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富豪作家-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纪文心放轻脚步,带着两人继续往里走,通过过道站在了一个木门前。
她回头解释:“这是我的办公室。”
三人进去后,都是一阵放松。刚才在外边,恨不得踮起脚步走路,唯恐会吵到那些辛苦工作的员工。
进纪文心坐在了办公桌后的老板椅上,杨小曼便打趣道:“恭喜纪总,贺喜纪总。”
方圆也明白了:“这就是文心的公司?”
纪文心先是激动,然后又像泄了气般:“还不算。妈妈还有外公都说,让我先做编辑,从基层做起。什么时候做出一本畅销书,才让我进入管理层。所以我现在的身份就是个编辑,还是临时的!”
“可以理解,”杨小曼点评道,“如果什么都不懂就去管理,外行领导内行,这家公司的前途堪危。”
方圆也劝道:“文心可以多问问那些老编辑,到时就能做出畅销书了!”
“别说那些老编辑!”文心突然暴躁起来,“每个都当面笑眯眯问候,真正去问她们专业方面的知识和资料,一个个守口如瓶。这些也就算了,大不了我自己摸索。”
“最可气,你们知道吗?我去洗手间,隔间里就听到她们在讨论我的身份。从外公的私生女,到舅舅的小三,无所不包。然后还一致得出结论,像我这样的不学无术的空降兵,呆不了多久就会灰溜溜滚走。”她恼怒地捶着桌子:“自从我知道他们心里怎么想的,我就发誓一定要做本畅销书给他们看看!”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杨小曼充当补刀小能手。
方圆继续努力安慰:“文心一定行!”
“所以!”纪文心看着杨小曼微笑。
“所以?”杨小曼顿感不妙……
方圆变身小天使对杨小曼说道:“我们也来帮帮文心。”
“方圆,这是你说的最正确的话,也是做得最正确的决定。”纪文心立马拍板,“三个臭皮匠,顶上一个诸葛亮。趁着还有几天假期,我们先把策划书方案拿出来。”
看着两人自顾自开始讨论,杨小曼顿觉无力,怎么会变成现在这样!畅销书不是随便拉个人就能做出来,至少要对市场有所了解,对读者也有所了解,还得看出的是那类书,必须要有针对性!
两人讨论了一会,纪文心见杨小曼皱着眉没搭腔,就问道:“小曼,你也来帮我想想。”
杨小曼看着纪文心:“第一个:你的书是哪个种类,比如教辅书,找个名校,合伙初三高三练习册,很畅销。第二,如果是小说类,你有认识的作者吗,你面向的群体是谁?男女,年龄段?”
纪文心整个人都趴在桌子上,无限萧索:“从百湖回来到现在,我在这办公室呆了不到四天,你觉得呢?我就是不甘心啊!我知道小曼的想法多,你一定要帮我想想。”
见纪文心那副可怜楚楚的样子,杨小曼狠不下心拒绝:“事先说好,我给的建议不一定会畅销。而且我的范围只能锁定女性阅读这块,别的领域我不熟,你得找相应专家。”
纪文心振奋起来,她觉得杨小曼有很多想法都很新鲜也很实在,说不定就能撞上:“不怕,不怕,大家先讨论!”
“让我先想想。”
杨小曼开始思考这个时代的畅销书,她印象中深刻的只有台湾的《第一次亲密接触》。从网上流传在到现实出版。然后零一年韩国也有本《那小子,真帅》也是从网络畅销到实体出版。这两本有共同点,都是网络走红,但是针对的读者人群差别很大,一个是成年人,一个是初中生。按常理来说,成年人应该比初中生有消费能力。但是初中生会长大,十年后就是消费主力。
她突然有了一个疯狂的想法:从现在就开始培养一批初中生书迷,一年一本小说伴着她们长大。不过这又回到原点,首先得有本有趣可以大红的小说写出来才能吸引到第一批小读者。
“我有一个想法,你们要听听吗?”
第45章
“我有一个想法;你们要听听吗?”
