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贵锦-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后来穆文义经过多番打听,才得知正弘帝下旨的原因是因为康定王的私信。
“死老贼,你自个儿的项上人头都不保了,还管我们家的事儿,真是该死!”穆文义拍着桌子怒。
大好的计划就这样被远在千里之外的康定王给打破,他怎能不气不恼。
汪氏也十分失望,跟在后面骂了几句。
母子二人只好暂时将毒牙收起来,静侯其他的机会。
十日之后,正弘帝宣布对金真国开战。
而胡太师则主动请缨,说要去边疆给将士们鼓舞士气。
正弘帝很高兴的准了。
穆文仁这日比平时早了一个时辰回府。
一见他回来,宁氏就问战事的安排。
穆文仁说了胡太师要去边疆一事。
“他去做什么?”宁氏皱眉,她总觉着胡太师不像忠臣。
穆文仁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小心翼翼的看宁氏,道,“敏敏,有件事我想告诉你。”
“何事?”宁氏双眸一瞪。
“我……我后日随运送粮草的队伍一起出发去边疆,皇上已下旨准了。”穆文仁道。(未完待续)
ps:撒花感谢小居师妹纸的粉红票,么么哒,爱你哟!今日实在是太累了,第二更写不出了,明天三更,感谢大家的支持,爱你们!!
第107章 离别
“什么?不行,我现在就去求皇上收回圣命!”宁氏凤眸一凛,拍了桌子就要往外冲。
穆文仁忙拉了她,“敏敏,你别冲动,先听我说啊。”
宁氏怒,“玉郎,这样大的事儿,你为何就不能与我商量商量呢?早知这样,当初我就不该与你商量,直接带着听雨她们出城,就不会像现在这样被困在这儿。”
两行热泪沿着腮旁往下滑落。
她怎放心让他去啊,他怎么就这样傻呢,傻瓜笨蛋啊!
穆文仁将妻子搂进怀中,温柔的为她拭去面上的泪水,一字一句道,“敏敏,我是男人,是你的夫君,就该担起这份责任。”
宁氏伤心的说不出话来,只是一个劲的流泪。
她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面对一件事而束手无策。
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穆锦晨在得知父亲要随军去边疆时,差点儿被口中的肉丸子给噎了。
母亲好不容易被外祖父给震住了,父亲这是又闹哪样啊?
他先斩后奏,瞒着母亲定下去边疆,母亲肯定会让他搓衣板的。
唉!
虽然十分担心父亲的安全,但对他的做法,穆锦晨是赞赏的。
他知道妻子心里一直放不下宁家,而他又不放心让妻子去犯险,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他替妻子去尽孝。
这才是一个有担当的好男人。
很快穆文仁要去边疆一事传遍了一整个定远侯府。
汪氏和穆文义他们惊喜无比,此时去边疆和送死差不多啊,他们恨不得要举杯好好庆贺一番了。
文氏则叹了一口气,对穆文礼感慨,“大哥对郡主真的太好了。为了替郡主尽孝,竟能不顾自己的性命,为可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
易得无价宝,难得有情郎,郡主可真是好福气,此生能嫁得如此有情的好男人,这一辈子没白活。唉!”
她是真的羡慕宁氏。能让穆文仁这样的珍视。
穆文礼面有讪色,他讷讷道,“茵茵。大哥能做的,我也能做到。”
“你?”文氏抬眸看了他一眼,眸中满是鄙夷之色。
而后她笑着摇摇头。
穆文礼不刻意去宠着知琴,就已经是对她莫大的恩情了。哪儿还敢指望他为她犯险。
唇角的讥诮之色刺痛了穆文礼的眼和心,他咬了咬唇。道,“茵茵,我对你一直都是一心一意的,但你当初强行将你的想法加在我身上。让我感觉你并没有我想象中那样爱我,这让我很伤心。”
见他将责任又推到自己身上,文氏心中的火腾地一下就窜了起来。她冷笑着道,“穆三爷。你别得了便宜还要卖乖。
为你收通房那是无奈之举,你若是真君子,就该坐怀不乱,可事实呢?哼,有些话我不想再提了,提一次我就觉着被侮辱一次。
当然我也得好好感谢知琴,感谢她让我看清了一个人的真实面目,让我恶心的真面目。”
一番嘲讽让穆文礼顿时脸色脖子粗,温和如玉的他拍着桌子怒,“文氏,你变了,变得越来刻薄了……”
他不善与人争执,这已经是他所能相到的最狠的话了。
说完之句话,他就霍然起身掀帘子往外冲。
出了屋子,发现穆琳在站在门口瞪着乌黑的眼睛看他,黑眸中过于明亮的光芒灼红了他的脸。
他有些结巴的问,“琳……琳儿……你怎么在这儿?”
