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朝海主-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重镇一时间变得热闹非凡。
大批的商人都涌到了东海上,自然也会引来一些带着歪心思的人。
崇明外海,距海岸一百里的海上。一只商船队被几艘快船给逼得停了下来。一个相貌颇为凶恶的汉子狞笑着登上了船队的头船,他的身后站着几十名手持利刃的悍匪。在那头船的甲板上,一个身着蓝袍的中年人正带着一个童子等在那里。那中年人生的很是圆润,一看便是个富户出身。而那童子不过七八岁的年纪,是这中年富商的幼子,本来这次是带着孩子出海见见世面,不料想却碰到了这等事。
“周员外,久仰了!”为首的汉子一脸得意,上下打量着那名中年富商。连拳都懒得抱,直接开口打了个招呼。
那中年富商也是一笑,他这忽然的笑容使得对面那大汉表情一窒。周员外开口道:“在下区区贱名也能入得好汉的耳朵,真是倍感荣幸。不知道好汉找周某所为何事?”
所为何事?这几个字只听得那大汉阵阵烦躁。这人怎么会如此的淡定,根本就不似是被劫掠的样子,竟连一点羊入虎口所该有的慌张都没有,莫非他还留了什么后手不成?
那大汉狠狠说道:“少给老子装糊涂,你从通市上回来,想必赚的是钵满盆盈。现在遇上了老子,算你们运气不好。从现在起,你这船队,船上的货物,还有你们这些人,全都归老子了。”
这大汉的话,让那周员外不禁皱了皱眉。“不光是要钱要货,连船和人也都要吗?”那大汉轻蔑的笑了笑,“那是自然,若是在陆地上,兄弟我做了买卖都是不留活口的。可这海上……还真是巧了,前些日子大爷我结识了一名朝鲜商人,专收汉人奴隶,价钱还不低。”
那周员外明白了这大汉的意思,叹了口气,缓缓说道:“好汉,你这是第一次出海吧?”听他这么说,那大汉将眼一瞪,开口喝到,“放屁,老子从小便是这东海上的水匪。”
那周员外笑着摇了摇头,依旧是不紧不慢的说道:“自从皇上开关以来,商人们都到了通市上贸易,你们这些陆地上的好汉便转行做起了水匪的生意。可是,你们却不知这东海上的凶险。”
那大汉听了他的这一番话,仰天大笑。“哈哈,若没有大爷这等人,东海上哪里会凶险?所以说,东海凶险都是对你们这些人说的,偌大一只船队,连几个像样的护卫都没有,你们不凶险谁会凶险?”说完,边让手下们将这父子二人关入了船舱。
那周员外带着孩子进了船舱,就听得身后一阵锁头的响动。不禁微微一笑,随意的坐在了舱里的简易床铺上。低头看自己的儿子表情有些紧张,周员外张开手臂轻轻的将孩子搂在怀中。
那童子被父亲搂着,也算是稍微的放松了些。看着自己父亲那一脸的平静,童子用稚嫩的声音问道,“爹爹,我们可是遇到了强人?”那周员外笑了笑,轻声说道:“我们正是遇到了强人。”那童子的眼角泛起了泪花,“爹爹,私塾里的先生曾说过,强人是要杀人的。”周员外用手轻轻抹去了孩子眼角的泪滴,柔声说道:“孩子,爹告诉你一些那先生不知道的事。”看着儿子那闪亮的大眼睛,他继续说道:“强人是要杀人没错,可是那些强人却只敢在荒郊野外杀人。从未有过在衙门口杀人的强盗。”
童子点头道:“因为县衙里有差役,强人在衙门口作恶,是逃不掉的。可咱们现在是在海上,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没有差役管咱们。”
