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春闺记事-第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次,乳娘和宋盼儿不再觉得他哭得烦人,而是欣慰不已。

“宁愿他这样哭。”宋盼儿感叹道,“不哭的时候,我的心都揪起来。”

珹哥儿生病期间,恹恹的,不怎么哭,把宋盼儿和乳娘愁死了。如今他哭声响亮,身子健康,没什么比这个更加可贵的。

乳娘也说是。

珹哥儿生下来就单薄,幸亏他的乳娘非常细心,照顾得很好,珹哥儿一直没灾没病活到了现在。

这次事情虽小,却也让宋盼儿留心到了乳娘的功劳。

“你儿子只比珹哥儿大几个月吧?”宋盼儿问珹哥儿的乳娘孙氏,“叫什么小名而?”

“大四个月。”孙氏笑着回答,“叫锁儿。算命的说孩子命里缺金,就赐了这么个小名儿。”

宋盼儿笑笑:“再过两年,珹哥儿能走路了。就把锁儿接进来,给珹哥儿做个伴。他是珹哥儿的乳兄,将来珹哥儿事事也要他照应,跟亲哥哥一样。”

孙氏大为感激,忙跪下磕头。

宋盼儿让她起身,以后安心服侍珹哥儿便好。

等孙氏走后,宋盼儿怕自己忘记了,成了空头许诺,就告诉海棠和宋妈妈,让她们帮忙记下。

海棠和宋妈妈都道是。

三月底。天气晴朗时候。京城才有几分暖春的娇媚。回廊边沿种满了藤蔓,遮掩了画栋的奢华,郁郁葱葱,倩影浮动。

柳絮纷飞。梨花满地。顾瑾之走在庭院。瞧着满园生机盎然,不由想起去年老爷子还在,心里又是一阵抽搐。

而后几天。天气骤变,凄风苦雨狂卷,梨树枝头,雪色梨花被打落,空余袅袅淡绿。

天气又冷了起来。

温馨旖旎的春,彷佛一场旧梦般。

三月就这么过完了。

到了四月初,顾瑾之也偶然会想想,假如祖父没有去世,再过半个月她就要出嫁了。

这个年代女人出嫁,一生就定了型,变故很少。

顾瑾之不喜欢变故。

能早点出嫁,实属她所盼。

*******

整个四月,顾瑾之也过的浑浑噩噩的。

到了五月初,老爷子过百日祭。

过了百日祭,孝子可以洗澡、洗头,也可以逐渐脱下孝服等。过了百日,很多重孝可以慢慢减除,没那么严格了。

孝子也能睡到床上,而不是在地上铺草席。

当然,仍是不能出门娱乐,不能饮酒食荤。

过了百日祭,二伯正式承嗣,成了新的成国公。

二伯母也封了诰命。

这么大的喜事,却不能庆祝,让二伯母很扫兴。

她仍是请宋盼儿到老宅去,一家人吃顿饭。

大伯母就粗茶淡饭,招待了宋盼儿母女一顿。

饭桌上,二夫人很高兴,时不时问宋盼儿和大夫人,封了诰命,逢年过节宫里有什么规矩等。

五姑娘顾珀之一脸的不高兴。

她目光里带着幽怨,不知是母亲的浅薄让她没脸,还是要等一年才出嫁让她心焦。

吃了饭,二夫人特意请了顾瑾之到她那里去坐坐。

她有话想单独和顾瑾之说。

宋盼儿不客气问:“二嫂有什么事,告诉我也是一样的。瑾姐儿她懂什么?”

“我身子有点不舒服,想请瑾姐儿瞧瞧。”二夫人笑着道。

宋盼儿不好再说什么。

顾瑾之看了眼二夫人,从她的面相上看不出她有任何明显的疾病。

她仍是起身,跟着二夫人去了她的院子。

等二夫人一走,大夫人把五姑娘也打发下去,又让大奶奶和三奶奶也各自回去院子,就和宋盼儿说体己话。

她最近有什么话,都爱和宋盼儿说说。

“……珊姐儿着实太让我操心。”大夫人跟宋盼儿诉苦,“她婆婆把她吃得死死的,她婆婆说什么她都听。我当初跟她说过,不管什么原因,安置通房的话不要松口,否则将来受苦的是她。等有了嫡长子,若是没精力服侍裕业,再放个听话的丫鬟在屋里,也不是不行的。到时候她的贤良也有了,丈夫也笼络了。如今孩子还没有,千万是不能答应的。结果,二月初她就把身边的听风开了脸,放在房里了,一直瞒着我……”

