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春闺记事-第1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太子和德妃不和,不喜欢晋王。却对三公主永淳很有好感。
三公主长得就甜美,又嘴巴会说话,太子哥哥长太子哥哥短的,时常还弄些好吃的给太子。
皇帝骂太子的时候,三公主也背后替太子说好话。
既然德妃不看好袁家,就如了德妃的意,又能怎样呢?
袁家还有其他孩子,将来再把另外的公主许配给袁家,也不着急这一时啊!想当初,父皇为了培养顾延韬,花了那么多年。
故而,顾延韬今天的地位牢不可破。
急不得。
他培养袁裕业,也不能着急,不能一下子把袁家捧得太高。
树大招风啊。
太子这样想着,就到了仁寿宫。
皇太后已经起来了。
她在小佛堂念经。
太子就去了小佛经。
皇太后听到了脚步声,回头见是太子,笑容温和慈祥,道:“太子这么早?”
“来给皇祖母问安。”太子道,“皇祖母,您怎么起得这样早?”
“年纪大了,睡觉也不香甜,不像你们年轻人。”皇太后笑道,“哀家四更天不到就醒了……”
然后她又问,“太子用过早膳了吗?”
太子摇摇头,道:“还不曾。”
“就在皇祖母这里用膳?”皇太后笑道。
太子道是。
皇太后也不再诵经了,默默放下手里的佛珠,由宫女搀扶着起身,让偏殿用膳去了。
坐定之后,早膳还没有准备好。
皇太后见太子一脸菜色,是昨晚没怎么睡的模样,就问他:“太子怎么气色不好?”
“孙儿忧心母后的病。”太子叹了口气,“皇祖母,您听说母后又犯病了吗?”
皇太后点点头,道:“前日下午犯病,把哀家也吓住了。”
“……孙儿也是晚上问了彭太医,才知道的。孙儿不放心,让李氏进宫去服侍母后。可是不知为何,母后让李氏把孙儿宫里的其他人,都带了进宫,昨夜还没有让她们回来。”太子道,“是母后昨夜又发病了吗?”
太后却蹙了蹙眉头。
她不知道这件事。
“成宛,你去坤宁宫问问,是怎么一回事。”皇太后喊了成姑姑。
成姑姑则没有动,笑着上前几步,恭敬回禀道:“太后娘娘、太子,这事不用去问,奴婢倒是听说了。皇后昨日不舒服,依旧是彭太医来瞧的,没瞧出什么。皇后就睡了一整日。太子妃和几位偏妃、良娣,歇在坤宁宫的西厢房。皇后娘娘那边的人,吩咐更换了被褥,怕是打算留太子妃几人多住些日子。”
太后的眉头,又轻蹙起来。
她看了眼太子。
“这事,太子妃没跟你提提?”太后问太子。
太子摇头,心里的话就脱口而出:“皇祖母,母后她这是故意的。孙儿的陈良娣,已经有了三个月的身孕,这样拘在坤宁宫,若是孩子有事……”
“胡说。”太后打断了太子的话,“你母后还谋害你孩儿不成?”
皇太后的脸色很严厉。
太子连忙赔礼:“是孙儿失言……”
他心里却在想,这种事还少吗?
皇后害过的孩子,不管出生还是没有出生的,只怕已经有十来个吧?太后你睁只眼闭只眼,如今还替皇后说起好话来!
太子就觉得,皇太后也信不过了。
皇后突然撒泼,非要太子把袁氏子弟踢出去那事,肯定就是皇太后的主谋了。
太子心里很不甘心,却也无计可施。
内宫的女人争斗了一辈子,她们对付不了太子,对付太子的妻妾,却是手段百出,还叫人挑不出错儿。
太子只有服软了。
第464节半真半假
时间转眼到了八月初一。
诸王馆会选也有了结果。
三个待选驸马,袁珣不在其中。
顾瑾之打探到了消息,第二天,立马进宫去,把药送给了皇后谭氏。她甚至多送了不少。
她不知道谭皇后是怎么做到的。
顾瑾之也没问。
看到顾瑾之送来的药,闻到了熟悉的味道,谭皇后几乎喜极而泣。八月初一这一整天,她用了三天的分量,沉浸在如意膏里难以自拔。
这些,顾瑾之不知道。
她进宫给谭皇后送药,也要去给皇太后请安。
皇太后就问她:“去见过德妃了吗?”