周员外笑了,“你可知为父为何没有给船队招募护卫?”那童子摇了摇头,商人继续说道:“因为在这里根本就用不着护卫,只要咱们守规矩。做个本分商人,这片海域就是像衙门口一般安全的地方。”
“那爹爹刚才对那些人还说东海凶险?”童子的眼中充满了不解。
周员外笑道:“凶险是对他们说的,在这片海里,海盗才是真正的高危行业。”说着那周员外忽然喃喃道:“说起来,上次见海盗还是在船主的那个时代。”
周员外看着自己的儿子,忽然开口说道:“孩子,你可怕见死人?”童子不明白父亲的意思,眨了眨眼睛,低声说道:“孩儿自然是怕的。”
周员外轻轻拍了拍儿子的肩头,说道:“男儿在世,纵是不杀人,死人也是总得见几次的。崇明周家也是大户,子孙万万不可是无胆之辈。等回头爹带你去看死人。”周员外的话说的轻描淡写,仿佛这一却都与自己无关一搬。
崇明岛周家,从王直的时代起,就是海运为生。直到李天佑崛起之后,转而与李家合作。最后三国通市创建之后,他们便开始去通市上贸易。对于这些一直混迹在海上的家族来说,东海上的任何事都瞒不过他们的眼睛。那个取代了王直的年轻人,断绝了倭患的李家少爷。上次见到他的时候,他还是那个只知道吃饭的呆儿,不料想几年的光景,就变成了这海上所有汉子需要仰视的存在。
“李司搬去了琉球,想必现在是清闲得意。还有李福那个老家伙,几年不见,还真有些想念他们。”周员外自言自语说道:“等这次事了,干脆就将生意交给大儿子打理,我也去见见以前那些老朋友吧。”
他所不知道的是,那李司现在可是忙碌得很。李天佑将所有农业方面的事情都交给了自己的父亲打理。这也是地主出身的李司最擅长的事。整个琉球岛链有一半都成了自家得土地,他现在每天都忙着到处考察开发,连回家的时间都没有。看着愈发清瘦的丈夫,那李夫人也是心疼,几次劝他像以前一样安心养老。却不料那李司却将头摇得像波浪鼓一般。“不行,连自家有多少地都不知道,回头等我百年之后,怎么去见列祖列宗。”说这话的时候,他的嘴咧得像个开了瓢的葫芦。“虽然他们所有人手里的土地加在一起都不如我现在的多。可我总得弄清数量,也好跟他们显摆不是?”
周员外一路与儿子聊天,当舱门再次打开的时候,船队已经停靠在了岸边。看着面前这个满身疤痕的男子,周员外笑着拱了拱手。
“周员外,叶麻做事不利,让你受惊了。”仓门外站得正是叶麻,此时这船队已经停靠到了平户。那周员外也是笑着拱了拱手,“还烦劳叶老弟辛苦这一趟,周某真是过意不去,改天定当请弟兄们吃酒。”
那童子看着一脸凶相的叶麻,有些害怕,将身体躲到了父亲的身后。却不料叶麻竟笑了起来,只见他从牛皮坎肩的口袋里掏出两块硬糖塞到了那童子的手里,随后又和那周员外聊了几句,转头便走了。
那童子见叶麻走了,这才敢打量自己手里的东西。那周员外说道:“吃吧,这硬糖是李家自己制的,很少在外边流通的。”说完,从儿子的手里抓起一块给他塞到嘴里,另一块则帮他放到了胸前的小口袋里。
清点了一下水手和货物无损,周员外带着自己的儿子来到了平户港北部,这里原本是李天佑与汪傲决战的地方。如今却被人竖起了十几根高高的木杆,木杆上挂着的竟然都是一颗颗人头。
“你看那颗人头,可还眼熟?”周员外抱起了发抖的儿子,朝一根木杆指去。那童子壮起胆子看过去,发现那杆上的人头正是劫掠他们的那个大汉。不由得也忘了害怕,惊道:“那个强人死了?”
