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春闺记事-第1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顾瑾之顿了顿,在心里默默叹了口气。
“孩子还小,这么大的雪天,还是别抱出来。时辰不早,我也该回了。回头就不过来给二伯母辞行。”顾瑾之只得直接说。
三嫂去年冬月新添了个闺女。她有两个儿子,如今第三胎是个闺女,儿女俱全。
顾瑾之很羡慕。
她的手,不经意在小腹处轻轻触碰了下。
顾瑾之也想下一胎生个女儿。。。。。。
二伯母不再坚持,送顾瑾之到了正院门口。
婆子牵着驯骡小油车侯着。
顾瑾之和三嫂夏氏上了车。
“七妹从前就好看,如今更好看了。”三嫂笑道。
顾瑾之也笑:“三嫂,咱们姑嫂,还用得着这般相互夸赞么?您赞我一句,我也要赞您一句,没完没了的。”
三嫂就笑。
她亲昵拉了顾瑾之的手,道:“我可是真心话。这么些年不见你,你还跟从前一样,一点也没变。。。。。。”
“。。。。。。不是说,我更好看了吗?”顾瑾之调侃她。
三嫂失笑,轻轻捏了下她的脸,道:“你这个促狭的!”她是说,顾瑾之给她的感觉没变,仍是从前那个小姑子。
顾瑾之也听得明白。
“三嫂,我真羡慕你,你儿女俱全。”顾瑾之道,“我一直想要个闺女。。。。。。”
“闺女有什么好的?”三嫂笑道,“你三哥就想多要几个儿子。”
“三哥今天在家?”顾瑾之问。
“不在。他如今帮着你大伯打理家里的庶务,去了通州。过几日才回来。”三嫂道。
顾瑾之点头。
她们的小车,很快就到了三嫂住的地方。
三嫂和三哥仍住在当年的地方。
顾家这老宅,处处都有修葺,里头还是有点变化的。
“。。。。。。若是好天气,带着你四下里瞧瞧。从前你们住的静园,公公和婆婆住的缀芳阁都拆了,如今建了个后花园。”三嫂对顾瑾之道。
“真的?”顾瑾之有点意外。
说起曾经住过的静园,顾瑾之还是有点感情的。
她从穿越来到六岁,一直住在静园。可以说,她第二世装傻充愣的光阴,都在静园度过的。
她原本也没什么特别的感情。
可猛然一听拆了,以后再也见不着,心里居然有几分不舍。
******
第414节暗探
“你要去看看吗?”三嫂见顾瑾之有点不舍似的,问她。
顾瑾之回神,摇摇头:“我还是想先去看看小侄女。再说,这漫天大雪的,院子里路不好走,而且也看不出什么。。。。。。”
三嫂也不勉强,笑着下了马车。
跟着的婆子,也搀扶了顾瑾之下了马车。
在三嫂的院子里,顾瑾之见到了三嫂的孩子们。
她的长子顾怋,不太像三嫂,也不太像三哥。他综合了父母长相上的优势,眼睛和鼻子像三哥,额头和嘴巴、脸型都像三嫂。
他叫顾恺,是顾家这一辈的长孙,小小年纪,五官看得出比较俊美。
顾恺活泼淘气,眼神非常灵活。
他见到顾瑾之,没有半点羞涩,而是大大方方打量着她。
三嫂让他叫人,他就脆声喊了“七姑”。
顾瑾之答应着,给了他一个荷包。
她给了顾恺的荷包里,沉甸甸的。荷包里,“状元及第”银锞子一样的小玩物,不过是用黄金打造的。
接过荷包,三嫂让顾恺自己去玩:“娘和你七姑说话,你去吧。”
顾恺说了句是,就撒腿跑了。
三嫂在后面喊:“慢慢走,跑什么?”