宋盼儿蹙眉。

袁家的事,大夫人这样清楚,顾珊之身边应该有大夫人的眼线。

只是顾珊之,也未免太过于糊涂了。

“那个听风,就是她刚刚嫁过去,她公公讨了一回的那个丫头吗?”宋盼儿问。

大夫人点点头。

“我见过的。”宋盼儿道,“那次袁太太身边,我和瑾姐儿去袁家,就见着了听风。长得不漂亮,瞧着老实,若是等几年,等珊姐儿有了孩子,再替听风开脸,只怕更好。珊姐儿沉不住气。”

听风长得很丰满,不算漂亮,有些男人偏爱她那种的。

可是她的面相忠厚老实,是个好拿捏的。

“她倒是沉得住气的。”大夫人冷笑,“至今还瞒着家里。”

宋盼儿只得安慰她:“也吃不了大亏。袁家且要供着她。真的有事。还有你这个大伯母,怕什么呢?”

如今的顾家,还是有这样的底气。

大夫人淡笑。

“最近烦心事也多,都堆到了一处。”大夫人叹气道,“玥姐儿上次回来哭了一场,现在又轮到了珊姐儿的事。这些姑娘,就没有一个让我放心的。”

玥姐儿是大夫人的女儿,嫁到了川宁伯唐家。

她是唐家的世子爷房里的大奶奶,嫁过去就生了儿子,又尽得大夫人真传。为人处事周到缜密。叫人挑不出半点错儿,唐家阖府上下都服她。

没过两年,她就主持唐家的中馈,婆婆也格外器重她。

宋盼儿很少听到大夫人替玥姐儿操心的。

“唐家怎么了?”宋盼儿问。

“他们家那位三奶奶。就是简王府的小郡主。你可知道?”大夫人道。

“去年过年的时候见过一次的。能说会道。”宋盼儿道。

“岂知能说会道?最是争强好胜。你也知道,简王府原本在河南,因为封地贫瘠。赖在京城不肯走,简王府又奢侈成风,实则没多少家底。才过年,玥姐儿身上有了,她婆婆心疼她,二奶奶又体弱多病,就让三奶奶帮着玥姐儿料理过年的事。玥姐儿打个盹,这中间就有了亏损……”

“亏了多少?”宋盼儿心微沉。

她虽然没有管过大家庭,却也知道管家最忌讳账目上出问题。

“钱不过,二千两。”大夫人道,“去年风调雨顺,唐家田上收成好。送上来的租子,唐夫人搁了一万两在玥姐儿手里,大家过个宽敞年。等来年清明祭祖,也是现成的银子。这钱不仅仅是过年的,还是清明和春宴的。玥姐儿孩子才上身,人没什么精神,又赶上老爷子的下葬,一来二去不怎么留心,钱就少了。等她发现了,去问三奶奶,反而和她吵了一架。旁的还好,玥姐儿怒极攻心,又累,孩子没了,四个月呢……”

宋盼儿又吃惊又愤怒。

大夫人也是满脸哀痛。

“玥姐儿过门七年了,头三个都是儿子。这原是极和美的,她却总想要个闺女。这次怀了胎,你不晓得她多喜欢。要不然,依着她要强的性格,也不会示弱让三奶奶帮忙管家。如此珍重这个孩子,反而没保住,她哭得整夜睡不着……”大夫人尽量让自己和平些。

可是说到这里,声音也不由哽咽。

宋盼儿坐到了她的身边,轻轻握住了她的手。

她等大夫人情绪平复了些,才道:“你也该去唐家理论理论。”

“我何尝不想?”大夫人轻轻抹了抹眼角,又叹了口气,“玥姐儿不让。她要强,若不是落了孩子,这些家里丑事,她也是不会告诉我的。我若是去说话,她怕是心里觉得没脸。她的家务事,我也不敢插手。。。。。。”