周员外笑道:“自是如此,还记得刚才给你糖吃的那人吗?”童子点了点头,“下次见到记得叫叶叔叔。”
其实叶麻本来可以更早救他们出来的,他前两天回了趟启航岛。因为要废除海禁,李天佑料定海上会多些宵小。所以叫叶麻回去,将自己乘回来的那艘三桅快船给了叶麻,并嘱咐侯赛因照那样子再多造几艘给叶麻配上。
叶麻非常中意这种三桅快船,这船仿佛就是给他量身打造的一般。船上装不了几门炮,他本来也不是靠炮战的,少许炮火牵制对他来说便足够了。有那极快的船速,就足够他在海上驰骋了。
 ;。。。 ; ;
第九十六章 肥前攻略
“公子,这里有一封平户的来信。”徐若宁给李天佑拿过来一封信。自从那天被朱载垕将心迹挑明了之后,他们二人的关系明显又近了一步。在启航岛的这几天,许多需要李天佑处理的事情,徐若宁就在旁边帮忙。
“秀吉的信?这可真是少见。”羽柴秀吉的汉字写的很漂亮,换句话说,所有能让主人对他刮目相看的事,他都很下过一番苦功。只是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他更多的是听命行事,很少会有主动给李天佑来信的时候。
秀吉用的是标准的宋体字。光凭书法而论,这个相貌猥琐的倭人在李家能排到第二。第一自然是那个十年寒窗,心性有些偏激的秀才郎。除了这两个,剩下的都是一群粗人,水平和潘常叶麻类似。每次看他们的信件,李天佑都会头疼。
“要不要普及一下汉字写作什么的……”李天佑一边想着,一边看秀吉的来信。“主上,小奴秀吉,近日来,不甚感激,涕零万分,发现异常状况,五体投地……”
李天佑咬着牙将这封信从眼前拿开,他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写得这都是什么,表述水平根本就是连幼儿园都毕不了业的节奏。有练字的工夫顺便练练文法好不好。
“公子,你怎么了?”徐若宁看了李天佑的表情,关切的问道。李天佑无奈的将信件递了过去,“你看看就知道了。”
徐若宁看了信之后,直接就笑出声来。随后意识到自己有些失态,瞬间脸上就泛起了红晕。将信折好后交还给李天佑,徐若宁说道,“那个秀吉是说,他想要攻打一个叫做大村城的地方。”
“秀吉要攻击当地的领主?”听到这个消息,李天佑感到有些意外。
最近一段时间,那羽柴秀吉在平户港巡查的时候,总会发现港内有一些没见过的武士出没,他腰间挂着武士刀,却在做着杂役一般的工作。他心下生疑,便派人去调查了一番,这一调查不要紧,原来在港口外的闲置长屋里,也都挤满了挂着武士刀的人。这个结果使得他惊出一身冷汗,近在咫尺的地方竟然藏着几十名持刀的武士,真要是冲到镇里,定然会引起不小的骚动。
偷偷的抓了两个武士审讯之后,秀吉这才得知,原来这些人全都是肥前国有马家的武士,之前王直在的时候,有马家领主包庇着王直,王直也与有马家互通有无。那时候的有马家颇为富裕。而自从李天佑占了平户,叶麻锁了东海之后,有马家的境遇便是一天不如一天。毕竟这里也没什么物产,土地贫瘠。平日里就是沿海捕些鱼虾,渔船走的离岸稍微远些,便会有叶麻的人杀过来。
因为不能在出海,当地那些领主们的眼光便盯上了周围那些弱小的邻居。而不幸的是,有马家就属于后者。盯上他们的,是肥前国领主,有着肥前之熊绰号的龙造寺隆信。
