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洪荒绝世散修-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在此时,飞扬深刻的意思到,自己必须要抓紧编写出一本书了,毕竟总不能让学宫当中的学子一直只有《燧易》这门课吧!

当即,飞扬就将稷下学宫当中所有事情全部交给子罕来打理,至于他,则是即日起闭关著书,没有一本书出世的话,飞扬是绝对不会出关的。

而接下来,飞扬有一个要苦恼的事情,他应该要先从哪方面入手,飞扬已经想好了,他的学说是要以奇门遁甲、排兵布阵、勘察龙脉、观测星象、推演气运、占卜吉凶等等为核心,而这么多方面,飞扬一时半会却是难以取舍。

在一番苦恼后,飞扬终于做出了决定,他接下来要编著的,乃是一部堪舆书籍,所谓的堪舆,便是风水了,他之所以要最先选择这一方面,那是因为他所创立堪舆学说的理念,核心理念却是勉人尽孝,劝人为善,催人向上,使人得福,告诉人们顺应自然规律、优化自然环境来改善提高人生和社会,而不是像后世当中一些人一般,学了风水只是为了到处倒斗,挖人坟墓、盗人财物。

也许有人会疑惑,这小小一个风水学怎么配得上如此高尚的理念,但在飞扬看来。风水学完全有这个资格,举个例子,风水学当中很重要一点,便是为死去之人选择墓地的,在洪荒当中,有一些地方时不能下葬的。否则要么会令尸体尸变,变成僵尸跳出来为祸世间,而有的地方煞气萦绕,死人一旦葬在这种地方,还没等阴差到来,这些人就会被侵蚀得魂飞魄散。

而当某人父母死去之后,深谙墓地重要的的子女根据风水学给父母选择坟墓,这不是勉人尽孝这是什么。

而接下来的劝人为善,无非就是讲那套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理念融入到风水学当中。告知众人,天地人是一体的,人的心灵与天地的灵气是相通的,美好的心灵才能和美好的风水地同气感应,有美好心灵人才能得到美好的阴阳宅,才能获得风水地的吉气善待,众人不敢为非作歹。

至于催人向上,那是因为阴宅位置会影响子孙后代的命运。那些个想要飞黄腾达的人,若是信奉风水。一方面会努力工作,等赚了一些钱,便给自家祖宗迁坟,迁到一个风水好的地方,这样子他的气运也能跟着好起来。

另一方面,同样会是努力工作。等有了一定收入后,请来一些风水大师为自己改造房屋,让自己能够聚拢更多的气运,好让自己过上更好的日子。

至于最后一点,使人得福。才能飞扬最为注重的核心理论,毕竟谁不想过上更好的日子,在现如今这个兵荒马乱的时代,如果一个学说能够使人得福,那这个学说才会真正被世人所接收和推崇。

因此,在飞扬的眼中,那一直不受四人重视的风水学,反而是一门高尚且有动的学说,大到一个国家,小到平民老百姓,都可以靠着风水学而受益。

当即,飞扬开始闭关编著这本风水学的书籍,一转眼,便是四十年过去了,稷下学宫的学宫不断地轮换,不断有劳学员毕业出去,又不断有新学员补充进来,而随着各国的君主开始重视这学宫当中毕业出来的人,开给任用其中一部分为官,这稷下学宫也就变得更火爆了,仿佛自家孩子想要出人头地,也就只有进入稷下学宫一般。

因为这个,子罕不得已之下,多次改变考核的标准,一次比一次难,为的就是让每一届的学子都保持在三千之数。

而就在这时,齐国国都外的一座荒芜小山中,除了子罕外,没有人知道那位大名鼎鼎、稷下学宫的开创者飞扬这四十年来都隐居在这小山里面。

这日,只见飞扬所在洞府的洞口忽然大口,而后飞扬就披头跣足地冲了出来,手中抓着一个卷轴,迫不及待将此卷轴摊开,然后便对着空旷无人的四周高声念诵了起来“葬者,乘生气也,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我今以此风水立学,编著此《飞子堪舆篇》,还望天道明见”。