她知道顾瑾之进宫的目的。
顾瑾之摇头,道:“先来给母后请安,再去德妃娘娘那边坐坐。”
太后点头。
而后,她给成姑姑使了个眼色,让成姑姑把服侍的人都带了出来,只留了顾瑾之在内殿说话。
太后的表情一改往日温婉慈祥,目光犀利看着顾瑾之:“小七,你在皇后身上,用了什么手段?哀家今日问你,你莫要欺瞒哀家。若是你有半个字胡言乱语,哀家一旦查出来,自有你的好果子吃……”
顾瑾之看了太后一眼。
她顿了顿,贝齿轻咬了下唇瓣,露出深深的牙痕。
她没有回答,太后也沉默等着。
时光静如止水,不着痕迹在内殿里游走。
最终。顾瑾之轻轻占了起来,走上了太后的榻前,挺着大肚子跪下道:“母后,从第一次见面,我便知您疼爱我。我们有缘分。这些年,您当我是女儿一般,我心知肚明,心里很感激您。”
太后犀利的目光微敛。
她似乎想扶起顾瑾之。
而后,她的手又缩了回来。
“起来说话。”太后依旧清冷,道。“跪着做什么?”
顾瑾之闻言。听话的爬了起来。
她没等太后开口,就坐到了太后身边,目光切切看着太后。
太后被她这么瞧着,心里先软了一半。
“母后。我并未对皇后用手段……”顾瑾之坐到了太后身边。说道。
太后的怒意又冲了上来。
这是当面撒谎呢。
太后沉着脸。也没有发火。
“……只是我那药,吃了的确可以强身健体。但是若不吃,人也会很难受。”顾瑾之继续道。
太后愣了愣。
她想到了皇后那发疯的模样。把宫人打得鼻青脸肿。
若单听顾瑾之这话,太后是不怎么相信的。
但联想到皇后的模样,太后心知肚明,顾瑾之九成没有撒谎。
“人怎么难受?”太后终于开口,反问顾瑾之。
顾瑾之道:“就是……吃了,再也离不得。皇后娘娘吃了我的药,这辈子就离不得我。”
太后只感觉后背发凉。
她用种陌生至极的目光,看着顾瑾之。
这种药,既然是离不开,说明顾瑾之可以随意操控皇后的。
怪不得皇后愿意为了三公主的事,和太子撕破脸,甚至把太子的妻妾全部扣留在坤宁宫。
这太可怕了。
“你……你还给谁用过这种药?”太后想到了她自己。
她总是吃顾家的药。
她对顾瑾之,没有半点设防。
是不是顾瑾之也对她用了手段。
可是不吃药的时候,太后也不觉得难受,不似皇后那样发疯,太后就知道自己多想了。
顾瑾之虽然对皇后用手段,也对太后是真心的。
这点,太后很肯定。
“只有皇后娘娘……”顾瑾之道,“这种药,是从西域传来,我偶然所得,万分珍贵。其他人,我舍不得用。”
太后又看了眼顾瑾之。
“此话当真?”她追问。
顾瑾之点点头,抬眼看着太后:“当真。”
内殿又是一阵沉默。
太后的表情,变幻莫测。
顾瑾之也不知道太后心里在想什么。
她正襟危坐,不敢有半点动静。
“你为什么单单要给皇后用这种药?”太后又问。她的声音,听着比刚才还要冷,实在已经是强弩之末。
她的气,已经消了一半。
“母后,这药强身健体啊。”顾瑾之道,“皇后娘娘那身子骨,已经虚空了。若是没有强悍之药,撑不过这几年的。用了我这药,她能保命啊。母后,这非常之药,利弊各半。”
太后顿时无语。
她现在,终于理解了顾瑾之的心思。
顾瑾之给谭皇后用这药,绝对是抱着私心的。而她的私心,就是利用这药物的弊处,控制谭皇后,让谭皇后听话;
可有人若是追查,她也有理由搪塞。
谭皇后病入膏肓,饮鸩止渴也要用的。
顾瑾之的药,的确是救了谭皇后的命。
所以,她也不怕有人找她的麻烦。
太后明白了这些,微微叹了口气。
她想到太子对朱仲钧的敌视、皇帝对朱仲钧的不喜,心里也是百倍放不下的。万一自己哪天去了,朱仲钧以何依靠?
