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朝海主-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到这话,猴子一皱眉,“去今川家做什么,你刚才没听织田大人说他们是明朝人吗?”那秀长却反问道:“明朝不在今川领吗?”猴子鄙夷的看着自己的弟弟,“真是没见过世面,大人说过,明朝是个很遥远,很庞大的国家。”说着他用眼四处乱看,“大概有从骏河国到美浓国那么大。”他比秀长还要强点,还走出过尾张国,在他的想象中,从骏河到美浓,这就是极远的地方地方了。殊不知,他说的这个距离,还不如明朝的一个府大。

    兄弟两个正在说话,只听见翻译远远喊道:“秀长,动作快一些。大人在等你。”秀长回头见李天佑一行人站在大门口等他,不由得牵着猴子就跑了起来。而这时的猴子再想躺地上打滚已然来不及,不得已只好跟着。

    秀长跑到城门口,对李天佑说道:“实在抱歉,主人,我哥哥他死活都不肯跟咱们走,所以才走得慢了些。”李天佑点了点头,也没说什么,刚才秀长拖着猴子的时候他也看到了,换了谁也走不快。

    而被捆着的猴子见已经到了门口,忽然大声对守门的士兵喊道:“救命啊,这群明朝人要抓我,赶快去告诉主人,就说他最喜欢的仆人要被抓走了。”那卫兵白了他一眼,冷冷的说道:“你喊什么,刚才前田大人特意过来给领主传话,说若是这些明朝人带着坐垫或者榻榻米走,就把他们拦下来,要是带着其他的东西,就放他们走。”这话说的很明显,这猴子已经被他的主人给归到其他东西一类里边了。

    猴子听了这话,仿佛是被雷劈了一样,呆立在当场。转而嚎啕大哭起来。李天佑也是皱眉。“织田信长那家伙打你打的不够狠吗?还至于这么留恋。莫不成你这家伙有受虐心里?”说完转头对梁三说道:“小三,给我打他,打到他不哭了为止。”那梁三听了李天佑的话,想都没想就把猴子给踢到了。随后一边打一边对旁边的秀长说了道:“别光看着,跟三哥我一起动手。”那秀长看了看地上的哥哥,又回头看了看李天佑。最后一咬牙,也加入了打人的行列。

    果然这猴子挨了一顿打之后就不再哭闹了。解开绳子也不跑,老老实实的跟着李天佑一行。李天佑用余光瞟着这个未来的天下人,自言自语道:“这书上可没写他有受虐倾向。”

    一行人又回到了之前碰到秀长的那个海滩。刚到船边,李天佑就命人从船上扔下两套家丁的衣服给兄弟二人换上。秀长倒是听话,见这衣服和水手们穿的一样,便换了上去。而那猴子的动作却像极了最开始的秀长,双手捧着这件没有任何补丁的衣服,他跪在地上嚎啕大哭起来,一边哭一边给李天佑磕头。最奇妙的地方是,在磕头的过程中他居然没有弄脏手里的衣服。最后还是秀长把他给从海滩上拉了起来,“哥哥,主人这里不兴这个。以后不要磕头了。”见弟弟如此说了,猴子这才起身把新衣服穿好。

    李天佑看着换完了衣服的二人:果然是人靠衣衫,他们虽然身材矮小,但这身衣服一穿,明显是精神多了。李天佑正色说道:“踏上这条船,你们再想回来就难了。这里还有什么想要做的事吗?”兄弟二人一齐摇头。本来李天佑还想让他们回去看看父母,可转念想到之前给秀长钱时他说的那些话。又打消了这个念头。

    李天佑对着猴子说道:“秀长是我收的仆役,而你则是织田信长抵给我的。可以算作是我的私产,说是奴隶也不为过。”那猴子听了这番话,一脸黯然的低下了头。见猴子这幅表情,李天佑微微一笑,继续说道:“不过我对你的期望很高,努力为我做事,以后你也会得到你应得的待遇。”听了这句话,本来有些难过的猴子又高兴起来。他为人机灵,平生最不怕的就是努力做事。