龙造寺家不断蚕食着有马家的领土,而有马家以前那强有力的海上支援现在变成了自己的掣肘。不但要分兵防御平户的明朝人,同时还要应对龙造寺家的进攻。
本身就属于弱势的一方,还要分兵作战。更主要的是,国库日渐空虚,很快有马家就无法全额支付武士们的禄米了。大米饭渐渐的变成了柴鱼加野菜,那些武士的忠心也在慢慢动摇着。特别是驻扎在西线防备平户的那些武士们,亲眼目睹着苦役的伙食都要好过自己,他们的内心崩溃了。
于是,趁着夜色有两名武士逃进了平户港,在给一个明朝商人卸了两个时辰的货物以后,凭借着劳动所得换来了一顿报餐,并且还有剩余的饭菜带给驻守在边境的同伴时。大规模的叛逃开始了。
他们知道这些明朝人的厉害,在汪傲退出平户以后,有马家曾经想要收回这块土地。可十余次进攻换回来的只是自己损兵折将,而对方连正常的贸易都没被打断时,有马家放弃了收回平户的念头。这些逃进平户的武士不敢大摇大摆的出现在港内,更不敢去镇上抢劫和行窃。平时就躲藏在镇外的长屋里,白天时去码头帮人搬运货物,到了晚上就在远离平户的地方设卡拦截本国商人。
以杂役的工钱就能换回来足够这些人过活的大米,这也是托了李天佑的福。这些物美价廉的大米全都是来自南洋,大米和蔗糖,是吕宋商会在三国通市上的招牌货。
得到了有马家武士叛逃到平户的消息之后,那羽柴秀吉便动了心思。带着他新近收服的几十名朝鲜国手下,还有十余车大米,他们来到了镇外的长屋。
羽柴秀吉亲自和那些武士的头领交涉。这个相貌畏缩的掌权者似乎能洞彻人心,他所说的每一句话,都落在了这些叛逃武士的心坎上。在白花花的大米的诱惑下,几乎没有任何阻碍,羽柴秀吉就收服了这一批武士。
虽然落魄了,可他们毕竟原本都是有马家的精锐。手里有了这一批强力的手下,羽柴秀吉将目光放到了大村城。那是有马家的居城,如果占领了那里,就相当于半个肥前国的土地进了自己的手里。至于肥前北部,那已经落入了龙造寺家的口袋。那头肥熊肯定是不会把嘴里的肉吐出来的。
从一个小厮到一个商业重镇的总管事,本来羽柴秀吉对于自己的现状还是比较满意的。促使他有了想要领地的原因有两个:第一是阿市,这个原本生于织田家的大小姐在习惯了富足的生活之后,忽然有了一种想要住回居城的愿望。而第二个则是从启航岛来的消息,自己的弟弟在关东已经有了一座居城和一片不算小的土地。他不想被比下去。
其实还有一点滋长了他想要攻打有马家的愿望,只是他没有意识到。他新近收服的几十个朝鲜国的手下,为首的是一个叫李舜臣的年轻人。羽柴秀吉的性格是胆小畏缩,为人精明却极度缺少魄力。而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他的这些朝鲜手下全都有着近乎变态般的自信心。在那个李舜臣等人不断的吹风作用下,羽柴秀吉本人在毫不知情的状态下,他的信心也莫名其妙的膨胀起来。
好在他还没有忘记自己还有个主人。在一切都准备好的条件下,羽柴秀吉给李天佑写了一封书信。而真正等到李天佑回信的时候,其实李舜臣已经带着那些武士和自己的朝鲜手下向大村城进发了。秀吉还留在平户等待李天佑的回信,
虽然李舜臣信誓旦旦的向他保证大主人一定会同意,但是未经许可私自动兵,那秀吉还是有些心虚。在李舜臣出兵的这些日子里,他到港口里巡视的次数比平时多了几倍,生怕别人不知道他在平户。
秀吉每天的精神都是紧绷的,直到李天佑的回信到了他手里,他那一颗悬着的心,才算是放下来。