“来我看母亲。”穆琳平静的应。
“那你进去吧,我还有事先走了。”穆文礼匆匆逃走。
他不确定女儿是否听见了文氏对他的嘲讽,他担心女儿会问一些令他难以回答的问题。
穆琳看着父亲远去的背影眼神有些飘忽。
她掀了帘子进东次间,文氏正在默默抹泪。
唉,早知今日,又何必当初呢!
穆琳在心中为母亲叹了口气,然后走近,将自己干净的帕子递过去,“母亲。”
“琳儿!”文氏见穆琳来了,赶紧胡乱的用帕子将面上的泪水拭去,并强撑出笑脸来,“琳儿,你不在屋里练琴,跑来这儿做什么呢?”
“练得累了,就来看看母亲。”穆琳软声道,略沉吟了下,她又道,“母亲,父亲好像生气了。”
“哼,生气就生气。”一提到穆文礼,文氏心中的火气瞬间又被点燃。
“母亲,父亲一直很疼您和琳儿,可最近您见父亲总是没好脸色,要是母亲您这样对琳儿,我一定会躲得远远的,再也不和您亲近了。
母亲,父亲也是需要哄的,除非您不想和父亲好啦。”穆琳靠在文氏的怀中,轻轻软软的劝着。
文氏身子一僵。
低头看着怀中的女儿,不由在心里苦笑,原来自己做得这样明显,连琳儿都看出来了。
有些事情已经发生了,要让她装着什么都没发生,她真的做不到。
每次只要一见到穆文礼,就忍不住想起他所做的那些对不想自己的事儿,态度又哪儿能好得起来呢?
定远侯知道这件事后,愣在那儿半晌未回神。
过了好一会儿功夫,他唤决明进来,让决明去将穆文仁给喊来。
不过决明刚出书房的门,就见穆文仁快步而来。
“世子,您来得正好,侯爷正让小的去喊您呢。”决明忙上前行了礼,道。
“知道了,你先下去吧。”穆文仁温声道。
决明点头,为他打开书房的门。
一进书房,穆文仁就撩了袍子对着定远侯跪了下去,“父亲,孩儿不孝,又要远行了。”
“大郎。快起来!”定远侯忙上前将儿子扶了起来,声音哽咽着。
穆文仁红着眼睛道,“父亲,孩儿没事先和您商量,就擅自做了这决定,对不起!”
“唉!”定远侯拍着穆文仁的肩膀轻叹一口气,道。“大郎。父亲明白你的想法,你是担心父亲会阻止。
说心里话,父亲是舍不得。但你做得对,宁家不仅对你恩比山重,且又是你的岳家,这时候你是不能袖手旁观躲在京中享福。若真这样。父亲反而瞧不起你。”
“嗯,多谢父亲成全!”穆文仁禁不住热泪盈眶。心中酸酸的。
定远侯的眼角也湿了,又道,“大郎,此去千里迢迢。你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父亲还等着你回来尽孝,郡主和圆圆也等着你回来一家团聚。知道吗?”
“父亲!”穆文仁再次跪了下去,眼泪再也忍不住。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缘未到伤心处。
此时去边疆有多大的凶险,父子二人心中都十分明了,他们是否还有重逢之时,真的很难说。
定远侯也老泪纵横,揽着儿子,任由泪水流淌。
这一夜注定是无眠之夜,宁氏一宿未睡。
她真的不知该说什么,只是默默的垂泪,她想对穆文仁说对不起。
他如果没有娶了她,他就不用去犯险。
可又觉得他们是夫妻,夫妻之间不该说对不起。
穆文仁就搂着她柔声安慰,“傻丫头,你别这样啊,放心吧,有父亲和几位哥哥在,我一定会没事的,我一定会平安的回来见你和圆圆,我怎会舍得放下你们母女二人呢,我还要看着圆圆出嫁呢,我还抱外孙呢,嘿嘿!”
