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郡主威武-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父亲,咱们回吧,季叔叔走了,您得替季叔叔看顾无忧无忌,皇上已经有了旨意,命儿子监造忠勇郡王府,等无忧无忌回来便可入住。”严谨安最了解自己的父亲,立刻将皇上岳父对自己最亲的任命说了出来。
    果然严信神色缓和了一些,他拍拍儿子的肩膀道:“好,安儿,你一定用心督造郡王府,可选好址了?”
    “父亲,不如我们边往回走儿子边说给您听?”严谨安轻声建议。
    严信明白儿子的意思,顺着他的心意点了点头,一行人才信马由缰缓缓回城。





     第二十九章宫心计
    更新时间:2013…6…29 12:11:27 本章字数:4207

    展眼便是新年,季无忧姐弟还不曾归来,让深宫中的皇后很是惦记。爱殢殩獍这日陈国公府庄灵入宫请安,皇后便忧心忡忡的说了起来:“也不知道无忧无忌在西北怎么样了,往年这时候你小姨妈总会带她们两个进宫,如今……”
    皇后长长叹息了一声,对于最疼爱的小妹妹早逝,皇后心里始终没有过去。
    陈国公主轻声附和道:“母后说的是,女儿也极想无忧无忌,她们已经走了两个月,想来得出了正月才能回京的。可怜无忧无忌那么小就要长途奔波,听驸马说西北冬日极寒且又风沙漫天,真难为他们了。”
    皇后蹙眉点头,向周围的人挥了挥手,一旁服侍的宫女嬷嬷们忙鱼贯退下,陈国公主的神色凝重起来,她不错眼珠子的看着皇后,低声问道:“母后,可查出真相了?”
    皇后眉间皱的更紧,愤愤低声道:“你小姨妈过世之前进了一碗红莲子羹,太医查验残汁发现其中有少量的红花。”
    陈国公主面色一沉怒道:“竟有此事,红莲子本就有助产之效,还加上红花,母后,这到底是何人所为,分明是要置小姨妈于死地。”
    皇后咬牙低声怒道:“无忧已经在第一时间将你小姨妈院中之人控制起来,可是厨下接触过红莲子羹的一应下人尽数自尽了,死了一个婆子一个小丫鬟,所有的线索都被掐断,竟无法再查下去。”
    陈国公主脸色越沉,恨声道:“还用查么,在那府里有此手段的除了那陈氏还能有谁?别看那柳氏吆五喝六的看着威风,其实不过就是个拿钥匙的大丫鬟罢了。”
    皇后冷声道:“灵儿,那柳氏也没这么简单,孙太医回禀,那红莲子羹里的药量只是促使你小姨妈早产,并不至于害了她的性命。”
    陈国公主一愣,立刻追问道:“依母后之意还有其他人加害小姨妈?”
    皇后沉沉点头道:“正是,你小姨妈过世之前的夜里,有人在窗外哭你姨丈,若非你小姨妈知道你姨丈已经过世,她怎么也不会……”
    陈国公主大怒,跳起来叫道:“母后,这又是什么人指使的,可曾查出来,我们绝不能放过那个恶人。”
    皇后点头道:“母后自然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加害你小姨妈的人,只是那夜中哭嚎之人无影无踪却是难查的很,此时她必藏的极深,唯有以外松内紧之法在府中缓缓秘查,才有可能查出真凶。”
    陈国公主气恼的真咬牙,皇后反而轻轻拍了拍她的手,低声道:“灵儿,你太毛燥了,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母后忍得的起,等到无忧无忌长大成人,这害母之仇要由他们亲自去报。”
    陈国公主急道:“等无忧无忌长大成人,那还得多久,若然那恶人远遁可怎么办?”