李舜臣骑在一匹矮马上,身后跟着那大概有百十号人的两国混合部队。两队人泾渭分明,一队人都佩戴着武士刀,另外一队人则是以长矛为主。所有人身上的衣服都很破旧,他们都属于是秀吉的私兵,显然秀吉舍不得花钱给他们置办什么行头。
临行前那秀吉曾反复的问他,“你确定这些人能攻下那大村城?”那李舜臣说道:“那些武士只是带路的,有我们朝鲜兵,足可以一敌百。主人大可放心,对付小小一个大村城,绝对不在话下。”这句话反复说了十三遍,秀吉才放心的让他们去了。
 ;。。。 ; ;
第九十七章 另类的两种攻城
这一队士兵很顺利的便到了大村城。与这里的贫瘠不相符的是,有马家的这座居城竟然建造的十分雄伟,内城高耸,外城严密。墙体上的石块几乎就没有任何风化的痕迹,显然这座大村城就算不是新建造的,也是近些年翻修过。估计当时的有马家也没想过大金主王直会这么快就倒台。
所有人都没想到,大村城竟会是一座大城。这城池的规模,就算是放到中部最为富庶的地区,也绝对不算小。由于北方战事的关系,领主有马晴纯正带兵在北方对抗龙造寺家的入侵,而此刻的大村城城门也是紧紧关闭着,几十名挂着大弓的武士在外城的城墙上巡视,看到这一队兵士过来,纷纷进入了戒备状态。
“站住,这里是肥前国有马家的居城,领主不在城内,请你们速速退去!”
面对着对方的警告,那李舜臣根本没有一点停步的意思。只见他在那匹矮马上大吼了一声,“朝鲜的勇士们,将这座城池攻下献给主人!”跟着便一马当先的冲了出去。而他身后的那几十名朝鲜战士,也紧随其后,挥舞着长矛朝城门的方向冲了过去。
这个李舜臣刚才喊话时用的是朝鲜语,那些投靠了秀吉的武士们听不懂他在说什么,但在他们开始冲锋之后,也明白了他的意思。这些人刚要拔刀跟着冲锋,却被为首的那名武士头目给拦了下来。
这名武士头目叫松浦泰三,家里是肥前国的豪族。曾经在长崎附近做过一段时间的奉行。因为他脑子灵活,所以这些武士们都愿意听他的调遣。
那松浦泰三拦住了这些要冲锋的武士,低声说道:“你们吃米饭都吃傻了吗?这些人哪里有要攻城的样子,跟过去做什么?”
这些武士都不是傻子,被松浦泰三这么一说,也明白过来。那些朝鲜人不但没有准备攻城器械,连一张能远射的弓都没有。这样还怎么攻城?好奇心驱使着这些武士紧紧的盯着那些朝鲜人,这些朝鲜人的举动已经超出了他们的认知范围,他们想要知道这些人的作战方式和自己有什么不同。
在那几十名武士的注视下,李舜臣带着朝鲜士兵来到了城下。城墙上的那些士兵也是感觉奇怪,虽然箭已上弦,却迟迟没有朝下方攻击。
只见那几十名朝鲜士兵先是用长矛敲击城门,发现那城门关的很严实之后,转而敲击城墙。试图用长矛将墙体里的石头撬出来,而努力了许久也不见成果之后。那李舜臣便朝城墙上方大吼了一阵,随后便带着士兵转头往回走。
可能是觉得他吼的声音实在难听,这些人往回走的时候,城墙上的一名武士拉弓弦的手松开了。羽箭刺穿了那匹矮马的脖颈,矮马倒地身亡,顺带着将马上的李舜臣也给摔倒在地。
朝鲜士兵们七手八脚的将李舜臣搀扶起来,也不忘那匹死了的矮马。几个士兵拖着这匹矮马的尸体慌忙的跑了回来。
看着那些目目相觑的武士,李舜臣冷哼了一声,说道:“我带领着手下的勇士与一千名敌人厮杀,那些懦弱的家伙被我们杀得逃入城中不敢出来。最后我辱骂了他们的所有女性亲人,并且将他们将军的战马给俘虏了回来。此役,乃是我军大胜!”