宋盼儿一时间也想不到什么话来安慰大夫人,陪着叹了口气。

“这过日子,有苦有甜。”宋盼儿笑着道,“哪怕是太后娘娘,也有不顺心的。劝劝玥姐儿,趁机好好保养,家里的糟心事丢给她婆婆。三奶奶也让她婆婆去收拾,她乐得施恩。”

“我就是这样劝她的。”大夫人道,“她也答应了。我原打算老爷子过了百日祭,就接她回来住几天。又碰上二房承爵的事,给耽误了。”

妯娌俩说了片刻的话,顾瑾之从二房回来了。

大夫人就问她:“你二伯母哪里不舒服?”

顾瑾之笑道:“没有不舒服,二伯母只是肠胃有点不适,多吃些素淡的即可。”然后又问宋盼儿,“娘,天色不早了,咱们该回了吧?”

大夫人却知道有事,拉了顾瑾之,问她:“你二伯母还说了些什么?好孩子,你只管告诉我。”

“有点小事。”顾瑾之支吾笑道。

第269节长孙

“什么事?”大夫人问。

她问话的时候,声音不由自主带了几分不快。

她大约以为二夫人有出幺蛾子。

一得了诰命就闹事,让大夫人心底不悦。

顾瑾之忙回答:“说药铺的事。二伯母问我,祖父过世,家里的善药堂应该不做了,那要不要重新开个药铺?她说,顾氏百草厅的老匾还在她那边,若是要的话,就去拿。”

大夫人听了,眉头蹙得更深。

宋盼儿也微微拧眉。

“……我说,这件事我决定不了。大哥继承祖父的衣钵,开不开铺子,需要不需要老匾,应该问大哥。大哥是承重孙,他也要守孝三年。等过了三年,倘或需要的话,再问二伯母拿。”顾瑾之道。

大夫人和宋盼儿听了,都没有接话。

过了片刻,大夫人才淡笑道:“就是这话,这件事不与你相关。她若是再要问你,你让她来跟我说。”

顾瑾之道是。

顿了顿,她又笑着道:“二伯母让我别将这话告诉您。我说,大伯母若是问,我自然不会隐瞒;若是不问,我也不提……”

大夫人也笑。

眼瞧着天色不早了,大夫人也不虚留她们母女,亲自送她们到了垂花门口。

垂花门口,早就停了宋盼儿的马车。

母女俩上了马车,和大夫人作辞。

路上,宋盼儿对顾瑾之道:“你听娘一句:将来若真是要那块老匾。让你大伯母去要。倘或你去要的话,你二伯母定会问你要股吃红。老匾是顾家的,不是他们二房的。当初出事,家里兵荒马乱,你大伯母一双手一双眼,也没顾上要回来。”

顾瑾之也知道二夫人的用意。

她点点头:“我知道了娘。”

祖父才去世,药铺只怕一时半刻没心思去弄。

不得不说,二伯母想的很远。

“得了诰命,她就得意忘形了,整日想着这些。”宋盼儿想起二夫人的话。心里也不舒服。“自己女儿,一个也不管,担子全压在你大伯母身上。你大伯母也不是应该替她女儿操心的。若是大伯母丢下不管,谁还敢寻她的不是?到时候吃亏的不还是二房的女儿?”

宋盼儿很是不明白二夫人到底什么想法。

自己的女儿都能不管不顾……

要是顾瑾之将来在婆家吃了亏。宋盼儿能拼命的。

顾瑾之觉得母亲话里有话。

“娘。有什么事?是四姐还是五姐?”顾瑾之问。

“你四姐。”宋盼儿就将顾珊之替袁裕业纳通房的话。告诉了顾瑾之。

“糊涂至斯。”宋盼儿总结顾珊之的行为,“家里人掏心掏肺为了她,她一概不拘。只听信袁家人的话。”

“袁太太很厉害。”顾瑾之感叹,“四姐对她,比对二伯母还要亲。”