    皇后摇摇头道:“这个灵儿大可放心,敢做出这种事情的必是一心搏富贵之人,咱们只在一旁看着,看谁是最大的受益之人,那他便是最大的嫌疑之人。你姨丈姨妈最不放心的就是无忧无忌,若是能让无忧无忌亲自报分,你小姨妈在天之灵必得安慰。”
    陈国公主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心中暗暗记了下来,日后少不得要更加留意靖国公府那一拨人。
    陈国公主进宫请安,是必要到慈安宫给太后请安的。皇上和皇后与太后之间面和心不和,很多时候都是由比较受太后喜爱的陈国公主在中间调和。因此皇后并没有多留女儿,与她说了一阵子话便将她打发去慈安宫了。
    慈安宫是皇宫之中最气派恢宏富丽堂皇的宫殿。陈国公主进了慈安宫,太后便遣了身边得力的刘嬷嬷前来迎接。
    陈国公主笑着叫了起,与刘嬷嬷一边往里走一边随意的笑着问道:“皇祖母这会子在哪里呢,可曾传了膳,今儿本宫可是特特来蹭饭的呢。”
    刘嬷嬷是个圆胖脸圆胖身子看上去象个大阿福的嬷嬷,她立刻笑呵呵的回道:“瞧公主这话儿说的,太后娘娘一早就盼着您来呢,早就吩咐御膳房备下公主喜爱的膳食了。”
    陈国公主笑了起来,只说道:“所以说皇祖母最疼爱本宫了,怨不得皇弟们嘴上不说,心里可酸着呢。”
    刘嬷嬷陪着笑了起来,满宫之人都知道太后最宠爱陈国公主,至于这份荣宠疼爱中有多少真心,那就只有太后自己心里才清楚了。
    “今天是外命妇请安的日子,可有人过来给皇祖母请安,若是皇祖母忙着,本宫就等会儿。”陈国公主漫不经心的问了一句。
    刘嬷嬷心里一紧,忙躬身说道:“回公主的话,今儿有几位夫人来请安,如今都走的差不多了,独忠勇郡王府的老夫人还在陪太后娘娘说话。”
    陈国公主一听刘嬷嬷之言,心中就别扭的不行,什么忠勇郡王府的老夫人,她父皇压根儿没有加封那陈氏好不好,她现在还只是老靖国公夫人。
    “是么,靖国公府在孝中,怎么这大过年的还……怎么都不懂得忌讳些,万一冲撞了,看她可担不担的起!”
    陈国公主到底年轻,又因刚才听皇后说了那些事,因此脸上不由带出些幌子,只不高兴的沉声说了一句。
    刘嬷嬷其实心里也有看法,如今靖国公府还在热孝之中,哪能巴巴儿进宫请安的,真不是知道忌讳。要不是太后一向喜欢陈老夫人,她刚才都想直接把陈老夫人拦在慈安宫外了。
    刘嬷嬷虽然有想法,却也不能象陈国公主那样直接了当的说出来,只能垂头当没听见,在宫中不轻易表态才能活的长久,刘嬷嬷在宫中几十年,自然是再清楚不过的。
    陈国公主进了霜华殿,见太后高高在上,陈老夫人在下首斜签坐着,不知道正说着什么,见她进来便住了口,陈老夫人赶紧站起来,恭敬的低头站好,等陈国公主向太后请了安,方才上前深见礼道:“臣妾拜见公主。”
    陈国公主神色淡淡的抬手虚扶了一下,并不是很有诚意的说道:“老夫人免礼。”
    陈老夫人这才直起身子,不想陈国公主立刻丢过来一句:“原以府上今年有事,不会在皇祖母这里见到老夫了,没成想还是遇上了。”
    陈老夫人脸上的笑意微滞,忙又躬身低头,不插不亢的说道:“给太后娘娘请安是天大的事,臣妾不敢有一丝怠慢。”
    陈国公主淡淡笑了一下,压根儿不理陈老夫人,直奔上首的皇太后,挨着她坐下来撒娇道:“皇祖母,您有没有想灵儿?”
    皇太后只当没有看到陈国公主和陈老夫人的机锋,乐呵呵的笑道:“当然想了,你这丫头,都已经有孩子娘了还这么撒娇使气的,全是哀家惯的你。”
    陈国公主搓揉着太后不依的笑道:“人家哪有,灵儿的规矩是皇祖母亲自教的,当然是最好的。”
    皇太后虽然不喜欢皇帝皇后,可是真心喜欢庄灵这个长公主,只顺着庄灵的手摇晃道:“好好,灵儿是最好的,好灵儿,就别再搓揉皇祖母了,皇祖母都要被你摇晕了。”
    庄灵这才住了手,从袖中拿出一顶绣着鹤舞松间的出风毛墨绿云锦暖帽放到皇太后的手中,笑嘻嘻的说道:“皇祖母,这是孙女亲手做的,您看着可好?”