他这段话是用日语说给这些武士听的。以松浦泰三为首的这几十名武士听完就傻了,脑子里全都浮出同样的想法,这小子说的是日语吗?感觉上好像能听懂,却跟眼睛看到的完全不同。还一千名士兵?还厮杀了?还俘虏了敌人首领的战马?现场除了他自己的那匹杂种马,可没有任何马匹了。
看着这些武士怀疑的眼神,那李舜臣仿佛是受到了莫大的侮辱一般。大声喊道:“你们这些人是在怀疑我吗?你们这些临阵畏缩的懦夫,竟敢怀疑我们朝鲜人的勇武。你们的眼睛都瞎了吗?还是说你们的良心都被猪油给蒙蔽了?跟你们这种懦弱的民族根本就没有办法一起战斗,回去以后我一定会请求主人将你们调离我的队伍。”
那些武士心道:就是因为我们没瞎,所以才怀疑的啊!主人真要是同意了你的请求,那才是最大的悲哀。
李舜臣气鼓鼓的似乎还要发作,那松浦泰三怜悯的拍了拍他的肩膀。“我们不想说谎,但如果你能把俘虏的那匹敌人首领的战马交给我们,或许我们可以忘掉今天的事。”这个松浦泰三说的时候,还特意的将敌人首领的战马几个字说的格外重些。
那李舜臣鄙夷的看了他一眼,“我不知道你竟是贪图战友功勋的小人。不过你既然想要这匹战马,为了大局考虑,我便给你就是了。”要不是因为他是这次行动的指挥者,松浦泰三真想一刀劈了这个满脑子幻觉的家伙。
咬着牙将怒火忍了下去,松浦泰三招呼手下们将李舜臣的那匹死马拖到了离大村城稍微近些的地方。开始处理这马的尸体,剥皮、割肉,然后架柴生火,将这些马肉都放到了火堆上去炙烤。没过多久,烤肉的香气便飘到了城头上。松浦泰三让手下的所有人把随身带着的饭团都取了出来,转身朝城头大声喊道:“我是松浦泰三,或许你们有听说过我的。我们都是驻守在西方的武士,我们已经投靠了平户的羽柴大人。在那里,有可以吃到饱的大米饭。还有你们想都想象不到美味。”
说着他拔刀割下了一块烤肉,放到嘴里大口的嚼着。“在平户,就算是你们像这样吃肉,也没人会去砍你们的脑袋!”
烤肉的香气似乎飘到了内城,渐渐的,城墙上站着的士兵多了起来。那些本来就吃不饱的武士们光是见到大米饭团就已经开始偷偷的咽唾液了,哪里还受得住烤肉的诱惑。
城墙上的士兵们眼巴巴的看着松浦泰三在那里大嚼。不多时,跟着过来的那几十名武士也加入了吃烤肉的行列,他们也纷纷的朝城墙上报着自己的名字,证实之前松浦泰三所说的都是真话。
终于有忍不住诱惑的人开口说道:“松浦泰三,我知道你的名字,似乎是长崎那边的。你们来这里是为了什么?只是来向我们炫耀新主人的吗?”
只要有人搭话,那便好办了。松浦泰三大声说道:“武士背主,这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可是我们也得活着,你们这些居城里的武士或许还好些,我们守备边境的武士的伙食里,已经连柴鱼都没有了。”
“我们的伙食也只是一条很小的柴鱼和一个野菜团子,你手里的大米饭团,我也很久都没见到了。”说话的是城墙上的武士头目。
那松浦泰三接着说道:“我也不想背弃主家,可是有马家的灭亡已经是注定的了。你们有没有想过,如果主家被龙造寺家给消灭了,你们的下场会是什么样?”