顾恺头也不回,一溜烟跑出了院子,急匆匆的。
三嫂回头,跟顾瑾之解释:“淘气包。小时候还听话,这两年淘气得不成样子。管也管不住。”
“男孩子嘛。”顾瑾之笑道,“我家老二也是如此的。。。。。。”
三嫂就又问了问顾瑾之的孩子。
“老大文弱些,老二调皮,老三还小,看不出性格。”顾瑾之笑道。
“听说你家长子是早产,孩子还好?”三嫂问。
亲朋之间,都觉得这个问题比较敏感。
早产的孩子,总有点问题。
大家也不知道顾瑾之的长子有没有残缺,宁愿不问。
三嫂就比较直爽。
在她心里,她和顾瑾之是亲近的。对于亲近的人。问题就不那么含蓄。
“他小时候。我府上有位神医。。。。。。”顾瑾之道,
三嫂突然笑了,打断了顾瑾之的话。
顾瑾之看着她。
三嫂就解释:“你称呼旁人为神医,那得有多神?”
在世人口里。顾瑾之就是神医。
顾瑾之也笑。道:“医术不在我之下。称得上神医的。他淡薄名利,世人很少听说他的名字。燕山小时候,承蒙他照顾。燕山两岁之前。一直长得比较慢,却很健全。。。。。。”
“老大叫燕山?”三嫂笑着问。她并不知道顾瑾之孩子的小名。
“是。。。。。。”顾瑾之道。
她还准备把燕山这个小名的来历仔细说一遍,乳娘把三嫂的小女儿抱出来,打断了她们俩的谈话。
顾瑾之也顾不上回答三嫂的话,从乳娘手里接过孩子抱着。
孩子粉嘟嘟的,很是可爱。
顾瑾之爱不释手:“我真想要个女儿。。。。。。”
三嫂在一旁笑:“你这样年轻,想要一个还不容易,再生一个便是了。。。。。。”
顾瑾之笑笑,没接这话,而是问三嫂:“取名字了吗?叫什么?”
“叫怜姐儿,你三哥取的名字。”三嫂道。
顾瑾之笑,轻轻喊着怜姐儿,也把一个荷包塞到她的襁褓里。她给怜姐儿的荷包,里头的东西,和给大房孩子是一样的。
逗弄了一回,直到孩子有点困了,顾瑾之才把孩子交给了乳娘。
而后,顾瑾之便坐下,和三嫂闲聊。
她主动问了五姐顾珀之好不好。
顾瑾之听母亲说过五姐,说她过得挺不错的。
也许二房的几个姑娘,就数五姐过得最好了。
苏家那位三少爷,特别疼五姐,家里什么都是五姐做主。
五姐刚嫁过去,她婆婆有点不喜欢她,想拿着婆婆的架子,给五姐立规矩。五姐受了几次教训,一开始还听话。后来,摸准了五姐夫的脉,知道他百依百顺,又觉得她婆婆有些没事找事的为难她,她就跟五姐夫哭诉。
五姐夫二话不说,就帮着五姐和她婆婆闹,甚至要分家,和五姐出去单过。
而后,五姐的婆婆才收敛些,婆媳两人一个装慈祥,一个装孝顺,倒也没出过什么大事。
这是母亲告诉顾瑾之的。
母亲当时告诉顾瑾之的时候,还说:这世上的人,都是捡了软柿子捏,婆媳也不过如此。知道你不好欺负,以后就客客气气的,这叫人善被人欺。。。。。。
顾瑾之想,问三嫂这个,应该有话题聊。
话题聊开了,再说煊哥儿和蔡檐的事,才不至于突兀,叫三嫂看出端倪。
“你五姐啊,她又怀了。”三嫂果然眉开眼笑,然后压低了声音,悄声道,“当年她和苏家说亲,不知是哪里的谣言,说苏家那位,喜欢玩小倌,是个不争气的。
你五姐嫁过去的时候,我私下里多次和你三哥说,只怕她嫁得还不如你四姐,以后咱们也是操不完的心。顾家的姑娘,总不能放任婆家欺负她。
哪里知道,你五姐是命里好造化,拿捏得住那位。两口子过得很好。
家里的姊妹,除了你四姐,都是有福的。”
这点,顾瑾之也蛮意外的。
她一直以为,五姐的丈夫,会不如人意。
当年说亲的时候,那么多不利的传言。
那些传言,也许是有人诬陷他。也许是真的,如今是他浪子回头了,顾瑾之不得而知。
不管是哪一种,知道五姐有个好归宿,顾瑾之心里微安。
“。。。。。。她头胎是个儿子,第二、第三胎是女儿。如今又怀了。”三嫂笑道,“她婆婆有点刁钻,倒也被她降住了。都是男人好。男人有用,女人就不吃亏。你五姐夫啊,就是把她当菩萨一样供着。事事都站在她那边。”
顾瑾之笑了笑。说:“五姐果然是好福气的。。。。。。”
和四姐相比,五姐的确过得不错。
也许是她自己的福气,也许是当年大伯母教养得当。
说到了五姐,就说到了家里的姊妹们。
三嫂说完了五姐的事。也主动问顾瑾之家里那边的事。她问起了琇哥儿:“二月份的春闱。他准备得如何了?”