宁氏心中酸涩无比,什么话都说不出,只是紧紧的搂着他,好想就这样搂一辈子,怕一松手就再也没机会搂了!
秋枫园内气氛有些凝重,宁氏亲自带着周嬷嬷等人为穆文仁收拾行装。
收拾好之后,她连着检查了好几遍,生怕还有什么东西忘了带。
明日穆文仁就要远行了,定远侯让汪氏准备了丰盛的晚餐为他饯行。
穆文义几人虽然心里高兴,但当着穆锦晨一家人的面却不敢表现出来,个个面带虚伪的哀色,个个看着饭菜不动筷子。
唯有穆文仁一会儿招呼大家吃菜,一会儿端着酒杯找人喝酒,面上笑容温润如玉。
定远侯端着酒杯,和他说了很多令人伤感的话语。
穆锦晨和宁氏听着就忍不住落泪。
汪氏几人也陪着拭眼角,并说了一些吉利的话语。
第二日,定远侯所有人一起送了穆文仁出城。
穆文仁抱着穆锦晨,在她面上亲了又亲,温声道,“圆圆,在家不仅要听娘的话,还要替爹照顾好娘,你想要的东西,爹爹都记下了,一定帮你带回来。
还有你让我转交给古伦表哥的东西,爹爹也会帮你带到,来,亲亲爹爹!”
这些话他不知已经说了多少遍,他只想和女儿多说些话。
“爹爹,您要保重身体,还要告诉外祖和几位舅舅,让他们也要保重身体,圆圆还想和几位舅舅玩骑大马呢。”穆锦晨用力的在父亲脸上亲了又亲,嘟着小嘴软软的叮嘱着。
然后她又附在父亲耳旁,低声道,“爹爹,您还要告诉他们,万一遇上特别厉害的敌人时,打不过就记得逃啊,爹爹您也是,逃了之后再想好办法对付他们。”
呃!
穆文仁眼角抽搐了一下。
这……好像不是什么好主意!
穆文仁又和宁氏依依不舍的话别。
时辰不早了,该出发了,这时胡太师笑眯眯的走了过来。
他看了一眼宁氏和穆锦晨,慈祥的道,“郡主和穆二小姐放心,老夫会帮你们照顾好世子爷。”
他也随着这批队伍一同前去。
“那就有劳太师了。”宁氏客气的给胡太师道歉。
“客气客气。”胡太师笑眯眯的拍了拍穆文仁的肩,“世子爷,时辰不早了,我们也该启程了。”
穆文仁不舍的松开妻女的手,又向定远侯磕了头拜别。
他一步三回头的随着队伍往前面行去。
看着渐行渐远的队伍,宁氏再次哭晕在周嬷嬷怀中。
穆锦晨趴在白蔹的肩上,泪眼模糊的看着父亲的背影变成一个小黑点,直至最后消失。
定远侯也背着众人悄悄抹泪。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穆锦晨与宁氏二人的心一直提在嗓子眼,从未落回原地。
幸好穆文仁不时有信传回来,告知他已到了哪儿,一切平安,穆锦晨母女的心这才稍安。
穆文仁到达边疆后的第三个月,有急件从边疆被火速送到了京中。(未完待续)
ps:真的对不住大家啦,昨天承诺的三更实现不了了,快过年了,家中的事情超乎了我的想像,太忙了,这个月不能保证每天两更了,但我尽力多更的,对不起对不起啦!!
第108章 叛国
确切的说,应该是有两封急件被一前一后送进皇城。
正弘帝看着面前案几上两封内容完全相反的急件,面沉如水。
浓密的眉毛紧紧拧起,周身散发着寒凉的气息。
殿外传来二更鼓的声音。
侍立在一旁的太监缩着脖子看自个儿的鞋尖。
皇上已经这样不声不响坐在那儿半个时辰了,这还是从来没有过的事儿呢。
他不想出声,担心撞上枪口,但职责所在,不得壮着胆子催,“皇上,时辰不早了,您该歇了!”