见杨小曼愿意开口帮忙;纪文心立刻停下手头上的事情,认真听她讲。
“还记得《花季雨季》吗?”杨小曼问道。
纪文心惊讶回答:“记得,当时整个学校都在流行;仿佛不看就落伍了。没想到华夏也会有针对高中生的小说。简直太稀罕了啊!你是说针对这个群体?因为题材太独特了,具有稀缺性,确实可行。”
“这不单单是针对高中生,这种小说应该归类为青春校园小说,面向的群体可以是从初中生开始一直延续到大学。国外早就形成了这样的小说类型,甚至扩展到电视电影。但是对于华夏现在的市场来说;这几乎是空白。”杨小曼边想,边慢慢理清思路:“偶尔出现几本,也因为各种原因掀不起水花。如果我们不抢占;也会有人从国外引进优秀的小说来抢占。比如英国一本畅销的儿童魔幻小说《哈利波特》,听说明年会引进中国。”
纪文心不以为然:“一本童话故事会怎么畅销啊。”
然后,她就看见杨小曼露出似笑非笑的表情,一下就把她拉回到那个打赌惨败的炒股周记忆里。
她立刻苦着脸,举手投降:“我信了,我信了。你可别在说那句话了。我会抽时间去了解那本书。”
杨小曼对她的态度十分满意,然后接着说:“其实《花季雨季》出来后,也有类似的跟风书出现,但是没有红。为什么?不知道你们发现没有,华夏在娱乐这块包装非常落后,简单来说就是老土。而青春校园的面向群体,思想活跃,对这方面十分敏感。所以如果我们要做这方面的书,就要把它打造使读者认为它很时尚。当然,具体的内容,我回去还要好好想想。”
纪文心高兴地问:“是不是写了就拿来给编辑过审。”
“如果是想吸收高人气,最好是在杂志上连载。”杨小曼提醒道,“如果有合适的杂志可以连载的话。”
“杂志?”纪文心被她绕晕了,“等等,我们不是在讨论出本畅销书,怎么又扯出杂志……而且还是面对高中生的杂志。况且,畅销书如果不在这里出版,就没有意义了。”
杨小曼挑眉一笑:“对我有意义!我想好写文工作室的方向了。这个月会把大纲和最初设定拿出来。文心你也只剩这么多时间。你要自己想清楚,你来这里到底要做什么。如果我不满意,我可是会换地方投稿哦。”
方圆托着腮,津津有味地看着她们俩个你来我往。
当听到杨小曼提出写文工作室的事情,才小声发言:“我也要写吗?”
杨小曼点头:“是的,你要加进来,可以写悲剧,或者无感情戏。”
她起身指了指时钟:“中午了,该吃饭了。”
纪文心越想越不对:“等等,哪里不对。明明让你们过来帮忙出主意,可是现在你都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我却什么都没想明白。”
杨小曼停在门口,手握在了金属把手上:“文心,还记得我们上次说,要为成为伟大的公司领导者而努力。”
“没错啊,所以我们现在正在做这件事情。”
“可是,你之所以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不正说明了你对这一行完全不了解吗?如果你没有摆正心态,仅仅是为了与公司的员工置气,那么做出来的畅销书会真正畅销?”
纪文心站着桌子后愣住了,她没想到杨小曼会说出这番话来。她想起外公和妈妈让她从基层做起时的谈话,当时她还认为自己一定能脚踏实地做些事情。原来不知不觉中就变得虚浮起来。幸好小曼又一次提醒了她。
“你说的对。”纪文心握紧拳头,“十一月中旬,我会给你一个明确的方向。”
回到住处。杨小曼就开始构思这本青春向的系列小说。她先设定背景是一个著名大学的附属高中,拥有丰富的课后社团活动。故事的前三本发生在高中阶段。主要人物设定为三男,三女,都是高二学生。
然后她在人物设定上开始下功夫。因为这个时期,很多初高中生非常热衷喜爱岛国漫画,所以对于岛国漫画人物的性格接受度非常高。所以她设计的时候就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女主一:阳光而有活力的少女,乐观充满干劲。
女主二:冷面无口黑长直的白富美,女一好朋友。
女主三:天然呆巨力篮球少女,女一邻居。
接着她设定男性角色。
男主一:外冷内热,帅气篮球队长。
男主二:气质温柔,实则腹黑的学霸。
男主三:古灵精怪微毒蛇花美男。
可以说将她记忆中所有受欢迎的人物特点集中在几个人身上。接着她开始分别针对每个人进行动作,口癖等详细设定。而到了故事大纲,她打算走两条线,分成两个故事。她写励志剧情线,故事围绕女一从不会弹钢琴,到误入快要被取消的钢琴社,学会钢琴,振兴钢琴社,最终参加获得全国比赛资格的故事。而方圆走青春蛋疼线,辞藻华美,内容各种小忧伤,小黑暗,小纠结,男女同学,朋友之间分分合合,极致心理流。
方圆拿到简纲后细细一看,立刻乖宝宝发问:“什么叫青春蛋疼?辞藻华美到什么程度?”