“每日除了吃饭、睡觉。他都不肯多走一步,天天在书房埋头苦读,我瞧着。没有十成,也是七八成的把握吧。”顾瑾之笑道,“如今我娘就忙这两件事了。。。。。。”
三嫂笑:“哪两件?”
“琇哥儿春闱的事,和煊哥儿说亲的事。”顾瑾之道。
而后,她看了看三嫂的脸色。
三嫂并无异常,只是笑着道:“三婶不是早就给煊哥儿说亲了吗?怎样,和邹家定了吗?”
她竟然知道邹家的事。
只怕不少人知道。
那蔡家知道不知道?
顾瑾之心里,倏然有点不祥的预感。
这种预感,来得很突然,也莫名其妙。
“还没有。。。。。。”顾瑾之声音放缓,“我娘还是想选个十全十美的儿媳妇。这世上哪有十全十美的?像大嫂和三嫂一样十全十美的,再也难找了。三嫂,你可有合适的人,替煊哥儿拉个线保个媒?像你亲妹妹,要不,你表妹?姑母表妹或者姨母表妹,都可以的。”
三嫂笑起来,她只当顾瑾之是调侃她,道:“煊哥儿是我们瞧着长大的,他最是可靠了。我若是有亲妹妹,定要劝我娘家给了煊哥儿。
只可惜没有。连表妹都没有未嫁的。。。。。。”
顾瑾之想,要么是三嫂和蔡家不亲,都忘了有蔡檐那个表妹,要么就是蔡檐已经订了亲。
不管是哪种,顾瑾之都感觉不太妙。
“真的吗,还是三嫂嫌弃煊哥儿?”顾瑾之开玩笑道,“我可不信。三嫂,你们族里人丁兴旺,亲戚应该不少吧?”
三嫂就疑惑看了眼顾瑾之。
她在琢磨顾瑾之话里的意思。
她沉默了一下,然后试探着问顾瑾之:“七妹,是煊哥儿和邹家姑娘的事,有了变故?”她没有往自己家亲戚身上疑惑,只以为是煊哥儿和邹家说亲没谈拢。
顾瑾之便觉得,没有必要在三嫂这里套话了。
三嫂应该是什么也不知道。
“这个,我倒也不是很清楚。。。。。。”顾瑾之含混道。
顾瑾之一副不想多谈煊哥儿婚事的态度,把话题转移到了四姐身上:“这些年,四姐回来过吗?”
四姐是有很多话题的。
三嫂虽然有点疑惑,却也不想深入去探求,让顾瑾之不舒服。见顾瑾之转换了话题,她顺着顾瑾之的话,说起了四姑娘顾珊之。
顾珊之的丈夫,运气不济,始终无法进学,至今才是个秀才。
“。。。。。。没有。遥天路远,家里又没有大事,也不好让她回来。她生了两个儿子呢。”说道这个,三嫂语气里都带着痛快,“她的事,我让你三哥到处说,我自己也逢人便讲,在京里都传遍了。
袁裕业那畜生,前年又娶了一个,是工部侍郎的女儿。人家好好的闺女,到了袁家,至今也不见动静。他从前小妾倒是怀过,却也有一个保下来的。你四姐在袁家九年不孕,改嫁到江宁就开花结果,袁裕业有问题没问题,谁心里不是跟明镜一样?”