    皇太后见是暖帽上镶了鸡子大小的极品鸽血红宝石,两边用金丝银丝绣了起舞的仙鹤,配以青翠的劲松,镶的纯白风毛正如白云一般将松鹤托起,意头好,针脚细密,果然是庄灵的针线,便乐呵呵的笑道:“好好,灵儿做的自是最好的。”
    庄灵立刻道:“那灵儿给皇祖母带上?”
    皇太后笑着应了,庄灵为皇太后除下头上戴着的铁绣红暗黄风毛镶绿宝石的暖帽,将自己做的给皇太后戴上,旁边有宫女捧过铜镜,皇太后对镜一照,满意的脸上尽是笑容。一时之间祖孙两个看上去别提有多亲热了。
    站在下首的陈老夫人心中暗暗叫苦,她今日进宫的一大目的可就是在太后面前给陈国公主上眼药,不想她都还没说什么,这陈国公主就来了,让她非但什么话都说不成,还得眼睁睁看着陈国公主将太后的注意力尽数夺走,这让她心里如何能不气闷,因在热孝之中,进一趟宫对陈老夫人来说是很不容易的。





     第三十章心龌龊
    更新时间:2013…6…29 12:11:29 本章字数:2946

    第三十章心龌龊
    陈国公主一进霜华殿便缠着太后说东说西的,只让陈老夫人再没了说话的机会,她又听刚才太后吩咐御膳房备膳,便起身来到阶前跪安,太后只淡淡笑着随意赏了两样东西,便让陈老夫人出宫去了。爱殢殩獍不复从前对陈老夫人的热情。
    虽然陈老夫人很得太后的看重,不过太后到底是有了年纪的人,对于忌讳冲撞之类的事情很是在意,就算她面上不显,心里也会隔应,是以陈老夫人这回进宫讨好拍马算是拍到了马腿上,完全没有达成她想要的目的。
    回到靖国公府,陈老夫人少不得指着其他的事情将柳氏狠狠训了一通,方才出了心中的一口怨气。柳氏被骂的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完全不明白到底是怎么了,只能咬牙跪在婆婆面前垂头听训。
    陈老夫人正训着二儿媳妇,二儿子季重慎便急匆匆来到慈萱堂。因陈老夫人训柳氏之时已经清了场,是以堂上只有陈老夫人和柳氏二人,就连陈老夫人最得力的邓嬷嬷都没在跟前服侍。所以季重慎一进来便急急问道:“母亲,可曾求得太后娘娘的懿旨,不叫咱们一家子分府而居?”
    陈老夫人一听这话脸色越发阴沉,只重重哼了一声忿忿道:“今日陈国公主在太后跟前,不便说话。”
    季重慎急的跺脚道:“这怎生是好,出了正月忧姐儿她们就要回京城了,郡王府已经修好,眼下只欠陈设未曾齐备,最多不过半个月就能住人了。”
    陈老夫人皱眉道:“竟这么快?”
    季重慎不无怨妒之意的说道:“皇上派了大驸马督造,凭卫国公和大哥的关系,他岂有不快的,儿子听说大驸马连年都不曾过的安生,所有的年酒全都推了,竟是日夜钉在郡王府督造。”
    陈老夫人听了这话气的手直抖,咬牙道:“真真是再见不得我们家好,亏得当日老公爷那般提携关照严信这个小人。”
    季重慎急道:“母亲,您看这可怎么办,总要快些想个法子,要不然等忧姐儿他们一回京,皇上就会下旨让她们搬府了。母亲您只是忧姐儿忌哥儿的祖母,也没有越过儿子让她们来奉养您的道理啊!”