“阴险着呢。”宋盼儿道。

宋盼儿从前觉得袁太太不错。可一旦她和顾家的立场有了冲突,袁太太的好顿时就坍塌了。

阴险不阴险,只是主观感受。

顾瑾之只是笑,没有接口。

——*——*——

五月的天气,逐渐转暖。

冬衣换下来,准备好的春衫来不及穿,又快进入初夏。

五月初八,顾家又有喜事。

三奶奶夏氏生了个儿子。

阖府皆高兴。

一向不管事的二老爷也高兴极了。

家里重孝,孩子洗三礼自然不能重办。

简单的仪式后,二老爷给孩子取了名字,叫顾恺。

顾瑾之去看三奶奶和恺哥儿的时候,三奶奶一个劲给顾瑾之道谢。

“三嫂太客气了。”顾瑾之笑道,“我又多了个侄儿,最是高兴不过的,谢我什么呢?认真说起来,我可没帮什么忙,都是三哥的功劳……”

三奶奶愣了愣。

她大概没想到顾瑾之会开这种腔。

而后,她红了脸,威胁顾瑾之道:“我回头告诉三婶,看看七妹口里说的是些什么。”

顾瑾之就笑,道:“我错了,三嫂的功劳更大。好嫂子,我给你赔礼。”

三奶奶哭笑不得。

打那之后,她就再也没客气说谢谢顾瑾之的话了。

恺哥儿作为家里这一代的第一个男丁,不仅仅是二老爷喜欢,大老爷也高兴,专门从白云观请了道士给恺哥儿批命。

其他人还好,独独二夫人见家里众人如此重视恺哥儿,有点酸溜溜的。

她背后跟身边的人说:“这个家里,独数夏氏能耐,我们以后都要看她的脸色吃饭。将来恺哥儿出息了,说不定还要兼祧两房呢……”

她这是暗指大房可能生不出儿子。

大奶奶怀一胎那么难,还一连生了两个女儿。

这话不知从哪里传开了,传到了大奶奶耳朵里。

大奶奶原本没有多想,也替三奶奶高兴。听了这些闲言碎语,大奶奶气得哭了一回。

三奶奶也忐忑不安。

大夫人只得安慰了大奶奶,又去安慰三奶奶。

还上门,暗警了二夫人几句。

这些琐事足够大夫人烦的。

家里尚未消停,二小姐顾玥之从婆家回来了。

她借着落胎了身子不舒服,把家里事都推给了她婆婆,自己躲回了娘家享清净。

大夫人自然高兴女儿回来的。

顾玥之已经生了三个儿子,她在婆家的地位是无法撼动的,所以这次落胎,大夫人和顾玥之都有点难过,却不至于特别伤心。

母女俩还是像平常一样。

“我倒也不是怕事。”顾玥之和母亲说体己话,“只是家里迟早要闹的。我眼不见为净。”

大夫人就问她家里是有什么事。

“我们家三爷,在外头看中了风尘女,不知填了多少银子进去,还哄三弟妹说是做生意。三弟妹多疼他啊,嫁妆都给了他,要不然哪里敢打公帐上银子的主意?她事事替三爷打算。要是知道三爷拿着她的银子去养小的,她能轻饶?到时候还不是天翻地覆?我婆婆念着三弟妹是郡主,总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要是出了事,依着我婆婆的性格,肯定会装病把我推出去做恶人。我先回来。躲过这阵子。等她们闹完了再回来。反正我也有祖父的孝在身上,不管事,婆婆也挑不出我的错儿。”顾玥之道。

她说完,大夫人丝毫没有惊讶。

这让顾玥之有点吃惊。

大夫人就笑着解释:“你们家三爷的事。我们多少有点耳闻。只是不光彩。没敢在你们家人面前提……”

顾玥之更是错愕:“原来都传开了?”