    李天佑继续说道:“你是秀长的哥哥,我给他起了名字,自然你也不能例外。从今以后,你的名字就叫秀吉。至于姓氏……”丰臣这个姓实在太招摇,李天佑想了想说道:“至于姓氏,你们兄弟二人就姓羽柴吧。”听到这里,兄弟二人心里都犹如响了炸雷一般。有了姓氏,就意味着他们不再是向野草一般任人收割的贱民,他们也可以向那些武士大人一样,将这个姓氏一代代的传承下去,今后就可以挺起胸膛做人了。兄弟二人怀着如山般沉重的心情,深深的给李天佑鞠了一个躬。

    见李天佑说完,梁三笑嘻嘻的过来,指着秀长说道:“佑哥可说完了?这小子早饭还没吃呢?”李天佑知道梁三见不得人挨饿,笑着摆了摆手,让梁三带着羽柴兄弟二人去了厨房。

    不提狼吞虎咽的兄弟二人。大船在李天佑的指挥下,迎风破浪向着启航岛驶去。

    启航岛上,李福早已经将火枪作坊给搬到了岛上。在他心里,那就是个炸弹,一旦被人发现就是泼天大祸。自然是越早挪过来约好。李天佑的船回来时,李福正在指挥者工匠们在岸边忙碌着。也是人老成精,他带这些人过来以后只是简单的盖了几间木屋,先让众人有个住的地方。随后马上就开始构筑海岸防御工事。

    工事的造型是按李天佑给他讲的圆形碉堡设计,不仅利于瞭望,而且造型简单、防御性能良好。这岛上不缺石头,李天佑的船回来时,第一座碉堡已经开始正常运转。五名水手在碉堡里昼夜轮换,检视着海面上一切可疑船只。如果发现敌情,就马上鸣枪示警。规矩也是李天佑之前定好的:一声枪响是有可疑船只到来,两声枪响是有敌人进攻。三声枪响是少爷回岛。当然,最后这条不是李天佑定的,是李福特别交代给水手的。见到少爷的船只回岛,也必须鸣枪。

    听到三声枪响,李福带着所有手头上没有工作的家丁们全都到了启航岛的码头,迎接李天佑归来。虽然只是分别了短短的几天,当再次见到从船舷上走下来的那个身影时,李福的眼眶仍然显得有些湿润。

    李福迎上前拉住了李天佑的手。李天佑笑着说道:“李叔,我回来了,家中可一切安好?”李福点头说道:“家中一切都好,老爷知道了少爷办的这些事之后,嘴里念叨着李家出了英才,然后直接就跑去了祠堂。而之前给王直供货的那些人现在也都投转了咱们,因为不需要再出海,很多的货船都低价折给了咱们。现在咱们原来的船基本上都是往启航岛跑,琉球那边用的都是他们的这些海船了。”

    见李福安排的井然有序,李天佑笑着说道:“这些任凭李叔做主就是了,等以后咱们家底再厚实些,我还要考虑换些新船型呢。这沙船出海还是有些颠簸得紧。”说着,李天佑笑了起来,“这次我去日本,又找到了条货币兑换的路子,利润颇为不错。既然咱们船多了,李叔也一并管了就是。”随后李天佑把羽柴兄弟给推了出来,对李福说道:“李叔,这两个倭人是我收的仆役,这段时间他们就在这岛上住下了,等学会了咱们的话,再给他们因材施教。”

    等待交代完了这些事,众人都退下了以后,李福拉着李天佑到了僻静的地方,这才低声说道:“少爷,出大事了。”

 ;。。。 ; ;
第二十九章 汪傲的选择
    李福不是没见过世面的人,能让他如此谨慎,必定不会是小事。李天佑不由得也严肃起来。只听李福压低声音说道:“这是前几天我回海门的时候,听到的风声。那本该被招安的王直,原来这些日子一直被巡抚给软禁在了杭州。那汪傲前几天从那里逃了出来,外人才知道的这个消息。”