城墙上的那些武士们,被他这一番话说的也是满心凄凉。他们真的很想站起来说上一句,主家是绝对不会灭亡的!却没人能说的出口。谁都知道,饿肚子的士兵是打不了仗的,或许自己还能再撑几天,可是那柴鱼一天比一天小,野菜团子也是越来越小。情况真的很不乐观。
那个武士头目咬着牙向城下喊道:“你这是来劝降的吗?”
那松浦泰三也没隐瞒,“羽柴大人已经决定攻击肥前了,有马家对付不了两个强大的敌人。你们现在若是投降,至少绝对可以大米饭吃到饱的。”
城墙上的那些武士们聚集到了一起,似乎在商议什么。过了许久,那紧闭的城门缓缓打开,大概有二百名武士从门里缓缓的走了出来。他们将身上的佩刀摘下来放到城门口,然后空着手走向了烤肉的火堆。
松浦泰三热情的给他们发放这饭团,让手下的士兵给他们分割马肉。饭团的数量有些不足,他又去让李舜臣等人将干粮也拿了出来。
看着那些狼吞虎咽的武士们,看着那门户洞开的大村城。李舜臣冷哼了一声:“哼,懦弱的鼠辈们,被刚才的攻击吓破了胆子,出来投降了。”
战后,秀吉得到了一份十分辉煌的战斗报告,但是从小道得来的消息似乎和这份报告有些出入。不管怎么样,他都显得十分高兴。因为他毕竟是得到了一座很气派的居城和半个肥前的国土。
 ;。。。 ; ;
第九十八章 南洋惊变
有马家最终被消灭了,失去了居城和半个领地的他们军心涣散,轻易就被龙造寺家的军队给歼灭了。而当那头肥前之熊不满足于现状,继续向大村城进攻的时候,迎面碰上的,是李天佑给秀吉支援的火枪队。
一千名熟练的火枪手在平原列阵,面对着三千名龙造寺家的武士。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将这只信心满满的军队给屠戮殆尽。那头肥熊的利爪被李天佑给切掉了一只,当即便退回了自己的领地,再也不敢过来招惹这群要命的魔鬼。
得到了大片土地的秀吉,也终于体会到了当领主的劳累,大小事情繁杂错综,没一件都要深思熟虑才能处理。只不过,虽然比以前辛苦,可从秀吉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他没有一丝疲惫的神色,两只眼睛中只有狂热的兴奋。
就在秀吉当上城主的时候,启航岛上来了一位不速之客。那是一个中年文士的模样,一身半旧的儒衫,身材不高,却是站得笔直。
这人便是唐一岑,曾经的崇明知县,后来的松江知府。前一阵子接到皇帝的密旨,让他专门为吕宋培训一批官员。那唐一岑接到圣旨时很是迷惑,他不明白大明为什么要为吕宋培训官员。在接风宴上,那送密旨的侍卫偷偷告诉他,大明朝得到了吕宋的国土,只是没有官员上任时,皇帝不会公开这件事。而负责培训官员的,就是他唐一岑。
得到这个消息,唐一岑又喜又惊。喜得是自己区区一个知府竟然能入皇帝的法眼,将这么重要的担子交给自己。惊得是,这本该由吏部来负责的事情,竟然全权交由自己一个人处理。这里边会不会有其他的牵连?
圣旨上再没有其他的讯息,那唐一岑思索再三,决定出来探探风声。对于别人来说,或许海上的消息很难打探,可对于他来说,却是一件不难办到的事情。他直接找了家李家名下的商号,那些管事的都是原来李家的老家丁。有不少人都认识这个曾经冒很大危险去李家码头送信的知县大人。
唐一岑很容易便知道自己想要的消息。吕宋岛是李家攻下来的,李家少爷把它交给了皇帝。当今天子和李天佑有交情,这件事唐一岑是知道的。可据那管事说,他们之间针对吕宋岛还有一项密约,具体内容不得而知。
当唐一岑提出想到启航岛时,那管事没有一丝犹豫就答应了他的要求。当天便安排这位唐大人跟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