    陈老夫人脸色更加阴沉,只冷冷道:“知道了,为娘自有主意,你先下去吧。”
    柳氏生怕自己被婆婆继续骂,忙也站起来低眉顺眼的说道:“儿媳这便服侍老爷回房。”
    陈老夫人自有心事,也没心思再拿柳氏出气,只不耐烦的挥了挥手,柳氏便赶紧跟着丈夫退了出去。
    回到了二房的欣泰院中,柳氏方觉得自己有了底气,随季重慎走入上房之后,便拉长了脸抱怨起来:“母亲也不知道是怎么了,一回来便劈头盖脸的将我一通责骂,天可怜见的,我每日做小服底的服侍母亲,不敢说功劳,总有几份苦劳吧,竟只落得这般田地,想想真是让人灰心……”
    季重慎心里本就有些烦闷,一路之上只是想心事也没说话,在路上之时柳氏还安分,并没有一句抱怨,不成想一回到自己的房中便抱怨个不停,季重慎心中着恼,只大喝一声:“好了,母亲是长辈,说你几句算什么,这都受不住你还有什么用!还不与我住口。”
    说罢,季重慎一把推开正给自己解腰带的柳氏,怒哼一声大步走出房门,柳氏追到门口一看,只见季重慎出门直往东走,不由气的脸都变了形,死死的扯着手中的湖蓝丝帕,好好一方丝帕被她“哧啦”一声撕作两半,纵是如此也难解柳氏心中之气,立在门口不知骂了多少声“贱货”“臊蹄子”之类的话。
    欣泰院东跨院住着给季重慎生下庶长子季延云的苏姨娘,这位苏姨娘颜色极好,为人又小意温柔极得季重慎的喜爱,却也不乏聪明能干,要不然也不能在柳氏的重重算计之下还平安的生下季重慎目前唯一的一个儿子。纵然是庶子,却也稳稳的占着长子之位,这不得不让柳氏每每恨的几欲发狂。
    却说苏姨娘见季重慎来了,便笑意盈盈的迎上前来,只字不问季重慎为何一脸怒色,只一叠声的张罗着茶水点心,又温柔的服侍季重慎换了家常的衣裳,只说些季延云的趣事逗他开心。
    果然季重慎最吃苏姨娘这一套,不大一会儿工夫便将在柳氏跟前生的气全都抛开,只和苏姨姨娘两人逗弄儿子,三口人亲亲热热的,瞧上去倒象是正经的一家人。
    逗了一会儿子,季重慎忽然长长叹了口气,沮丧的说道:“阿柔,我对不住你们母子啊!”
    苏姨娘立刻用手掩住季重慎的口,不许他往下说,自己则轻轻柔柔的低声道:“能服侍老爷生下延云,已经是阿柔天大的福份,老爷您快别这么说,只要老爷您好,阿柔就好。”
    苏姨娘越这么说,季重慎就越觉得对不起她,只紧紧抓住苏姨娘的手道:“阿柔,你好生养着延云,有朝一日我必让将你扶正,让你做正室夫人,我必要为你挣一份极风光的诰命,绝不止从五品,就是做王妃你都当得。”
    苏姨娘忙惶恐道:“妾只求服侍的老爷舒服满意,其他的并不敢多想,妾将来如何全在老爷,老爷要妾是什么妾就是什么。”
    季重慎听着苏姨娘小意儿温存的话,心中越发舒坦受用,命奶子将两岁的季延云抱走,打发了房中服侍的丫鬟们,季重慎抱着苏姨娘便滚入床榻之内,也不顾在孝中要为亲哥哥服齐衰一年的礼制,扯落苏姨娘的衣裳与之云雨起来。听得在房门当差的小丫鬟们面红耳赤心跳加速,个个都低着头羞的不敢看人,只在心中暗自羡慕苏姨娘的得宠,同时对于得宠姨娘的生活也更多了几分向往。
    东跨院的动静自然避不过柳氏的耳报神,她听得季重慎进了东跨院不过一个时辰便传了水,恨的眼睛都充了血,恨不得立刻冲进东跨院把苏姨娘打成个烂猪头。还是宋嬷嬷听到东跨院传水的动静便忙忙来到上房在柳氏耳边低语一番,才让柳氏压住恨意,从牙缝里挤出一句:“好,我听嬷嬷的,且等着吧!”