    听了李福的话,李天佑心头一紧。这王直果然被软禁了,只是现在的东海上,除了平户还有些守着王直根基的人,以前那些水匪早都人作鸟兽散了。李天佑想了想,估计那汪傲是断然不肯善罢甘休的。恐怕将来一段时间,这东海上是不会太平了。果然如他所想,李福继续说道:“这汪傲也是凶悍,他逃出来之后也没出海,从舟山纠集了几百水匪转头便去攻打杭州,却被那驻守杭州的俞大猷给杀败。如今这汪傲已经回到了平户港。”

    说着李福顿了一下,继续说道:“以他的性格,我们李家抢了他们的海上贸易,恐怕他……”

    之后的话,李福咬了咬牙也没能再说下去。见他这幅表情,李天佑冷冷一笑,便替他说道:“怕他如何?怕他纠集几千倭寇血洗我海门李家,是吧?”李福咽了口吐沫,低声说道:“这汪傲以前也没少做这种事,实在大意不得。”说着话,李福忽然踌躇了一下,“要不然干脆和老爷说说,舍了海门的土地,咱们把家都搬到启航岛上来吧。那汪傲还不知道咱们有这个地方。”李天佑知道李福会有这种表现,是因为以前王直的积威太深。叹了口气,摇头道:“李叔,你这是没用的,如果他真有心要对付咱们,不管咱们是降是躲,他这立威的第一刀都会斩在咱们头上。”李天佑缓缓说道:“咱们也不要杞人忧天,是祸躲不过,不管怎么样,咱们也不能自己乱了阵脚。而且,那汪傲不是王直,现在的平户港也不再是从前的那个五峰王朝了。王直的那些手下已经十去七八,咱们用不着那么怕他。”仿佛是不想再继续说下去,李天佑转移了话题,“李叔,这起航岛上的火枪作坊正常运行了吗?”

    听了李天佑的一番分析,李福的心也定了下来。这些天他确实有些慌神,每天想的都是这事。最先造防御工事也有大半原因是为了防备汪傲突袭。这时才算是稍微把心放下来些。听李天佑问火枪的事,李福说道:“来起航岛后咱们的作坊后来又产了些。加上之前少爷给我留下的,现在岛上也有百余杆火枪了。本来还能再多些,主要还是这精铁不足。”李天佑点了点头,目前岛上有一百杆火枪,再加自己船上的那些,也将就着够用了。原材料不足也是没办法,不管在哪里这铁都属于战略物资。想要大批量弄到可能性实在不大。

    想着铁李天佑忽然想到了与今川领换铜钱的事,猛然间脑子里灵光乍现。对李福说道:“李叔,你可知青铜的配料?”李福不知道李天佑为什么这么问,点头说道:“知道啊,少爷你可以需要铜匠?”李天佑点了点头,说道:“李叔,你看咱们的精铁不足,造火枪都不够,若是造大炮肯定是不成的。”李福点头道:“咱们根本就凑不够造大炮的精铁。”李天佑接着说道:“所以,我决定用铜来造炮。”李福皱起了眉头,“少爷,这铜咱们也没有啊。”李天佑从怀中摸出一枚铜钱,在李福面前晃了晃。李福惊呼道:“你是想融钱造炮?”随即又摇了摇头,“少爷,这早先的青铜钱还可以,可是我朝的钱是黄铜的,从黄铜到青铜,可是要费不少的手脚,得不偿失。”

    李天佑并没有想要融钱造炮,不过李福的这些话,到让李天佑感到很惊讶。“李叔,这知识有些太专业了吧,你怎么会知道这些事?”李天佑这话说出来,李福也感到奇怪,不禁问道:“小三没有告诉过你?”李天佑眨眼道:“这事和小三有什么关系”李福的最后一句话让李天佑郁闷无比,“他没告诉你过你,马三保的铁匠还管铸私钱?”

