 好武成痴 化境手段
李莫愁点点头,道:“正是。我刚才所使的,叫作‘玉女剑法’,确实是师祖晚年所创下。”
“玉女剑法。”老顽童念了一遍,点点头道:“这名字倒挺好听的。”稍顿,却又疑问道:“不过这剑法是她一个人创下的吗?我怎么瞧着刚才你使玉女剑法,尹志平那小子使全真剑法,这两套剑法竟然那么契合,简直就是天造地设,天衣无缝。双剑合璧使出来,直是全无破绽啊,威力更是比各自原本的剑法大了许多。”
“来,来。”他伸手指了指尹治平与李莫愁两人,道:“你们再使出来我瞧瞧。”
眼下还在回桐柏山本营大寨的路上,尹治平闻言苦笑了下,劝道:“师叔祖,现在还在路上,你要想看,不妨回去我们再使给你看罢?”
老顽童好武成痴,又是孩子心性,眼下遇到了感兴趣的武功,直是心痒难耐,哪里能等得,只道:“只是使两招出来看看吗,不耽搁多少时间的,来,快点,快点!”说着话往旁让开,给他们腾出施展的空间。
尹治平道:“还是回到寨中,我们再使给师叔祖看罢。在此耽搁,我怕蒙古鞑子会趁机追上来。”
他倒不是敷衍老顽童,确实是有这一点担忧。虽然忽必烈已经鸣金收兵了,但谁又敢打包票他不会反悔另生主意。即便不会派大军追赶,说不定也会派些斥候来追踪他们所在。为此他还特地派了五月分堂落后百丈远断后察看敌情。若遇蒙军斥候追踪蹑迹而来,可寻机剿杀。总之,尽量不能让蒙古人发现他们在桐柏山中的本营所在。
虽然桐柏山的本营大寨易守难攻。而且地形也不利于大军进攻,即便被敌人发现。也是足以进退有余,不会陷入绝境;但能不被发现自然是不被发现的好。花费好些功夫才营造出的据点。自然是要多用些时候,最好是能一直沿用。
老顽童倒也并非不通情理,知道若被蒙古大军追上合围住,即便他们武功再高,但人数的巨大对比差距,也仍是难以应付。不由脸上露出失望之色,不再要求他们现在就地施展,问道:“还有多远?”
尹治平道:“不远了,也就还有四、五里地。”
四、五里确实不算太远。老顽童又高兴起来,催促道:“好,那就快些。”
走了两步,忽又停步转身,向李莫愁问道:“丫头,你还没回我之前的话。那‘玉女剑法’,确实是你师祖一个人创下的吗?”
李莫愁对老顽童也不禁有些苦笑,略带无奈地轻叹了口气,道:“自然是她老人家一人所创。”
老顽童皱着眉头。有些自言自语地道:“那可就有些古怪了,她创的这玉女剑法怎么跟全真剑法这么契合?”
尹治平在旁听得一笑,插嘴问道:“师叔祖你以为这剑法是林朝英前辈跟重阳祖师一起合创的吗?”
老顽童点头道:“对啊,这样才说得过去吗。不然这玉女剑法怎么跟咱们的全真剑法这么契合?”随即却又皱着眉头摇头道:“不过若真是师哥与她一起合创的,我又怎么会不知道?而且他们两个后来的关系,常年连面儿也不见。怎么会能够跑到一起合创武功?”