     第三十一章议归程(上)
    更新时间:2013…6…29 12:11:30 本章字数:3377

    “近日风沙不绝,小姑姑还是缓些时日再动身吧。爱殢殩獍”一个肤色微黑两颊暗红的中年妇人斜签着坐在季无忧的下首,陪着笑容劝说。同样的话,她已经说过四五次了。
    这妇人是季氏族长的大儿媳妇季大奶奶,如今的季氏族长与季无忧同辈,所以这妇人虽然已经快四十了,也不得不实实在在的称季无忧一声小姑姑。
    季无忧微微蹙眉,自她送灵返乡以来,何曾有一日断过风沙,她从前也听父亲说过西北一年中足要刮七八个月的风沙,总以这个为借口挽留自己,族里到底是什么意思?难道是……
    也不怪季无忧想的多,她心里清楚自己和弟弟虽然被封为郡主郡王,可是在族中却没有话语权,任谁都把她们姐弟两个当作做不得主好糊弄的小孩子。特别是弟弟,他的身份可谓是季氏族中第一人,可是族中人除了面上唤一声郡王爷,实际却没把他当回事儿,什么事都是族中议定了便直接作主,甚至连事先告诉一声都欠奉。要不是自己拿出郡主的款儿,又让徐嬷嬷崔嬷嬷拿出皇家教养嬷嬷的谱儿敲打了一番,指不定她们姐弟要怎么被做贱呢。
    所以季无忧不得不多想,是不是京城已经递了什么口信儿过来,族中才会这般生事。
    季大奶奶见季无忧没有理会自己,脸上便有些挂不住。她是族长的儿媳妇,是宗妇,平日里族中之人谁见了不得恭恭敬敬叫一声大奶奶,如今到了个七岁小孩儿跟前倒连这点子体面都没有了。
    一旁服侍的徐嬷嬷什么人没有见过,季大***一点子小心思她早就看的清楚明白,因此便似笑非笑道:“世人都知道西北风沙大,大奶奶也已经为此留了几次,若一直这样下去,王爷和郡主就不必返京,只在这里住下去了。”
    季大奶奶真不是个聪明人,她竟然连连点头道:“住下好住下好,平日里想孝敬小姑姑小叔叔都不能,如今小姑姑小叔叔既回来了,我们定要好好孝敬的。”
    徐嬷嬷真没想到这季大奶奶二五眼子到了这般地步,被噎的不知说什么是好,只能摇了摇头。
    季无忧并不听季大奶奶说什么孝敬之类的话,只淡淡道:“兼儿媳妇的意思我知道了,我累了,你先回去吧。春草送客。”
    季大奶奶没得个准信儿有些不想走,可是春草已经快步走到她有面前,笑着说道:“大奶奶请。”
    季大奶奶不得不站起来行礼告退,春草将她送到廊下,看着她走远了方才松了口气,摇摇头嘀咕了一句:“真没见过这么没眼力劲儿的。”说罢才跑回季无忧身边服侍。
    “春竹,到外头问问三老爷在哪里,若没出门就请过来商量事情。”春草一进屋便听到季无忧吩咐下来。
    春竹脆生生的应了一声,便跑出去到二门上命小厮传话,她莫约能猜到郡主是要和三老爷商量回京之事,想到终于能回家了,春竹心情自不是一般的快乐。
    “郡主,小王爷醒了,命奴婢来回郡主。”春竹刚跑出来,赵嬷嬷便从里头走出来,向季无忧回话。自从杨氏过世之后,季无忧便以雷霆手段将季无忌身边的刘嬷嬷打发了,命赵嬷嬷专门服侍季无忌。
    那刘嬷嬷还曾到季无忧面前哭闹过一回,却被季无忧一句话“小王爷的紫金福寿如意锁何在?”给问的哑口无言,刘嬷嬷这才知道自己偷拿小主子的东西给自己儿子之事发了,不得灰溜溜的走了。
    “无忌醒了?他睡的可好?用了豆乳不成?”季无忧一听弟弟醒了,张口便问了起来,听得一旁服侍的徐崔二位嬷嬷同春草春兰等丫鬟一阵心酸,可怜她们的郡主过了个年才八虚岁,就得比个大人还要操心劳神。
    “回郡主的话,小王爷睡的香甜,一醒来就囔着渴,已经用了一杯豆乳,还吃了一块梅花糕。小王爷说今儿的梅花糕味道好,命奴婢送来请郡主用一些。”赵嬷嬷是季无忧的奶嬷嬷,自是比别人更心疼自己的小主子,她忙掩下心酸飞快的回答起来。
    季无忧一想到弟弟的贴心脸上便浮了笑意,轻轻点头道:“既无忌说好,便拿来我尝尝。”
    赵嬷嬷将梅花糕奉上,季无忧尝了半块儿便停了手,轻声道:“怪道无忌喜欢,比平时甜了许多。”
    赵嬷嬷忙道:“小王爷用了梅花糕便立刻用清茶漱了口,并不会伤着牙。”
    季无忧听了这话方才罢了。命人将梅花糕撤下,此时春竹进来回话,说是三老爷并没出府,听了小厮回话便立刻赶了过来。
    季无忧命人相请,少时,身着靛蓝素缎皮袍的季光慎快步走了进来。
    季无忧站起相迎,浅笑唤了声:“三叔。”
    季光慎因走的急脸上微有些发红,他揖首躬身见了个礼,口称:“见过郡主。”
    季无忧浅笑虚扶,轻声道:“三叔坐下说话。”
    季光慎这才在下首坐了,恭敬的问道:“不知郡主有何吩咐?”