    难怪李福这么熟悉,原来这梁三的祖上还管造私钱。能给郑和铸钱,想必这手艺也是不错的,那自己的青铜炮算是有着落了。说着对李福说道:“李叔,反正现在作坊里也没有精铁了。你回头把梁叔找来,我画张草图给他,你让他先准备东西,回头我再去趟日本,用铜钱从那边换些铜回来。

    李天佑在启航岛筹划,而此时刚回到平户的汪傲也是一脸的晦气。好不容易从杭州逃了出来,本想马上寻王直旧部去营救船主,可谁知竟然一个都联系不上了。直气得汪傲拿房中的摆设撒气:古色古香的净瓶摔得粉粉碎,那贡品级的檀木书架也是被他一脚踢断。若不是耗子进来的及时,此刻他已经把床给拆了。耗子也是个机灵人,见汪傲正在生气,赶忙报道:“少主,那些头目的下落查到了。徐海他在船主招安当日……”

    “招个屁安,是中计!”见汪傲一脸的怒气,那耗子赶忙改口道:“那徐海早就和胡宗宪有勾结,在船主中计的当日就去讨伐了陈东。”听到这里,汪傲冷笑了一声:“徐海不是泛泛之辈,陈东那个夯货怎么斗得过他。想必是场大胜。后来却是如何了?”

    耗子听汪傲问,赶忙继续说道:“就在船主和少主被软禁的第三天,徐海便拿陈东的脑袋给胡宗宪做见面礼了。”听到这个结果,这汪傲眼中先是露出一丝恨意,随后竟咧开嘴笑了起来:“嘿,这徐海平时口口声声说不做这刀口舔血的买卖,没想到却把刀子捅向了自家兄弟。看来他现在是给那胡宗宪做了狗了?真难为我回来的路上他没拦我。”

    那耗子听了汪傲的话,小声说道:“少主,那徐海没有给朝廷当差。”这个回答到有些出乎汪傲的意料之外,“莫不是那陈东的脑袋不够分量?”耗子点了点头,“想必是觉得陈东的脑袋不够分量,所以这徐海投降的当天,就被胡宗宪给剁了。现在他们两个的人头,全都在南京兵部的大堂上放着呢。”

    听了这个消息,汪傲仰天狂笑起来:“好个徐海,这就是你背信弃义的下场。这胡宗宪也当真狠辣,想来他没杀我们,已经是念了乡党的情分了吧。”笑罢,汪傲转头问道:“那肖显呢?他和倭人熟些,去让他去联系些倭人,我再带队去攻杭州。”听了汪傲的话,耗子有些为难的说道:“肖显被李家那个少当家的给砍了。”汪傲听到这个消息,登时有些呆住了,半响才喃喃道:“那姓李的小子确实有几分胆色,可他肖显去李家干什么?”耗子小声说道:“那肖显是在海上被那小子给弄死的。”听到这里,汪傲怒火中烧。一掌就把旁边的桌子给拍成碎片,“岂有此理!那叶麻也死了不成?怎么就让李家小子出海了?”

    耗子听汪傲提到叶麻,恨恨的说道:“那叶麻要是真死了反倒清净……”还没说完,汪傲便瞪了耗子一眼,“你这话是什么意思?”那耗子却说道:“船主手下的头目现在除了少主就剩他叶麻了,可那叶麻不知道搭错了哪根筋,这阵子专门和咱们过不去。这附近归咱们管的几个岛都快让他给抢遍了。岛上的倭人每天都来找驻守的管事诉苦,管事说也曾找兄弟去问过叶麻……”

    见耗子说道一半便不再说了,汪傲也是火往上撞。“你怎么吞吞吐吐的,那叶麻怎么说的?”耗子小声说道:“不知道。管事说一共派了三批兄弟过去,一个回来的都没有。”

    听到这里,汪傲心头一凛。反而止住了怒气,想了一会说道:“事出反常必有妖,叶麻那家伙着实不好惹,先让兄弟们小心应对,他若喜欢抢那些倭人便让他抢去。等把义父救出来之后,有的是办法收拾他。”说着汪傲转头问道:“既然叶麻也不去做正经事了,那咱们的生意呢?”