杨小曼立刻用手托腮,无限幽怨地看着方圆,“你看着我的眼睛,有感受到什么吗?”
方圆听话地看了她很久,诚实地说道:“你昨晚没睡好吧,有黑眼圈了。”
“错,大错特错!”杨小曼调整了一下动作,以四十五度角的姿势仰望天花板,“你应该说:你是一个忧伤的孩子,你的眼睛盛满了寂寞。”
“噗……”方圆难得笑起来,“你脖子扭了吗?”
“嘿!严肃点,我们正在学习。你要好好体会这种,少年不识愁滋味,爱赋新词强说愁的境界。”杨小曼正色道。
方圆露出为难的神色,这样一个动作就让她体会到青春的阵痛,这难度也太高了。于是她向杨小曼提出有没有类似的文字让她感受一下。
杨小曼想了又想,终于从曾经的朋友同事的企鹅空间里扒拉出一段话来:
夜安静得让人发疯。
心里的痛只留给自己看,所有的故事都遗忘在昨天。
只是这种相逢总是在黑夜的梦里,隔着伸手永远无法触及的距离。
醒来,是一个华美的世界,我在这个世界里处处碰壁狼狈不堪顾虑重重最终伤痕累累,永远也找不到出口。
然后她交给方圆,让她好好揣摩里面的纠结和疼痛,以及中二,错的是世界这种精神。
方圆简直要疯!她根本不能从中间得到任何关于青春,伤痛的启发和灵感。
她找到杨小曼寻求帮助,是不是自己根本没有写文的能力。
杨小曼当然清楚,一个作者在题材转型时的痛苦。她只能尽可能鼓励肯定方圆,然后找了一大叠国外反映青少年青春期迷惘,伤感的影片,让方圆补课。
时间过得很快。整个月,她就在和方圆讨论人物,情节,修改文字,故事走向中渡过。不知不觉两人各自的存稿突破了六万字。
这时,她接到了纪文心的电话,说周五晚上要带一个特殊的客人来见她,然后讨论这篇青春向的小说。
会是谁呢?既然文心都说很特殊,那么她就提前买些水果准备准备。
和文心一块上门拜访的是一位三十多岁的中年男人,带着金丝眼镜,手里还带着公文包。
文心笑眯眯介绍:“这是我在绿芽杂志社实习的孙严孙老师。”
杨小曼和方圆赶紧问好,并做了自我介绍。
几人先闲聊了一番,原来纪文心自从小曼她们走后,便痛下决心,恶补文化出版公司和编辑的一切常识。废寝忘食之下,让心疼妹妹的纪文宇心软。在瞒着母亲的前提下,主动帮她找来朋友杂志社的老编辑来教她。
“我和孙老师聊到你的关于校园青春类型小说的想法,他也很赞同,所以让我带他来见你。”纪文心完成了任务,一脸的轻松,“我让朋友从港岛带回了《哈利波特》的英国版,真是意外的好看,虽说主角才十一岁。”
孙严看起来是个严肃的人,一开口语气干脆利落:“没想到小杨对国外畅销书那么了解。其实华夏的很多出版社,在上个月的法兰克福国际书展上才了解到这本《哈利波特》。我听圈内朋友说,当时有七家出版社竞拍,英国那方的条件是售出五十万册,这个条件有些苛刻,只有人文社接下来了。我看有些悬。”
“孙老师是担心这本英国畅销书在中国不一定畅销?可是我很看好它。在中国是否畅销除了书的本身质量之外,还取决于销售的方式和渠道。人文社自身旗下的新华书店分布全国,可以说是最大的图书售卖网点。在加上各种完整的促销策划方案,我保证会在全国刮起一阵魔法旋风。”
而且它还有个大杀器,被拍成好莱坞电影,这反过来又促进了书的销售,形成良好的循环,杨小曼默默想着。可是这样的书在华夏却不可复制。因为,华夏是不允许拍摄鬼怪魔法类的电影,也没政策出版此类的书。所以她一开始选的是现实题材。