正弘帝眸子动了动,合上两封急件,对太监道,“摆驾凤合宫。”
皇后早已歇了,听说正弘帝来了,无比讶异。
原以为他早就去了其他嫔妃那。
宫女们忙伺候她穿衣。
刚穿上一件外衫,正弘帝高大魁梧的身影已出现在寝房内。
“你们先下去吧。”他对着宫女侍婢们挥挥手。
宫女们忙停下手中的事儿,鱼贯着出了内室。
皇后也顾不得形象了,披散着头发上前,看着正弘帝满面的倦色,忙问,“皇上,您这是怎么了?”
她知道他肯定是遇上了什么事儿,否则不会这样晚来凤合宫。
正弘帝轻叹一声,将一直拿在手中的两封急件递向她,“你看看这。”
“皇上,臣妾不敢干涉政事。”皇后正色说道,不敢接那信。
后宫不可干政,否则杀无郝,这是大周自开国就立下的规矩,她不敢违。
正弘帝摆摆手。“没事,朕只是让你看看,并未让你拿主意做决定。”
皇后轻轻点头,将两封急件拿过来,坐在灯下认真看了起来。
看完之后,她顿时明白正弘帝为何而烦。
这两封急件分别来自康定王与胡太师二人。
二人信中所说为同一件事,大周这次遇上了强敌。
金真国这次不仅联合了其他五国一起来攻打大周的边境。同时还忽然多了很多新型的火器。康定王他们均未见过,故大周的兵力此次损失惨重。
不过二人在急件中说辞却炯不相同。
康定王陈述了事实之后,就说打算。想挂出免战牌,一则是重整队伍,让伤员好好养伤,二则是想出最好的对策来。避免让队伍承受更大的损伤。
胡太师则在急件中说康定王贪生怕死,上阵还未杀敌两三个回合就往回逃。丢了大周的颜面,长了金真贼子的威风。
他还说金真国的火器并不足以为惧,只要康定王父子齐心协力,不怕死奋力去拼杀。能很快打败金真贼。
好他认为康定王有通敌叛国之嫌,此次金真国来犯,说不定就是与康定王里应外合之计。如今康定王挂免战牌分明就是不想为大周效力。也为金真国的士兵恢复元气提供时间,好让金真国到时一举攻破城池。让大周最重要的城防失守。
“皇后,你如何看?”正弘帝叹了口气,问。
皇后亲手为他倒了杯热茶,放在他的手中,柔声道,“皇上,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宁家为我们傅家守了百年的江山,一直忠心不二。
为了我们大周江山,宁家有多少儿女血洒疆场,但我们从未听宁家人抱怨过什么,也从未要求过什么。当然,皇上您是仁君,也从未亏待过宁家。
臣妾认为,如果康定王真存了异心,这次就不会亲自写信来要求您下旨将敏敏留在京城,您该知道,敏敏在康定王和王妃心中的份量,他们不可能将敏敏一家人留在这儿。”
“言之有理。”正弘帝轻轻颔首,话锋一转,又道,“依着皇后之言,胡太师岂不是故意挑拔,恶意中伤康定王?”
皇后温声道,“皇上,胡太师也许有治国之良策,可对用兵打战一事,臣妾认为他可能不及康定王,所以他才会对康定王的决定不解不满。
至于是他是否故意挑拔,有心恶意中伤,臣妾倒不知,不敢妄下论断。
皇上,以上只是臣妾的愚见,您再仔细想想,这件事事关重大,可不能草率行事,偏信任何一方都对我们无好处。”
正弘帝听着皇后轻柔的话语,紧皱的眉心渐渐舒展开。
他轻轻拍了下身旁,示意皇后坐过来。
皇后依然在他身旁坐下,他轻轻搂着她的肩,另一手紧紧握了她的手,道,“吉儿,你说得很对,我不该怀疑康定王对大周的忠心,这件事我会认真查清楚想清楚的,放心吧。”
内心深处,他是信康定王的。
之所以会犹豫,是因康定王所守护的乌兰关,是大周最重要的关卡,只要金真国将乌兰关攻破,就可长驱直入攻入应天府。
就是因为此关极为重要,所以大周历代皇帝都让勇猛无敌的宁家人守护此关。
百年来,因为宁家人的守护,大周的江山一直固若金汤,百姓才能安居乐来。
如果康定王真的通敌叛国,助金真国破了此关,那大周……
所以他不得不去想胡太师信上所怀疑的那些,万一真的不信被胡太师言重,那大周百年的基业岂不是要毁在他身上,他岂不成了傅家的罪人,将来还有何颜面去见列祖列宗,更对不起大周千千万的子民。
有暖暖的温情在帝后二人之间流转。
皇后心下有些感伤。
吉儿是她的乳名,已记不清他有多久未这样唤过她了,久得她都差点儿忘了这名。
在正弘帝还不是正弘帝之时,他无侧妃妾室,他们夫妻二人感情极好,常常你吟诗我作画,你弹琴我舞剑,过着神仙眷侣一样的日子。
等他登上大宝之后。他身边的女人越来越多,他与她相处的日子越来越少,曾几何时,像眼下这样的深情依偎都成了奢侈的想法。
皇后伤感了一会儿之后,忽然想起一件事来,就道,“皇上。如今康定王遇上了难题。我们为何不让他去试一试?