**********
第415节报应
三嫂说得很解气,顾瑾之听了,不由失笑。
这么些年,三嫂仍是这脾气,直爽暴躁,嫉恶如仇。
当年顾珊之的事,顾家上下只怕都憋着一口气。
那时候,舆论全偏向袁家那边,顾家受千夫所指。
如今,这么一传开,袁裕业不能生育的事,世人只怕再也没有异议了。所以,世道也还了顾珊之一个清白。这报应来得也太及时了。
顾氏女不二嫁的那道祖训,烧得好!顾瑾之到了现在,才敢这样忤逆的想。
顾瑾之也觉得解气。
顾珊之还在袁家的时候,袁裕业的小妾怀过孩子,也生过孩子。可最后,孩子不是流产,就是夭折。这是当年舆论谴责顾珊之的根本。
害人家子嗣,天理不容,谁听了都寒心。
没人会替顾珊之考虑,甚至没有人愿意怀疑下,事情是否真的是顾珊之所谓。
那些孩子都没有保住,袁家把责任推到顾珊之头上,而顾珊之对袁家有情,明知袁家的意图,还主动替他们称道。
当年她所承受的,也许是她自找的。
可是她连累了顾家。
如今真相大白之后,反过来再看袁家那些“被顾珊之害死”的孩子们,要么就是袁家说出来的谎言,要么就是被戴了绿帽子。
不管是哪一种,都够作为笑柄的。
而顾珊之当年的默默承受。既显示了她的隐忍,又体现了她的深情和高贵人格。
所以,夏氏和顾晴之把事情传开之后,世人都感觉愤怒:他们被袁家愚弄了,虽然是他们自愿轻信袁家的。这种愤怒,让他们更愿意帮顾珊之说话,而顾珊之的那些品格,又足以支撑他们说话的立足点。
外头嘲笑袁裕业的多不胜数。
可太子,依旧很器重袁裕业,相信他。
袁裕业依旧是太子宠臣。将来太子登基。他权倾天下指日可待。所以,外头骂声四起,他过得好不好,却没有人知道。
也许。他并未负罪感。反而为今天的成功得意洋洋:哪怕你们再怎么责备我。又能拿我如何?
世人憎恶他的无耻,却也不能拿他怎么办。
于是,大家更恶毒的取笑他。
恶毒的取笑。是流言的唯一武器。
京城上下都传遍了的。
顾瑾之听到三嫂这么说,她突然很想见见袁裕业。她要把当年对袁裕业说过的话,再对他说一遍。
她心里默默想着,三嫂的话却没有止住。
说到兴头,三嫂滔滔不绝。
“。。。。。。我和三哥,不遗余力说这些话。你知道,如今的袁家今非昔比,不少落魄的、没骨气的世家,愿意和他们来往,我遇着了袁太太几回,每回都不给她好脸色,非要冷嘲热讽两句才甘心。
大伯母没说过什么,我娘家的母亲和姊妹却说我鲁莽,不该说这些,让袁裕业名声扫地。袁家不好看,我也不见得好。我这样泼辣不饶人,自己也落不得好名声。
我怕什么?我们顾家的媳妇,就是这样的直肠子。
袁裕业算什么东西,他原本就是商户出身,低等的贱种,当年和我们家结亲,就是想靠着我们家。
要不是公公缺钱,也不至于想和袁家攀亲。
袁裕业没骨气,又没有底气,度量又小,谁都知道是不能得罪他的。如今他是太子讲师,太子特别器重他。得罪了他,他心里记恨顾家,等他封侯拜相,迟早会对付顾家的。”三嫂道,“我才不怕他。他就是小人得志。。。。。。”
“三嫂,你把四姐的事瞒下来,顾家继续承受世人的误解,难道袁家就心里感激我们吗?袁裕业就会原谅了顾家吗?”顾瑾之道,“他们家诋毁四姐的时候,大概就从未想过和顾家讲和。你不把他的事讲说出去,他心里只当咱们家端着架子,不敢跟他们一般见识。咱们家和袁裕业,是不可能讲和的。
我在庐州,都听说太子曾经跟大伯拍板。
也许就是袁裕业从中挑拨的。。。。。。”
三嫂愣了愣。
她正说得高兴,突然被顾瑾之的话停住了口,半晌没接话。
而后,她猛然如梦初醒。
他们夫妻俩把顾珊之的事,说得满京城皆知,大伯母却从来不加以阻拦。
大伯位高权重,自然知道太子近臣是不能得罪的,而大伯母便是大伯的声音。
对大伯不利的事,大伯母应该阻拦才对。
大伯母默许,三嫂也想过为什么的,却没有想明白。再说,大伯母素来就很护短,三嫂还以为大伯母也想着替顾珊之出这口气,才默许他们公然得罪太子宠臣的。
如今看来,大伯和大伯母从来就没想过袁裕业会跟顾家结盟。。。。。。
袁裕业,一直都是敌人。
顾家,也从来就没怕过袁裕业。
明白了这点,三嫂突然想起来。
她觉得更解气了。
“除了袁裕业,还有谁!自然是他挑拨的。”三嫂笑道,“阴鸷小人,一肚子坏水。他若是没报应,老天爷就是瞎了眼的。”
“他怎么没报应?”顾瑾之笑道,“他不是戴了好几顶绿帽子,还要绝后吗?”