大夫人笑道:“也不至于传开了。我也是偶然听说的,说是金香楼的檀儿姑娘。她可是京里最红的姑娘,要见她一面不容易。多少人赔了上万两银子。也见不上一面。她独独看中了你们家三爷。这种风流雅事,自然是奇闻,你爹爹听清客老爷们说起过,也跟我说了几句……。”

在文人墨客之间,能得到名妓的青睐,是非常光荣的。

所以唐家三爷一时间成了京里的传奇,不少人羡慕。

可是功勋世族,严禁子弟留恋青楼。

大夫人虽然和唐夫人交好,却也不会当面去告诉唐家这些话。

唐家未必不知道,只是瞒着内宅的妇人们。

至于简王府……

简王自己就是风流种子,他自然不会觉得女婿逛青楼有什么错儿。女婿能得到京里名声最盛的檀儿姑娘青睐,简王说不定还很骄傲呢。

这些男人们,外头的雅致情事,是不愿意传到内宅。

反正又不会娶回家,不必跟内宅的女人们交代。

“那外头都知道了,我们家的人肯定也知道。”顾玥之想了想,眉头就拧起来,“我问以靳,他说他不知道……”

顾玥之的丈夫叫唐以靳。

“……他也撒谎,替他弟弟遮掩。他们兄弟如此行事,难保以靳在外头干净。”顾玥之越说,心里就越存了一口怒气。

大夫人就重重咳嗽一声:“从小娘就教你,没有真凭实据,不要胡乱猜疑。你又来了,打小就有这毛病。”

顾玥之咬了咬唇。

“你总疑心,还有个头?无凭无据说出这样的话,岂不是冷了以靳的心?”大夫人语气越来越严肃,“你在娘跟前说说就算了,可别在以靳跟前逞性子。”

顾玥之沉默着,好半晌才点点头,说了句知道了。

“真不放心,派个人去打听打听。”大夫人道,“夫妻过日子,有些事可以藏在心里,却不能不知道,否则他当你是个傻子,更不会敬重你。”

顾玥之噗嗤笑起来。

“娘,您就是这样对付我爹的吗?”顾玥之笑着问。

大夫人也笑,道:“你爹有一堆毛病,单单在女色上,我最放心他,不用对付他的。”

顾玥之愣了愣。

她能感受到母亲话语里对父亲的信任。

这种信任,是发自心灵的。

她对丈夫,却没有这种信任。

“娘,我真羡慕你。”顾玥之感叹道,“爹爹这辈子不沾惹其他女人,你也省心。这世上像我爹这样的男人,真真少见。”

“糊涂话。”大夫人道,“这世上哪有完人?你爹其他毛病多的是,你不知道罢了。那些毛病搁在以靳身上,你只怕忍受不了。总看着旁人家的好,看着自己男人的不好,你这辈子就是操不完的心。”

母女俩正在说话,外头有小丫鬟说,有人送了封信给大夫人。

大夫人叫人拿进来。

信封上没有字,只是在右上角化了个圈。

顾玥之不明白,就问:“是谁送来的?”

大夫人已经打开了信封,正在认真看信,就没有顾上回答顾玥之的话。

她看着,眉头就紧紧锁了起来。

顾玥之不由担心,问:“娘,怎么了?”

——*——*——

第270节打脸

大夫人看完信,久久沉默。

顾玥之只当出了什么大事,心里也打鼓,又问了句:“娘,谁送来的信?”

大夫人回神,微微叹了口气:“是我放在袁家的人。你四妹的事……”

四姑娘顾珊之的事,顾玥之也是听母亲说过的。

她也知道七妹断定可能是四妹夫无法生育,想替四妹夫诊治。

袁家的人却不能接受。

这件事让大夫人操碎了心。

“什么事?”顾玥之追问。

“她不是抬了个通房吗?那丫头有了……”大夫人道。

顾玥之一时难以相信,反问句:“真的吗?”

她印象中,顾瑾之的医术非常精湛,在京里久负盛名。

所以顾瑾之说袁裕业有问题,顾家上下都这么认为的。

结果,通房丫头怀孕了,岂不是打顾瑾之的脸?

“只怕是真的。”大夫人道,“当初选陪房的时候,我把余氏放在珊姐儿身边,就是怕珊姐儿胡闹,旁人连个提点的人都没有。”

余氏是顾珊之身边的陪嫁媳妇之一,如今也在顾珊之院子里做事。

她从前是大夫人身边的,认识几个字,大夫人就让她陪嫁过去帮衬顾珊之的。一旦有什么事,也能给大夫人递个音,别叫自家姑娘吃亏。

而后,顾珊之过得一直很平顺,大夫人也很少和余氏联系。

直到顾珊之安置了通房,大夫人两个月后才知道。大夫人觉得应该让余氏多留心。

于是,最近顾珊之屋子里有什么事,余氏都给大夫人递信。

余氏会写的字不多。有些字她不会写,就胡乱编个圈儿画上。

她的信,很短,大夫人却要猜半天才能看懂。

“那是七妹看错了?”顾玥之道,“当初四妹夫让七妹瞧了吗?”