尹治平道:“其实只要对咱们的全真剑法十分了解,有针对地创下这玉女剑法也并非多么不可能的事。”
老顽童想了想。点头道:“你说的倒也是。以他们两人以前的关系,那林朝英对师哥的武功。自然是十分了解的。而她本人的武功、才情,又是绝顶的人物,要创下这玉女剑法,倒也确实不难。”
尹治平道:“这玉女剑法还有一般奇处,若以之与咱们的全真剑法对敌,便处处克制全真剑法,招招都指向咱们剑法的破绽处。可若是这两套剑法一起使来,双剑合璧,却能互补各自剑法中的破绽,使得双剑合璧后的剑法全无破绽,威力无比。”
“还有这般妙法儿?”老顽童听得大是惊讶,却更是被尹治平这话引得心痒难耐,想要立即就见识下这剑法,当下又连忙不住地催促尹治平快行。
尹治平心中不由大是苦笑,他本是讲出来给老顽童稍解解谗,却没想反倒更吊起了老顽童的兴趣来,此人当真是好武成痴到极处了。
他本也没想在路上多耽搁什么时间,这时再加上老顽童的催促,更是加快脚程。没多长时间,他们便行进了桐柏山中。进入山中后,尹治平等待断后察看敌情的五月分堂赶上来,问知了他们并没有蒙军的斥候追踪后,这才放心进山。
回到寨中,尹治平来不及去做别事,便被老顽童拉住他与李莫愁,要先见识玉女剑法与二人双剑合璧的玉女素心剑法。
尹治平将手中金轮法王的人头交给李志常,他则与李莫愁带着老顽童到了寨外山中他平日的练武之处。
到得地方,老顽童道:“我要先见识下这玉女剑法如何对全真剑法处处克制。”向尹志平道:“先把你的剑借我用用。”
尹志平抽出腰间的银龙剑向老顽童递了过去,老顽童接剑在手,先耍了两下在手里掂了掂,然后仔细打量一眼,赞了声“好剑”,转向李莫愁道:“我不用内力,也不用旁的武功,就使全真剑法,你用玉女剑法攻我,我倒看看这玉女剑法是怎么克制全真剑法的。”说罢,使了个全真剑法的起手式。
他早已多年不用兵刃,但这一下亮势,仍是气度严谨,毫无半点生疏涩然之感。
有道是“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老顽童这简简单单的一下亮势。便可看出他在全真剑法上的造诣极高。
武林中有句话,叫做“练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是说练武就要时常勤加练习,如果疏于习练。荒废武艺,天长日久下去,武功是会退步的。
但这话只是针对于寻常练武之人而言,如老顽童这等武功早已臻至化境的宗师级高手,这话便不适用了。他们这时的武艺早已达到了千变万化,随心所欲的地步,出手无不如意,信手拈来即是妙招。这时的武功招式都已然深印心中,知道了万变不离其宗的道理。已是达到了技近于道的境界。
这个时候再每日磨练武功招式,对他们来说已不会有什么进步,在这个境界每前进一步更多的是要靠悟性。而且这个境界所追求的招式技巧,也不再是寻常的拳脚摆放与位置变化,更多的在于内力运用的变化技巧上。
寻常练武之人,一拳打过去,便是那么直直地一拳,顶多内力高强的力道更大而已,却不会有什么太多变化。但在化境高手而言。这么寻常普通的一拳,却也能生出许多机巧变化。如这一拳打出,力分几股,能分几层。又分别向哪边用力;或者是看似往前击出的一拳,实际的拳劲上却是吸力或粘力等等。不同的内力运用变化,便会生出不同的效果。比如郭靖的降龙十八掌。“亢龙有悔”一招,已能连加十三道后劲。重重叠叠,一道强似一道。寻常人如何能挡。便是有人能靠浑力硬接下来他一掌,却也绝接不下来那紧跟着的十三重后劲。
就此而言,全真教《天罡正法》所配套的“天罡掌法”与“天罡剑法”这两套武功,已然是化境级的招式。这两套武功的真正威力,都在于内力的运用变化上,而不是在于招式本身的动作。
尹治平现在已然练成了《天罡正法》的第四层,正在练第五层,而且近来得了全本的《九阴真经》之助,进度颇快,他感觉最多再有月余时间,便能把这第五层练成。但能用的前四招掌法与剑法,却也是化境级的招式。只不过他本人,却还还不是化境级的高手,但他现在也已非常接近。如果他能够把《天罡正法》练成,那绝对稳步进入化境无疑。
对于武功达到化境的高手而言,除非是内力尽失、身体残疾等问题,否则便是十几二十年不动拳脚,他们的武功也不会有任何退步。
老顽童正是这种情况,他已几十年没用过兵刃跟人对敌,也几十年没用过全真剑法了。但现在用出,却没任何生疏。比坚持几十年练习不断的马钰、丘处机等人,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这非是功力强弱的问题,而更是在于境界的差距。
老顽童说不用内力,正是想要看看玉女剑法的招式如何能够克制全真剑法的招式,处处针对其破绽。如果他用上了内力,施展出化境级的手段,那即便玉女剑法克制全真剑法,在他用来,也照样能够胜过李莫愁,反把玉女剑法破去。