“勉人尽孝,劝人为善,催人向上,使人得福,此乃我风水学说之核心……”

“堪为天道,舆为地道,星宿带动天气,山川带动地气,天气为阳,地气为阴,阴阳交泰,天地氤氲,万物滋生,仰观天文,俯察地理,此乃风水也……”。

“风水之术乃相地之术,分阳宅风水,即阳宅相法,专司生人居住的城郭住宅的择址布形,阴宅风水,即阴宅葬法,专司死者的陵墓坟冢的择址布置,不论阳宅阴宅,风水的好坏,均关乎生人的吉凶休咎……”。

“乾山乾向水朝乾,乾峰出状元;卯山卯向卯源水,骤富石崇比,午山午向午来堂,大将值边疆;坤山坤向坤水流,富贵永无休……”。

……

就在飞扬将此经念诵完之后,立马一声巨雷响彻天地,飞扬编著的《飞子堪舆篇》乃是现如今人族第一部风水学的著作,飞扬也就顺理成章,成为了风水学说的开创者,天地间第一位风水师,日后的风水师都要奉飞扬为老祖。

这一切的一切,致使天道也有感飞扬编著此书,开创风水学,使得万民有机会明天敬道,造福苍生,立马就有一团功德从天而降,其中六层的功德落在了这《飞子堪舆篇》上,使得此经成为了一件下品功德灵宝,至此以后将镇压着风水一脉的气运。

第159回玄家出功德金轮

至于另外四层功德,则是全部朝着飞扬落下,飞扬没有直接这这些功德吸收,而是大袖一挥,将这些功德都给收了起来。

然而,这颗还没完呢?飞扬这个时候感觉他的学说已经粗具雏形了,也是时候立下玄家,抢先占据一部分气运了。

飞扬在获得了天道功德后,当即就将燧人经、《飞子堪舆篇》还有上品先天灵宝定海神珠同时祭出,对着天道祷告了起来,“悠悠上苍,容我一禀,我今日立下玄家教化苍生,以《燧易》和《飞子堪舆篇》为教化之方,以此两件功德灵宝和上品先天灵宝定海神珠镇压我玄家气运,玄家又玄,众妙之门,玄家,立”。

就在这一瞬间,风云涌动,天雷乱舞,一道硕大的功德金轮从天而降,落在了飞扬的脑后,大放无量光明,照耀三界十方,将其衬托得仿佛神圣一般,三件镇压气运的宝物悬浮在功德金轮之上,中间拱卫着一个字,熠熠生辉,乃是道祖所传道文当中的“玄”字。

初生的“玄”字很是不稳,仿佛随即都会被风所吹散一般,然而,那三大宝物的存在,却是镇压着这个字,使其不会消散,而这时,功德金轮上面射出一道金光,击中在这“玄”字,立马使得此字彻底地稳固了下来。

而当这“玄”字稳固了之后,也就意味着玄家正式建立了,这次飞扬建立玄家,乃是首开先河,并且成为了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的起始,天道有感之下,赐下一道功德金轮。

这功德金轮乃是由大量功德所凝聚而成,因此只要将其给打碎。便能够获得大量的功德,只不过没有人会那么做,否则就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因为这功德金轮虽然是由大量功德凝聚而成的,可是并不是说只要拥有大量功德,就能够凝聚出这等金轮。这世间只有天道有这个能力,利用功德凝聚出一个金轮,能够拥有这等金轮的人,都是受到天道垂青的人。

这种功德好处多多,首先由于全部都是由功德之力凝聚而成的,因此镇压气运的能力,还在同一级别功德灵宝之上,除此之外,催动这功德金轮。可以一定程度上万法不沾,诸邪退避,最后拥有这等金轮的人,都是天道所钟的人,别人不敢轻易将其打杀。