如今,顾瑾之算是彻底攀上了谭皇后。
虽然她的手段有点卑鄙。
可是在禁宫久了,任何卑鄙的手段,对太后而言都是司空见惯。谭皇后自己,更是杀伐无数,她原本就不该活这么久。
顾瑾之替她保命,再从中获取利益,也无可厚非。
太后心里,还是偏袒顾瑾之和朱仲钧。
她轻轻拉住了顾瑾之的手,道:“你给皇后用的这药。弊处如此之大,皇后她迟早会明白过来。你行事,且要万分小心。三公主的事,自有哀家。你若是不让皇后出手,哀家也要谋划一二,不值得你这么早暴露……。”
她想将计就计,让谭皇后将来成为朱仲钧的保命符。
太后不相信什么奇迹。
她也需要准备充足、万事俱备。
她很怕将来朱仲钧如刀俎上的鱼肉。
顾瑾之点点头,不再看太后。
这场谈话就结束了。
太后又叮嘱顾瑾之:“……这些日子,就少到宫里走动。”
她希望顾瑾之避避锋芒,别惹了皇后和太子的眼。
这次的事。皇后事后想起了。肯定会怪顾瑾之的;而太子,正满心怒火无处发泄呢。
顾瑾之笑起来。
她知道,太后已经站到了她这边。
真话是不可能说出来的。
这样半真半假的话,算欺骗。却对太后没有恶意。
顾瑾之道:“母后。我胞弟下个月初成亲。我这胎下半个月中旬就要临盘。到时候也不能到宫里给您请安了。”
太后点点头。
在仁寿宫说了半日的话,解开了太后心中的疑团,顾瑾之又往景和宫走了一趟。
三公主也在景和宫。
她给德妃看她新画的图。
“中秋节。我要自己给皇祖母做个大大的灯笼,这是我自己画的,姨母看看,我画得如何?”顾瑾之进来,三公主就热情迎了上来,拉了顾瑾之的胳膊,让她看自己的话。
她的丹青,笔锋成熟,运笔微妙。
一副八美图,她画的栩栩如生。八个美人,或立或坐、或凝眉或娇笑,形态各异。
顾瑾之看了大赞:“公主这笔力,不输一代丹青大家了。”
三公主脸微红,笑道:“姨母谬赞。”
德妃也满脸喜悦。
顾瑾之和德妃一起,狠狠赞了一回三公主的画。
三公主还要回去润色,就叫人收拾起来,道:“母妃和姨母说话,我先告辞。”
德妃点头。
等三公主走了,德妃笑盈盈拉着顾瑾之的手,道:“我听说了,多谢你,七妹。这次你帮了大忙。”
“我并没有帮什么忙。”顾瑾之笑道,“听说是皇后娘娘不喜欢袁珣,太子爷孝顺,才换掉的。”
这是私下里的传言。
从袁珣初次入选,大家都觉得,凭着太子这些日子对袁裕业的宠爱,袁珣当选三公主是毫无悬念的。
哪里知道,转眼见,袁珣第二甄选就落选了。
这让朝中猜测纷纷。
是不是袁裕业哪里得罪了太子,要失宠了?