“你说的不是不可能,那么我们还是谈回正题。关于能够符合本土的青春校园类小说”孙严说道。
第46章
纪文心拿出她们之前拟定的大纲和开头三万字给孙严看。
孙严接过打印稿;开始看起来。当他看到详细到一举一动,各种语气的人物设定时;有些惊讶。因为对于以前的文学作品,人物性格会随着行文推进。而这里一开始就鲜明地表现出来;据他的了解;应该来源于岛国的漫画。不过这样;更加符合那些半大孩子们的胃口;他对自己说道。
接下来的故事开头;文字简洁明快;人物个性鲜明;辨识度非常高;人物与人物的相处对话幽默可爱,他看着,辛苦一周的紧张心情也变得轻松起来了。接下来的情节巨变和反转也叫他有兴趣的猜测一番,正想从后面的文中应对答案,故事就断在那里。
他有些依依不舍地翻开第二篇故事。
可以看出是同一个背景的学校,不同主角,配角相互关联。然后这篇文风大变,不再是欢快向上的节奏,甚至故事不重要,重要的是人物的心理状态。华丽而轻盈的文字里,流淌的是青春少女的细腻婉转心思,对生活的触碰,对朋友的感情纠葛,让他这个三十几的男人结结实实体验了一把异样情怀。
以他做了十几年的文字编辑的眼光来看,这两篇小说在文学性上可能比不上严肃文学,当如果把它们作为针对性的通俗畅销小说,可以说很优秀的。也非常符合他想象中的青春校园小说。最让他惊喜的是,这两篇已看到的部分,一点男女感情都没涉及到,有的只是青春萌动和激情四射的友情。看来她们也花了精力去研究这一块的警戒线。
他微笑地将稿子放回茶几上:“后生可畏啊!不过我对小杨大纲那块的人物设定很感兴趣。你是受到岛国漫画的启发?”
“你说的没错,因为这本小说面向的读者,她们都有大量动漫阅读的习惯。人物引导情节,我把它叫做动漫化创作。除了主要线索之外,里面很多剧情桥段都是为了突出角色性格而服务的。为的是立起一个让读者难忘而喜欢的角色。”
“唔,这是一个读者快速接受人物,简单而直接的办法。一个性鲜明地角色会给读者留下深刻映象。”孙严点评道,“不过它的缺陷也很明显,就是性格过于平面,不能随着情节的发展而发生变化。那么人物就会显得不够立体复杂。”
“孙老师您说的是,所以我才设定它是一套系列书,前三本按照动漫化创作方式给读者留下好印象。当文中主角升入大学,读者也长大了,那么塑造的手法就会慢慢调整,会将重点放在书的主题和情节的架构上。”
杨小曼最后做了一个总结:“我的构想就是书和书里的人物傍着读者一起成长。初步设定一年两本书,高中时期三本,大学两本,毕业工作两本。”
孙严顺着她的话说:“前三本不涉及男女感情,规避国家政策。后四本还可以加入感情纠葛。好策划!不过我比较好奇的是,你选择了两种文风来体现这个系列故事,是出于什么考虑?”
杨小曼笑起来:“很简单,为了过扩大读者的范围,多重体验。爱看故事的看前一本,爱看感情的看后一本。”
孙严低头想了一会:“我给个建议,你们看看,你们可以把两本书的主角设为双胞胎,一个乐天爽朗,一个内向敏感。这样一对比,连续性更强。也能让往深处想的读者联系到一体双面,增加人物的立体性。另外还能增加情节的戏剧性。”
杨小曼一想,这主意确实不错。不愧是实体编辑,点评意见一针见血。
见谈话告一段落,纪文心乐呵呵插进来:“孙老师,考虑得怎么样了?我推荐的不错吧!”