而就在这时,整个洪荒一片哗然,几乎所有修为足够的人,都将目光给投了过来。毕竟这接连两次大功德落下,想不惊动众人都难。

当他们见到那身具滔天功德的飞扬后。羡慕的有,嫉妒的有,敬佩的有,惊慌的有,就在这一瞬间,飞扬仿佛是成了整个洪荒的中心一般。吸引着所有人的目光。

而就在这时太清仙境大赤之天中,老子此时正与元始天尊一齐议事,在飞扬立下玄家,获得大量功德的时候,老子当即目光投向飞扬所在的方向。微微叹了口气,当即说道,“本想等几年在分身下界,现在看来却是不行了”。

当即,老子脑后射出一道光芒,朝着幽冥地府当中的六道轮回激射而去。

而元始天尊在见到这一幕后,当即面露惊讶之色,赶紧对着老子问道,“师兄分神下界是不是太早了些,多宝师侄现如今还没完全领悟出大乘奥义,如何能去分走西方气运”。

“必修得下界了,不然的话岂不是得让那位飞扬道友将所有的功德气运抢光,我道门在封神量劫当中气运大损,而这次百家争鸣,是恢复我道门气运的最好时机,不容有失,我等若是不能尽快恢复道门气运,如何抵挡接下来佛门的大兴”。

“也罢,既然如此,我也让我的几个弟子下界广收门徒,立下道统,虽然比不上师兄建立道家,气运昌隆,但多少也能帮助到道门”。

……

此时西方须弥山上,万佛之祖阿弥陀佛正端坐在九品金莲之上,下方坐着现如今佛门数千佛子,其中有三千多人乃是截教弟子,既有万仙阵收取的三千红尘客,也有一气仙马元,乃至是背叛截教的长耳定光仙。

而除了截教弟子外,也有阐教弟子,现如今上古七世佛之首的燃灯古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音菩萨还有那手持降魔杵的韦护罗汉。

而除了阐截两教的弟子外,其他的要么是原本西方教中之人,有的是后来被准提接引掳来的,还有是看佛门大兴在即,主动投奔过来的,加起来也有数千人。

此时,阿弥陀佛正在为为万佛讲经说法,只见他通体大量无量金光,照耀诸天,头顶现出一片金云,在金云上面三颗舍利子不断地沉浮着,捏莲花印,做狮子吼,不断口吐真言,“如是我闻,若有所不空,应当有所空,不空尚不得,何况得于空?凡人见不空,亦复见于空,不见见无见,是实名涅盘。不二安隐门,能破诸邪见;诸佛所行处,是名无我法……”。

然而,就在飞扬立下玄家的刹那,阿弥陀佛立马便停止了讲道,并且睁开了双眼,目光看向飞扬所在的方向。

万佛正听道听得津津有味,却未曾想这个时候阿弥陀佛突然停止了讲道,那些实力低下的不明就以,而实力高深的,立马就掐指一算,算出了飞扬立下玄家的事。

而就在这时,燃灯上古否突然上前启奏阿弥陀佛,说道,“阿弥陀佛,贫僧燃灯,见过我佛,那二十四颗定海神珠事关贫僧道途,请我佛准许我前去东土,取回定海神珠”。

“不可”,阿弥陀佛赶紧说道,“这位飞扬道友只可交好,不可得罪,此外,这定海神珠并不是只有二十四颗,而是总共有三十六颗,只不过经过太古一战,其中十二颗已经不知所踪了,贫僧会全力帮助你找到这十二颗,燃灯古佛切记不可前去为难这位道友,否则的话,他投靠东方圣人,对于我等西方来说,必将是一场大难”。

第160回各方反应

燃灯道人虽然无奈,但也只好点头容易,不过立马又问道,“我佛,现如今飞扬道友立下玄家,开启了百家争鸣的时代,我佛门可要趁机前往东土,宣扬我无上佛法”。

“时机未到啊!我等现如今若是前往东土,东方诸位圣人必定不会坐视不理,不过,那东方两位圣人欠下我大因果,在下次量劫到来的时候,必须要帮助我等传经东土,那时便是我西方大兴的时候了,现如今我佛门还是应该以积蓄实力为主”。