    听了汪傲的话,耗子小声答道:“少主,就是那李家揽去了咱们之前的贸易,李家少爷风头盛得很。说是还和叶麻战了一场。”耗子话音刚落,汪傲便骂道:“这种话你也信?那叶麻手黑成什么样你会不知道?他们要是打起来,那小子现在还能活蹦乱跳的?这话定是李家小子传出来给自己长脸的。”那耗子想了想,低头道:“少主明见,还真差点被他骗了。”

    汪傲白了耗子一眼,“那小子不过是有点小聪明罢了,还不成什么大患,现在救义父才是最主要的,其他的都暂且先放一放吧。”汪傲自言自语道:“麻烦的是肖显死了,联系倭人的事我可做不来。可现在咱们人手不足,那胡宗宪兵强马壮,凭咱们可对付不了他们。”这汪傲一边想着一边再屋子里踱步。走了几步,一发狠说道:“他不仁,我便不义。你将咱们的海图抄个十几份,给九州岛所有大名都送一份过去。他们不是眼红那无本买卖吗?这明朝任他们随便去抢。”

    这汪傲说完,那耗子大惊失色。“少主,之前咱们带倭寇,都是受咱们控制,真要是放开了由他们过去,这九州岛的倭人定会全军出动。到那时候,咱们可就是这明朝的罪人了。”

    听了耗子的话,汪傲残忍的一笑。“只要能把义父救出来,他大明朝就算是人全都死绝,又与我何干!”

 ;。。。 ; ;
第三十章 现实版天兵
    李天佑再次来到今川家,一行人十分顺利的见到了今川义元。当李天佑主动提出想用铜钱来交换金川家之前提炼出来的铜锭时,今川义元二话没说的就答应了,在他这里,铜比金更不值钱。至少黄金还能买东西,那些铜却只能去铸些铜器,还是一摔就坏的那种。就是因为觉得这些东西没用,他连山里的铜矿都给关了。而现在李天佑居然要拿钱来换铜,今川义元兴高采烈的就让人把仓库里所有的铜锭都给搬到李天佑的船上去了。而且兑换比例竟然出奇得高,竟达到了十倍之多。

    收到大量铜锭的李天佑自然是很高兴,顺口提出以后还要用钱换铜。今川义元拍着胸脯跟李天佑保证,他马上就去继续开采山里的铜矿。而且不光是这样,李天佑还留下了不少铜钱,让今川义元帮着把武田和北条家的铜也都换回来。

    就这样,李天佑的第二次日本之行满载而归。不过他却不知道,起航岛上有一个天大的坏消息在等着他。

    “你说什么!”李天佑愤怒的看着眼前的这个水匪,这个水匪是叶麻的手下,这次是专程奉叶麻的命令来给李天佑送信的。那水匪看了看一脸惊容的李天佑,说道:“麻爷让小的给少爷送信。麻爷他在长崎替少爷办差的时候,无意间拦下了那汪傲派去给有马家的信使。找人打探了消息属实之后,麻爷让小的昼夜兼程来琉球给少爷送信。”

    李天佑陷入了沉默,大厅内的气氛也是异常的凝重。他从心底相信叶麻送来的消息是真的。可这若是真的,那后果实在是太可怕了。据这个水匪说,他给自己送信的时候,就已经有不少家族的船队已经向明朝出发了。

    众人都在看着李天佑,李天佑咬牙沉思了一会,转头向那水匪说道:“我不管你是怎么找到我这里来的,你回去告诉他,这份人情,我领下了。”说完,便让人带着水匪下去休息了。

    待那水匪走了,李福凝重的问道:“少爷,咱们该怎么办?”李天平淡的口气中透着无比的坚定,“尽我所能及,去守卫同胞不受异族屠戮。”说完,李天佑没等众人做出反应,便下达了命令:“李叔,这些日子要辛苦你了。铜我换回来不少,让梁叔负责,按我之前留下的图纸造就好。最好是铸钱造炮同时进行。铸出的钱再让船队继续去日本换铜。”说完之后,李天佑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说道:“带十条大船,弗朗机炮装船,所有火枪手全部随我出行。小三、潘兄,与我去保家卫国。”李天佑这个决定就几乎是将起航岛上所有的武装力量全都带走了。但是他的这个决定,在场的任何人都没有反对。李福凝重的点了点头,“放心吧,少爷,我拼尽这条老命。也会护咱们家周全。”