杨小曼听了后,目光在他们两个之间来回游移。不会是她想的那样吧。
他从公文包里拿出几本样刊递给在座的几位:“我们杂志社的绿芽杂志明年改版,正好由我这组负责。里面有个‘我的学园’专栏连载。我一直在物色合适的小说。今天我看了你们的稿件,我觉得非常合适。(。pnxs。 ;平南文学网)”
纪文心也在一旁宣传绿芽:“绿芽作为针对少男少女的刊物在全国都是仅有的几种之一,发行量有二十多万份。小曼你可以考虑考虑。”
方圆将手中的月刊合拢,问了自己关心的问题:“稿费怎么算?”
孙严推了推眼镜:“按照国家标准。加上你们是新人,应该是千字五十。”
千字五十,十万字就应该是五千。比起台湾言情十万字拿两万稿费来说少得多,不过只要她不写和感情方面的文字,方圆觉得这是不错的事情。不过还要看杨小曼的意思,因为工作室是以她为首,而且她对这方面也比较在行。
杨小曼没有正面回答,而是看向纪文心:“你这么鼓励我想绿芽投稿,那你的畅销书怎么办?打算做什么?”
“等你连载完,我在做单行本。”
孙严也接着说道:“我们杂志社与书旗有合作。”
“我想知道,对我的学园这个栏目的推介力度有多大?相对于稿酬,我更关心这个?”
“仅次于主打作品。(。pnxs。 ;平南文学网)字数达到了两万字。当然我们也会在封面上做大字推荐。”
杨小曼听到这些常规推荐不由苦笑,作为月刊,每次刊登两万字,那么登完整本书要三年时间,这个周期有点长。而且推荐也太循规蹈矩,她希望能更别出心裁。不过她能理解孙严对网络宣传的陌生度,以及宣传手法的保守。
“绿芽有网站吗?”
“现在有电子邮箱,绿芽的网站会和新版一起上线。”
“那么针对新版改版,你们有做特别的宣传吗?”
“我们会在十一月刊,十二月刊做宣传。”
“就这样没了?”
“额,没了。”孙严饶有兴趣反问,“看起来小杨有很多新想法。年轻人就是脑子快。”
她这本小说里,原本打算用到大量的颜文字。不过出于过审的考虑,只是少量应用。现在涉及到宣传方法,她便把想法说出来,在网络和杂志上打广告,鼓励创作可爱,新的颜文字,并允诺一经采用就会出现在小说里。她相信,这个比赛对于初高中生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孙严听完后,大吃一惊,原来还能这样宣传小说。之前他看到手稿里个别奇怪的符号和一些新颖的网络词汇,还当是用语不太规范。现在才弄明白,这是特意的。原来她竟然是要把这个作为卖点。
在仔细一想,孙严也激动起来,抛开规范那些条条款款,这些稀奇的,未曾出现的,不正是现在半大孩子最喜欢的。他越来越笃定这本书一定能受欢迎。
他抬眼看看杨小曼,她才是签约的关键。
然而她没有正式表态,还差什么呢?
他试探的问了下:“虽然新人稿费没法提高,但是其他的条件还是可以谈的。”
“我希望能有一个特刊,两篇的开头同时连载,做一个鲜明地对比;然后新上线的网站也要做相关的推广。然后我对你们样刊的颜色其实有点建议,能不能把色调做得明快些呢?毕竟年轻的少男少女对时尚的敏感度很高。如果样刊定下来没法改,那么特刊能不能往这方面设计。”
“特刊!嗯,可以把主打的文放在特刊里,还能增加字数容量。好办法!第一期增加一点成本也是可以容忍的,关键是要打响头炮。”孙严越想她的要求,越觉得可行,遂当即拍板。
他立刻打开公文包,取出协议书。让两个人签下来,唯恐夜长梦多。
“如果你对特刊的背景编排有什么要求,到时我让美编联系你。”
第二天,绿芽的美编就打电话联系了她,了解她的要求。
杨小曼希望两篇文作并列式对比排版。她的故事走阳光清新风格,重点体现青春的励志;方圆那篇走黑暗哥特风格,重点突出华丽的伤感。两人还就插画,边框,字体都进行了细致的要求讨论,力求能一眼击破读者的心理防线。
孙严向美编了解情况,顺便问了问她对杨小曼的初始映象?