宫里却说,是皇后帮忙的。
这话尚未传出去,只有宫里人知道。
始作俑者顾瑾之也知道。
“皇后娘娘仁爱,太子爷孝顺。”德妃道,“但我知内情。我承七妹的情。将来七妹有事相求,我也不遗余力。”
皇后娘娘并不喜欢三公主,更不待见德妃。
德妃和三公主的生死,皇后是不在乎的。
而太子,是极力想抬举袁家。
这个时候把袁家的孩子打下去,无疑损失了袁家的声誉,对太子而言也是种损失。
没有厉害在里头,太子不会无缘无故放弃的。
顾瑾之替皇后看病,已经大半年,皇后身子大好,也过起了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日子,清心寡欲,连每日的问安,也变成了半个月一次。
宫里大事小事,皇后也睁只眼闭只眼。
这就是顾瑾之的功劳。
德妃在这禁宫时间久了,虽然没吃过什么大亏,却也是把宫里的人情世故看了个通透。
宫里是无利不起早的。
没有顾瑾之,这件事根本不能成。
“娘娘不必这样。”顾瑾之笑道,“咱们是血脉亲情。况且,我出力也是少的。皇后再怎样闹,太子若是执意不听,皇后也无可奈何。只怕外廷也使了力,大伯出力更大。”
这话,也有道理。
德妃之前还怀疑大伯根本没有出力,心生怨恨。
此刻,她女儿不用嫁到袁家,德妃心里大好,也宽容起来。
外廷的事她不知道,但是顾瑾之的话,她还是赞同了。
她准备中秋节赏给东西给大伯母。
第465节生日
德妃说话算数,中秋节的时候,果然给禧平侯府送了重礼。
接到德妃送过来的东西,大夫人愣了愣。
她不明何意。
顾延韬回家后看到了,也有些吃惊。
而后,他想到了三公主的事,对大夫人道:“三公主这事,是皇后出力的。我和罗先生猜测,定是瑾姐儿进宫说项,求皇后使力。她对德妃娘娘,又是另一番说辞,娘娘就以为是咱们在外廷使了力……”
他的语气里,对顾瑾之有了几分不满。
罗先生名叫罗全,是顾家的门客,最是足智多谋,在顾延韬身边快十年了。
朱仲钧还打过罗全的主意,想让罗全跟着自己去庐州。
罗全拒绝了。
罗全非常忠心顾延韬。
“瑾姐儿也是时刻惦记着咱们。”大夫人大为感动,故意忽视顾延韬话来的不满,赞起了顾瑾之,“娘娘最疼三公主了,别寒了她的心。我明日进宫给她谢恩。”
“……我不受瑾姐儿的人情。”顾延韬冷哼,“这次,她坏了我的好事,还自以为高明。妇人之见。”
大夫人不说话。
她是很赞同顾瑾之的行为。
她也觉得顾延韬有点狠心,想拿三公主做靶子。
大夫人不在朝堂,不知道朝廷的风势千变万化。她总以为,袁裕业还是那个商户出身的袁家子弟,不值得顾延韬费心思。
焉知一个人从默默无名到权倾朝野。也不过几年的功夫。
顾延韬比任何人都清楚,当初他也是这样起来的。他走的,是和袁裕业一样的路。
那时候,皇帝是为了培植顾延韬,对抗谭家。因为顾延韬敢悬崖取鹿,让皇帝觉得他是个为了权势什么都敢做的人,心狠手辣,值得培养。
现如今,太子是因为喜欢袁裕业、信任袁裕业,才想这样培植他。
顾延韬从来不敢小瞧袁裕业。
小瞧别人。意味着孤芳自赏。
而孤芳自赏的权臣。命不久矣。
顾延韬深谙此道。
****
顾瑾之和朱仲钧也能猜测到顾延韬的不满。
朱仲钧也没有生气,只是说顾瑾之:“不该多管闲事……”
顾瑾之心情很好,没有和他争辩。
朱仲钧也只是笑笑,并没有因为顾瑾之的多管闲事而生气。
到了中秋节。离九月初二越发近了。