    季无忧轻声道:“想和三叔商量起程返京之事。”
    季光慎一听这话心中暗喜,离开京城的时候他的妻子叶氏已经有六个月的身孕了,现在起程返京,他还能赶得上妻子分娩,身为被边缘化透明化的庶子,季光慎知道妻子受自己牵连,必不会被府中重视,若他不在家,万一有个什么可让他到哪里再找这么好的妻子。
    “大哥大嫂的事情都办妥了,西北苦寒也非久居之所,郡主若打算回京,光慎现在就去安排。”季光慎强压心中欢喜恭敬的说了起来。
    季无忧见三叔始终谨小慎微,处处陪着小心,心中有些不忍。三叔季光慎不是个有本事的人,却是个有良心的人,前世之时,他和三婶夫妻两个亦于暗中帮过自己姐弟,只可惜他是庶出,在府中说话终究没有份量。季无忧清楚的记得,前世出嫁之前,三婶借添妆之机,悄悄给了自己两千两私房银子,这两千两看着不多,可对三房来说却已经是他们财产中不小的一部分。季无忧想象的出来,三叔三婶要积蓄多久才能存出这些银子。
    “三叔,无忧虽然被封为郡主,却也是三叔的侄女儿,您很不必这样的。咱们快些返京,应该能赶上三婶生小弟弟。”季无忧看着季光惧,眼神中透着亲近的暖意。
    季光慎脸上一红,竟有些不好意思的低了头。其实他现在不过也就二十多岁的青年人罢了。
    一时商议已毕择定了日子,季光慎立刻去安排动身之事。一听说要返回回京城,前来送灵的上下人等无不心中欢喜,终于可以离开这苦寒的西北,回京城与家人团聚了。





     第三十二章议归程(下)
    更新时间:2013…6…29 12:11:31 本章字数:3490

    “什么,你小姑姑小叔叔要回京了?怎么这样快,你媳妇不是说已经请她们再住些日子么?”一个胡子半苍三角眼睛微眯的干瘦老头惊愕的问了起来。爱殢殩獍这老头正是季氏族长季臾。
    “儿子媳妇是这么说的,可是刚才儿子见京里来的人正收拾行装,想是就要回京了。”回话之人是季臾的大儿子季兼,季大***丈夫。
    “这怎么行,这怎么行?你媳妇真没用,算了,我亲自去说。”季臾连连说了两句,便气呼呼的站了起来。
    自从季无忧一行送灵回乡以后,当地大大小小的官员没有不来拜访的,自然谁都不会空着手来,季无忧以居丧守孝为由并不见那些官员,她并不知道季臾来者不拒,将过府拜访官员们所送的礼物一丝不落的全都收下,还平白的许了好多空头承诺。
    季臾从没得到这样大的好处,自然想让季无忧和季无忌长长久久的住下来,如若她们一走,岂不是活活断了他的好大一条财路。季臾此人最是贪财,让他眼看着好处扎翅膀飞走,简直比活剜了他的心都疼。
    “父亲!”季兼急的叫了一声拦住季臾的头里,不让他去找季无忧。
    季臾三角眼一瞪骂道:“混帐东西,给老子滚开。”
    季兼扑通一声跪下哀求道:“父亲,这些日子您已经收了不少了,咱们家使费小,已经尽够过了,您千万别去找小姑姑,若然让小姑姑知道了,咱们一家子可都没有好处啊。”
    季臾黑脸涨紫,指着季兼骂道:“混帐东西,你老子是为了谁,还不是为了你!”