美编一脸佩服的模样:“不但擅长于写小说,也对排版了解很多。所以我们沟通起来很愉快。她能正确地表达她的意图。当然,我还是第一次见到对小说出版后要求这么精细的作者。她似乎在追求那种极致的完美,对每个细节都反复推敲,而且提出的意见还能切合设计者与读者的心理,非常符合整个小说的氛围。”
孙严大笑起来,他身边的窗外可以看到碧蓝的天空,没有一丝云彩。
他挖来一个很负责任的宝贝,希望改版的刊物能和这深秋的天空,前途无限高远。
第47章
中午十二点;正好是香河中学放学的时间。源源不断的大批学生推着单车从大门口一涌而出。
吴梦田将书包挂在单侧肩膀;慢慢走出校园。一路上,不时有同班同学经过向她打招呼。而她即使心急不耐烦;也得耐着性子微笑回应。因为她要保持一个良好的模范优等生形象。虽然好脾气是装的,好身材是跑出来的;好成绩则是通宵学出来的,只要能听到赞美;那都没有问题。她就是这样一个爱慕虚荣的人。
途径一家售报亭;看见绿芽杂志被放在玻璃柜台上。目光被黏在上面很久,但是因为身后还有很多学生经过,说不定就有她的同学,决不能让她们发现,她也看绿芽。她终于忍耐下来,动身离开。因为下一个路口的售报亭应该还能买到。
然后到了下一个售报亭时,却被老板告知绿芽卖完了。
卖完了!她内心咆哮着:早知道就多忍耐忍耐,把班里的绿芽顺回来,下午再偷偷放回去。
上午大课间时,班里订阅的绿芽到了。杂志很快被一些同学拿到手里翻阅,并被大声宣读出来。她一手整理着上节课的笔记,一只耳朵竖起来听具体内容。连前位的女生谢婷婷和她说话都没听见。
“绿芽一月刊大改版,增加特刊,还有特别活动,颜文字大赛!”
她的耳朵竖得更起,什么!要改版了,不知道会上线什么新小说。颜文字大赛,是不是听错了,网络上的东西也被杂志刊登了。啊!她好喜欢,好想拿来看看。他怎么!就不说详细一点!!!
“梦田,你听到我说话了吗?”谢婷婷叉腰气鼓鼓说道。
谢婷婷好鸹噪,烦死了,影响她听绿芽的消息!
吴梦田停下手中的笔,温婉地笑了笑:“那边有点吵,你刚才说什么?”
“借我笔记抄抄。”谢婷婷瞟了一眼她说的噪声源,嗤笑道:“成天看绿芽,作着文学梦,只怕到时鸡飞蛋打。我们可是要去理科班,自然不能像她们一样那么清闲。是吧,梦田。”
进理科班就不能有文学梦啊,凡是诋毁绿芽的通通上她的黑名单!
吴梦田将笔记本收回去,再次歉意说道:“不好意思,我刚想起要带笔记本去问老师题目。要不,你借别人的笔记抄吧。”
最后一节课下课,她坐在坐位上,等着同学全部离开。她这才来到讲台,盯着放在一旁的绿芽良久,正想拿起来看看。
一个男同学进来了。原来就是下课时大声朗读绿芽的夏瑜。
他的目光落在了她手边摊开的绿芽上。他先是疑惑,在露出原来如此,然后勾起嘴角:“原来,大班长也看绿芽啊!”
讨厌,他怎么还没离开教室,她还没翻到颜文字大赛那一页!!!
吴梦田镇定地拿起绿芽,向教室后面的书柜走去:“你们要把杂志收好啊,别老是乱放东西。”
一想到这,吴梦田就无比讨厌那个夏瑜,仗着在绿芽上发表了几个豆腐块,就以才子自居。总有一天,她也会在绿芽上发表文章。
与报刊亭的老板约定好,下午在拿一些绿芽过来,她才安心回家吃饭。
吃完饭后,她打开电脑浏览网页,却在常去的清雅书屋发现了一条广告。“绿芽杂志改版,即将推出以下活动。”
没想到,这次的绿芽改版,广告都上网络宣传了。她点开页面一看,首先是对特刊特辑的大篇幅宣传。
“诚邀名家,盛情打造属于中学生自己的小说。”几个花体大字首先进入她的视线。
别又是老掉牙,教育不要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