    与此同时,大明的沿海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打击。大量的倭寇蜂拥而至,犹如蝗虫一般劫掠着。所过之处十室九空。十余个州县同时告急,求援书信犹如雪片一样飞向了兵部大堂。而沿海各路守军也纷纷投入到了抗倭的行列中。其中就包括镇守宁波的浙江都司佥书戚继光,以及浙江都督同知俞大猷。

    “报告船长,正前方发现倭寇的船只。”随着瞭望手的示警,李天佑也举起了手中的望远镜:翻滚的海浪中,果然隐约有一片板屋船的影子向着海岸的方向驶来。

    李天佑丝毫没有慌乱,站在船头一边望着那些小船,一边在估算距离。自从汪傲将海图发放给了九州岛各大家族。李天佑的船队就径直驶向了江浙一带的海域。虽然不可能做到一个不漏,但李天佑依然决定要尽自己最大的力量来守卫这些沿海的百姓。

    眼前的这些,是肥前国龙造寺家的船只。李天佑在这片海域里已经整整游荡了半个月。这十五天里他们总共遇到了不下二十只这样的船队。大都是以小早船为主,中间围绕着作为旗舰的关船。船队规模都不是很大,但船上的那些武士却异常的凶悍。这样的倭寇到了岸上,无论是对百姓还是官兵,都是祸患。

    “船阵集结!迎敌!”李天佑有条不紊的指挥着,船队随着他的命令摆出了攻击阵型。双方船队的距离越来越近,对方自然是没有望远镜这种东西,当发现对面船队时的时候,就已经错过了布阵的时机。

    “不要慌乱!对面都是些软弱的明朝人。”龙造寺家的指挥官大声喊着,“想想这些天我们家族的收获,他们的后边就是大明的土地,那里有数不清的财宝等着我们去拿,有美貌的女子等着我们去享用。冲上去把他们全都杀光,杀光他们!这一切都是属于我们的。”

    不得不说这倭人统领也是个久经战阵的角色,简单几句就把这些倭人的情绪给调动到了极致。李天哟从望远镜里看着对面那些纷纷拔刀大叫的倭人。他的嘴角带起了微笑。自言自语道:“这些家伙放到岸上或许是个祸害,但这海战可从来都不是看谁的刀快。有举刀的时间,还不如努力划船,也好快些过来送死。少爷我最近可是忙得很。”

    日本式的板屋船是有桨的,只不过为了保存水手体力,远航时都是将船桨收起来的。迎敌或者逆风时才用桨来给船只加速。见对面船只纷纷伸出船桨,李天佑骤然下令:梁三、潘常号带队,从两翼突袭。各船火枪手随时待命,船只相接的瞬间就是倭人最兴奋的时候,也是最容易被射杀的时候。

    船队应声而动,就在他们即将发动攻击的前一秒,李天佑旗舰上的炮声响了起来,沉重的炮弹呼啸着飞向倭人的旗舰。巨大的轰响声或许还不能让这些兴奋的倭人动摇。但是旗舰中弹时那清晰的甲板破裂声,也足以让他们心神不稳。就在些倭人失神的瞬间,残忍的屠杀开始了。袒胸敞怀挥舞着长刀的倭人便是最好的靶子,两船相交时的那一点距离,也足够让这些枪法精准的水手们发挥特长。一颗颗铅弹飞出枪膛,径直射入那些倭人武士的要害。只要不出现意外,大多数都是一枪毙命。只是一个穿插,就能让这些倭人丧失大半的战力。