煊哥儿九月初二成亲。
老八顾琇之远去延陵府。回来也很麻烦。他已经写了书信来问。问可需要他亲自回来。
煊哥儿代宋盼儿回信,让他安心再延陵府读书,将来功成名就。考了个进士,才算对顾家的报答。
煊哥儿成亲,他就不需要千里奔波回来了。
书信快马寄往延陵府。
中秋节,顾瑾之和十弟、十一弟姐三个人的生日。
宋盼儿便说要大办。
“家里的东西都是现成的……”宋盼儿和顾瑾之商量。
煊哥儿的婚事,准备了很多东西,只需要拿出来即可。
因为皇后的事,太后让顾瑾之和朱仲钧避开锋芒,别总往宫里去。因而昨天,顾瑾之和朱仲钧带着孩子们,进宫去看过太后了。
中秋节当天,他们一家人就不去了。
宋盼儿听说了这话,高兴极了,就打算替顾瑾之大办生日宴。
她主要是为了顾瑾之。
要是只有顾瑾之那两个弟弟,宋盼儿是不准备办的。这些年,宋盼儿挺低调的,虽然为人仍是那么泼辣。
顾瑾之却以为不妥:“这些东西,都是替煊哥儿婚事准备的。若是用得不够了,一时间再哪里去买?买得来尚好,买不来怎么办?我已经这样大的肚子,热闹不得,不如一家人清清静静的,吃碗长寿面,反而更好。”
她知道母亲主要是为了她。
宋盼儿一想,煊哥儿婚事的用料、食材,原本就是有富余的,挪点出来不妨事。
但顾瑾之说得不错,她还有一个月左右临盘,挺着这么大的肚子,原本就受罪,还要去坐席、受礼,的确叫她辛苦。
还不如简单些。
现在,免顾瑾之辛苦,才是她要的礼物。
“也好。”宋盼儿沉吟一下,转而笑道,“你喜欢清净,我也省得劳力。”然后又看了看顾瑾之的肚子,“以前看不出来,如今瞧着,你这肚子一日日更大了。这只怕是个大胖小子。”
顾瑾之笑。
“娘快别这么说,王爷天天盼着是个女儿呢。”顾瑾之笑道,“我以前也觉得是个女儿,怀上的时候太精贵的。如今倒觉得是个小子,他太顽皮了,整日踢个不停……要是闺女这么顽皮,我就要愁死了。”
说得宋盼儿大笑起来。
顾瑾之和朱仲钧已经有了三个儿子,若是再添一个儿子,不过是锦上添花。倘若是个女儿,就圆满了。
大家都盼着顾瑾之这胎生个女儿。
顾瑾之自己也同样。
说定之后,宋盼儿就不准备中秋节当天的东西了,只想一家人团团圆圆吃顿饭。
中秋当日,天高气爽。
顾瑾之早早起来。
她喊醒了朱仲钧。
朝廷今日休朝。
朱仲钧就不想起来。
“好些日子没有睡懒觉。你先去,我半上午再去。”朱仲钧支吾了一声,翻身又睡了。
顾瑾之也懒得理会他。
丫鬟服侍她盥沐,又替她梳头。
正忙碌着,木叶悄步走了进来。顾瑾之就闻到了浓郁的桂花香。
她怀着身孕,有点忌讳浓香,却并不反感桂花味。
她微微偏头,只见木叶手里捧着一个透明玻璃花瓶,里面插满了桂花,枝叶繁茂,映衬着或黄或红的丹桂。
瓶中清澈水波将翠叶、丹桂映衬,蔚然如媚,随着木叶的脚步,撩起一阵娇艳的涟漪。
顾瑾之心情大好。爱极了。
她伸手接过了。使劲闻了闻。这浓郁浓香,沁入她的五脏六腑,让她身心舒泰。
她笑着赞许木叶:“你真有心……”
木叶却抿唇,悄悄指了指锦帐里熟睡的朱仲钧:“是王爷昨晚吩咐的。奴婢不知道王妃喜欢丹桂的香气……”
顾瑾之反感浓香。这点木叶知道。
却不知道顾瑾之独独喜欢丹桂。
顾瑾之只是告诉过朱仲钧。
那天。他们走到了顾瑾之祖父的书房小院前。
顾瑾之站在那里看了很久。
恰好一桂枝伸过墙头。