说完,阿弥陀佛便不再理会燃灯古佛,而是又给众人继续讲道了起来。

……

现如今西方万佛归宗,隐隐约约有直追当年截教万仙来朝之势,因此现如今整个西方,几乎都被佛门所掌控,不过在极西之地的一处秘境,却是压根不受佛门掌控,那便是曾经的洪荒霸族白虎一族的隐居之所。

而在这时,有一位身穿黑衣的少年,身上煞气惊人,目光凌厉无比,看向飞扬所在的地方,自言自语道,“是时候了,我要转世人族人族之中,立下学说教化世人,必定要集聚无量功德,救我父脱离西极”。

当即,此人元神出窍,投向了六道轮回当中,而他的肉身失去了元神,立马就倒在了地上,幸好白虎族的族人早就在一旁守护,这时便来到此人肉身身旁,将其肉身带回去妥善安置。

……

火云洞中,此时三皇也是被飞扬的举动给惊动了,当即,中间的神农说道,“怪不得他要选择这个时候离开火云洞,原来是冲着这个百家争鸣时代的功德去的”。

这时。轩辕也说道,“他在易道上面的领悟比起我等有过之无不及,能算出此事也在情理之中”。

最后,伏羲发话了,“飞扬道友此次所为,却是出乎了我等意料。我火云洞身为人族无上圣地,面对此气运昌隆的时代,我火云洞也不能无所作为”。

随即,他便对站在面前的一人说道,“析,就由你下凡一趟,传下学说,好壮大我火云洞气运,造福天下苍生。你若在凡间遇到麻烦,可去齐国找飞扬道友,同为火云洞一脉,他必定不会坐视不理”。

如果飞扬此时在这里的话,必定会认出此人,此人乃是上古风氏部落之人,那个时候没有性,因此单名一个析。乃是伏羲手下的忠臣,曾经辅佐伏羲治世。身具大量功德,他是风氏名析,而飞扬是风氏飞姓名扬。

“臣遵旨”,当即,这析同样是元神遁出,朝着幽冥地府激射而去。至于他的肉身,则是被伏羲妥善安排好了。

齐王都城外的荒山当中,在立下玄家,获得功德金轮后,飞扬自然是大喜不已。当即运转法力,将功德金轮隐去,并且收回了三件镇压气运的灵宝,这才使得那个“玄”字不见了,不过如果有人具有仙眼天眼的话,就能发现飞扬头顶有个“玄”字,飞扬走到哪里,这个“玄”字就跟到哪里。

接下来,飞扬休整了一下,而后便离开了这个他生活四十多年的洞府,望齐国临淄而去,最终来到了稷下学宫,见到了那四十年过去一点都没变的子罕。

“拜见老师,恭迎老师出关”,那子罕在见到飞扬凭空出现后,当即大喜,赶紧磕头行礼。

“免礼,为师且问你,这四十多年的时间内稷下学宫可还顺利”。

“启禀老师,稷下学宫一切顺利,每逢招生之日,场面都是十分火爆,百姓从四面八方涌来,为的就是讲他们的儿子送入学宫当中,此外,各国君主都很重视稷下学宫,会重用一些学宫当中毕业出来的优秀弟子,使得所有学宫当中的学生学习都十分刻苦”。

“如此甚好,为师在之前闭关的四十多年中,已经编著出了一本《飞子堪舆篇》,开辟了风水学说,至此以后,稷下学宫分为上宫还有下宫,下宫跟以往一般,以识字和学习《燧易》为课程,仍然是三年轮换一次,不过在下宫学子毕业的时候,便对其进行考核,考核失败的人毕业出去,考核成功的人,便进入上宫,专门专研此《飞子堪舆篇》,日后便是我玄家的弟子”。