    战斗开场就是一边倒的形式,李天佑船大人多,火器又精良。前方火枪齐射,后方的大炮不断火力压制,中间还点缀这一些李家船队特有的小手段。那些倭寇在目睹同伴不停被射杀的同时,还要提心吊胆的防备着从天而降的炮弹。最要命的还是那些小手段,说不定自己迈出的下一步就踩中了对方扔过来的铁蒺藜或者是沾染上燃烧的火油弹。在无处躲藏的甲板上,这些都是要命的东西。最后,整个船队的倭寇在几近崩溃的状态下被全部击杀。这是李天佑在这些天的战斗中逐渐摸索出来的战术。也是目前为止,对这些倭寇最有效率的战术。

    在对倭寇的战斗中,所有的水手都各司其职。其间没有一丝的慌乱,整个船队犹如一体。战争便是最好的训练场,半月来经历过的二十余场战斗给这些水手们培养出了类似于军人的素质。

    打扫战场这种事其实李天佑是反对的,这些倭寇都是空船来大明抢东西的,基本上连回去的粮食都没带,哪有什么可打扫的。而潘常却是坚决主张要打扫战场。每次战斗结束都是他带队去各船扫荡,遇到没死的倭寇就捅上一刀。其余的大多数时间他都在认真的收集这些倭寇手里的刀剑。几乎每次都能不让他失望的找到一两把好刀。好刀多了,那些普通的货色他也就看不上了,或是分给手下的水手,或者送到启航岛的火枪作坊。可以说打扫战场这个环节,就是他最喜欢的,也是他最大的乐趣所在。

    倭寇不留活口,是李天佑的船队上所有人的态度。最初还有人面对那些幸存的倭寇下不去手,但当他们见到那些被倭寇蹂躏过的村庄、集镇的惨烈样子。那些心慈手软的水手们统一的动作全都是狠狠抽自己一个耳光。

    刚开始的时候,每次战斗结束后李天佑还都要把倭寇的船只烧掉。后来次数多了,他也就免了这道程序。任由这些载着尸体的船只四处飘散,这倒不是他麻木了,而是他实在觉得有些浪费。一点收成都没有的战斗还要浪费许多昂贵的油。这实在不是李大少爷的风格。

    硬要说的话,倒也不是完全没有收获,至少潘常房间里的武士刀都快挂不下了。

    由于李天佑的缘故,那些紧张巡岸的军户们总能在保家为民的工作之余得到一些额外的乐趣。最开始是从烧焦的船板来猜测这是属于什么船上的木材,后来干脆就是老兵指着搁浅的小早教新兵来认那些帆上的家徽。顺便支使那些腿脚快的兵丁们去告诉总旗大人,海边又飘来了装着倭人尸体的船只。

    这些尸体对李天佑来说没什么用处,对于他们可都是好东西。随便上去几个手脚麻利的兵丁,把人头切下来上交。这可是实打实的战功,比那些虚报的战绩含金量可要高得多。虽然这些战功最后都归了带队的总旗。

    刚开始的时候,见到这些倭寇人头,当地的官员们还是异常兴奋,被倭寇杀得屁滚尿流的官兵他们倒是见得惯了。这带着人头来的官兵还是第一次见到。免不了要大肆宣扬一番,然后上报朝廷。可见得多了,人们慢慢的也就知道了怎么回事。人头可以切下来,这尸体身上的伤和船只上边战斗的痕迹无法作假。渐渐地,有天兵在海上击杀倭寇的传言逐渐在街市上流传开来。

    那些见过船只和尸体的人在酒肆之内信誓旦旦的证明着这哥传说。迷信些的人早早的就给天兵大人立下了牌位。早晚三柱清香供奉,求天兵神将们保佑家宅平安。

 ;。。。 ; ;
第三十一章 海门县偶遇
    可能是意识到有人在拦截自己的船队,也可能是那汪傲见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而在后边推波助澜。倭寇们也开始改变了策略,不再是以小股船队来劫掠,而是逐渐加大了船队的规模,由最初的以小早为主,渐渐演变成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