“没有。”大夫人道,“当初你七妹只是猜测,想给你四妹夫搭搭脉,结果袁家不同意。”

“这么说。四妹夫没事?”顾玥之道。“四妹怎么如此糊涂?她这样行事,不仅您和七妹下不来台,她也没有好处。死咬住四妹夫不能生,她不放通房。她置身事外。不用吃埋怨。您和七妹也不难堪。如今怎么办?”

大夫人何尝不知道?

当初顾瑾之也只是说,她猜测袁裕业有问题的。

可是袁裕业不愿意诊治,大夫人就非常强势的断定是袁裕业的问题。她还不是为了保护顾珊之?

顾珊之但凡听大夫人一句。也不会有今天的事。

如今,不能生育的问题,就成了顾珊之一个人的责任。

她自己没脸,害得娘家人也跌了面子,再去替她撑腰也没那么强悍的立场。

顾珊之自己挖坑,自己再跳进去,还把大夫人和顾瑾之推进去。

如今说什么都晚了。

“珊姐儿眼里心里,只有她丈夫、婆婆,娘家早就忘到脑后了。说不定,她现在还高兴呢,岂管咱们如何下台?”大夫人冷笑道,“明日袁太太定要登门报喜。她那个人,最是圆滑的。如今还要求着咱们家,她定会说些好话,把事情圆过去……”

顾玥之秀眉轻蹙。

大夫人也沉默须臾。

想了想,大夫人喊了丫鬟春巧,让她去趟三房,把顾瑾之请过来。

“这件事,不是咱们家的错儿。”大夫人道,“咱们要理直气壮。当初是四姑爷不让瞧的,才闹了这么大的笑话。”

顾玥之点点头,道:“就是这话。咱们不松口,袁家能如何?四妹太糊涂了,要不是有娘娘和爹在朝廷的地位,袁家求着咱们,她这辈子有吃苦头的时候。”

“所以我常说,各人有各人的命。她该这么好命,是她几辈子修的。”大夫人道。

——*——*——

顾瑾之被大夫人请到老宅,宋盼儿居然没有跟着一起来。

这让大夫人有点吃惊。

她不由问顾瑾之:“你娘呢?”

“和爹爹商量事情。”顾瑾之含混道,“大伯母,您找我什么事?”

大夫人却自己端了茶,轻轻啜一口。

屋子里服侍的丫鬟会意,都退了出去。

顾玥之也去了大奶奶林蔓菁的院子,看怋姐儿和惜姐儿去了。

屋子里没人,大夫人才跟顾瑾之说了袁家的事。

“……这桩事原本也没有闹开,大家不知情。袁太太那里,我自然会叮嘱。”大夫人把袁家的事简单说了,然后对顾瑾之道,“你当初说,你四姐身子好,能怀孕,可能是你四姐夫的问题。如今,通房有了孩子,你四姐夫身子也是好的。还有什么可能,你告诉我,我好搪塞袁太太。”

“这事怎么没完没了的?”顾瑾之问。

大夫人忙笑道:“你别生气,原也是我的过失,不该让你四姐把你牵扯进来。可如今这样了,咱们总要替你四姐打算。”

“我没有生气。”顾瑾之笑了,“只是觉得麻烦。四姐夫太敏感了,又要面子,否则他也不会甩袖而去。这件事再说,他仍是会翻脸,何必这样?况且,您当初不是跟袁太太说,不同意安置通房吗?既然四姐不听话,驳了您的面子,您不理会她,旁人也不会怪您。到底是袁家的家务事……”

大夫人愣了愣。

她倒没想到顾瑾之会说出这么一番冷情的话。

顿了顿,大夫人才温柔笑道:“你说得也对,论理袁家的家务事,我也不用伸手去管。可到底是你姐姐。她有委屈,娘家人不帮她做主,婆家也会轻视她。以为她没个靠山,都踩到她头上……”