“是,老师”,这子罕早就听飞扬说过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的事情,而自家的老师能够成为一家子主,他这个当弟子的地位也能跟着水涨船高,另外他作为玄家弟子的一员,可是能够得到玄家气运的庇护,玄家气运越是浓郁,他受益便越大。

当即,稷下学宫按照飞扬的意志更改了政策,把学宫分为上宫和下宫,下宫学习的还是跟以前一样,只不过毕业出来的学子若是通过考核的话,便能进入上宫继续深造,上宫学子学习的时间也是三年,就跟前世当中的初中部高中部一般,而这一瞬间也就在人族当中引起了轰动。

以往的稷下学宫学习的课程是什么,人族的百姓大概都知道了,只不过,在他们看来,飞扬作为一个神通广大的仙人,能够传授的应该不止这么一点才对,而现如今上宫的出现,却是令所有的人明白了,能够加入下宫的人乃是人族的精英,而能够加入上宫的人便是精英当中的精英了,恐怕也就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有资格得到飞扬的真传。

而等三前过去,连上宫的学子也毕业了,风水一学立马就席卷了整个人族,完全颠覆了人族以往的观念,以往,百姓们的先人去了,都是谁便找一块地方埋了,可是现如今风水学说却告诉他们,要谨慎对待先人的坟墓,要是先人埋了个好地方,后人便会福缘滚滚,而若是埋了个坏地方。

以往,贫穷的老百姓都是有个地方住了就很不错了,而富人建造房屋,都是以美观为标准的,可是现如今飞扬告诉他们,这房子怎么建、房中的家具如何摆放,都是是关着房主人的气运的,建造和摆放正确的房主人,可以享无边福运,而错了的人,却是会三天两头倒大霉,甚至最后不得善终。

第161回名家邓析子

一瞬间,从上宫当中毕业出来的学子,就成了众人眼中的香馍馍,混得差的人在凡间替百姓看阳宅,探阴宅,而混得好的人,则是高居庙堂之上,为天子建造皇宫、都城、乃至是陵墓,深受天子器重。

因为这个缘故,所有下宫的学子一个个头悬梁锥刺股,努力读书,为的就是能够进入上宫,学习风水之术。

飞扬在感应到自己身上气运又涨了,《飞子堪舆篇》上面的功德又多了,顿时就是忍不住一阵激动,看来,当初决定建立稷下学宫是完全明智的选择,这虽然走的是精英教育,但效果却比之前飞扬走遍人族,广传《燧易》,来到好得多。

接下来,飞扬没有急着去编写下一本书,时不时游历四方,体察民情,为自己著书寻找灵感,有空的话就降临上宫当中,亲自为上宫的学子讲解《飞子堪舆篇》,下宫的学子在知道上宫的弟子能够得到飞扬亲自的指点后,当即加入上宫之心就越发的浓烈。

尤其是现如今,各国的君主在发现下宫毕业出来的学子跟上宫毕业出来的学子根本不是一个层次的后,便不再理会这些下宫毕业的,而是在上宫学子毕业之日,聚集在学宫门前专门招揽上宫毕业的,这就使得下宫的学子若是不能进入上宫的话,这三年差不多就是白读了。

转眼之间,二十年的时间过去了,学宫还是跟以往一样那么兴盛,然而就在这时,一个名叫邓析的人忽然带着数十个弟子来到稷下学宫,想要求见飞扬。

“你是析前辈”,飞扬见到这邓析后。发现他原来就是伏羲手下重臣析,顿时就是一愣。

“不敢,名家家主邓析见过玄家家主”,当即,这邓析就带着一帮弟子给飞扬行礼。

名家?飞扬又是一愣,他最近这二十多年中。对编写新书有了一点灵感,因此便不再出去游历,却是未曾想到,在这二十年的时间中,诸子百家当中的名家已经问世了,而且名家家主邓析竟然还是人族先贤析的转世。

这时,飞扬脑海当中立马浮现出了关于名家的记忆,这邓析本是郑国大夫,开创名辨之学。名家学说的创始人,是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革新派,第一个提出反对礼治的思想,被人称作是不法先王,不是礼义。