康定王需要帮手,他也正好借机展露惊世之才。”
正弘帝黑眸一动,“你说的是十六?”
皇后点头。“没错,就是十六,也是时候让他闪光了。”
“吉儿,你这提议甚好。有了十六相助,相信康定王很快就能退敌。”正弘帝的面上终于现出了喜悦之色。忍不住在皇上香滑的面上亲了亲。
亲昵的动作让皇后红了脸,她忙嗔,“您别闹了。”而后正色道,“皇上。时辰不早了,赶紧早些歇了吧,明日还要早朝呢。前方战事要紧,您的身体同样重要。”
“好。我听吉儿的。”正弘帝柔声道。
自称为‘我’而非朕了!
宁氏并不知有两封这样的急件,更不知康定王他们遇上了大难题,因她也收到了穆文仁的信。
在信中,穆文仁语气极为轻松的描述着战况,说这一战打得极顺利。之所以还未结束,是因金真国联军的士兵人数太多,让她等着他送捷报来。
宁氏将信的内容说给穆锦晨听,她也安心了。
不过,这喜悦的心怀没有维持多久。
晚间吃饭时,在兵部任职的穆文义叹了口气,对定远侯道,“父亲,乌兰关的情况不妙呢,金真国的火器太过厉害,此次我们大周可是损失惨重呢。”
他的声音不大,却也不小,足够在座吃饭的人都能听见。
‘哗啦’!
穆文义的话声刚落,就有瓷器碎裂的声音传来。
还没等大家看清是谁打碎了东西,宁氏已像风样冲到了穆文义身旁,咬着牙问,“二叔,你刚刚说的这些可真是真的?”
穆文义被忽然冲到身旁的宁氏吓了一跳,赶紧点头,“回郡主,这些都是真的,昨日康定王爷送了急件进京,急件中就是这样说的……”
宁氏顿时面色苍白如纸,身子摇摇欲坠。
穆锦晨忙跑过去,与听风一起扶了她。
“娘,您别担心,不会有事的。”穆锦晨忙安慰,同时她恨恨的瞪了眼穆文义,“二叔,食不言寝不语,您难道不知吗?有什么话儿为何不能等吃了饭再说。”
她看出穆文义就是故意说这些话来刺激母亲的。
真正的亲人遇上这种事,一定会极力的隐瞒,而不是有意告知。
汪氏、甘氏和文氏三人很高兴听到这样的消息。
穆文义被穆锦晨一质问,面色微讪。
“不说话没人当你哑巴!”定远侯也寒着脸斥。
穆文义垂了眸。
宁氏没心思再吃饭,提前带着穆锦晨回了秋枫园。
穆锦晨与周嬷嬷她们自是百般的安慰。
宁氏想了想,还是放心不下,第二日一早就递了贴子进宫,她要亲自去见皇上,将乌兰关的战况问个清楚明白。
她清楚,从穆文义口中问出的话儿没有几成是真的。
在焦灼的等待之中,皇上终于下旨召宁氏入宫。
穆锦晨就带着白蔹,守在定远侯府的二门等母亲回来。
要第一时间知道乌兰关的情况,是不是真如穆文义所说那样。
宁氏回府时,太阳已经西斜,府中已有院落开始掌灯了。
“娘!”穆锦晨忙迈着不长的小腿迎上前。
“圆圆。”宁氏快步走来。
穆锦晨注意到母亲的脸上愁云淡了两分,心微安。
回到秋枫园,宁氏告诉她,金真国这回是有备而来,是有些棘手,但康定王已经挂了免战牌休战,暂时不会有事,而且皇上也派了高人前去助阵,相信很快就能大败金真国。
“娘,那高人是谁呀?”穆锦晨好奇的问。
宁氏摇摇头,“皇上也未说此人是谁,皇上称呼他为十六!