三嫂大笑起来。
顾瑾之心里的阴霾也一扫而空。
煊哥儿的事也被搁到了一旁。
*********
顾瑾之的好心情,一直持续到了家里。
母亲见她笑容满面的,就问她:“什么好事,这样高兴?见着你大哥了?”
“。。。。。。在三嫂那里,听了几句痛快话。她跟我说了四姐的事。”顾瑾之就把她和三嫂的话,说给了母亲听。
母亲也笑起来。
她是知道的。
“外头人都说,顾家的女人泼辣凶悍。这是我不好,开了个坏头,你三嫂又继承了我的衣钵。”母亲笑着道,话虽如此,语气里却是不以为意,“我替煊哥儿挑媳妇,要挑个温顺文静的。木讷点都没关系,可别像了我。。。。。。”
顾瑾之笑笑,说:“能像娘,就是万一挑一的。煊哥儿将来的媳妇,能比得上娘一成就好了。”
母亲也笑。
顾瑾之的思绪,就回到了煊哥儿身上。
蔡家到底什么事,她还需要再去打听。
在打听之前,顾瑾之想试探试探母亲的口风。
她编了个说辞:“娘,我在三嫂那边,遇着了三嫂娘家人。有个女孩子,长得真水灵,我瞧着人漂亮,也会说话,是个百伶百俐的。琇哥儿不是还没有说亲吗?”
母亲眉头微蹙。
她对顾瑾之替琇哥儿操心感到不快。
但是这点不快,她很快就收敛,仍是笑着问:“你三嫂娘家的?那是夏家的人。傻孩子,夏家什么身份地位?哪怕是你大伯的亲生子,夏家也未必看在眼里,何况是咱们家。琇哥儿还是个庶出的。。。。。。”
“不是夏家的。”顾瑾之道,“三嫂说,是她姨母家的,姓蔡。。。。。。”
宋盼儿目光里有了几分迷茫。
她大概根本不知道三嫂那边还有这门亲戚。
“哪个蔡家?”母亲问,京里姓蔡的人多,她又和那些蔡家都没有来往,一时间根本想不到哪一家的,“你三嫂什么姨母家的?”
她这是根本不知道有蔡檐这号人。
这样挺好的,至少母亲不讨厌蔡家。
不讨厌,就是个很好的开端。
“。。。。。我也不知道,这不问您吗?”顾瑾之笑道,“我是看人家姑娘好。琇哥儿假如中了进士,就是天子门生,应该配得上的,英雄不问来处嘛。您也不知道,那就算了。”
宋盼儿根本不想替琇哥儿操心。
顾瑾之说算了,宋盼儿顿时就不再问了。
“燕山他们呢?”顾瑾之见孩子们一个也不在跟前,就问母亲。
“我让珹哥儿和瑥哥儿带他们去玩了。”母亲笑道,然后见顾瑾之一脸担心,道,“你啊,这样教孩子不好。哪有像你这样的娘亲,时刻把孩子带在身边,跟乳娘一样?将来孩子不敬重你!”