他不但反对旧的奴隶主贵族,也反对以子产为代表的继承周礼的新贵族,他不满子产所铸刑书,私自编了一部适应新兴地主阶级要求的成文法。把它写在竹简上,叫做竹刑。此外,他聚众讲学,招收门徒,传授法律知识与诉讼方法,还以类似讼师身份帮助民众打官司,乃是人族历史上第一个律师。

至于他所开创的名家。以善于辩论,善于语言分析而著称于世,因此名家之人,个个都是能言善辩之人。

只可惜,他的思想已经触犯到了贵族的利益。不但不受到重用,反而处处被打压,最后更是被赶出了郑国,这次恐怕是因为在别的地方混不下去,这才来求助飞扬的。

“不知名家家主到此所为何事”,飞扬当即就是询问道,既然现如今乃是两家家主再对话,飞扬就没有尊称他为前辈。

“实不相瞒,我这次前来,是希望名家能够进入稷下学宫当中,在此开设课程,传授我名家之道”,邓析在说道这时,立马就是老脸一红,这稷下学宫本是飞扬开创的,可是现如今他却要来分一杯羹,自然是十分不好意思。

只不过,他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他的学说触犯到了郑国贵族的利益,导致他不但被赶了出来,那郑国的国君还下令不断刺杀他,而他现如今早就不是当初的人族先贤了,而只是凡人一个,因此只得东躲西藏,惶惶不可终日,最终无奈之下,也就只能来投奔飞扬了,他知道现如今稷下学宫在人族当中十分火爆,因此也想让名家入驻稷下学宫。

“可以”,飞扬很是大方的说道,这邓析可是火云洞先贤,以后抬头不见低头见的,飞扬总不能得罪他吧!更何况他还是伏羲的臣子,怎么说也要给伏羲几分面子,而飞扬也知道,这稷下学宫命中注定,会成为百家争鸣之地,因此自然不能拒绝名家的进入。

“至此以后,我稷下学宫上宫分为两院,分别是玄学院以及名学院,下宫毕业之人,可自愿选择是要加入玄学院还是名学院,玄学院弟子只修习我玄家学问,然名学院弟子,在主修名家学问时,还要辅修我玄家学问”。

飞扬也不是那种完美无缺的人,这么大的一块肥肉说分出去就给分出去了,他的要求很简单,名家学子在学习名家之术的时候,也要学习他玄家之术,这样子,就等于是名家让出了以小部分气运给玄仙。

“可以”,邓析想了想,最终还是咬咬牙,同意了此事,毕竟他名家若是不加入稷下学宫,便很难有翻身的机会了,反正他名家的学说和飞扬玄家的学说一点都不沾边,也不存在冲突,名家弟子辅修他玄家之术也没什么,再加上现如今玄家之术深受百姓欢迎,他名家弟子学了玄家之术,实在不行也能多一项吃饭的本事。

这日,飞扬正式宣布,名家加入稷下学宫当中,在上宫当中开辟名学院,所有下宫学员考核合格后,可以选择是要加入玄学院还是要加入名学院,而无论是加入哪一院,玄家之术都是必修的课程。

转眼间,又是下宫学员三年期满,接受考核的时候了,考核失败的人自然只有毕业出去了,而若是考核成功的人,摆在他们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是加入玄学院,另外一个是加入新出现的名学院。

在众多学员看来,虽然无论加入哪一院,都能修习《飞子堪舆篇》,但玄家和名家一个是为世人所推崇的显学,另外一个则是遭到郑国国君抵制的学说,就连名家家主都被追得到处乱窜,这样的一个学说能有什么前途。