    季兼忙磕头道:“父亲,只看着您孙子吧,远哥儿进了学,要考科举还指着小姑姑小舅舅帮忙,若是这会儿得罪了他们,远哥儿的前程可就完了。”
    季臾一想到自己最疼爱的小孙子季远,便迟疑了起来,季氏一门只出了靖国公府这一支有出息的,若是他的孙子能考上科举,那他这一支改换门庭有望,日后也会成为官宦之家,到那时好处才是长长久久的。
    想通了这一节,季臾这才将儿子拉起来,粗声道:“我儿说的有理,快去张罗着给你小姑姑小舅舅送行吧。”
    季兼这才松了口气,忙爬起来跑出去安排送行之事,必要讨了季无忧等人的喜欢,日后等他儿子上京赶考,才有脸求郡王府帮忙。至于他父亲瞒着私自收下的礼物钱财,季兼在心里对自己说就当是这些日子小姑姑一行人的吃住使费,以求个自欺欺人的心安。
    季光慎虽然自小被嫡母往废物点心上养,可却架不住他有个通情达理的好大哥,自小季之慎便没暗中帮扶教导这个庶出的弟弟。原本季之慎还说等此番出征回来就给季光慎选官,让他带着媳妇到外地做官,也省得再被圈在家中受搓磨。不想季之慎竟阵亡疆场,兄弟两个再也见不上一面了。
    季光慎心里一直念着大哥的好,是以对季无忧季无忌姐弟两个也格外上心,特别是出京之后,季光慎行事不必顾忌嫡母,所以对无忧姐弟的照顾可以说是无微不至。如今季无忧只说了一句要起程回京的话,季光慎便立刻亲自带人安排起起来,不过半日工夫便打点的停停当当,只等起程了。
    季光慎刚安排妥当,便见季兼小跑着过来,高声唤道:“三叔公,三叔公……”
    季光慎转身看过去,见是季兼便含笑站着等他,季兼来到跟前行了礼,方才急急的说道:“孙儿听到三叔公小姑姑小舅舅要回京了,特来看看有没有会要帮忙的,再者,父亲听说您们要回京,已经备了席面为三叔公小姑姑小叔叔送行。”
    季光慎在这里住了近一个多月,岂能不知身为族长的季臾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更知道季无忧和季无忌是皇上亲封的郡主郡王,身份极是贵重,岂是季臾这种平头百姓说请就能请的。想是季臾这阵子见多了陪笑脸的官员们,已经忘形的不知道自己是谁了。此番回乡归葬已经给够了季臾的脸面,着实不能再任由他蹬鼻子上脸,惯的没个四两沉了。
    “兼哥儿有心了,回京之事俱已安排妥当,并没什么要兼哥儿帮忙的,至于贱行之宴,我看就免了罢,郡主的小王爷在热孝之中,岂有心思吃什么酒席。”季光慎并没有给季兼什么面子,直接了当的回绝了他。
    季兼有些沮丧,自打季无忧他们到来之后,除过在下葬那日他们这些族人远远看了无忧姐弟一眼之外,竟是连句话儿都没有说的上。虽说家中的女人去请安时偶尔也能见一次两次,可是到底隔着好几个丫鬟嬷嬷的,根本说不上什么贴己的话儿,也没法子拢着小姑姑的心。至于小叔叔,更是一面都不曾见着。想来也是堂堂郡王爷身边还能少了人,何况这个郡王爷还小,哪里能轻易让他见着生人被腌臜了。
    季光慎之所以不那么客气,一则他占着长辈的身份,二则,此番送他大哥归葬,皇上特旨批了一百守陵卫兵携眷在此永居守陵。是以季光慎根本不怕自己一行人回京后季臾敢对自己大哥的陵寝不敬。要知道那一百守陵卫兵可都是跟着他家大哥出生入死,受过季之慎之民之恩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