和这个时代的女人相比,宋盼儿有股子野性。
她的善妒,源于她泼辣直爽的天性。
可人除了保留一部分天性,还有社会性。
遵循整个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是每个人生存的根本。
宋盼儿是这个年代的贵族妇人。
不亲自教养孩子,把带孩子的琐事交给乳娘,几乎人人如此。
顾瑾之和煊哥儿小时候也是乳娘带大的。
所以,她对顾瑾之的行为很不赞同。
顾瑾之丢不开手,一刻也离不得孩子。
宋盼儿都不知道她在庐州的家务是交给谁的。
家里那么多事要搭理,而顾瑾之生活的重心,几乎都在孩子身上。宋盼儿着实忍不住要说她的。
而说完,发现顾瑾之只是笑,不以为意。
宋盼儿就想起顾瑾之小时候。
顾瑾之从小到大都这样:看不惯她,可以说她。她温顺听着,然后依旧我行我素。
宋盼儿知道说也没用的,她只得默默叹了口气。
正说着,珹哥儿和瑥哥儿把顾瑾之的孩子们带了回来。
第416节珍惜
京城的暴雪,泼将下来,将整个城池淹没在雪色海洋里。
暴雪直到了正月初八,才如强弩之末,渐渐止歇。
从顾家老宅回来之后,朱仲钧不准顾瑾之再出门,让她好好休息,别动了胎气。
他心里一直记得顾瑾之当吹怀着燕山时候的状态。这几年,顾瑾之每次怀孕,朱仲钧都分外紧张。
对于这个孩子,他也是同样。
“你怀着身子,我已经告诉了母后。母后说,接你们母子到宫里去住,她老人家去告诉皇后和皇帝。我便说,素来没有这样的规矩。
而且我们家的孩子,乡野地方长大的,不懂礼数,宫里不可错行一步,孩子们不免拘束。”顾瑾之对顾瑾之道,“太后就说,‘原来你是怕宫里拘束了小七和孩子们’。后来也没有勉强……”
顾瑾之则蹙眉。
她问:“到宫里不是正好?有人保护咱们……”
“九个月呢。”朱仲钧白她一眼,“你怎么好意思到宫里去借住九个月?况且内宫自古就没有这样的规矩,你要乱了禁宫肃穆不成?”
顾瑾之疑惑看着他。
她说:“怎么不好意思?当年你在我家里,一住就是几年,你怎么好意思的?如今,太后不该还我当年照顾你的人情吗?”
朱仲钧又瞪她。
他轻轻咳了咳,道:“别馆也一样。我派人保护你们。宫里人事复杂……”
“谭氏的事,我尚未做完。假如住到宫里,既安全又便于我行事,哪里不好?”顾瑾之追问。
朱仲钧终于忍不住,脸色微变道:“我就是觉得不好。你忘了当年的事?”
顾瑾之顿了一瞬,就明白朱仲钧说什么。
当年的事,应该是指皇帝对顾瑾之的那点情愫。
顾瑾之失笑:“都多少年了。旁的不说,我都是半老徐娘,你居然还有心情担心这些?”
朱仲钧却轻轻搂住她的腰,道:“你这个年纪。叫花信年华。是女子最美的时候。什么就半老徐娘?别乱说话。我又不是没见过你更老的样子。在我心里,你一直都是这样……”
顾瑾之心里暖融融的。
她忍不住笑起来,道:“快四个孩子的父亲了,还说这种酸溜溜的话。我牙齿都要酸掉了。”
朱仲钧也笑。
顾瑾之就同意。住在别馆了。
朱仲钧心里想。原来顾瑾之也是这么好哄。让她知道自己的心意,她原来能这么善解人意?
为什么他到了这一世才发现?
想到荒废的前世,朱仲钧心里怅然。
他不经意间叹了口气。
顾瑾之就扬脸问他:“叹什么气?我不是答应你。留在别馆?”
朱仲钧搂着她,道:“顾瑾之,你好听话。这样不错。”
“你也听我的话。”顾瑾之笑道,“礼尚往来而已。”
朱仲钧轻轻笑着,吻了吻她的面颊。
他又说:“我和太后说过了,我过完了正月再回庐州。太后答应了。我还亲自告诉了皇帝。皇帝听说是你怀孕的事,也说是应该的,让我多留半个月。”
顾瑾之点点头。
朱仲钧不过说多陪她半个月,她心里竟有几分暗暗的喜悦,把自己往朱仲钧怀里偎了偎。
她对朱仲钧的依赖,日渐加深。
这种依赖,她没有半点畏惧感。万一有一天这个依靠消失了她怎么办,她从未想过。
她对朱仲钧的这种依赖,信任又坚定。
她心里就温暖、踏实。
朱仲钧不在身边,她能照顾好自己和孩子;朱仲钧在身边,她就能做他的小女人。
从未有过的感情,让顾瑾之欢喜。
****
时至正月初九,雪已停,骄阳初升,照得树梢庭院金光璀璨,那沉凉灼目的阳光,温暖和煦,让人心里明亮起来。
朱仲钧早起推开窗牖,心情大好,对顾瑾之:“今日这样的好天气,你要出去走走。”
顾瑾之却没有起床。
她赖洋洋的说:“我困得紧。你回头吩咐一声,让乳娘带好燕山他们兄弟,别进来吵了我。我晚些起回来……”
她这两天嗜睡。
怀孕让一个人的状况发生很多改变。
朱仲钧做回到她床边,在她耳边低声问:“要不,我在家里陪你?”