第162回兵家孙子

最终,绝大部分通过考核的学员都是选择了玄学院,只有少数学员觉得玄学院当中人才太过,自己进去了,难有什么前途,倒是那名学院,能够加入稷下学宫就首先有其过人之处。

虽然说加入名学院的弟子那是少之又少,但对于差点被逼到山穷水尽的名家来说,无疑就是雪中送炭,名家家主邓析高兴得都合不拢嘴了。

而此时也在人族当中引起了一阵轰动,毕竟,名家的名声众人也都听过了,虽然一个个都是能言善辩之人,但是上不能治国治太下,下不明混口饭吃,又能有什么用处,因此,那些个将弟子送入稷下学宫的人,都会要求他们的子女选择玄学院,而千万不要选择名学院。

然而,这此的轰动还没过去多久,立马又有一家学说想要进入稷下学宫了,那便是被各国君王所推崇的兵家,一个仅次于玄家的半显学,而兵家的家主乃是孙武,便是之前那位白虎族族长转世人族所化。

这兵家所研究的内容只有一点——带兵打仗,如何从大局上把握战争,并且取得战争的胜利,这是兵家学说的关键,他们所培养的人,都是东征西讨的大将,而在现如今这样一个乱世当中,兵家的学说自然会十分受到重视。

这国之大事,在祀在戎,祭祀可以找飞扬的玄家,那行军打仗就只能找孙武的兵家了,这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关系到一国或一民族的生死存亡或被人奴役的大事,其中兵法也可以将它看成既是一部如何统治国家,制定国家战略的指引,又是一部如何领兵打仗。制定战争战略与策略的书本,孙子所编著的《孙子兵法》,便是人族的第一步兵法。

飞扬在见到孙武后,只见此人一身黑衣,脸庞刚毅,双眼闪烁着精光。身上散发着滔天的煞气,仿佛是从尸山血海当中走出来的一般。

“孙武拜见飞扬先贤”,见了飞扬后,孙武立马行礼,既给足了飞扬尊重,又是不卑不亢。

这孙武跟老子和邓析不同,老子本身就是圣人,邓析又有伏羲的庇护,因此哪怕转世。都仍然保留着前世的记忆,可这孙武就不同了,他的父亲白虎神君被困西极,白虎一族当中,也就他修为最高了,根本没人可以护持他,这就使得他前世记忆已经消失,除非进阶天仙。否则别想恢复前世记忆。

而此时他不再是白虎族族长,而只是人族的一个后辈。见到飞扬后,自然要尊称一声“先贤”。

“你的来意我知道,我可以在稷下学宫当中建立兵学院,只不过,下宫弟子毕业后,要选择哪家学院是他们自愿的。不得已任何方式逼迫,此外,跟名学院一般,你们兵学院也要辅修我玄家之术”。

“自是可以”,孙武当即就是很豪爽地答应了。本来,他是没有必要加入稷下学宫的,毕竟他的学说乃是仅次于玄家的半显学,有的是国君要重用他,然而,兵家作为一个学说,自然不可以没有人才加入,可是现如今的情况却是天底下所有有才华的人,都选择加入稷下学宫学习了,造成了他收不到什么好弟子。

而正当他因为此事而苦恼时,邓析加入稷下学宫的事情发生了,他在稷下学宫当中开辟出了名学院,所有通过考核的下宫弟子可以通过自己的意愿,选择加入其中一个学院,而名家作为回报,只需要让名家弟子辅修玄家之术就行了。

一瞬间,孙武心动了,在他看来,飞扬虽然人族先贤,心胸宽广,连名家这样不入流学说都接纳了,那他兵家这等半显学学说,岂有不被接纳的道理。

于那辅修玄家之术的的条件,对于孙武来说根本不算什么,他兵家学说跟玄家学说非但没有冲突,那玄家学说还能对他兵家学说进行一些补充,毕竟,他兵家所培养出来的大将在行军打仗的时候,难免进入一些人烟罕至的深山老林,而这时,飞扬的风水学说就能派上用场了。

而这时,飞扬突然开口,对着孙武说道,“久仰兵家家主大名,听闻你编著出了《孙子兵法》十三篇,乃是行军打仗的无上宝典,人族第一部兵法,不知兵家家主可否将这《孙子兵法》借我一观”。

飞扬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