这些道理,顾瑾之都是懂的。

她只是觉得吃力不讨好。

四姐不配合,袁裕业对这个问题又太敏感。

这次若不是四姐自作主张给四姐夫安排通房,大夫人和顾瑾之的处境也不会如此。

可顾瑾之不是大夫人,她不用从家族前途和名声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所以不用委曲求全,才能说出不要管的话。

“我都知道,大伯母。”顾瑾之道,“四姐夫的事。当初我也只是猜测。没有替他把脉。如今通房有了孩子,那就说明他没事。他绕了这么一大个圈子,就是想证明我撒谎,有问题的还是四姐?”

大夫人又微微叹了口气。

顾珊之这回真的办了件让她自己和顾家落下乘的事。

现在去责怪。还有什么用?

“如今通房有了孩子。你四姐到底有事没事。咱们说了不算。哪怕是你的名声,也不能证明你四姐没问题。”大夫人道,“你还有其他法子吗?”

这个年代没有科学仪器。用什么证明一个女人的生育能力正常?

唯一的法子,就是生个孩子呗。

“大伯母,我说四姐夫可能有问题,结果他的通房有了孩子。现在,我的话在袁家还有什么信服力?”顾瑾之无奈道,“其他法子,也只是让咱们自取其辱了。”

大夫人仔细想了想,竟然没话反驳顾瑾之。

她愣怔了一瞬间,才笑了笑。

这个话题,已经没有说下去的意义了。

“我去瞧瞧大嫂和三嫂。”顾瑾之见大夫人也沉默,就起身告辞。

大夫人笑着说好。

顾瑾之去大奶奶的院子,遇到了二姐顾玥之。

彼此见了礼,顾瑾之看了回怋姐儿,又抱着快三岁的惜姐儿玩。

长时间不来,惜姐儿又不认识顾瑾之了,不太愿意跟她玩。

顾瑾之略微坐了坐,起身去了三奶奶那边。

看了一圈,就回了上房。

还遇到了五姐。

五姐心情可能不太好,整个人恹恹的,碰到顾瑾之也只是淡淡点头。

顾瑾之跟大夫人作辞。

大夫人没心思多挽留她,叫五姐送她到垂花门口。

顾瑾之辞别了五姐,上车回了自己家。

回到家里,父亲去了外院。

母亲在看帐本。

“大伯母喊你什么事?”宋盼儿头也没抬,问顾瑾之。

顾瑾之就复述了一遍。

宋盼儿就放下了手里的账本,惊讶反问:“通房有了孩子?”

顾瑾之点点头,道:“大伯母是这样说的。”

宋盼儿就把手里的账本甩在炕几上,厉声骂了句糊涂:“这要怎么收场?袁家原本就猜测你帮着她糊弄袁家,如此不是坐实了?让你做了恶人,连带你大伯母也要受埋怨。这不是胡闹?”

顾瑾之又点点头,道:“是胡闹。”

宋盼儿正在气头上,却被她这么一本正经的回答逗笑了。

“蠢!”对于顾珊之,宋盼儿想不出其他的形容。

可顾家不怕袁家,顾瑾之也不怕,宋盼儿倒也没有担心。

她只是生顾珊之的事。

办事太过于胡闹,只为袁家和袁裕业着想,把自己和娘家都看得太轻了。

“四姐很疼姐夫。”顾瑾之道,“她能如此行事,我倒也不意外。管得了这次,她下次还会犯的。早点发生点什么,反而好些。”

宋盼儿就冷笑:“那让袁家对她好一辈子。”

这件事,让宋盼儿气了好一会儿。

吃完晚饭,她终于平静了些。

“……瑾姐儿,照你说,你四姐没事,怎么通房能怀孩子,她却不能?”宋盼儿又问顾瑾之。

“我不知道。”顾瑾之道。

宋盼儿就笑了:“还有你不知道的病?”

“我不能的病很多。”顾瑾之也笑道,“娘,我不还是个孩子么?”

宋盼儿失笑。

这件事,是自家人捅了自家人一刀。既不能叫疼,又没法子缓解,让大夫人非常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