顾瑾之闻了。对朱仲钧道:“我好喜欢这味道。回头让慕青给我们做桂花饼吃。慕青的手艺最好,你还记得吗,我们小时候经常吃。”
“你不是闻不得重味?”朱仲钧当时这么问的。
“就喜欢这个味道。”顾瑾之笑了笑。让朱仲钧摘了枝丹桂给她。
她拿在手里,一路闻到了王府别馆
朱仲钧就记住了。
今日是顾瑾之生辰,她还以为朱仲钧什么都没有准备。
她原本也是不怎么在意的。
看这个样子,怕是都准备好了。
顾瑾之的眼睛弯了起来。
她笑着,放下了花瓶,起身到锦帐里,想给朱仲钧一个吻。
朱仲钧向里侧着睡。
顾瑾之弯腰不便,准备上床爬到里面,在他额头吻下。她现在很想这么做。这种感觉,充盈了她的心。
朱仲钧却翻身,然后半坐起来,紧紧搂住了顾瑾之的肩。
一个吻落在顾瑾之的唇上,他满脸笑意,对顾瑾之耳语道:“老婆,生日快乐。”
他很少叫顾瑾之老婆。
一般情况下,他都是直接叫顾瑾之的名字。
到了这个时空,更是第一次了。
顾瑾之的笑容压抑不住。
“谢谢……”她回答,脸颊微红。
虽然很感动,仍是觉得矫情。
特别是在这个时空。
这个时空,没有说生日快乐的,也没有叫老婆的……
这种矫情,顾瑾之却是从心底喜欢。
“你根本没睡。”顾瑾之轻轻敲了敲他的额头,道,“快起床。”
朱仲钧则又转身躺下。
他拉着顾瑾之的手不放,像个孩子似的,“不想起床……”
顾瑾之哭笑不得。
她自己要起身走了,朱仲钧却不松手。
他拉着顾瑾之,曼声絮语:“今天是晴天了。顾瑾之,你又大了一岁,我又放心了一回。”
顾瑾之不明。
她懵懂看着朱仲钧。
朱仲钧眸光溢彩,笑着道:“从前,我们二十七岁才结婚。我一直算着日子,要是熬过去,我就彻底放心了。”
顾瑾之心底倏然一紧。
她反握住朱仲钧的手,愠怒道:“乌鸦嘴,不要说这些不吉利的话。”
“好,我不说。”朱仲钧笑道,“今天天气真好……”
他躺在半昏暗的锦帐里,哪里知道外头天气好不好。
心情好,却是真的。
心情好的时候,什么都是好的。
顾瑾之也是唇角微翘。
她拿起朱仲钧的手,放在唇边轻轻吻了吻,道:“天气一直很好。”
朱仲钧慢慢闭上眼,唇角留着笑,享受这番温馨。
他果真又睡着了。
顾瑾之坐在他身边,久久没有挪动。
她的手,轻轻拂过他的鬓角。他的肌肤,不再是少年时的瓷白,而是添了铜色,五官也不是单纯的俊美,也添了深刻。
他还不到三十岁。
这几年在庐州,他太过于忙碌,为了制武器和练兵,他风餐露宿。少了养尊处优,多了成熟稳重。
顾瑾之的手,从他的鬓角,到他的额头、眼睛、鼻梁、嘴唇,缓缓拂过,一寸寸。
她眼睛陡然湿了。
她很感动,这个男人还在她身边……
********
第466节认知
顾瑾之刚刚梳头更衣完毕,彦颖就冲了进来。
他跑得两颊红扑扑的,却不怎么喘气。
这么小的年纪,体质就非常好了。
顾瑾之从心里高兴。
没什么比孩子健康更加重要的。
“娘,陈师傅说,今天不用练习。”彦颖扬着脸,兴奋对顾瑾之道,然后又问顾瑾之,“爹爹呢?”
他的主要目的,是听说了朱仲钧今日不上朝。
顾瑾之笑了笑,轻轻指了指锦帐,对彦颖道:“你爹爹还在睡觉……”
彦颖就伸头探脑往锦帐里看。
锦帐里传出了朱仲钧含笑的声音:“彦颖,你过来……”
彦颖立马就冲了进去,大声喊着爹爹。
“不像话,没有在床上闹腾的。”顾瑾之亲自挂起了锦帐,对在床上把儿子高高举起的朱仲钧道,“你快起来。孩子看到你睡懒觉,以后还会早起习武吗?”