正如前文所言,《玉女心经》上的武功虽然处处克制全真派的武功,但对于《天罡正法》所配套的“天罡掌法”与“天罡剑法”而言,除非功力相当,否则也无甚妙法可破。
从这一点上来说,林朝英所创的《玉女心经》,实在有点儿过于纠结于太过针对全真派武功这点,有些舍本而逐末。只有最后那一篇玉女素心剑法,林朝英放下了心中之怨,才把这篇双剑合璧的武功推到了极尽技巧近乎于道的境界,使得两人合使招式上全无破绽。
而且要练这篇武功,自然必须要把《玉女心经》的外功、内功都要练成,而心经全部练成的话,习练者自然也都功力不弱。如此双剑合璧下,这才有对抗化境高手乃至胜过的资本与手段。如若是两个身无内力之人,哪怕能把这玉女素心剑法练成,也是无甚威力可言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一十二章 让你好好见识
李莫愁知道老顽童的武功高她太多,即便不用内力,她也未必能伤到他。当下客气了一句,便“呛”然一声抽出金蛇剑来,抬手一剑攻了过去。
老顽童变招还击,果然只是用的全真剑法。
《玉女心经》中的武功是包含有全真剑法的,李莫愁学《玉女心经》时是练过的,而且她又跟尹治平在一起,自然是对全真剑法十分熟悉。老顽童一变招,她立即识出来老顽童所使的这一招叫做“素月分辉”,当即便使出玉女剑法中相应的破解招数还刺了过去。
老顽童这招才使了一半,便发现李莫愁的金蛇剑已等在了他变招的前路上,他再继续使下去,使剑的右手臂便等于送到了李莫愁的剑上被她刺。
“好!”老顽童眼见李莫愁所使的玉女剑法果然克制了他的全真剑法,不由又惊又喜。惊是惊于林朝英所创的这玉女剑法果然能够克制全真剑法;喜则是见猎心喜,这等剑法,自然是要非见识一番,窥其全貌不可。
赞了一声,老顽童又再缩手变招。这一招叫做“落花流水”,老顽童还未使完,只一亮势,李莫愁便即又认了出来,跟着变招,使出这招的破解之法来。
老顽童连变数招,李莫愁见招拆招,金蛇剑总是能指向其全真剑法招式中的破绽之处,迫得老顽童每每一招还未使完,便只得另变下一招。可下一招仍是只使一半,便被破去。十数招一过,老顽童只觉得大是束手束脚。全真剑法中的许多精妙招数全然发挥不出来。这玉女剑法果真是全真剑法的克星,处处针对其破绽之处。料敌机先。
又过得数十来招,老顽童后跃开来。叫道:“罢了罢了,不打了。”
李莫愁闻言,自是立即收剑而立,住了手。
老顽童道:“你师祖所创的这玉女剑法,果然是我派全真剑法的克星。不必再打下去了,我便是再使上一百招,仍是要尽被破去。”
话是如此说,但他话里却没有任何本派武功被破的担忧与沮丧等情绪,仍是一副笑嘻嘻并且还大感兴趣的神态。接着他把剑抛还给尹治平。道:“好了,来,现在我要见识见识你们双剑合璧的武功。你们两个一起来攻我,不必留手。”
尹治平接剑在手,纵身一跃,与李莫愁并肩而立,抖手耍了个漂亮的剑花,指向老顽童笑道:“那师叔祖你小心了。”
老顽童吹胡子瞪眼,随即却又笑道:“凭你们两个也想伤到我。来来来,让你们见识见识我老顽童的厉害。”
尹治平一笑,一抖手中银龙剑,银光闪耀。一招“罗带同心”攻了过去。李莫愁自是全力配合他出手,手中金蛇剑的金光闪烁,与尹治平手中的剑光连成一片。又交相辉映地一起向老顽童罩了过去。
老顽童先前只是旁观他二人与金轮法王交手,虽然以他的眼光。旁观之下也能瞧出二人双剑合璧的功夫十分厉害,但这时轮到自己真正面对。却发现自己之前还是有些小瞧了。这双剑合璧的威力,直比他先前所认为的还要厉害。
两人的剑光连成一片,招式互补,互相遮挡住对方的要害,确实是全无破绽。而要持力硬破,二人剑上所附带的内力却亦都不弱,再加上两人合力,轻易就能将他攻过去的劲力劈破搅碎。
老顽童这回可不敢再有留手,当下全力以赴。而且不出几招,便用上了左右互搏分心二用的功夫。但他再分心二用,终究还是一人。左右手虽然能够分别使用不同的武功,打出不同的招式,但一个人却无论如何也用不出两个人的力量。
而尹治平与李莫愁却不同,他们双剑合璧施展玉女素心剑法之时,彼此同心,直如一人。双剑相联,所攻击覆盖的范围也更大。不但防守无死角,攻击亦几无死角。而两人的力量相加,也并不是一加一就等于二那么简单,两人合力后的攻击威力,直是成倍提升。
而老顽童与他们空手相斗,更是吃了没兵刃的亏。尹治平与李莫愁的内功修为不但都颇已精深,而且二人手上所持的剑,也都是能分金断铁、削铁如泥的宝剑。这般利刃,再加以内力相附,老顽童哪里敢轻慑其锋。出尽奇招、妙招,也是被逼得不断后退。
斗到约摸有六十来招,老顽童往后跳开,摇着手叫嚷道:“行了行了,就到这儿罢,我也见识的差不多了。你们这双剑合璧的威力果然是非同凡响,我老顽童甘拜下风了。那林朝英也当真是天纵其才,竟能创下这般武功!”