顾瑾之翻了身,伸手揽住了他的脖子,在他额头吻了下,道:“没这样娇气。这是正常的。我多睡会儿就好。你去忙你的。”
朱仲钧就帮她把手放到被子里,又替她掖了掖被角,道:“好好歇着,有什么想吃的?”
顾瑾之眯起眼睛,认真想了想道:“我刚醒,一点胃口也没有,着实不想吃什么。但是昨晚半夜我醒了一次,有点饿,很想吃辣椒炒子鸡。”
朱仲钧听了就高兴。
顾瑾之怀这胎,多次说想吃辣味的。
酸儿辣女,也许这胎就是个女孩。
他们夫妻俩都盼望着生个女儿。
“好,我让厨房给你备下,等午膳时端上来。”朱仲钧道。
顾瑾之笑着,翻身去睡了。
朱仲钧更衣出门,顺便吩咐丫鬟:“不管谁来访,都说王妃要歇息,不要进来通禀。”
小丫鬟忙道是。
顾瑾之在里屋隐约听到了,往被子里缩了缩。
这一觉睡得有点沉。
她做了很多梦。
梦里杂乱无章,很多场景换来换去的,画面却是温馨和煦的。
整个感觉非常幸福。
等她醒来的时候,一个梦也记不住了。但是心情很好。
她心里想,这个孩子应该是特别健康的。她怀着燕山和彦颖的时候,都没有这样的状态。
外头的日光更浓,透过雕花窗棂,照在屋子里。锦帐内也有缕缕明媚。
顾瑾之生了个懒腰,喊了丫鬟。
丫鬟忙上前,把锦帐挂在金色帘勾上。
服侍洗漱一番,丫鬟替顾瑾之梳头。
顾瑾之坐着让丫鬟梳头,就问总管事的妈妈秋雨:“大少爷二少爷他们在做什么?三少爷哭了吗?”
如今这屋子,仍是秋雨和木叶管事。
只是她们俩已经嫁为人妇。梳了妇人的发髻。
秋雨上前。回答顾瑾之的话:“大少爷和二少爷去了顾宅那边,顾家夫人派了人来传话,叫王妃别担心,几位舅老爷就照顾大少爷和二少爷。三少爷没哭。乳娘抱着他在暖阁里玩……”
顾瑾之笑了笑。
丫鬟半晌将她的头发梳好。
今日梳了低髻。用了两把简单的玳瑁梳篦。
顾瑾之最近嗜睡。丫鬟们也是知道的。每次梳头,都是尽量简单的发髻,免得要睡觉的时候拆起来麻烦。
然后。更衣的丫鬟拿了两套衣裳,供顾瑾之挑选。
一套是宝蓝色绣牡丹花长袄,另一套是沉香色锦缎长袄。
宝蓝色是出门穿的,沉香色是家里穿的。
顾瑾之指了指沉香色那套。
这是告诉丫鬟们,她今天不出门。
两个小丫鬟忙服侍她更衣。
穿戴整齐之后,炕上端了热气腾腾的水晶饺子和小米粥。
顾瑾之仍是没什么胃口。
她喝了几口小米粥。
已经过了午初一刻,再也半个时辰就要开午膳了。顾瑾之不想吃太多,胃里会不舒服。
一边喝着米粥,她又问木叶:“上午有人递帖子吗?”
“有。”木叶回答,然后转身,把拜帖拿给顾瑾之瞧。
每日都有人要拜访她。
除了朱仲钧至亲的人,顾瑾之都一概不见的。
今天有厚厚的一把,大概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