朱仲钧把彦颖放在床上,轻轻点了点他的小鼻子,跟他解释道:“爹爹今日休沐,所以睡懒觉,彦颖休沐的时候也可以睡懒觉。”
彦颖每个月也有三天休沐。
他点点头,乖乖哦了声,然后就咯咯笑个不停。
只要和朱仲钧在一起,彦颖就非常高兴。
孩子的世界很简单。
顾瑾之和朱仲钧孩子的童年,都比顾瑾之和朱仲钧童年时幸福。这让顾瑾之觉得。她和朱仲钧再辛苦都值得。
孩子这么一闹,朱仲钧想再睡就不能了。他只得起身。
顾瑾之也喊了小丫鬟,让她去吩咐彦绍的乳娘,把彦绍抱过来。
刚刚满两岁的彦绍,已经学会了很多话。每次看到顾瑾之,他就要顾瑾之抱。可现在,顾瑾之光站着都艰难,根本不能抱着他。
顾瑾之拒绝了他几次。
后来,他就不要顾瑾之抱了,对顾瑾之也生疏了几分。
这么小的孩子。就知道亲热生疏了。
所以。顾瑾之尽量多哄着他。
彦绍来了之后,朱仲钧尚在洗漱,顾瑾之就让乳娘把彦绍放在炕上。
顾瑾之站在炕下,和彦绍说话。说话的时候。顾瑾之尽量和孩子肌肤接受。她抚摸孩子的头和面颊。又亲亲他的小手。
这样。顾瑾之问什么,彦绍也愿意回答什么,和顾瑾之也越发亲近起来。
“……这是什么?”顾瑾之随手拿了个炕几上的石榴。问彦绍。
这几个石榴已经摆放了好几天,顾瑾之每次都教彦绍认。
彦绍已经很熟悉了。
他回答道:“石榴!”
顾瑾之就大喜,在他面颊上又重重亲了下,然后摸了摸他的头。
彦颖在一旁看得眼馋。
他也爬到炕上,让顾瑾之亲亲他。
彦颖还是这脾气,不仅仅吃哥哥的醋,也吃弟弟的醋。
顾瑾之只得也亲下彦颖,然后也摸摸他的脑袋。
朱仲钧梳洗之后出来,看得这一幕,忍不住笑道:“你这是逗小狗呢?”
顾瑾之瞪他,对他把自己儿子们比作小狗很不满意。
朱仲钧收拾好了之后,见彦颖和彦绍都站在那里,就道:“彦颖、彦绍今天是你娘生辰。你们都说,祝娘亲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顾瑾之失笑。
彦颖很听朱仲钧的话,果然说了。
他还像模像样给顾瑾之作揖。
顾瑾之一把搂住了儿子,笑道:“乖,娘受礼了,彦颖真乖。”
彦颖笑起来,眼睛微眯,很像榕南小时候。
顾瑾之和朱仲钧看了,各自心里微动,表面上都不动神色。
彦绍则不明所以。
朱仲钧抱过他,把他搂在怀里,一个字一个字教他说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彦绍依旧茫然。
顾瑾之笑道:“算了,算了,他才大多的孩子啊,别为难他,以后再教吧。”
现在的确没时间使劲教孩子。
朱仲钧只得放弃。
已经快过了早膳的时辰,顾瑾之和彦颖都饿了。
她吩咐丫鬟们,快把早膳端上来。
很快,丫鬟们就把早已准备好的早膳,端了上来。
早膳有红枣粳米粥、翡翠如意饼、玫瑰花卷、水晶饺子、芙蓉蛋卷、梅花豆沙包子,两碟酱菜,满满摆了一桌子。
顾瑾之让乳娘把彦绍抱到炕里面,让他乖乖坐在引枕上,免得他够不着。
一家人围着,吃了早膳。
饭桌上,彦绍喜欢这里抓一下,那里碰一下,把一碗半温热的米粥弄得到处都是。
“让乳娘喂他吧,他都不会自己吃。”朱仲钧见彦绍弄得很乱,又到处抓,还抓到了他碗里,就轻轻蹙眉,对顾瑾之道。
听到这话,一旁服侍的乳娘惶恐,忙要上前服侍。
顾瑾之则冲她摆摆手,让她退下来,道:“不用你忙。”
她任由彦绍弄得很乱。
彦绍的米粥,还弄到了顾瑾之身上。
顾瑾之也顾不上擦,跟朱仲钧解释:“他是在感知事物。让他到处抓抓弄弄,将来他的分类、学习能力会更强。”
朱仲钧轻蹙的眉头又微微舒展开。
顾瑾之教育儿子,总有她的方法。
燕山和彦颖也是她教育出来的。
虽然燕山有点怯懦,彦颖有点霸道,但是两个孩子都很上进、知礼懂礼、学习用功、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