他认输认得倒很是干脆,说罢略一顿,却又忽地摇头道:“不过两个打一个,终究算不得英雄好汉。你们两个任谁单打独斗,可都不是我的对手。”
尹治平收剑而立,微笑道:“师叔祖你这是实在话。”
“那是自然。”老顽童笑着回应,神情上还略有些得意。
李莫愁接过话来笑道:“师祖她本来就不是英雄好汉,她只是个女子罢了。我也只是个女子……”说着往旁瞧了眼尹治平,冲他笑了笑,却没有替他辨解的意思,似乎就是想要他坐定不是英雄好汉。
尹治平略苦笑了下,收剑入鞘,行了个道家的稽首礼道:“我只是个道士。”
老顽童笑道:“你们一个道士,一个道姑,可真是天生一对。以后要成天粘在一块儿,这双剑合璧的威力才能够时时厉害,不被人所各个击破。”
两人私底下虽早已把关系做实,夫妻之间的敦伦大礼更都早已不知行过多少回了。但此刻被老顽童这般说来,李莫愁仍是不禁闹了个大红脸,尹治平也是多少有些尴尬。倒是老顽童自己,却有那般意思,他只是从两人要能时刻双剑合璧来考虑。两人双剑合璧后的威力固然极大,但两人若是分开,被人各个击破,那就没威力可言了。这自来都是合击与阵法类武功的缺点,厉害是厉害,但却需彼此合作,若缺了人施展不出,那自然是无威力可言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一十三章 襄阳城中叙功绩
三人回返寨中,稍作休息之后,尹治平便带了金轮法王的人头,然后与李莫愁一起送老顽童往襄阳城中去见郭靖夫妇。除了送老顽童外,同样也是送金轮法王的人头,另外他这边的一些事也需要跟郭靖报备一下,两边互通消息,这样双方才能够更好地互相配合。
本来两边联络通传消息、递送物品等事,尹治平一向都是交给杨过去做的。杨过既是他的弟子,又是郭靖的侄儿与女婿,与他跟郭靖的关系都十分亲厚,做这事是再合适不过了。另外,尹治平也是不想杨过涉险,所以安排了他一个后方联络之事。这事既没什么危险,但却也是颇为重要之事。
但今日这事却不同,送老顽童这位全真教中辈份最高者去襄阳,杨过一个四代的俗家弟子未免太不够分量。而且他今日与李莫愁合力斩杀了金轮法王,也实是一件大事。金轮法王一死,蒙古大营中便没了绝顶高手坐镇,以后行事会方便许多。这事他决定最好还是亲自告诉郭靖,再与郭靖商量一番为好。最重要的是,他昨日才把杨过派去了襄阳城中,今日杨过却是还没回来。
桐柏山中的大寨距襄阳城也并不远,比距蒙古大营是要近上不少的,遇事也能够更快地互相呼应。三人前往襄阳的途中虽并没使用轻功,但寻常赶路也仍是脚步甚健。不到一刻钟功夫,三人便已赶到了襄阳城下。
城上守军中有郭靖的手下在助守,这些武林人氏自是都认得尹治平这位武林左副盟主的。一见得是尹治平到来。在城上招呼了一声后,立即为他开启城门。同时有人前去寻郭靖禀报。是以三人进得城中后不久,郭靖便带着人迎了过来。
一见得老顽童也一同到来。郭靖不由大喜,远远便高呼了一声“周大哥”,然后快步迎了上来。老顽童也欢喜地叫声“郭兄弟”,快步赶了过去。
郭靖从小在蒙古长大,身上还保留了不少蒙古人的习俗。他与老顽童多年不见,这时再见,心情激动之下,忍不住上前去给了老顽童一个拥抱。老顽童心思纯真,却也没什么因循守礼之念。这时见到郭靖同样很是高兴,发乎于情,也大笑着抱了郭靖一下。
两人互抱了一下松开,接着把臂言欢。稍叙了两句话,郭靖抱拳行礼,与尹治平和李莫愁相见。
郭靖注意到尹治平手里提着一个包裹,上面还沾满有血迹,行礼过后,便即含笑问道:“尹师兄。不知你又斩了哪一个蒙古将领的项上人头?”