十六?
穆锦晨抿紧双唇,期望这位无名无姓只有小名的高人真能帮助外祖他们破敌。(未完待续)
第109章 冤家(双更合一)
转眼之间又到了年关,等待的日子总是那样令人煎熬。
穆锦晨与宁氏二人食欲大减,特别是穆锦晨,原因圆乎乎的小脸现在都瘦出了下巴来。
古氏、斐氏几人都常来看望宁氏,陪她说话解闷,博亲王妃也亲自来府两回,还常派人来送些时鲜的瓜果。
面对众人的关心,宁氏很感动,也特别感激。
这段日子宁氏进宫很频繁,实在同太担心乌兰关那边的战事。
据正弘帝说,那位叫十六的高人已到边关,正与康定王他们商议良计,希望能一举大败金真国。
因记挂穆文仁的安危,今年的春节定远侯府过得有些冷清,没有像往年那年呼朋唤友来吃喝。
冰雪消融,枝头开始泛绿,各色花儿开始争相怒放。
春天来了,乌兰关那边终于有消息传来,十六与康定王他们已定下破敌之计,不日将与金真国再次开战。
接下来,捷报一封接一封的往应天府传来,金真国与联军节节败退,很快溃不成军。
穆锦晨与宁氏也终于开了笑脸。
她们暗想,那位叫十六的果然是高人,他一出马,战事立即告捷。
正弘帝恼怒金真国违背当年所签署的投降协议,为了不重蹈今日的复辙,他下令军队休整三个月之后,一举将金真国和另外五国歼灭,让他们改姓大周。
第二年七月荷花开满湖时,乌兰关那边最后一封捷报传来,金真和另外五国已尽数归顺大周朝。
战火终于熄灭,大周朝上下一片欢腾。
正弘帝再传一道圣旨去乌兰关,让康定王随着穆文仁、胡太师他们一起回京封赏。
秋枫园内一片喜气洋洋。宁氏激动的抱着穆锦晨在屋子里转了两个圈,哽咽着道,“圆圆,终于结束了,你爹爹终于可以回来了,你外祖和舅舅们都平安无事了,太好了。”
穆锦晨也眯着眼睛点头。“不仅很快就可以看到爹爹。还能见到外祖呢,真是太开心啦。”
周嬷嬷、听风、听雪等人也在一旁开怀的笑着。
她们已不记得有多久没有这样笑过了。
九岁的穆锦晨已经有些沉手,宁氏抱着她一会儿就觉着累了。将她放下,轻轻捏了捏她挺直的小鼻子感慨,“再过些日子,娘可都抱不动你了。日子过得可真是快呢。”
近半年来,她的个子窜了一大截。如今都已到了宁氏胸口的位置。
特别是那双小短腿,就好像被人忽然拔长了似的,变得细长细长的,刚做的衣裳差不多都短了。
也许不出三四年功夫。就能超过宁氏了。
看着女儿长大,宁氏觉着日子过得快,但回想起这两年所过的日子。那真是一日犹如三秋那样漫长。
幸好,一切都过去了。一家人很快就可以团聚。
定远侯得知这消息之后,一人躲在书房内,拿着亡妻的画像哭得像个孩子似的。
这两年,他没有一天不在担心着儿子的安危,既盼着收到边关来信,又怕收信,好怕信中有不好的内容。
今夜终于可以睡个安稳觉了。
有人欢喜,自然就会有人忧愁了。
汪氏、甘氏夫妇得到这消息,坐在那儿呆了好久。
半晌之后,甘氏才幽幽道,“他可真是命大呢,在边关待了那样久,竟然什么事儿都没,老天爷不长眼呢。”
穆文义恨恨的捶了下桌子,“哼,谁说不是呢,像他这种人本就不该留在世上。老天爷的确太不公了,什么好事都被他一人占了,此次回来,说不定又要升官。”
听着儿媳抱怨,汪氏没有说话。
她在想着汪正奎曾说过的话,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