这些时日,尹治平已遣杨过往城中送了好几颗蒙古将领的人头。竟是暂获颇丰,此刻眼见尹治平手里又提着一个似是裹着人头的包裹,郭靖是以有此问。
他对尹治平牵头所组织的这支在敌后进行刺杀、破坏等行动的特别队伍很是满意与赞赏。他这边率人助守城防。还没立下什么显眼让人称道的功劳;而尹治平那边第一次送过来的便是一名蒙古万夫长的人头,接着又是一名千夫长与几名百夫长。
虽然看起来他们刺杀的级别在不断下降,但相对于他这边来说。仍是功绩显著。不说别的,单是凭第一次的那个蒙古万夫长的首级。也是大功一件。
最初尹治平牵头组织这支特别的队伍时,郭靖心中还有些疑虑。但现在尹治平已证明了他这支队伍的作用,郭靖心中便只有佩服。
尹治平闻言答道:“这颗人头可不是蒙古军中将领的,而是那蒙古国师金轮法王的。”
郭靖不禁动容大惊道:“竟是那金轮法王的人头?”
尹治平一笑,也不解释,直接将手中的包裹递了过去。
郭靖接过来,伸手打开一看,里面果然正是金轮法王的人头。郭靖又是一惊,问尹治平如何杀得了金轮法王。
尹治平便从今日老顽童闯营,到他率所有人前去赴援,再接着他与李莫愁先一步赶到讲起。具体到他与李莫愁跟金轮法王如何打斗的细节、用的什么武功等等,这些自不必细讲。尹治平只是详述了事情的经过,以及最后的结果。
郭靖听罢,赞叹尹治平既有妙计能引金轮法王入彀,而又有武力能将金轮法王杀死,当真是有勇有谋,让他敬佩之至。说着话,又向他行礼以表敬意。
尹治平回礼谦虚了句,说道:“今日若非周师叔祖适逢其会,已引得金轮法王出了蒙古军队的大营,我可也找不下这样的机会。”说到此一顿,又瞧向身旁的李莫愁道:“而若非有李道友鼎力相助,我单人独力,也是斗不过金轮法王,杀不了他。”
郭靖又向李莫愁行礼称谢一番,接着向老顽童称谢笑道:“大哥可当真是一员福将,今日初来乍到,便创下此良机,让这金轮法王授首,小弟可着实是佩服啊!”
老顽童哈哈笑道:“兄弟你这话不错,我老顽童生平别的本事或者还有不如人,但这运气可着实是不赖。”
又谈笑几句,郭靖将手中金轮法王的人头交给身旁之人,命之悬挂于城头之上。随后郭靖当前领路,引老顽童、尹治平几人往他在城中的府上。
路上郭靖问起去年就早已托人向老顽童送了英雄帖,老顽童如何现在才到。老顽童自不相瞒,说是路上贪玩,再加上又迷了几次路,所以耽搁了不少时间。最后说到今日闯蒙古大营来寻郭靖,便接上了尹治平之前所说,也不必再多加叙说一遍了。
几人走走说说,不多时便到得了郭靖的府上。郭靖路上也早已命人传回了消息,等到得府门前,大门外黄蓉正带着杨过、郭芙与武氏兄弟等人相迎。
瞧到老顽童,黄蓉也是满脸欢喜地上前与老顽童行礼相见。她虽已怀了身孕,现在大腹便便,但终究是习武之人,身体要远胜于寻常妇人,却还没到行动不便的地步。
老顽童在来襄阳的路上已听尹治平说了郭靖、黄蓉夫妇现在的情况,知道郭靖、黄蓉现在已有一女,而黄蓉还又怀了第二胎的身孕。但终究只是听尹治平述说,这时亲眼瞧见黄蓉大着肚子的样子,老顽童还是不禁满脸惊奇。
在他的记忆中,黄蓉还是个整日爱瞎玩疯闹的小丫头,没想到今日再见,黄蓉不但已为人妇,更已为人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